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村陷入艾滋之困迫切解决吃饭问题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事迹范文5篇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事迹范文5篇小康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事迹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事迹范文篇一在宁夏中宁县,有一个地名很特别的乡镇——喊叫水乡。
喊叫水,地如其名,十年九旱,由于缺水,全乡19个村都是贫困村。
近年来,宁夏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扶贫工程,不仅让全乡贫困村今年全部脱贫销号,也让喊叫水人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正在准备给玉米地灌水的村民叫马天志,按照喊叫水乡“以人定水,以水定产”的规定,他家的玉米地,一亩地一次可以灌溉40分钟。
水是这里最紧缺的资源,也是乡亲们贫困的主要原因。
因为缺水,地里庄稼十种九不收,养的牲口要喝水,都要走上两个小时,到山沟里去喝苦泉水。
喝水不愁、让山川变绿,成为喊叫水几辈人最大的梦想。
2017年,乡亲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由国家、自治区实施的宁夏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和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让这里3.5万人的饮水和25万亩农田的灌溉难题得到了解决。
有了黄河水,昔日的干渴土地变成了绿色农田。
马天志借助宁夏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种了40多亩多玉米、杂粮,20多亩红枣,再加上圈养的肥羊,一年纯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今年,他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盖了130平米的新房。
水通了,曾经外出谋生的村民也纷纷返乡,大力发展硒砂瓜、枸杞、色素辣椒等特色种植产业和养殖业,踏上了脱贫致富快车道,现在全乡仅硒砂瓜种植规模就达到5万多亩。
_了水困,也就破除了贫困。
今年,喊叫水乡19个行政村全部脱贫销号,全乡389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全部脱贫摘帽。
在喊叫水人看来,生活要小康,还要在节水用水上下功夫,把每一滴黄河水用到极致。
按照规划,未来的喊叫水乡将建成一个草畜小镇和养殖、瓜果基地,在经济上和生态上同步走向小康。
对于这样的未来,马天志和乡亲们充满了期待。
关于防艾的作文

关于防艾的作文篇一《“防艾”那些事儿说起艾滋病,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害怕,但其实只要了解它、做好防范,就没那么可怕了。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他是个特别热心公益的人。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防艾宣传活动。
那天的太阳可毒了,他和一群志愿者在街边支起了小摊位,摆上各种防艾知识的宣传册。
阿强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还把自己打扮得超级滑稽,戴着一个大大的防艾红丝带形状的头饰。
刚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跟躲避瘟神一样躲着他们。
阿强看到一个大叔路过,就赶忙递上宣传册,说:“大叔,了解下防艾知识呗。
”大叔眼睛一瞪,说:“我这人可健康了,用不着。
”然后急忙走开了。
阿强没放弃,继续向路人推荐。
过了一会儿,有个年轻人小吴停下来了。
小吴说他其实一直对艾滋病挺好奇的,但又不敢多问,怕别人笑话。
阿强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告诉小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就是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他还说:“你可别以为艾滋病离咱们很远,日常生活中要是不小心也可能有风险的。
就像去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拔牙,要是针头不干净,那就可能染上艾滋病啊。
”小吴听了直点头。
阿强跟小吴说,有一次他自己去医院验血的时候,看到护士拆针筒的包装都是小心翼翼的,那针都是一次性的,就为了防止交叉感染。
阿强还说,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像一起吃饭、握手拥抱啥的,根本不会传播艾滋病。
小吴听了这些才恍然大悟。
我那时候就觉得阿强的做法特别有意义。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当初躲开阿强的那些路人一样,对艾滋病有着误解。
我们以为只要离那些病人远一点就好了,却不知道真正正确的防艾滋的做法。
如果大家都能像阿强那样耐心地去宣传防艾知识,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很多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无知所带来的伤害。
篇二《和防艾的初次“邂逅”》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真正关注到防艾这件事,那场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学校每年都会有健康知识普及的活动。
那天我看到好多人围在一个大展板前,我这人就爱凑热闹,也挤了过去。
展板上贴满了关于艾滋病的知识介绍,花花绿绿的特别吸引人。
勇担社会责任,市场化媒体促进政府行为:关于近期对河南文楼村艾滋病问题的报道

