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文化考察报告

苗族服饰文化考察报告
苗族服饰文化考察报告

苗族服饰文化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6日下午,我们坐上了去凯里的火车,为期10的艺术考察也就拉开了序幕。

凯里市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占74%,其中苗族占63%,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我们这次的考察主要针对的是苗族服饰。11月9日正是苗族十三年一次的鼓蔵节,一早我们就驱车前往雷山县。

“牯藏节”,也称“吃牯

藏” 、“吃牯脏” 、“刺牛” ,

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

的祭祖仪式。这种古老的祭祖

礼仪在苗族的创世歌里有所

记录,因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

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

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

记录方式。歌词叙述说枫树是万物的生命树,这生命树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变成泥鳅,树干变成铜鼓,树枝变做鹊鸽,树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了十二个蛋,成为十二个蛋的妈妈。蝴蝶妈妈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个,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兽。但剩下的一个蛋经过三年的孵化后依然是一个蛋。蝴蝶妈妈只好请暴风帮忙,暴风把蛋刮下山崖,蛋壳破裂,钻出一头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下它,把蝴蝶妈妈气死。拥耶、妮耶用牛耕地种田,但就是从未有过好收成。鬼神告诉拥耶、妮耶:因为大牯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才不叫牛耕地的田园长出好庄稼。只有把大牯牛杀掉,祭拜蝴蝶妈妈才能求得庄稼的丰收。拥耶、妮耶宰牛祭拜蝴蝶妈妈,立刻迎来大丰收。这是“牯藏节”由来的一种传说。

我们又参观了雷山县苗族服饰银饰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各种类型,不同支系的苗族服饰。雷山县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雷公山区的山箐沟壑之间,辛勤耕耘,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的苗族服饰工艺文化。

苗族服饰势必伴随着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其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雷山苗族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据《楚辞·离骚》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表明当时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楚人好服高冠;《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朱辅《溪蛮丛笑》中说苗族“通以斑细布为之裳”。“高冠”、“五色服”、“卉服鸟章”、“斑布”既表明古代苗族服饰的风格,也说明苗族先民掌握了制作这些服饰风格的技艺。足见苗族先民,曾与中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苗族服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影响,但仍较好地沿袭了其历史传统风格。现在雷山苗族服饰,无论是服饰的形制,纹饰的造型、颜

色的喜好以及织绣、染色的技术都与历史一脉相承。具体而言,雷山四个不同类型的服饰都有用银饰装饰而成的“高冠”,特别是西江型、大塘型银冠,特色突出;用各种刺绣、织锦装饰成的“百鸟衣”(也蒙型),鸟纹、蚕龙、蝴蝶妈妈衣袖装饰的“乌贝”衣(西江型)有古代“五色服”、“卉服鸟章”的遗风;蜡染、植物染的花布就是“斑布”传统的延续。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苗族服饰及其工艺也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布料考察,是由早期的葛藤、苎麻植物纤维织布,到与养蚕巢丝织布到植棉纺纱织布并存后,再到现代以棉布、丝绸及化学纤维作为衣料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染料上考察,是由早期的泥矿物、植物染色,发展到当今的植物、化学药物染色交叉进行。然而,苗族服饰作为表达苗族宇宙观、信仰观,以及族源、迁徙、情感、认知、神话、传说、故事和族群意识的符号意义依然延续至今。

雷山县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来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即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四种。四种类型服饰的形成与居住在雷山的四个不尽相同的苗族支系有关。虽因支系不同,服饰有所区别,但都有便装、盛装之分。这四种服饰的便装大体相似。男便装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的大脚长裤,制作简便。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是传统的苗族女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下装皆为裙。有的妇女着右衽上装时,围绣花鸟围腰,系银质围腰练。

