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动因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

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7月187欧债危机下的中欧贸易发展现状及展望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谢苗摘 要:本文回顾了欧债危机以来中欧贸易情况,并从欧元贬值,欧盟内需缩小、中欧贸易摩擦增大以及欧盟会加大对华投资等方面作了中欧贸易的现状分析,并且针对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外贸应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把握机遇。

关键词:欧债危机 中欧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187-021 欧债危机看不到尽头2009年下半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整个欧元区开始步入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进而发展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

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开始,欧元区其他国家也陆续遭到降级,在今年的1月份,法国和奥地利丧失了最高的3A 评级,这将使欧元区国家的债务融资成本急剧上升。

由此,也可以看出,即使在过去2年多的时间里,欧盟领导人启动了欧元的改革、敲定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杠杆化的两个方案、在欧元区实行“财政联盟”,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这些方案的实施仍不足以遏制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欧盟国家实行货币紧缩,进一步遏制了经济的增长。

欧盟国家在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是非常巨大的,政府对债务高度依赖,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其利息的支出已超出国家财政的支付能力,再加上国家信用评级的下调,融资成本的升高,对这场债务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时至今日,这场牵动全球经济的债务危机远未结束,当前欧盟领导人分歧存在,使得欧元区经济前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让人看不到尽头。

2 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现状分析2.1 欧元贬值影响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对世界上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呈持续下跌趋势,其中对人民币汇率也是大幅下跌的。

自2009年11月以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从10.3470开始下降,并一直处于低位,虽说在2011年9月初有过反弹,突破了9的高位,但之后又迅速下降,仍在低位徘徊。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实证分析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实证分析

图2 中欧贸易在我国贸易中所 占的比重
数据 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预测值 实 际 值 实际值 与预 测值 差额
5 2 , 2 6 8 , 7 5 5 3 6 , 2 6 6 , 9 3 8 1 6 , 0 O l , 8 1 7
6 4 , 2 7 8 , 7 4 7 4 7 , 8 2 2 , 4 4 0 1 6 , 4 5 6 , 3 0 7
的第 一大 出口市 场 , 第 二大进 口市场 , 其 中出 口 占据 绝 大 比例。欧债危机后 , 我 国对欧 出口的下滑 对进 出口总额下 降 的影 响明显。资料 显示 , 2 0 0 8年我 国对欧 出口额 与进 口
额 分别为 : 2 9 , 2 0 2 , 2 6 5 、 1 3 , 2 6 2 , 3 4 5亿 美 元 , 占 进 出 口 总 额
2 0 0 9年我 国对欧盟 出 口比重 同比 2 0 0 8年下降 0 . 9 %, 欧债 危 机使 中欧贸易在我国贸易 中所 占的比重出现下滑。 2 欧债危机对 中欧贸易影响 的定量分析 我们取 1 9 9 4 — 2 0 1 0年我 国与欧 盟国家进 出 口总额数 据 ,通过 时间序 列 分析 方法建 立模型 ,其 中我们预 留出 2 o 0 9 、 2 0 1 0年的数据进行样 本外预测 , 用于与 实际值作 比 较, 进一步研究欧债危机 对中欧贸易 的影 响。 将原始数据 画趋势 图与单位根检验 , 发现原始序 列呈 指数增 长 , 于是 对原 始数据 进行 取 对数 , 将其 变 为呈 线性 增长 , 再次画趋 势图与单位根检验 , 发现依 旧非平稳。 于是 进行 一阶差分 , 仍非平 稳 , 继续 进行 二阶差分 , 画 出趋 势图 并 进行 单位根检 验 , 如图 3 。

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782012年7月 可以解释为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出口结构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时期。

表1 不同方程拟合情况下变量系数取值和拟合优度(置信水平95%)模型α_0α_1α_2α_3α_4α_5R 2F5 3.7780.0690.0250.1680.30.0340.975109.236 4.0740.0260.1670.0370.0320.974140.817 3.4970.1520.1720.0060.0380.9690.1493.6320.1220.020.1610.0420.972128.73 结论及建议(1)要素禀赋是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最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仅次于要素禀赋,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开放程度对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有显著的正效应。

而国内产业结构对出口产品结构转变也有一定作用。

(2)目前我国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即我国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说的第三、第四阶段的过渡期。

加之,我国的传统劳动力廉价而丰富的优势正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而逐步丧失,新兴工业、高技术产业又必须承受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这种两头压迫的局面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贸易模式转变。

(3)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不足,并不是尽善尽美。

这就要求我国在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其缺陷,所以该理论只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1] 杨瑞龙.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经济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赵红,周艳书.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机构升级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3).[3] Debate,Peter,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and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8(5),June 2003.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探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梁衡义摘 要:继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债务危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走向的主要原因。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回顾及思考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回顾及思考

