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28b7afa26925c52dc5bf6f.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493a22af90242a995e52f.png)
1、北京的春节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额,哪几天写的略写,在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
(2)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略写的是: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这样写的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妈妈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三、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2)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答: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四、读课后“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
和课文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答:不同点:
老舍: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
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舒乙: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3e72caf5335a8102d220b8.png)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二、我会写醋:陈醋米醋醋酸醋罐子饺:水饺饺子蒸饺煎饺拌:搅拌拌和凉拌拌嘴杂拌儿擦:摩擦擦眼擦洗擦黑擦肩而过眨:眨眼眨巴宵:元宵通宵宵禁春宵通宵达旦旦:元旦旦暮旦夕枕戈待旦燃:燃烧燃料自燃燃灯燃放戚:亲戚戚谊戚友哀戚休戚相关贩:贩卖小贩摊贩商贩贩夫摊:摆摊摊主摊子摊牌摊放摊点轿:轿子花轿抬轿轿车轿夫骆:骆驼驼:骆驼驼背驼绒驼峰浒:水浒《水浒传》三、形近字醋(陈醋)酸(酸味)饺(饺子)校(学校)拌(搅拌)伴(陪伴)眨(眨眼)泛(泛舟)宵(元宵)霄(云霄)贩(贩卖)贬(贬低)摊(摆摊)滩(沙滩)轿(轿车)桥(大桥)驼(骆驼)鸵(鸵鸟)四、多音字铺:pù店铺pū铺张看:kàn看见kān看守五、近义词规矩——规则预备——准备充足——充裕热闹——喧闹娴熟——熟练各形各色——各式各样照常——照旧截然不同——迥然不同六、反义词充足——短缺热闹——冷清间断——连续娴熟——生疏高潮——低谷淘气——乖巧七、理解词语【杂拌儿】掺杂在一起的各种干果、果脯等【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生字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生字](https://img.taocdn.com/s3/m/c3abc4c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c.png)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生字以下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的生字资料:1. 援(yuán)- 出处:《学弈》“援弓缴而射之”。
- 解释:引,拉。
- 造句:他援笔疾书,很快就完成了一篇文章。
- 近义词:引、拉。
- 反义词:推。
2. 盂(yú)- 出处:《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文中虽未直接体现“盂”字,但作为学习文言文中常见的字词,会涉及相关知识拓展)- 解释:一种盛液体的器皿。
- 造句:桌子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盂。
- 近义词:钵、盆。
- 反义词:无。
3. 俱(jù)- 出处:《学弈》“虽与之俱学”。
- 解释:全,都。
- 造句:他们俱都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
- 近义词:全、都。
- 反义词:无。
4. 弗(fú)- 出处:《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
- 解释:不。
- 造句:他弗肯听从他人的劝告。
- 近义词:不。
- 反义词:是。
5. 若(ruò)- 出处:《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
- 解释:如,比得上。
- 造句:他的成绩若能再好一些就完美了。
- 近义词:如、似。
- 反义词:无。
6. 矣(yǐ)- 出处:《学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解释: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当。
- 造句:他已经离去矣。
- 近义词:了。
- 反义词:无。
7. 哉(zāi)- 出处:《两小儿辩日》“孰为汝多知乎?”(在文言文中常见,虽此课未直接体现,但作为拓展知识)- 解释: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啊”。
- 造句:这景色真美哉!- 近义词:啊。
- 反义词:无。
8. 沧(cāng)- 出处:《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学习文言文中可能涉及到相关词汇拓展)- 解释:暗绿色(指水)。
- 造句:海水呈现出一片沧茫的景象。
- 近义词:青、碧。
- 反义词:赤。
9. 汤(tāng)- 出处:《两小儿辩日》“及其日中如探汤”。
6下语文1到16课生字组词
![6下语文1到16课生字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c8b102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b.png)
6下语文1到16课生字组词好的,以下是6年级语文第1到16课的生字组词:第1课,山涧、溪水、悠然、蜻蜓。
第2课,翩翩、舞蹈、飞舞、优美。
第3课,悠扬、琴声、清脆、婉转。
第4课,悠悠、无边、无际、无垠。
第5课,觅食、捕捉、啄食、觅食。
第6课,纷纷、落叶、飘飘、飞扬。
第7课,嬉戏、欢乐、快乐、愉快。
第8课,妩媚、娇艳、娇嫩、娇柔。
第9课,繁华、喧闹、热闹、熙熙攘攘。
第10课,宏伟、雄伟、壮丽、巍峨。
第11课,翩翩起舞、飞舞扬扬、婉转曲折。
第12课,无垠的大海、无边的原野、无际的天空。
第13课,啄食昆虫、觅食小鱼、捕捉猎物。
第14课,飘飘落叶、纷纷飞舞、飞扬的雪花。
第15课,欢乐的笑声、嬉戏的孩子、快乐的心情。
第16课,娇柔的姑娘、娇艳的花朵、妩媚的微笑。
希望这些生字组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93c18d3c1ec5da51e27070.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1、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
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第二段仿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第二段仿写](https://img.taocdn.com/s3/m/cdf555c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3.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第二段仿写
有一天,我正在做作业时,一阵阵香味随风飘来,我跑到楼下一看,原来是桂花开了。
我一阵欣喜,赶紧跑到桂花树下,细细地观察起来:桂花小小的黄黄的,非常可爱。
我采了几朵放在手上,闻了闻,香气扑鼻而来;我把桂花放到口袋里,在我的身上也洋溢着桂花的香味。
我兴冲冲地跑回家,拿出口袋里的桂花,给妈妈闻,妈妈说:“真香呀,八月十五了,看来桂花也来庆祝中秋节了。
”
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
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
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用刚刚摊好的薄薄的面皮色着蘸专门的酱汁,和着大葱丝,黄瓜丝的烤鸭,卷成一卷,满满地塞一口,慢慢的咀嚼,体味那味道,再想象,我也腮满颐鼓的吃烤鸭,忽然有一种贵族般的享受,过去那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也不过如此远远看上去,一株株玫瑰花显现出一片红色,红似火,艳如霞,美丽极了,玫瑰花的气味很香,芬芳扑鼻,幽香醉人,闻了还会沉醉在香味中。