西江型盛装:系长裙服饰,上装分内层和外层,内层用

手织棉布,靛染成浅蓝色,外层也是棉布,经植物染色成

紫黑色,款式为交襟大领衣,领向后倾(当地苗语称“乌

贝”)。衣袖、衣襟、衣领为刺绣装饰部位,图案多为双头

龙、蝴蝶妈妈、宗庙及各种花、鸟、鱼、虫等。下装为百

褶裙,用紫黑色棉布制成,长至于踝后跟。裙外罩有15至

25根绣花飘带,飘带分三节式或五节式,每节用平绣绣有

各种动、植物图案,并镶金片、银片。穿绣花的船型鞋和

圆口型布鞋。着盛装时还穿戴银饰。其中头饰有银角、银

鸟、银马帕(苗语称“忒”)、银梳和耳环;颈饰有麻花项

圈、平纹项圈;胸饰有压领(苗语音译)、银链。上衣后

背缀饰有动植物图案的银片、银坠。为国内苗族服装中银

饰最多的类型之一。

也蒙型盛装:上装内

穿绣花胸兜,外为紧袖对襟圆领衣,衣料为青色斗纹亮布,袖口周围用白布镶饰。下装为及小腿的多褶长裙,紫黑色。衣服上绣有各种装饰花纹,着装时头挽云髻,佩戴有各种银饰。该服饰型中的“百鸟衣”,满身绣饰鸟纹,其渊源远古,极有特色,主要是在节庆或重大仪式时穿着。

公统型盛装:盛装多以紫缎为料,半短袖对襟衣,衣背、衣肩钉银圆泡、银片装饰。腰束织锦腰带。着及膝盖的短裙,裙外系前后围腰,前围腰以马尾绣、彩色丝絮贴花绣装饰,图案为水车纹、牛角纹、太阳纹等,古朴典雅。套布脚简或绑腿,脚穿刺绣花鞋。着装时佩戴有各种银饰。

大塘型盛装:俗称“超短裙”苗盛装,被民族学者称誉为锦鸡式服饰。上装为宽袖对襟敞领衣,衣料是用七彩花线精织而成彩锦,花纹精致,呈几何传统条纹,色彩自然、雅观、大方、协调。下装是青布百褶短裙,短者仅为5-6寸,两层叠加,裙的前沿系上一块长方形绣片,后腰垂吊的织锦彩带有10-20条之多,各彩带宽6-7公分,彩带花纹呈几何纹,色彩鲜艳,条理分明。头饰银鸟、银花、长角梳、大耳环,颈戴项圈,套筒状银手镯。一身色彩斑斓,确似锦鸡般美。

雷山苗族服饰制作,主要包括纺织、靛染、裁缝、刺绣、织锦、制作银饰、

镶缀饰物等工艺:

纺织:苗族人民用自己种植的棉花或从市面上买来棉花,用纺车纺成棉纱后,再用土织布机织成一尺来宽的布匹,作为苗族服饰的布料。

靛染:主要种植蓝靛叶为原料,用木桶浸泡六至九天,然后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经过多次反复上下搅拌,待沉淀后的靛料成浆状即可。靛染时将蓝靛浆溶于染缸,并加上适量的烧酒,把自织的白布放入其中浸染十来次即成深蓝布料。若要蓝黑中带红,用红刺根煮出红水浸染一次。短裙苗制作的亮布,在浸染好的基础上,涂上动物血,晒干,再涂上牛皮胶即可。虽当代各种花色布料服饰市场比比皆是,但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靛染至今仍在雷山苗寨传承。在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今天,苗族传统的植物纤维,植物染色制作衣服显得特别有意义。

裁缝:根据所要缝制衣服的款式和规格,对布匹进行裁剪,用手工缝织成普通成衣。现在大多已经使用缝纫机替代手工缝衣。

刺绣:雷山苗族民间刺绣,工艺精、种类多。艺术大家刘海粟评价苗族刺绣工艺是“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雷山苗刺绣种类有:绉绣、辫绣、锁绣、马尾绣、绞绣、破丝绣、缩宝绣、平绣、贴绣、数纱绣、补绣、叠绣等,其中以双针锁绣、绉绣、辫绣、马尾绣、丝絮贴绣等技法为当地特色,是形成雷山苗装风格的基本技法。

织锦:雷山苗族织锦分素、彩两种。其纹样主要是几何图形中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色彩对比强烈,协调统一。尤其是雷山公统织锦,是传统织锦中最精细的织锦技艺。织锦主要用作背带、腰带、裙带等。

