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车站设计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到发线有效长度的起止点
通过式车站:
(1)线路一端的警冲标至另一端的出站信号机(无出站信号机时为警冲标) (2)线路一端的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至另一端逆向道岔尖端(有轨道电路时,应为道岔基
本轨接缝)
3、咽喉区长度
咽喉区长度是指从进站第一位道岔基本轨接缝处至控制到发线有效长度的股道的出站 信号机(或警冲标)之间的长度。
3、安全线
为铁路隔开设备之一,是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 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其长度一般不小于50m。
设置安全线的位置: (1)岔线在区间与正线连接处 (2)岔线在站内与正线或到发线衔接处 (3)当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向进站方向为陡于 6‰
的下坡道时 (4)用脱轨器或脱轨道岔代替安全线
车站分类:
① 按所担负的任务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分为六 级:特等站、I~V等站。
② 按技术作业和设备不同分为:会让站、越行站、 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等。
第一节 会让站和越行站
一、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1、作业: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也办理少量 客货运作业。
2、设备:到发线、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 房屋。
情况简化计算。 (1)当外侧线路无超高或超高小于等于内侧线路超高时W=84500/R (2)当外侧线路超高大于等于内侧超高时 W=84500/R+2/3 h (3)当外侧线路有超高而内侧线路无超高时W=84500/R+4/3 h 备注:曲线车站各股道中心线一般均设计为同心圆曲线。正线:一定要设外轨超高、 缓和曲线;站线不设外轨超高,可设缓和曲线,也可不设缓和曲线。 方法:站线在正线外侧:调整正线缓和曲线长度,使其满足线距加宽值(直线不动)
(2)道岔与连接曲线之间、曲线与曲线之间
插入直线段,当道岔前面或后面与小半径曲线连接时,为了满足轨距 加宽的要求,应插入一段直线段;
在曲线与曲线连接段,通行正规 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 小于15m的直线段;在困难条件下, 可设置不小于10m的直线段。
(四)线路全长、铺轨长度与站线有效长 线路全长: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到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之间的长度;
当中间站有岔线接轨,且符合调车条件时,应利用岔线进行调车作业。 行车量不大或作业量较小的单、双线铁路中间站可利用正线进行调车
作业,但其平、纵面及视线条件应符合调车作业的要求,并将进站信 号机外移,外移距离不应超过400m。 牵出线的有效长度不宜小于该区段的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 件下或车站作业量不大时,不应小于200m。
按上行方向计算:左端咽喉长为120.17m、右端咽喉长为142.43m、站坪长度为1112.60m。 按下行方向计算:左端咽喉长为123.67m、右端咽喉长为138.93m、站坪长度为1112.60m。 进整后可取站坪长度为1120m。
2、设备:到发线、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 房屋。
3、越行站布置图(主要采用横列式)
第二节 中间站
一、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
(一)中间站的作业
列车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 线作业;
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零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若有工业企业线接轨,还要办理向工业企业线进行取送车辆的调车作业
站线在正线内侧:调整直线线间距(加宽) 若站线设缓和曲线:调整站线缓和曲线长度。
(三)道岔与股道连接
1 、道岔号数选择
车站股道间连接的道岔号数应与列车通过速度相适应:
