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雕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1
杨纯1, 2,马引利1,田晓燕1,王建林2
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2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兰州(730000)
E-mail:yangchun774@
摘 要:运用大体解剖与光镜观察了金雕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金雕有锋利的喙。舌根表面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可防止食物滑脱。消化道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层。消化管各段腺体发达,食管粗大且收缩性较大,食管表层为轻度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异常发达,嗉囊发达,肌胃内无明显的类角质膜。肠道长是体长的1.01倍,小肠较发达,长897 mm,占肠道总长的95%,具双侧盲肠。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分支现象异常明显,有中央乳糜管存在,粘膜下层不明显。空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粗短,少有分支,具有不发达的双侧盲肠,呈“V”形,管壁较厚,固有层有淋巴结存在,粘膜下层异常发达,内充填有脂肪组织,直肠壁环行肌发达。肝、胰小叶不明显。
关键词:金雕;消化系统;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Q954
金雕(Aquinas chrysaetos)又名黄鹰、洁白鹰,隶属于隼形目,鹰科,为大型猛禽。金雕数量稀少,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金雕在山西省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恒山、五台山、管涔山、关帝山、太行山、吕梁山及中条山等地[2]。针对蛇雕(Spilornis cheela),普通鵟(Buteo buteo),秃鹫(Aegypius monach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等猛禽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4-8,]。然而,金雕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迄今未见报道。通过对其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的观察,以期为金雕的保护和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临汾市霍山一只意外死亡的成年雄性金雕为研究对象,其外形量度为:体重3 Kg,体长930 mm,翼长760 mm,跗蹠长75 mm,尾长410 mm。
1.2 方法
外形测量后,按家禽解剖方法对金雕的内脏进行系统的解剖观察,再取各部分组织块,10%的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和测量。
2. 结果
2.1喙
短而强健,基部灰色先端黑褐色,上颌较下颌为长,向下弯曲呈锐利的钩状,上喙末端弯向后方,在上喙基部前方,有一对裂缝状的外鼻孔。
2.2 舌
1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YZ06016)
口腔内有发达的舌,呈狭长的三角形,尖端朝前,外被角质层,舌前端游离无分叉,后部呈槽形,后端固着于舌骨上,有分叉,分叉的后缘各有一发达的栉状突,其两侧各有一排尖端后指的角质栉状突,排列近“八”字形。
2.3 咽
咽位于口腔和食管之间,咽的底部、喉门两侧各有一条肌肉质突起,末端着生两行尖端后指角质栉状突,呈“M”形排列,栉突处即为咽与食管的分界。
2.4 食管与嗉囊
食管起始于咽后,终于腺胃,位于气管背后,与气管伴行,管腔大,壁较厚,食管以嗉囊为界分为颈段和胸段,颈段位于颈部偏右,内壁有发达的纵行粘膜褶,粘膜褶在入嗉囊处变密且有分叉,有的交织成网状。食管胸段长56 mm,宽13 mm,内壁也有发达的纵行粘膜褶,且比颈段粗大而密集。固有层发达,内有粘液性腺泡分布。粘膜肌层发达,由纵行平滑肌构成,厚为490 μm(450~520 μm)。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大的粘液腺散在分布。肌层发达,环行肌厚470μm(430~510 μm),纵行肌厚200 μm(150~250 μm)(图1)。
嗉囊位于食管颈、胸两段交界处的腹外侧,非常发达,近钝圆的三角形,长42 mm,宽25 mm,嗉囊壁较薄,永久性皱襞少而浅,粘液腺数量少,固有层中淋巴组织丰富,密集成团。嗉囊大弯内的粘膜褶细而稠密呈网状,小弯内粘膜褶粗而稀疏。粘膜下层为结缔组织,有较大的粘液腺散在分布。肌层发达,环行肌厚200.3 μm(125~280 μm),纵行肌厚612.5 μm(375~850 μm)(图2)。
2.5 胃
腺胃接于食管末端,位于腹腔左侧、肝左叶背侧下方,食管胸段与肌胃之间,呈纵向稍长的纺缍形。长约51 mm,宽约 18 mm,壁厚约8 mm。较坚韧,内壁具粗大粘膜褶,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有大的粘液细胞分布,粘膜上皮下陷形成胃小凹。固有层中腺体发达,腺细胞矮柱状,胞核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肌层为内纵外环,环行肌厚200 μm(150~250 μm),纵行肌厚380 μm(220~540 μm)。
