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计数.ppt

3.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菌落的形态特征 还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
菌和支原体等的结构特征
4.常用的分离方法? 平板分离法
二.微生物的培养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 细菌:30~37℃培养1~2d 放线菌:25~28℃培养5~7d 霉菌: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三、微生物的计数课本18页
1.微生物计数的常用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还可以用过滤膜法
2.平板计数为何计算的是菌落,这样计算的 数值和实际比起来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 么?
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叫活菌计数法)
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
基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 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 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 活菌。
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 —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
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 菌落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④涂布平板法所选择的稀释度很重要,一般以 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所出现的平均菌 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实例: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读课本17页表1-2:思考以下问题: 1、在该配方中,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 氮源的是什么物质?葡萄糖、尿素
2、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 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 素,请分析该培养基是否对微生物有选择 作用?如果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菌和支原体等的结构特征
4.常用的分离方法? 平板分离法
二.微生物的培养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 细菌:30~37℃培养1~2d 放线菌:25~28℃培养5~7d 霉菌: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三、微生物的计数课本18页
1.微生物计数的常用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还可以用过滤膜法
2.平板计数为何计算的是菌落,这样计算的 数值和实际比起来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 么?
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叫活菌计数法)
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
基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 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 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 活菌。
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 —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
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 菌落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④涂布平板法所选择的稀释度很重要,一般以 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所出现的平均菌 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实例: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读课本17页表1-2:思考以下问题: 1、在该配方中,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 氮源的是什么物质?葡萄糖、尿素
2、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 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 素,请分析该培养基是否对微生物有选择 作用?如果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微生物菌种分离(共61张PPT)

平板划线法
斜线法 曲线法 方格法 放射法 四格法
平板划线法
斜线法: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菌悬液一环,先在平板 培养基的一边作第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 养皿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 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 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 和通过第三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
琼脂固体 培养基
(1882年)
很多细菌不能
在土豆上生长
明胶高温易溶化
不能37°C培养
一直沿用至今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
纯培养物分离方法
固体培养基分离
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平板倾注法 稀释摇管法
液体培养基分离
单细胞(孢子)分离 选择培养分离
涂布平板法
1、少量样品加到平板中央(1mL) 2、玻璃三角涂棒浸入酒精 3、沾有酒精的涂棒在火焰上灼烧后使其冷却 4、无菌涂棒将样品均匀涂布琼脂培养基表面,适当条件下培养
Technology
Erko Stackebrandt, DSMZ, Braunschweig, Germany
微生物菌种鉴定技术
1923(1)、1925(2)、1930(3)、1934(4)、1939(5)、1948(6)、1957(7)、1974(8)、 1994(9)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ogy
产生新的问题:将有越来越多的分类单元不能只以表型 特征进行鉴别,必须结合基因型测定才能鉴定。
微生物菌种鉴定技术
表征(表型)特征
形态特征 生理和代谢特征 生态特征
遗传(基因型)特征
蛋白质比较 核酸碱基组成 核酸序列
分子标尺
多相鉴定技术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课件

