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艾滋病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病原 RNA逆转录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 有包膜 球形或椭圆形,直径90-140nm 两部分:
包膜: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核心:核壳蛋白、两个相同拷贝的核酸基因组 RNA和酶类等
CD4+细胞是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靶细胞
艾滋病的发现
1981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报告: 在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 查确诊得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能极度衰竭,患 者均为男性同性恋。这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科 学家的极大关注。 198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正式以“获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为该病命名,即艾滋病,英文简称为AIDS, 意思为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缺损引起的综合征。
初乳及乳汁中存在HIV。
可能与母婴传播有关的因素
可以增加新生儿感染危险的因素 母亲方面主要有艾滋病病程进展较快、血浆病毒载量高、 吸烟或频繁注射毒品等因素; 产科方面主要有胎膜早破(超过4小时)、绒毛膜炎症、 阴道分娩、 产科的辅助操作(如使用产钳)等因素; 新生儿方面主要有母乳喂养、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因素。
2011
艾滋病治疗现状
2011年艾滋病日
Getting to Zero 2011 World AIDS Day Theme Announced Getting to Zero - Zero AIDS-Related Deaths: 2011 World AIDS Day Theme Announced (September 5 - Cape Town, South Africa) World AIDS Day this year is about "Getting to Zero." Zero New HIV Infections. Zero Discrimination and Zero AIDS Related Deaths. Back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e "Getting to Zero" campaign runs until 2015 and builds on last year's successful World AIDS Day "Light for Rights" initiative encompassing a range of vital issues identified by key affected populations.
影响HIV性传播的相互作用因素
性伴侣 •核心人群HIV的流行 •性接触次数/时间 •性伴侣人数/时间 •来自不同的HIV 流行人群的混合 •特殊的性行为
感染 HIV疾病的阶段 免疫状态 病毒载量和表型 抗病毒治疗 性传播疾病 生殖道炎症 易感性 生殖道炎症 生殖道菌群 性传播疾病 生殖道创伤 避孕技术 特殊的性行为 包皮环切
2011艾滋病进展
Berkower认为,鉴于美国5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 50%的人体内已经存在潜伏性CMV,人们可以在已经 感染HIV的人体当中进行测试,看看人体内病毒载体是 否会产生免疫原性,但是就现在而言,必须确保疫苗对 每个人有足够的安全性。 Picker和他的研究团队当前正在设计一种安全性得到 提高的和低致病性的载体CMV。Picker认为,很有希 望得到一种对人类有益的安全的病毒载体。
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差异很 大,有文献报道从欧洲、美国 的15%~30%, 到次撒哈拉非洲的30%~50% 。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母血中HIV可穿过胎盘,通过羊水、绒毛组织或脐血 引起胎儿病毒血症;病毒也可由外阴进入宫内引起胎 儿感染。
围产期感染
妇女宫颈分泌物可以检测到HIV。
母乳传播
而在异性性接触中, 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是0.05%~0.15%, 女性传给男性的概率是0.03%~0.09%。
性接触传播
HIV的性接触传播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性伴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 及有无同时感染其他性病、性接触的方式、性行 为的角色(被动方较主动方危险)、性交发生的 时间(在女性月经期)、 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以 及是否使用安全套等。
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 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 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后,一般会 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传播途径
1、传播途径有三种: 性接触传播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母婴传播 2、传播的有效性不同 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3、传播的重要性不同 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是本病的 传染源,特别是后者。 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传染源 病人 包括轻症的与艾滋病相关的综合征以及严重的艾 滋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 携带者的数量大,表面健康,很难限制其活动, 特别是本病潜伏期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病人 大得多
4.年龄:16岁~24岁15年,35岁6年(发展成AIDS)
5.长期发热及“超急性原发HIV感染” 6.VL和CD4 预后指标(发病或死亡)
自然病程
途径 性传播 静脉吸毒 血源传播 HIV感染至AIDS 6-10年(平均8年) 6年左右 4-10年(平均6.2年) AIDS后存活 12月 8.4月 10—14月
艾滋病流行影响因素
(毒力和感染性)
感染因子
艾滋病传播和进展
(敏感性、传染性和免疫反应)
宿主
(社会、文化和政治)
环境
以下哪些途径可以传播艾滋病
不安全性行为 吸毒 输血 蚊虫叮咬 共用马桶 握手 共同使用餐具 礼节性接吻 共同使用办公用品 游泳 咳嗽或打喷嚏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可以在妊娠期间、分 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时将HIV传染给胎儿或婴 儿,其传染概率约为1/3。