织品采取限制措施进行 贸易保护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 , 纺织服装业发展势力强劲, 对外贸易呈上升趋势 ,但欧盟的纺织业发展缓慢 ,与中 国长期存在着贸易逆差 。欧中纺织品贸易逆差对欧盟纺
织 业 的发 展产 生 了很 大影 响 ,主要 表现 为一 是对 欧 盟 同
垒 ” 绿色 贸易 壁垒 和社会 责任 标准 等力 图 限制 中 国纺织 、 品 的出 口。20 05年 欧盟对 华纺 织 品特保 案 中 ,欧 盟希 望 通过 对华 的纺织 品设 限 问题 ,从 而 对华 施加 压 力 ,希 望
中欧 纺织 品 贸易发 展 的不 平衡 是 导致 欧盟 对 中国纺
品服装贸易长达 3 多年的进 口配额制将在 1 年内将分 4 0 0 个 阶段逐步取消 ,欧美等发达国家将逐步开放纺织品贸 易市场。但是 ,欧盟和美 国等发达 国家有意推迟全球纺
织 品配额 的释 放进 程 , A C的早期 阶段 , 入 到 WT 在 T 融 O
强 ,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接踵而至。一方面 ,纺织业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纺 织品生产成本低 ,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较低价格的竞争优
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 欧盟同意 ,
从 20 年 6月 1 05 1日到 2 0 07年底 对源 自中国 的棉 布 、T
种是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纺织业较强大的国家 ,
强烈要求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给予制裁 ,竭力保护配额 制度 ;另一种是德国、英 国、丹麦及荷兰等 国,其纺织 业规模较小或者主要 以产品的研发为主,他们支持零售 商从中国进 口物美价廉的的服装 ,坚决反对对中国的纺 织品设 限。纺织品问题还影响到 《 欧盟宪法条约》的通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摘要】欧债危机的爆发源于欧元区内在的制度结构缺陷及经济竞争力的缺乏,导致欧洲国家的内部需求降低,在贸易上对我国采取更严厉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通过影响金融领域影响了中欧经贸的发展。

【关键词】欧债危机,国际贸易,影响自2004年以来,欧盟一直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进出口总额逐年上涨,双方在贸易上对彼此的依赖度也不断加大。

欧洲统计局8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至5月,中欧进出口总额1758亿欧元,同比增长2.2%,中国继续保持欧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地位,中国仍是欧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在这种经济联系紧密的格局中,欧债危机的爆发不仅影响欧洲经济,也关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必也对中欧经贸的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一)欧元区内部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

各个国家将货币政策交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政府则保有财政政策的制定权。

这种分离的政策制定很难有效的达到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的目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元区稳健的货币政策已不能帮助那些受外部冲击严重的国家调节经济,推动出口,由于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各为一方,发行欧元也不会对危机国家有针对性的帮助,这些国家只能通过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国内经济,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融资,不断加大政府债务。

(二)缺乏监管机制和制裁机制。

尽管欧元区成立之初就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增长公约》对一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及政府赤字上限都有相应规定,但欧洲央行只负责货币政策,对各国的财政政策没有管理权,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又没有规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使得一些国家可以毫无顾忌得扩大财政支出。

二、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一)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1、欧洲市场需求减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国家信用作担保而发行的政府债券存在的违约风险增加,危机国为了摆脱主权债务危机,势必要缩减财政支出,在高福利制度下,居民的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欧洲国家降低财政赤字的举措将降低欧洲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一、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

在此基础上,诸国积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

高盛就曾帮助希腊政府粉饰财政状况以便其能够大量举债。

二、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这就使其制度架构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某些成员国无法根据本国特有情况在适当时间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同时,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关于财政赤字不得超过该国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的规定基本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欧元区国家的遵守和执行。

三、欧洲银行业的信贷大幅扩张,积聚了大量风险。

四、欧洲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过度的福利政策,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也是欧元区国家长期低增长、高失业,政府债务不断加剧的最根本原因。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可通过欧洲银行业和非金融部门两个渠道传导。

主权债券的贬值,会直接导致欧洲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银行自身的融资成本也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就为政府公共财政部门的危机向银行业的扩散埋下了隐患。

同时,欧债危机还会波及到欧洲的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随之上升,资本市场上由于政府融资需求的提高而造成对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挤出”。

一、外部原因: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上述四国的主权评级。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商场现代化》2012年8月(下旬刊)总第693期欧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倡导欧盟区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与日俱增。

然而,自2009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整个欧盟很快被拉入泥潭。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首先,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很难保持稳定,在面对债务危机时,显得异常脆弱,无法有效的振兴经济。

其次,欧盟国家的福利制度如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非常完善,这种完善的福利制度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据统计,欧盟一半的财政支出用于支付社会福利。

可以说,欧盟的巨额债务跟高福利是有很大关系的。

最关键因素,欧盟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制定本国货币政策的权力,各成员国很难根据本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国家宏观政策来应对危机,无法有效地按照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来调节经济战略,国家宏观调整能力下降。

二、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成员国购买力下降,对中欧贸易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同时也透露着一些积极的信号。

(1)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消极影响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消极影响突出体现在中国对欧出口贸易萎缩上。

欧盟民众购买力下降。

欧债危机导致部分国家国家财政萎缩、公共支出能力下降、社会福利降低等问题产生,并进而导致民众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到进口需求。

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欧盟各国要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这必然要求保护本国行业和企业,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屡见不鲜。

(2)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积极影响促进中国进口业发展。

欧盟区成员国国内市场萎缩,欧盟企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周超大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2009年,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导火索,整个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迅速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的爆发势必对中欧贸易产生诸多影响。

欧债危机中欧央行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

欧债危机中欧央行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

欧债危机中欧央行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一、本文概述欧洲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自2009年底开始的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它起源于希腊的公共债务问题,随后逐渐蔓延至其他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爱尔兰等。

这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作为欧洲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欧洲中央银行(ECB)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欧债危机中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对及其实施效果。

本文将首先概述欧债危机的背景、发展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随后,将重点分析欧洲中央银行在欧应对债危机时采取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调整、流动性支持、在此基础上长期再融资操作等,本文将评估这些货币政策对稳定金融市场、恢复经济增长以及解决债务问题的实际效果。

本文还将对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分析欧洲中央银行在欧债危机中的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这场金融危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应对类似危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欧债危机的成因与影响欧债危机,又被称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恢复乏力。

危机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欧洲国家在经济繁荣时期过度举债,忽视了财政稳健的重要性,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大。