纯培养技术可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 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依据。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02
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的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将混合的微生物群体分离成单一的微 生物个体。
微生物的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稀释接种等方法,获 得纯培养的微生物,即同一菌种或纯 种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是由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等组成,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求,培 养基的成分和比例会有所不同。
培养基的制备
根据配方和操作步骤,将各种成分混 合在一起,经过灭菌处理后,制成适 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温度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适宜的 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酶试验 、糖发酵试验等。
应用前景探讨
探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在生产、科研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04Fra bibliotek的应用实例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抗生素生产
01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用于分离和培养具有抗生素产生能力的菌株
,为医学领域提供大量抗生素。
疾病诊断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概述 •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实验操作 •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应用实例 •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01
概述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定义
01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一定 的物理、化学手段,将自然界中 混杂的微生物群体分离出来,获 得纯种微生物的技术。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技术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完整版PPT课件
1
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与类型划分
营养构成 划分依据 培养基 制备方法 用途
种类
分离、纯化、
水、无机 物理 盐、碳源 性质 和氮源
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鉴定、计数
半固体 培养基
琼脂
观察微生物运 动
液体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还要满足特
培养基
殊营养物质 化学 (生长因 成分
比 平板划线法 法效果更好。
完整版PPT课件
19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完整版PPT课件
20
研究者得到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所 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
涂布不均匀
完整版PPT课件
21
(5)每次划线前和划线后,接种环都要通过
灼烧灭菌,完成右图丙的划线操作,
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6____次。灼烧接种环之
后,要冷却后再进行划线操作的原因
是 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6)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_末_端__细__菌__数__目_比__起__始__端__少_,多次划线的目的
是 使细菌数目随划线次数增加逐渐。减少,
以便分离得到单菌落
完整版PPT课件
22
(7)右图是某同学修正丙操作后的正确的“微生物平 板划线”示意图。划线顺序为1→2→3→4→5。下列有
(4)为了将分离到菌株纯化,挑取菌落在3块
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各划线区均 未见菌生长,最可能原因是 菌接被种杀环死温度过。高,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
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 研磨充分;研
完整版PPT课件
1
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与类型划分
营养构成 划分依据 培养基 制备方法 用途
种类
分离、纯化、
水、无机 物理 盐、碳源 性质 和氮源
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鉴定、计数
半固体 培养基
琼脂
观察微生物运 动
液体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还要满足特
培养基
殊营养物质 化学 (生长因 成分
比 平板划线法 法效果更好。
完整版PPT课件
19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完整版PPT课件
20
研究者得到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所 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
涂布不均匀
完整版PPT课件
21
(5)每次划线前和划线后,接种环都要通过
灼烧灭菌,完成右图丙的划线操作,
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6____次。灼烧接种环之
后,要冷却后再进行划线操作的原因
是 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6)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_末_端__细__菌__数__目_比__起__始__端__少_,多次划线的目的
是 使细菌数目随划线次数增加逐渐。减少,
以便分离得到单菌落
完整版PPT课件
22
(7)右图是某同学修正丙操作后的正确的“微生物平 板划线”示意图。划线顺序为1→2→3→4→5。下列有
(4)为了将分离到菌株纯化,挑取菌落在3块
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各划线区均 未见菌生长,最可能原因是 菌接被种杀环死温度过。高,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
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 研磨充分;研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课件

是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物质,通常由水 、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组成,根据 不同微生物的需求,培养基的成分和 配比也会有所不同。
