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功利主义与当代中国人性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人性教育的启示

摘要:教师文化的核心之一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应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学生心灵的和谐春风、自由的春风、成长的春风,又是学生人生路上照亮智慧的太阳。然而我国当下的教师定位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学教育一些领域、单位存在着忽视教师的人性、压抑教师的创造性、甚至侮辱教师的人格的现象。各种有关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的居高临下的指教、蛮横无理、以偏概全的指责的报道充斥于媒体和一些上级领导的本末倒置的讲话之中;相当一部分制度严重践踏甚至踩压中学教师的定位,不懂得中华振兴的主体是教师、学校振兴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其他的简单道理。教师福则中华福、学校福,教师殃则中华殃、学校殃,学生是老师的上帝,老师是学校管理者的上帝,这里有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建设教师文化就应为教师树立太阳文化的形象而不不是蜡烛文化形象。实现对教师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在通往对教师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的旅途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有着重要启示。我们的教育应该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追寻人的幸福。不仅是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尽管教育从来不曾培养出人性完满的人,但是人永远在走向“真正的人”的旅途中。“快乐校园”“幸福教育”是目前正在努力探讨、实施的。虽知最终实现艰难,却又执着追求,这是人性的伟大力量,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人性;教师文化;功利主义;幸福教育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就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1自此以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提出“学校的人性”“教师的定位”和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用各种方式号召“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中,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2在21世纪的中国进行以贯彻人性化教育和强调“教师的定位”思想为宗旨的教育改革,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定位文化的建设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一、当代中学教师定位的现状

何谓教师的定位?及如何看待教师的人性。何谓人性?对人性的追问,古已有之。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始终受到教育家们的特别关注。对人性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导致教育理论的不同,教育主张的不同,教育行动的不同。要追问人性是什么,首先应当明确“人性”这一概念的含义。《辞海》对人性的定义是这样的:“人性指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性不等于人的本质”也不等于人的本质属性,人性之中,既包括人的本质属性,也包括人的非本质属性。

“人是需要受教育的,只有经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3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当他的活动、发展离开了人性的轨道时,它们就有可能成为人的异己物。反观今天的教育,却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忘记了教师的定位,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来追求。

(一)人性化理念的缺失

在教育设施、环境、教材等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基本、最具能动作用的因素。然而,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仍未有较大改观,在“言传身教”中不时暴露出自身的缺陷。

例如,“不理解教师,漠视教师”,各种场合甚至教师应有会议上教师常常是仅仅处在“听话”“保持安静”的地位,而无发言权。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是“无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见物不见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可是人们在理解人的“客体性”时却出现了偏差。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人。应当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已经出现了对教师“中心作用”的觉醒。而当前学校非常倾向于对教师采取支配、控制、管制的态度和行为,并且各校在这一点上相当一致。可见,这种缺少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许多学校缺少对教师人性的认识。同样许多的学校管理者也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这样导致了对教师管理的非人性化对教师“主体性”定位严重缺失。

(二)片面割裂的教育

在人的心目中要“复制”、“建构”一个包容“一切关系总和”的心理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可是面对现实,我们却发现片面割裂的教育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教育内容贫乏。我国目前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仍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尝试过程中,因而应试教育所涵盖的传统教育内容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表现在重智育轻其它各方面的教育,重知识经智慧、能力,重理科轻文科,重必考内容轻其它内容,重管理者轻教师,重管压轻关怀,片面割裂现象广泛存在。在这种盲目追求大统一大一致中,人们越来越忘记了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需要。教师在这种定位缺失的情况下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早在20世纪早期,人类智慧学的创始人鲁道夫史丹勒博士提出:“人史一个能思考、有情感和意志活动的个体,因此,教育是头、心、手的结合。”但是直至今天,我们仍徘徊在这种教育之外。

(三)恶化的教育环境

就社会环境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网络在提供给人类交流学习上地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从而无法正确看待现实社会。许多青少年越来越陷于“肉糜文学”,而缺少了现实感、责任感,各自在自我地的迷醉中做着幼稚梦。这样地后果是谁地责任?

曾经是一片净土的学校,近一段时间以来,也变得不再安宁,不再纯净。中小学校园频繁发生乱收费现象、暴力现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实施人性教育,因为在人性的荒漠上还指望会生出什么样的奇葩呢?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当下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源于教师定位不当、人性内容的缺失。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缺少了“人性”,才导致今天许多违背人性的行为发生。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中,教师已经没有了自主的教学权利和自由发挥的天空,他们的教学充满了失败却又要由他们负起责任。很多教师已经打不开瞭望世界的窗子,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主人公的感受。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