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重点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氧化酶实验:检测细菌是否具有氧化性特征。
具有氧化酶特征的细菌能将二甲苯基对二甲胺氧化,是试剂分子中氢脱出与氧结合,试剂被氧化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
2、触酶试验:检验细菌是否具有触酶的特性。
具有触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水泡,为触酶阳性。
3、糖(醇)发酵实验:不同细菌含酶类不同,因而分解糖的能力亦各异。
有的细菌能分解某些糖类产酸和产气,有的细菌分解某些糖类只产酸,还有些因缺乏某些分解糖的酶而不能分解某些糖类。
4、甲基红试验::检测细菌分解葡萄糖后培养基中的酸碱度,以此区别肠道杆菌的种类。
5、七叶苷水解试验:有的细菌可将七叶苷分解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枸橼酸的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化合物,使培养基呈黑色。
6、靛基质(吲哚)试验:检测细菌能否分解色氨酸而产生靛基质的特性。
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而生成靛基质,后者与对二甲基苯甲醛作用后形成玫瑰靛基质,此为靛基质阳性。
7、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8、尿素酶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
9、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细菌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使苯丙氨酸脱去氨基生成苯丙酮酸,与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合物。
10、氨基酸脱羧酶试验:细菌凭借其特异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的羧基,产生胺和CO2的过程。
11、枸橼(柠檬)酸盐利用试验:检测细菌能否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的唯一来源。
其培养基含有枸橼酸钠和磷酸二氢铵,前者为碳唯一来源,后者为氮唯一来源,有些细菌利用枸橼酸盐为碳的唯一来源,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使枸橼酸钠经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再转变为碳酸盐→培养基pH由酸性变成碱性→培养基(含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由绿色变为深蓝色,为阳性。
12、丙二酸盐试验:某些细菌以丙二酸盐为唯一碳源,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碱性。
13、血浆凝固酶试验:检测细菌是否产生可使新鲜动物血浆发生凝集的凝固酶,通常是有致病性的细菌均具有此酶,但是目前不产生血浆凝固酶的致病性细菌也有增多趋势。
14、葡萄糖酸盐试验:某些细菌可氧化葡萄糖酸钾,生成α-酮基葡萄糖酸。
α-酮基葡萄糖酸是一种还原性物质,可与班氏试剂起反应,出现棕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15、CAMP试验:B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促进葡萄球菌的溶血素溶解红细胞的能力,故在交界处溶血增强,出现矢形的溶血区,
16、DN A 酶试验:DNA 酶可水解DNA 长链,形成数个单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链。
长链DNA 可被酸沉淀,而寡核苷酸可溶于酸。
在菌落平板上加入盐酸后,若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而其他部位呈浑浊,表示该菌具有DNA 酶。
17、奥普托欣敏感性试验:几乎所有的肺炎链球菌都对奥普托欣敏感,而奥普托欣对于其他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
18、杆菌肽敏感试验: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几乎是100%敏感,而其它群链球菌对杆菌肽通常耐药。
故此试验可对链球菌进行鉴别。
19、培养基: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20、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血平板上培养,由于葡萄球菌生长时能合成较多V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于是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少,即成为卫星现象。
21、MIC:最低抑菌浓度,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22、MBC:最低杀菌浓度,是指能够是细菌减少99.9%以上的最低浓度。
23、霍乱红试验: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盐还原能力。
霍乱弧菌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吲哚结合成亚硝基吲哚,滴加浓硫酸出现蔷薇色,即阳性
24、粘丝试验:将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与霍乱弧菌制成浓菌液,1min内悬液由混变清,并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丝,即阳性
25、神奈川现象:95%腹泻病人分离菌株,在含高盐(70g/L)甘露醇的人O型血或兔血琼脂平板(我萋血琼脂平板)上产生β溶血现象。
26、荚膜肿胀试验:特异性抗血清与相应细菌的荚膜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可使细菌荚膜显著增大出现肿胀的试验。
一、如何鉴定副溶血性弧菌?【答案】革兰阴性菌,呈弧状。
为α溶血或不溶血。
副溶血性弧菌可依据氧化酶阳性,对O/129敏感,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不发酵蔗糖、乳糖,吲哚试验阳性,大部分菌株脲酶阴性,V-P阴性,在不含NaCl和含10%NaCl 的蛋白胨水中不生长,在含1%~8%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神奈川现象阳性,作出鉴定。
