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药剂学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药开发中有40%的化合物是由于生物药剂 学与药物动力学性质不适,而在进一步研究中被 淘汰。 研究药物在剂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药物的吸 收之间的关系,在临床阶段以前预测药物的吸收, 可节约研究经费,促进有效口服药物的发现。
The rule of five
当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满足下列任意两项时,在小 肠中的吸收就差: 分子量大于500; 氢键给体数大于5个; 氢键受体数大于10个; 计算得到的logP值大于5.0。
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
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外实验 方法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
如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
(二)在新药开发中的地位
1. 在新药的合成和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 和转化因素 2. 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实 验设计提供依据 3. 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生物 药剂学研究进行评价 4. 在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和人 体药动学研究
该文章总结了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并 提出了生物药剂学这一名词。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药剂学的概念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 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 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 生物因素和药物效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剂型因素
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 酯、络合物或前体药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和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② 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 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③ 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注射剂、片剂、胶囊 剂、丸剂、软膏剂和溶液剂等。 ④ 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⑤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⑥ 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与储存条件等
三、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一)研究内容和进展
1.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 其他分类系统:生物药剂学处臵分类系统(BDDCS)、 定量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QBCS)、基于渗透系数的分 类系统(PCS)。
2.药物的吸收预测
4.药物对映体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构成对映体的两个光学异构体在普通条件下的理化性质 和旋光相同,但旋光方向不同,因而在药理、毒理及吸 收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药物对映体往往只有一种对映体有显著药理活性,而另 一对映体没有活性或活性较弱,加上在体内的立体选择 性结合,导致其体内过程的差异。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手性分离方法得到进一步提 高,使研究药物对映体的生物药剂学成为可能,从而可 对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效、药代、毒理等分别作出评价,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3.与医药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与医药学中其他一些学科,如药理学、生物 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 同研究药物及其他生理有效物质与机体的关系。 但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是有原则区别的,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 法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与机体复 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生物药剂学主要是研究药理上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当制 成某种剂型,以某种途径给药后是否很好的吸收,从而 及时分布到体内所需作用的组织及器官。
生物因素
① ② ③ ④ 种属差异:如鼠、兔、狗和人的差异 种族差异:如不同人种的差异 性别差异:如动物的雌雄与人的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如新生儿、婴儿、青壮年和老年人 等生理功能的差异 ⑤ 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生理条件如妊娠及各 种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 ⑥ 遗传因素:酶的活性
药物效应
药物效应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对药物作用 的反应。 由于药物的两重特性,药物效应既包括治疗效果 也包括副作用和毒性,表现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与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所有药学学科共同关注的 焦点。
药物释放系统由传统的定位于血液、组织为主,转变为定 向于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 一些外源性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质、DNA等只有传 输到细胞内的某一细胞器才能发挥疗效,然而由于它们的 分子量大,生物半衰期短以及在体内易受到酶的降解,需 要有能准确调控并转导药物的给药系统。 通过剂型设计达到药物细胞内靶向并调控药物在细胞内的 药物动力学过程是分子生物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各国和以 日本为首的很多国家先后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孕妇妊 娠反应,结果在1957~1961年沙利度胺上市的4年多的时间里, 全世界诞生约1.2万海豹肢畸形儿,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 事件”。
(二)新技术和新方法
1.细胞模型的应用 2.人工生物膜技术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消除 (elimination):代谢、排泄
药物从循环系统消失
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Absorp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Excretion Disposition
3. 药物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吸收 :影响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分布 :涉及药物到达各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代谢与排泄 :与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有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学科出现的背景
化学结构 剂型因素 生物因素
药物的疗效
学科出现的标志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一词最早见 于1961年Wagner的综述:
(Wagner JG. Biopharmacutics: Absorption aspects. J Pharm Sci, 1961,50:359.)
