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结论_和_结语_在用法和写法上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3)湖北气象
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是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构建的“三站四网”中的区域天气观测站。目前,各地已建成部分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这些观测站多建在远离城区的乡镇或深山库区。地(市)县两级气象部门要从三方面保障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正常运行。
首先,明确责任。在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各地(市)县级气象部门要安排1名局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另安排1名业务人员具体承担此项工作。这名局领导,一要经常了解和强调此项工作,保障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正常运行经费充足;二要定期或不定期实地检查其运行情况;三要在获知某站出现故障时,及时安排人员、车辆前去排除。这名业务人员,一要参加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业务技术培训班学习;二要配有相关的安装、维护、保养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经常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其次,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建设属地方气象事业,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其给予支持。基层气象部门一方面要在对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网建设可行性进行调研、论证、考察的基础上,向当地政府提出可行性报告;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县级政府面向各乡镇下发《关于做好保护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仪器设备的通知》,加大探测仪器设备保护力度。如红安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乡镇场加密自动雨量站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安装在全县各乡镇的区域天气观测站就未发生过仪器丢失、人为损坏的现象。
第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保障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正常运行的根本。从目前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运行情况看,规章制度的建立或完善要有一定针对性,重点应放在数据采集和仪器设备维护上,如《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场地、仪器设备维护制度》等。同时,对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乡镇一级责任人也应实行制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检查制度》、《质量考核办法》、《业务学习制度》等,调动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其较好地履行责任。
(黄冈市气象局李国民)各地新建建(构)物工程防雷设计中问题不少,如简单套用规范使设计的针
对性不强,防直击雷措施考虑多、防闪电
电磁脉冲措施考虑少,偏重防雷装置的
添加、忽视现有条件的利用等。减少或避
免此类问题,应把握以下要点。
(1)有的放矢。“的”指防护对象抗雷
击能力的薄弱环节。“矢”指增强防护对
象抗雷击能力(或对雷电磁的兼容能力)
的措施。防雷设计前,要全面仔细审查防
护对象的各种图纸,从中找出与防雷安
全有关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重点搞清防
护对象顶部抗闪电流注和冲击波的能
力、金属线路抗雷电波侵入和抗雷电感
应的能力、信息系统耐过电压和过电流
的能力,了解防护对象周边环境对防雷
安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活用规范。防雷设计(技术)规范难
免有局限性,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灵活加
以运用。如有一所新建学校追求校园美
观,要求人在地面看不到楼房上的避雷
带,避雷带都靠女儿墙内侧安装,这样一
来,使高度突出的、边沿上的女儿墙外侧
都处在了直击雷防护范围之外。尽管所有
规范对避雷带与外墙面的水平距离都未
作出具体规定,设计人员若灵活运用规
范,用滚球半径计算出避雷带在女儿墙高
度的保护距离,就可以弥补避雷带安装规
范规定之不足。
(3)留意细节。雷击事故多发生在事先
未想到的细节上。如易燃易爆场所的电线
均穿钢管敷设,但绝大多数单位的穿线钢
管连接丝口未添加防锈漆,造成接口严重
锈蚀,影响导通;再如有的住宅楼顶卫生间
大便器落水管排气口都紧靠屋脊避雷带,
排气口排出的主要是沼气和硫化氢,排气
口附近的避雷带接闪可能引爆排气管,因
此要么将排气口改得离避雷带稍远,要么
对排气口采取阻火措施。此类细节若被忽
视,不仅会留下雷击隐患,还会给整改带
来麻烦。
(4)利用条件。防护对象自身和环境
中都存在有利防雷的条件,对其都应当
加以利用。如不少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
物,不利用自然接地良好的结构钢筋,却
另设计很多等电位连接带、接线箱,不仅
增加防雷经费,还会影响防雷装置性能
稳定性和防雷效果。
(5)相互协调。一是防雷设计与建筑
设计相协调,消除建筑设计中对防雷安
全不利因素;二是防雷装置性能与防雷
安全要求相协调,使单体防雷装置的安
全性能得到发挥、非安全性能受到控制;
三是防雷装置的外观与安装环境相协
调,如在小型和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防直
击雷装置,应分别体现形态美、气势美。
(武汉市新洲气象局刘刚)
从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层次结构
和编写格式来看,其正文部分一般始于
引言,止于“结论(或讨论)”。作者大多在
科技论文结束部分用“结论”作层次标
题,也有部分作者采用“结语”。要写好科
技论文的结束部分,作者应当了解“结
论”和“结语”在用法、写法上的区别。
(1)概念不同。结论(conclusion)是从
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在科技论文中,结
论是在理论论证、数理推导、调查研究和
实验研究所取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严
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创新性、指导性、
客观性、普遍性的论断以及对结果的说
明或认识等。结语(concludingremarks)是
指文章或正式讲话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
段话,作为全篇文章的结束部分,其主要
考虑的是文章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它
在结构上可与开头的引言相呼应,主要
表达的是有关全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性、
概括性话语;结语并不能代替学术研究
最终得到的结论。
(2)表达内容和语气不同。“结论”主
要是客观地表述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语气表达的
客观性较强。“结语”内容较宽泛,是对全
文的总结性、概括性表述或进一步说明。
如:再次点明论题,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
研究结果,指出本研究之不足或局限性,
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或指明研究方
向,阐明论题及研究结果的价值、意义和
应用前景,对有关建议及相关内容作补
充说明。其语气表达的客观性较“结论”
弱,主观性较强。
(3)适用情形不同。1)“结论”多用于
研究报告类、试验研究类、理论推导类论
文的结束部分;2)“结论”之前的章节内容
通常是“结果分析或讨论”;3)专题论述类、
综合论述类论文且论文的篇幅较长时,采
用“结语”作结束部分的居多;4)试验研究
类论文也有以“结语”作结的,主要是因为
“结论”内容已在“结果与讨论中”中表述,
或研究结果确实未导出明确结论而只做
了必要的讨论。
(4)编排格式不同。“结论”较多地采
用分条编序号的格式表述,语句严谨,概
括简明,传达信息具体而确定,或定性,
或定量。“结语”一般不分条表述,一般没
有传达定量信息。
(武汉暴雨研究所王银平)
!“三管齐下”保障加密自动
气象(雨量)站正常运行
!做好新建工程
防雷设计应注意的五个要点!“结论”和“结语”
在用法和写法上的区别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