细菌培养的重要性
细菌培养是研究微生物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细菌培养可以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途径、遗传特征等,为微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细菌培养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上用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农业 上用于土壤微生物的调查和生物防治等。
02
细菌培养技术
液体培养基培养
液体培养基是一种均匀的、呈 液态的培养基,适合细菌的生 长繁殖。
液体培养基通常含有必要的营 养物质,如碳源、氮源、水、 无机盐等,以支持细菌的生长 。
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可以自 由悬浮,并且生长速度较快, 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培养
固体培养基是一种呈固态的培养 基,适合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固体培养基通常含有琼脂等凝固 剂,将培养基凝固成固体状态。
在固体培养基上,细菌可以形成 可见的菌落,通过菌落的特征可
以对细菌进行鉴别和分类。
特殊培养基培养
特殊培养基是根据特定细菌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培养基。
特殊培养基可以提供特殊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或环境条件,以支持特定细菌的生 长。
特殊培养基在研究细菌的生理特性、致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细菌培养 与分离用于检测食品中的 病原菌,保证食品的安全 性和卫生质量。
生物能源
通过培养和分离厌氧菌, 可以生产生物沼气等可再 生能源,满足能源需求并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制药
通过培养和分离微生物, 可以生产各种生物药物, 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细菌培养的重要性
细菌培养是研究微生物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细菌培养可以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途径、遗传特征等,为微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细菌培养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上用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农业 上用于土壤微生物的调查和生物防治等。
02
细菌培养技术
液体培养基培养
液体培养基是一种均匀的、呈 液态的培养基,适合细菌的生 长繁殖。
液体培养基通常含有必要的营 养物质,如碳源、氮源、水、 无机盐等,以支持细菌的生长 。
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可以自 由悬浮,并且生长速度较快, 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培养
固体培养基是一种呈固态的培养 基,适合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固体培养基通常含有琼脂等凝固 剂,将培养基凝固成固体状态。
在固体培养基上,细菌可以形成 可见的菌落,通过菌落的特征可
以对细菌进行鉴别和分类。
特殊培养基培养
特殊培养基是根据特定细菌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培养基。
特殊培养基可以提供特殊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或环境条件,以支持特定细菌的生 长。
特殊培养基在研究细菌的生理特性、致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细菌培养 与分离用于检测食品中的 病原菌,保证食品的安全 性和卫生质量。
生物能源
通过培养和分离厌氧菌, 可以生产生物沼气等可再 生能源,满足能源需求并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制药
通过培养和分离微生物, 可以生产各种生物药物, 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第三周微生物分离纯化接种与培养技术PPT课件

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同一稀释度做多个平行管,95%表现为不生长 。
第3页/共17页
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稀释平板分离法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 梯度稀释度的确定: 需分离微生物在样品中的数量 2) 选择菌落接种的依据: a、菌落特征; b、菌体的特征 3) 微生物纯培养的标准: 菌落特征一致性 4) 操作要点: 无菌操作
基中是不能含有N源,这种培养基就比较适于能利用空气中N2的微生物。另一种方 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人们所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
离土壤中真菌,往往在分离真菌的马丁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金
霉素等化学药品,目的在于抑制细菌生长,这样更有利于获得其纯培养。
• tupian
第12页/共17页
(二)划线分离纯化
• 1、用已溶化至50oC阿斯毕培养基倒入平板。 • 2、用接种环挑取上述菌落少许,在冷凝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而后置28oC培养4
天。 • 划线方法如图:
2 1
3 4
第13页/共17页
(三)纯化、镜检,得到纯种培养
• 1、平板上出现单菌落,按无菌操作移入阿斯毕培养基斜面试管中,28oC培养4 天。
选择培养分离
1、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2、富集培养(多次培养后再分离)
二元培养物:培养物中/共17页
•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种是提供有利于该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如要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则其培养
第10页/共17页
三、材料与仪器
•1、培养基:阿斯毕无氮 培养基。 •2、菜园土。 •3、灭菌培养皿、镊子、 剪刀、接种针、酒精灯
第11页/共17页
第3页/共17页
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稀释平板分离法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 梯度稀释度的确定: 需分离微生物在样品中的数量 2) 选择菌落接种的依据: a、菌落特征; b、菌体的特征 3) 微生物纯培养的标准: 菌落特征一致性 4) 操作要点: 无菌操作
基中是不能含有N源,这种培养基就比较适于能利用空气中N2的微生物。另一种方 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人们所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
离土壤中真菌,往往在分离真菌的马丁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金
霉素等化学药品,目的在于抑制细菌生长,这样更有利于获得其纯培养。
• tupian
第12页/共17页
