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1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ppt

合集下载

土质学与土力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

3、絮凝状结构:土粒或聚粒以边——边、边 ——面方式相联结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又称蜂窝状 结构)。这种结构具大孔隙,在外力作用下有较大 的变形。
4、土的结构性与灵敏度
土的性质由于其结构的破坏而改变的特性称为 qu 土的结构性。土的结构性用灵敏度表示:
St q0
灵敏度 St
低灵敏土 St=1~2
中等灵敏土 St=2~4
灵敏土 St=4~8
特别灵敏土 St=8~16
《土质学与土力学》多媒体课件
人防工程教研室 赵佩胜 制作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兵 工 程 学 院 多 媒 体 教 学 课 件
第四节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土的三相(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物质在重量和体积
上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干湿、紧密等, 也可以间接地评价土的工程性质,可用三相图来表示土的物 质组成。 在三相图中,各相组成部分在重量和体积方面的关系如
Cu<5 Cu>10
土粒均匀,其级配不良 级配良好
3、三角坐标法
三角坐标可以表示三种粒组的含量,一般把土 粒分成砂粒、粉粒、粘粒三类。 利用几何上,等边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角形三 个边的垂直距离之和为一常数(图1-3)。

令:
h1 h 2 h 3 H 1 0 0 %
《土质学与土力学》多媒体课件
1、单粒结构:主要为碎石类土、砂类土等大颗粒土的 结构形式。
2、聚粒结构:若干个片状土粒以面——面方式聚合在 一起,形成较大的叠片状集合体。 据研究认为:较小的粘土颗粒为片状的,表面带负电荷,
边角断口处带正电荷。
《土质学与土力学》多媒体课件 人防工程教研室 赵佩胜 制作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工 程 兵 工 程 学 院 多 媒 体 教 学 课 件

土力学第一章

土力学第一章

Cu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 匀。工程上把Cu<5的土视 为级配不良的土;
2021/8/2
同时满足Cu≥5和Cc=1~3时, 定名为良好级配土
6
颗粒粒径级配曲线
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比,横坐 标表示土粒的粒径(对数坐标)
2021/8/2
7
2.土粒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取决于母岩的矿物成分和风化作用
m s
m s
测定方法:通常用烘干法,亦可近似用酒
精燃烧法
2021/8/2
17
m ms mw Vs Vw Va
VV
三、换算指标
质量m 气 水
土粒
体积V 1.孔隙比e和孔隙率n 孔隙比e :土中孔隙体积与 土粒体积之比
e Vv Vs
孔隙率n :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以百 分数表示
n Vv 100% V
2021/8/2
14
§1.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一、土的三相图
质量m
体积V

Vw Va Vv
mw

二、直接测定指标 1.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
量 m ms mw
V Vs VwVa
m
Vs V
ms
土粒
特殊情况下土的密度ρd, ρsat,
ρ’
实验方法:环刀法
2021/8/2
15
工程中常用重度来表示单位体积土的重力
质量极轻,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
隙较大的絮状结构
2021/8/2
13
五、土的构造
土的构造是指土体中各结构单元之间的关 系。
1.层理构造:土粒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沉积的
物质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沿竖向呈现出成层 特征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 课件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  课件

