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学科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

高考物理学科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

高考物理学科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考中,物理学科在理科组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学生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

这样的框架既方便理清物理学知识的脉络,又有助于加深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物理学科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

一、力学部分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与惯性参照系- 第二定律:F=ma-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运动学-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4. 牛顿定律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物体的平衡条件- 摩擦力的计算5. 牛顿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物体运动的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二、热学部分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1. 温度与热量- 温标的设定- 热平衡与热传递- 物体的热膨胀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量的定义- 内能的变化- 热机效率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过程的可逆性- 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卡诺循环4. 热学与能量转化- 热传导与热辐射- 热机与热力学效率三、光学部分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1. 光的传播与光的本质-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干涉与衍射2. 光的成像- 凸透镜与凹透镜- 光的折射与成像规律- 成像的应用与误差分析3. 光的波粒性- 光的光电效应- 光的干涉与光电子学四、电磁学部分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1. 静电学- 电荷与电场- 电势与电势差- 高斯定律与电场线2. 电流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电阻与电功率的计算3. 磁学-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洛伦兹力与电磁感应4. 电磁波-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波的特性与传播通过以上的思维导图与知识框架,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并能够将其相互联系起来。

高中物理总体框架

高中物理总体框架

高中物理总体框架主要可以分为力学、光学、热学和电磁学四大部分。

1.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运动学(描述物
体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

2.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包括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
射、折射定律,成像规律)和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性质)两部分。

3.热学:主要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

包括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以及气体的性质等内容。

4.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现象及其规律。

包括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等
概念及其规律)、恒定电流(电流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等)、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等)、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以及交流电等内容。

这四大部分构成了高中物理的总体框架,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时,需要按照逻辑结构逐步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高中物理还包括一些选修内容,如原子物理、相对论等,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学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1. 引言:物理的奇妙世界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无论是打篮球、骑自行车,还是看电影,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其实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神助攻”?高中物理就像是探索这个世界的工具,它帮我们揭开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秘密。

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框架吧!2. 运动的基本概念2.1 运动与静止先来聊聊最基础的,运动和静止。

这两个概念就像是好朋友,紧紧相依。

简单来说,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而静止则是物体位置不变。

这两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你站在车站,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但其实车站旁边的车在动,对吧?2.2 速度与加速度说到速度,就像是物体运动的“脚步声”,告诉我们物体每秒走了多远。

速度有快有慢,就像跑步的快慢一样。

而加速度则是速度变化的“速度”,就像你在开车时踩油门,车子加速,速度变快,就是加速度的作用了。

3. 力与牛顿定律3.1 力的概念力是物理学的核心之一,简单来说,力就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想象一下,你推一辆车,车子才会动,这个推的过程就是在施加力。

力的种类有很多,比如重力、摩擦力等,每种力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3.2 牛顿的三大定律接着,咱们得好好看看牛顿的三大定律,它们就像是物理学的“基本法则”。

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

第二定律则揭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就是 F = ma(力 = 质量× 加速度)。

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任何力都是有“回报”的,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了解这些定律,咱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奥秘了!4. 机械运动与能量4.1 机械能的转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它们之间的转化就像是物体的“能量交换”。

比如你把球从高处扔下,球的势能逐渐变成动能。

当球落地时,它的势能变得越来越小,动能却越来越大,这就是能量的转换。

4.2 功和功率功是力使物体移动的“支付”,公式是W = F × d(功 = 力× 距离)。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纲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纲

高中物理知识点大纲高中物理知识点大纲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基本概念1、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4、时刻和时间间隔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

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

(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1、x—t图象(即位移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

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

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2、纸带分析;(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3)、可计算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基本关系式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二、推论1、 vt/2=v=(v0+v)/22、vx/2=3、△x=at2 { xm-xn=(m-n)at2}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物理知识点高中总结框架