(二)划线分离纯化
• 1、用已溶化至50oC阿斯毕培养基倒入平板。 • 2、用接种环挑取上述菌落少许,在冷凝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而后置28oC培养4
天。 • 划线方法如图:
2 1
3 4
第13页/共17页
(三)纯化、镜检,得到纯种培养
• 1、平板上出现单菌落,按无菌操作移入阿斯毕培养基斜面试管中,28oC培养4 天。
选择培养分离
1、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直接分离。 2、富集培养(多次培养后再分离)
二元培养物:培养物中/共17页
•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种是提供有利于该微
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如要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则其培养
第10页/共17页
三、材料与仪器
•1、培养基:阿斯毕无氮 培养基。 •2、菜园土。 •3、灭菌培养皿、镊子、 剪刀、接种针、酒精灯
第11页/共17页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PPT课件(共4个) 中图版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实验11)
• 目的要求
1.学会将混杂的微生物分离成纯种,掌握 统计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 方法。
2.学会从菌落及培养形态特征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
3.掌握几种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制作平板、连续稀释、平板划线)
实验原理
•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必须从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中分离它,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 土壤样品 • 2 培养基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高氏1号培养基 (பைடு நூலகம்)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基)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平板的制作: 将已灭菌的培养基融化,冷却到40-50℃, 倒平板。
(实验11)
• 目的要求
1.学会将混杂的微生物分离成纯种,掌握 统计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 方法。
2.学会从菌落及培养形态特征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
3.掌握几种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制作平板、连续稀释、平板划线)
实验原理
•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必须从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中分离它,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 土壤样品 • 2 培养基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高氏1号培养基 (பைடு நூலகம்)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基)
实验方法与步骤
• 1.平板的制作: 将已灭菌的培养基融化,冷却到40-50℃, 倒平板。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ppt(共4个)精品课件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微生物的细胞个数(个/g)= 土壤克数
微生物分离基本方法及原则
分离微生物时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 pH,氧气,温度等要求的不同,供给它们合 适的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形成只利于该菌 种生长,不利于其他菌种生长的环境,从而淘 汰不需要的菌种。
(1)分离细菌:取10-7、10-8两个稀释度各0.2ml加入 培养皿中,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平板,37℃倒置培 养,24小时。 (2) (2) 分离霉菌:取10-5、10-6两个稀释度各0.2ml,涂 布土豆平板(倒平板前在土豆培养基中加入80% 的乳酸5滴),28℃倒置培养,3~4天。 (3) 分离放线菌:取10-5、10-6两个稀释度各0.2ml, (制备菌悬液时,应先加入10%酚10滴)涂布淀 粉平板,28℃倒置培养,7~10天。
大肠杆菌菌落
伊红美蓝培养基
曲霉
酵母菌落
霉菌菌落 青霉
放线菌菌落
A:诺尔斯氏链霉菌 B:皮疽诺卡氏菌 C:酒红指孢囊菌 D:游动放线菌 E:小单胞菌 F:马杜拉放线菌
产抗菌素的放线菌
A:卡特利链霉菌 B:弗氏链霉菌 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 D:卡那霉素链霉菌 E:除虫链霉菌 F:生磺酸链霉菌
实验材料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实验11)
• 目的要求
1.学会将混杂的微生物分离成纯种,掌握 统计分析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 方法。 2.学会从菌落及培养形态特征区分细菌、 放线菌和霉菌。 3.掌握几种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制作平板、连续稀释、平板划线)
实验原理
•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必须从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中分离它,使该微生物处于纯培养状态 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PPT课件

實驗程式7
(微生物的分離—平板塗抹法)
實驗程式8
(微生物的分離—平板劃線法)
每組取無菌培養皿2付,在皿底貼上標籤,注明事項。取已熔化 的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倒入平皿,製成平板。
凝固後,用接種環取相應的 菌液一環(10-5或10-6)在平板上 劃線(教師作示範)。 1.連續劃線法:將挑取有樣品的接種環在平板培養基表面作連續 劃線(圖-5)。完畢後,倒置於28~300C溫室培養。 2.分區劃線法:用接種環以無菌操作挑取土壤稀釋液1環,先在 培養基的一邊作第一次平行劃線3—4條,再轉動培養皿約600C 角,並將接種環上剩餘物燒掉,待冷卻後通過第一次劃線部分作 第二次劃線會,同法依次作第三次和第四次劃線(見圖-5)。 劃線完畢,蓋上皿蓋,倒置於28~300C溫室培養。
液體接種法:包括從斜面菌種接入培養液,或從液體菌 種接入液體培養液,兩種情況都可以用接種環接種。但 在培養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液體接種宜採用移液管接種, 同時要求無菌操作。
穿刺接種法:用接種針經火焰滅菌後,沾取少量菌種, 垂直地穿入試管固體培養基中心至底部,然後沿著原接 種線將針拔出,要做到手穩、動作輕巧迅速,最後塞上 棉塞。再將接種針上殘留的菌體在火焰上燒掉。
2. 用無菌的脫脂牛奶將新鮮斜面菌種製成牛奶菌種懸液,無菌 操作裝入安瓿管中(裝量不超過其體積的1/3)。 3. 預凍:將分裝好的安瓿管在-25~-400C之間的乾冰酒精 中進行預凍,1h後即可抽氣進行真空乾燥。 4.真空乾燥:預凍後放入真空乾燥箱中,開啟真空泵進行乾燥。 5.封管前將安瓿管裝入多歧管上,開啟真空泵,當真空度達到 0.01mm汞柱後用火焰熔封。 6.做好的安瓿管放入冰箱中保藏。
