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1原理

尿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1原理
尿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1原理

尿中砷的原子荧光光度法

1 原理

尿样经微波消解后,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使其还原生成砷化氢,在193.7nm下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

2 仪器

2.1 塑料瓶,50mL。

2.3 容量瓶,25mL。

2.4 具塞比色管,25mL。

2.5 分析天平,感量:0.1mg。

2.6 微波消解仪,配10mL消解罐,电热消解赶酸装置。

2.7 原子荧光光度计,砷空心阴极灯。

3 试剂

3.1 盐酸(ρ20=1.19g/mL),优级纯。

3.2 硝酸(ρ20=1.42g/mL),优级纯。

3.3 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

3.4 硼氢化钾(KBH4),优级纯。

3.5 硫脲(CH4N2S),分析纯。

3.6 抗坏血酸(C6H8O6),分析纯。

3.7 盐酸溶液,5%(v/v)。

3.8 氢氧化钠溶液(5g/L)。

3.9 硼氢化钾溶液(30g/L):称取3g硼氢化钠,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至100mL。

3.10 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50g/L):称取5g硫脲加约80mL纯水,加热溶解,待冷却后加入5g抗坏血酸,稀释至100mL,存储在棕色瓶中,可保存1个月。

3.11 砷标准贮备溶液:砷单元素标准溶液。

3.12 砷标准应用溶液[ρ(As)=100μg/L]:用盐酸溶液将砷单元素标准溶液稀释成100μg/L 砷标准应用溶液。

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按《职业卫生生物监测总则》进行样品采集。尿液按1%(v/v)的比例加入盐酸后保存。在4℃条件下样品有效期为14d。

5 分析步骤

5.1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波长:193.7 nm

原子化器温度:200℃

原子化器高度:8 mm

载气流量:300 mL/min

屏蔽气流量:900 mL/min

进样体积:1mL

延迟时间:0.5s

读数时间:13s

5.2 标准曲线的配制和测定

取6支25mL容量瓶,各加入不同体积的标准应用溶液和5.00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盐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0μg/L~30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室温反应30min后,

参照仪器操作参考条件测定,以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值与相应的砷浓度(μg/L)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5.3 样品处理和测定

将尿样放至室温混匀,取5.00mL尿样于样品消解罐中,加入3mL硝酸,微波消解后,冷却卸压后取出样品罐,置于电热消解仪上于120℃赶酸约90min~120min;将赶酸后的液体定量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同时加入5.00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盐酸溶液定容至25mL,室温反应30min后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操作条件,测定试剂空白(消解后)、样品空白、容器空白、运输空白和样品溶液,由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溶液及样品空白溶液中砷浓度(μg/L)。

6 计算

6.1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砷的浓度:

C = 5C1

式中:

C —样品中砷浓度,μg/L;

C1 —由回归方程计算所得样品溶液中砷的浓度,μg/L;

5 —样品预处理体积转换倍数。

6.2 按照肌酐或比重校正方法对样品结果进行校正。

7 说明

7.1方法检出限为0.3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1.0μg/L;方法测定范围为1.0μg/L~150μg/L(以取尿样5.00mL计);方法精密度范围为0.87%~1.75%;方法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105%(加标浓度10.0μg/L ~ 80.0μg/L)。

7.2硼氢化钾的浓度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法采用浓度为30g/L硼氢化钾溶液。硼氢化钾水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其稳定性。

7.3 5倍砷浓度以下的锑离子、20倍砷浓度以下的铅离子、25倍砷浓度以下的锡离子对测定无干扰;钾和钠离子对测定无干扰。

7.4通常室温条件下,硫脲30min可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故样品消化定容后30min即可进行测定。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丘红梅陈湘莹张红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张福钢潘亚娟闫慧芳

浅谈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砷的注意事项

浅谈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砷的注意事项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渔业检测中心魏文东 前言国务院于2011年2月19日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 二五”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⑴。环保部等部门将 掀起重金属污染防治风暴,涉及5大重点防控行业的砷、铅、汞、铬、 镉等重金属污染。未来五年据称国家计划投入750亿元,各地还要 将防治成效纳入政府领导考核内容。 作为重金属监控检测之一,砷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固态的有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二硫化三砷,三硫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等。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脾、子宫、胎盘、骨骼、肌肉等部分,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慢性砷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 无论是以“‘农夫山泉’检测事件”为警示,还是为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笔者都认为有必要对重金属砷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系统的回顾。 一、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 目前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有,(一)化学分析法:银盐法,砷斑法;(二)仪器分析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硼氢化物还原比色发,示波极谱法,无火焰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 氢化物发生器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无论是传统