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在面对经济冲击时显得更为脆弱,难以承受债务压力。

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投机行为也加剧了危机的蔓延。

欧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危机导致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失业率上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投资者信心受挫,资本流动受到阻碍。

欧债危机还对欧洲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冲击,一些国家政府更迭频繁,社会矛盾加剧。

为了应对欧债危机,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

欧债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T E R T A O I N 经 济 观 察 H O EI L RZ C融 发 展 的 影 响 及 其 对 策
■ 赖 小 民
【 提 要 】欧债 问题既有 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 ,与全球 经济整体复 苏形势不稳定密切相关 ,也是欧盟
及 欧元 区 内部 问题 长期 积 累的 结 果 。解 决 问题 除 了 紧急救 助措 施 之 外 , 关键 在 于进 行 财 政 、金 融 等 方 面 的机

欧债危机对 中国最直接的影 响就是外需下 滑 ,出
口不振 。欧盟是 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对其 出 口约 占
中国出 口总量 的2 %。受债务危机 的影 响 ,欧元 区国 0 家总体经济增长放缓 ,市场需求 下降 ,直接影 响中国 的出口贸易 。此外 ,自2 1 年初 以来 ,人 民币兑欧元 00 已累计升值近 2 %,研究显示 ,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 0
长期 以来 ,出 口对 中国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最 大 。 虽 然巨大的贸易顺差使 中国综合 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
以提高 ,但 是同时中国迫切需要确立更为多元化的经 济增长结 构 ,以应对 国际收支不平衡 和全球经济缓慢 复苏带来 的挑 战。在外需不 畅的情况下 ,扩大 内需就 成 了实现中国经 济可持续增长 的内在要求 ,也是降低 经济增 长对 国际市场依赖 的必然选择 。为此 ,一是要 着 力构建 扩大消费需求 的长效机制 ,既要增强居民消 费能力 ,又要提高消费意愿 ;既要从微观上 营造 良好 的消费条件 ,又要从宏 观上创造 良好 的消费环境 ,把 扩大消费当作一个 系统 工程来抓 。要合理 调整收入分 配结构 ,增加 中低 收入 者收入 ;加大公共财政投 入 , 进一步 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 ;促进 消费结构不断升 级 ,

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欧债危机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应该通过加强企业内控等措施,在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中国应该深化对外贸易改革,扩大现有贸易优势,增强自身企业竞争力,寻求新的贸易和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改革一、引言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陆续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这些政策在帮助各国摆脱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带来巨额的财政赤字。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作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继次贷危机之后,在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giips)爆发,渐渐传递到欧元区国家,并以金融危机特殊的传导机制,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产生影响。

giips用负债的方式提前支取了多年的经济成果,但其经济的增长却不堪重负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费水平(郑熙春,2011)。

唐普杰(2012)更深刻地分析了欧债危机的原因。

唐普杰认为欧债危机的本质在于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天然的缺陷:有统一的货币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robert enables(2010)认为欧盟各个成员国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很难与统一的欧洲货币政策相协调。

希腊通过利用低利率环境来扩大债务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了债务规模的非理性增长。

美国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已经提高警惕,美国农业部已经作出有关欧债危机对美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kelch david等,2011)。

本文将简述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推断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途径,在中欧贸易统计数据的分析中,对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提出新的对策,以应对欧债危机的发展和深化。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欧债危机的产生表面上看是欧洲国家的财政风险,其实实质上反映出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的问题。

中欧贸易争端分析

中欧贸易争端分析

xx贸易争端分析xxxx006长久以来,中国是全球贸易摩擦重灾区,而美国是对华贸易摩擦的首要发起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随着中国入世,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可以发现,欧盟正取代美国成为对华发起争端的重要国家。

中欧贸易摩擦不像中美和中日争端那样具有强烈的国际政治色彩,而更多地是从纯经济角度出发。

与美日贸易争端相比,中欧贸易争端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正常实践,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具备了更多的时代特征。

一.xx贸易关系发展史(一)中欧贸易起步阶段(中欧建交-1996年)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问题,中欧经贸发展并不顺畅,但总体来说,双方贸易关系发展还是健康的。

双方的贸易合作不仅拓展到欧共体各个层次,而且很快不如正规化,契约化,双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二)中欧贸易发展战略转折阶段(1996-2002)这一时期,欧盟出于自身战略的需要和重大实际利益的考虑,开始改变一直相对轻视亚洲与中国的政策。

在这一阶段,中欧关系开始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而相对与中国,欧盟方面更为积极主动。

其在此期间公布了一系列涉及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政策文件。

(三)中欧贸易发展新时期(2003至今)中欧双方高层领导人频繁互访,明确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中国,欧盟和世界局势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动的背景下,中欧在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上出现愈来愈多的共识与共同利益,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xx贸易争端总体情况自1979年首次对中国出口的糖精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欧盟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数居全球第一,占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数的20.7%。

统计显示,在欧盟各国市场上出现的中国商品已经由原来的以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与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并重的局面。

相应的遭遇欧盟反倾销的产品也越来越广泛。

近几年来,由于中国对欧盟出口结构的升级,有关机电产品的案件有所增加。

此外,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调查也越来越严格且征收反倾销关税幅度较高,还制定了在反倾销问题上的反规避规定,对我国出口产品带来了长期的阻碍。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摘要】我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对中欧经贸产生复杂的影响。

虽然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piigs)仅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3.5%,但由于欧洲一体化程度高,债务问题将波及整个欧洲地区。

本文通过简述欧债危机扩张的过程,阐述中欧经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欧债危机,中欧经贸,对策一、欧债危机简述2009年12月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正式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