土的动应力-应 变关系
土的动力性质分 类
地震工程中的土动力学问题
土的动力性质:土的动剪切强度、动压缩强度和阻尼比等 地震工程中的土动力学问题:地震引起的土体液化、震陷、滑坡等 土的动力学模型:土的动力学本构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等 抗震设计方法:基于土动力学原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土体加固技术等
抗震设计方法与措施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土的应变:土体变形的程度
土的应力:土体受到的压力 或拉力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描述土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
关系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因素:如土的种类、含水率、
温度等
04
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土的强度
土的强度定义: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土的强度分类:天然强度、有效强度、瞬时强度
地下水渗流 对工程的影 响
排水设计的 基本原则和 方法
排水设施的 种类和特点
排水设施的 布置和设计 要点
排水设施的 施工和维护
渗流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渗流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渗流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土体排水与加固措施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06
土的动力性质与地 震工程
土的动力性质
土的动强度
土的动变形
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高等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高等土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的土压力问题:介绍土压力的 产生、分类和计算方法,以及在水利工程 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的渗流问题:介绍渗流的基本 原理、计算方法和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包括堤坝、水库等。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分类:根据土的颗粒大小、矿物成分、结构等特点进行分类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密度、含水量、孔隙率、塑性指数等,用于描述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剪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用于描述土在力作用下的行为 土的工程分类: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和特点,将土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什么是土?
岩石经过风化作用而剥落、搬运、沉积形成的矿 物集合体。
3.风化的类型
○ 物理风化
定义:由于温度变化和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以及盐类的结 晶引起的岩石表面逐渐破碎崩解的过程。
结果:主要使岩石机械破碎。风化的产物(原生矿物)与 原母岩矿物成分、化学性质相同。
○ 化学风化
定义:岩石在水溶液、大气以及有机体的化学作用或生物 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过程。
土的构造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层理(状)结构或成层性。
◇分散构造:土层中土粒分布均匀,性质相近。 ◇裂隙构造:土体中有很多不连续的小裂隙。这种土的强度低、渗透性大。
分散构造
裂隙构造
1.5 土的物理性质(三相)指标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表示土的三相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
指标的分类:
1.基本试验指标:必须通过试验才能确定的指标。
计算公式: mw 100% Ww 100%
ms
Ws
(%) (1 - 16)
试验测定方法:烘干法。
先称一定质量的土m,放在100~1050C下烘干至恒重,则此时的质量即为土粒 的质量ms,土中水的质量mw=m-ms。代入上式即可。
二、反映土单位体积质量(重量)的指标
1.土的干密度ρd
+
+
+ + __
_ _
_
_
__
+ _
_
+ _
___
_ __
_
+_ __
_
_
粘土颗粒
强结合水
O2
105o
H+
H+
水分子 极性
粘粒
弱结合水
自由水

土力学课件--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课件--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2~0.5 0.5~0.25 0.25~0.1 0.1~0.05
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性减 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遇水不膨 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 但随粒径变小而增大
粉粒
粗 细
0.05~0.01
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小, 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较
0.01~0.005 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
5 2 0.5 0.25
0.05 0.005 0.002
8/5/2019
土力学课件
§1.2 土的三相组成
(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测定土中各粒组颗粒质量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确定粒径分布范围的试 验称为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常用的方法:筛分法:粒径>0.075mm 密度计法:粒径<0.075mm 联合测定:既有粒径< 0.075mm, 又有粒径 >0.075mm
8/5/2019
土力学课件
§1.2 土的三相组成
8/5/2019
图 土的颗粒土级力配学曲课件线
§1.2 土的三相组成
二、土的液相 (一)结合水
强结合水性质接近于固体,冰点很低,沸点较高,且不能传递压力。 弱结合水也称为薄膜水,不能传递压力,也不能在孔隙水中自由流动 ,但它可以因电场引力的作用从水膜厚的地方向水膜薄的地方转移。由于 它的存在,使土具有塑性、粘性、影响土的压缩性和强度,并使土的透水 性变小。
8/5/2019
土力学课件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
• 1.1 土的生成
• 1.2 土的三相组成
• 1.3 土的结构、构造
• 1.4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及计算
• 1.5 无粘性土的特性