月。在此期之前供血可使受血者感染HIV。
一、急性HIV感染期
二、无 症 状 感 染 期 三、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四、艾滋病期
一、急性HIV感染期
80%~90%出现症状
HIV与CD4融合 淋巴结(2d)
血循环(5d)
播散(脑、全身淋巴)
1. 潜伏期:2~4周(6天~6周) 感染方式、病毒接种量 急性感染症状持续长则快(>15天,78%3年内AIDS) 感染6月内HIVRNA固定值:高则疾病进展快 积极抗病毒,HIV特异免疫反应(CTL应答)
艾滋病病毒(HIV)的发现 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室主任乐克 -蒙特尼尔(Luc Montagnier)教授等在《SCIENCE》 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一个患淋巴 结肿大综合征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 类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命名为淋巴结相关病 毒。此后世界各地不少学者相继从艾滋病人的血液、 精液、唾液中分离到这种病毒。1985年6月,在第39 界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艾 滋病的病毒以艾滋病病毒(HIV)命名,即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ideficiency Virus)。
2)血中病毒量基本维持低水平,不断产生、不断清除
3)病毒遗传基因快速突变(3.4105/bd/复制周期)
(二)缓慢CD4+细胞缺陷期
1. CD4+半衰期: 2~3d,每天更新 6%~7%,15天全部更新 2. CD4 +平均每年下降约50/mm3
•
进展速率影响因素
1.感染途径、感染病毒量、免疫状况、营养条件 2.原发感染时有症状无症状 3.原发感染时有多种症状与快速进展有关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男性同性恋、异性、双性恋性接触均能感染 肛交是最危险的接触传播途径 解剖机构的不同: 直肠—柱状上皮,抵抗力弱,弹性小 阴道-复层鳞状上皮
性接触传播
发生一次没有保护性的性交(即未使用安全
套),在男性同性恋中传播HIV病毒的概率
约为1% 。
部分患者CD4正常,CD4/CD8
淋巴细胞,CD8, CSF:WBC,蛋白
4.持续时间:1~60天,大多2~3周
5 .诊断意义:及时治疗、减少传播机会
6.治疗与处理:对症支持、抗病毒
二、无 症 状 感 染 期
(一)病毒产生、清除基本平衡
1)体内HIV半衰期胞内外24h、6h,更新30%/d
血液及血制品感染
传播概率几乎达到100% 静脉吸毒者共用不清洁的注射器 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为0.67% 输血或输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被HIV污染的 血液或血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大于 90%。
血液及血制品感染
医源性感染:主要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 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或不干 净的医疗器具而感染HIV。 医源性感染也包括医院的器官移植传播、人工受精传播。 如果供应器官或者供精者携带有艾滋病病毒,就会把病 毒传给接受者。 研究表明HIV传播力度比HBV、HCV低得多
艾滋病病毒结构
HIV型别及亚型分布图
A 亚型 B C D E F G H HIV-2亚型 I J
M亚型
HIV-1亚型
O亚群 N亚群
A 亚型 B C D E F
温度对HIV的作用
能耐受低温而对高温敏感 煮沸可迅速灭活HIV 室温下液体环境中HIV可存活15天 被HIV污染的物品至少3日内有传染性 液体(即使含10%血清)中的HIV加热56oC10分钟 即可灭活。 干燥状态下外界蛋白质对HIV有显著保护作用 真空冷冻干燥的血制品加热68oC72小时才能保证所含 HIV被灭活
化学消毒剂对HIV的作用
HIV对甲醛、戊二醛、乙醇、卤族化合物敏感。 37oC时,以下消毒剂处理10分钟,可灭活 HIV。如50%乙醇、10%家用漂白粉、35% 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
消毒效果受以下因素制约:温度、消毒剂浓度、 作用时间、病毒数量、病毒株别、有无其他蛋 白质及杂质。
பைடு நூலகம்
2.症状
一般症状 发热、咽痛 神经系统 脑膜炎 皮肤黏膜 红色丘疹
淋巴结肿大
头痛、眼眶痛 关节、肌肉痛 厌食、体重
周围神经病变
肌肉病变
黏膜皮肤溃疡
恶心呕吐腹泻
3.实验室检查 1)P24抗原(阳性率75%)和HIVRNA (2~3%假阳性), 2W~2M,窗口期 2) 抗HIV出现时间:2~8周,少数3~6月。
预防母婴传播
劝阻HIV阳性感染者育龄妇女不生育和避免妊娠 HIV抗体阳性孕妇AZT(叠氮胸苷)阻断传播可达 50% FDA推荐:妊娠36周始,每日口服AZT 500 mg,直至分娩时200mg每3小时一次 剖腹产:传播率4.7%(阴道传播率17.6%) 禁止母乳喂养
发病机理 主要是CD4 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 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 缺陷。由于其它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 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 生。
+
病理解剖
主要病理变化是在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 一类为反应性病变,另一类为肿瘤性病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 10年左右可发展为爱滋 病。
临床表现
口腔毛状白斑
口咽念珠菌病
广泛的皮肤卡波济肉瘤
窗口期
从HIV病毒侵入机体到机体出现HIV抗体 的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2周至3个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获得性”指的是后天得到的,而不是遗传的。
“免疫缺陷”指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综合征” 指的是患者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 现。
临床表现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 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艾滋病病毒携带 者(平均10年左右)。 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 并能在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 活多年 他们在外表上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不作检测,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把病毒传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