(1)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45km/h,但不大于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8号; (2)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45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3)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等小于12号。当地形困难时,非正线出岔的旅客列
般设置两条,作业量大时可设置三条。
到发线的进路:双线--单进路、单线--双进路;保 证超限货物列车通行--设置超限货物列车进路(正 线和一条到发线设置为超限货物列车进路)。
2、 牵出线--供站内调车用的站线
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24对以上,双线铁路采用半自动闭塞 或自动闭塞平行运行图对数分别在54对或66对以上、且调车量较大, 或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虽然低于上述规定,而调车量很大的中间站, 均应设置牵出线。
缺点:需要较长的站坪,工程费用大;车长与值班员联系
时,走行距离较长;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特别是在三交会 的情况下,有时造成客车不能停靠基本站台,先到的列车不 能先开,应通过的列车不能通过的情况,增加列车的停站时 间。
二、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
1、作业: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必要时办理反 方向列车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4、道岔中心至警冲标和信号机的距离
信号机前方为逆向道岔。无轨道电路时,可将信号机安设在道岔尖轨始端处;有轨道 电路时,可将信号机安设在道岔基本轨接头处。
信号机前方为顺向道岔时,警冲标和信号机至道岔中心的距离可由《站场及枢纽》的 站场平面设计资料中查的。
5、根据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股道数目、货场和牵出线布置及有无安全线或其它铁路 接轨等情况,绘制车站布置示意图,计算确定站坪长度,一般取10m的整数。
的实际有效长不短于选定的近期有效长;站坪长度按远期到发线有效长设置。
(五)警冲标及信号机位置的 确定
设计车站时,需要确定警冲 标和信号机距道岔岔心的距离,并 标定它们的位置。
1、无轨道电路 (1)警冲标的位置
(2)进站信号机的位置
进站信号机应设置在距进H站道岔尖轨尖端或顺向道岔的警 冲标不小于50m的地方。当需要利用正线调车时,应将信号 机外移,一般不超过400m。如因信号机显示不良需要外移 也不超过600m。
2、有轨道电路(基本情况)
线路上装有轨道电路时,信号机与警冲标的位置除满足无轨道电路时的设 置要求外,还需与轨道电路的钢轨绝缘缝相配合。
(1)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 设在同一坐标处(a)(b); 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处时, 允许进站信号机处的钢轨绝 缘缝在信号机前后各1m范围 内;出站信号机处的钢轨绝 缘缝可在信号内方1m或外方 6.5m范围内(c)(d)。当钢轨 绝缘缝在信号机内方时,也 可将信号机内移至与绝缘缝 同一坐标处(d)。
若为尽头式线路则为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
股道有效长:在股道全
长范围内可以停放列车或机车 车辆而不影响邻线办理行车进 路的长度。控制有效长的标志 是:出发信号机、警冲标、道 岔尖轨尖端或道岔基本轨接头 处的轨道绝缘缝、以及车挡等。
备注:中间站设计应根据选定的近期有效长来布置股道和道岔咽喉区,使每股到发线
400m, ‖道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间距5m。从表6-7、表6-8查的警冲 标计算位置LJ=49.7m,出站信号机计算位置LX=80.4m。从图可以看出, 按现有轨缝,信号机距其内方轨缝A约2.1m,距外方轨缝B约10.4m,不 合上述要求,信号机和警冲标如何调整?
注意事项:
1、《线规》规定:中间站和区段站的站坪长度,应根据远期的车站布置形式和到发线 有效长度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表规定的数值。
站台高度:普通站台(高出轨面1.1m);高站 台(高出轨面1.1m以上)。
三、车站线路设备
中间站线路设备包括:正线、站线(包括到发线、 货物装卸线、牵出线和存车线)、特别用途线(包 括安全线、避难线、与车站接轨的工业企业线)等。
1、到发线:用于接发列车的站线 布置:横列式、纵列式; 数量:到发线数量根据车站性质和作业量确定;一
或工业企业线列车的接发及整编作业。 若为蒸汽机车给水站,尚办理机车的上水、清灰及检查等作业。
(二)中间站的布置图型 单线横列式
双线横列式
二、中间站主要设备的配置
(一)客运业务设备 包括:旅客站房、旅客站台和站台间的跨线设备。