肌胃紧接腺胃之后,位于腹腔左下部、肝的后方,呈椭圆形的双凸体,长37 mm,宽32 mm。胃壁质地坚实,伸缩性强,内壁无明显易剥离的类角质膜,外表亦无致密的白色闪光腱膜。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凹陷形成隐窝,凹入固有膜内形成单管的肌胃腺。固有层内有复管泡状的肌胃腺,常聚集成团,开口于隐窝的底部。腺细胞为单层矮柱状细胞,核卵圆形,细胞质呈弱嗜碱性。固有层内有血管分布,粘膜肌层不明显,粘膜下层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层发达,环肌厚1200 μm(900~1500 μm),占整个肌层的78.69%(图3)。
2.6 小肠
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总长为897 m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和营养吸收的最重要的部位。
十二指肠起自肌胃的底部,沿肌胃右侧和右腹壁形成一长的“U”形袢。胰腺位于袢的降支和升支之间,肝管、胆管和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末端。十二指肠总长约167 mm,其中升部长约96 mm,降部长约71 mm。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多为吸收细胞,细胞核位于
细胞基部,细胞近管腔面有微绒毛。吸收细胞间夹杂有少量杯状细胞。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分支现象异常明显。绒毛粗,长500 μm(300~700μm),宽68.8 μm(37.5~100μm)。固有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可见中央乳糜管,绒毛基部固有层中有大量管泡状肠腺分布,肠腺多开口于绒毛基部。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粘膜肌层为纵行肌,粘膜下层不明显,有十二指肠腺。肌层发达,纵行肌厚212.5 μm(125~300 μm);环行肌厚320 μm(280~360 μm)(图5)。固有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绒毛基部固有层中有大量管泡状肠腺分布,肠腺多开口于绒毛基部,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粘膜肌层为纵行肌;粘膜下层不明显,具十二指肠腺,肌层环行肌发达。
空肠和回肠总长约730 mm,界限不明显,在腹腔内形成许多半环形肠袢,借肠系膜悬吊于腹腔。空肠较回肠管腔略宽,粘膜上皮中杯状细胞增多;固有层发达,内有丰富的血管和弥散淋巴组织,管泡状肠腺发达。绒毛比较粗长,长240 μm(180~300 μm),宽70 μm(40~100 μm)。粘膜肌层为纵行肌,厚262.5 μm(225~300 μm);粘膜下层不明显,肌层的环行肌发达,厚237.5 μm(170~300 μm)(图6)。回肠短而直,其结构与空肠相似。绒毛粗长且稀疏,长487.5 μm(425~550 μm),宽50 μm(25~75 μm)且更加稀疏,少分支,固有层内肠腺比空肠增多。绒毛基部血管丰富,粘膜下层不明显,肌层内纵外环,环行肌厚160 μm(120~200 μm),纵行肌厚137.5 μm(100~175 μm)(图7)。
2.7 盲肠
盲肠位于回、盲、直肠接合部的两侧,极短,呈“V”状,左侧的长6 mm,宽3 mm;右侧的长4 mm,宽3 mm。其内表面有排列规则的“之”字形纵行皱褶,其间有不规则且细小的横行粘膜褶。在“之”字形纵行皱襞上有极短的绒毛,绒毛长280 μm(230~330 μm),宽55 μm(20~90 μm),排列稀疏。粘膜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中杯状细胞较多;固有层中有淋巴结存在,皱襞基部有大量管泡状盲肠腺开口,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粘膜肌层较薄。粘膜下层异常发达,厚约950 μm(860~1040 μm),其中以脂肪组织为主要成分,肌层环行肌发达,厚300 μm(280~320 μm),纵行肌175 μm(100~250 μm)(图9)。2.8 直肠
直肠起始于点状盲肠基部,终止于泄殖腔前端的膨大处。直肠短而直,管径较小肠宽,长约28 mm。管壁较小肠厚。粘膜上皮与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一些排列疏松的皱褶,皱褶上绒毛长而粗,长为635 μm(450~820 μm),宽200 μm(100~300 μm)。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发达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呈复管泡状的直肠腺分布,腺腔较大,腺体开口于皱褶基部或绒毛基部,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大量杯状细胞分布;固有层中可见丰富的血管丛;肌层环行肌发达,厚312.5 μm(250~375 μm),纵行肌为187.5 μm(125~250 μm)(图8)。
2.9 泄殖腔
前与直肠连接,后通泄殖腔孔,壁薄柔软,呈囊状,为消化、泌尿、生殖三个系统的共同通道。内部被两个环形褶顺次分为粪道、泄殖道、肛道三部分。粪道与直肠相通;输精管及输尿管开口于泄殖道;肛道为消化道的最后一段,以泄殖腔孔通体外(图10)。
2.10 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