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1. 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不严格,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监理单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2. 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市政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基层、路面、排水等多个部分,其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督不到位或者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质量低劣的材料,导致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降。
3. 施工工艺不规范: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需要符合一定的工艺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施工方可能存在工艺不规范的情况。
比如在路面施工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分层压实,或者在排水工程中没有达到一定的施工标准,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
4. 项目管理不严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包括施工计划制定、进度控制、施工图纸修改等方面。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项目管理不严谨的情况,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甚至出现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2. 进行质量抽检: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质量抽检,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施工段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3.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施工方应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质量管理,合理选择材料,确保质量。
4. 完善施工工艺规范: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施工工艺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标准,确保施工工艺规范的执行。
5. 强化项目管理:施工方应加强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严格的进度控制和施工图纸修改管理,确保工程的按时按质完成。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存在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只有加强监督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和居民出行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市政工程是指政府出资兴建并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公园等。
市政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因此施工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延误工期。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材料质量不达标市政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质量不达标是常见的问题,其中可能包括水泥、钢材、沥青等材料。
由于市政工程常常需要大量的材料,一旦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2. 施工工艺不合理市政工程中施工工艺不合理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比如施工设备不标准、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督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很多工程中存在着施工方面的严重缺陷,影响了工程质量。
3. 监理不到位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作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但是由于监理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参差不齐,导致监理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4.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对工程质量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5. 责任不明确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责任不明确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各方在工程质量问题上往往推诿责任,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二、对策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是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材料供应商拥有资质证书和生产许可证。
建立健全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每批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抽样检验,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建立健全的材料使用记录,并对材料进行追溯管理,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追溯材料来源,并对供应商进行追责。
2. 完善施工工艺完善施工工艺是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另一个关键。
市政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市政建筑施工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铺装不平整铺装不平整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导致铺装不平整的原因包括基础不稳定、施工方法不当等。
为了防治铺装不平整的问题,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复核设计工作,确保基础稳定可靠;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保证铺装的平整度。
2. 排水不畅排水不畅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排水管道堵塞、设计不合理等。
为了防止排水不畅的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性,确保排水管道通畅,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3. 破损裂缝破损裂缝是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这些裂缝可能会导致地面的不平整和破损。
为了防治破损裂缝的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质分析,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使用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并遵循正确的施工方法。
4. 漏水渗水市政建筑施工中的漏水渗水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和地下水的浪费。
为了防治漏水渗水的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周边环境调查和测试,确保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情况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防水材料,并保证施工质量。
5. 设备故障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是设备故障。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安全隐患。
为了防治设备故障的问题,施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并保证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总之,市政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很多,但通过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这些问题的发生。
只有保证质量,才能确保市政建筑施工的安全和可靠。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及补救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及补救措施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通行情况和公共安全。
然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由于一些原因,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将介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及补救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1、路面平整度不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进行时往往会挖掘大面积的土地,而挖土作业不当很容易影响整个道路的平整度。
因此,当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建成后,往往会出现路面平整度不够的问题。
2、路面材料不合格:建设市政道路时,路面需要用到一些材料。
如果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
比如说,如果路面材料不耐磨,这样的道路就会很快破损,影响到交通的通畅。
3、排水系统不完善:建设市政道路时,也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建设。
如果排水系统不完善,那么道路上就会出现积水的情况。
在雨季来临的时候,积水就会影响到道路交通,从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方便性。
4、标线不清: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划线。
如果标线不清晰,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黑夜行车时没有良好的标线,在模糊中进入对方车道或越线应急会极易发生擦碰、侧翻等交通事故。
二、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1、人为操作不当: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人为操作如开挖土方不够精细、未经规范培训的工人操作不当等,都很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有时候,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省成本也会在工程质量料上偷工减料。
2、监管不到位: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管,但是有时候监管人员可能一时疏忽,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3、材料问题: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也非常重要。
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1、加强监管: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监管应该加强。