草莓不但好看,而且好吃。
咬上一口,甜甜的,酸溜溜的。
里面的果肉白白的,没有核,洗干净放进盘里,再放进冰箱里,一会儿拿出来吃,清凉可口,味道好极了。
熟透了的桃子,表皮像少女抹了胭脂的脸蛋儿红彤彤的,皮上的绒毛变得更稀疏了,深深的“小沟”好像要把桃子“嘣”的一声裂开似的。
里面的果肉充满了汁水,这时,你可以用吸管直接插到果肉里,就能吸到那蜜似的汁水。
也许你吸完会发现,一个若大的桃子怎么只剩下皮和核了呢?呵呵,原来熟透了的桃子,果肉已经软得溶成了甜美的汁水被你吸进嘴里、甜进心里啦。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0bf5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1.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对于长江,你会给它写怎样的赞歌呢?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中,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教唱《长江之歌》,沉浸在一片陶醉和敬佩之中。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同时又具有‘母亲的情怀’呢?”使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
接着,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诵这首诗歌。
学生兴致盎然,读得深情并茂。
特别是最后直抒胸臆的两句,全班齐声朗诵,把情感推向高潮。
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我教学生唱这首歌,学生不仅学会了唱,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达到了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多,我觉得课堂要想取得高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采取学生们的教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2)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2)](https://img.taocdn.com/s3/m/b98fb3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c.png)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一、课文介绍本节课的课文是《我的祖国》。
这是一篇描写祖国美好景色和优秀人物的散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祖国的壮丽景色以及伟大的人物,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1. 第一段课文开头介绍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海边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和广阔。
2. 第二段第二段主要描述了祖国的伟大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工人等。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第三段最后一段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讲解在上课时,老师将逐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文字的意义和韵味。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四、课文解读1. 描述大自然的美丽课文开头通过描写海边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这种描写让我们对祖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强调伟大的人物课文中介绍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和工人。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强调团结和富强课文最后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富强。
五、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们的热爱和自豪感。
我们应当珍惜祖国的资源,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我的祖国》这篇课文通过对祖国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的描述,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祖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祖国的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还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希望我们在将来能够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加富强和美丽。
以上是对六年级语文第一课《我的祖国》的简要介绍和解读。
2024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9篇
![2024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b38b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6.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9篇,欢迎借鉴。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踯躅不前,突兀,鱼贯而出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理解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这句话的含义、3、以读引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并交流读后感受、教学重难点:读中感悟,体会,理解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这句话的含义、教具准备:图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激趣引入、(播放绿龟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是呀,它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太平洋绿龟、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请学生回答)你知道他们的。
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板书,指导秘密的写法)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字典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师生评价读书情况)三、阅读交流、你还阅读了哪些人与自然的故事请在小组内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请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在书上写上旁批(读后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3,全班交流:(1),重点学习第十自然段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当时我们着急,内疚的心情、(2),突然,一只幼龟率先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解释词语踯躅不前,突兀,指导朗读体会幼龟犹豫不决的样子、(3),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解释词语鱼贯而出、(4),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理解句子含义、4,理解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这句话的含义、三、总结升华,抒写亲情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你有没有见过或听过类似的情况,请和同学们交流、作业布置:1,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2,背诵第十自然段、3,阅读有关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板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救一只幼龟不能见死不救救成百上千的幼龟补救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秀课件(共16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秀课件(共1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d7663a102de2bd970588bd.png)