土力学: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由于引力降低,弱结合水的水分子的排列不如强结 合水紧密,弱结合水可能从较厚水膜或浓度较低处缓慢 地迁移到较薄的水膜或浓度较高处,亦即可从一个土粒 迁移到另一个土粒,这种运动与重力无关,这层不能传 递静水压力的水定义为弱结合水。
d320 d60d10
(1 1b)
式中:d 、d 、d 分别相当于累计百分含量为
10
30
60
10%、30%和60%的粒径;
d10 称为有效粒径;
d60 称为限制粒径;
d 、d 10
30、称d为6平0 均粒径。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5)
不均匀系数 Cu 、Cc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Cu >= 5、Cc =1-3的土级配良好,其余情况为级配不良。
1)横坐标(按对数比例尺)表示某一粒径, 2)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百分
含量。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3)
表1-3中的三种土的累计曲线如图1-1所示。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4)
在累计曲线上,可确定两个描述土的级配的指标:
• 不均匀系数
Cu
d60 d10
(1 1a)
• 曲率系数
Cs
粒组名称
粒组范围(mm)
粒组名称
粒组范转(mm)
漂石(块石)粒组
>200
砂粒粒组
0.075~2
卵石(碎石粒组)
20~200
粉粒粒组
0.005~0.075
砾石粒粗
2~20
粘粒粒组
<0.005
我国上述规范采用的粒组划分标准见表1-1。《土的
工程分类标准》1.(G土B的J14粒5-9组0)划在分砂粒(粒4组)与粉粒粒组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 课件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  课件
添加副标题
高等土力学第一章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土的应力与应变
02 土力学基本概念 04 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05 土压力与挡土墙设 计
06 地基承载力与沉降 计算
07 特殊土工程性质与 处理方法
添加章节标题
土力学基本概念
土的气组成的自然体
黄土的工程分类:根据黄土的工程性质,可 以将黄土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黄土 在工程中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黄土的处理方法:包括排水固结法、强夯 法、换填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 黄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膨胀土工程性质与处理方法
膨胀土的定义与分类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膨胀土的膨胀机理
土的应变:土体变形的大小 和方向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描述 土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曲 线
土的应力:土体受到的力,包 括压应力、剪应力和弯应力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非 线性和弹塑性等
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土的强度
土的强度定义: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土的强度分类:天然强度、残余强度、有效强度等 影响土强度的因素:土的成分、结构、应力历史、环境条件等 土的强度试验方法: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
稳定的能力。
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因素:包括土的物 理性质、力学性质、 地质条件、地下水 位、荷载大小和分
布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基承载力与沉降 计算的关系:地基 承载力是影响建筑 物沉降的重要因素 之一,通过合理的 地基设计和沉降计 算,可以确保建筑 物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添加标题
地基承载力与建筑 物安全性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不足可 能导致建筑物沉降、 倾斜甚至倒塌,因 此在进行建筑设计 时,必须充分考虑 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土力学基础工程ppt课件(完整版)精选全文

土力学基础工程ppt课件(完整版)精选全文

b d 0[x ()2z2]2
z p [ n (am n r a cr tn m c a 1 ) t n ( n a m ( 1 n ) n 2 1 ) m 2 ] s p 0
2.4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高低,常用压缩性指标定量 表示。压缩性指标,通常由工程地质勘 察取天然结构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压 缩试验测定。
<0.005
0 4 0
小 于 某 粒 径 的 土 粒 质 量 /%
100
80
60
40
20
0 10
1
0 .1
0 .0 1
1 E -3
粒 径 /mm
1.1.2 土中水
(1)结合水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
(2)自由水
重力水、毛细水
(3)气态水
(4)固态水
双电层
• 结合水概念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
• 双电层概念
k l e 2
2.2.4 基底附加压力
p 0p ch p 0 h
2.3 地基附加应力
2.2.1 基本概念
1、定义
附加应力是由于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增 量。
2、基本假定
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 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的。
2.2.2 竖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地基附加 应力布辛奈斯克解答
• 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1) 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性; (2) 在离基底不同深度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
线处最大,随着距离中轴线愈远愈小; (3)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沿垂线方向的任意点,随深度愈
向下附加应力愈小。
4、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
dp pd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1 §1.2 §1.3 §1.4 §1.5 §1.6 §1.7 土的形成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击实特性§1.1 土的形成土的形成示意图 岩石 地球风化搬运、 搬运、沉积土 地球31 风化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 物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物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主要因素是 岩石的失重和温度变化, 岩石的失重和温度变化,岩石裂隙中 水的结冰等。

水的结冰等。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 岩石、 岩石、矿物发生化学变化并 生成新矿物的过程。

生成新矿物的过程。

主因是 水和氧,前者引起溶解、 水和氧,前者引起溶解、水 化,后者引起氧化等化学反 应。

动植物及微生物 引起的岩石风化。

动植物活动有 机 质物理风化5石灰岩里面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 里面, 二氧化碳的水 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 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 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 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 称为固化)。

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称为固化 。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 钟乳石”。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 钟乳石 。

化学风化62 搬运 由风力、水流、重力等完成 搬运—由风力 水流、 由风力、 沉积—残积 坡积、 残积、 3 沉积 残积、坡积、冲积等根据形成过程,可将土分为两大类: 根据形成过程,可将土分为两大类:残积土 无搬运母岩表层经风化作用破碎 成岩屑或细小颗粒后, 成岩屑或细小颗粒后, 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的 堆积物运积土 有搬运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 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 受自然力的作用搬运到 远近不同的地点所沉积 的堆积物坡积土洪积物(层)断面 洪积物河流形成冲击土河床、河漫滩、 河床、河漫滩、阶地(平原河谷)冲击物 平原河谷)风积土风积土: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 的堆积物。

