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应实行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中国应实行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

摘要:在关于重商主义是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Thomas Mum 在他的《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里面,就提到一个观点,对外的贸易增加了英国的财富,并且应该主动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关于这个观点必须要联系到当时的英国,是唯一工业大国,并且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情况下,因为本国工业体系极之具有竞争力,而且当时的工业产品,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的分级。所以对于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工业化的国家,这样的理论是行的通的。而且当时的英国制造,就像是今天的中国制造一样,流行全世界,例如当时的西班牙,普通家庭所用的日用品,很多都是英国生产的,西班牙在美洲掠夺得财富就很大一部份流入英国。应该说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本国的工业产能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巨大利润的国家。这个由别于Netherlands,虽然这个国家也是在自由贸易里面获得巨大的利润,但是由于很多原因,这个国家当时并没有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其中一个被忽略的就是人口因数,荷兰可以通过转口贸易的利润养活本国人口,但是英国由于庞大的人口(相对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单纯的通过贸易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也造成了英国另外一个优势,便宜的劳动力,这个是让英国能够完成工业化的重要原因,到18世纪,英国不但是产品输出国,同样也是一个资本输出国。

关键词:自由贸易、劳动力、世界市场

目前这样的解释也可以用于中国目前的情况,通过对外贸易的顺差得到财富,和建立或者升级完善本国工业体系,而且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提供了足够劳动力,使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令到中国的低级工业产品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在这一个时期,中国为吸引国外资本流入中国,和让本国的资本不流出国外,最现实和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本国的生产成本,例如货币价值,荼地成本,还有劳动成本。但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的话,只会造成国外产品在中国的泛滥,反而造成本国的工业体系被完全破坏,在开放初期的中国,缺乏资金,另外一个就是技术方面的不成熟,甚至是落后,而造成中国的高级技术产品几乎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很多方面的技术都不成熟,甚至是没有,资金方面不足,人才方面缺乏(特别是怎么阳把研发成果应用在市场的技术人才),而且当时中国模仿自苏联的科研,生产各自独立的体系难以适应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式。例如运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于发动机要求的指标过高,导致设计上的失误,缺乏合适的国产发动机,而且必须要安装波音公司生产的JT3D-7发动机,另外在日后的使用成本上也和当时主流的波音客机737-300相比要高,而最终导致项目流产。还有运9也是这样。还有更多中国本土公司多次希望进入高端市场,却忽略了中国本身科技条件的限制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有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借鉴李斯特的思维,仅仅提倡保护本国的弱小产业,一旦这种弱小产业在政策保护下得到发展,成长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时,就主张国家立即放弃保护政策,以利于国内资源的有效配制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这也是目前中国所实行的工业体系升级的办法,通过局部开放市场进口国内没有办法生产的产品,或者直接把对方的生产线搬到中国,而得到相关的技术和人才,并且引进自己。对于一个后发展国家来说,发展本国的工业体系和积极利用外援、及时接纳上游国家转移过来的资金、技术和产业分不开的。而且中国对外开放,造成了一个直接的后果,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开始恶化,到自从中国对外开放到2003年,初级工业产品的价格(除矿物和燃料)下跌了近一半,个别产品,更加是下跌到二战前的水平在中国,所实行的政策就是,在利用本国劳动成本低的优势,吸引资本资本,加速走过了工业建设的初级阶段,并且进入工业的中期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让本国的初级工业发展并且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之后开放市场,鼓励出口获取利润,并且,适度保护中国正在发展中的工业,和把国外的资金技术引进中国,使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业体系适应竞争,同时抑制进口,而中国已经具有竞争力的部分,加速开放,把中国的产

品推向世界。之前是纺织品,现在到机械,和高级工业产品的零部件。之后再金融,电信,保险这些方面,因为中国的企业还没有竞争力,所以就实行保护政策,和限制国外的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另外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是有很重大的缺陷,和发达国家相比,而且这些方面主要是市场的因素,扭曲的部门间工资差别,买方垄断市场,另外一方面就是发展偏好,发展新兴工业。这些市场的扭曲是因为国外因素,主要是发达国家控制主要的资本和买方市场,而造成的市场扭曲。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各国的差异造成一个不完全竞争,例如在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半导体工业就是如此。这些方面造成的市场的扭曲,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处于不完全竞争情况,市场经济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对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企业垄断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参与有效竞争,他们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他们拥有的市场力量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转向本国公司,从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并可取得外部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之下,后发展国家必须要采取的手段就是尽可能把这些企业,公司的生产线吸引到自己本身的国家,让他们雇佣本国的工人,并且为中国培训人才,另外一方面就是根据引进的技术经验发展本国的高技术产业。对于发达国家,也会实行政府干预,并且尽可能把资源集中,同时给与支持,例如波音收购麦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把这行业的资源集中以对抗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这里插上一句话,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问题,由于对产权的保护对中国的科技产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个所造成中国政府之前所实行的贸易保护努力和对科研的鼓励努力大打结构,在我接触的不少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谈话里面得到一个结论,他们并不特别害怕国外的技术竞争,相反更害怕自己的知识产权被盗用。个人认为这里才是导致中国高科技产业没有办法像日本,韩国那样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中国在贸易政策上,为了保护中国本国的工业发展,抵御国外工业产品的竞争,都实行了关税壁垒政策,例如对进口的汽车实行的关税,还有以前对钢铁,机械零件方面的关税。同样的办法在19世纪的美国都实行过,为了抵御英国,在1825年,平均税收达到了45%的水平。没有实行过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家就发展起一个国家的工业,就只有英国。

相对于目前中国的情况,初级工业体系相当具有竞争力,中级工业体系开始成熟,可以推向市场,高级工业方面,需要引进技术和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政策。金融方面不能开放,因为中国这方面的企业基本上不具有竞争力。另外一个关于国外把生产线搬到中国,不但增加了本国的就业和生产能力,获得资本,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为中国培训人才。例如在刚刚宣布不久的,空中客车将会和中国合作,将有一条总装配线在中国建立,没有记错的话地址在天津。这样的话对于空中客车提高中国的市场份额应该有帮助,另外一个对中国好处最大的就是必须要为中国培训一批很过硬的技术人才。这个对于中国发展自己的航空产业有很重要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