的化学分析方法,还是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这些方法都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灵敏度也不高。加之考虑到检测成本和仪器价格,我们很容易选择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加快了检测速度,提高了灵敏度及回收率,拓宽了线性范围。 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的原理及试验步骤 其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中的砷与还原剂( 一般为硼氢化钾或钠) 反应在氢化物发生系统中生成挥发性的氢化物:过量氢气和气态氢化物与载气( 氩气) 混合,进入原子化器,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点火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氩氢火焰,使待测元素原子化。待测元素的激发光源——特制高性能空心阴极灯发射出砷的特征谱线通过聚焦,激发氩氢焰中待测物原子,产生原子荧光。根据荧光强度的大小来测定氢化物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 我实验室使用的仪器为:北京科创海光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3100,德国进口微波消解仪speedwave?MWS-3,电热板其实验步骤如下⑵-⑺: 1.标准系列配制准确移取1.0mg/L砷标准溶液0.5 、1.0、 2.0、4.0、6.0、10 mL于10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5.00 m L浓盐酸,20.0mL 15%硫脲,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含5.0、10.0、20.0、40.0、60.0、80.0、100.0ug/L的标准系列溶液备用。 2.样品的处理准确称量0.50g水产品肉糜,于消解罐中,加入1.0mL 浓硝酸,0.5mL30%双氧水,8.0mL水⑻,放置15分钟后放进微波消解仪中,按照编制好的程序:消解。消解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用3ml的去离子

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光源:特制空心阴极灯,电调制,两灯交替短脉冲供电 光学系统:短焦距透镜聚光,无色散光系统 氢化物发生装置: 进样方式:130位自动进样器 双泵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及气液分离系统 屏蔽式石英炉原子化器 全新阀阵列式自动流量 检测能力 二、操作条件 1、工作环境 温度:15-35℃湿度:≤75% 2、电力要求 电源:220V±10% 主机功率:≤400W 自动进样器:≤100W 断续流动系统:≤60W 计算机功率:≤250W 打印机功率:≤20W 三、操作程序 1、开机准备。 (1)打开实验室通风设备和电源开关; (2)安装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3)检查各泵管的连接是否正确压上泵管压块,确认系统管路正常; (2)安装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3)检查各泵管的连接是否正确压上泵管压块,确认系统管路正常; (4)开启氩气钢瓶调节出口压力为0.25MPa; (5)在载流槽中加入含5%盐酸的硼氢化钾溶液,确定原子化器去水装置水封中应该合适。

2、开机 (1)检查电源连接正确后,按断续流动、主机、电脑先后顺序开启电源; (2)打开电脑后进入Windows95/98/MC,双击屏幕的AFS-230E原子荧光仪,仪器自动进入AFS-230E操作系统,屏幕显示AFS-230E主题画面,同时电脑与主 机联机通讯,为要进行正常联机工作,要先确认主机和自动进样系统电源处 于打开状态; (3)用调光器、灯位调节钮和原子化器高度旋钮调整灯的位置和原子化器高度; (4)主机与电脑连接正常后,点击运行菜单中“点火”,点燃炉丝预热30分钟; (5)设置适当的样品盘位置于自动进样器,观察其吸液和排液是否正常,如有问题需要处理,同时准备标准系列实验样品的测量 3、测量 点击操作界面相应菜单中的选项,设置适当的工作条件,例如:首先点击(数据显示、工作曲线、模拟监视)3个工具条并弹出(数据显示、工作曲线、模拟监视)这3个对话框。再点击条件设置工作条来设置或做改动,仪器与测量的操作条件,主要包括负高压、总电流、载气流量、屏蔽电流、空白判别、断续流动程序、自动进样程序、标准样品参数等。 4、将待测标准样品及样品按照相应设定好的位置参数摆放好,然后开始依次测去数值。 5、点击空白测量按钮选中标准空白。 6、点击标准测量按钮选中标准曲线测量。弹出文件名对话框,然后输入名字,点击确定。 7、点击空白测量按钮选中的标准空白。 8、点击空白测量按钮选中的样品空白。弹出对话框选择1号样品空白。 9、点击样品测量按钮弹出文件名对话框后,问是否将标准曲线名字覆盖,点击确定。在“测量数据结果”面板中的“样品测量数据表”,再其中双击“序号”可对光道元素对应的样品形态和样品单位中选择适当的参数,在“质量/体积比或体积/体积比”中输入定容前和定容后的样品溶液参数。然后设定样品标识、序列号及其起始行和终止行后点击确定按钮,开始出现测量结果。 10、测量结束后,点击文件,把需要的打印出来。 11、测量完毕后,先排掉系统的酸液,再用蒸馏水清洗一起管路,最后排空。 12、确认输液管的水分排空后,熄火并退出工作软件,关闭氩气瓶,电脑和主机。 13、打开泵管压块、松开泵管、擦拭滴漏的酸液。 四、注意事项