制作银饰:以银料为原料,经过熔炼、锤打、拉丝、錾花、焊接、洗涤等三十多道工序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银饰品。这项工作由男子完成。雷山空拜村为闻名全国的银匠村。

镶缀饰物:用针线把绣花片、银饰品、锦带装订到已缝织好的成衣上去,就成了一件漂亮的苗族服装

百褶裙的制作:将手工织棉布折叠成条,用水浸湿,拉紧后固定在半圆形的模型板上,待水干后即可。

苗族服饰技艺主要以家户、村庄为范围的代际传承方式进行传承。过去,苗族女性自七、八岁始,在祖母、母亲、姐姐等年长者的引导、教授下,学习传统服饰制作的纺织、制靛、染色、刺绣、织锦、裁缝等全套工艺,到十五、六岁,已基本掌握了这些技艺,并与邻里姊妹结成群体,利用农闲、夜晚会聚一起,互相切磋、学习,提高技艺。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就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承袭发展而来的,没有具体的职业传承人或团体。当然,其中每一个村寨会涌现出不少的突出的技艺能手,如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的宋闹少,她七岁就开始跟母亲学绣花,十七八岁就能飞针走线,尤擅长于绉绣,以八股花丝线不描不画,凭手感和意识绣成龙凤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形象栩栩如生,风格独具。她能通过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疏密等巧妙组合,使花色构成和谐、生动,体现特有的情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许多国内外专家看到她的绣品,都赞不绝口,称为上品。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具有以下特征:

一、独特性与多样性特征。雷山苗族服饰及制作工艺的独特性,既表现在形制方面,也表现在工艺方面。形制上如西江型、大塘型服饰,在已经出版的有关苗族服饰研究的图书资料,均以雷山地名命名,足见为雷山独有或以雷山为主要分布区域。工艺上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丝絮贴绣等,尽管在它处也有,但

就娴熟与技巧而言,雷山有其独特

性。在形制和工艺上同样表现出多

样性,如裙子,有长裙、中长裙到

超短裙;上衣有对襟、交襟到右衽

等。工艺上仅刺绣就十几种技法。

使雷山成为苗族服饰多样化的缩影

与宝库。

二、实用性与礼仪化特征。雷山

苗族服饰既有遮羞御寒的实用功

能,又有礼仪表达的社会功能。雷

山苗装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主

要用于遮羞御寒,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穿着,盛装主要在节日、庆典、祭祀、婚嫁和走亲访友等社会交往场合穿着,用以建构和表达社会礼仪。

三、族群历史记忆与族群识别符号特征。四个不同的服饰类型,其实是雷山苗族四个不同支系的标志,也是识别这些风俗、语言等有差异的支系的符号。过去,人们通过这样的标志,在社会交往、通婚等方面做出选择。同时,雷山苗族服饰的造型和服饰上的各种图案、纹饰,是其族群记忆的载体,与他们的历史传说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其民族的历史记忆,传承着其先民创造的文化。

四、炫耀与展示性特征。雷山苗族服饰,特别是盛装,具有浓烈的展示性。首先是展示其精湛技艺。苗族妇女不仅是苗族服饰的创造者、承继者和制作者,而且是主要消费者和展示者,重大聚会的着装展示就是制作者的技艺展示,展示妇女勤劳能干的一种形式。其次是家庭财富的展示。大量的银饰以及刺绣盛装,在舞场、婚礼上的展示,传达是家庭富足的信息。这些展示成为苗族妇女自觉学习、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动力。

该技艺所需工具:

1、纺织:纺车、织布机、织带机

2、染色:染料制作、染缸;

3、裁缝;纸模、尺子、剪刀;

4、镶缀饰物:绣花针、丝线、绣片、织锦、剪纸;

5、打制银饰:银料、火炉、风箱、凿子、小称、坩埚、铁锤等。

6、制裙:半圆形木质模具;