语 ,一 方 面精 确 地 描述 出 了我 国 新 闻传 播 媒体 的 功 能 所 在 ,另 ~方 面 也 寄托 了人们 对 新 闻传 播媒 体 能 够 勇 于担 负 起 社 会 责 任 的 极 大 期 望 。 近 年 来 , 由于 在 市 场 化 发展 过程 中 出现 了媚 俗 化 和 娱 乐功 能 急速 膨 胀 的 问题 , 媒 体 的 行 为 受 到 了质 疑 和 批 评 。 但 是市 场 化 同 样 带 给 了 媒 体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 当好 “喉舌 … 耳 目 的 新 的优 势 。 文 楼 村 艾滋 病 问题 的解 决 , 就充 分 地 体 现 出 了这 一 点 。 根 据 国 家 卫 生 部 2 01年 8月 2 0 3日公 布 的材 料 , 19 5年 以来 , 河 南 省 卫生 厅 对 上 蔡 县 文 楼村 开展 艾 9 滋 病 疫 情 专 项 检 查 7次 ,根 据 调 查 情 况 分 析 .文 楼 村 是疫情 较 为 严 重 的村 庄 。 目前这 里 园 艾滋 病 死亡 的 村 民 已达 到 3 6人 , 另外 还 有 约 5 O例 现症 病 人和 2 41 倒 病毒 感 船者 。 而 导致 文楼 村 艾滋 病 病毒 大 规 模 蔓延 的根本 原 因不 是 不洁 性 行 为 和 吸毒 ,而 是 近 6年来 的 不 规 范 地 下采 供 血 和 非 法 采 浆 活 动 。 对 此 , 中 国政
经过 多年 的 探 索 , 目前世 界 各 国对 艾滋 病 的危 害
文 楼 村进 行 了 艾滋 病 检测 工 作 。更 为重 要 的 是 ,通 过 这 一 报道 文 楼村 这 个 早 该 引起 人 们 关注 的 地 方终 于走 进 了全 国媒 体 的 视野 。
20 0 0年 8月 1 8日,中国 《 闻 周刊 》刊 载 出 一组 新 名为 《 艾滋 病 :新 国难 》的系 列 分 析性 报 道 。《 闻周 新
河南爱滋病村

关于AIDS
10禁三 王浚霖 3100278 杨佳迪 3100275
其他的政策
如“六个一”,“七个一”政策。
即;修条路,打眼井,盖一座学习,建一个
福利院,建一个标准医务室……等
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艾滋病患者
一是熟练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艾
滋病相关知识,既是社会工作者顺利开展工 作的关键,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只有熟悉 艾滋病相关知识,才能很好地给艾滋病患者 以建议。
《以生命的名义》
《当生命遭遇歧视》
河南艾滋病村
艾滋病村的起因。 艾滋病村患者和艾滋孤儿的现状。
政府和社会对艾滋病村的救助。
最为严重地 区
祸起“血浆经济”
由于贫穷,食不果腹摆脱贫穷成为
他们的迫切愿望。 九十年代后在“快速致富”浪潮的 推动下,人们纷纷卖血。 政府卫生部门建立血站,造成误导。 一些“血头”为谋取暴利,违规采 血。
艾滋病村患者和艾滋孤儿的现状。
由于当时卖血在当地几乎是全民参与,现在
在当地血多村庄满村都是艾滋病人或是感染 者。由于常年吃药以及感染后身体虚弱这些 认得生活状况很是不好。 尤其是在这些人中生活着另一个特殊的弱势 群体“艾滋孤儿”。在艾滋病村严峻的社会 现状与艰苦的生存条件下这些儿童显得尤为 让人心疼。
感 染小 变姑 得娘 红的 肿双 不手 堪因 。为 艾 滋 病
眼中的泪水是对 未来的绝望还是 对….仇恨
农民工艾滋病干预总结范文

农民工艾滋病干预总结范文一、干预背景。
咱们都知道,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在城市建设中那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不过呢,他们由于工作性质流动性大,加上一些生活环境和知识普及方面的原因,在艾滋病防治这块可能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
所以啊,我们就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艾滋病干预工作。
二、干预目标。
1. 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让他们知道艾滋病是咋回事儿,怎么传播的,又怎么预防。
2. 改变他们一些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不安全的性行为啥的。
3. 建立起他们主动检测艾滋病的意识,要是不小心有了风险,能及时去查一查,心里也踏实。
三、干预措施。
# (一)宣传教育。
1. 工地宣传。
我们就像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一样,跑到各个建筑工地去。
在工地食堂、宿舍区这些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休息和聚集的地方,张贴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海报。
那些海报啊,做得可生动了,简单易懂,什么艾滋病病毒长啥样,通过啥途径传播,一眼就能看明白。
还在工地上放了一些宣传资料的小架子,就像街边的报摊一样,上面放满了艾滋病防治手册。
这些手册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文字,里面有很多小漫画,讲着艾滋病的故事,像什么“小明的危险经历”之类的,让农民工朋友们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看了就能学到知识。
2. 社区活动。
在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我们搞了一些小型的宣传活动。
就像村里的集会一样热闹。
摆上几张桌子,拉上横幅,然后工作人员就开始给大家讲解艾滋病知识。
我们还请了一些志愿者,他们就像热情的邻居一样,拉着农民工朋友们过来听。
现场还有小礼品呢,只要回答对几个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小问题,就能拿到毛巾、香皂这些实用的小玩意儿。
这可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 (二)培训讲座。
1. 健康知识培训。
我们专门请了医生和专家到工地上给农民工兄弟姐妹们讲课。
这些专家可厉害了,就像知识渊博的老夫子一样。
他们用最接地气的话,把艾滋病的那些复杂的知识讲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专家会说:“艾滋病啊,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它通过血液、性还有母婴这三条路来攻击咱们的身体。
艾滋女生日记