原子荧光测定砷时注意事项

原子荧光测定砷时,配制标液的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原子荧光测定砷的时候,砷标液是如何配置的呢?大家测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砷的 标准曲线做不出来或做不好的情况呀? 比如下面的几种情况: 1、标准曲线做不出数,跟空白一样; 2、做标准曲线的荧光值很低,但是线性还很好; 3、标准曲线做得不错,只是荧光值比上一次做得明显偏低。 这是几种做砷时会遇到的几种情况。当然第三种情况可能不会影响你的检测工作,有时候不会多考虑什么,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前两种情况最让人头疼,你在找原因的时候,可能从仪器条件、灯、管路、载流、还原剂(硼氢化钾)等,都找了一遍,甚至仪器重新清洗,试剂重新配制,结果还是那样,您可能会到崩溃的地步吧!这时候,你可能不会注意你的标准使用液,你也可能不会怀疑他的问题,因为你很确定这是你刚刚配制的,不会存在标液的问题。然而,好多问题就是出现在一些显而易见,却不易发觉的地方。 你是如何配制砷标液的呢? 首先,你要准备砷的母液、浓硝酸、还原剂溶液(硫脲,碘化钾,抗坏血酸等任选)。 酸介质为什么选硝酸呢? 因为,你的样品消化用的硝酸,即使赶酸,样品溶液也会有部分硝酸,你觉得介质用硝酸会是样品和标液的基体更加接近,所以选硝酸,这也是大多数做砷选择硝酸的原因。当然选盐酸介质也可以,咱在这不做讨论,单独讨论使用硝酸介质的情况。 下面继续配制标液 第一种操作,吸取定量的砷母液于干净的容量瓶中,加入定量的浓硝酸介质,加入还原剂溶 液,定容,摇匀,备用。 第二种操作,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要求尽量多,只要不影响最终定容就可以),加入定量的硝酸,摇匀,再加入定量的标液,边加边摇。在家加还原剂,定容,摇匀,备用。 当然这只是两种比较极端的方法,或许大家都知道第一种方法不正确,第二种方法比较正确。 哪两种方法到底区别在哪里呢?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先分析一下第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他会很容易的将砷氧化成高价态,当加入还原剂的时候,部分还原剂会首先和硝酸反应掉,剩下的还原剂的量可能就不足以将高价态的砷还原为低价态,高价态的砷的在原子荧光光上的荧光值极低,几乎没有,于是就可能

11-1 新项目试验报告 水质 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新项目试验报告 项目名称:水质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694-2014 项目负责人: 审批日期:

一、新项目概述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砷的原子荧光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砷的溶解态和总量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砷的检出限为0.3μg/L,测定下限为1.2μg/L。 二、检测方法与原理 检测方法:原子荧光法 原理:经预处理后的试液进入原子荧光仪,在酸性条件的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作用下生成砷化氢,氢化物在氩氢火焰中形成基态原子,其基态原子和砷原子受元素灯发射光的激发产生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强度与试液中待测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1 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1191的规定。 1.2 元素灯(砷)。 1.3 可调温电热板。 1.4 恒温水浴装置:温控精度±1℃。 1.5 抽滤装置:0.45 mm孔径水系微孔滤膜。 1.6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1.7 采样容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桶)。 1.8 实验室常用器皿:符合国家标准的A级玻璃量器和玻璃器皿。 2、试剂 2.1盐酸:1.19 g/ml,优级纯 2.2硝酸:1.42 g/ml,优级纯 2.3高氯酸:1.68 g/ml,优级纯 2.4氢氢化钠 2.5硼氢化钾

2.6硫脲 2.7抗坏血酸 2.8重铬酸钾:优级纯 2.9三氧化二砷:优级纯 2.10盐酸溶液:1+1 2.11盐酸溶液:5+95 2.12硝酸溶液:1+1 2.13 硝酸-高氯酸混合酸:用等体积硝酸(2.2)和高氯酸(2.3)混合配制。临用时现配。 2.14还原剂: 硼氢化钾溶液:称取0.5g氢氧化钠(2.4)溶于100 ml水中,加入2.0 g硼氢化钾(2.5),混匀。此溶液用于砷的测定,临用时现配,存于塑料瓶中。 注:也可以用氢氧化钾、硼氢化钾配置还原剂。 2.15 硫脲-抗坏血酸溶液: 称取硫脲(2.6)和抗坏血酸(2.7)各5.0g,用100 ml水溶解,混匀,测定当日配制。 2.16 砷标准溶液 2.16.1 砷标准贮备液:100 mg/L 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或称取0.1320g于105℃干燥2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砷(2.9)溶解于5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1mol/L盐酸溶液中和至酚酞红色褪去,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于玻璃瓶中。4℃下可存放2年。 2.16.2 砷标准中间液:1.00mg/L 移取5.00ml砷标准贮备液(2.16.1)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盐酸(2.10),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4℃下可存放1年。 2.16.3 砷标准使用液:100μg/L 移取10.00ml砷标准中间液(2.16.2)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2.10),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4℃下可存放30d。 2.17氩气:纯度≧99.999%。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JJG939-2009

AF750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 目的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核查项目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精密度RSD、检出限(DL) 3. 使用的标准物质(核查标准) As砷标准溶液(1000μg/ml) 4. 核查依据 参照JJG 939-2009《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5. 核查方法 5.1测定条件:室温15℃-30℃,相对湿度小于80%。 5.2外观:要求仪器清洁、完整,没有影响仪器正常使用的缺陷。 5.3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硼氢化钾溶液:称取5gKOH,溶于1000mL纯水中,溶解后加入12g硼氢化钾,搅拌溶解后备用。可用硼氢化钠代替。 吸取0.10mL浓度为1.000mg/mL的砷储备液,转入1000mL容量瓶,用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0.10μg/mL砷的标准液。用此溶液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100g/L硫脲溶液:称取20g硫脲,溶于200mL纯水中,搅拌溶解后备用。

依次进样测定后绘出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r和斜率b。 5.4检出限(DL)、精密度(RSD):调试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待仪器稳定后,相同的条件连续测量空白溶液11次,仪器自动进行统计测量计算。然后用上述系列溶液的标准曲线,微机自动计算出仪器的精密度RSD,检出限DL。RSD≤3%,DL≤0.4n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7,仪器合格。 6. 结果处理 对仪器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如果该仪器已经偏离校准状态,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维修、重新检定或停用、报废等相应措施,维修后的仪器经检定或核查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7. 核查周期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一般每隔六个月核查一次。如仪器有搬动、维修或测量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核查。 8. 相关记录 填写AF750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表。