危机很快扩散到欧洲其它国家,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

除此之外,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也深受危机的影响,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

不少学者已经对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各方位的解读。

既松散又脆弱的欧盟制度、欧元区内部不断增大的“南北”差异以及沉重的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都使欧洲经济积重难返,欧债危机无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对中欧经贸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二、中欧经贸发展的现状从欧盟成立之初,到欧元区的创建,中欧贸易稳步发展。

加入wto后,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欧洲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自2004年以来,欧盟地区已经超过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从当前情况看,中欧经贸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双边经贸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欧盟科技发达,在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优势明显;而中国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见长,有许多双赢的机会。

第二,中欧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企业界的合作渠道畅通,欧洲许多成熟的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找到了落脚点,而中国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欧洲市场。

第三,中欧经贸往来开始深化发展,不仅消费品、工业品的进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金融和投资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在铺开。

第四,中欧之间已经并继续建立较高级别的沟通和对话机制,有利于妥善解决彼此间的贸易摩擦,共同促进双边合作。

欧债危机原因、对策与启示

欧债危机原因、对策与启示

欧债危机:原因、对策与启示作者:王霞王启利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03期一、欧债危机产生原因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不仅有外部原因,而且也有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财政、货币政策二元结构,财政纪律松散等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竞争力下降。

债务问题往往与一国竞争力紧密相关。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报告,德国是欧元区中唯一出现竞争力上升的大国,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和贸易收支不平衡的趋势。

例如,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这一指标,2009年希腊达到8.8%,西班牙5.4%、葡萄牙10.2%,德国却是经常账户盈余4%,卢森堡盈余则高达11.6%。

与此同时,欧元区大部分成员国遭受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元区大部分成员国工资成本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欧元区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发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随着债务负担的加重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债务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2. 福利过高。

欧盟成员国大多数是高福利国家,巨大的社会福利,需要一国较高的国民收入作为保障。

而欧洲多国长期却是低增长、高支出的格局,于是过高的福利费用推高了财政赤字,提高了外债比例,且最终导致了欧洲债务问题的爆发。

以希腊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政党承诺高福利以争取民众选票,而无视本国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

希腊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底达到6.4%,在2009年底高达13.3%;总外债占GDP的比例在2003年达到104.92%,在2009年高达177.63%。

长期过高的财政赤字和外债负担势必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

3. 财政、货币政策的二元结构。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及欧元的诞生,使得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统一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欧元区各国央行丧失了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而财政政策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各国手中。

这种财政、货币政策的二元结构安排,一方面容易导致各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冲突和错配,另一方面导致各国在遭受外来冲击时,由于无法调整货币政策,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从而造成巨额赤字和债务负担。

浅谈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谈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到我 国外贸企业的收款风 险。 3 、欧债危机导致 贸易摩擦加剧 。在欧债危机 的影 响下为 了 保护本国产业 , 欧盟很可能能会对近年来出 口增 势迅猛 的中国产 品 进 一 步 设 置 形 式 多样 的 贸易 壁 垒 , 反 倾 销 、 反 补贴 和保 障措 如 施等 ,从而造成 中方企业 的出口受阻 、客商订 单减少 , 使国内幸 存 外 贸 企 业 生 存环 境 更 加恶 劣 , 受 更 大 损 失 欧 盟 在 其 经济 衰退 蒙 过程 中, 会通过 贸易保护来转嫁国内危机 , 借此打压 中国的商品出


欧债 危机产生 的原 因
具体来讲 , 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是欧元区国家债务 问题 的外部原因; 危机 国家产业结构不合理 , 、爱尔兰、葡萄牙等 希腊 国家 的 经 济 更 多 依 赖 于 劳 动 密 集 型 制 造 业 出 口和 旅游 业 , 球 经 全 济一体化使新兴市场迅速崛起 , 而这些 国家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 构, 使得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显得异常脆弱 . 冈 陛的社会福利制 度 导 致 欧元 区 中诸 如 爱 尔 兰和 希 腊 等 国 家 的 财 政 赤 字 猛 增 , 有 还 可 能导 致 政 治危 机 ; 欧元 区独 特 的财 政 货 币政 策 , 以欧 元 为 唯一 即 法 定货 币, 统一 的利率政 策等 , 欧元 区各 国实行 独立的财政政 但 策, 受该政策的影响金融体系正常运转 、流动性充裕的时候 , 借债 消 费 还 能持 续 下 去 , 金 融 危 机 出现 之 后 , 机 便 立 刻 暴 露 ; 当 危 欧盟 救 助机 制 的 缺 位 使得 当 危机 出 现 时 , 欧 元 区 国 家 也 不愿 意 为 其 各 他 国家背负债务负担 , 因此 各 成 员 国 在 出 台希 腊 救 助 机 制 过程 中 表 现出种种分歧和矛盾 , 暴露出危机处理能力 的不足。 目前欧债 问题还存在继续恶化 的趋势 , 规模也远大于以前。 随着这一 问题的蔓延 , 其对我 国出口企业 的负面影响也 已现端倪 甚至深入 。为此 , 我们必须要最好充分准备 , 正确认识 目前我 国出 口企业 的处境 , 并寻找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摘要:随着华尔街金融风暴蔓延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然而自2009年底以来。

一些国家由于债务激增,出现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主权债务一旦出现危机,都将对债权国和债务国造成巨大损失,引起市场恐慌情绪,并有可能威胁到全球经济。

本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做出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我国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形成原因影响思考与对策(一)主权债务危机出现原因1导火索: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希腊的财政问题或拖累其它欧盟国家,欧盟、希腊政府官员都再寻求解决希腊财政问题的方法。