艾滋女生日记2002年9月,心怀着美好的梦想,朱力亚从中专被保送到武汉某大学,开始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一次邂逅,一段异国恋情,却让她成了艾滋病毒携带者。
当真爱变成死亡的陷阱,生命面临分分秒秒倒计时时,她该如何在这双重的困境中突围?是从此投入人海隐藏这可怕的事实,还是挺身而出公布病情,让自己成为一面镜子、一记警钟。
朱力亚的选择是友震撼……***XX年4月3日阴早上,马浪走了。
我却没有去送他,原因很多:他不同意我送他;我也怕送他时自己会难受;我早上还有课。
所以由于种种原因,我终究没能去看他最后一眼。
不知他上飞机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我每天都在想象他离开时的神情……马浪走后,我就都在期盼他快些回来的,等到他回来时,我要给他一个惊喜,要给他一个全新的自我,要给他……下午,我和班上几个同学在外交办公室帮忙,一个室友急匆匆跑来找我,说系里打电话过来有急事找我,让我马上去一趟。
什么事这么急啊?我一口气爬到六楼的系办公室。
书记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先坐一下,我把手头上的事忙完,想跟你单独谈谈。
”跟我单独谈,有什么事啊?平常谈工作都是在这间人来人往的大办公室里,今天有什么重大机密啊?不知为什么,一种慌乱感觉涌上心头。
终于书记忙完了她的事情,并转身交代下属说:“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
”就这样我们所谓的“谈心”开始了,大概聊了有一个多小时不着边际的话后,她问我:“你是不是有个外国男朋友啊?”“是。
”我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她,并回答着。
“你们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发生关系?”书记怎么会问这个问题,难道学校知道了我谈男朋友的事情?可是这也没什么的呀,况且学校其他学生干部也基本都有异性朋友。
但是为了保护自己,我骗她说:“我们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并没有发生关系,有什么事吗?”“你知道吗,他今天早上已经离开武汉了。
”“这个我知道,昨晚他告诉我今天要去北京,到大使馆办点事。
”沉默了片刻后,书记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你告诉我实话,你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性关系?”“没有。
“艾滋病村”之变

家 的 自来 水 、 沼 气 炉 、 沼 气 灯 、 水 ? 式 有 效 遏 制 , 患 者 生 命 得 以 延 续 ,基 础 设 售 ” 。 中 厕 所 。她 说 : “ 都 政 府 资 助 建 起 来 施 和 生 产 生 活 条 件 得 到 极 大 改 善 , 困 难 这 的 ,我 们过 上 了过 去 不 敢 想 的 生 活 。 ”
2 0 年 服用抗 病毒 药物 后 ,她从死 亡边 到 了 免 费 的 抗 病 毒 治 疗 和 免 费 抗 机 会 感 04
染治疗 。
“f年 俺 村 还 会 有 更 大 变 化 。 ” 【 』 { 文 楼 村 党 支 部 书 记 刘 月 梅 表 示 ,省 扶 贫
文 楼 村 党 支 部 书 记 刘 月 梅 介 绍 , 很 办 和 乍 厅 投 资 近 2 0 元 帮 助 村 里 建 0万 多 患 者 和 感 染 者 得 到 救 冶 和 救 助 ,延 长 起 了大 棚和 菌种场 ,文楼村正 在准备 组
7 多户报 名要 求承 包大 患 者 后 ,牛 禾 曾带 头 到 北 京 卜访 ,要 求 医 疗 保 障 ,不 使 一 个 适 龄 儿 童 失 学 。作 参加 ,如今 已有2 0 政 府 报 销 医 药 费 。她 曾 绝 望 自杀 过 , 又 为 全 国 首 批 国 家 免 费提 供 抗 病 毒 药 物 的 棚 、养 鸡 、养 猪 项 目也 得 到 了 不 少 村 民 被 救活 ,曾病情 加重 到无法 下床走 路 ,
5 岁 的 牛 禾 ( 名 )是 文 楼 村 一名 者 集 中 的 村 庄 ~一 , 做 到 了 每 个 患 者 及 3 化 样
艾 滋 病 患 者 。 2 0 年 , 被 确 诊 为 艾滋 病 家 庭 有 房 住 、 有衣 穿 、 有 饭 吃 、 有 基 本 村动 员村 民开展 食用 菌种植 ,村民踊 跃 02
关于艾滋病的励志小故事