浅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浅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 9090722* 1、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方法。原子蒸气受到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较高能态,然后活回到某一较低能态(常常是基态)而发射出的特征光谱叫做原子荧光。各种元素都有起特定的原子荧光光谱,根据原子荧光强度的高低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这就是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 根据Beer-Lambert’s Law和泰勒级数展开,可得:在实验条件固定,原子化效率固定时,原子荧光强度I f 和低浓度的试样浓度C成正比。即: I f =αC (α为常数) 所以,AFS法是一种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HG-AFS是基于以下反应将分析元素转化为室温下的气态氢化物: NaBH4 + 3H2O + HCl == H3BO3 + NaCl + 8H (2+n)H + E m+== EH n + H2 式中的E m+ 是指可以形成氢化物元素的离子,如砷、锑、铋、硒、碲、锡、锗等,另外汞可以形成气态原子汞,镉和锌可生成气态组分,均可以用本方法分析。生成的氢化物被引入特殊设计的石英炉中,在此被原子化,然后受光源激发产生原子荧光。 2、仪器装置 AFS法的仪器装置主要由3各部分组成,即激发光源、原子化器以及检测部分。检测部分又包括分光系统、光电转化装置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激发光源是AFS的主要部分,可用连续光源和锐线光源。前者稳定、操作简便、寿命长,能用于多元素分析,但检出限较差,常见的有氙弧灯。常见的锐线光源如高强度空心阴极灯等,具有辐射强度高、稳定、可得出更好的检出限等优点。利用氢化物法的原子化器,是一个电加热的石英管,当NaBH4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并被氩气带入石英炉时,氢气被点燃并形成氩氢焰。

原子荧光复习题

原子荧光法复习题 一、填空: 1.原子荧光分析中,荧光类型有、、、热助线荧光和敏化原子荧光等。 答案:共振荧光、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 2.原子荧光光谱仪中,目前有和两类仪器。 答案:色散系统、非色散系统 3.七十年代末,由于、及各种高效原子化器的使用,AFS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答案: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激光器 4.荧光猝灭的程度与及有关。 答案:被测元素、猝灭剂的种类 5.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原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它可使荧光信号变化和荧光谱线,从而峰值强度。 答案:自吸、变宽、减少 6.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无论是连续光源或者线光源,光源强度越高,其测量线性工作范围。答案:越宽 7.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检测部分主要包括、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答案:分光系统、光电转换装置 8.在原子荧光分析中,石英原子化器炉温过高会使降低、增高,但较高的炉温又有利于消除干扰,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子化温度。 答案:灵敏度、噪声、气相 9.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测定灵敏度随观测高度增加而,观测高度太低时,会增加,观测高度太高时,会使和下降。 答案:降低、噪声、灵敏度、精度 10.原子荧光光谱仪中,以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可以使增强几十至几百倍。 答案:脉冲、谱线 11.在原子荧光分析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空白大于样品强度的情况,这是因为空白溶液中不存在的原因。 答案:荧光、干扰 12.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样品分析时,标准溶液的应和样品完全一致,同时必须做。 答案:介质、空白 13.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当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增加时,和水平同时增加,当灵敏度可以满足要求时,应尽量采用的负高压。 答案:信号、噪声、较低 14. 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和。 答案:光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单色仪)、检测器 15.石英原子化器的外屏蔽气是用以防止周围的进入,产生,以保证较高及稳定的。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AFS-8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1.使用前的准备 1.1 选定和安装需要的空心阴极灯。 1.2 配置实验需要的还原剂、载流、标准系列溶液等。 1.3 准备好废液桶和超纯水。 1.4 所有测量可能用到的容量瓶、移液管、溶液杯、样品杯等需要提前用20%的硝酸浸泡12小时以上,清洗最后需要用超纯水至少涮洗3次。 2.操作规程 2.1 检查线路,确保气管、电源线、接口电缆、泵管等正常连接。 2.2开机 2.2.1 启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入windows系统。 2.2.2 打开灯室盖,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插头仔细插入灯座。 2.2.3 卡上双泵。 2.2.4 电源开启顺序为:实验室电源总开关→主机电源→双泵电源。 开机后应检查3个地方: (1) 元素灯是否点亮,汞灯除外。汞灯可能需采用点火或摩擦静电点亮。 (2) 双泵是否已经卡上。 (3) 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有水,若无应加入约1/3的超纯水。 2.2.5 打开“AFS-8x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软件,进入AFS-830操作系统,进行如下操作: 如果是第一次运行程序,系统出现“仪器和用户参数”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选择仪器的型号、输入用户信息等。主机的通讯缺口值为“1”,“用户名称”一项输入报告抬头中的单位名称。 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进行自动联机通讯,联机正常时软件自动进行自检测画面。当计算机与原子荧光光度计主机联机不正常时,系统提示错误信息为“主机通讯错误”,此时应当检查:主机电源开关开启状态、RS-232C电缆联接是否正确、通讯接口(RS-232C 电缆及插头)是否有问题、电路是否正常、操作软件是否正确等。 2.3 仪器自检 当计算机与主机进行联机通讯正常时,软件自动进入自检测画面。 自检测的项目包括载气、屏蔽气、间歇泵和自动进样器控制电路。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锑、铋、汞 1、方法提要 样品经1+1王水分解,取部分清液加入铁盐及混合预还原剂,在仪器上同时测定砷锑。另取一份母液,直接在仪器上测定铋、汞。 2、标准配制 (1)砷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1.3200克三氧化二砷溶解于少量1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适当用水稀释后,用盐酸调节溶液呈微酸性,补加40毫升盐酸,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砷1毫克。 (2)锑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以干燥的酒石酸锑钾0.1334克溶于水中,加入20毫升盐酸,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锑0.1毫克。 (3)砷锑混合标准液 将上述砷标准储备液吸取20毫升,锑标准储备液吸取2毫升,放入2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砷100μg/ml,锑10μg/ml。 (4)砷锑混合标准工作液 吸取砷锑混合标准液(1)10毫升于2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砷5μg/ml,