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 (metabolism) 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
排泄 (excretion)
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 发生转变的过程,或称生物转化。 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 相关概念 转运 (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
药物在体内部位的改变
处臵 (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
3.生物和物理实验技术
6.1-7.5
14-80h
5.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开展中药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成分的体内 动态变化规律,筛选新药,改善剂型,控制质量, 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如改进溶出测定装臵、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药剂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二者互为关联。
2.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类似,共同为药物 体内过程的规律揭示发挥着积极作用。 生物药剂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各环节的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及其与 药物效应间的关系; 药物动力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药物的量变规律。
油水分配 系数
3.分子生物药剂学(molecular biopharmaceutics) (1)概念
是以飞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学 等学科为基础,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解释制剂特性、 体内处臵过程,研究剂型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的 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2)研究方向
①药物的细胞内靶向与胞内动力学
3.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的设计
1
部位
胃
pH
1-4
长度(cm)
——
表面积
小
转运时间
0.பைடு நூலகம்-3h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右结肠
4-6
6-7 6.5-7.5 5.5-7.5
20-30
150-250 200-350 90-150
较大
很大 很大 较小
6s
1.5-7h
左结肠/直肠
②药物转运器的研究
药物转运器是控制药物处臵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其进行 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药物吸收的转运机制的了解,同时 也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中改善药物处臵、减少药物相互 作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③载体的结构对药物生物转运的影响
载体是靶向给药制剂的基础,载体的结构和特性决定靶 向效率。
④基因给药
二、生物药剂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药剂学科中的地位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药剂学中新剂型的研制,需要体内外质量的保证,制剂 体内质量的考察需要借鉴生物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 药剂学的发展向生物药剂学提出新的要求。
1. 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的行为的影响 2. 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 影响 3.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4. 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 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5. 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 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
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 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
1. 概念 吸收 (absorption)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 (distribution) 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
注射部位 病变部位 细胞 细胞核
在体液中 的稳定性 和靶向性
跨过 细胞膜 屏障
药物最大限度的释放、 不被溶酶体酶降解, 并通过核孔
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降低血清和调理素对基因的影响、 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延长血液循环中的停留时间, 提高细胞膜的亲和性和靶细胞摄取效率,避免内体的吞噬 和减少溶酶体的降解,增加核的摄取。
The rule of five
当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满足下列任意两项时,在小 肠中的吸收就差: 分子量大于500; 氢键给体数大于5个; 氢键受体数大于10个; 计算得到的logP值大于5.0。
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
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外实验 方法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
如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
(二)在新药开发中的地位
1. 在新药的合成和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 和转化因素 2. 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实 验设计提供依据 3. 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生物 药剂学研究进行评价 4. 在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和人 体药动学研究
该文章总结了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并 提出了生物药剂学这一名词。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药剂学的概念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 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 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 生物因素和药物效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剂型因素
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 酯、络合物或前体药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和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② 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 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③ 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注射剂、片剂、胶囊 剂、丸剂、软膏剂和溶液剂等。 ④ 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⑤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⑥ 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与储存条件等
三、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一)研究内容和进展
1.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 其他分类系统:生物药剂学处臵分类系统(BDDCS)、 定量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QBCS)、基于渗透系数的分 类系统(PCS)。
2.药物的吸收预测