2外部原因:全球金融危机是欧洲债务问题的外部诱因。

一方面,金融危机直接重创冰岛和中东欧国家的资产负债表。

另一方面,各个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财政支出是必然的选择,然而这在欧洲造成了重大的财政问题。

此外,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希腊和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3 内部原因:A 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社会福利居高不下的矛盾:欧盟的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迹象,各成员国内部的财政负担增大。

欧洲是长期的高福利社会,各政党之间为了赢得选民的选票当选,通常会承诺公众社会福利的提升,政党的争斗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的增大,成为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B 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强国恒强,弱国愈弱”:欧盟经济长期由德国、法国两大强国主导和领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既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又没有主导的支柱产业,在整个欧盟经济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但弱国也要跟上整个联盟的发展步伐,只有通过应用财政政策调控工具,来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到指标上不掉队,这种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了此次危机的间接原因。

C欧盟实行单一的调控经济政策变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两个重要的政策变量。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韩宗英怎么判断2012年的经济形势国际形势要看三件事解决得如何:欧债危机、美国危机和中东之乱;国内形势则要看三件事情发展得如何:GDP会不会大幅度下滑、物价水平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房地产的前景;国际形势我们用一个字可以总结,就是“乱”,现在我们所处的国际形势的确是一个乱世,现在变化之中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事件、金融事件正在影响着未来世界的格局;三件大事组合在一块,影响着我们的国际形势,在构成这个“乱”字:一是欧债危机,是美国危机,三是中东乱局;我们今天就谈一谈欧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启示欧债危机,是乱的重要导火索;事实上欧债危机也是大量社会矛盾、经济矛盾集中的爆发点,欧债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债务危机,而是金融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体;欧债危机最表象的现象是很多处于欧债危机之中的国家,它们的公共财政状况令人担忧;欧洲基本上是两个“50%”:一个50%指的是国家整个的预算和财政支出占GDP的50%,另一个是每个国家以50%的财政支出用于福利型的社会开支;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支出约占GDP的四分之一;德国的这一比例更高达43%;欧洲实行多年的高福利政策通过保障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导致很多人不愿储蓄、不爱就业、过度消费;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导火索----“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棵稻草”欧洲债务危机是由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而形成的----希腊债务危机长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欧元区诸国财政负担沉重一大诱因;这些国家一直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执政者出于选举的需要,不敢对经济和社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长期维持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财政的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日趋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欧洲高福利政策使欧洲各地懒人横行,在习惯了少劳动、多获得的“美好”生活后,再要养尊处优的欧洲人去过节衣缩食的日子——哪怕只是稍减油盐,都已变得难以容忍;欧洲的政党选举,为了争选民,竞选人不断加码福利许诺;这种情况下以致把整个社会的未来利益抛到了一边,随着国民福利待遇日渐水涨船高,低增长、高支出;一些国家开始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希腊的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根据希腊经济网站的数据,每年政府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计的款项;例如已经去世的公务员的未婚或者已婚的女儿,都可以继续领取其父母的退休金;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到了2050年,希腊的养老金开支将上升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而欧盟的成员国的平均养老金开支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希腊的公务员们每个月更是可以享受到5欧元到1300欧元之间的额外奖金,奖金的名目也相当随意而奇诡,比如会使用电脑、会说外语、能准时上班都有奖金;如此奢侈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难怪有专家预测,除非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希腊的社会保障制度必会在15年之内崩溃;刚才说过,希腊的不同政党不断地开出各种高福利支票来争取选民,也造成了高福利的恶性循环;当然,如果经济形势喜人,高福利也可以维持,可是希腊经济发展偏偏停滞不前,是欧盟内经济最弱的国家之一;政府实在无力偿债,反而以债养债,将雪球越滚越大;2010年4月,希腊爆发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政府高达3000亿欧元的债务,相当于其GDP的113% ;希腊是一个小国,希腊创造财富的能力较弱,危机一来经济低迷;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如果将欧元区看成是一个国家,希腊只是一个省,那么央行很可能立刻出出手援救希腊;但问题是,在这个“国家”中,欧洲央行却没有这个权利,那些富有的国家不愿平白消耗自己的财富去拯救希腊,欧洲央行只能和这些国家磋商而不能独自决策,事情久拖不决;而希腊自己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在得不到救助的情况下,又不能印钞来解决问题,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就出现了;为什么呢因为欧洲有一个共同的货币,有一个共同的货币政策,但是它没有一个共同的经济政府;这不禁使人想起当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讲过的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当你打电话给欧洲是,你会发现,没有这个号码;现在,这个笑话又有了新的版本:欧洲的电话号码有了,就是欧盟外交专员阿什顿的电话,但是打通之后没人接,只能听到一段录音:“如果你要知道德国立场请按1;法国立场,请按2…….;希腊的债务和美国、日本比差不多,美国、日本没有出现债务危机是因为背后有政府在支撑这个债务,政府来为这个债务做担保,这样的话,投资者都会相信不会出现违约; 希腊就不一样,希腊自身的能力比较弱,后面也没有一个“欧元区政府”来做担保,没有机制上的保障说德国、法国法律上必须要救助希腊,所以投资者就容易担心希腊这样的小国家出现违约;欧元是超主权货币,欧盟成员国不能干预欧元汇率,像意大剥、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也同样面临这种问题;从2008到2010年,爱尔兰和西班牙近两年也出现了负增长,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并没有因此减少,导致其财政赤字猛增;希腊债务本来就是已经是雪,意大剥、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又加上霜,因此投资者因为希腊的危机,进而担心到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体系;故投资者大量抛出欧元欧元下调,而美元则相对欧元必然上涨这是相对的;如此一来----主权债务危机上升成为欧债危机;希腊的债务危机直接导致欧元的贬值,欧元又继续影响到欧盟各国的经济;欧债危机已成为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纵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以及此次欧债危机,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步骤:一是债务国都存在经济结构失衡、政府腐败、效率低下等内部问题;二是外部资本介入较深,一国经济依靠外部资本程度较高,包括短期或长期资本;下面从几方面来谈一下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欧元区构想存漏洞实际上,欧元区的构想是很美好的,通过使用统一的货币,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交易成本;从1998年欧洲央行成立、1999年欧元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开始,欧洲经济一体化给欧元区国家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欧元体系,欧元区国家无法对抗美国经济增长、也无法达到全球危机爆发前的那种繁荣;例如在当初的构想中,统一的货币将带来金融、货物、资源、人员的自由流动;金融、货物的自由流动实现了,但人员的自由流动还没能达到当初的愿望;这里所说的人员流动,可以理解为就业机会、社会福利、公共财政等等;也就是说,当初的构想是欧洲经济一体化之后;就业机会在各国得到合理分配,人才可以到任何一个国家就业;财富是由人来创造的,如果人才自由流动,那么欧元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将趋于同步,相应的;社会福利也趋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人员的自由流动没能实现,人才仍聚集在部分国家创造财富,其他国家因为人才较少而发展较慢,造成有的国家很富有,例如德国,有的国家则一般,