√ 杂拌儿(bàng bàn)
√ 眨眼(zǎ zhǎ)
√ 燃放(ráng rán)
同音易混字
宵 xiāo
霄
字义:夜。 组词:(夜宵)(宵夜)(通宵达旦)
字义:云。天空。 组词:(云霄)(九霄)(九霄云外)
运用:放假了,小明通宵达旦地玩耍,早把作业忘到九霄云外了。
摘苹果
醋
饺摊眨
宵
蒜
拌
贺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课堂小结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课文,完成
这张表格。
日期
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二十二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腊月二十三
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大扫除、预备年货 贴对联、年画,放鞭炮,守岁 拜年、待客、逛庙会 张灯结彩、放花炮、吃元宵 孩子上学、大人照常做事
1.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2.读完全文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腊八 除夕 大年初一 正月十五
2.读完全文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畅所欲言
你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请你给大 家介绍一下吧。
写作指导
课堂总结
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助读资料我先看
老舍:(1899—1966) 满族,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
老舍,中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 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 文言文两则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15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 文言文两则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ce78beeb52acfc788ebc90b.png)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解开 “辩日”之谜。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 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远者小 近者大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远者凉 近者热
练习背诵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采用默读、齐读、赛读等方式把课文读 通顺、读懂。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文意。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孔子)问其故。
辩论 争胜负
缘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认为
距离
正午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到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故
/(晨) (午) \凉则远,热则近
\ /
不能决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 距离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 离热源就感觉凉。
2.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拓展延伸,张扬个性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 2.给两小儿写封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 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2个课时)先学后教模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2个课时)先学后教模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af29c14791711cd791747.png)
1、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旬、熬”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等词语。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板书设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
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出示目标,齐读。
(生齐读)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读课文,扫除生字: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自学指导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规矩(ɡuī)万象更(ɡēnɡ)新一擦(cā)黑2、齐读易错字正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比正确理解词语:师:课文中的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相信词语也难不倒大家。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划出词语理解。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语表(注音版)及生字组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语表(注音版)及生字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8c22034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2.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语表(注音版)及生字组词第一课:生字组词:蒜(大蒜、蒜头)、醋(米醋、陈醋)、饺(饺子、水饺)、摊(摊开、摆摊)、拌(搅拌、拌和)、眨(眨眼、眨动)、宵(元宵、夜宵)、燃(燃烧、燃放)、贩(小贩、商贩)、彼(彼此、彼时)、XXX(祝贺、贺卡)、轿(轿车、花轿)、XXX(骆驼、骆马)、驼(骆驼、驼背)、恰(恰好、恰恰)。
第二课:生字组词:腊(腊月、腊肉)、粥(煮粥、肉粥)、腻(油腻、细腻)、咽(吞咽、咽下)、匙(汤匙、茶匙)、搅(搅和、搅拌)、稠(粘稠、稠密)、肿(肿胀、红肿)、熬(熬粥、煎熬)、褐(褐色、短褐)、缸(水缸、鱼缸)、脏(肮脏、脏了)。
第三课:生字组词:侯(公侯、侯爵)、章(章程、乐章)、泣(哭泣、抽泣)、盈(丰盈、充盈)、脉(脉脉、含情脉脉)、栖(栖息、栖居)、鸦(乌鸦、鸦雀无声)。