二、葡萄球菌属的鉴定程序: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与鉴定:a直接涂片镜检——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如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则可初步报告:“找到革兰阳性葡萄状排列球菌,似葡萄球菌”。
b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行涂片染色镜检。
c鉴定要点——本菌特征:致病性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一般呈金黄色,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血浆凝固酶试验和耐热核酸酶试验均呈阳性,发酵甘露醇。
4、药敏试验
三、金黄葡萄球菌鉴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阳性,镜下大多葡萄状排列,有散在。
触酶试验阳性,区别链球菌。
氧化酶阳性,可与10%NaCl中生长,凝固酶阳性。
作出判断。
四、霍乱弧菌鉴定
为革兰阴性杆菌,呈鱼群样排列。
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
对O/129敏感、动力阳性,靛基质阳性、尿素酶阴性、在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形成菌膜,霍乱红试验阳性、粘丝试验阳性。
五、志贺菌属临床意义
(一)致病因素:1. 侵袭力:菌毛粘附在肠粘膜表面2. 内毒素:粘膜细胞发炎,毛细血管血栓,导致坏死脱落和溃疡,脓血便;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意识障碍,中毒性休克)3. 外毒素:A群志贺菌Ⅰ和Ⅱ型产生志贺毒素(Vero毒素),有细胞毒、肠毒素和神经毒等生物学活性
(二) 所致疾病:有以下3种临床类型:1.急性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很少进血流,中毒性菌痢见于小儿,常无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2. 慢性细菌性痢疾:菌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视为慢性菌痢;3.隐匿型菌痢4.携带者:有恢复期带菌、慢性带菌和健康带菌等3种,是主要的传染源。
六、伤寒沙门菌的鉴定
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乳糖和蔗糖,吲哚IND (-)、尿素URE (-)、VP(—),甲基红(+)、枸橼酸盐利用CIT (+/-)、大多硫化氢(+)、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ORN(+)。
七、志贺菌鉴定
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短小。
菌属特征:在肠道鉴别培养基生长形成无色透明,中等大小,光滑的不分解乳糖的菌落,有助于初步鉴定。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乳糖(-)、赖氨酸(-)、H2S(-)、尿素(—)、动力(—)、VP (-),枸橼酸盐(-)。
与不活跃E.coli的鉴别:采用醋酸钠、葡萄糖铵和粘质酸盐试验,大肠埃希菌均为(+),而志贺菌为(-)
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别:采用氧化酶和ONPG试验,类志贺邻单胞菌均为(+),而志贺菌为(-)
与沙门菌伤寒血清型鉴别:采用动力,H2S试验,沙门菌伤寒血清型均为(+),而志贺菌为(-),也可采用因子血清凝集试验鉴别
凡生化反应符合Shigella者均需做血清学鉴定和分型
八、铜绿假单胞菌鉴定
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微湾,末端多呈圆形,麦康凯培养基:不发酵乳糖。
动力阳性,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通常为氧化型,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或氮气、专性需氧,4℃不生长,42℃生长,可产生水溶性黄绿色或褐色的青脓素。
九、不动杆菌的鉴定:
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糖类、双糖铁培养基KIA的底层和斜面均不变色、氧化酶阳性、硝酸盐还原常为阴性、动力阴性,触酶试验阳性、专性需氧。
十、血标本检验程序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标本的验收与培养鉴定:1)标本验收:标本的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符合,培养瓶是否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申请单是否注明采血时间、采血量、抗菌药使用情况、采血部位;合格微生物检查,不合格注明原因,退回,重新采血。
2)细菌分离培养:a血标本的培养与细菌分离,b若细菌生长,应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初步报告;接种适宜培养基纯培养,c 纯培养菌落,革兰染色,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3、报告及解释:1)阳性a初级报告:立即口头报告b-中级报告:药敏及初步鉴定c最终报告:药敏及鉴定;2)阴性-72h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应继续培养至7天
十一、合格痰标本的镜检标准
分类细胞数/低倍镜视野标本判别
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
A >25 <10 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B >25 10—25 尚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C <10 >25 不合格,建议重送标本
十二、痰标本合格的条件
1、检查培养瓶是否有漏液、破损或明显污染,
2、检查标本是否有标签,
3、检查瓶子上的标签与申请单是否相符,
4、检查标本是否适量。
十三、中段尿的临床意义
1、菌落数<5×104CFU/ml,无意义,仅报告菌落数及革兰染色特征,并注明是纯培养或是混合菌生长。
2、(菌落数5~10)×104CFU/ml,①纯培养有意义,需报告菌落计数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的结果;②混合菌生长无意义,仅做革兰染色镜检,并报告镜检结果。
3、菌落数>105CFU/ml,①纯培养有意义,需报告菌落计数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的结果;