如希腊或西班牙;发展趋同的情况没能出现,这就给危机埋下了伏笔;经济下滑漏洞显现这些问题为什么当初没有影响,现在影响这么大在金融危机之前,也就是经济环境好的时候,欧元区各国的发展速度虽然不同,但经济都在增长,足以偿付主权债务,那么这种问题制不会显露出来;可经济是有周期的,当金融危机爆发、经济环境变差,欧元区中的一些国家每年赚的钱不足以偿付到期的主权债务时,我们刚才说过的漏洞就开始体现出影响了;二战结束后,很多欧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军费支出大幅下降,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发展;基本福利主要包括免费医疗保健、长期失业救济、高额养老金、悠长假期等;高福利也逐渐成为政党竞争上台的筹码;随着国民福利待遇日渐水涨船高,一些国家开始寅吃卯粮,依赖外债维持财政;欧洲多国政府艰难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以来,可谓频频受挫,阻力重重;在亟需救助的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政府也纷纷采取公务员减薪裁员、养老金冻结等手段紧缩财政,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欧洲社会到处弥漫着不满情绪;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此置之度外,中国也不例外;欧债危机如果进一步恶化,欧洲经济必然会大受影响,欧洲国家的消费信心和实际的消费能力都会大幅度下降,这将对欧洲的对外需求造成直接冲击,并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的出口;欧洲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对象,我们4万亿外汇储备有三分之一是欧元;从战略上讲,欧洲和欧元是中国最重要的平衡美国和美元的力量,是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根本保证,一旦欧元崩溃,中国别无选择,全部鸡蛋将无可奈何地只能放在美元这一只篮子里了,而美元不过是美国财政部可以随时加印面额和图案的纸而已,这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个噩梦;另外,如果欧元资产大幅贬值,中国的欧元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根据德意志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研究,欧美经济增长每下跌1%,中国出口增长就要下跌6%;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会直接冲击中国能源和原材料企业的利润、生产和投资,而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又将会增加经济下行的预期,打击国内投资者信心;这虽然对缓解中国的通胀有短期好处,但如果欧美经济陷入衰退,本来已经在宏观调控之下减速的中国经济,也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2.欧债危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从短期看,无论是贸易渠道还是金融渠道,欧债危机已经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带来阻碍;但综合各种因素,这种负面作用目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尚在进行中的欧债危机绝非短期问题,未来的潜在风险在于:首先,如果危机进一步扩大,导致其它国家特别是法德等欧洲核心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问题,那么债务风险的敞口会急剧扩大;如果出现政府债务违约,将使银行以及其它债权人因为蒙受损失而连锁性地违约,甚至破产;目前,希腊国家财政破产的风险已高达98%;这将拖垮一些买了大量希腊国债的欧洲大银行,特别是三大法国银行;这些银行同时还持有很多意大利的国债—另一个陷入国债危机的欧洲大国;一旦希腊宣布破产,这些欧洲大银行的很大一笔资产将化为乌有,银行危机将如三年前的雷曼兄弟破产一样,推到波及全球的多米诺骨牌;甚至,欧元乃至欧盟,都被拖至崩溃的边缘;其次,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本已停滞不前的欧洲经济复苏会更加艰难;这将使银行对私人部门的风险敞口也大幅提高;而这两种风险的相互加强,必然给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危机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密切观察,不排除外部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从中长期看,由于欧盟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原因,欧元区的复苏会相当缓慢,甚至出现反复;这使得我们在出口多元化以及储备货币多元化方面要有新的准备和举措;在出口方面,由于欧元走弱,外需下降等局面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过度依赖对欧出口将会给我国经济的长期走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应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以分散市场风险,优化贸易结构;在储备货币方面,从全球外汇储备构成来看尽管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的比重从2007年一季度的%,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同期欧元的占比由%上升到%;总体上讲,全球储备货币的存量调整将是较为缓慢的过程,短期内欧元作为第二储备货币的地位将不会动摇;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欧债危机已成为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会受到影响;只有深刻总结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启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面对欧洲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中国的国情虽然和欧洲各国有很大差别,但其中也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从欧洲债务危机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加强风险控制;目前,中国的主权债务规模相对来说并不太大,国债余额总量约为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却要严重得多,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国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大约为万亿,如果加上国债余额,那么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达到约50%,接近警戒线水平;因此,中国在控制主权债务规模的同时,现阶段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上;2.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提前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再加上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据统计,早在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首次超过10%,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欧洲危机国家可以得到教训:社会保障的改革应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注重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标准的不公平现象;3.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是解决包括债务危机在内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根本办法;欧洲各国的债务危机,究其根源还在于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寻找未来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经济增长乏力,国际产业竞争力下降;发生危机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加入欧元区后又面临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而增加政府的债务和财政赤字;希腊借助筹备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东风,希腊大量举借国内外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当长期投资与短期借款的期限匹配出现问题时,债务危机的爆发在所难免;我国从2007年的财政盈余变成近两年的财政赤字;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即降低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建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应该成为国内经济工作重点;4.扩大政府融资渠道,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将政府负债控制在合理水平;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我国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统计数字来看,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低于3%,总债务占比低于20%,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60%,审慎性优于发达国家,短期不存在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隐藏了不少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约相当于GDP的%,财政收入的%,地方财政收入的%;这些借贷资金大部分被使用在自偿能力比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项目上,给地方留下了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造成巨大的财政结构性风险;同时,这些资金中80%以上都来自于银行体系,一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势必会对银行产生重大的冲击;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