关于艾滋病的励志小故事艾滋病小故事(一)一片喧闹中,李本刚说起他的新婚妻子,忍不住幸福地偷笑,到资中公民镇看望艾滋病人的濮存昕刚离开“公民家园”,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们去见他的妻子游莉。
他的幸福来得实在不容易——叔叔李孝春成功撮合了两对艾滋感染者结为夫妇,这好比两个掉进冰窟的人互相以身体取暖,他的幸福更值得惊喜,他的妻子是一个健康人,出身于干部之家,在广东打拼挣了一套房子。
和健康人结婚,他是公民镇艾滋感染者中第一人。
一见钟情好像就是一家人游莉比李本刚大5岁,资中县银山镇人,父母年轻时在西藏工作,父亲曾是一家医院的院长,母亲是部队干部。
10多年前,游莉在广东打工,挣了一套房子和满屋家具。
和广东丈夫离婚后,她回到家乡散心。
今年2月,她和李本刚相识。
李本刚今年32岁,1997年被查出感染艾滋后,他的妻子不声不响地跑了,留下一个儿子,今年已经10岁。
“我们是在资中县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好像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
”李本刚笑嘻嘻地望着妻子的脸。
游莉应和着他:“应该算吧,我当时就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我和他的儿子也很合得来,好像生来就是一家人。
”“他有一次笑扯扯地说,他有病,有艾滋病,问我会不会介意?我以为他说起耍的,以后再没说到这个问题。
”游莉看了一眼丈夫,眼里有埋怨也有爱意。
举办婚礼妻子娘家没来人今年5月1日,两人在公民镇和大井村分别举办了婚礼。
在镇上,他们摆了十多桌酒席,李本刚的家人朋友邻居都来了,有感染者,更多的是健康人。
游莉家里却没有来人,她自己作主嫁了自己,因为她不敢告诉父母,他们的新女婿是一个艾滋感染者。
他们的“新房”就是镇上食品站的租房,水泥墙,墙顶间还有一段尼龙篷布,看得见灰蒙蒙的天光。
房中最显喜气的是那大红的床罩。
补拍婚照新娘好想穿旗袍婚礼上,游莉穿着漂亮的旗袍,但她却没有和丈夫拍结婚照。
“今天你们来得正好,帮我们照些结婚照嘛,我好给父母寄去,再写一封长信,让他们知道我现在很幸福,我老公有多好,希望他们能接受他,包括他的病。
传染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

HAINAN
到2002年,所有31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QINGHAI SHANXI SHANDONG
TIBET
SHAANXI
HENAN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3个阶段
早期阶段(85-88) “国外的问题” 。卫生部长:“这种病不会在中国发展,因为同性恋和性乱在中 国受到限制” 传播阶段 (89-94) 89年云南省近150IDU 被检测出HIV (+) 90年初,商业机构从卖血者“采购”血液,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输回卖血者体 内(以使卖血者更频繁卖血)。这种不洁操作,使约25万名卖血者感染了艾滋 病 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卖血者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3 扩张阶段 (95-?)
他们为节约房租钱,两对夫妻同时住进不到8平方米的房子,睡在床上的交 十元一天,睡在地上的交五元。
他们为节约房租钱,两对夫妻同时住进不到8平方米的房子,睡在床上的交十元一天,睡在地 上的交五元。 2005年6月份摄于云南瑞丽
杜吉会以卖淫为生,一家子靠她养活,一个晚上要接客2-4人,能挣60-100元
(截至2005年3月底)
感染者数
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10000 10001-20000 >20000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构成
(截至2005年3月底)
不详 血液/血制品
18.6%
母婴传播
2.9%
0.9%
采浆
26.2%
42.6%
静注毒品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老街担家刘建超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
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
卖菜的主直接从菜园里摘得新鲜蔬菜,在潺河边淘洗去泥沙,用稻草绳绑扎结实,新鲜的叶子菜摆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吆喝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
老街从明末清初磕绊至今,沿街住户还用的是旱厕。
有的家用大水缸嵌入地下,有的家砌个池子。
每天早上,有专门担尿的人来家里清理茅厕的粪便。
起粪时臭味弥漫,为了不影响住户内眷生活,担尿人都起五更赶大早。
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
老街人厚道,将做担尿营生的人称为担家。
老干就是个担家。
可别小看了担家的活计,这可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
说体力,担尿用的木桶,有六十厘米高,柏木做成,没有把子力气,担一副空桶也累得你脸红脖子粗。
老街住户的茅厕都建在后院,从后院到前街也有五十多米距离。
如果是二进院或三进院,那就是百十米长的距离,担起尿桶要一鼓作气,举步生风,一路小跑,没有个硬扎的身板儿可不中。
说技术,担起木桶途中不能让桶里的污物溅出来,否则就弄脏了住家的院儿,即便用水冲洗,那气味大半天散不了,很是影响人家的情绪。
老干个高精瘦,皮肤黝黑,脸上总带微笑。
老干在老街做担家,走进住家门,总吆喝一声,来咧——避免后院茅池有人尴尬;活做完了再吆喝一声,走咧——告诉住家关好大门。
每天清晨,老干担着木桶,在分包的路段上,挨家挨户担尿。
老干在茅厕里起尿,舀粪的勺子用得利落,起落之间,不能将污物遗撒在地面上。
纪录片分析《好死不如赖活着》