通过加强监管,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2、提高工人操作技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涉及到的道路、桥梁、排水、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工程,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城市正常运营和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以下是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一、道路工程质量问题:1.路面平整度不达标:道路建设中,常常出现地基不够坚实、铺设不够平整等问题。
这会导致路面凹凸不平、裂缝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性。
解决对策: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地基扎实、路面平整;加强监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严格质量把关,实施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
2.路灯安装不牢固:路灯是保障道路亮度和安全的重要设施。
有时路灯安装不到位,导致路灯折倒或者倾斜,影响了道路照明效果。
解决对策:加强路灯安装过程的施工监督,确保路灯安装牢固可靠;加强路灯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路灯的状态,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二、排水工程质量问题:1.下水道堵塞:下水道是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排除雨水和污水,保持城市干净和卫生。
有时下水道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积水和臭味。
解决对策:加强下水道清理工作,定期清理漂浮物和垃圾,确保下水道畅通;提高设施的质量,使用符合标准的排水管道和设备。
2.排水不畅:排水路线设计不合理或者排水管道安装不当会导致排水不畅,加重了城市的水logging量,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解决对策:加强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规划和预测,合理确定排水路线和排水设备;严格施工要求,确保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和密封性。
三、桥梁工程质量问题:1.桥面破损:桥梁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量,如果桥面质量不好,会出现破损、脱落等问题,影响交通和行人安全。
解决对策:严格按照桥梁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监控和质量把控,确保桥面质量达到标准;加强桥梁维修和养护工作,定期检查和维修桥面。
市政公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但通过加强施工监督、严格质量把关和维护保养工作,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项工程,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
由于市政工程通常涉及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工程质量问题是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
以下是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
包括编制质量管理手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动态检测及验收等。
2.合理选材: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对于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要及时发现和替换,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标准。
3.施工过程控制: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确保质量可控。
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各项工序操作规范、材料使用和储存等控制措施。
4.质量检测与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测和检测体系,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
定期对工程进行抽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追责。
5.过程记录和信息管理:建立市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检测、验收等环节的全面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方便对工程质量进行追溯和监控。
6.专业施工队伍构建: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素质高的市政工程施工队伍。
通过人员培训、技能考核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7.强化监理和验收工作:加强市政工程的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和结果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监测和验收。
8.质量问题整改与追责: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责任。
建立健全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和管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安全。
9.完善保修服务体系:建立市政工程完善的保修服务体系,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质量保修和维护。
及时处理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10.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市政工程质量的认知和关注度。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1.1 回填土沉陷原因分析:回填土的土质和施工方法不当是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果填料含水量不严格控制,采用不合格的土料,压实机具不合适,或者未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将导致过度沉降。
防治措施:1.在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机具。
2.对于较窄的管槽,可以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
不同的填料和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
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腐烂植物会影响压实效果,并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
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4.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
在遇到地下水或雨后施工时,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
5.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a。
对于少量沉降不影响其他构筑物的,可以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在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
b。
对于造成其他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以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
c。
对于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1.1.2 管道渗漏水原因分析:管道渗漏水的原因包括闭水试验不合格、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
防治措施:1.认真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
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4.所用管材必须由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
5.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
6.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直接退场。
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却屡屡发生,给城市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成都市市政工程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一、常见问题
1.施工质量不达标。
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工程设计不合理。
有些市政工程的设计存在问题,如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设计缺乏科学性、设计不够细致等问题,导致工程出现问题。
3.施工管理不规范。
有些施工单位存在管理混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问题。
二、防治措施
1.加强监管。
加强市政工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监管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2.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市政工程的技术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3.加强施工管理。
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检查,从源头上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
4.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市政工程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使其更好地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
结语:
市政工程质量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管和管理。
只有加强市政工程的监管、技术指导、施工管理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市政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确保城市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然而,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常常存在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以下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市政道路工程依靠施工人员管理、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人员素质不高会对施工安全和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2.工程材料施工不规范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不及标准,施工前未经过检测或检测不合格,施工后也未进行必要的验收,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低下。
