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
1、工具材料:石、骨器 铁器 耒耜 犁
2、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3、生产动力:人力 畜力
自然力
4、组织形式:集体协作
分散个体
5、工具类型: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6、生产经验:总结与推广
幻灯片 8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
2、奴隶社会:
井田制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影响农业因素之: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甲骨文中的田字
时期 原始社会
土地制度 氏族集体所有制
表现形式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土地所有制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井田制
土地国有制 地主所有制 自耕农所有制
探究1:关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3、废除: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 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就
有废除井田制的内容。
商鞅
探究2: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1、形成原因 生产力发展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使用,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
2、形成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3、特点: 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
铁器农具 始于春秋
3
铁制农具
耕作技术
A.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到牛耕 动力:人力到畜力
春秋:牛耕开始出现
B. 铁犁牛耕
二牛二人
1 二牛三人
2 二牛一人
3 一牛一人
犁的改进 直犁到曲辕犁
唐 曲辕犁 汉 直辕犁
牛耕的运用 是我国农业技术 史上农用动力的
一次革命;
牛耕
使用畜力
翻车:三国时期马 钧发明的灌溉工具,把 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均田免粮
王 朝
新的自耕农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②经营方法:农民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③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④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五五谷谷丰登
黍
稷
麦
豆
稻
六畜六畜兴旺
猪
马
牛
羊
狗
鸡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1.纺织业: a.丝织业:
上古黄帝时期发明养蚕缫丝。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耕获图》宋代江南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农业
农业的起源
农业包括: 作物栽培 : 采集--培植 牲畜养殖 : 狩猎--驯化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1、农业的起源:
神农氏的传说
“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五谷, 曰神农也。”
使用人力
筒车
筒车是唐朝 时期发明的 灌溉工具
利用水力
灌溉动力
人力到水力
槔 桔
秋 春
三
唐
国
朝
翻
筒
车
车
工具的多样化
耧车
秧马
劳动组织形式: 集体协作到分散个体生产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 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 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 体经营为主。
1、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自然经济。
2、危害、解决措施:
土地兼并 (地主官僚)
小农丧地 破产流亡
赋税减少 阶级矛盾
改革 (抑制兼并)
农民起义 (改变所有权)
影响农业因素之:土地、赋税问题
统 治 者
被统治者
封建政权
徭田 役赋 兵人 役头
税
抑
制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田
兼
赋
并
地主
地 租
自耕农
佃农
激化矛盾
农民起义 新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 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 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 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 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 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 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 井田。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 劳动产品;
甲骨文中的“田”字
2、瓦解:春秋时期
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 量的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 税)。 ②私田大量增加,公田(井田)日益减少,井田上 的劳动力也日益减少。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 改革。鲁国初税亩制的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 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小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封建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
4、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 的桎梏。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酿成明末农民战争。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 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探究3:关于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
“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 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 也。”
思考:神农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
制耒耜,教民耕作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 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 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流通方式
官营 手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 不在市场
工业 集中于大作坊
生活用品
流通
民营 手 民间私人自主
工业
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 流 通
家庭 手 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
剩余部分 出售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成就
1.衣被天下的纺织业: 2.巧夺天工的陶瓷业: 3.素称发达的冶铸业: 4.门类齐全的其它行业: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1、起源: 2、地位:
1)农业的经济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 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 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古代农耕技术的演进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器牛耕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2、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
3、春秋战国: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4、汉代时期: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 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石锄、石斧 (刀耕火种时期)
木耒
骨耜
(石器锄耕时期)
铁
器
铁犁 春秋开始使用
时 代
战国得到推广
汉朝逐渐普及
青铜铲 商周时期
制造工具的材料
1 石器
石、骨到铁
骨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