第五课:生字组词:惧(恐惧、惧怕)、凄(凄凉、凄苦)、寞(寂寞、落寞)、宴(宴会、宴客)、霉(倒霉、发霉)、籍(书籍、估计)、聊(聊天、无聊)、乏(乏力、缺乏)、栅(栅栏、木栅)、控(控制、指控)、贷(贷款、借贷)、剔(剔除、挑剔)、毙(枪毙、歼毙)、袭(袭击、偷袭)、覆(覆盖、覆灭)。
第八课:生字组词:藏(藏书、躲藏)、挪(挪移、挪动)、徘(徘徊)、蒸(蒸发、蒸汽)、裸(裸露、赤裸裸)。
第九课:生字组词:媚(明媚、娇媚)、砖(砖块、金砖)、蚁(蚂蚁、白蚁)、叨(唠叨、叨念)、绊(绊倒、绊子)、绞(绞刑、绞杀)、耽(耽搁、耽误)、揉(揉搓、揉面)、绽(绽放、绽开)、搓(搓手、揉搓)、惶(惊惶、惶恐)、吻(亲吻、口吻)、偎(偎依、偎傍)。
第十课:络锤凿焚生字组词:联络、网络、锤子、捶打、开凿、打凿、焚烧、焚毁在这一课中,我们研究了一些与工具和破坏有关的词汇。
例如,"锤子"和"捶打"表示使用工具来敲打或击打物体。
"开凿"和"打凿"则表示使用工具来切割或破坏物体。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ae81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1.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第一课:《善良的妖精》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妖精帮助了一个贫穷的家庭。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善待他人。
第二课:《好朋友》这篇课文讲述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他们在一起研究、玩耍,互相帮助。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友情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朋友。
第三课:《水中的秘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水中的生物和水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
第四课:《小石头和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了小石头和大石头之间的对话。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体谅他人,不要小看别人。
第五课:《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介绍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保护自然环境。
第六课:《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草和大树之间的友情。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论大小。
第七课:《美丽的雪花》这篇课文介绍了雪花的形成和美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之美,珍惜每一个瞬间。
第八课:《云朵的旅行》这篇课文讲述了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观察自然现象,发现其中的奥秘。
第九课:《快乐的小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鸟的生活和快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十课:《春天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会欣赏四季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全部内容的简要介绍。
每篇课文都教给我们一些重要的道理和价值观,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增长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第二课第五课的词语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第二课第五课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d74c0b9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2.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第二课第五课的词语
第一课
读读写写:
挪移蒸融游丝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赤裸裸专心致志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狂风暴雨勃勃生机读读记记:
哲理英俊惊羡幅度慌乱艰难喧哗附和冒险消受机敏堂皇名义薄弱附庸刹那间座无虚席意想不到惊心动魄养尊处优
第二课
读读写写: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寺院彩绘逛庙会麦芽糖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读读记记:
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哄堂大笑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第五课
读读写写
分析顽强侵蚀隐退乏力荣誉
头衔捐赠诞生洗澡机械玫瑰
领域里程碑逆时针卓有成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读读记记
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
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
魄力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
权威糊弄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1、文言文两则:学弈
教 学
目 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课前导入
课 题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教 学
目 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复述故事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及想法产生的原因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吗?
①小儿:小孩
②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③指名朗读,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2)其余各段的方法同上
四、体会中心
1、两个小孩喜欢探索的精神可嘉。
2、两个小孩认识事物角度不同。
结果就不同
板 书
设 计
课后记
3、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
三、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逐句理解,讨论解决
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体会中心
1、什么的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4、背诵课文
板 书
设 计
课后记
1、文言文两则
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找答案
3、《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我们学习《学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孟子
二、初读
1、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2、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将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读一读
二、初读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3、组内自学生字,先分工,再学习
4、汇报学习成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1)第一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