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工程应急预案最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
包(SJ-SG-1标段)
海
上
施
工
安
全
应
急
预
案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
(SJ-SG-1标段)
项目经理部
2015年4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1.5 应急工作原则..................................
第二章在建工程危险性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条件及分析................................
2.2.1 气象........................................
2.2.2 水文........................................
2.2.3 施工工艺流程:..............................
2.2.4工程特点分析:...............................
2.2.5施工总体流程图...............................
2.2.6 生产设备....................................
2.2.7 主要材料及产品..............................
2.2.8 本工程危险性分析............................
2.2.9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2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领导小组及职责 ................
3.2.1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
3.2.2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 ............ 第四章预警行动.................................................
4.1 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
4.2 项目部的预警行动..............................
4.3 信息报告与通知................................
4.4 信息上报......................................
4.5 信息处理......................................
4.6 信息传递......................................
第五章应急响应.................................................
5.1 应急分级......................................
5.2基本应急程序...................................
5.3 应急结束......................................
5.4 信息发布......................................
5.5 后期处置......................................
5.6 应急结束与现场恢复............................ 第六章保障措施.................................................
6.1 信息与通讯保障措施............................
6.2 物资与运输保障措施............................
6.3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6.4 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6.5 经费保障措施..................................
6.6 其他保障措施.................................. 第七章培训与演练...............................................
7.1 培训..........................................
7.2 演练.......................................... 第八章奖惩.....................................................
8.1 表彰或者奖励..................................
8.2 惩罚或者责任追究.............................. 第九章附则.....................................................
9.1 应急预案分发..................................
9.2 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
9.3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
9.4应急预案实施................................... 第十章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10.1防风、防台、防雷、防雾应急救援预案............
10.2船舶交通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3淹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4船舶溢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5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6火灾和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7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0.8车辆交通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9防暑降温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10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11抛石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附表一、现场常用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联系电话清单................... 附件二:应急物资装备一览表.......................................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应急管
理工作,提高对本工程生产经营过程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速度和处
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保障企业员
工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工程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SJ-SG-1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1.2.2 下列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交通安全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10、《建设项目劳动卫生监察规定》
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14、《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15、《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16、《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
17、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
1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1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国家有关部、委、各级政府部门及其他有关机关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令、法规、规定、制度等。