锑0.5μg/ml。 (5)铋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三氧化二铋1.148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盐酸10毫升,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用1+1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铋1毫克。 (6)汞标准储备液 1mg/ml的汞,5%HNO3 0.4%高锰酸钾溶液。 (7)汞标准工作液:40ng/ml 20%王水 (8)铋标准液 将上述铋标准储备液吸取10毫升,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王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铋20μg/ml。 (9)铋标准工作液 吸取铋标准液(1)5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王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铋1μg/ml(此标准可保存一周)。 3、试剂 (1)盐酸(优级纯) (2)硝酸(优级纯) (3)氢氧化钾(优级纯) (4)铁盐溶液:称取2克三氧化二铁(分析纯),热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移入2000毫升容量瓶中,补加盐酸700毫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三氧化二铁1mg/ml,酸度为40%。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标准曲线的质量控制

分布:永善,海拔500~1000米。 栖息地:农作物、树林。 吸血习性:黄牛、水牛等。 46、亚柯虻T.subco rdiger L iu,1960 分布:昭通坝,海拔2000米。 栖息地:山间树林、农作物。 吸血习性:黄牛。 47、亚岷山虻T.subm in shanen sis chen et Xu, 1992 分布:巧家县,海拔2100米。 栖息地:山间树林。 吸血习性:黄牛,喜欢刺叮动物下腹部吸血。 48、天目虻T.tienm uen sis L iu,1962 分布:彝良、永善,海拔700~1200米。 栖息地:农作物、竹林、树林。 吸血习性:黄牛、水牛、马,喜欢刺叮动物的颈部吸血。 49、三重虻T.trigem inu s Coqu illett,1898 分布:彝良县,海拔1200米。 栖息地:老树林、水沟树林。 吸血习性:黄牛。 50、亚布力虻T.yab lon icu s T akagi,1941 分布:威信县,海拔1100米。 栖息地:山间水沟沼泽、树林。 吸血习性:水牛,喜欢刺叮动物的阴部吸血。51、云南虻T.yunnanen sis L iu et W ang,1977 分布:永善、大关,海拔800~1200米。 栖息地:山间树林。 吸血习性:黄牛、水牛、马,喜欢刺叮动物的背部吸血。 52、重脉虻T.signati p enn is po rtsch in sky,1897 分布:水富,海拔400米。 栖息地:水沟树林、竹林。 吸血习性:水牛、黄牛。 53、海氏虻T.haysi p h ili p,1956 分布:盐津、水富,海拔在300~400米 栖息地:河边树林。 吸血习性:水牛、黄牛。 54、高斑虻T.takasagoen sis Sh irak i,1918 分布:水富、永善,海拔300~600米。 栖息地:河边树林。 吸血习性:水牛、黄牛,喜欢刺叮动物腹部吸血。 参 考 文 献 1陆宝麟主编.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37~342。 2云南医学动物名录.云南科技出版社,1989,84~90 3杨建设,许荣满.云南省北部虻科的新种及名表.吸血双翅目昆虫调查研究集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2~78 4杨建设.云南省西北部虻类的调查.医学动物防制,1994,10 (1):40~42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标准曲线的质量控制马永平 于明哲 扬惠芳 孙志伟 (宁夏银川市卫生防疫站银川750001) 砷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由于含砷的农药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使水体和所加工的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水生生物、海洋甲壳动物对砷有很强的浓集能力,可浓缩水体中的砷高达3300倍。砷易被胃肠吸收,吸收率一般大于95%。血液中的砷不仅迅速分布于肝、肾、肠、脾、肺、还能通过胎盘屏障,且具有致畸、致癌作用[1]。为了准确地测定水和食品中砷,我们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对水和食品中的砷进行了质控测定。结果如下。 1 设备及方法1.1 仪器 1.1.1 北京海光A FS230全自动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1.2 w idow s m e支持的系统操作及数据处理软件。 1.2 试剂 1.2.1 砷标准1000ug m l,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砷标准使用液:1.0ug m l。 1.2.2 硫脲2抗坏血酸溶液(50g L):5g硫脲+5g 抗坏血酸,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 l。临用现配。 1.2.3 盐酸(1+1);盐酸(5%)5m l盐酸加水至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