實驗程式17
(微生物培養中的氧氣條件-厭氧培養)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生长曲线的调控与优化 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使用特定的生长因子等手段, 调控和优化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以满足实验或生产需求。
10
03
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技术
2024/3/28
11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 环等,产生ATP和还原
力。
2024/3/28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 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细
2024/3/28
33
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治疗 各种细菌感染。
生产疫苗
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用于预 防传染病。
生产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药 物合成和分解。
2024/3/28
研究微生物生长、底物消耗和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关系。
发酵设备与技术
包括发酵罐设计、传质与传热、 在线监测与控制等。
2024/3/28
13
发酵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杂质等, 提高后续分离纯化效率。
2024/3/28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根 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医学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和诊断试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此 外,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医 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2024/3/28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肥 料和农药的使用。
环境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等环境污 染物,以及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等工 作。
10
03
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技术
2024/3/28
11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 环等,产生ATP和还原
力。
2024/3/28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 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细
2024/3/28
33
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治疗 各种细菌感染。
生产疫苗
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用于预 防传染病。
生产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药 物合成和分解。
2024/3/28
研究微生物生长、底物消耗和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关系。
发酵设备与技术
包括发酵罐设计、传质与传热、 在线监测与控制等。
2024/3/28
13
发酵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杂质等, 提高后续分离纯化效率。
2024/3/28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根 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医学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和诊断试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此 外,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医 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2024/3/28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肥 料和农药的使用。
环境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等环境污 染物,以及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等工 作。
微生物学检验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PPT课件

灭菌
★ 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滤过除菌
检定 保存
培养基pH测定及矫正
材料: 待测培养基、 pH7.4标准比色管、4孔比色架、0.02%酚红、 氢氧化钠0.1mol/L、1mol/L) 盐酸(0.1mol/L、1mol/L) 蒸馏水 试管(与比色管口径一致)、 刻度吸管(5ml、1ml、0.5ml、0.25ml)、
玻璃器皿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在清洗、干燥后必须经正确的 包裹和加塞后才能进行灭菌处理。
培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 综合营养基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 血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培养基的种类(按用途分类)
培养基液面为黄色: - 应用: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靛基质试验原理
色氨酸
色氨酸酶
靛基质 (吲哚)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 醛 玫瑰靛基质 (玫瑰吲哚)
硫化氢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 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 或铅盐结合生成黑色络合物。 培养基:含硫酸亚铁或醋酸铅的培养基 结果:培养基 变黑 为阳性,不变黑为阴 性 应用: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斜面接种法 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分区划线法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连续划线法
细菌培养法
一般培养(需氧培养): ★培养温度:35℃(采用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烛缸法、二氧化碳培 养箱 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 氧罐、疱肉培养法、硫乙醇酸盐法等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124页PPT