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

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作者:尹静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8期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对欧洲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层出不穷,贸易摩擦不断,反倾销、反补贴泛滥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各个行业,各种技术性、专利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出现,这对中欧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以欧盟成员国的视角,逆向分析了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与欧盟成员国在贸易、关税、区域发展等领域合作竞争的关系,并以德国、希腊为借鉴,探讨了如何将中欧的双边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一、欧盟各成员国对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分析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冲击,2012年,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14.1%。

其中,我对欧盟出口3339.9亿美元,自欧盟进口2120.5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1219.4亿美元,收窄了15.8%。

表1 描述了2001年至2011年欧盟27个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以卢森堡为代表,从中国进口额增速高于出口额增速的有16个国家。

2011年与中国贸易呈现逆差的有22个成员国。

而对华贸易额排名第一的德国却呈现顺差,为163亿美元。

从表中进出口比率来看,16个国家进出口比率(列3、4)在2001年至2011年间增加,这使得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担心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事实上,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过分强调贸易逆差是错误的。

一国的贸易平衡反映其国内储蓄投资账户的平衡,而贸易政策工具对国内的投资和储蓄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

欧盟出于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担心而采取的贸易保护其实是不合时宜的。

以德国为例,他对其他欧盟成员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远远高于中国,却并未像中国这样受到其他成员国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

另外,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欧盟的贸易逆差时有增长和波动,但自1963年以来,这些赤字一直只占欧盟GDP的不到2%,并不足以威胁到整个欧盟的经济形势。

欧债危机的起因和发展

欧债危机的起因和发展

欧债危机的起因和影响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

这些举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抑制了全球经济的下滑;但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举债,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大大提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因人口结构等因素本来就债台高筑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2009年底,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先后调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问题爆发。

随后,国际评级机构对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及西班牙等国(与希腊一起,被称为“PIIGS”)的主权信用评级提出警告或者负面评价,欧洲债务问题逐步显现。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201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讲到,债务问题在发达经济体中具有“普遍性”,引发了全球对欧洲债务问题的广泛关注。

2010 年3 月25 日评级机构调低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兑美元跌至10个月来新低,欧洲债务问题再次蔓延开来。

尤其是近期国际社会对英国主权债务的担忧日益升级,债务风险不断累积。

欧洲债务问题从希腊一个国家逐步演化为若干个国家的问题,而且存在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已经引发了全球对整个欧洲的担忧,同时也警醒了诸多负债较重的其他经济体。

欧洲债务问题暴露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某些制度性缺陷,如果不能实行及时而恰当的政策和改革加以应对,债务问题可能深刻地影响欧盟和欧元区的未来发展轨迹,对欧债危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经济现象,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以及研究应对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和详细论述研究欧债危机:(1)欧债危机的起因,即欧债危机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对欧债危机的源头进行详细探究(2)欧债危机的影响,即欧债危机发生后对全球以及各国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欧债危机的起因Arturo Guillén (2013)的一篇名为《欧债危机:危机中的危机》的文章中写到,欧债危机不是一个危机,而是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一次延续和深化,欧债危机可以看作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个余波,但除此因素之外,欧洲自身的原因比如说欧元升值造成的低举债成本、欧元区不统一的财政政策,欧洲央行一直奉行的保守货币政策等等也占据比较多的因素,下面详细探讨一下欧债危机的起因。

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曾杰(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辽宁鞍山114007)[摘要]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欧盟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市场需求减弱、欧元大幅贬值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给中国对欧盟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

为了尽可能减小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加强风险防范并灵活运用结算方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及扩大内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词]欧债危机;出口贸易;贸易摩擦[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12-02作者简介:曾杰(1979-),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欧债危机的演变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于2009年末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演变为影响并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

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欧洲核心国家蔓延的势头,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

2011年10月,第二轮欧盟峰会就希腊债务减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 )扩容、银行业资本状况等三个议题达成了全面共识。

欧元区和IMF 将向希腊提供1000亿欧元的新一笔援助。

然而上述一揽子协议,似乎并未对稳定欧洲金融市场起到实质性作用。

2011年11月惠誉将葡萄牙主权评级由“BBB -”下调至“BB +”,并给予负面的评级展望。

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走高,这意味着两国政府几乎不可能通过市场融资。

同时德国和法国在欧洲央行救市以及发行欧元区债券问题上分歧巨大。

2012年二季度全球经济仍然面临很多不利因素,尽管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盟峰会就援助资金使用等问题达成协议,但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改变金融市场震荡运行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动因来源:液压扳手/摘要:在欧债危机之后,欧盟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

