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深圳市生态风景林规划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深圳市生态风景林规划与建设摘要:生态风景林是深圳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具备稳定的生态功能、景观特征和社会效益,将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深圳经济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全生态基础。

关键词:深圳市生态风景林规划建设
1前言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二十年来秉承“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基本精神,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深圳速度”与“深圳效益”。

通过借鉴全球生态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努力把深圳市建设成为“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依托健康的环境基础,实现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 生态风景林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人类改善生态环境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植树造林,从生态系统的尺度改善生存环境;二是借助园林绿化,从视觉景观的尺度改善人居环境。

生态学源于西方文明,其英文单词“ecology”借用古希腊文的“ikos”,原意为“很多生物个体的聚合组成的有机体”,系统的综合效益大于个体的累加效益。

生态学强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有容乃大;风景重视审美对象的美学、意境和文化,以小见大。

生态风景林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生态系统,二是视觉景观,三是森林。

即:通过工程造林的方法,构建具备园林视觉
景观和文化内涵的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

一般而言,生态是自然植被(森林)的内稳态机制和演替特征,是生物个体、种群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本质上,生态系统也是一种大尺度的景观,是人类难以创造和模拟的自然景观。

而风景则不同,夏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让泰戈尔这样的睿智之士感慨不已,其实只是树木生活史的一个必然过程。

依据深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点,将森林的景观功能与生态效益和谐地统一在“森林”这个载体上,既改善大尺度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改善小尺度的城镇居民人居环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建设中,为深圳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生态文明的呼唤
生命离不开绿色,人类呼唤森林。

人类要缓解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被破坏的生态基础,由征服、掠夺自然转向恢复、重建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深圳市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大规模的开发和市政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各种深刻影响。

适时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运用“绿色文化”所倡导的“普遍和谐”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当是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3.2完善城市功能的必然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体,群落的生态功能和
景观功能优化配置的现代森林生态体系。

落实生态规划,建设城市森林,是实现“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机制”的可行措施,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对于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健全城市综合体的生态预防和自稳定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3.3改善投资环境的抉择
深圳目前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化水平居于国内前列,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意象,在既具经济活力、又有高质量人居环境的“共同家园”中谋求发展,是深圳市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加强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筛选适合深圳市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的乡土阔叶树种、树种配置模式和经营措施,为建成有深圳特色的、结构合理、效益充分、功能完备的生态风景林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3.4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需要
深圳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曾有层间植物丰富、林下植物茂盛、老树开花、独木成林等森林景观。

通过生态风景林建设,将逐步调整松、桉、相思类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林种结构和林分密度。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生态功能强的乡土阔叶树种,增加现有植被的
混交度,改善林分状况,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分生产力。

4规划目标
依据城市区位、自然地形、发展条件和视频率,采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策略,分期实施由“可视环境”到“基础环境”再到“持续发展环境”的规划构想。

近期改善人居环境,中期改善投资环境,远期改善生态环境。

先绿化,以森林为背景;再美化,以景观为重点;后优化,以生态效益为终极目标。

近期以“绿”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可视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绿量,消灭裸露黄土;中期以“景”为主,完善林种布局,在典型地段逐步形成春花、夏木、秋色、冬林的四季景观;远期以“生态”为重点,增加物种多样性,形成森林环境,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5总体布局
5.1布局原则
(1)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布设相关林种的原则,充分发挥多林种优化配置的综合效益。

(2)坚持相对集中连片和带、片、网、点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规模群体效益和网络功能。

(3)坚持因需因急、先近后远、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是公路铁路主干道和水源保护区等地段的建设。

5.2林种规划
根据上述原则和区位条件及功能要求,规划生态风景林的二级林种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道路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和特种
用途林。

1)水源涵养林。

水源涵养林规划在山塘水库及河流的主要集水区范围内,呈规模的片、带状分布。

以充分发挥保持水土、调节径流、涵蓄水源的强大功能。

对于有效改善水源地运营状况,确保深圳生产、生活用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视频率较高的水源涵养林,注意加强景观建设。

2)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规划在坡度25度以上且森林植被较稀疏的低丘、山地和因开发不当、采石等原因,导致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

呈规模的带、块状分布。

大力增加森林植被覆盖,充分发挥阻挡、拦截、涵蓄等固土保水功能,是治理面蚀、片蚀、沟蚀、崩蚀等水土流失类型的有效生物措施。

对于视频率较高的水土保持林,在重点搞好森林生态功能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林分景观功能的建设。

3) 道路防护林。

道路防护林规划在高速公路,ⅰ、ⅱ类干线公路和京九铁路深圳段两侧第一道山脊以内,以地籍小班为单位,空间上呈不连续带状分布。

道路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须在优化配置、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对于近景和远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原则上,地处中、远景(距视点1000米以外)的工程地段以生态功能为主,景观功能为辅;而靠近道路两侧(距视点1000米以内)的施工地段则以景观功能为主,生态功能为辅。

4)沿海防护林。

深圳背山临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
度近250公里。

根据市政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主要分布在东部临海区的低山和丘陵地带,呈不规则的带、片状分布。

规划区域多为次生滨海灌丛林,台湾相思、盐肤木、冬青、山乌桕等乡土树种生长良好、具备一定的自然散种能力。

通过改善林分结构和混交度,确保沿海防护林的稳定性并提高其生态防护效能,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海滨风景线。

5)特种用途林。

红树林是世界上四大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热带海岸特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和近海海洋生物的栖息天堂,具有防风防浪和加速海岸淤积的特有功能。

为了确保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红树林241公顷(其中现有100公顷),占特用林的4.05%。

本类型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地区,重点是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宝安区西乡、福永、沙井的临海地段,以及龙岗区葵涌、南澳的部分滩涂。

5.3 树种选择
深圳市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生态风景林建设中有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

但丰富的物种个体之间、种群之间、群落之间的生态关系十分复杂,而且目前对生产上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系统开发成果还很缺乏。

本规划仅根据对深圳市目前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实际状况的调查和本着在生产中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原则,对树种配置方式作初步设计。

树种配置原则上采用群落混交方式,根据
小班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和林种功能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慢生树种(以地带性建群种为主)与速生、伴生树种相结合,耐荫树种与中、喜光树种相匹配,上层树种与下层树种相配套,生态型树种与景观型树种合理配置,在可能的污染源附近配置相应的抗污染树种,进行施工作业设计。

6 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深圳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对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和净化空气的生态效益显注,同时在吸滞尘埃、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社会效益。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对于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实施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将建成一个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这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功能,优化美化市容环境,改善和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把深圳建设成为“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

3)经济效益。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是生态公益型建设项目,既具有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效益,本规划只对木材储备效益做出测算。

项目建成后,共有林分面积约53799.5公顷,年平均生长量按3立方米/公顷计算,每年可增加活
立木蓄积161398.5立方米,按每立方米价值150元计,年可获木材储备效益2421万元。

7 措施与建议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健康有序的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体系。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力度,严格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制度,强化生态风景林的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深圳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2)强化宣传,统一思想。

不断提高对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有利于推动工程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

积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工程进展情况和相关政策措施,使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3)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程,在资金上首先要保证政府投入,同时尽可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倡导社会参与,采取单位或个人对林地认建认养和企业出资以生态风景林为载体进行绿色形象宣传等多种形式,广开资金筹措渠道,通过研究、试点逐渐形成有利于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新机制。

4)建立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要切实组织并提前做好施工设计和苗木准备;要建立工程招投标、监理、检查、验收等各项制度;要切实抓好各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样板作用;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和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的数据库系统;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财务管理、监督和审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