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摘要】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调控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模型,初步揭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主导动力与空间演化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模型;珠江三角洲

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CONGLOM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YE Yuyao

ABSTRACT: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a cas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conglomeration. The impetuses for spatial evolutio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cluding natu-ral growth,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 control.Then it establishes a model for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conglomeration.

KEYWORDS: urban conglomeration; spatial evolution; dynamics; model; the Pearl River Delta

1 引言

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成为引导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城市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逐渐跳出个体框架的束缚,向区域化方向发展,从而衍生出一

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城市群空间。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向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延伸,这一城市发展的群体化现象也逐渐成为全球性的主体趋势。城市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及文化、生态观的具体地域表现形

态,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并迅速成长[2]。如何适应并积极应对之,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焦点。

关于城市群空间演化这一概念,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它是某一城市群区域在相当长时期内,城镇体系结构变化,城乡关系变迁,人口、产业等空间要素动态变化以及城镇实体空间外拓生长等现象的综合。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正是要探讨造成上述一系列空间变化的直接或间接动因,它是城市群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内外该领域现有的研究,一般遵循着两条基本思路。其一是以城镇形态学为基础,将城市群空间演化视为一个类似于有机体的空间生长组织过程;其二是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将城市群空间演化视作社会经济演化过程。然而,这两种思路往往沿着相对独立的轨道进行建设,由此造成这样的局面:从城镇形态学中研究得出的空间过程似乎是独立于具体区域的社会经济背景而按自在规律运行的,而这与城镇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误差;而从社会经济学中归纳出的结论也难以在空间实践中体现出具体性与可操作

性。

[2]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上述两种基本思路的不足,试图在研究中注意两者的对应关系。如弗里

曼就曾经把经济发展阶段论与空间过程建立了对应的模式,我国学者张京祥也将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视作空间自组织,社会、经济演化以及空间被构组织的复合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揭示了城市群

空间演化的总体机制。

[2]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城市群区域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演化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极化”、从分散到集聚再趋于分散的演化过程。其空间增长还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性、空间指向性以及不断连绵的生长特征。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过程和特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叶玉瑶

【作者简介】

叶玉瑶(1980-),女,广州地理研究所硕士。【收稿日期】2005-07-31【文章编号】1002-1329(2006)01-0061-06【中图分类号】TU982.2【文献标识码】A*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000290)。

学会青年

论文奖

3rd UPSC Award for Excellent

P a p e r o f Y o u

t h

62征?城市群空间演化的背后又是一股什么力量在

推动呢?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为例,在综

合考虑城市群空间演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城

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自然生长

力、市场驱动力以及政府调控力,以这三类力为

基础初步构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城市群空间演化

动力模型。

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演化的过程及

其基本特征

2.1 空间演化经历了从“单中心”向“多

极化”转变的一般过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的演化大致

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元代以前以广州为单中心

的放射型网络格局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以

穗澳为双中心的“T”形网络格局时期;鸦片战争

到解放初穗港双中心“T”形网络格局时期;改革

开放以来穗港澳三中心梯形网络格局时期。[3]目

前,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双核多心”的“入”字

形网络发展格局,即以香港和广州为发展极核,

以深圳、澳门为联系中心,以珠海和佛山为副中

心,以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为地方集

聚中心,以“穗港”轴线为区域发展主轴,以“穗

澳”轴线为区域发展副轴的“入”字形空间发展

格局。[4]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过程反映出

区域发展由“单中心”向“多极化”转变的一般

规律。

2.2 现阶段空间增长以集聚为主导,但

趋向于分散发展

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碎化的“纵

向”测度②表明: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

间增长以集聚为主导,但趋向于分散发展。这种

集聚是一种“非完全的集聚”。在人口、产业、建

设用地等空间要素的动态分布上分别表现为“就

地(近)转移”的城镇化过程,“小集聚、大分散”

的产业空间以及建制镇建设用地增长快于城市建

设用地的增长[5]。珠三角城市群在以集聚为主导

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各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缩

小,区域发展趋于均质化,表现为城镇规模分布

趋于分散,中小城市的增长快于大城市的增长,

这也是部分中心城市(如香港、广州)空间要素

向外围扩散的结果。

2.3 空间增长具有明显的轴线性与空间

指向性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增长具有明显的轴

线性与空间指向性。人口、产业与城镇等空间要

素无一例外地集聚分布于环珠江口 “∩”型轴线

上,这一轴线也是城镇规模增长的主轴线,这一

轴线又以“穗港”轴为主导,从而导致了珠江三

角洲城市群东西岸之间以及内外圈层之间的发展

差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增长还表现出明

显的空间指向性,即中心指向(以香港与广州为

中心的空间指向性)、道路指向和海洋指向。[5]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基本动

力及其作用机制

3.1 自然生长力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演化首先是一个类

似于有机体的自然生长过程。其空间生长首先受

到各城镇内部空间拓展力的作用,它是一种由城

镇自身规模增长所产生的外向拓展力量。城镇空

间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还将受到区域地形条

件、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空间密度形态等因素

的综合影响。上述外向拓展力与区域影响力复合

构成自然生长力。在单纯的自然生长力作用下,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生长表现出了下述几条规

律。

3.1.1 城镇空间趋向于向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发展

在没有其它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城镇空间总

是向着自然和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的地区发

展。若区域处于均质的理想状态下,为减少与现

有城镇空间的交流距离,城镇空间发展将以中心

区为圆心,向外围以同心圆方式增长。然而,区

域往往并非均质的,城镇空间往往要避开山脉等

地形条件,而向着地势平坦、区位优越、资源丰

富的地区发展。而这些地区往往又多是优质农

田,或生态敏感区,由此引发土地利用的矛盾。以

东莞市为例,据1988、1990和1993年的多时相

卫星遥感图象监测的结果,东莞市94%的城市新

开发用地来源于侵占农田。1988-1990年,东莞市

流失了1253hm2农田,占总面积的8.4%。而其中

有63.8%是优质农田。[6]卫星影像的变化还反映出

从1988-2002年的15年间,广州市在城市扩张的

过程中占用了大片的果园,顺德市的城镇扩张则

占用了大量的基塘地(图1、图2)。

3.1.2 城镇空间趋向于沿交通轴线 “蹼状”蔓

由于区域经济总是沿着交通阻力最小的方

向发展,因此城镇空间的增长也表现出明显的交

通指向性,城镇空间趋向于沿交通轴线“蹼状”

蔓生。从珠江三角洲卫星影像图上看,珠三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