物理知识点高中总结框架

物理知识点高中总结框架一、力学部分1. 运动的描述a.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式b. 运动的图像c. 运动的常见规律2. 力的基本概念a. 力的定义b. 力的性质c. 力的测量3. 牛顿运动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弹簧弹力4. 动力学a. 动量的基本概念b. 动量定理c. 动量守恒定律d. 质心运动5. 动能与功的概念a. 动能的定义b. 动能的计算c. 功的定义d. 功的计算e. 功与机械能6. 机械振动a. 振动的基本概念b. 单摆的运动规律c. 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7. 波的基本概念a. 波的性质b. 机械波的分类c. 声波的特性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基本概念a. 热力学系统b. 热力学过程c. 热力学参数2. 热量与功a. 热量的传递b. 热功等价c. 热机效率3. 理想气体及气体定律a. 理想气体的特性b.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气体定律的应用4. 热力学第一定律a.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b.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熵的概念a. 熵的定义b. 熵的增加原理c. 熵的应用6. 热力学第二定律a.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b.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c. 卡诺循环7. 热传导、对流、辐射a. 热传导的基本规律b. 对流的传热方式c. 辐射的特性三、电磁学部分1. 电场与电荷a. 电荷的基本性质b. 电场的基本概念c. 电场的特性2. 静电场a. 静电荷的分布b. 高斯定律c. 电势与电势能d. 电场的做功和等势面3. 电流与电路a. 电流的基本概念b. 电路的基本元件c. 电路的基本规律d. 静电场与电路e. 磁场与电路4. 磁场与电磁感应a. 磁场的基本概念b. 磁场的性质c. 电磁感应定律d. 洛伦兹力5. 电磁波a.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b. 电磁波的传播规律c. 电磁波的能量6. 光的本质a. 光的干涉与衍射b. 光的偏振c. 光的光学仪器7. 光的自然景象a. 太阳辐射b. 天象光孕c. 人造光景象四、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a. 原子的基本结构b. 氢原子光谱c. 原子的能级2. 原子核结构a. 原子核的组成b. 放射性衰变c. 核反应3. 半导体物理a.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b. P-N 节的形成c. 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五、理论物理部分1. 相对论a. 相对论基本概念b. 相对论时空观c. 相对论质能等价原理2. 量子力学a. 波粒二象性b. 不确定性原理c. 波函数及其解释3. 粒子物理a. 基本粒子分类b. 核子结构c. 强、弱、电磁相互作用通过以上框架,我们可以全面总结高中物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有助于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深入学习。

北京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北京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北京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一: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1. 力和运动 2. 动量和能量 3. 电磁场4. 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二: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 第一部分:力和运动1.运动学(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难点:追及、相遇问题2.静力学(必修1 第二章:力 ;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重点:弹力、重力、摩擦力;难点: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3.动力学(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4.曲线运动(必修2 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重点: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61. 2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g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规律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0+=力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

效果: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性质:重力: 方向、作用点(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力的分解|F 1-F 2|≤F 合≤F 1+F 2第三部分:电磁场1. 电场(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重点: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难点: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2. 恒定电流(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重点:电学实验 难点:半偏法测电阻 3. 磁场(选修3-1 第三章:磁场)重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难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4. 电磁感应(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难点:电磁感应的综合题型 5. 交流电(选修3-2 第五章:交变电流) 重点:交流电的产生、远距离输电 第四部分: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1. 光(选修3-4 第十三章:光)(1)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 (2)光的色散 (3)光的干涉 (4)光的衍射 (5)光的电磁说 (6)光电效应 重点:光的全反射、光的干涉、光电效应2. 原子物理(选修3-4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十九章:原子核)(1)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 (2)玻尔原子能级结构 (3)衰变 (4)核能 重点:玻尔原子能级结构3.振动和波(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 重点: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 周期:gLT π2=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 运动规简谐运动图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 受力特回复力:F= - kx弹簧振子:F= - kx单摆:x L mgF -= 受迫振动共振在介质中的传播机械波 形成和传播特点类型 横波 纵波的公式:vT =λ干涉 衍射。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框架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框架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框架力学知识点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相同,可以把力分成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比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力学知识点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力学知识点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碰触;应力。

但物体的应力无法少于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通常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难以承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当融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认.力学知识点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坚硬、存有弹力促进作用、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2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学部分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均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变的量度)力学的基本规律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作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力学的基本规律之: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系列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领域;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一、力学1. 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运动方程、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能与势能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动能定理4. 机械能动能定理的应用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波的传播与反射波的性质与特征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4. 热传导与对流热传导的方式热对流的形成与特点热绝缘材料的应用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分布与电场线2.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与特性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容与电感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四、光学1. 几何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2. 波动光学光波的干涉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五、近代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效应2.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纠缠与不确定性原理六、实验与测量1.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误差分析2. 测量技术仪器的使用与校准数据测量与记录测量误差的评估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实验与测量的内容,强调了物理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份高清版的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物理时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七、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子排布与能级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核反应与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放射性衰变核能与核电站八、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 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 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放射治疗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展示了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物理高一选修一知识点框架

物理高一选修一知识点框架

物理高一选修一知识点框架物理高一选修一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知识点框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门学科。

