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地域资源之水,浇美术核心素养之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指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美术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选用适合当地的美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益。笔者的家乡地域资源丰富,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编写美术校本教材和开发课例,组织开展“通过挖掘地
域美术资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①的课题研究,大量实例证明了挖掘地域美术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所说,运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题。
一、关注特色民俗,弘扬地方文化
美术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要与学生
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福建省武平县永平镇有一个人口较少的中湍村,村里大多男性村民都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走锥床”等远近闻名的技艺(图1)。这些技艺具有神秘色彩且极为少见,早年就有电视台栏目组来村巡访这些身怀绝技的艺人。经了解,这些民间艺人除了勤学苦练外,还掌握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以此为题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表现。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拍摄表演活动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将其带入美术课堂,让大家一起分享。当《探索民俗绝技表演》这堂课开始后,有亲临现场经历的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民间艺人现场表演的情景,即使没有在现场观看过的学生,也能通过表演视频、图片以及他人的描述感受到现场表演的惊险和刺激。有了充分的视听刺激,学生的作品画面中就表现出了民间艺人的表演情景。学生用蜡笔、水彩笔表现光脚踩进火坑的艺人,飞奔的人物形象与周边的高山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熊熊燃烧的火坑与夜空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画面动中有静,让人不由得发出称赞。这些学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多样,背景丰富。所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民俗特色资源引进课堂,可以拓展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描绘家乡的人和事,其实是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地方文化,将家乡人智慧、勇敢、坚毅的品格渗入学生的心田。
二、走进自然风光,培养读图能力
梁野山是4A 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千
山竞秀、百溪争流,众多流泉飞瀑让人目
不暇接。云礤沟蜿蜒多变、危崖高耸,原始深山上藏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是武平人引以为豪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武平县域境内还有西山、丹霞地貌的狮子山、十里翠竹、千鹭湖等景区。除了让学生自己拍摄熟悉的家乡风景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搜集摄影师拍摄的家乡美景,让学生欣赏大量摄影师拍摄的美景,了解风景画的构图和拍摄取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像识读能力。这样既使学生欣赏、感受了家乡山水的自然之美,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体验武平汉剧,拓展表现能力
武平汉剧是当地喜闻乐见的一个古老剧种,因行头服饰打扮和唱腔独具特色,深受闽、粤、赣地区老百姓的欢迎。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有着“南国牡丹”之誉。2006年,汉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果把武平汉剧引入美术课堂,那就是一场艺术的饕餮大餐。为了开发好这个课例,课题组与武平汉剧传承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共同策划汉剧进校园,开设汉剧服饰道具手工展等艺术活动,营造汉剧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汉剧的艺术魅力。首先,组织学生参观汉剧角色化妆室、服装室、练功房和道具库,了解汉剧的表演需要化妆,表演时还要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穿着不同角色的服装,佩戴不同的头饰,了解生、旦、净、丑几种行当。通过体验唱法、穿戴服饰,让学生对汉剧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再去绘画或手工制作,效果更好。如,笔者在执教《走近武平汉剧角色头饰》一课时,请来了学校小小汉剧艺术表演团的学生助阵,通过唱一唱、赏一赏、摸一摸、剪一剪、贴一贴、戴一戴等教学环节,让学生
引地域资源之水,浇美术核心素养之花
□邹豪生
摘
要:通过开发和利用家乡的民俗技艺、自然风光、地方曲艺、竹制艺术、特色小吃等地域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
达到弘扬地方文化、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爱国爱乡情怀。
关键词:地域资源美术
核心素养
图1
156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体验武平汉剧头饰艺术的魅力。此外,笔者还精心制作了微课《放大镜里的汉剧角色头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有的头饰上配件寓意深刻、形式多样,有的简洁明了、色彩单纯。通过示范对称剪制法、均衡构图法等,让学生明白头饰上回形纹、水纹、筋斗云、龙凤吉祥纹样等部件的剪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亲手剪制这类吉祥花纹、组合纹样,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课后,笔者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尝试运用废旧布料、植物枝叶、动物皮毛、纸盒等材料制作汉剧角色头饰、服装,充分借助传统汉剧艺术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图2)。
四、探究竹制艺术,提升实践能力
武平地属南方丘陵地区,修长的翠竹随处可见,教师充分利用山林里常见的竹根、竹叶、竹笋衣、竹竿等资源,可以开发竹根雕、竹制品等美术课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课题组在进行《竹子十八变》一课教学时,把与翠竹相关的竹根、竹鞭、竹竿、竹篾、竹枝、竹叶、竹笋衣加以修饰、整理,变成可登大雅之堂的竹制艺术品。在开发课例时,要充分考虑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竹笋衣的裁剪和竹叶的张贴难度较低,就可以把此类课程安排在低段,便于学生制作。利用竹篾编制宫廷花灯是修竹工作坊活动的重头戏,课题组聘请了中山古镇花灯制作世家、技艺高超的黄国庆老人到工作坊现场授课,让他讲解如何用竹材制作一个宫廷花灯。老人从材料准备到扎灯座骨架再到扎飞翼,逐一详细讲解,对学生操作中容易失败的地方
重点提醒,发现学生操作错误的地方及时
纠正,使工作坊的学员较快地学会了刮、
卷、捆、扎、烫、插等较为复杂的技巧,掌握
了古老的宫廷花灯的制作方法。通过此
项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提
升。其中,工作坊的一名学生制作的精美
宫廷花灯荣获龙岩市中小学手工艺制作
展一等奖。
五、展现特色小吃,滋润人文素
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
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
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武平盛
产小吃,不同乡镇的特色小吃风味独特且
花色各异,如果把漂亮的小吃作为美术资
源引进课堂,肯定备受学生欢迎。让学生
在制作小吃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饮食文
化、接受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如,簸
箕粄、珍珠粉、薯包子、酿豆腐等小吃声名
远扬,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超轻泥或橡皮泥
制作。在课前,笔者特意让学生带着问题
了解自己所要制作的小吃有什么样的造
型和配菜,要求学生拍摄图片在课堂进行
展示。如,笔者在讲授县级公开课《做一
道拿手的菜——武平小吃》时,让学生首
先通过欣赏图片和观看微课《武平小吃的
前世与今生》,了解小吃的历史、种类,对
武平小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带领
学生复习搓、揉、团、卷、刻、印、压、接等超
轻泥的制作技法;再次,以一种武平北部
区域最具特色的小吃——珍珠粉为例进
行现场制作并搭配花色;最后,让同桌学
生合作用超轻泥制作一款最美的特色小
吃。制作时,笔者要求学生明确分工,做
到扬长避短,对小吃的外形、颜色搭配、所
盛放的器皿和小吃的取名等方面必须特
别讲究。学生之间认真、努力地合作,最
后成功举办了“特色小吃展示大会”,展出
的作品可谓琳琅满目(图3),让观摩活动
的教师大饱眼福。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在
用超轻泥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二方连续
纹样、重复图案、对称与均衡等多方面的
美术知识,在脑中不断积累美的造型、色
彩、纹样等元素,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最
终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家乡的特色
小吃既好吃又美观,身为武平人,应将其
发扬光大。这样,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自
豪感,又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释:
①该课题系邹豪生在福建省第“十三五”美
术学科带头人培养期间选定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
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编辑张泽
图2
图3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