查氏培养基冷却至55-60℃时,混匀后倒平板,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基倒4皿,高氏I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各倒3皿。
2、制备污水稀释液:10g土样,加入90ml无菌水中, 在三角瓶中振摇20min。取0.5ml 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 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不同稀释度。
3、涂布: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底面标记稀释度,然 后用无菌吸管从最后三种稀释度,即10-4、10-5和10-6的 试管中吸取0.1ml对号放入平板上,用玻棒涂布。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技术
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 只含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纯培养:平板上的单一菌落 并不一定保证是一种菌。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一. 目的要求 二. 实验原理 三. 微生物培养技术 四. 结果观察
(4)用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试管塞,并持于手中。 (5)将试管口在火焰上微烧一周。 (6)参照图(7-1) (7)将接种环抽出,灼烧管口。 (8)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将已接种的斜面、半固体和液体 培养基放置培养箱中培养将生长好的 菌种用牛皮纸包好,置4℃冰箱中保 存。
接种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培养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平板划线法: 1、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编号和实 验日期。 2、划线方法
稀释混合平板法 : 1、先加菌 2、倒平板时注意培养基温度 3、混合均匀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制备污水稀释液:10g土样,加入90ml无菌水中, 在三角瓶中振摇20min。取0.5ml 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 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不同稀释度。
3、涂布:将上述每种培养基平板底面标记稀释度,然 后用无菌吸管从最后三种稀释度,即10-4、10-5和10-6的 试管中吸取0.1ml对号放入平板上,用玻棒涂布。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技术
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 只含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纯培养:平板上的单一菌落 并不一定保证是一种菌。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一. 目的要求 二. 实验原理 三. 微生物培养技术 四. 结果观察
(4)用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下试管塞,并持于手中。 (5)将试管口在火焰上微烧一周。 (6)参照图(7-1) (7)将接种环抽出,灼烧管口。 (8)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将已接种的斜面、半固体和液体 培养基放置培养箱中培养将生长好的 菌种用牛皮纸包好,置4℃冰箱中保 存。
接种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培养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平板划线法: 1、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编号和实 验日期。 2、划线方法
稀释混合平板法 : 1、先加菌 2、倒平板时注意培养基温度 3、混合均匀
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及应用》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苹果青霉 加蔗糖的豆芽汁 pH:3.0-6.0
汁
枯草杆菌
酵母菌
醋化醋杆 菌
LB培养基
50-75℃, pH:5.5-7.5
25-30℃, 无氧
提取α淀粉酶
可利用葡萄糖、蔗糖 18-25℃,
作为碳源 蛋白胨、酵母提
2O52-30℃,OO3220,-3p扩扩5H℃:大大7,.培培0养养
取物、甘露醇 pH:5.4-6.3
含有尿素的培养基 尿素固体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 。 菌后,冷却至60℃,加入经G6 玻璃砂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
2.各种器皿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灭菌。
3.玻璃砂漏斗使用前用 高压蒸汽灭菌 法灭
菌,使用后用1mol/L的 HCl 浸泡,抽滤去酸再 用 蒸馏水 洗至洗出液呈 中性 ,干燥后保存。 4.超净台 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灭菌30min 。 5.倒平板、接种操作等在 酒精灯火焰旁 进行。 6.实验者的双手用 酒精棉球 擦拭。
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应用
真题再现
(2017.4)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
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 _接__种___环__ 蘸取少量的
稀释液,在 MRS 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
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__B___。
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下图所示。
(4)利用澄清的果汁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 酵母菌,为使 它迅速发生作用,可在其中加入温水(温度要低于 40℃ ), 和 极少量蔗糖 。 (5)苹果醋制作的原料是苹果酒和蒸馏水的混合物,两者的比 例一般为 1:4 。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不断向内通入 无菌空气。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二、无菌技术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 防止杂菌污染 , 主要包括 消毒 和 灭菌 。
无菌技术除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
还有什么作用?
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
二、无菌技术 1.消毒 (1)概念
使用较为 温和 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 表面 或内部 一部分 微生物。 (2)消毒方法
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 接种结束后 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接种环共需灼烧 几次?