以下是物理高一选修一的知识点框架:一、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与电流- 电荷的基本性质与单位- 电荷守恒定律-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电流的方向与电流表的使用2. 电阻与电阻器-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 电阻器的原理与分类- 串联与并联电阻的计算- 电阻与导体的关系3. 电压与电路- 电压的概念与计算- 电源与电池的原理-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性 -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直流电学1.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 欧姆定律的描述与计算 - 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 电功率的应用与消耗2.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 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3. 电路的电流分布与电流保持定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布-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保持定律- 电路中的电压分布与电压保持定律三、电磁感应1. 线圈磁感应定律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线圈磁感应定律的描述与计算-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描述与应用- 线圈中自感与互感的概念及计算2. 感应电动势与安培力的作用- 感应电动势的概念与计算- 安培力的描述与应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与洛伦兹力的计算四、电磁波1. 电磁波与光波的关系-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电磁波与光波的相似性与差异 - 光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关系2.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规律与计算- 光的折射规律与计算-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性质3.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与计算- 光的衍射现象与计算- 干涉与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原子物理与核能1.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原子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与性质- 原子的散射与束缚能2. 核能的释放与核反应- 核能的概念与计算- 核反应的分类与应用- 核能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 放射性衰变与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过程的描述与计算- 半衰期的概念与计算- 放射性衰变对人类的影响与防护措施通过以上知识点框架,我们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物理高一选修一的重点内容。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一、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动量与冲量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
动能定理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刚体动力学
刚体的转动惯量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刚体的平衡弹性力学
胡克定律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二、电磁学
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电势与电势能电容器与电容恒定电流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电源与电动势磁场
磁场强度与磁感线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互感与自感交流电
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变压器与电动机
三、光学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薄透镜成像公式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四、热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与功内能的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理想气体的温度与内能关系
以上框架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还有多个子知识点和公式需要掌握。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复习。

高中物理各年级几大知识模块总结

高中物理各年级几大知识模块总结

高中物理各年级几大知识模块总结
高中物理的知识模块可以根据年级进行划分,以下是每个年级的主要知识模块:
高一:
1. 静力学:主要研究力的平衡和力的作用效果,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分析。

2. 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分析和计算。

3. 运动定律:主要介绍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包括惯性、动量、冲量等概念。

4. 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主要研究天体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5. 机械能:主要研究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等。

6. 动量:主要介绍动量定理及其应用,包括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7. 振动和波:主要研究振动的规律和波的传播,包括简谐振动、机械波等。

高二:
1. 电磁学:主要研究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物理现象及其规律。

2. 热学:主要研究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包括温度、热量、物态变化等。

3. 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及其规律。

4. 原子物理:主要介绍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特性,包括能级跃迁、原子光谱等。

5. 物理实验:主要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

高三:
1.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培养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物理综合应用:主要综合运用各年级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

3. 物理与生活:主要介绍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物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框架物理高中

知识框架物理高中

知识框架物理高中一、力学1. 运动学直线运动:这可是物理里的基础哟。

像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不变,公式就是v = s/t,s是位移,t是时间。

还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是个关键,速度公式v = v0+at,位移公式s = v0t+1/2at²。

加速度要是不变的话,就可以用这些公式去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啦。

比如说汽车启动或者刹车,就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就是典型的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g。

还有圆周运动,向心力F = mv²/r,这里的m是物体质量,v是线速度,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

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上面的木马做的就是圆周运动。

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就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这个可重要啦,知道力和质量就能算出加速度,很多题目都靠这个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比如你推桌子,桌子对你也有一个反作用力。

功和能:功W = Fs cosθ,θ是力和位移的夹角。

动能Ek = 1/2mv²,重力势能Ep = mgh,h是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很有趣,在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的系统里,机械能是守恒的,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比如从滑梯上滑下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就叫热运动。

扩散现象就是分子热运动的一个表现,像香水在空气中散开就是分子在扩散。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W,ΔU是内能的变化量,Q是吸收的热量,W是对外做的功。

如果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第一章力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机械能
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第二十二章原子核
高考物理:高中物理核心公式+知识点!
高中物理模型:直线、(类)平抛圆周组合模型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结论,高清!
“对不起,我考不过早恋的......”。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力和运动: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运动学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2. 能量与动量:主要涉及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概念,以及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3. 电磁学:主要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电流、电阻、电容器、电感器等方面的概念。

4. 光学:主要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光的色散、光谱分析等概念。

5. 原子和量子物理:主要涉及原子结构、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原子能级、光子等概念。

6. 相对论:主要涉及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特殊相对论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物理实验也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物理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物理打下基础。

物理高三知识点框架总结

物理高三知识点框架总结

物理高三知识点框架总结在高三阶段,物理是试题中占比较重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下面对物理高三知识点进行框架总结,以便同学们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大纲。