3.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施工现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如扬尘、噪音、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会在施工现场较长时间内存在,对施工人员健康和应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4.安全管理不到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安防设施不全、施工过程安全隐患存在、现场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施工技能。
2.加强材料供应链管理市政道路工程的材料供应链管理需要强化,需要合理掌控材料的来源和供应商的资质,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3.加强施工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需要加强管理,通过采取防尘措施、加强材料储存、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方式,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加强,例如加强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消除,提高现场人员安全意识、加大对施工工艺的监管力度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存在问题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只要合理运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工程建设塑造完善、科学、规范的施工流程,就可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道路龟裂、排水不畅、井盖松动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还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探讨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1. 道路龟裂道路龟裂是市政公用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当或者施工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
道路龟裂不仅影响了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度,还会增加车辆的损耗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排水不畅在市政公用工程中,排水不畅是一个极为常见的问题。
排水不畅会导致道路积水,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排水不畅还会增加城市污水处理成本,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井盖松动井盖松动是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另一大问题,这不仅容易导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隐患,还会增加市政维护的成本。
而造成井盖松动的原因往往是施工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引起。
以上只是市政公用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绿化树苗枯萎、景观灯光亮度不够等。
二、解决对策探讨1. 加强监管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来源于监管不力,因此加强监管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市政公用工程监管体系,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及时进行整改。
2. 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是解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本之策。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
3. 强化维护管理市政公用工程的维护管理非常重要,只有做好维护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市政公用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4. 强化材料质量管控市政公用工程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的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案。
一、路面平整度差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2.加强施工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现场巡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路面龟裂、沉陷市政道路上常见的另一个通病是路面龟裂、沉陷。
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处理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造成的,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路基材料和路面结构。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挖掘工程,要做好土壤加固和排水工作。
3.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排水不畅预防措施:1.在道路设计中充分考虑排水需要,确保路面坡度合理、排水系统畅通。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特别是对于沟渠和水井等设施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要保证密封和稳固。
3.定期清理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有效。
四、交通标志不清晰市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不清晰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这给驾驶人造成困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预防措施: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志和标线的施工,保证颜色、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2.加强标志和标线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并修复受损的标志和标线。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有路面平整度差、路面龟裂沉陷、排水不畅和交通标志不清晰等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做好前期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更好地选择材料和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
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
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1.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首先,有必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这将有助于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和监督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对施工单位和监督机构的责任追究。
2. 加强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在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
只有具备良好的工程经验和资质的承包商才能参与工程项目。
这将有助于减少低质量工程的发生,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 加强监督和检查监督和检查是防治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控,并对施工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以确保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4. 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关。
因此,有必要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包括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加强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监管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质量。
应加强对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对于不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予以淘汰和更换,以免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6.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是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
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检查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7. 提高社会监督和参与度提高社会监督和参与度是解决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
应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
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对于违规和低质工程及时查处并进行公示,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市政工程质量的防治工作。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Note: Quoted content cannot be confirmed, so it is not included in the above response.。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市政公用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给公众和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分析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道路工程1. 路面质量差道路建设中,路面质量是一项关键指标,路面质量差劣会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加速道路老化和损坏。
路面的铣刨、压实、摊铺等工序的不合理操作是造成路面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解决对策: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
2. 缺陷验收不严格道路工程验收不严格是造成道路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容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道路工程验收应详细记录验收内容,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测和检验,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重新验收。
解决对策:建立科学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加强对设计和施工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二、市政管网工程1. 渗漏、泄漏市政管网工程中,管道漏水、渗漏、泄漏问题较为常见。
渗漏问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及环境安全,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解决对策: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管道,针对管道损坏和漏水等问题换修或更换管道。
