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第四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第四讲:佛教与中华文化

一、佛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产生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印度当时是奴隶社会,共有十六个国家,尚未统一。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祭司)的婆罗门教中诞生和发展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又称乔达摩,约公元前565—前485在世。他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比罗卫(今尼泊尔南部),刹帝利种姓,其父为饭净王,他被立为太子。见生老病死而感到人生无常,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均无结果,后来在菩提树下苦苦思索,终于觉悟成佛。从此传教四十五年,足迹遍布恒河流域的许多国家,有弟子五百多人,八十岁时在拘尸那揭罗两棵娑罗树间涅槃。他创立的佛教为原始佛教,后又经过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等发展阶段,公元十二世纪在印度本土消失。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约前273—前232),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边国家传播。据史书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开始传入中国内地。东汉初明帝曾派人到印度求法。永平十年(公元67),汉使梵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到洛阳,翌年下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建僧院,这就是著名的白马寺。

1、佛神时期——东汉明帝至魏

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明帕时期,明帝在写给楚王刘˱的信中,赞

扬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并用了伊蒲塞(菩萨)、桑门(沙閨,即和尚)等名词(《后汉书·慚王英传》)。这时,佛教宣扬无为无欲、精灵起灭。桓帝时将佛祖与太上老君一起祭祀。这说明,当时人们把佛教看成社会上流行的神仙道术一类,而佛教徒也有许多离奇传说。比如,东汉灵帝时来中国传法的安息国(今伊朗北部)僧媉世高,传说他前世为也是和尚,曾来华,在广州被盗匪杀死,而盗匪原来是他一个性情暴烈的同学。他于是再投胎为安息国王子。这时,那位杀他的同学已堕恶形为大蟒,在中国南方一个叫郑亭湖庙充神灵。为了拯救他,安世高再次来华,劝其改恶从善。于是神灵将自己所收取的祭品丝绢宝物交给他,安世高用这些财物在豫章(今南昌)建寺;而变成大蟒的同学也转世为一英俊少年。又如北朝后赵石勒时,天竺僧佛图澄来到中国传法,为了讨得不信佛法的羯胡族首领石勒的信任,就表演了一个“神术”:用一个盛满水的瓦钵,烧一柱香,口中念咒,瓦钵中就长出一株青莲,须臾开花,光色鲜艳夺目。石勒看后大惊,立刻下拜。佛图澄协助石勒夺得前赵的政权,建立后赵,石勒为佛图澄上尊号为“大和尚”,他的诸多小儿子都养在佛寺。(以上故事见梁释慧皎《高僧传》)如此等等。所以在佛教史上,称这时为“佛学方术化”时期,或叫“佛神”阶段。这时虽也建有佛寺,但主要是供印度或西域来的商人使用,汉人出家为僧的很少。这时期已释出了不少佛经,印度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都开始介绍到中国来。

2、“佛玄”时期——两晋

两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痛苦,因而玄学盛行,同时也为佛教的勃兴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时期玄学流行,玄学提出有无、本末、动静、体用、言意等一系列哲学范畴,而以般若学说为基本内容的大乘空宗,与玄学有相似之处,因而这时的佛教徒多把佛学玄学化,他们既是高僧,又是清谈名士,如竺道潜、慧远、支道林等皆是。佛教借玄学不仅得到迅速传播,而且与中园文化相融合,深深地扎下根来。佛教史上称这时期为“佛玄时代”。

南匇朝时期,尽管有北魏太武帝(446)、北周武帝(574)的两次灭佛事件,但就总体论,南北统治者都大力扶持佛教,发展起狸当独立的寺院经济。梁朝䜉寺2,846所,僧尼82,700人。北魏末期,单洛阳就有佛寺1,367所,整个江北地区有佛寺三万多所,僧尼二百万人。佛教已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国˱深地札下根来。

3、宗派分立时期——隋唐

隋唐时期,则是佛教宗派分立阶段。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期。在汉语系佛教中,这时相继出现了许多宗派,如俱舍宗、成实宗等虽曾极盛一时,但不久便失去了传承,而在长期发展中经过归并整合,最后形成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又叫瑜珈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中,又以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四派影响最大。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缘起、无我、解脱、中道