脆弱的生命悲悯的情怀——《好死不如赖活着》赏析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好死不如赖活着”一语劝导那些生活陷入绝望中的人,但面对陈为军拍摄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发现所有宽慰的话都是那么无力与苍白:一家五口人,四人得了艾滋病,母亲雷妹凄然离去,真是死者有牵挂,活者更无奈。
每一个镜头都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也同样浸透着创作者对其生存状态的同情,对其生命跌宕的悲悯。
纪录片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观众可以通过其镜头的投向,了解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不知道的真实。
因此,题材对纪录片有着特殊的意义。
《好死不如赖活着》将镜头对准了中国艾滋病感染严重的文楼村,我们看到了马深义一家人在面对艾滋病死神时的生活原态和心路历程。
艾滋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因此,那些患病群体长期以来被视为边缘群体,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绝大多数人都是陌生的。
而在片中,我们看到了雷妹一步步离世,一个真正生命在你面前的消亡;体味着马深义孤立无助的彷徨,一个人在妻子坟前悲戚的眼光;聆听着不满周岁的马占槽嗷嗷待哺的哭声,和来自父亲粗砺手掌的轻轻的抚慰。
而他们的病是因为卖血而感染,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无辜,仿佛一个关乎命运的玩笑,将他们拖入地狱的深渊。
同时,纵观全片,陈为军的镜头在真实的背后表现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也深深地感染了观众。
该片采用顺序式结构,以时间的自然流程为线索,这种与时间和空间保持统一的艺术手法,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但,该片的巧妙之处在于,不但以雷妹等人的病情,还用中国的农历节气来标注时间的流逝。
在片中,都以醒目的字体提醒着观众——夏至、大暑、秋分、中秋、霜降、立冬、冬至、春节。
首先,这种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独特的情感,比如中秋的团圆、春节的喜庆,这与人物的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而另一方面,节气在新的一年里会循环往复,正如每年的春节一般,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
以有限对无限,衬托着人生尤其是死者的悲凉。
有调查不武断

有调查不武断
阿良
【期刊名称】《现代班组》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我敢断言,柳城这次保密考试肯定不及格……""怎么了,柳城,喝多了?"觥筹间,柳城冒出这么句话来,"阿良,他挺清醒的,说的不是梦话,而是单位一个同事……"一举杯,有人给柳城打圆场。
这可有故事了,我举杯来了个"感情深","说
说吧,谁呀?能‘心较比干多一窍’?"不能白来个"感情深",我及时递话过去,"看见没,时刻不忘了收集素材……""断言,你这也是断言……"我没反驳,倒是其他几个人指着柳城叫喊起来。
把"我敢断言"当做口头语儿的是柳城他们科室一个叫杜应的同事,此人自诩学过什么心理学、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阿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住不起的养老院北京养老院生存现状调查:住不起,等不起 [J],
2.对拒绝采访说“不”--媒体的暗访调查如何突破调查障碍 [J], 张绍轲;刁小灵
3.不抓粮食不得了,只抓粮食富不了——梵净山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查 [J], 石超;
4.学习不唯书、不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回忆一九六一年追随孙冶方同志在上海国棉一厂调查 [J], 雍文远
5.基层基础不牢数据质量“地动山摇” ——对罗庄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J], 朱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奉献的青春最有价值

让青春在最艰苦的地方绽放——评最美基层干部魏华伟他是高考状元,他是天之骄子,他有勾画自己青春的无数种可能。
可他偏偏选择了农村,如今他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港街道办事处文楼村党支部书记。
他叫魏华伟,2008年清华硕士毕业,一头扎进了河南的文楼村——一个他眼中“青春用的最有价值的地方”。
(人民日报7月15日)时下有太多的大学生村官,魏华伟似乎不应该成为特例。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更多的是一种就业的策略或者一种暂时的选择,但魏华伟不一样,他扎根基层,绽放理想,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在追求理想上面足以成为大多数青年的榜样。
文楼村穷,因为卖血,全村3693人里面,艾滋病毒携带者占10%。
一般人看到文楼的人都躲着走,外村的亲戚都和他们断了来往。
魏华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了文楼村。
患病村民都是外人眼中的“异类”,他们想请魏华伟吃饭都怕他不接受。
到艾滋病患者家里吃饭是要勇气的,魏文华不忍村民失望,咬咬牙,走进了这个家庭。
在饭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次性餐具,每一个菜旁边都摆放一双公筷。
面对朴实的村民,魏华伟扭过脸就哭了。
你用善心对待村民,他们就会还你一颗真心。
贫穷的文楼村,最需要的是发展。
魏华伟一次次被泼冷水,又一次次甩开膀子干。
在魏华伟的努力下,文楼村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
接下来,建菌种长,解决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引进饲料厂,30余名群众就近打工。
被贫穷和病魔折磨的文楼村,在魏华伟的带领下,有了起色。
希望,让黯淡了20多年的村子泛起了生机。
魏华伟,这个别人眼中的清华骄子,选择了一条最艰辛的路途去实现理想。
但是,他的青春在困难的磨砺中绽放了最美的光彩。
最艰苦的地方,青春用的最有价值。
魏华伟的选择告诉我们,基层虽苦,但能强筋健骨。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愿我们更多的基层干部都在基层这片热土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茁长成长。
爱滋病的作文