4.药物对映体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构成对映体的两个光学异构体在普通条件下的理化性质 和旋光相同,但旋光方向不同,因而在药理、毒理及吸 收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药物对映体往往只有一种对映体有显著药理活性,而另 一对映体没有活性或活性较弱,加上在体内的立体选择 性结合,导致其体内过程的差异。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手性分离方法得到进一步提 高,使研究药物对映体的生物药剂学成为可能,从而可 对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效、药代、毒理等分别作出评价,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3.与医药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与医药学中其他一些学科,如药理学、生物 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 同研究药物及其他生理有效物质与机体的关系。 但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是有原则区别的,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 法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与机体复 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生物药剂学主要是研究药理上已证明有效的药物,当制 成某种剂型,以某种途径给药后是否很好的吸收,从而 及时分布到体内所需作用的组织及器官。
生物因素
① ② ③ ④ 种属差异:如鼠、兔、狗和人的差异 种族差异:如不同人种的差异 性别差异:如动物的雌雄与人的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如新生儿、婴儿、青壮年和老年人 等生理功能的差异 ⑤ 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生理条件如妊娠及各 种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 ⑥ 遗传因素:酶的活性
药物效应
药物效应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对药物作用 的反应。 由于药物的两重特性,药物效应既包括治疗效果 也包括副作用和毒性,表现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与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所有药学学科共同关注的 焦点。
药物释放系统由传统的定位于血液、组织为主,转变为定 向于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 一些外源性大分子药物,如多肽、蛋白质、DNA等只有传 输到细胞内的某一细胞器才能发挥疗效,然而由于它们的 分子量大,生物半衰期短以及在体内易受到酶的降解,需 要有能准确调控并转导药物的给药系统。 通过剂型设计达到药物细胞内靶向并调控药物在细胞内的 药物动力学过程是分子生物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各国和以 日本为首的很多国家先后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孕妇妊 娠反应,结果在1957~1961年沙利度胺上市的4年多的时间里, 全世界诞生约1.2万海豹肢畸形儿,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反应停 事件”。
(二)新技术和新方法
1.细胞模型的应用 2.人工生物膜技术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消除 (elimination):代谢、排泄
药物从循环系统消失
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Absorp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Excretion Disposition
3. 药物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吸收 :影响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分布 :涉及药物到达各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代谢与排泄 :与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有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学科出现的背景
化学结构 剂型因素 生物因素
药物的疗效
学科出现的标志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一词最早见 于1961年Wagner的综述:
(Wagner JG. Biopharmacutics: Absorption aspects. J Pharm Sci, 1961,50:359.)
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 (metabolism) 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
排泄 (excretion)
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 发生转变的过程,或称生物转化。 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 相关概念 转运 (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
药物在体内部位的改变
处臵 (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
3.生物和物理实验技术
6.1-7.5
14-80h
5.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开展中药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成分的体内 动态变化规律,筛选新药,改善剂型,控制质量, 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如改进溶出测定装臵、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药剂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二者互为关联。
2.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类似,共同为药物 体内过程的规律揭示发挥着积极作用。 生物药剂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各环节的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及其与 药物效应间的关系; 药物动力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药物的量变规律。
油水分配 系数
3.分子生物药剂学(molecular biopharmaceutics) (1)概念
是以飞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材料学 等学科为基础,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解释制剂特性、 体内处臵过程,研究剂型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的 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2)研究方向
①药物的细胞内靶向与胞内动力学
3.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的设计
1
部位
胃
pH
1-4
长度(cm)
——
表面积
小
转运时间
0.பைடு நூலகம்-3h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右结肠
4-6
6-7 6.5-7.5 5.5-7.5
20-30
150-250 200-350 90-150
较大
很大 很大 较小
6s
1.5-7h
左结肠/直肠
②药物转运器的研究
药物转运器是控制药物处臵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其进行 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药物吸收的转运机制的了解,同时 也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中改善药物处臵、减少药物相互 作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③载体的结构对药物生物转运的影响
载体是靶向给药制剂的基础,载体的结构和特性决定靶 向效率。
④基因给药
二、生物药剂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药剂学科中的地位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药剂学中新剂型的研制,需要体内外质量的保证,制剂 体内质量的考察需要借鉴生物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 药剂学的发展向生物药剂学提出新的要求。
1. 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的行为的影响 2. 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 影响 3.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4. 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 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5. 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 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
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 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
1. 概念 吸收 (absorption)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 (distribution) 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
注射部位 病变部位 细胞 细胞核
在体液中 的稳定性 和靶向性
跨过 细胞膜 屏障
药物最大限度的释放、 不被溶酶体酶降解, 并通过核孔
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降低血清和调理素对基因的影响、 减少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延长血液循环中的停留时间, 提高细胞膜的亲和性和靶细胞摄取效率,避免内体的吞噬 和减少溶酶体的降解,增加核的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