佛法的基本内容是“四圣谛”(“谛”即真理):苦谛(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或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痛苦的消灭);道谛(灭苦的方法)。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产生出来皀。所谓“缘起论”,是说一切䲋物和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持(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没有一切。因、缘,就是关系和条件。因此,佛教教义又可以归纳为两点:无常和无我。“无常”是生灭相繭,包括了因朜相续的意义;“无我”是没有主宰,“四大”(地、水、火、风,即指坚、湿、暖、动四大性能)皆空。血肉之躯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组合,且四大调合,互相转化,每一秒钟都在变化,如身体中的水,会挥发成汗,汗再变成水气,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人死后,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哪里?故《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这就叫“无我”。既然没有一身之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

主宰(自然包括了无造主)。这就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解释。

佛教分小乘、中乘、大乘,又叫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原指羊车、鹿车、牛车,以各类车所载货物多少作比喻。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同时说过大、小乘法门。大乘梵语为“摩诃衍”(“摩诃”是大,“衍”是乘坐义,比喻修行此法门如乘大车)。大乘主张“开一切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大乘教流行后,原部派佛教被贬为“小乘”。小乘保持早期佛教的教理,信奉《阿含经》等。

佛教的原始出发点,是断定人生为“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歉都是“苦”,有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就是正常亪的“乐”,在佛教看来也是“苦”,是“苦”的另一种表现。总之,“三界(欲、色、无色)如火宅(《法华经》)。这种典型的人生悲观主义,在儇受压迫和无力抗争的社会阶层中往往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佛教对“苦”作了许多描绘,但却不去寻找“苦”的客观根源,而是荒唐地认䨺,“苦”源于“生”,“生”是“苦”的开端缌而生命是受苦的实体。因此,欲不苦,就是“不琟―,亦称“无生”,就是“涅槃”,也称“解脱”。《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解脱的方法,在佛教经典中最常见的有“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有为解脱”、“无为解脱”等,基本原理是“无我”。人们一旦通达了“无我”的原理,思想境界也就得到了升华。在佛教看来,爱欲食色是罪恶之源,要达到“无我”,第一步就要背离父母妻子,不与异性交往,不许积蓄财物,穿敝衣,游行乞食,宿山野墓地,也就是做所谓“陀头行”即苦行僧,而用“禅定”的方法进行残酷的心理训练。佛教原始教义的人生观和解脱观,也就是它的道德观,对世间的一切是绝对的冷漠。

后来,自命“大乘”的教派对原始教义作了重大改造,并斥之为“小乘”,认为“小乘”太执着:人生本来“无生”,何必讨厌“生而另求“无生”?人生本无所谓“旀常”、“苦”等可言,何必自寻烦恼,妄作分别?大乘同时还认为,小乘太自利,世间受苦的不单是个人,而是“众生”,没有众生的解脱,也就没有个人的解脱。因此,大乘的口号是“救苦救难,普渁众生”:“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踏我上度去。”这就放弃了原始佛教的人生悲观主义,而积极入世,干预生活,给佛教带来了攰局面。

大乘佛教将以个人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扩充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就是所谓“六度”。固然有“为众生”的,但佛教更普遍弘扬的,却是向寺院和僧侣布施,于是财富急剧地向寺院集中佛教徒大增,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兴办的慈善事业,却很少有人去探究他们财富瘄来源。大乘佛教的这种发展方向,造成了与社会的冲突,至少在经济上成为国妶的一害,故一直有“灭佛”的呼吁甚至行动。不迆它也确实始终坚持着三个基本训条:一是“大悲为首”,“慈悲喜舍”;二昮“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三是“自利利它”、“自觉觉人”,这对优良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无疑是积极的。

大乘佛教由个人与世隔绝到世俗化、社会化的转变,由“为己”向“为他”的转变,强化丆与不同民懏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适应能力,是它在我国能够长期生存并发展的关键。

二、“禅宗”与禅宗文化

隋唐以后陆续形成的八大佛教宗派中,以禅宗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是中国传统文化极重要的组䈐部分。

1、关于禅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