(二)货运业务设备
为了办理货运作业,中间站应设置货场,货场内有: 货物堆放场地(货位)、货物线、货物仓库、货物 站台和货运办公室。
第六章 车站设计
梁东 土木工程系
本章学习要点
在掌握中间站设计的基础上,了解会让站、越行 站、区段站、编组站和枢纽的概念。
车站的任务:各种客货运作业(包括旅客的乘降 、货物的托运、装卸、交付、保管)、技术作业 (包括列车接发、会让、越行、车列的解体、编 组、机车和乘务组的更换等)。
车到发线上,采用9号单式对称道岔。 (4)用于侧线接发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上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等小于12号,其它站不等
小于9号; (5)其它股道使用的单开道岔不等小于9号;
2、股道连接
(1)道岔与道岔之间插入短轨 道岔布置原则:在保证行车速度及作业安全前提下,力求排列紧凑,
使相邻道岔之间的距离为最短;为使机车车辆经过两相邻道岔地段平稳 安全和减少道岔之间的磨损,两道岔之间必须插入一段短轨。
(3)出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设在每一发车线路运行方向左侧,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还 决定于信号机处道岔的方向。
前方为逆向道岔时,信号机设在道岔尖轨尖端处(a)) 前方为顺向道岔时,信号机设在警冲标内方适当位置(b)(c)。
信号机距岔心的距离的计算原理与警冲标类似,实际应用时 可查站规手册(如下表)
1、站内直线地段线距
2、站内曲线地段线距计算
在曲线地段,因为以下原因基本建筑限界及线间距离需要进行加宽:
(1)车辆在曲线上时,车辆中部向曲线内侧凸出,而两端向曲线外侧凸出,使线 间距减小;
(2)曲线上设有外轨超高时,车体向内侧倾斜 实际计算站内线间距离加宽值时,通常根据内外侧线路设置超高的情况分三种
4 、避难线
在陡坡地区,为防止在陡长下坡道上失控的列车发生冲突 或颠覆而设置的配线设备。
5 、工业企业专用线接轨
四、中间站的平面计算
目的:确定站内设备的具体尺寸和具体布置位置 内容:
(1)股道、道岔和扳道房的编号 (2)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 (3)股道长度确定 (4)警冲标、信号机布置 (5)车站各主要点坐标计算及股道有效长计算
(一)股道、道岔及扳道房的编号
股道编号:
道岔编号:由上行列车到达端开始顺序
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编单数,以站房 中心为界。先编列车进路,后编其他进路。 渡线道岔及相连的道岔应尽量编为连续号码
(二)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 影响因素:
车站股道中心距建筑物的距离以及相邻两股道中心线之间的 距离,应能确保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作业的安 全和便利。它们决定于下列因素: 1)机车车辆限界 2)基本建筑限界 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4)在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3、会让站布置图型
横列式(到发线横向排列) 优点:站坪长度短,工程费小,车站值班员对两端咽喉有
较好的隙望条件,便于管理,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布置 紧凑。
纵列式(到发线纵向排列,向逆行方向错移一个货 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
优点:适应重载列车到发的需要;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
交接上,车站布置形式如图,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850m,中间站台宽4m,高300mm,只‖ 道正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采用电气集中, ‖道出站信 号机为高柱信号机,计算确定站坪长度。
根据本站布置形式,得知控制有效长的股道为‖道。
由《站规》及表查的1、 ‖道线间距为5m, ‖、3道线间距为7.5m。 全部采用12号道岔,连接曲线半径均为400m。 根据道岔有关资料,12号道岔始端(基本轨缝中心)至道岔中心的距离a=16.853m。相邻顺 向单开道岔岔心间D=43.073m(道岔间插入钢轨长度为6.25m)。由有关站场平面设计的资料 中查的‖道出站信号机至道岔中心距离:右端为82.50m,左端为63.74m;警冲标距道岔中心 距离:右端为79.00m,左端为60.24m。
(2)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缝的 相对位置应满足行车安全和轨 道电路运用状态的要求。警冲 标必须和内方的钢轨绝缘缝相 距3.5至4m,这样才能既保证 车轮停在绝缘缝内方时,车钩 前端不致越过警冲标。又可防 止列车尾部停在警冲标以内而 车轮仍占用道岔电路使邻线不 能开通。