现今欧债危机的前景不明,在此情况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

本文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摩擦的影响,之后探索中欧贸易摩擦的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层面上提出了应对中欧贸易摩擦的措施。

关键词:中欧贸易欧债危机应对措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经贸往来。

目前,欧盟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之于欧盟,欧盟之于中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部压力增大,必将导致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随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欧盟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尤其是根据”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对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以“非市场经济”为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产品出口受此影响颇大。

在反补贴案问题上,欧盟也是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的主力之一。

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除了对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化工产品进行限制外,欧盟还开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限制,贸易摩擦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蔓延,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一、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一)从内因看1、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也大幅度增长。

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各国都以自身利益为先。

这就必然存在贸易利益的争夺。

当中欧双方存在着利益失衡,市场争夺等就极易发生贸易摩擦。

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演变,欧盟经济整体较为低迷,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却持续强劲,欧盟为了自身经济体的利益,必然会掀起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

2、中国内需不足导致出口需求偏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增长,同时我国的居民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中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的确从 1978 年的 48、8%下降到2009 年的 35、6%,同时消费率也有所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却呈上升趋势。

高储蓄导致高放贷和高投资,由此带来的过剩产能在国内消费不能够完全消化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对外出口来释放,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部压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根源是我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

3、作为WTO成员国,中国还不是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在利用世贸规则处理贸易摩擦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常处于劣势。

再者,中国未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那样加入区域经济集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会缺乏伙伴的帮助,自身的反击能力较弱。

(二)从外因看1、政治和制度因素导致贸易摩擦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必然要运用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采用挑起贸易争端的方式来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贸易争端必然会造成中欧之间贸易摩擦。

另外,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并在欧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欧盟国家出于对欧盟内产业的保护,防止中国产品垄断其市场,以及基于稳定原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的考虑,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设限。

2、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①世贸组织的例外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理的外衣。

世贸组织为了保护参与贸易的各国的利益,避免缔约国经济由于过度贸易自由化而造成太大冲击,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比如: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等理由修改、暂停甚至撤销WTO的各项义务。

这些“例外”因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利用其来限制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②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条款。

中国产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常常遭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而在确定倾销程度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则需要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确定成本数据来计算正常价值,从而来确定倾销幅度,而不根据我国的原始数据。

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替代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③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经常作为调查目标国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危害极大。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WTO争端解决机制耗时太长。

目前,从提出诉讼开始,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

对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从物质和时间方面都是耗费不起的。

然而,无论调查结果怎样,起诉国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会给调查目标国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缺乏追溯惩罚措施。

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对于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何种程度赔偿的条款规定。

胜诉方既没有对败诉方进行追溯惩罚的权力,还要承担诉讼期间造成的各种损失。

第三,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必须经过WTO的授权,助长了某些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嚣张气焰。

3、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影响着中欧贸易摩擦欧盟国家从“传统产业入手”, 把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原本具有对劳动力有着较强吸纳能力的产业萎缩,从而致使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增加和经济增长率下降。

而欧债危机的发生恰恰又加剧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于是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一方面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又以“产业空心化”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

结果就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产生。

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应对措施(一)政府层面的措施选择1、积极开展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对话与磋商,尽量争取我国的外贸利益。

中国既要与欧盟委员会对话合作又要同各欧盟国家沟通,要善于应用欧盟国家之间的矛盾尽量争取对我国有利的条件。

2、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弱化特殊期内的“特殊待遇”。

中国受到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很大部分是反倾销调查。

而在反倾销调查中倾销的认定会受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影响。

只要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确定,我国在确定是否存在反倾销时就永远要选择替代国确定的方式,这样中国企业就有被任意确定倾销蒙受不白之冤的可能。

在欧盟国家短期内不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形下,我们要尽力争取个别产业或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3、优化对欧的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中欧贸易摩擦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上,因此我们需要优化对欧盟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自主创新之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技术创新的果实能够得到保护。

(二)行业协会的策略选择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发挥的更多是沟通、协调的中间作用。

要达到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中间作用的目的,行业协会需要更好地上传下达,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并且及时给与企业帮助。

其次,行业协会还要重视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做好准备。

第三,要不断完善对企业的服务。

行业协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与企业需要的与贸易救济诉讼有关的贸易知识、法律法规的服务。

(三)企业的策略选择1、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中国的企业在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时,只有积极应诉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

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案件需要企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贸易摩擦,同时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并尽力申诉,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2、熟悉欧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

面对欧盟国家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诉讼,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还应通过政府、国外企业、第三国等渠道了解欧盟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政策和程序,不断地关注欧盟发布的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政策、条令、法规,以便较快调节企业的生产,适应欧盟市场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欧盟贸易的顺利进行。

世贸组织确立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能够被欧盟国家随意利用来确定我国倾销,同时我国企业在贸易救济诉讼中也可以向世贸组织调查组积极申请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世贸组织设定的很多例外条款也可以为我国企业所用,中国也可以对欧盟国家疑似倾销和存在补贴情形的产品向世贸组织发出调查申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提高产品的质量,走品牌化道路。

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产品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产品,大量产品占据欧盟大部分市场的同时也极易引起贸易摩擦。

中国出口企业要尽量转变过去的以价格取胜的策略改之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4、部分企业可以对欧直接投资。

中国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直接根源。

中国企业对欧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让中国企业的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化,也就不存在贸易顺差问题,从而能够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