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超级特训营】全真模拟测试题及其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全真模拟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岩体变形能;

2、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3、顶板破碎度;

4、R Q D指标;

5、增载系数;

6、周期来压;

7、非充分采动;

8、支架的工作阻力;

9、关键层;

10、冲击矿压;

11、支承压力;

12、岩石残余碎胀系数;

13、岩体的变形能;

14、初次来压步距;

15、支架初撑力;

16、原岩应力;

17、巷道松动圈;

二、计算题

18、经测定,弹性波在某岩体中传播速度v=1750m/s,弹性波在该种岩石中传播速度v=2120m/s,岩石单向抗压强度R c=220M Pa,试求该岩体的准岩体强度R c m及R t m。

19、对某矿石灰岩进行抗剪强度测试,测试结果为:当σn=4.8M Pa时,τ=15.8M Pa;当σn=8.2M Pa时,τ=18M Pa。如果已知该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R c=82.6M Pa,求侧压力σ3=5M Pa 时,其三轴抗压强度是多少?

20、假设岩体为各向同性均质连续的弹性体,岩体的泊松比μ=0.2,试估算埋深500m处

岩体的自重应力大小。

21、试推导出护巷煤柱上的载荷计算公式。

三、简答题

22、绘图解释岩石蠕变曲线及其应用。

23、绘图论述双向等压条件下圆形巷道周边的应力分布规律。

24、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25、简述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来压过程。

26、试论述采场矿山压力估算的常用方法。

27、论述影响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

28、试述锚杆支护常用的支护理论及适用条件。

29、绘图说明无煤柱护巷的基本原理。

30、试述近水平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的一般规律。

31、论述岩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2、绘图说明结构面对岩体的强度影响。

33、论述影响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4、绘图说明巷道支架支护时,“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35、阐述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特征。

全真模拟预测题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岩体变性能: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体积或形状的改变,而积蓄的能量。

2、莫尔库伦强度理论:认为当压力不大时(一般),可用斜直线强度曲线推导出

其强度准则的表达式

3、顶板破碎度:顶板破碎的面积与整个顶板的面积之比(一般漏顶高度10c m时

考虑破碎)。

4、R Q D指标:岩芯长度大于10c m的所有岩芯长度之和与钻孔中取出岩芯总长度L之

比,即,

5、增载系数:老顶来压与平时压力强度的比值。

6、周期来压:初次来压后,随着工作面推进,老顶岩层形成结构,继续推进,结构失稳,

再推进,再形成结构,再失稳,周而复始,失稳时,工作面载荷增加,形成周期性的

来压。

7、非充分采动:采空区尺寸小于临界开采尺寸。

8、支架的工作阻力:支架受顶板压力作用而反映出来的力。

9、关键层: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

10、冲击矿压:煤岩中积存的能量大于破坏时所需能量,产生顶板大面积来压。

11、支承压力:在岩层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

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12、岩石残余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在其自重和外加载荷作用下压实的体积与岩石破碎

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13、岩体的变性能:同1

14、初次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5、支架初撑力:支架支设时,将活柱升起,对顶板产生的主动力。

16、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17、巷道松动圈:巷道开凿后,由于地压的大小和岩石性质的不同,在巷道周围形成不同

大小的破裂带,这个破裂带即为巷道松动圈。

二、计算题

18、解:龟裂系数:

——弹性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

——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

19、解:由得

所以,

20、解:侧压力系数

21、解:一单位长度煤柱上的总载荷P为:

式中B——煤柱宽度,m;

D——采空区宽度,m;

H——巷道埋深,m;

——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角;

——上覆岩层平均体积力,K N/m3

煤柱单位面积的平均载荷即平均应力:

三、简答题

22、答:(课本18页图1—12岩石的典型蠕变曲线)

它可以划分为:

(1)O—A段:瞬间变形阶段。在加载瞬间,试件立即产生一瞬间弹性应变,此段所经时间极短,可以认为与时间无关。

(2)A—B段:第一阶段蠕变。此段应变不断增加,但增长速率却随时间降低,曲线呈下凹型。

(3)B—C段:第二阶段蠕变。此段时间延续最长,应变随时间呈近似的等速增长。(4)C—D段:第三阶段蠕变。当应变到达C点后加速增长,曲线呈上凹型,当应变达到某个数值D点时试件破坏。

23、答:(课本194页图7—1圆形巷道围岩弹性变形应力分布)

巷道开掘后原岩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内出现应力集中,围岩应力小于岩体强度,围岩处于弹性状态。

(课本194页图7—2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变形区及应力分布)

围岩应力大于岩体强度,巷道围岩会产生塑性变形,从巷道周边向围岩深处扩展到一定范围,出现塑性变形区,在塑性区围岩强度明显削弱,低于原始应力,再向围岩深部即为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始应力区。

24、答:(课本109页图4—15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分布)

回采工作面前的支承压力状态可以分为a增压区,b减压区,c稳压区,在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的峰值到煤壁为极限平衡区,向煤体内则为弹性区。

25、答: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老顶形成三铰拱式平衡,随着工作面继续推进,老顶结构破坏,引起支架压力急剧上升,即为顶板来压过程。

26、答:(1)经验估算法:即顶板压力相当于采高4—8倍岩柱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