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日什托夫_基耶斯洛夫斯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基耶斯洛夫斯基绝对是殿堂级的电影导演,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但是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电影时,他竟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不。”但也许,这正是他与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电影于他只是一种工具或方式,用以进行对人的思考和研究。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他宁可看书而不去电影院。

1996年3月13日,当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上双眼时,仿佛一种因他而生的电影流派也就此终结了。他以一种平静、自省和富于同情心的方式,注视着自己塑造的那些陷于两难境地的主人公,这种注视,让他成为史上最具人文关怀的电影导演。

生卒:

l 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Warsaw, Poland)。

l 1996年3月13日因心脏衰竭(cardiac arrest)卒于华沙。

荣誉:

基耶斯洛夫斯基1979至1981年担任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在3大艺术电影节获得12个提名,8次获奖。

生平:

l 早年:

Ø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童年相当颠沛流离,由于父亲罹患肺结核,使得全家必须在不同的疗养院间往返迁徙。

Ø16岁时进入消防员训练学校就读,虽然为期颇短,却形成了他日后对制服和教条这类的约制相当憎恶的意念。为了逃避兵役,基耶斯洛夫斯基又回到学校当学生,随后进入华沙学院修习剧场技术。

Ø1965年终于如愿进入著名的洛兹电影学校(Lodz Film School)就读,之前该校已经拒绝过他好几次了,这所名校曾经培育出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安德烈·瓦依达(Andrzej Wadja)、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Jerzy Skolimowski)及克里斯多夫·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等人。

l 纪录片(60-70年代)

Ø1960至70年代共产党统治时期,波兰极度动荡,因此电影被视为关键性的传播媒体,以兹宣扬社会意识,但必须相当谨慎地处理,尤其在描述与共产党理念背道而驰的部分,以免触怒电检员。当时,纪录片被视为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且其商业价值和剧情片等同,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转向纪录片的创作。Ø1966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The Office》,藉由记录一家国营保险公司的经业方式讽刺当局的官僚息气。

Ø1967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短片《Concert of Requests》,次年为波兰电视台拍摄了三十二分钟的纪录片《照片》。

Ø1969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毕业前夕,决定专心朝纪录片方面发展,并著手拍摄了《洛兹小城》。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主要是由一系列单一场景组合而成,似剧场的呈现方式,剧情仅只是补助的部分,综观他70年代的纪录片,包括有《我曾是个士兵》、《工厂》、《集合之前》、《叠句》等。

Ø1972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受鲁宾铜矿场(Lubin Copper Mine)的委托,拍摄了两部该单位的宣传影片《洛克娄和锡隆纳葛拉之间》及《铜矿场内的安全及卫生原则》,接著又完成了《工人71》,记述1970年12月的罢工事件及当时的波兰共党工联第一书记葛慕卡(Wladyslaw Gomulka)跨台事件的纪录片,企图让观众了解当时的事件真相,但该片后来仍在波兰电视台重新剪辑、不打出制作群名单、甚至连片名都更改的情况下才公诸于世。

Ø1973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纪录片《砖匠》,同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人行地下道》。Ø1974年,他又推出了《X光》各《初恋》这两部纪录片,及《履历》这部描述一名共产党党员在被胁迫开除党籍时所接受的一连串审讯的剧情式纪录片,在这部影片当中,共党控制委员会的部片是真实的,但该名党员的故事其实是虚构的,这种新的拍摄手法引来相当多“关切”的议论,许多波兰民众甚至因此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共产党的态度过于轻率、不敬,并企图在分化国家民族意识,因此虽然大多数人对他的作品相当推祟,但其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个机会主义者、对自己和国家不忠的人。

Ø1976年纪录片《医院》和《石板》。

Ø197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Blizna,不过基耶斯洛夫斯基自认这出剧情片处女作的剧本结构不够严谨,是部失败之作。

Ø在电视剧《宁静》之后紧接著是三部纪录片──《守夜者的观点》、《我不知道》和《七个不同年龄的女子》,于两年内完成。

l 故事片:扬名国际影坛(80年代)

Ø1979年,《影迷》Amator将基耶斯洛夫斯基推向国际影坛,这部描述一位沉迷于8厘米摄影机的工厂工人的作品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嬴得莫斯科国际影展大奖、柏林电影节Interfilm Award,他也终于以导演的身分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Ø80年代初期,波兰政局剧变。在1980年8月,他推出了两部纪录片──《车站》及《谈话头》,此时波兰团结工联方才成立,接著便是一连串社会自由的实现,他同时也完成了两部剧情片《盲打误撞》和《短暂的工作天》,均对共党的高压统治有所批评。

Ø1981年12月,波兰公布了一项军事法,让电影工业不得不向政府低头,即政府不再供给电影工业的短期补助和硬体支援,在1982年这项法令暂缓实施,但由于波兰整个经济状况都已十分紧缩,因此在1984年的《无休无止》Bez konca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沉寂了四年。

Ø1988年获准拍片,即为波兰电视台所拍摄的十段故事《十诫》Dekalog。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Ø1988年《杀人短片》Krótki film o zabijaniu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和评委会大奖。

l 法国(90年代)

Ø《十诫》的大获成功,热情的法国人向基耶斯洛夫斯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之后他的电影创作也就此转移到了法国。由于国家体制的问题,他也觉得法国宽松的创作环境可以给自己更大的创作空间,所以他决定到法国去。【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任何一部作品里几乎都能提到法国,最后他把自己的电影生涯也转移到了法国。波兰和法国的密切关系不仅因为双方共同的天主教背景,更由于波兰夹在德国和俄国两大强敌之间,而法国却总是他的坚决支持者。除了二战,波兰历史上的多次亡国危难,都依靠法国为首的盟友复国。两国之间,精神上的亲近感极为强烈,这也是许多波兰知识分子、艺术家在出国时喜欢选择法国作为第二故乡的原因。】

Ø1991年《维罗尼亚的双重生活》LaDouble vie de Veronique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来到法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和评委会大奖。有人说,这是他当时内心感受的真实再现。故事中,分别身在法国与波兰的姑娘,却能够找寻到生命轨迹的重合点。从尖锐滑向温情,从表象走入内心。此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经将电影创作的方向做了彻底的改变。原先纪录片中的政治概念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人作为一个个体在自由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与挣扎进行关注。而这种人文的怀念,在之后的红白蓝三部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