采用以上器具,可以制作成不同款式、不同纹样的苗族服饰。

雷山苗族服饰及制作工艺,是苗族优秀文化的遗存,在全国苗族服饰文化及工艺中,具有代表性。也是中华民族服饰的优秀文化遗产。苗族服饰除了与其他服饰一样具有遮衣避体的价值外,从服装学、工艺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美学等角度来看,其价值还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工艺价值。雷山苗族服饰大量保留的植物纤维纺织,天然染色工艺,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刺绣、银饰装饰技艺等,对大力倡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今天,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

二、民族文化价值。雷山苗族服饰,是在苗族历史演化中沿袭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它种类繁多的文饰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是其民族精神文化在重要表达。它对维护民族文化的持续性和鼓励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全球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本民族人民对现代文明的追求,雷山苗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其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考

验。现已呈现出三方面的变迁态势:

1、传统生活装的礼服化。

日常生活少穿或不穿过去一直以为自豪的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上购回的大众化的成衣。这方面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服饰仅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宗教、丧葬、婚礼等仪式上穿着的礼服。

2、服饰材料的非本土化。

具体表现为衣料、绣线、染料等大多为外地泊来品。本地自产布料、丝线等使用率大为降低,甚至逐渐消失。

3、传统工艺技术衰落,部分优秀工艺濒临失传。

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缫丝、织布、染料种植与制靛、染布的活动减少了。特别是对形成雷山苗装风格至关重要的“双针锁绣”、“织锦”、“丝絮贴绣”等技艺,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新的一代人对工艺完全陌生,已呈后继无人状况。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版)_2

报告编号:YT-FS-7087-53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调研地点: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 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 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万人,土家族有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红军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大 众 文 艺 大212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 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吴向军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据各地,个人的需要,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只需有求必应,完全根据各人需要而定,是符合散漫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活特点。如逢到陈靖姑大仙的生日或者集体祭祀活动,既是很热闹的民俗活动又是经济交流的时机,灵经大传的传唱迎合了当下大批的商人心理。温州商人大年初一都要去拜神,以求生意兴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更多的是关注神灵是否灵验,能否解决现实中的苦难,能否满足与村民的祈求。相对来说,神灵的出身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并不十分重要。 陈靖姑在温州的传奇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并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某些规范,以及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解释。对陈十四信仰范围中的俗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在妇女,儿童的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到。例如陈靖姑有救产保婴的功能,所以在温州有一系列的有关生育民俗行为都用陈靖姑的相关功能来解释。小孩在未成年期间,都需要受其保护,因此在此期间常要祭祀临水夫人,在洗三旦的仪式上需要祭祀临水夫人。畲族女子都不愿意在18岁或者24岁出嫁,就与陈靖姑的“十八难”和“二十四坐化”有关。 总之,从上述的情况看,陈夫人的传说历经千百年的加工与流传,经过移民的移花接木,结合迁移后的生境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女神,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了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同当地民众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当地的文化作用,对当地人们的民俗行为进行解释,并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些行为。温州地区的女神信仰是由移民所带来的,当移民定居下来以后,就将原有的女神结合其生境创造出新的女神,对女神进行了移花接木,从而为自己地域建构其女神信仰,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信仰依据和民俗生活的约束,并对其民俗行为提供合乎民众心意的民俗解释。这也许是民间信仰历经千百年来仍存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骄.刘通彪著.明代温州民俗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P124. 2.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P208. 3.陈燊官, 林炳钊.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J]. 中国道教 , 2000,(01).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 (2011年4月) 地委、行署: 为了全力打造山南雅砻文化大观源,全面落实张庆黎书记等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借鉴内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2010年12月29日自治区关于雅砻文化大观源专题会议精神,经地委、行署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山南地区行署办公室、雅砻文化大观源办公室、文化局、旅游局、乃东县和雅砻文化产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组成的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9日至4月1日赴陕西、云南、海南、江苏四省,对西安大唐芙蓉园、丽江市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独克宗古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和槟榔谷、江苏灵山梵宫等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所到地(市)大力支持,特别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给予了有力协助,确保了学习考察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学习考察前,其美仁增书记、赵宪忠专员十分重视,对此次学习考察提出了明确要求;行署副专员云丹召集考察组人员对此次学习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目的和任务、具体事项和考察要求进行了部署、强调。学习