并且,加强管道材料和工艺的验收,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标准。
2. 施工及材料质量不合格在市政管网工程中,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及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
对于难以有现成的材料供应的管道工程,应有大量完整的实验预测,并对材料质量提出要求。
解决对策:严格执行质量与安全交底制度,加强技术技能的培训,确保工人操作符合标准并且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1. 绿化植物老化市政绿化工程中,绿化植物老化、凋谢较为常见,如果不及时更换会影响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解决对策:加强植物学知识讲授,对植物进行科学养护,开展合适的保护措施。
2. 设计和施工不同步市政绿化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不同步问题很常见,容易造成绿化工程质量问题。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居民的利益受损。
探讨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寻找解决对策,对保障工程质量和提升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一、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1. 现场管理不到位市政公用工程中,施工团队的管理对于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存在着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人员、设备的管理不够严格,容易导致工程进度滞后和质量问题的产生。
2. 设计不合理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不合理也是常见的质量问题。
设计图纸不够详细,设计方案不够科学,都会导致施工时的不确定性和施工后的质量问题。
3. 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管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管理体系,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有待提高,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4. 材料质量不合格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常见的问题。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这样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5. 施工工艺不科学市政公用工程中,施工工艺不科学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安全。
二、解决对策探讨1. 加强现场管理为了解决市政公用工程中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明确责任人,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2. 完善设计过程对于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完善设计过程,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设计水平和科学性,确保设计图纸的详细性和可行性,尽量避免施工中的不确定性。
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于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体系,加强对材料的监督和检测,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论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
论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防治措施1. 施工质量把控不严: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而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存在一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道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 监理监管不到位: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需要经过监理机构的监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或对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 施工队伍管理不规范: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队伍庞大且复杂,存在一些施工队伍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实施。
4. 施工难度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存在一些特殊地质及环境条件,如复杂的地下管线、软基地质等,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给质量管理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质量把控:加强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确保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充足;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定期进行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监理监管:加强对监理机构的监管,确保监理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力量;建立健全监理制度和监理标准,明确监理职责和要求;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3. 规范施工队伍管理: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进行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建立健全施工队伍管理制度,规定施工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活动范围;加强施工队伍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施工难度的应对: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综合论证和前期调查,充分了解地质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加强地质勘察和地质监测,发现地质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管线等的保护。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施工单位、监理机构、设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合作,通过加强质量把控和监管,提高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施工难度的应对,才能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政公用工程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1. 施工质量不达标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由于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如道路平整度不达标、排水系统漏水等。
2. 设计规划不合理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规划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一些市政公用工程存在设计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如道路设计不合理、绿化规划不科学等,导致市政公用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受到影响。
3. 管理监督不到位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一些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如工程进度无法及时掌握、质量监督不严格等,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解决对策分析1.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针对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 加强设计规划审核针对设计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对设计规划的审核,确保设计规划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以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3. 加强管理监督力度针对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应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大对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监督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结语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我们应该重视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加强设计规划审核和加强管理监督力度等措施,相信可以有效解决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为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市政工程的设计阶段,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于设计方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要进行专门的力学、水利、结构等技术计算,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材料选用控制:市政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材料选用上,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选择,并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
对于重要的材料,可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监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可以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下来以备查验。
4.质量检测: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周期性地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委托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整改。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返工,并对返工部分进行重新检测。
5.工程验收:市政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验收中,要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如果发现质量缺陷,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
6.建立质量长效机制: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对市政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等。