②混合菌生长,但其中某种菌落数≥105者也有意义,需报告菌落计数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的结果;③4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无意义,报告标本污染。
十四、可以使尿液中细菌数量减少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生长受到抑制;(2)尿液稀释,尿比重<1.003,营养成分减少,细菌生长迟缓;(3)尿pH<5.0或>8.5,细菌生长受阻;(4)尿频时,膀胱内细菌停留时间短,菌落数减少;(5)尿道口消毒液混入标本中,影响细菌繁殖,菌落数减少;(6)不同种类的细菌生长速度不同、营养要求不同,菌落计数有所不同,有文献推荐:革兰阴性菌以菌落计数>105CFU/ml,而革兰阳性菌以菌落计数>104CFU/ml为诊断尿路感染的标准。
十五、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诊断要点。
检出革兰阳性杆菌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菌体大小、长短不一,直或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常排列呈V、Y、X等文字形;血平板上长出直径为(1~2)mm、灰白色、不透明的S型菌落。
在吕氏血清斜面上生长迅速,菌落为细小灰白色有光泽的圆形落或灰白色的光泽菌落。
分离培养时常用鉴别选择培养基含0.03%~
0.04%亚碲酸钾血平板。
涂片染色有棒状杆菌的典型的深蓝色异染颗粒。
1、苯丙氨酸琼脂为斜面培养基、
2、丙二酸盐培养基蓝色为阳性、V-P试验红色为阳性、甲基红试验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为阴性、七叶苷水解试验黑色阳性、靛基质试验红色阳性、硫化氢试验黑色阳性、尿素酶试验粉红色阳性、氨基酸脱羧酶试验紫色阳性,黄色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绿色为阳性、枸橼(柠檬)酸盐利用试验深蓝色为阳性,绿色为阴性、葡萄糖酸盐试验出现棕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阳性。
3、宋内志贺菌形成扁平R型菌落
4、耶尔森菌属:G-直杆或球杆状,两极浓染。
陈旧培养基或高盐培养基呈多形性,球状、哑铃状、棒状等。
肉汤培养基:24h沉淀生长,48h形成菌膜,稍加摇晃后呈钟乳石状下垂。
35℃无动力,22—25℃周鞭毛,翻滚螺。
5、克雷伯菌属:条件致病菌,G-球杆菌,成对或短链排列。
普通琼脂:较大、凸起、灰白色,光亮,粘液型菌落,易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
荚膜肿胀试验阳性。
6、沙雷菌属产生两种色素:1、灵菌红素:非水溶性色素;吡羧酸:水溶性,能扩散。
7、变形杆菌属迁徙现象可被石炭酸或胆盐抑制。
8、李斯特菌属:革兰阳性短小杆菌,成双排列。
25℃有动力,35℃无动力。
血清葡萄糖蛋白胨水:荚膜,4℃冷增菌。
半固体培养基:倒伞形生长。
本菌耐碱耐盐,易误判为粪肠球菌:粪肠球菌触酶(-)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25℃有动力,37℃无动力、CAMP试验(+),常误判为B群链球菌,触酶鉴别。
9、鲍特菌属:(百日咳)鲍-金培养基2—3天后形成细小、光滑、凸起,灰色不透明的水银滴状菌落,有狭窄溶血环;CCBA琼脂:光滑、有光泽、水银样菌落。
10、布鲁菌属:改良Ziehl-Neelsen染色:菌体红色,背景蓝色;柯兹洛夫斯基染色法:菌体红色,背景绿色
11、弯曲菌属:马尿酸盐水解试验: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马尿酸盐水解试验阳性、42℃生长。
12、螺杆菌属常用的培养基有哥伦比亚血琼脂、心脑浸液血琼脂、布氏菌血培养基等
13、副溶血性弧菌神奈川现象阳性。
培养基:我萋培养基。
14、莫拉菌属:三糖铁培养基产酸阴性。
不分解任何糖类的非发酵球杆菌。
15、军团菌,原代培养必需以I-半胱氨酸作为生长因子。
培养基:缓冲活性炭酵母浸出琼脂。
16、炭疽芽孢杆菌:革兰阴性大杆菌,动力阴性,牛乳凝固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串珠试验、青霉素抑菌试验阳性。
17、白喉棒状杆菌:Elek平板毒力试验,Albert染色:有异染颗粒。
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可直接接种到吕氟血清培养基或亚硫酸盐培养基上。
分离培养时常用鉴别选择培养基含0.03%~0.04%亚碲酸钾血平板
英译汉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产碱菌属Alcaligenes 厌氧性球菌(anaerobic cocci)
伯克霍尔菌属Burkholderia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拟杆菌属(Bacteroides)
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 金色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加特纳菌属 Gardnerella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哈夫尼亚菌属 Hafnia
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军团菌属Legionella 李斯特菌属 Listeria
摩根菌属Morganella 莫拉菌属Moraxella 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
奈瑟菌属(Neisseria)
多源菌属 Pantoea 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变形杆菌属Proteus
邻单胞菌属 Plesiomona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柔特勒菌属Raoultella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志贺菌属Shigella
沙门菌属Salmonella 沙雷菌属 Serratia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弧菌属(Vibrio)
MIC:最低抑菌浓度。
MBC:最低杀菌浓度CPE 细胞病变效应
ETEC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P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I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H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AGG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