考察中,考察组人员带着目的、带着任务、带着重托,本着对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到一处,都仔细看、虚心听、详细问、认真记,并召开考察小结会和总结会,找差距、讲感受、谈体会、想思路。一路行来,考察组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感受颇深、触动很大,为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学习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此次学习考察,考察组对所到之地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的理念和举措深受启迪,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气魄、手笔和力度无不赞叹,深感内地文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2010年,大唐芙蓉园所在的曲江新区游客量达25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20多亿元,其中大唐芙蓉园进园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创收2亿元左右;丽江市接待游客910万人次、综合收入112.5亿元,其中玉龙雪山游客量达235万人次、创收2.1亿元;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603万人次、综合收入61.57亿元,其中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量达68万人次、创收1.25亿元;三亚市接待游客883万人次、综合收入139.64亿元,其中南山文化旅游区游客量达313万人次、创收4.2亿元;无锡市滨湖区接待游客1010万人次、综合收入100.6亿元,其中灵山梵宫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创收5亿余元。“十一五”期间,这些地方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速,文化旅游业对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步伐、

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报告

学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穆焱红学号:1020020487 班级:旅游师101 实习地点: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 了成绩: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穆焱红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101) 1.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2日——2012年10月13日 调查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目的:通过本次教学实践,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的资源特征,资源组合情况,旅游现状。 2.调查点状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 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 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

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西江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西江人民居住的建筑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鳞次栉比,错落有方,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在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地方: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刻:2010年7月7日至2010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如今的必修课,它要紧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所以唱出的歌也基本上取自日子反映日子,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看、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普通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励,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别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降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励)普通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具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操纵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所以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要紧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日子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眨眼,别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味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小姐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别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要紧表如今: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足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如今他们惟独在传统节日、喜庆的生活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要紧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拢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少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励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咨询,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特别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个地方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差不多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乏的感受,向来连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

苗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苗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姜熙 一、选题的背景 1、历史背景 苗族历史悠久,它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九黎部落。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以蚩尤为首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先后与三苗部落发生战争。三苗部落战败后,大多数往西南部迁徙,而少数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几次在逃避战争的民族大迁徙中,为了不暴露秘密,他们甚至不得不将文字抹烧,苗族文化只得口传身授,世代相传,所以现在留下的只有那绣在衣服上的“文字”。 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心灵手巧闻名遐迩。苗歌有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苗舞有粗犷豪放的木鼓舞,娴雅潇洒的芦笙舞,优雅和谐的铜鼓舞,还有踩鼓舞,板凳舞等。手工艺品有栩栩如生的剪纸、精美绝伦的刺绣、朴实素雅的蜡染、瑰丽夺目的银饰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 苗族历来居住在西南山区,地理比较偏僻,世代口传身授的苗族文化才有幸得以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苗族民间文化,许多苗族民间文化已逐渐消亡,已经到了非拯救不可的地步。 2、学校背景 台江县有14.5万人口,其中苗族同胞占全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苗族古歌、反排木鼓舞和姊妹节已列入《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安江、吴通英、唐汪报、万正文、张洪珍、张定祥和姜故代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但仅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还远远不够,现最为迫切的是让苗族的子孙们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担当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而完成这一重任的载体就是学校,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考 察 报 告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1002020130 考察时间:2013.04.09--2013.04.11 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 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 南方长城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三>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