土力学课件PPT课件

土力学课件PPT课件
第15页/共139页
(三)其它沉积物 除了上述四种成囚类型的沉积物外,还有海洋沉积物
(Q”)、 湖泊沉积物(Q‘)、 冰川沉积物(Q”)及风积物(Q”‘)等,它们是分别由海洋, 湖泊、冰川及风等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第16页/共139页
1-3 土 的 组 成
一 土的固体颗粒 · 土中的固体颗粒(简称土粒)的大小和形状、 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 质的重要因素。
第13页/共139页
(二)冲积物(Q) 冲积物是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 的坡积、洪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 带形成的沉积物。
第14页/共139页
1平原河谷冲积物 平原河谷除河床外,大多数都有河漫滩及阶地等地貌单元 (图1—7)。
2.山区河谷冲积层 在山区,河谷两岸陡削,大多仅有河谷阶地(图1-8)。
形成电场,在土粒电场范围内的水分子和水溶液中的阳离
子(如Na’、Ca”、A1”等)一起吸附在土粒表面。因为水分
子是极性分子(氢原子端显正电荷,氧原子端显负电荷),
它被土粒表面电荷或水溶液中离子电荷的吸引而定向排列
(图1—13)。
双电子层
第22页/共139页
第23页/共139页
(1)强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2)弱结合水 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2自由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它 的性质和普通水一样,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 溶解能力。 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 和毛细水。 (1)重力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 力作用。
三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 及生物演化相对应的时代段落。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 顺序,所划分的地质年代。 在地质学中,根据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方法把地 质相对年代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为若干纪,每纪又细分为 若干世及期。在每一个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的地 层(参见表1-6) 在新生代中最新近的一个纪称为第四纪,由原岩 风化产物(碎屑物质),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剥蚀、 搬运、沉积)形成尚未胶结硬化的沉积物(层),通称

土质学和土力学课件

土质学和土力学课件

透水性很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高 度不超 过粒径大小
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性 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遇水不膨 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 随粒径变小而增大
粉粒 粘粒
粗 细
0.05~0.01 0.01~0.005
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 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 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
土中水
土中水处于不同位置和温度条件下,可具 有不同旳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液 态水是土中孔隙水旳主要存在状态,因其受土 粒表面双电层影响程度旳不同可分为结合水、 毛细水、重力水。后两者也称为非结合水(自
由水)。
水的类型
主要作用力
结合水
物理化学力
毛细水 非结合水
重力水
表面张力和重力 重力
1.结合水
土力学与土质学
(第1章)
第1章 土旳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学习要求:
了解土旳成因和三相构成,掌握土旳物理性 质和物理状态指标旳定义、物理概念、计算公式 和单位。要求熟练地掌握物理指标旳三相换算。 了解地基土旳工程分类根据与精拟定名。
基本内容:
1.1 土旳形成与特征 1.2 土旳三相构成 1.3 土旳物理性质指标 1.4 土旳物理状态指标 1.5 土旳工程分类
化学风化——指岩石碎屑与空气、水和多种水溶液相接触, 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变化原来矿物成份,形成新 旳矿物(次生矿物)。生成旳土为细粒土,粘性土。
生物风化——由动物、植物和人类对岩体旳破坏称~。
土旳构造和构造
1.定义: 指土颗粒旳大小、形状、表面特征, 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旳综合特征。
2.分类:
水溶盐
●有有机高质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

土力学课件ppt

土力学课件ppt

环境工程中的土力学
总结词
环境保护、土壤修复
详细描述
在环境工程中,土力学主要关注土壤污染和修复、土壤保持和土地复垦等方面。它研究土壤污染物的 迁移转化规律,提出土壤修复和改良的方法和技术,为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地质工程中的土力学
总结词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详细描述
地质工程中的土力学主要研究岩土体的稳定性、变形和渗流 等问题,涉及到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应 用。同时,它也涉及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如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预测和治理。
04
渗流基本概念
渗流
土中水流在土壤孔隙中的流动现象。
孔隙压力
土壤孔隙中的流体压力。
渗透力
水流在土壤孔隙中流动时对土壤颗粒产生的动水 压力。
达西定律
达西定律描述了水在土壤孔隙中流动 时的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即 水流的速率与孔隙压力梯度成正比。
达西定律是渗流理论的基本定律,适 用于描述土壤和岩石等连续介质的渗 流。
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固结方程有太沙 基固结方程、剑桥固结
方程等。
土力学在工程中的
07
应用
土木工程中的土力学
总结词
基础建设、建筑安全
详细描述
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于研究和解决地基与基础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它涉及到土的强度、变形、渗透等基本特性,以及如何进行合 理的地基设计、基础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
土压力理论
02
静止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是指土体在无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平衡时产生的土压力,通常表现为 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
静止土压力的大小与挡土墙的刚度和位移有关,计算公式为:P = K * γ * H,其 中K为静止土压力系数,γ为土的容重,H为挡土墙高度。