例题:如下图示,1道和‖道用12号道岔连接,岔后连接曲线半径
通过式车站:
(1)线路一端的警冲标至另一端的出站信号机(无出站信号机时为警冲标) (2)线路一端的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至另一端逆向道岔尖端(有轨道电路时,应为道岔基
本轨接缝)
3、咽喉区长度
咽喉区长度是指从进站第一位道岔基本轨接缝处至控制到发线有效长度的股道的出站 信号机(或警冲标)之间的长度。
3、安全线
为铁路隔开设备之一,是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 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其长度一般不小于50m。
设置安全线的位置: (1)岔线在区间与正线连接处 (2)岔线在站内与正线或到发线衔接处 (3)当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向进站方向为陡于 6‰
的下坡道时 (4)用脱轨器或脱轨道岔代替安全线
车站分类:
① 按所担负的任务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分为六 级:特等站、I~V等站。
② 按技术作业和设备不同分为:会让站、越行站、 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等。
第一节 会让站和越行站
一、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
1、作业: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也办理少量 客货运作业。
2、设备:到发线、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 房屋。
情况简化计算。 (1)当外侧线路无超高或超高小于等于内侧线路超高时W=84500/R (2)当外侧线路超高大于等于内侧超高时 W=84500/R+2/3 h (3)当外侧线路有超高而内侧线路无超高时W=84500/R+4/3 h 备注:曲线车站各股道中心线一般均设计为同心圆曲线。正线:一定要设外轨超高、 缓和曲线;站线不设外轨超高,可设缓和曲线,也可不设缓和曲线。 方法:站线在正线外侧:调整正线缓和曲线长度,使其满足线距加宽值(直线不动)
(2)道岔与连接曲线之间、曲线与曲线之间
插入直线段,当道岔前面或后面与小半径曲线连接时,为了满足轨距 加宽的要求,应插入一段直线段;
在曲线与曲线连接段,通行正规 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 小于15m的直线段;在困难条件下, 可设置不小于10m的直线段。
(四)线路全长、铺轨长度与站线有效长 线路全长: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到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之间的长度;
当中间站有岔线接轨,且符合调车条件时,应利用岔线进行调车作业。 行车量不大或作业量较小的单、双线铁路中间站可利用正线进行调车
作业,但其平、纵面及视线条件应符合调车作业的要求,并将进站信 号机外移,外移距离不应超过400m。 牵出线的有效长度不宜小于该区段的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 件下或车站作业量不大时,不应小于200m。
按上行方向计算:左端咽喉长为120.17m、右端咽喉长为142.43m、站坪长度为1112.60m。 按下行方向计算:左端咽喉长为123.67m、右端咽喉长为138.93m、站坪长度为1112.60m。 进整后可取站坪长度为1120m。
2、设备:到发线、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 房屋。
3、越行站布置图(主要采用横列式)
第二节 中间站
一、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
(一)中间站的作业
列车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 线作业;
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 零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若有工业企业线接轨,还要办理向工业企业线进行取送车辆的调车作业
站线在正线内侧:调整直线线间距(加宽) 若站线设缓和曲线:调整站线缓和曲线长度。
(三)道岔与股道连接
1 、道岔号数选择
车站股道间连接的道岔号数应与列车通过速度相适应:
(1)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45km/h,但不大于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8号; (2)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45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3)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等小于12号。当地形困难时,非正线出岔的旅客列
般设置两条,作业量大时可设置三条。
到发线的进路:双线--单进路、单线--双进路;保 证超限货物列车通行--设置超限货物列车进路(正 线和一条到发线设置为超限货物列车进路)。
2、 牵出线--供站内调车用的站线
单线铁路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在24对以上,双线铁路采用半自动闭塞 或自动闭塞平行运行图对数分别在54对或66对以上、且调车量较大, 或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虽然低于上述规定,而调车量很大的中间站, 均应设置牵出线。
缺点:需要较长的站坪,工程费用大;车长与值班员联系
时,走行距离较长;列车在站会车不灵活,特别是在三交会 的情况下,有时造成客车不能停靠基本站台,先到的列车不 能先开,应通过的列车不能通过的情况,增加列车的停站时 间。
二、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
1、作业: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必要时办理反 方向列车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4、道岔中心至警冲标和信号机的距离
信号机前方为逆向道岔。无轨道电路时,可将信号机安设在道岔尖轨始端处;有轨道 电路时,可将信号机安设在道岔基本轨接头处。
信号机前方为顺向道岔时,警冲标和信号机至道岔中心的距离可由《站场及枢纽》的 站场平面设计资料中查的。
5、根据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股道数目、货场和牵出线布置及有无安全线或其它铁路 接轨等情况,绘制车站布置示意图,计算确定站坪长度,一般取10m的整数。
的实际有效长不短于选定的近期有效长;站坪长度按远期到发线有效长设置。
(五)警冲标及信号机位置的 确定
设计车站时,需要确定警冲 标和信号机距道岔岔心的距离,并 标定它们的位置。
1、无轨道电路 (1)警冲标的位置
(2)进站信号机的位置
进站信号机应设置在距进H站道岔尖轨尖端或顺向道岔的警 冲标不小于50m的地方。当需要利用正线调车时,应将信号 机外移,一般不超过400m。如因信号机显示不良需要外移 也不超过600m。
2、有轨道电路(基本情况)
线路上装有轨道电路时,信号机与警冲标的位置除满足无轨道电路时的设 置要求外,还需与轨道电路的钢轨绝缘缝相配合。
(1)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 设在同一坐标处(a)(b); 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处时, 允许进站信号机处的钢轨绝 缘缝在信号机前后各1m范围 内;出站信号机处的钢轨绝 缘缝可在信号内方1m或外方 6.5m范围内(c)(d)。当钢轨 绝缘缝在信号机内方时,也 可将信号机内移至与绝缘缝 同一坐标处(d)。
若为尽头式线路则为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
股道有效长:在股道全
长范围内可以停放列车或机车 车辆而不影响邻线办理行车进 路的长度。控制有效长的标志 是:出发信号机、警冲标、道 岔尖轨尖端或道岔基本轨接头 处的轨道绝缘缝、以及车挡等。
备注:中间站设计应根据选定的近期有效长来布置股道和道岔咽喉区,使每股到发线
400m, ‖道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间距5m。从表6-7、表6-8查的警冲 标计算位置LJ=49.7m,出站信号机计算位置LX=80.4m。从图可以看出, 按现有轨缝,信号机距其内方轨缝A约2.1m,距外方轨缝B约10.4m,不 合上述要求,信号机和警冲标如何调整?
注意事项:
1、《线规》规定:中间站和区段站的站坪长度,应根据远期的车站布置形式和到发线 有效长度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表规定的数值。
站台高度:普通站台(高出轨面1.1m);高站 台(高出轨面1.1m以上)。
三、车站线路设备
中间站线路设备包括:正线、站线(包括到发线、 货物装卸线、牵出线和存车线)、特别用途线(包 括安全线、避难线、与车站接轨的工业企业线)等。
1、到发线:用于接发列车的站线 布置:横列式、纵列式; 数量:到发线数量根据车站性质和作业量确定;一
或工业企业线列车的接发及整编作业。 若为蒸汽机车给水站,尚办理机车的上水、清灰及检查等作业。
(二)中间站的布置图型 单线横列式
双线横列式
二、中间站主要设备的配置
(一)客运业务设备 包括:旅客站房、旅客站台和站台间的跨线设备。
(二)货运业务设备
为了办理货运作业,中间站应设置货场,货场内有: 货物堆放场地(货位)、货物线、货物仓库、货物 站台和货运办公室。
第六章 车站设计
梁东 土木工程系