关于重庆市彭水县苗族生活习俗田野调查报告

关于重庆市彭水县苗族生活习俗田野调查报告 ——以彭水县鞍子乡苗族生活习俗为例 摘要: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常常在特定的文化仪式和符号中进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民族的习俗在不断的消亡,民族的特色风情也在不断地削弱。在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习俗的传统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以彭水苗族为例,调查苗族的社会生活习俗及文化的发展、传承、逐渐消亡,以此来呼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彭水;苗族;生活习俗 一、彭水苗族的起源 苗族是彭水自治县的主体民族,2006年年末人口2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全县各乡镇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梅子垭乡,鞍子乡,诸佛乡、新田乡、靛水乡、乡润溪乡等地。 蚩尤是苗族世代相传的祖先。彭水苗族先民最初有三支,一支来自蚩尤部落在琢鹿战败后,向南流徙,其中驩兜部落到彭水后,开发盐业,采丹,成为红苗的发祥地;一支来自湖南的盘瓠部落,其被东汉王朝镇压后,部分迁到彭水;一支来自巴国"属"中的"共人",即板楯蛮中的龚姓。元明时期,彭水多次发生"赶苗(蛮)拓业"的事件,境内少数民族群众或迁居深山老林,或背井离乡,使得人口锐减,男女人口不足万人,出现了"十里无鸡鸣"、"百里无人烟"的悲惨景象。经过明代的"湖广填四川"及清朝招抚四川流民回原籍开垦,迁入了部分苗族后裔。迁入的苗族部分是原彭水"赶苗拓业"时迁出的,一部分是从江西、湖北、湖南迁入的三苗、九黎的后裔。但是由于他们对赶苗事件心有余悸,都讳言苗族,而自称汉族,习汉语,学汉文,着汉装,只在风俗上还保留一些苗族的传统。

彭水的苗族没有苗语传承和苗族文字的记载。彭水苗族文学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由苗族群众创作,在苗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彭水苗族文学的主要部分,其体裁多样,不仅有民歌、情歌,还有传说、故事、谚语等等。1984年,由苗民口述,收集出版了《彭水民间传说》、《彭水谚语》、《彭水民歌》等。彭水民族音乐,在唐代就有记载,有最原始的有劳动号子,打薅草锣鼓,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居丧的孝歌,以及平时唱的山歌,最著名的苗歌是鞍子的"娇阿依",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代时,彭水盛行"红裳舞"。 古时的彭水苗人以"跳月为婚"。跳月,即在春天农闲时,父母携带成年未婚的子女, 来到野外,选一个开阔的平地,青年男女按男左女右分列两边,男青年将所蓄长发换成髻,悬在前面,插上鸡毛,缠上苗帨,穿着不长过腰的袄子和短不过膝的裤子,裤袄之间用锦带束起来,手执芦笙;女青年发髻上也插鸡毛,一尺来长的簪子,一寸长的耳环,衣服裤子都绣花边,手执用竹片编成的绣笼,上面以红布装饰起来。跳月开始时,且歌且舞,歌声每尽一曲,后面以三叠慢音作结。跳舞时转腰回头,眉目传情。最后,男女青年大都选中了情人,男青年便背一个中意的女郎去山间幽会,女方大都解下身上的锦带作为信物,赠给男方。父母则在山头上用火烤事先射杀的野兽肉,用竹管吸食咂酒,谈笑取乐。现彭水民间常见的苗族舞蹈是跳花、龙舞、狮舞及摔手辑。 彭水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长期的杂居,两个民族之间的生活习俗也在不断地融合,甚至在某些生活习俗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还保留有苗族的生活习俗气息,如服饰、节日、还有苗族的山歌等等。 二、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牛街乡牛街小学卜瑜仙 考号:292706100004 指导教师:余玫 论文定稿时间:

浅谈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内涵 巍山县卜瑜仙 [摘要]漫步在南诏发祥地巍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彝族服装的妇女穿梭与牛仔、西装人流的动人画面。那服饰式样的繁多,色彩的绚丽,让人联想起道道多姿的晚霞。原来,视野开阔的彝族女人,一直用心编织着生活,把对生活的热爱,一览无余地诠释在服饰文化中。她们在吸纳其他民族衣装风格的同时,巧妙的将气候美丽的巍山本土文化设计在服饰中。刺绣图案一类反映花鸟植被等自然资源,另一类图案:太阳、月亮、蜘蛛、火焰等图案则体现先民崇拜、感恩心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整套服饰表现了巍山彝族女性对所居环境(高山、盆坝、河谷)多元地理气候相适应的特色设计。无论是那一身身倾向与华丽风格、绿色诗意的东山女性服饰,还是那倾向于简朴审美主义设计的智慧类型、黑白相衬的西山女性服饰,都向人们表达着彝族女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独特的美学怪、观念。 关键词女性服饰;种类;内涵。 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北部以漾濞江西洱河为界与大理苍山相望,东部为红河流域的上游,西部属澜沧江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美丽的红河源孕育了一个独