土力学-第一章

土力学-第一章

土的结构类型
• 示意图
单粒结构—松
• 排列形式 • 矿物成分
点与点、点与面 原生矿物
单粒结构—密
粗 粒 土
30 岩土工程研究所
郭莹主讲
土力学
§1 土的物性及分类 §1.1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 1.1.4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类型
• 示意图
细 粒 土 • 形成环境
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曲线及指标的用途:
1)粒组含量用于土的分类定名;
2)不均匀系数Cu用于判定土的不均匀程度: Cu ≥ 5,不均匀土; Cu < 5,均匀土
3)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连续程度: C c = 1 ~ 3, 级配连续土; Cc > 3 或 Cc < 1,级配不连续土
4)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级配优劣: 如果 Cu ≥ 5且 C c = 1 ~ 3 , 级配良好的土; 如果 Cu < 5 或 Cc > 3 或 Cc < 1, 级配不良的土。
重力水
地下水位(浸润线)以下饱和土中; 在重力作用下可在土中自由流动。
(gravitation water)
自由水
(free water)
• 存在于固气之间
毛细水
• 在重力与表面张力作用下
可在土粒间孔隙中自由移动 (capillary water)
26 岩土工程研究所
郭莹主讲
土力学
§1 土的物性及分类 §1.1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 1.1.3土的液相
粒径(mm)
∵d60A = d60B= 0.28,d10A=0.15 d10B =0.02 ∴CuA=1.87 <CuB=14
16 岩土工程研究所
郭莹主讲

土力学经典课件第一部分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力学经典课件第一部分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的比重是多少第一部分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一、计算题1-1-1已知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天然密度。

计算孔隙比e、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干密度、孔隙率n、饱和度。

1-1-2某烘干土样质量为200g, 其颗粒分析结果如表1-1所列。

试绘制颗粒级配曲线,求特征粒径,并确定不均匀系数以及评价级配均匀情况。

表1-1粒径(mm)10-55-22-11-0.50.5-0.250.25-0.10.1-0.050.05-0.010.01-0.005<0.005粒组含量(g)101618242220257201-1-3一地基土样,含水量=18%,干密度=1。

60g/cm3,相对密度 ds=3.10,液限=29.1%,塑限=17.3%。

求(1)该土的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

(2)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土的名称及状态。

1-1-4从某土层中取原状土做试验,测得土样体积为50,湿土样质量为98g,烘干后质量为77。

5g,土粒相对密度2.65。

计算土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

1-1-5某地基土为砂土,取风干后土样500g,筛分试验结果如表1-2所列。

试确定砂土名称。

筛孔直径(mm)2020.50.250.075<0.075总计留在每层筛上土重(g)407019050500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重的百分率(%)82252901001-1-6已知土样相对密度为2。

7,孔隙率为50%,含水量为20%,若将10该土体加水至完全饱和,需要加多少水?1-1-7一体积为50的原状土样,其湿土质量为0.1kg,烘干后质量为0.07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土的液限=50%,塑限=30%。