一、力学1. 运动学a. 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d.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e.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f. 弹簧振子和简谐振动2. 力学的应用a. 力的合成与分解b.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c. 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d.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e. 动量、冲量和质心运动f. 机械功和功率g. 雅可比定理和牛顿环行定理二、热学1. 理想气体定律和分子动理论a. 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b. 运动学理想气体模型c. 分子动理论和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定理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物态方程a.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b. 定容定压过程和定量关系定律c. 等温过程和熵的变化d. 等熵过程和斯特林近似3.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过程a.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b. 热力学循环和热泵c.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d. 熵增原理和熵减过程4. 热辐射和黑体辐射a. 热辐射和普朗克公式b. 黑体辐射和斯特朗定律c. 热辐射谱和瑞利-金斯逊定律三、光学1. 几何光学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追迹法则b.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c. 透镜和光的成像d. 光的色散和衍射现象2. 波动光学a. 双缝干涉和杨氏实验b. 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c. 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特性d. 多普勒效应和光的色散四、电磁学1. 电场和电势a. 电荷和电场的定义b. 电场的叠加和电势的定义c. 静电场中电势的计算d. 电容和电势能2. 电流和电路a. 欧姆定律和电阻b. 串、并联电路和焦耳定律c. 电功和功率d. 等效电阻和电表的使用3. 磁场和电磁感应a.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应强度b. 洛伦兹力和安培力定律c. 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变压器和感应电流4. 电磁波和光的电磁本质a.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b. 光的电磁本质和光的干涉c.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d. 光的多普勒效应和光的介质五、近代物理1. 光的粒子性和物质的波动性a. 光的粒子性和光子b. 物质的波动性和德布罗意波2. 原子结构与核物理a. 原子结构和玻尔模型b. 原子光谱和波尔频率公式c. 核衰变和半衰期d.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3.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a. 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方程b. 不确定关系和量子力学原理c. 狭义相对论和相对论动力学d. 质能关系和光的相对性以上是物理高三知识点的框架总结。

物理高一力学知识点框架

物理高一力学知识点框架

物理高一力学知识点框架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力学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下面是高一力学知识点的框架概述。

一、质点运动学1. 位置、位移和路程2. 时间、速度和加速度3. 匀变速直线运动4. 自由落体运动5. 斜抛运动二、牛顿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a. 惯性与非惯性系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 牛顿第二定律a.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b. 质量与惯性3. 牛顿第三定律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4. 重力和运动a. 引力与重力b. 万有引力定律5. 惯性力a. 离心力和向心力b. 什么是惯性力6. 摩擦力a.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b. 摩擦力的作用和应用7. 弹力和胡克定律a. 弹簧的伸长与弹力b. 胡克定律的表达与应用三、功与能量1. 功的概念和计算a. 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b. 功的计算和单位2. 功与机械能a. 功对机械能的转化作用b. 势能与动能的概念和计算3. 功与能量守恒定律a.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b. 能量守恒例题和实例四、线性动量与冲量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a. 动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b. 动量守恒定律2. 冲量的概念和计算a. 冲量与动量的关系b.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动量定理a. 动量变化与所受外力的关系b. 动量定理的应用五、机械振动与波动1. 机械振动a. 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b. 谐振和共振2. 单摆的周期和频率a. 单摆的特性和性质b. 单摆的周期和频率公式3. 波动与波的基本概念a. 机械波与传播特性b. 波的分类和性质六、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1. 常见的力学应用题a. 斜面上的运动b. 提升运动和力的分解2. 物体在斜面上的静力平衡a. 斜面静力平衡的条件和求解b. 斜面上物体的不同情况分析3. 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力分析a. 圆周运动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加速度分析b. 等速圆周运动和加速圆周运动的差异以上是一个高一力学知识点的框架概述,涵盖了质点运动学、牛顿力学、功与能量、线性动量与冲量、机械振动与波动以及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等内容。

高中物理最全系统知识梳理思路乱,随时拿出来看两眼

高中物理最全系统知识梳理思路乱,随时拿出来看两眼

高中物理最全系统知识梳理思路乱,随时拿出来看两眼
高中物理|最全系统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思路乱,随时拿出来看两眼! -
哈喽!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今天学姐又来分享干货啦~
想要学好高中物理,就一定要抓好逻辑结构的框架和思维导图!了解整个知识框架体系后,更易抓住骨干知识,干掉重难知识点。