21、项目部相关制度及程序;
22、施工现场交通、地貌地质情况及工程自然条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
(SJ-SG-1标段)施工内可能发生的台风、大雾、寒潮、溺水事故、火灾、
起重伤害、触电、车辆伤害、船舶溢油、食物中毒、船舶交通事故等安全
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结合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
本应急预案体系由11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构成:
1、防风、防台、防雷、防雾应急预案
2、船舶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3、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4、船舶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5、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6、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7、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8、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9、防暑降温事故应急预案
10、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1、抛石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
作为岗位人员必须做到处事不乱,应
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
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项目部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指挥本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许多事故的破坏性会在很短
的时间内快速扩大。
因此,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的启动应急预
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
相结合,加强重大各类危险源风险管理,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
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
等工作。
第二章在建工程危险性分析
2.1 工程概况
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SJ-SG-1标段)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两条海堤及华电基地陆域形成。
其中,I区南侧海堤(包含BD段、DE段、EF段和GH段)位于规划港池的北侧岸线,长度约3218m,东侧与一期通道相接,靠近规划港池中心设置300m龙口;东侧海堤(包含AB段和BC 段)位于规划港区的东边界,长度约5791m,北侧起点与二期通道相接;新建海堤内侧、已建一期通道和在建二期通道内侧新建防护子堤7825m。
工程陆域形成吹填砂工程量约500万m3;工程总用海面积185.2m2。
图2-1 工程地理位置图
2.2
自然条件及分析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沿海小庙洪水道北侧腰沙上,由二期通道工程继续向南延伸。
工程区域南为东灶作业区,北为如东冷家沙边滩。
2.2.1 气象
1)气温
工程所在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4.90℃,极端最高气温38.70℃,极端最低气温-11.40℃。
多年平均气温14.9℃
年极端最高气温38.7℃
年平均最低气温 -11.4℃
月最高平均气温(七月)27.1℃
月最低平均气温(一月) -2.6℃
日最高气温≥35℃出现日数多年平均为4.8d。
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45.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314.0mm (1960年8月4日)
年平均降水日 123.0d
日降水量≥25mm日数 10.5d
日降水量≥50mm日数 3~4d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l5d
本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3%。
3)风况
本区受季风影响较大,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6.8m/s。
常风向为ESE向,频率11.2%,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8.9%和8.8%。
强风向为NNE,极大风速29.7m/s。
六级风以下的频率年均每年94%。
全年的大风主要集中在冬半年的11—12月及翌年1月,六级风上的比例大于10%;夏半年的8月受台风影响,六级风以上的比例也达10%。
本区全年出现风力≥6级大风日数平均为21.9d,最多可达70d(1969年);全年出现风力≥7级大风日数平均为14.2d,最多可达22d。
4)雾况
本区多年平均雾日29.1天。
一年之中春季雾日最多,冬季次之;雾次过程大部分延时在3~7h之间,最长雾过程持续时间为27小时41分、出现在1988年4月28日至4月29日。
2.2.2 水文
1)基面关系
各种基准面关系如下图2-2所示。
平均海平面
85国家高程
废黄河零点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图2-2 基准面关系图
2)潮汐特征值
依据吕四海洋站1969~2001年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反映工程海域潮位特征值(85国家高程)如下:
最高潮位 4.48m(1989年10月16日)
最低潮位 -3.60m(1989年4月5日)
平均高潮位 1.91m
平均低潮位 -1.82m
平均海面 0.11m
最大潮差 7.31m(1989年9月17日)
最小潮差 0.32m(1969年9月5日)
平均潮差 3.53m
平均涨潮历时 6h19min
平均落潮历时 6h6min
3)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5.86m(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水位 0.47m(低潮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水位 8.13m(50年一遇高水位)
极端低水位 -0.53m(50年一遇低水位)
25年一遇高水位 7.92m
10年一遇高水位 7.64m
4)波浪
根据吕四海洋站1969~2001年实测波浪资料分析,本海区冬季以偏北方向波浪为主,夏季以偏东南向浪为主,外海NE、E和SE诸向的涌浪亦可传入该水域。
工程海域波浪方向主要集中在NW~N~E~SE向180度范围,分向出现频率均在4%~6%之间;常浪向为N、NE、NW向,出现频率均为6.0%;强浪向为NE,实测最大波高为3.8m,平均波高为0.6m;次强浪向为NNW~N向,实测最大波高为3.3~3.5m。
工程海域平均波高为0.48m,全年无浪天数(H
4%<0.1m)约占全年的50%。
H
4%
≥0.6m的
天数为50d,H
4%≥0.8m的天数为27d,H
4%
>1.0m的天数近为14d。
2.2.3 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吸沙船充灌砂袋方案,围堤全线投入船舶预计18艘,砂肋
软体排待退潮露滩后由人工铺设;护底抛石由砂石运输船候潮运至现场进行
抛石;碎石垫层人工铺设;预制构件采用“预制吊装”的办法安装;挡浪墙
由现场立模浇注。
浆砌块石由挖机倒运运至到施工部位;路面结构施工由压
路机碾压;吹填施工采用3500m3大型绞吸船;根据设计图纸及取砂作业对于
围堤结构的安全影响考虑,取砂区距离围堤堤脚不少于400m。
1、本工程围堤位于无掩护的开敞海域,受风、浪、潮的影响较大。
2、滩地较高,施工区域水深较浅,不利于运输船舶的进出。
针对本区域滩高水浅,重载运输船进场困难的情况。
将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影响,加大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员的投入力度。
根据我联合体以往在通州湾的施工经验,对施工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已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将充分考虑现场作业条件和雨、雾、大风等自然条件影响,配备满足工程需要、数量足够的施工船机设备、劳动力、材料进场;对于可采取陆上运输进场的材料,尽量采用可控度更高的陆运方式进场,通过水陆联运,以缓解水上运输压力。