爱滋病的作文篇一《别让艾滋病成为恐惧的代名词》艾滋病,听起来怪吓人的。
好多人一提到这个病啊,就好像看到洪水猛兽似的,躲得远远的。
我就有这么一次经历,让我对大家这种态度有了深刻的感受。
有一回我和朋友在大街上走着,看到前面有个公益活动的摊位,是关于艾滋病宣传的。
有志愿者在发放一些小手册,上面写着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这时候啊,有个大妈路过,志愿者就热情地给大妈一本手册,想给她讲讲艾滋病的知识。
哎呀,大妈那反应可逗了。
她像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碰了一样,赶紧把手往后缩,嘴上还念叨着:“这东西我可不要,离我远点,艾滋病都是那些不学好的人才得的。
”然后匆匆就走了。
志愿者那脸啊,一下子就有点尴尬。
其实我知道,大妈是被周围一些错误的观念给带偏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就那么几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一般的日常接触啊,就像跟艾滋病人一起吃个饭、握个手啥的,根本不会传染。
那些艾滋病人啊,他们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都是行为不端的人。
有的可能是因为意外输血啥的才染上的。
我们把艾滋病想得那么可怕,这对那些病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可不能让艾滋病成为恐惧的代名词。
大家都应该多去了解一些关于艾滋病的真实知识,给那些艾滋病人一个公平的环境,别让他们在生病的同时,还要承受我们这些健康人异样的眼光。
这世界,本就应该多些爱和理解的嘛。
篇二《走近艾滋病患者的世界》艾滋病这三个字啊,以前在我心里那是十分模糊但又充满恐怖的存在。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那时候我在医院做志愿者。
有一天,我被安排去照顾一位特殊的病人,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得了艾滋病。
初见他的时候,他就躺在病床上,脸上有点苍白,但是眼神却很温和。
我给他送药的时候,不小心手碰到了他的手,那一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突然想到会不会被传染啥的。
但我当时也不好说什么,就继续帮他做事情。
在跟他聊天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他是因为之前手术输血感染上艾滋病的。
他说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艾滋病

[0.99 – 3.4万]
拉丁美洲
5万
[3.5 – 9.1万]
西欧和中欧
0.53万
[0.42 – 0.6 8万]
东欧和中亚
0.78万
[0.53 – 1.4万]
北非和中东
3.7万
[1.2 – 13万] 次撒哈拉非洲
210万
[180 – 250万]
东亚
0.5 万
南亚和东南[0.1亚9万 – 1.4 万]
年
*上述数据为当年各省报告数汇总,本次筛查中有所变动,尚需根据筛 查情况不断调整。
流行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idemic
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呈低流行态势,但在局 部地区及特定人群出现高流行
截止2004年底收到的病例报告显示,经吸毒传 播(43.2%)仍是目前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 既往有偿采供血(26.8%)的感染者已集中出现 发病和死亡;明确经性传播(8.3%)及母婴传 播(0.9%)比例逐年上升;女性感染者所占比 例有较大幅度增加(27.8%);男性同性恋人群 (0.2%)中的艾滋病流行不容忽视
感染者数 HIV cases 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10000 10001-20000 >20000
AIDS in China
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 径构成Modes of transmission among HIV/AIDS cases by the end of 2004
95%以上的病人集中在開發中國家
3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2005 年12月
到2005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2005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 2005年一年艾滋病死亡人数
艾滋病课堂的演讲稿

艾滋病课堂的演讲稿大家好我们是安师大同伴教育员,我叫孙凯强,我叫汪家韦。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接下来,有请孙凯强为我们讲一个故事。
首先,我为大家讲述一个故事。
朱力亚,中国艾滋病群体中,目前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
04年4月,正在武汉某大学外语系读书的朱力亚,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
她的世界立即变成混沌的、黑暗的世界。
在经历了绝望和痛苦之后,她决心重新面对生活,乐观面对人生,在她公开的日记中我们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0年,这个个性极强的女生,用两年时间学完了中专全部3年的课程。
为此,成为了这所中专学校唯一没有毕业就被保送到大学念书的学生。
入学后不久,英语口语不错的朱力亚在一家音像店门口邂逅了后来的男友,一个来自巴哈马,在武汉某大学医学院求学的青年,两个人深深地相爱了。
在两年的交往中,男友向她隐瞒了自己的疾病———艾滋病和肺结核。
那时朱力亚偶尔发现男友有重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症状,还买了水果去看他,但是一点也没有想到他是艾滋病患者。
2004年4月,这名男士被遣返回国。
随后,朱力亚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
朱力亚回忆道:“当时是系书记陪着我去疾控中心抽血做检查的,我满心希望得到一个好结果,但是医生拿来单子时只说了两个字,就粉碎了我全部的希望———阳性!”听到这个消息,朱力亚一下子就被对艾滋病的恐惧击毁了。
她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常常在房间里拉紧黑色的窗帘,让屋子里没有一丝光亮,就这么一直坐着,坐着……“此时,脆弱的我不知到底谁能帮助我?连最亲近的父母这次都不能帮我走出困境。
最权威的医疗界专家也都无能为力。
我痛苦、绝望,感觉不到往日的阳光,静不下心来听风的声音、闻花的香味……”感染艾滋病以后,朱力亚更换了通讯录,上面多了许多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家的名字,其中包括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
每次有外国专家来医院访问,桂教授总会打电话给她,让她来了解一下国外最新的治疗方法,树立起和病魔抗争的信心。
艾滋病的预防ppt动画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 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 滋 病 (AIDS) 是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 乏症候群” 。
艾滋病的传播
在莫桑比克尚加拉的一家 医疗中心,一名艾滋病患者静 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下感受这里 唯一的清凉。据统计,莫桑比 克 1600 万 人 口 中 约 有 14% 为 艾 滋病感染者。
预测艾滋病病例—已知的与未知的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间内来回上千次
3
还没有发现因蚊子传播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对个人的危害
承受巨大肉体和精神痛苦、直至死亡
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破裂、陷入极度贫困
春节,13岁和11岁的姐姐准备埋 葬死于艾滋病的 6岁的弟弟,他们的 祖父母和父母都已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
很多青壮年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留下了很多孤老和孤儿。
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危害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新疆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甘肃 青海
辽宁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河北
宁夏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四川 贵州
湖北 安徽
上海
湖南
浙江 江西
福建
云南
广西 广东
2012年中国艾滋病调查报告