今天,学姐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份——学姐高中时期本不离手的【高中物理的框架图和思维导图】,叫不准知识点时,一定要扫一眼,然后牢牢记在心里!
记得收藏随时看,也不要忘了分享,拯救更多还在物理苦海中挣扎的小伙伴吧!
篇幅有限,学姐只能给大家上传一小部分
1.相互作用
2.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摩擦力
5.弹力
6.牛顿定律
7.运动的描述
8.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一、力学1.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和性质- 矢量和标量- 牛顿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阻力和摩擦力2. 一维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3. 二维运动和斜抛运动- 位移和速度的矢量表示- 位移和速度的分量表示- 在平面上的运动- 斜抛运动4. 牛顿定律和力的应用- 牛顿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惯性与非惯性系- 弹力和弹簧力- 重力和万有引力-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应用5. 力与能量- 动能和功-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率和机械效率- 弹性势能和弹性力- 重力势能和万有引力势能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 热量的概念和传递- 物体的热平衡- 热平衡的判断和逆转过程2.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和热力学量-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 理想气体的功和热的转化关系3. 热传递- 热传递的途径和方式- 导热- 对流传热- 辐射传热- 热传导方程和导热系数4. 热力学- 内能和焓-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量机械等效原理- 热力学循环和热机效率三、电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电场强度和电势- 静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差- 电场中的力和受力分析2.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表达式- 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分布-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的分类-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3. 电路和电能- 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元件- 电路的连接方式- 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电能消耗和电能转化4.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磁场中电荷的受力和运动- 磁感强度和磁通量- 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定律5. 电磁波和光学- 电磁波的概念和性质-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偏振和折射率-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四、近代物理1.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电子和光子的粒子性- 光的波长和频率- 普朗克常数和波长频率关系-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2. 原子的结构和放射性- 原子的基本结构- 波尔理论和玻尔模型- 半衰期和放射性活度- 粒子的衰变和变换3.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假设和物质波的性质- 电子和中子的性质- 波恩法则和福克定理- 波粒二象性的实验观测4. 基本粒子和宇宙- 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 核反应和核能释放-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宇宙的演化和宇宙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北京市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一: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1.力和运动 2.动量和能量 3.电磁场
4.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二: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 第一部分:力和运动
1.运动学(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难点:追及、相遇问题 2.静力学(必修1 第二章:力 ;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直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运动的描典型的直线运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
a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g ) 竖直上抛(a
v - t 图
规律
at v v t +=0,2
02
1at t v s +=as v v t 22
02=-,t v v s t
2
0+=
重点:弹力、重力、摩擦力; 难点: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3.动力
学(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4.曲线运动(必修2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
使物体发生形变
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

重力: 方向、作用点(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
力的合成
|F 1-F 2|≤F 合≤F 1+F 2
条件:只受重力,初速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和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
特点:v 、a 大小不变,方向时描述:v 、ω、T 、a 、
重点: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6.天体
运动(必
修2 第三
章:万有
引力定
律)
重点:万有引力定律;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第二部分:动量和能量
1.功和能(必修2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重点:动能定理;
难点:动能定理的应用2.动量
(选修
3-5 第十
六章:
动量守
恒定
律。


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
电场力的性质
场强E=F/q 矢量电场线
匀强电场E=U/d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能的性质
电势:φ =ε/q标量等势面
电势差:U AB=U A—U B=Δε/q =w AB /q
电场力
F=E·q(任何电场)F=Kq1q2/r2(真空中点电荷)电势能:ε=QφΔεAB=qU AB
电场力的功W=qU AB=ΔεAB做功与路径无关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平衡直线加速偏转电场中的导体静电感应静电平衡电容器电容:C=Q/U
重点:动量守恒定律;难点: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第三部分:电磁场
1.电场(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重点: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难点: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
2.恒定电流(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重点:电学实验难点:半偏法测电阻3.磁场(选修3-1 第三章:磁场)
重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难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
应(选
修3-2
第四
章:电
磁感
应)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难点:电磁感应的综合题型
5.交流电(选修
第五章:交3-2
变电流)
重点:交流电的产生、远距离输电
第四部分:近代物理、振动和波 1.光(选修3-4 第十三章:光)
(1)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 (2)光的色散 (3)光的干涉 (4)光的衍射 (5)光的电磁说 (6)光电效应 重点:光的全反射、光的干涉、光电效应
2.原子物理(选修3-4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十九章:原子核)
(1)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 (2)玻尔原子能级结构 (3)衰变 (4)核能 重点:玻尔原子能级结构
3.振动和波(选修3-4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
周期:g
L T π2=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物理量:振幅、周运动规
简谐运动
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 受力特回复力:F= -
弹簧振子:F= - 单摆:
x
L mg F -=受迫振动
共振
在介质中
的传播
机械波 形成和传播特点
类型
横波 纵 vT =λ
干涉 衍射 实
重点: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