6次
【问题探究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避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问题探究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 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划线后,线条末端酵母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 少 ,每次从上一次 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酵母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 减少 , 最终能得到由 单个 细胞繁殖而来的 菌落 。
培养、分离出 特定微生物
鉴别不同种类 微生物
【注意】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中营寄生生活,目前不能
利用人工培养基来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4.培养基的营养构成:(1)基本成分
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组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组成
含量
怎样才能保证无处不在的杂菌不混入发酵物呢?
应该先对制作用具和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纯的菌种,并 控制发酵条件,避免杂菌进入。
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 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 ①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
②确保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无菌技术、微生物的纯培养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课件

充分理解和应用培养技巧能够确保实验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的培养与分离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培养方 法、筛选法和稀释法等。正确的培养技巧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概述
介绍细菌培养的意义和目的,同时列举常用的 菌种及其特点。
细菌的分离
介绍筛选法、稀释法和选择性培养基法等细菌 分离的技术。
培养方法
常规培养方法
讲解液体培养、平板培养和筛 选培养等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
非常规培养方法
介绍厌氧培养、微生物电解池 和组织培养等细菌培养方法的 创新性应用。
培养基的选择
探讨不同细菌菌种对培养基需 求的差异,并重点介绍选择性 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
细菌的分离
1
筛选法
详细阐述直接筛选法、交叉筛选法等方法,用于分离目标细菌或筛选抗生素产生论如何选择 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技巧
讲解消毒操作、均匀涂布法、悬液法以及培养 温度和pH等的控制方法。
概述
1 细菌培养的意义和目的
了解细菌的培养有助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并应用于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常用的菌种及其特点
介绍常见的细菌菌种,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及其特性和研究价值。
悬液法
探讨液体培养和悬液 传代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培养温度、pH 等控制
讲解如何控制培养温 度和pH值,以适应不 同菌种的生长要求。
结论
1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是微生物学研究
的基础
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的掌握对于深入研究微 生物学和开展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获得高
质量的实验数据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的培养与分离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培养方 法、筛选法和稀释法等。正确的培养技巧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概述
介绍细菌培养的意义和目的,同时列举常用的 菌种及其特点。
细菌的分离
介绍筛选法、稀释法和选择性培养基法等细菌 分离的技术。
培养方法
常规培养方法
讲解液体培养、平板培养和筛 选培养等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
非常规培养方法
介绍厌氧培养、微生物电解池 和组织培养等细菌培养方法的 创新性应用。
培养基的选择
探讨不同细菌菌种对培养基需 求的差异,并重点介绍选择性 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
细菌的分离
1
筛选法
详细阐述直接筛选法、交叉筛选法等方法,用于分离目标细菌或筛选抗生素产生论如何选择 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技巧
讲解消毒操作、均匀涂布法、悬液法以及培养 温度和pH等的控制方法。
概述
1 细菌培养的意义和目的
了解细菌的培养有助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并应用于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常用的菌种及其特点
介绍常见的细菌菌种,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及其特性和研究价值。
悬液法
探讨液体培养和悬液 传代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培养温度、pH 等控制
讲解如何控制培养温 度和pH值,以适应不 同菌种的生长要求。
结论
1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是微生物学研究
的基础
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的掌握对于深入研究微 生物学和开展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获得高
质量的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防止冷凝水渗入
及减少灭菌后器皿或培养基被污染,灭菌前应
该 牛皮纸或几层报纸包扎。紧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 ,其目的是 抑制细菌生长 。
精选ppt
6
安全阀 压力表 放气阀
排气软管
高压蒸汽灭菌锅
精选ppt
灭菌桶
7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右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
中甲、乙、丙依次是 ①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
精选ppt
8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了将分离到菌株纯化,挑取菌落在3块
精选ppt
23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三)分离纯化后培养
无菌落产生
有菌落产生
未接种培养基 接种培养基
精选ppt
24
(三)分离纯化后培养
1、对照培养方法:将
未接种培养基和已接种培养基都放入适。 宜温度恒温箱中培养适宜时间观察结果
2、对照培养结果:
若未接种培养基上 无菌落产,生
