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精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冯其庸、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在人们心间。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栉风沐雨缭绕考察B.披星戴月萦绕考证

C.栉风沐雨萦绕考察D.披星戴月缭绕考证

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①④③⑤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④②⑥⑤③3.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

B.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C.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

D.①墨家②道家③儒家④法家

4.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脚踢伤了它逃走了。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

A.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B.学会宽容,给人弃恶从善的机会。C.同情对手,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D.讽刺以善为幌子去干坏事的行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公①神道碑铭

全祖望

世祖②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

..,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乙未,成功③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师次.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遗水师捉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地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竞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

黔者凯旋,闻信倍道

..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遗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

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遗诸将,分取句容、丹阳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

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

(据四部丛刊本《鲒埼亭集》,有刪改) [注]①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②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③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浙东拒命

..拒命:抗命

B.师次.崇沙次:驻扎

C.闻信倍道

..而至倍道:背道

D.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恃:倚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

B.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

C.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

D.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2)(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

8.根据全文,请简要概括郑成功最终兵败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昔人编诗,以开元、大历初为盛唐,刘长卿开元,至德间人,列之中唐,殊不解其故。细阅其集,始知之,刘有古调,有新声。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章,始收敛气力, 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益事流走景不越于目前情不逾于人我无复高足阔步包括宇宙综揽人物之意。虽孟襄阳诗,亦有因语真而意近,以机圆而体轻者,然不佻不纤。随州始有作态之意,实溽暑中之一叶落也。

——贺裳《载酒园诗话》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10.孟襄阳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_(人名)。

11.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刘长卿“列为中唐”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