2012年xx艾滋病调查报告今天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
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在短短30年间,艾滋病已肆虐全球,夺去2500多万人的生命。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我国目前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如何,与过去相比,疫情发展产生了哪些变化,而艾滋病患者又遭受着怎样的歧视。
以下是关于我国艾滋病情况的调查。
1全球艾滋病毒携带者达3400万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1日发布年度报告,全球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大约3400万人,比2009年增加70万。
感染者总数上升是因为去年全球就医人数增加,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因艾滋病病毒死亡的人数减少。
艾滋病规划署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去年1420万就医者中,大约660万人正接受治疗,占总数47%,比2009年高11个百分点。
艾滋病规划署统计,全球去年大约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原因,比2006年高峰值减少40万,大约70万人因接受治疗得以幸存。
自1995年以来,中低收入国家大约25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因就医免于死亡。
除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医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减少外,全球2010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同样下降。
报告显示,全球去年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新增大约270万,比2001年减少15%,比1997年高峰值减少21%。
2我国艾滋病感染情况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人,其中死亡8.8万人。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
性传播比例持续增加据了解,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五十分之一,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大致为0.058%,但部分地区疫情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楼村陷入艾滋之困迫切解决吃饭问题CCTV经济半小时:再过几天,国务院将召开第二次全国范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确立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框架,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牵头,一个中央级办公机构今后会全面统筹协调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那么,现在我们的基层艾滋病防控工作还存在什么样的难处?艾滋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还面临哪些问题?《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康敬峰、毛云李刚刚到艾滋病严重的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进行了采访。
艾滋病村之困每天一大早,文楼村的艾滋病患者就会早早来到村里的卫生所,排队等着拿药挂针,卫生所吸引他们的惟一理由,就是可以领到免费的药物,只要他们感觉不舒服,就会来到这里领药、挂针输液,这是国家对艾滋病高发村的承诺。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村民对记者说:“挂挂舒服一些,心里舒服点,不挂针心里难受。
”对于文楼村卫生所的所长侯巳俊来说,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他带领的9个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文楼村的几百名艾滋病患者,他来文楼村的一个多月当中,病人最多的一天,光处方就开出了424张。
侯巳俊所长告诉记者:“咱要是作为正常人有病到大医院看的时候,诊断一个病人一般都需要最少都在20分钟左右,这儿根本不可能。
”在文楼村3211名村民中,被检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有678人,其中578人已经出现不同症状的并发病。
对于文楼村的大夫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写处方,根本没有时间对每一个病人进行诊断。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卫生所医生对记者说:“因为人太多,根本就顾不过来,只拣重病号特殊地看一下,提前给他看一下。
”对这些患有并发症的艾滋病患者,大夫只能凭借患者的症状,发给一些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卫生所所长侯巳俊:“你昨天开的啥药,你拿着方子重新开。
第二个就是你站在门口给他说一下,把症状给他叙述一下,他就根据症状给你开了。
”在卫生所的病房里,5个发病比较严重的艾滋病患者正在挂针输液,而更多的人是在院子里蹲着、站着输液,还有一些病人把药取回去自己配药挂针输液。
村民告诉记者:“只有两个护士,要配针还要扎针。
现在天气比较暖了,病号少。
原来病号多的时候,一天就100多人挂针,光扎针都忙不过来。
”在文楼村,抗病毒药物是一个月免费发放两次,一次发放半个月的药物。
而每天来这里取药输液的,都是针对艾滋病并发症进行的治疗。
尽管每天县卫生局都会给这里送药,但是仍然有一些患者无法领到自己需要的药品。
卫生所医生告诉记者:“进多进少基本上都发光,每天都发光。
有那么多病号不发也没有办法,天天都挤的没办法,有时候病号还用不上。
”在侯巳俊的本子上,记着每天卫生所所缺少的药物,然而这些缺少的药物并不是每天能送到文楼村。