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法 一、原子荧光原理 1定义基态的原子蒸气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而被激发到较高的激发态,然后去活化回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便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辐射—原子荧光 2原理 As、Pb、Se3元素可形成气态氢化物,Hg形成原子蒸气。气态氢化物通过原子化器原子化形成基态原子,基态原子蒸气被激发而产生原子荧光 3氢化物反应的种类: ⑴金属—酸还原体系(Marsh反应) ⑵硼氢化钠—酸还原体系 ⑶电解法 硼氢化钠—酸还原体系 算话过的样品溶液中的砷、铅、硒等元素与还原剂(一般为硼氢化钾或钠)反应在氢化物发生系统中生成氢化物: BH-+3H2O+H+=H3BO3+Na++ 8H++E m+=EHn+H2(气体) 式中 E m+代表待测元素, EHn为气态氢化物 4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原子荧光强度与分析物浓度以及激发光的辐射强度等参数存在以下函数关系: If=aC

二、仪器组成: 1原子荧光仪器由三部分组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检测电路 2激发光源:HCL(空心阴极灯)EDL(无极放电灯) 对光源的要求:高强度、高稳定性 3原子化器:高原子化效率、低背景 4检测系统:包括光路及电路两部分 光路:分有色散系统和非色散系统两种 电路:高可靠性、高信噪比 三、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的开关机顺序: 开机的顺序为: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待计算机进入WinXP并检测完毕后,再开仪器的主机电源开关。 关机的顺序为: 退出操作软件,关仪器的主机电源开关,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关电脑电源。 2光路的调节方法: 打开主机电源后,灯室内灯应该点亮(注意Hg灯可能不亮,用电子脉冲枪激发)。 用调光器调光路,使灯发出的光斑落在原子化器石英炉芯的中心线与透镜的水平中心线的交汇点上(调节光斑的位置是靠调节灯架上的四个螺丝钉来实现) 3更换元素灯

72 土壤中总砷的测定原子荧光法GBT22105.2-2008演示教学

新项目试验报告 项目名称: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GB/T 22105.1-2008 项目负责人:杨刚 项目负责人: 审批日期:

一、新项目概述 砷(As)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较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砷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多数器官中蓄积,从而引起砷中毒。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水、空气、植物和人体都含有微量的砷,对人体不会构成危害。但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是三价砷的化合物,因此,土壤砷污染是当今全球十分严重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之一。 GB/T 22105的部分规定了土壤中总砷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 本部分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 二、检测方法与原理 检测方法:原子荧光法 原理:样品中的砷经加热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钾将其还原为砷化氢,由氩气导入石英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化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产生的荧光强度与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求得样品中砷的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剂。 1.2 砷空心阴极灯。 1.3 水浴锅。 2.试剂 2.1 盐酸:1.19 g/ml,优级纯 2.2 硝酸:1.42 g/ml,优级纯 2.3 氢氧化钾:优级纯