接种培养基上 有菌落产生,且菌落颜色、 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 大肠杆菌菌落特,点
× × 的菌落( )
口
②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 )
③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从称量纸上直接倒入
× 烧杯( )
连同称量纸一同
④熔化琼脂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
√ 糊底( )
(4)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 法
比 平板划线法 法效果更好。
精选ppt
19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精选ppt
分解菌 为唯一 示剂 生成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
氮源
强,pH升高,指示剂变红
纤维素 纤维素 刚果红 分解菌 作为唯 染色法
一碳源
刚果红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 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 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不能 形成(或红色消失),培养基中出
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大肠 杆菌
一般 培养 基
灼烧灭菌
3、锥形瓶、培养皿: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 汽灭菌(湿热灭菌)
4、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
(不能采用干热灭菌)
精选ppt
5
【例题1】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 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 汽灭菌(湿热灭菌)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_末_端__细__菌__数__目_比__起__始__端__少_,多次划线的目的
是 使细菌数目随划线次数增加逐渐。减少,
以便分离得到单菌落
精选ppt
22
(7)右图是某同学修正丙操作后的正确的“微生物平 板划线”示意图。划线顺序为1→2→3→4→5。下列有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各划线区均 未见菌生长,最可能原因是 菌接被种杀环死温度过。高,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
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 研磨充分;研
磨时 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
添加CaCO3,理由是β-胡萝卜素较耐酸。
精(选p较pt 稳定)
9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精选ppt
13
方法一、平板划线法
精选ppt
14
单菌落
甲乙
丙
精选ppt
15
方法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一)系列稀释操作 移液管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移液管吸取菌液稀释时,轻压橡皮头,吹吸三次
的目的是?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精选ppt
16
(二)涂布平板操作
精选ppt
17
【例题2】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是现代生物工 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据此回答: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称量 溶化(调节PH) 灭菌 倒平板(50℃)
精选ppt
10
倒平板(50℃)
精选ppt
11
倒平板(50℃)
打开一条缝隙
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精更选ppt好地挥发
12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二)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方法一、平板划线法
20
研究者得到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所 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
涂布不均匀
精选ppt
21
(5)每次划线前和划线后,接种环都要通过
灼烧灭菌,完成右图丙的划线操作,
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6____次。灼烧接种环之
后,要冷却后再进行划线操作的原因
是 以免接种环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6)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子)、氧气
以及温度、 用途 PH要求。 功能
天然
成分不明确的 工业生产
培养基 天然物质
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已知
分离、纯化、 鉴定、计数
选择培养基加物入质某种化学
分离筛选特定 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加入某种指示 鉴别不同微生
精选ppt 试剂
物
2
需分离 选择培 鉴别培养 微生物 养基 基
鉴定原理
尿素 尿素作 酚红指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
(1)甲操作称为 倒平板,指出乙、丙操作的
错误:乙未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划线
丙 最后一区域划线与。第一区域相连
(2)判断: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繁殖而 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叫做 菌落 ,属于
生命系统的 种群 层次。精选ppt
18
(3)判断: 稀释度足够高的
①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
则说明符合要求。
精选ppt
25
土壤“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筛 选 土壤“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
精选ppt
26
【实验设计】
伊红美 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 蓝培养 带有金属光泽 基
精选ppt
3
四种纤维素分解菌 在刚果红培养基上 形成的透明圈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 脂培养基上的黑色带金 属光泽的菌落
精选ppt
4
二、 无菌 操作技术
——微生物分离培养成功关键(消毒与灭菌)
1、实验操作者双手: 70%酒精消毒
2、接种环、接种针或试管口、瓶口: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精选ppt
1
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与类型划分
营养构成 划分依据 培养基 制备方法 用途
水、无机 物理 盐、碳源 性质 和氮源
种类
分离、纯化、
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鉴定、计数
半固体 培养基
琼脂
观察微生物运 动
液体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还要满足特
培养基
殊营养物质 化学 (生长因 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