特的彝族文化。 巍山彝族,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崇善龙虎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西汉时称为“昆明”(1)唐代称为“乌蛮”,元、明、清时称“罗罗”、(2)“密撒”等,自称“腊罗把”,汉意为“崇尚龙虎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人民聪慧、勤劳、勇敢、善良、包容、上进,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开疆辟土,团结其他民族,为祖国西南边陲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彝族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现象,如彝族打歌、毕摩经、十月太阳历、洞经、及独特的土主文化与服饰文化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呈上了一份多彩的文化特餐。其中,服饰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外在、直观和最具美学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众多、类型复杂的特点,在云南彝族服饰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彝族后代的我,在这里,主要想从巍山彝族女性服饰入手,力图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的种类 彝族是巍山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巍山盆坝的四周和河谷、高山地区。聪慧的女性为适应所居环境的地理气候,经历史沉淀,设计了混合南北民族衣装风格的特色服

布依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布依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10大部分:1、布依族民族简介,2、布依族民族建筑,3、布依族节日,4、布依族歌舞,5、布依族服饰,6、布依族饮食、7、布依族体育运动,8、布依族婚俗、9布依族神话传说、10布依族宗教信仰。 一、布依族民族介绍: 布依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545059人(1990年),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 布依族的先民,一般被认为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及地理分布考察,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后来由于长期分居,经济文化生活及风俗习惯产生了差异,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壮两个民族。 二、布依族民族建筑: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筑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云南彝族服饰文化

云南彝族服饰文化 (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作者:方进普) 内容摘要:云南彝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彝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彝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彝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关键词】彝族服饰/符号化/视觉语汇/视觉情感/审美文化 1.引言 云南彝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富有云南气派、博大精深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云南彝族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云南彝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 2.云南彝族服饰文化 2.1云南彝族地域分布 彝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云南省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衰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全省都有分布,由于其支系众多,支系间由于地域的差别,其服饰也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各具特色。

服饰采风实习报告

主题:黔东南----民族服饰风情美 一调研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 2012年6月17日—2012年6月30日 调研地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调研目的:熟悉少数民族服饰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激发服装设计灵感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追踪观察文献查阅深度询问 资料来源: 1)询问当地人 2)实景拍摄 3)书籍文献 4)上网查询 5)咨询老师 二调研背景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仫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亻革家、西家等待确认的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 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 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 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 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 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 具特色的资源。我们将在这里,进行期待已久 的实习采风。 三主要调研结果及分析 1. 启程(6月17日--学校至上海南火车站) 6月17号早晨6点50,平时这个时间,大家都是在梦乡里呢,结果却不然,每个人都期待得睡不着觉,全都提前在车旁等待,等待去往那个圣地,黔东南。那天早晨,天亮的特别晚,半夜看了很多次时间,焦急的期盼着六点五十的到来。

车上大家跟发狂一般,那种程度的“喧哗”,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十二点半左右,安全到达了上海南站。 2.路途(6月17日至18日晚--上海南至凯里) 下午三点半,期待的进入上海南至贵州凯里的火车,我们的旅途开始了!兴奋的我们放声高歌,沉浸在旅途的快乐之中。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都成了吃货和玩货,吃零食,拿着相机记录车内的疯狂与车外的美景,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跟着我们享受这一刻。18日下午五点二十,我们到达了凯里,还没等车停下 来,每个人都在车上抓拍着窗外的震撼 美景。 3.首站南花苗寨至西江千户苗寨 --19 日 早上天还没完全亮,我们便乘着车去 往西江千户苗寨,中间经过南华苗寨, 我们停下了脚步,什么都不要说,拿着 相机,徒步享受它吧! 渡过南华桥,便是南花苗寨,它位于 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地处美丽的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掩映在苍翠茂密的林木之中。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 微风吹起,一边倚着苗家木楼观 望青瓦旧屋,一边端杯苗家自酿的米 酒细细品味,一份淡淡的悠闲,如美 酒般让人微醉…. 阔别南花苗寨,几个小时的蜿蜒 山路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