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持续和稳定。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存在质量隐患等。
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材料选用的把关、施工监管的加强、质量检测和工程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也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机制的建立,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市政公用工程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工程。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工程的正常进行,还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原因1. 道路反弯、裂缝问题道路施工中,会出现道路反弯和裂缝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基础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材料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基础设计不合理导致了道路沉降,从而形成了反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了路面不平整,材料选择不当导致了路面材料龟裂等问题。
2. 水工程漏水问题给水、排水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漏水问题,主要原因是管道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不到位等。
管道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了管道腐蚀,施工工艺不到位导致了管道连接处漏水等问题。
3. 燃气、供热工程安全隐患燃气、供热工程中常常出现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达标等。
设计不合理导致了燃气管道压力不稳定,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了供热设备故障等问题。
二、解决对策探讨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解决市政公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关键。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对材料的检测、选择和使用,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 提高材料质量标准材料是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材料质量方面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材料,要及时淘汰和更换,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3. 加强工程设计审核工程设计是市政公用工程的基础,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要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确保设计合理、科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从源头上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4. 强化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是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检查,可以发现和纠正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要加强工程监理,确保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措施:(1)检查井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试验,确保井体结构和连接管的质量符合要求;(2)井壁和管道连接处要进行密封处理,确保不会渗漏;(3)在井底部设置泄水孔,防止井底积水导致管道渗漏。
三、管道堵塞或破损一)产生原因管道内异物堵塞、管道内壁损坏、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导致管道堵塞或破损。
二)防治措施1.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清理和检查,防止管道内异物堵塞;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管道内壁,避免损坏;对于已经损坏的管道,应及时更换或修补。
2.管道设计时要考虑管道的容量和流速,避免过小或过大的设计导致管道堵塞或破损。
四、井盖错位或损坏一)产生原因井盖设计不合理、井盖材质不良或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导致井盖错位或损坏。
二)防治措施1.井盖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材质要求符合要求,施工质量要求高。
2.井盖安装后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试验,确保井盖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定期检查和维护井盖,及时更换损坏的井盖。
3.市民教育,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意识,避免人为损坏井盖。
含水量,避免填料过于松散,影响压实效果。
2.处治措施。
发现井周围土体沉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轻微沉降的地方,可采用加填土的方法,填充沉降处,再进行压实。
对于较大的沉降,应采用加固措施,如加固钢筋网等,以保证井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在检查井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在砌筑检查井时,要检查砂浆是否饱满,勾缝是否全面不遗漏,并在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
遇到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
其次,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此外,在规划预留支管封口时,应注意清洗管口周围的管内壁,涂刷水泥原浆,采用标号不低于M7.5的砌堵砂浆,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勾缝或抹面。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但由于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以下是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道路工程问题:-道路坑洼、沥青路面开裂: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充分的路基处理和合适的材料选用。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稳定、材料质量合格,并适时进行养护维修。
-排水系统问题:如污水管道漏水、雨水无法排出等。
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敷设和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给水工程问题:-漏水、水压不足: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牢固、材质选用不合理等。
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连接处严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水压测试和检查保养。
-水质问题:如水源受到污染等。
应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供水水源的纯净和可靠,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
3.燃气工程问题:-燃气泄漏: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严密、管道老化等。
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管道连接处可靠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安全意识。
-设备故障:如燃气表读数不准确、燃烧设备故障等。
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4.城市照明工程问题:-灯具损坏:主要原因是材质选用不合理、安装不牢固等。
应加强照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质量管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确保灯具的稳固和耐用。
-光照不均匀:如一些区域过亮或过暗。
应合理布局灯具,充分考虑光线的分布和照度要求,确保城市的照明效果均匀和舒适。
5.垃圾处理工程问题:-垃圾溢出或满溢:主要原因是垃圾桶容量不足、清运不及时等。
应合理设置垃圾桶容量,定期清理和清运垃圾,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作。
-垃圾分类不到位:如未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分别投放。
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总之,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施工和管理各环节的严格把关和监督,同时也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蔡 伟(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性能和寿命都有着休戚相关的影响。
论文就常见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3702(2016)s1-0038-030 引 言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前提,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紧,工程建设任务紧迫,在施工期间将对城市交通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承受周边环境及相关因素带来的干扰,还要协调与其相关的管线等工程的建设问题,又加大了市政工程的复杂性。
所以防治市政工程的常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市政工程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1.1 路基施工未设置临时排水水对路基施工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路基的强作者简介:蔡伟,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度及稳定性均与其有关系。
当填筑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填筑料粒子孔隙中出现自由水,阻止了粒子间的自由移动,故在外力作用下孔隙中过多的水分不容易排出,粒子之间不能形成相互钳制结构,摩擦力下降,不能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严重的还能在土中形成弹簧现象。
所以在路基施工时需先做好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措施排出地表水。
特别是在雨季条件下,更应该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层泡水。
