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文学—上古神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上古神话
1.1 复习笔记
一、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1.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2)神话的产生
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和灾难性的自然现象,人们不由自主地会惊奇和恐慌,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感情,并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

(3)神话的功能
①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②人类初期生产力低下,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

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③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
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2.文献记载
(1)记载神话比较集中的是《山海经》。

(2)神话也散见于经、史、子、集各类书中。

如:
①《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大雅·生民》等篇;
②《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
③《左传》、《国语》、《逸周书》等史书中也可以看出神话的蛛丝马迹。

④先秦诸子中,《庄子》援引神话最多。

⑤《吕氏春秋》和《淮南子》都保存了不少神话。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保留在《淮南子》中。

3.《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1)《山海经》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2)神话价值
①《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②《山海经》中保留的神话相当古老,但严格地说来还是神多于神话。

大量对山神形貌的描述,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海经、大荒经的神话色彩是全书中最浓的,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

其中有不少想象奇特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流传广远。

③《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甚至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

总之,《山海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1.神话的分类
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
(1)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保留在《艺文类聚》中。

(2)始祖神话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的故事。

《淮南子·览冥训》和《太平御览》中都有相关记载。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

如《诗经·大雅·生民》中记录的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

(3)洪水神话
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

《山海经·海内经》、《离骚》、《孟子》、《史记》等都有相关记载。

(4)战争神话
①《史记·五帝本纪》载的炎黄阪泉之战,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

②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和《太平御览》等书中,记载了黄帝与蚩尤间的战争。

(5)发明创造神话
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在《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保留了后羿射日的神话。

(6)其他神话
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所记载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和《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的精卫填海的神话。

2.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如从《山海经》中对那些兽类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等。

(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载的刑天。

三、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

这种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2.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

神话的综合也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它通过一定程度的
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了具体事物。

比如龙这个神话形象,便是经过长时间的综合而形成的。

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思考,他们必须借用某些具体的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是集体意识情感的表达。

四、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1.上古神话散失的原因
(1)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

(2)神话的历史化。

(3)神话被道教改造发展为仙话,其民族精神、审美品质被严重地削弱。

2.神话历史化
(1)含义
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

(2)神话历史化的方式
①认为其文“不雅驯”,违背理性化原则的神话很难被纳入历史谱系之中,遭到删削。

如对《淮南子》古本载嫦娥奔月神话时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的删减。

②另一个方法就是改造,即对神话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

《史记》中就有不少例子。

神话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开始了,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

孔子本人就“不语怪力乱神”,还直接参与了对神话的改造。

3.古代神话对后世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影响深刻。

(1)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

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如《离骚》、《洛神赋》、《柳毅传》等等。

而明清的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

(2)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渗入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如《离骚》之于屈原,《聊斋志异》之于蒲松龄。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