2.4 硼氢化钾:优级纯 2.5 硫脲:分析纯 2.6 抗坏血酸:分析纯 2.7 三氧化二砷:优级纯 2.8(1+1)王水:取1份硝酸和3份盐酸混合均匀,然后用水稀释一倍。 2.9 还原剂(1%硼氢化钾+0.2%氢氧化钾溶液):称取0.2g氢氧化钾放入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称取1g硼氢化钾,放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此溶液用时现配。 2.10 载液:(1+9)盐酸溶液 2.11 硫脲溶液(5%):称取10g硫脲,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用时现配。 2.12 抗坏血酸(5%):称取10g抗坏血酸,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用时现配。 2.13 砷标准贮备液:称取0.6600g三氧化二砷(在105℃烘2h)于烧杯中,加入10ml 10% 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砷浓度为1.00mg/ml。 2.14 砷标准中间溶液:吸取10.00ml砷标准贮备液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1+9)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砷浓度为100ug/ml。 2.15 砷标准工作溶液:吸取1.00ml砷标准中间溶液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1+9)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砷浓度为1.00ug/ml。 四、采样要求和/或样品预处理技术 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置于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风干过程中药经常翻动。将风干土壤剔除石块,用木棍或塑料碾压。压碎的土壤要最终通过0.149mm孔径筛。 五、检测步骤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健品中砷的分析方法(精)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健品中砷的分析方法 张春美 砷及含砷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长期食用会引起中毒。所以在保健食品卫生监督中,砷被列为重点检测元素。目前砷的测定方法有银盐法、砷斑法。银盐法灵敏度低,干扰大,砷斑法,准确度不够。本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保健品中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盐酸作氢化物发生的介质,断续流动方式进样,干法消解样品。得出本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94%-2.24%,平均回收率为96.40%。实验证明本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原理在酸性条件下,砷和硼氢化钾与酸产生的新生态的氢反应,生成的热原子蒸气吸收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或吸收热能以后,被激活通过能量跃迁再返回基态时放出的荧光强度与砷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2 试剂 1000μg/ml砷标准贮备液:由(国家钢铁材料中心提供); 砷标准使用液 1.0 ug/ml:由砷标准贮备液配制; 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称取25克硫脲,25克抗坏血酸溶解于500ml纯水中,摇匀(临用现配);硼氢化钾溶液20g/L:称取 2.5克NaOH溶于离子水,溶解后加入10克硼氢化钾,加去离子水稀至500ml,摇匀(临用现配);硝酸镁溶液150g/L:称取150克硝酸镁溶解于1000ml纯水中,摇匀;盐酸;氧化镁。 本法所用使用试剂为优级纯或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使用去离子水。 1.3 仪器 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海光仪器公司);配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砷高性能空心阴极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仪器条件光电倍增管负高压290V;灯电流65mA;原子化器高度8mm;载气流量400ml/min; 屏蔽气流量度1000ml/min;加热温度200℃;读数时间10s;延迟时间1s;测量方法:标准曲线法;读数方式峰面积。 1.4样品处理称取样品2g左右置于50ml瓷坩埚中,加入5ml硝酸镁溶液,混匀后加0.5g 氧化镁覆盖在坩埚中。于电炉上低温炭化至无黑烟,移入马沸炉550℃灰化4h。取出冷却后,加入5ml盐酸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硫尿+抗坏血酸混合液,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同时做样品试剂空白。 1.5标准系列配制及测定准确吸取1ug/ml砷标准使用液 0、0.2、0.4、0.8 、1.6 、 2.0ml 于1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约10ml,各加入5ml盐酸、20ml硫尿+抗坏血酸混合液,纯水定容至100ml刻度,配成砷含量为0.0、2.0 、4.0、 8.0、 16.0、 20.0ng/ml的标准系列溶液,摇匀,按本方法仪器测试条件将标准系列的浓度及样品参数等输入计算机程序后,进行标准溶液及样品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硼氢化钾浓度的选择硼氢化钾溶液的用量对测定灵敏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用量太少时,还原高价砷的能力差,灵敏度低,当用量过多时,由于有大量氢气产生稀释作用及液相干扰,灵敏度也降低。实验证明采用20g/L硼氢化钾溶液的浓度,相关系数为0.9995。 2.2 酸度的选择通过样品与标准溶液中加入1%、3%、5%、8%、10%盐酸的实验,证明酸度增大,砷的荧光强度增强;反之酸度减小,砷的荧光强度减弱。盐酸在5%范围内荧光强度基本稳定,所以本法选择盐酸浓度为5%。 2.3 线性范围、标准曲线及最低检出限在本法仪器条件下测定砷标准系列,当浓度范围大于30ng/ml时标准曲线出现弯曲,其线性范围为0—30ng/ml。根据样品砷的含量选择了0—20ng/ml的标准系列测定,荧光强度和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技术要求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技术要求 1 主要用途 环境样品(水、土)中砷(As)、锑(Sb)、铋(Bi)、汞(Hg)、硒(Se)、碲(Te)、锡(Sn)、锗(Ge)、铅(Pb)、锌(Zn)和镉(Cd)11种痕量元素分析。 2 工作环境要求 2.1 环境温度:10℃~35 ℃(或更宽); 2.2 相对湿度:0~80%(或更宽); 2.3 电源:交流220V(±10%),50Hz。 3 系统配置要求 3.1 仪器类型:全自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 3.2 主机配置 ⑴原子荧光光度计1台套; ⑵自动进样器1台套; ⑶进样反应系统(间歇泵)1套; ⑷汞、砷、硒空心阴极灯各1支; ⑸密闭式石英炉原子化器1套; ⑹二级气液分离器1支; ⑺仪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其它组件(烟囱、石英炉芯、点火炉丝、调光器、 电源保险丝、电源线、接口电缆等)1套; ⑻专用安装工具1套; ⑼系统操作软件光盘1套; ⑽仪器使用说明书1本; ⑾软件操作手册1本; ⑿分析方法手册1本。 3.3 备件及消耗品 ⑴进样反应系统备件1套 (包括:样品盘1个、载流槽1个、样品管154个、进样针10根、混 合反应块1个、泵管1套、连接管1套、三通1支) ⑵特制空心阴极灯:As、Hg、Se灯各2支。 4 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4.1光源:采用集束脉冲控制方式。

4.2光学系统:短焦距透镜聚光,无色散全密闭避光调光系统。 4.3 进样系统:全自动间歇泵进样系统。 4.4 原子化器:屏蔽式低温点火石英原子化器。 4.5 开机自检、气路自动控制、自动保护、自动报警。 4.6省气型气路自动控制、自动保护系统。 4.7具有断电保护功能。 4.8具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量尾气中有害元素的捕集阱装置。 4.9自动进样器位数:不少于130位。 4.10具备化学气相发生气液分离装置。 4.11可实现单点配置工作曲线,自动稀释高浓度样品。 4.12 采用Windows98/Me/2000/XP的中文窗口操作软件,可实现自动系统诊断、 自动样品测量、标准曲线法测量,多种报告格式,并备存专家帮助系统。 4.13标准的RS-232/485通讯。 4.14预留升级接口,与液相色谱等装置联用可做形态分析及价态分析。 4.15水中痕量汞检测,检出限0.0002μg/L。 4.16*检出限(DL)As、Se、Pb、Sb、Bi、Te、Sn ≤0.01μg/L;Hg、Cd ≤0.001μg/L; Zn ≤1.0μg/L;Ge ≤0.05μg/L。 4.17*测量精度: RSD≤1.0%。 4.18*线性范围大于三个数量级。 5 服务要求 5.1 由仪器制造商授权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免费进行安装调试,确保仪器技术指标验收合格,并在用户实验室免费培训操作技术人员2名。 5.2供货商向用户提供叁年的免费保修服务,保修期自用户验收合格签字之日起3年。 5.3供货商为用户提供产品终身技术服务。产品出现故障随时有响应,24小时内到现场履行维修服务义务。在保修期内仪器维修期不超过3天。 5.4 供货商将仪器合同额的15%留与用户作为质量保证金。维修期满后,供货商若按5.3之要求完成售后服务,则用户将质保金全额退还给供货商,否则不再返还质保金。 5.5仪器制造商应设有培训中心, 免费为用户培训技术人员贰人(不少于四天) 。 5.6 供货商为用户提供的随机软件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软件产品厂商授权书,并保证用户具有免费升级的权利。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及原理分析2012