1.2 路基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道路强度和稳定的重中之重,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部分市政工程存在土石混填或者使用不规范的路基填料的问题,同时又无法保证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所以经常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通病,这些都会造成路基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路基回填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Som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of Municipal EngineeringCAI Wei(Fuzhou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F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Abstract: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still exist quite a lot of problems in current process. The performance and span of the road have been influenced closely by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which has imped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ity as well. In this article,measures of prevention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ly on several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Keywords:municipal engineering;quality problems;prevention measures- 38 -- 39 -增刊11.2.1 填筑材料的选择设计选材时应选择强度高、水稳性好、结构稳定、透水性较好的粒料,不宜选择淤泥、盐渍土、膨胀土、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的等影响强度的土体。
1.2.2 机械选择及碾压方式压实度是路基质量重要指标,而取得较好的压实度跟土壤的干密度有较大关系,干密度愈高,路基压实效果越好。
取得高干密度的必要手段是压实路基,所以路基施工时对采取正确的压实方法、选择合适压实机械是提高压实度的重要措施。
路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直线段由路肩向中心碾压,曲线超高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的原则进行碾压,且不能随意碾压,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刨开后再进行填土碾压。
1.2.3 分层施工路基的压实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一般来说在面层 50 mm 的范围内压实度最高,故对于厚度较大的路基需分多层叠加累计施工,在下一层达到一定密实度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
不同工程在施工前应事先铺筑一段试验段,根据现场的施工机具、施工方法等试验得出路基松铺系数,指导现场施工,切不能随意填筑,追求“高厚度”赶进度,导致压实度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造成日后营运过程路基下沉。
1.3 城市道路路面塌陷且出现裂缝道路的坍塌裂缝问题是沥青道路中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无论道路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裂缝的现象。
裂缝出现的原因是:①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例如,有的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利润,为了节约开支,使用性能不达标的沥青或者缩减质量控制人员,为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出现埋下了隐患;②运输车辆的超限、超载,会对路基和路面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如果不对超限车辆进行及时管制或对受损路面进行及时修复,裂缝病害还有可能演变成路面的大面积破坏;③施工过程不规范,如在铺筑半刚性基层时水分不足或者后期对路面养护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裂缝病害的出现;④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如在施工过程中,对接缝进行处理时,如果对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的碾压技术应用不当,也很容易导致裂缝病害的出现;⑤沥青本身就是一种感温材料,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及其温度的影响,即沥青的抗拉强度必须大于路面所能承受的热涨冷缩的强度,否则沥青路面也会出现变形或裂缝的现象。
为了尽可能避免道路出现裂缝,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3.1 加强设计方面的措施在进行半刚性路面设计时,首先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
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
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应采取改善沥青性质的措施。
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
沥青面层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采用合适的沥青面层厚度,确保半刚性基层在使用期间一般不会产生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
为进一步提高表面层抗温度裂缝性能,可采用橡胶沥青或聚合物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做一封层,设置应力消减中间层。
1.3.2 加强防裂材料选择作为基层半刚性材料,其应该具有较强的抗水流冲刷的能力,具有较小的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具有较高的抗拉能力,尽量选用受温度变化小的骨料。
在选用面层材料时,应该将松弛性较好的沥青作为首选,以确保沥青路面质量达标。
如果没有优质沥青,可以采用添加剂以确保沥青具有足够的抗裂性和稳定性。
在选定面层时,应该选用密实型的。
1.3.3 加强施工方面的控制在进行路基道路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确保路基能够满足其强度要求。
对路基控制深度应大于其设计深度,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因为路基投入使用后,由于车辆的碾压,特别是经过超载车辆碾压后,路基工作区域的实际深度就会超过预设深度,若超过的部分路基没有经过处理,就会出现裂缝、车辙、沉陷等较大的病害。
此外,还应当控制路基的压实度,确保路基的强度达标,这样才能达到预防裂缝的目的。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2.1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与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要对工程蔡伟: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的进展详细了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得施工质量的每个步骤都能很好的完成,以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另外,还要做好每道工序的衔接工作,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2.2 加强材料管理任何道路工程施工,都离不开材料,所以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
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就是要针对所需用材料的型号、规格等,做好工料分析,和各类材料的进场数量及进场时间,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质量控制,把关材料的合格证并送检测单位进行复检,还要确保现场材料供应充足,使工程能够按照工程进度进行。
2.3 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水平施工队伍是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施工质量与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具体的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这样使得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另外,还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这样才能避免过度劳累;并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养,以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分配的工作,这样能使得工作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
3 结 语总之,对于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案进行预防和解决。
必须做好城市道路施工每一道工序,这样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进而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使得道路工程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得市政工程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Q参考文献[1]钟玉明.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12(34):218-219.[2]马国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4,21(6):337-337.[3]陈健.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4,39(12):89-89.3.4 完善监督执法联合告知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意见》(鲁政办发 [2014] 26 号)的文件精神,枣庄市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通知》(枣住建工字 [2016] 18 号),提出了联动告知机制和综合执法要求。
对项目中发现的问题,联动告知局各业务科室,枣庄市建筑市场综合执法领导小组组织建立建筑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数据库,随机抽取执法人员联合综合执法,对违法违规者涉及的全市项目各区(市)联合出击。
通过建立日常监管、联动告知、综合执法和执法监督相协调的建筑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震慑力。
4 结 语工程质量仍然是工程建设重要环节,如何保质保量虽说是参建各方的自身责任,但监督机构的监督执法仍然是工程的重要保障,所有监督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只有把监督执法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把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Q参考文献[1]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郭汉丁,刘应宗.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制度沿革[J].工程质量,2002,20(4):14-15.[3]陆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成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趋向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5,23(3):27-30.[4]黄卫东,阎小虎,胡胜斌,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沿革及现状[J].工程质量,2013,31(7):1-3.[5]陆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质量,2014,32(3):8-10.[6]赵学勇.天津市西青区工程质量监督站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7]付光辉,刘明亮,缪汉良.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与改革策略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15):197-198.(上接第37页)-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