求(1)土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该土的名称和状态。

(2)若将土样压实使其干密度达到1.7t/,此时土样孔隙比减少多少?1-1-8已知某中砂层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重度=20.8,相对密度ds=2.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风化
物理风化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因素的 影响产生胀缩而发生裂缝,或在运动 过母程岩中表因面碰和撞碎和散摩的擦颗而粒破受碎环境因素的
作用而改变其矿物的化学成分,形成 新的矿物
量变
原生矿物
无粘性土
质变
化学风化
次生矿物
粘性土
生物循环
有机质
动植物的活动
6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1土的形成
二. 搬运与沉积
15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特征粒径:
d50 : 平均粒径 d60 : 控制粒径 d10 : 有效粒径 d30
粗细程度: 用d50 表示
不均匀程度:
Cu = d60 / d10
— 不均匀系数
Cu ≥5,级配不均匀
连续程度:
Cc = d302 / (d60 ×d10 )
R
0.030
0.545 17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粒径级配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及指标的用途: 1)粒组含量用于土的分类定名; 2)不均匀系数Cu用于判定土的不均匀程度: Cu ≥ 5, 不均匀土; Cu < 5, 均匀土 3)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连续程度: C c = 1 ~ 3, 级配连续土; Cc > 3 或 Cc < 1,级配不连续土 4)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用于判定土的级配优劣: 如果 Cu ≥ 5且 C c = 1 ~ 3 , 级配 良好的土; 如果 Cu < 5 或 Cc > 3 或 Cc < 1, 级配 不良的土
72 水分法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P(%)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P
90 80
%
70
60
95
50
87
40
30
78
20
66
10 0
55
36
粒径(mm)
粒径(mm) 0.05 0.01 0.005
百分数P(%) 26 13.5 10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本章目的: 对土的特点进行详细解释和定量描述
本章特点: 看起来零散
学习要点: 各节间联系 各节内层次
2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土的形成 影 响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物理状态 土的结构
土的工程分类
决定
土的压实性
渗透特性 变形特性 强度特性
3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3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粒径级配
——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确定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粗粒土 (>0.1 mm)
水分法:适用于细粒土 (<0.1 mm)
•表述方法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4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200g 10 5.0 10 2.0 16 1.0 18 0.5 24 0.25 22 0.1 38
§1.1 土的形成 §1.2 土的三相组成 §1.3 土的物理状态 §1.4 土的结构 §1.5 土的工程分类 §1.6 土的压实性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1 土的形成
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
影响
物理力学 性质
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岩石 地球
风化 搬运、沉积
土 地球
5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1土的形成
9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 土的三相组成
土体
固相 + 液相 + 气相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
重要影响
次要作用
10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粒径级配
矿物成分
颗粒形状
物理状态 力学特性
11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1. 粒径级配
颗粒大小
影响土性 的主因
各粒径成分 在土中占的 比例
狭义的粒径级配
12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颗粒大小
•粒组 按粗细进行分组,将粒径接近的归成一类
•界限粒径
d
(mm)
0.1
粗粒
砾石
砂粒
细粒
粉粒 粘粒 胶粒
粗 中 细 粗 中 细 极细
20
60
5 2 0.5 0.25
0.05 0.005 0.002
— 曲率系数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50 d30
d10
粒径(mm)
d60 d10 d30 Cu Cc
0.33 0.005 0.063 66 2.41
16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斜率: 某粒径范围内颗粒的含量 陡—相应粒组质量集中 缓--相应粒组含量少 平台--相应粒组缺乏
连续程度:
Cc = d302 / (d60 ×d10 )
母岩表层经风化作用破碎成岩屑或细小 颗粒后,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颗粒表面粗糙

残积土
无搬运
残积土 强风化 弱风化
多棱角 粗细不均 无层理
质 较 好
微风化
母岩体
运积土
有搬运
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受自然力的作用 搬运到远近不同的地点所沉积的堆积物
7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1土的形成 2. 搬运与沉积
18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2土的三相组成 一. 固体颗粒
2. 矿物成分
原生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 主要是粘土矿物,包括三种类型
— 曲率系数
较大颗粒缺少 Cc 减小 较小颗粒缺少 Cc 增大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30
d10
Cc = 1 ~ 3, 级配连续性好
粒径(mm)
曲线 d60 d10 d30 Cu Cc
L
0.081
3.98
M 0.33 0.005 0.063 66 2.41
运积土
有搬运
重力: 坡积土 土粒粗细不同,性质不均匀
洪积土 有分选性,近粗远细
流水:
冲积土 浑圆度分选性明显,土层交迭 湖泊沼泽沉积土 含有机物淤泥,土性差
海相沉积物 颗粒细,表层松软,土性差
冰川: 冰积土 土粒粗细变化较大,性质不均匀
风:风积土 颗粒均匀,层厚而不具层理
8
§1 土的物性与分类
§1.1 土的形成 §1.2 土的三相组成 §1.3 土的物理状态 §1.4 土的结构 §1.5 土的工程分类 §1.6 土的压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