氢化物(蒸气)发生 -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的发展史 ●原子荧光谱法(AFS)是原子光谱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其发光机理看属于一种原子发 射光谱(AES),而基态原子的受激过程又与原子吸收(AAS)相同。因此可以认为AFS是AES和AAS两项技术的综合和发展,它兼具AES和AAS的优点。 ●1859年Kirchhoof研究太阳光谱时就开始了原子荧光理论的研究,1902年Wood等首 先观测到了钠的原子荧光,到20世纪20年代,研究原子荧光的人日益增多,发现了许多元素的原子荧光。用锂火焰来激发锂原子的荧光由BOGROS作过介绍,1912年WOOD 年用汞弧灯辐照汞蒸气观测汞的原子荧光。Nichols和Howes用火焰原子化器测到了钠、锂、锶、钡和钙的微弱原子荧光信号,Terenin研究了镉、铊、铅、铋、砷的原子荧光。 1934年Mitchll和Zemansky对早期原子荧光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1962年在第10次国际光谱学会议上,阿克玛德(Alkemade)介绍了原子荧光量子效率的测量方法,并予言这一方法可能用于元素分析。1964年威博尼尔明确提出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导出了原子荧光的基本方程式,进行了汞、锌和镉的原子荧光分析。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Winefodner教授研究组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West教授研究 小组致力于原子荧光光谱理论和实验研究,完成了许多重要工作。 ●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原子荧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西北大学杜 文虎、上海冶金研究所、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郭小等均作出了贡献。尤其郭小伟致力于氢化物发生(HG)与原子荧光(AFS)的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我国原子荧光商品仪器的奠基人,为原子荧光光谱法首先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幻灯片3 国外AFS仪器发展史 *1971年Larkins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火焰原子化器,采用泸光片分光,光电倍增管检测。测定了A u、B i、Co、H g、M g、N i 等20多种元素; *1976年Technic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荧光光谱仪AFS-6。该仪器采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同时测定6个元素,短脉冲供电,计算机作控制和数据处理。由于仪器造价高,灯寿命短,且多数被测元素的灵敏度不如AAS和ICP-AES,该仪器未能成批投产,被称之为短命的AFS-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Baird公司推出了AFS-2000型ICP-AFS仪器。该仪器采用脉冲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原子化器,光电倍增管检测,12道同时测量,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该产品由于没有突出的特点,多道同时测定的折衷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性能/价格比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无情的淘汰。 *20世纪90年代,英国PSA公司开始生产HG-AFS。

原子荧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AFS—230E原子荧光光度计培训考试试题 选择题 1、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 (A)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 (B)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 (C)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 (D)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 2、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1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3、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4 )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敏化荧光 (D)共振荧光 4、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3 ) (A)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B)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 (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D)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 5、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2 ) (A) 红外光谱法 (B) 荧光光度法 (C) 分光光度法 (D) 核磁共振波谱法 二、填空题 1、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和。 答案:光源(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单色仪)、检测器 2、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检测部分主要包括、以及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答案:分光系统、光电转换装置 3、在原子荧光分析的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空白大于样品强度的情况,这是因为空白溶液中不存在的原因。 答案:荧光、干扰 4、在原子荧光分析中,样品分析时,标准溶液的应和样品完全一致,同时必须做。 答案:介质、空白 5、AFS仪器的光源中,微波源入射功率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和也影响无极放电灯的使用寿命。答案:精确度、准确度 三、判断题 1、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光电倍增管对可见光无反应,因此可以把仪器安装在日光直射或光亮处。()

原子荧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 原子荧光原理及应用 原子荧光光谱法,英文是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简写为AFS。需要了解的是AES、AAS。 一、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常用空心阴极灯)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发射光谱即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是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 对该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产生气态自由原子的方式有:火焰、石墨炉、电激发、热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焰。在AFS中主要是火焰。 (2)原子荧光可分为三类:即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和敏化荧光,实际的到的原子荧光谱线,这三种荧光都存在。其中以共振原子荧光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当发射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又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anti-Stokes(反斯托克斯)荧光。敏化荧光: 受光激发的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碰撞时,把激发能传递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发射形式去激发而发射荧光即为敏化荧光。火焰原子化器中观察不到敏化荧光,在非火焰原子化器中才能观察到。 共振荧光是所发射的荧光和吸收的辐射波长相同。只有当基态是单一态,不存在中间能级,才能产生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发射的荧光波长和吸收的辐射波长不相同。非共振荧光又可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反斯托克斯荧光。直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高于基态的亚稳能级所产生的荧光。阶跃线荧光是激发态原子先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损失部分能量,回到较低的激发态,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跃迁到基态所发射的荧光。直跃线和阶跃线荧光的波长都是比吸收辐射的波长要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特点是荧光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