资源安排上留有一定的富裕,可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调遣更多的船机设备和劳动力进场。
3、铺排作业在退潮露滩时作业,在涨潮到施工现场滩涂前撤离现场下班,所以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有较大安全隐患。
4、施工作业环境作差、人员机械设备多、有效施工时间短、安全措施要求高。
5、吸沙船施工作业地点为海滩,受涨落潮影响,施工工况恶劣设备容易损坏,人机安全隐患大;另外,因施工现场人员多、设备多、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风险;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6、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
本工程施工范围广、线路长、作业点分散、工序多、又有交叉作业,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图2-3 总体施工流程图
2.2.6 生产设备
本项目部拟投入的主要设备如下: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
2.2.7 主要材料及产品
2.2.8 本工程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工程为临海滩地作业。
施工分部分项工程有:砂肋软体排、袋装砂棱
体吹填、土工布铺设、碎石垫层、干切块石、灌砌块石、模袋混凝土、扭王字块
预制、扭王字块安装、护底抛石、挡浪墙砼现浇、路面结构施工等作业。
工程主
要船机设备有运输船、挖掘机以及大量运输车辆。
机械设备繁多,施工过程中需
合理调配、按章操作。
防起重伤害、防碰撞事故、防交通事故是船机设备的安全
防护重点。
重大危险源活动过程主要包括有:水上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
施工船舶、工程机械、车辆等。
因此必须加强陆地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杜绝违
章作业行为,船舶要严格执行海上航行避撞规则,必须严格执行动火证审批制度,
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2.2.9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在正式开始施工作业前,对本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机器、可能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进行查找、识别和分析,判断工程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
重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例见表2-4。
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表2-4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成立应急事故救援组织机构,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任务,编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网络系统。
安全组织机构图(见图3-1)
3.2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领导小组及职责
3.2.1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应急事故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工程部、安全部、预算财务部、技术质量部、材料部、综合部、安全设备部、各施工现场负责人、各施工区船舶等组成。
当突发事故发生时,作业队负责人、船长即列小组成员。
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交上海航道局通州湾港区二港池匡围一期工程项目部。
主要职责为: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
组
成
(1
(2
(3
(4
(5)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给以支持;;
(6)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7)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应急救援级别;
(8)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9)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从事故区域撤离,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10)宣布应急结束、组织、指挥恢复生产和生活;
(11)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1)协助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2)向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指挥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6)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1)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
(2)抢救现场伤员;
(3)抢救现场物资;
(4)维持治安秩序,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5)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6)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如实报告现场救援情况。
(1)协助制订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2)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3)定期收集和整理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4)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
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
(5)负责应急救援后勤保障供应工作,所需食品、水、交通车辆、医疗救护及其他物资的供应工作。
(1)负责现场伤员救护;
(2)记录伤员伤情;
(3)协助120和上级部门对伤员的抢救。
(1)负责抢救、抢险费用的支援与结算
(2)负责落实提供综合办抢险、救援资金的准备。
(1)负责结合现场客观实际情况,按照项目部总工、工程部和安监部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单项专项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方案要求组织工人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和责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保证全员安全生产。
(2)当险情和事故发生时,从知识技术上科学指导避险和救援,避免违规违章避险导致险情损失加重。
对发生的险情事故进行总结,从技术层面上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1)在项目部安全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区安全生产全方位管理工作,负责工区安全管理资料的建立,组织对各级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交底,对各施工区段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技术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和违章立即组织整改,整改不了的,立即向安全部报告,加大整改力度,完成整改。
(2)按规定组织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同时在施工全过程中,始终把对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首次从事工程建设的新进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全力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以及应知应会和岗位操作技能。