本章学习要点
在掌握中间站设计的基础上,了解会让站、越行 站、区段站、编组站和枢纽的概念。
车站的任务:各种客货运作业(包括旅客的乘降 、货物的托运、装卸、交付、保管)、技术作业 (包括列车接发、会让、越行、车列的解体、编 组、机车和乘务组的更换等)。
车到发线上,采用9号单式对称道岔。 (4)用于侧线接发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上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等小于12号,其它站不等
小于9号; (5)其它股道使用的单开道岔不等小于9号;
2、股道连接
(1)道岔与道岔之间插入短轨 道岔布置原则:在保证行车速度及作业安全前提下,力求排列紧凑,
使相邻道岔之间的距离为最短;为使机车车辆经过两相邻道岔地段平稳 安全和减少道岔之间的磨损,两道岔之间必须插入一段短轨。
(3)出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设在每一发车线路运行方向左侧,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还 决定于信号机处道岔的方向。
前方为逆向道岔时,信号机设在道岔尖轨尖端处(a)) 前方为顺向道岔时,信号机设在警冲标内方适当位置(b)(c)。
信号机距岔心的距离的计算原理与警冲标类似,实际应用时 可查站规手册(如下表)
1、站内直线地段线距
2、站内曲线地段线距计算
在曲线地段,因为以下原因基本建筑限界及线间距离需要进行加宽:
(1)车辆在曲线上时,车辆中部向曲线内侧凸出,而两端向曲线外侧凸出,使线 间距减小;
(2)曲线上设有外轨超高时,车体向内侧倾斜 实际计算站内线间距离加宽值时,通常根据内外侧线路设置超高的情况分三种
4 、避难线
在陡坡地区,为防止在陡长下坡道上失控的列车发生冲突 或颠覆而设置的配线设备。
5 、工业企业专用线接轨
四、中间站的平面计算
目的:确定站内设备的具体尺寸和具体布置位置 内容:
(1)股道、道岔和扳道房的编号 (2)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 (3)股道长度确定 (4)警冲标、信号机布置 (5)车站各主要点坐标计算及股道有效长计算
(一)股道、道岔及扳道房的编号
股道编号:
道岔编号:由上行列车到达端开始顺序
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编单数,以站房 中心为界。先编列车进路,后编其他进路。 渡线道岔及相连的道岔应尽量编为连续号码
(二)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 影响因素:
车站股道中心距建筑物的距离以及相邻两股道中心线之间的 距离,应能确保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作业的安 全和便利。它们决定于下列因素: 1)机车车辆限界 2)基本建筑限界 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4)在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3、会让站布置图型
横列式(到发线横向排列) 优点:站坪长度短,工程费小,车站值班员对两端咽喉有
较好的隙望条件,便于管理,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布置 紧凑。
纵列式(到发线纵向排列,向逆行方向错移一个货 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
优点:适应重载列车到发的需要;便于车站值班员与司机
交接上,车站布置形式如图,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850m,中间站台宽4m,高300mm,只‖ 道正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采用电气集中, ‖道出站信 号机为高柱信号机,计算确定站坪长度。
根据本站布置形式,得知控制有效长的股道为‖道。
由《站规》及表查的1、 ‖道线间距为5m, ‖、3道线间距为7.5m。 全部采用12号道岔,连接曲线半径均为400m。 根据道岔有关资料,12号道岔始端(基本轨缝中心)至道岔中心的距离a=16.853m。相邻顺 向单开道岔岔心间D=43.073m(道岔间插入钢轨长度为6.25m)。由有关站场平面设计的资料 中查的‖道出站信号机至道岔中心距离:右端为82.50m,左端为63.74m;警冲标距道岔中心 距离:右端为79.00m,左端为60.24m。
(2)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缝的 相对位置应满足行车安全和轨 道电路运用状态的要求。警冲 标必须和内方的钢轨绝缘缝相 距3.5至4m,这样才能既保证 车轮停在绝缘缝内方时,车钩 前端不致越过警冲标。又可防 止列车尾部停在警冲标以内而 车轮仍占用道岔电路使邻线不 能开通。
例题:如下图示,1道和‖道用12号道岔连接,岔后连接曲线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