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学的视角看实验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理论问题

+生产力研究,No.15.2008

从统计学的视角看实验经济学

王维红,顾庆良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实验经济学将实验的方法引入经济问题研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实验方法正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实验经济学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经济实验的方法还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指出,实验经济学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但经济实验本质上是一种统计实验,应遵循统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实验经济学可以借鉴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信度;效度;实验设计;统计检验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8)15-0010-03

实验经济学将实验的方法引入经济问题研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实验研究方法正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实验经济学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经济实验的方法还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实验观测次数的问题、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实验结果的检验问题等。本文将从统计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思考。

一、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源头:一是在1931年,萨斯通(Thurstone)首次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个体的无差异曲线;二是在1950年决瑟尔和弗鲁德用实验的方法模拟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并得到了与纳什均衡不一致的实验结果。三是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张伯伦(EdwardH.Chamberlin)等人在1942年通过建立一个实验性市场来检验竞争性市场的均衡条件,也得到了与竞争性均衡结果不一致的实验结果。

随后,实验参加者之一史密斯采用双向口头拍卖的集中交易实验方式,发现即使在很少的信息及适度数量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市场也能很快地收敛到竞争性均衡,“大量的、具有完美信息的经济代理人”不是市场效率的必要条件。1962年史密斯将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发表于权威杂志《政治经济学》,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实验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弗农·史密斯也因此被尊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

实验方法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共有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也不例外。实验经济学就是用“受控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所谓“受控实验”,是指实验具有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可追溯至上百年前甚至更早,但是真正进行经济学“受控实验”距今只有几十年的时间。2002年,弗农·史密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表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已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认同。如今,实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行为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许多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

实验是“科学”实证和发现的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实验方法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1.它表明经济理论的环境和机制基础是可以再造或模拟的,经济理论完全具备实验检验的条件。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社会科学是不可实验的。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他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学家在检验经济法则时,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受控实验,因为他们不容易控制其他重

【收稿日期】2007-01-22

【作者简介】王维红(1966-),女,山东济南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学,供应链管理;顾庆良(1949-),男,上海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

要因素。所以只能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那样满足于观测。”实验经济学否认了这种观点。实验经济学就是要再造经济理论的环境和机制基础,用实验的观察结果来检验理论、发现新的经济规律或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2.经济学中许多重要的假定需要用实验去验证。经济学中许多很重要的假定需要用实验去验证,例如,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即假设所有人(或法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个假定虽然给经济学研究带来许多方便,但也遭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现实中也有许多不符合该假设的现象。事实表明,人不仅有利己性,也有利他性。在现实中存在着纯粹的利他行为,即不期待别人的回报而将他人利益作为行动本身目的的行为。人不是纯粹的“经济动物”,人的行为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实验经济学认为将经济参与人定义为可犯错误的、有学习能力的行为者更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因为经济参与人在决策时并不经历与经济学家相同的思考和计算过程,比如鲁斯(Roth)的实验研究就表明参与人是低理性的,因此,在实验经济学中代之以实证命题,作为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出发点。

3.对传统的经济解释的方法进行了拓展。过去,经济学家一般运用逻辑演绎或构造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在构造的模型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同时,如何用实际经济数据来检验这些模型与经济现实是否相符却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实际观察数据具有不可重复性,即历史不可能重复,不可能重现与历史完全相同的环境;其次,实际观察数据是众多影响因素混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结果。我们无法将众多影响因素区分开,只研究一部分因素的影响结果。实验经济学则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实验研究方法至少具有两个优点:一是利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可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在此条件下,无论谁去进行实验都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二是可控制性,将全部因素中一部分因素固定不变,来研究另一部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通过控制某些条件来达到分离因素的目的。

(三)将实验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时存在的问题

1.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重视经验的实证传统,在思维和分析方式上都采用经验归纳的方法,认为:“在实验室中的微观经济中已被验证的关于个人行动以及制度执行的命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同样状况下,在离开实验室的微观经济中仍然适用”,史密斯将这种思想称为“并行原理(paral-lelism)”。

然而,从统计学角度看,实验的结果只是变量的全部取值中的一个样本,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只有一定程度的信度(可靠性)和效度(有效性)。人们在应用“并行原理”时,存在犯错误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现实经济中时,应承认实验结果不是百分之百可靠,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2.没有根据信度和效度的要求来设计实验。同其它任何实验一样,为了保证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的信度和效度,经济实验也要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实验,包括样本容量的大小及样本抽取方法,试验过程如何进行(例如,将哪些变量相对固定)等。

然而我们注意到,在实验经济学中,有些经济实验,没有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问题;有些经济实验,样本容量不够,实验次数很少;也有些经济实验,实验方法值得商榷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例如,在早期的实验经济学文献中,几个经典的实验都是以学生为实验对象,因此有人质疑实验结果是否反映了客观现实。认为有处理大量资金经验的公司领导人与尚未接触社会的学生思考方式不同,假如以学生为实验对象来研究资本市场,实验结果缺乏可靠性。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这种质疑是有道理的。又如,对于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的研究中所发现的“10个被试中有7个人选择以25%的概率损失6000元,而非以50%的概率同等可能地损失4000元或2000元(意即各25%),尽管两种选择的期望值完全相同,而前者有更大的风险”这个结论,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根据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所做出的结论可靠性有多大?

3.经济实验的结果也需要统计检验。经济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统计检验,检验可控变量对实验结果影响是否显著。

二、经济实验的设计与统计处理

(一)经济实验应遵循一般统计实验的设计与检验方法

可控制性与可重复性是统计实验的基本前提。统计实验就是在控制某些变量的前提下,进行大量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用样本推断总体。经济实验本质上是一种统计实验,应遵循一般统计实验的设计与检验方法。

1.样本选取。在经济实验中,被试者只是所研究的目标群体的一个样本,根据统计学理论,样本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直接决定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样本应从目标总体中抽取,并应满足样本的抽取原则——

—随机原则,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或系统抽样等组织方式,用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