(3)配合安全部组织好特种设备和其他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检查和培训,做到持证率100%。
(4)在上级指导下,牵头组织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并制定各类隐患的预防和整改措施,加以交底和落实。
(5)在遇到发生通道阻塞和矛盾纠纷时,应在及时清除阻塞的同时,做好上下联系、协调和沟通,避免发生打架斗殴等治安升级事件。
如发生自己不能解决的纠纷时,应有组织的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监理、业主、乡政府和派出
所,请求帮助解决。
(6)当险情或事故发生时,当自己有知识和能力避险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避险、救援,并在抢险过程中对救援人员进行安全监护,做好主要物资警戒。
事后组织有关部门、施工区段查明事故经过、原因和责任,应该吸取教训和落实好整改措施,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
(7)及时向项目部报告现场救援情况及可能所需设备情况
(1)负责结合现场客观实际情况,按照项目部总工、工程部和安全部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单项专项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方案要求组织工人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和责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保证全员安全生产。
(2)当险情和事故发生时,从知识技术上科学指导避险和救援,避免违规违章避险导致险情损失加重。
对发生的险情事故进行总结,从技术层面上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1)日常施工时加强施工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
(2)事故发生时在救援队未到达前保护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3)发生事故时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及时上报项目部
第四章预警行动
4.1 危险源监控与预防措施
项目部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措施,将施工生产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告知每一位员工及相关人员,通过对潜在危害因素存在原因的分析,制定应急措施、安全技术措施、隐患整改措施等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作为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在开展生产前和技术交底时一起传达给有关人员。
预防措施制定必须经项目部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对于有重大影响的预防措施,必要时报上一级单位审批。
预防措施要按计划实施,项目部的安全部门对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如实施部门未按计划采取预防措施,应马上向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相关责任部门对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应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实施过程中应及时了解预防措施不足的信息,如相关方的意见和反馈,员工的反映等,并及时补充、完善相关预防措施。
项目部通过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
安全检查可以是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等。
检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害的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和记录表。
实施安全检查可以通过访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之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检验,并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
4.2 项目部的预警行动
(1)项目部每日收听如东县气象局天气预报。
遇到台风和寒潮大风、冰雪、雷暴、雾等恶劣天气项目部安全部再将天气预报情况电话告知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由各施工现场负责人根据天气、海况等自然条件科学组织安全生产。
(2)对项目部领导、有关部门和各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施工区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办理滨海园区海事处天气信息传送业务,遇有8级以上大风、大雾能见度在100米以下,停止人员下海作业,抛石船、挖机作业活动一并停止。
(3)对落潮下海和涨潮下班遇险人员的救援
在开工初期,主堤基础及堤身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由各施工区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责掌握退潮后涨潮前的最佳下海施工时机。
专职安全员做好巡视核实检查和监督,禁止为了抢工期盲目冒险蛮干,在退潮尚未落滩等不安全情况下安排工人冒险涉水下海作业。
禁止为了抢工期,不遵守海洋安全生产自然规律,故意人为的在涨潮后延长工人在海上的作业时间,使作业人员被涨潮的海水围困而不能安全撤离上岸。
以上险情一旦发生后;一、要在事后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并按照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照事故的性质级别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要在第一时间内抓住有利时机,利用项目部和现场的一切有利条件进行紧急有效施救,施救方法是:
1)用现场应急交通艇、救生浮筏送人上岸或就近的的抛石船、作业平台,禁止任何泅渡上岸,如被困人数较多,可往返运送多次,要求被困人必须全部穿好救生衣。
2)随着潮水的逐渐上涨,被困人员应逐步向滩涂高地退守,等待救援。
3)发生险情自己不能有效自救时,应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或对讲机向周边船舶和自己所在施工区现场负责人和项目部领导、安监部成员等报告并请求救援,报告时应报告清楚所在施工区、姓名、人数、被围困地点、从事何种作业及涨潮水位标高等。
接报后,项目部应立即调小型交通船沿着刚涨潮后潮水较深的海沟迅速驶向被困人员,将其施救上岸。
4)主堤基础施工高出滩涂或水面后,进出海人员及设备一律从堤身顶部通过。
5)禁止任何施工人员下海捕鱼,捡拾海产品或下海游泳。
(4)对取砂区在坑塘内落水人员的救援:
1)执行项目部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并在现场设置带有救生索的救生圈,事后对违章者进行教育、整改和执行违章处罚。
2)安排专人或在各施工区安排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和安全值班。
3)对不慎落水人员用救生衣、救生圈、施工浮筏、长竹竿和长绳索等组织施救。
4)在取砂坑塘周围树立高出最高潮位安全告知警示牌,同时加强落潮后安全巡视值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该危险区域。
在下海通道口设置警示牌,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此危险区域。
(5)对工程车辆运输装卸、挖掘机施工、铺排、泥浆泵打砂作业时发生的交通事故、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和救援。
1)贯彻落实好项目部颁发的关于上述各类设备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项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整防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2)在现场沿途运输路段设置限速、转弯和危险地段告知牌,发现路障及时清理,修复损毁路段。
3)由专职安全员组织驾驶员对车辆设备进行检查、修理和保养,保证良好车况作业,禁止设备带故障运行。
4)极端恶劣天气发生时,停止施工。
路面有冰雪积压时,组织清除后恢复车辆通行。
5)当车辆设备和人员发生险情或事故时,应紧急避险排除发生险情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