侯巳俊:“按正常的手续,造个计划之后交上去,明天就可以送到,实际上造计划也没有送,根本送不到。
”在距离卫生所不远的田地里,几座新坟平添了几分凄凉,这些死者中绝大多数是死于艾滋病,目前文楼村已经有100多人死于艾滋病。
死亡的威胁成了悬在村民心头的一块重石,只要不发病,很多村民是不愿检测化验的。
村民告诉记者:“明明知道自己是艾滋病,但是还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怕承受不了这个压力。
”干部进驻文楼村有病不敢查,发病没药治,是现在文楼村不少村民的实际困难。
因为,治艾滋病最有效的是鸡尾酒疗法,也就是说,需要同时吃好几种药才管用。
可是,现在他们使用的免费药物,往往只有一两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实,对文楼村的艾滋病患者来说,现在更迫在眉睫的不是吃药,而是吃饭的问题。
多年的治疗花光了村民所有的钱。
家徒四壁,已经成了文楼村绝大多数家庭的写照。
在文楼村卫生所,经常会看到两个孩子在看病的大人中间穿来穿去。
从个头上看,两个孩子差不多,村民告诉我们这是姐弟俩,今年7岁的姐姐叫小茹,每天被父亲带到这里挂针输液。
小茹每天都要经受这样的痛苦,已经七岁的她只有3岁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瘦小的手已经找不到可以扎针的地方。
而她的弟弟只有3岁,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嘴角已经出现了溃疡的艾滋病症状。
她的母亲两年前因为艾滋病去世,父亲马深义也是一个艾滋病携带者。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村民马深义对记者说:“我现在最发愁的就是这个小女孩挂针挂不上,静脉根本扎不上,静脉细的很。
”马深义一共有三个孩子,除了9岁的大女儿不是艾滋病,剩下的两个孩子都是。
自从妻子因为艾滋病去世后,他就自己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每天要给三个孩子做饭洗衣服,还要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去卫生所看病输液。
马深义说:“一到过年人家又说又笑,我一个人领几个孩子自己想吃点什么也不会做,想包点饺子都不会。
”国外的资料显示,通过母婴传播的艾滋病,有记录的最长活到了9岁。
已经7岁的小茹,每天在病中还坚持写作业,面对天真的孩子,马深义不知道小茹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弃子而去。
他对记者说:“我现在总是想着这一点希望,能多活一天。
小孩不管怎么着还有一个爹,那真正到发病了,到发病的时候再说。
现在我没什么希望,我就想让我这个大女儿上好学。
”现在马深义还能照顾孩子的生活,然而却不可能再出去打工挣钱,只能靠政府的救济来渡过难关。
他最迫切需要的是家里能搞点养殖业。
马深义说:“我也想过这些事,我想搞些养殖业,养些猪。
没有这批资金,没有什么办法。
”在文楼村,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家庭面临生活的压力。
最近村里几个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因为其中一人出现了艾滋病症状,就被老板给撵了回来。
村里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只能呆在家里,因为出去后,一旦发病根本没有钱看病。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告诉记者:“老百姓心里都想着给他们点经济,能给他们一家买上几头猪,或者搞上项目能叫年轻人不出去打工,这都满足了。
现在好多人都在家,都是携带者,出去人家也不要。
”艾滋病给文楼村村民带来的,不仅是贫病交加的生活,还给他们带来了另外一种痛苦。
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位村民马深义,他的父母、哥哥嫂子都是艾滋病患者,他身上的病,也早晚有一天会发作。
马深义现在最放心不下自己的三个孩子,一旦他因为艾滋病离开的话,三个孩子将举目无亲。
文楼村越来越多的孤儿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文楼村之困文楼村和其他的乡村比起来,除了艾滋病人多,还有一个人群,也显得很特殊。
他们就是那些去世的艾滋病患者,留下的孤儿。
他们中间,有的因为母婴传染,本身就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有的尽管没有染病,也因为父母双亡,生活没有着落。
《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在文楼就认识了这样一个孩子。
今年14岁的小旭,在文楼村的小学上六年级,他的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后,他就和奶奶住在了一起,平时的生活都是由姑姑照顾。
他自己家的院子便不再有人住。
小旭的姑姑说:“他妈死了以后就没有人住了,他搬走了。
他爸跟他妈卖了血盖起的这个房子,这是俺老父亲卖血,为了娶媳妇,卖血盖的这个房子才娶的媳妇。
”在那个时候,小旭的爷爷和奶奶、父母和姑姑,都曾经卖过血。
之后他的爷爷和父母在一年里先后因为艾滋病去世。
现在小旭和奶奶相依为命,然而奶奶同样也患有艾滋病,而且病情开始恶化。
小旭的奶奶:“你可要听话,奶奶这回是不行了。
”在文楼村,像小旭这样父母都去世的孤儿一共有28个。
去年7月份,小旭和村里其他三个孤儿,作为第一批父母因为艾滋病去世的孤儿,被送到了芦岗乡孤儿院,然而半年过后,他就因为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回到了奶奶身边,然而奶奶已经无法照顾他了。
小旭的奶奶说:“我要好了就行了,我能把你养活多大就养活多大;我要好不了,你要听话,咱这大队孤儿院盖起,你还上孤儿院。
”目前文楼村的孤儿主要以寄养在亲戚家里为主,乡里每个月发给112元的抚养费。
而更多像小茹一样失去一方父母的孩子,只能靠社会的力量来救助。
吴秀丽和李茹也是艾滋病患者,两年前吴秀丽的丈夫因为艾滋病去世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们两个开始忙活着为村里的艾滋病孤儿寻找一个家。
李茹说:“因为像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一般有将近60%都是双方感染者,也许不远的一天,他们都相继倒下去,那么多的孩子怎么办?”李茹说他们最早想在村里办一所孤儿院,然而政府不允许个人办,他们曾经租的房子和创办的协会,已经很久不用了。
目前芦岗乡只有一所孤儿院,条件也比较好,但是距离比较远,而且也没有经济条件让所有孤儿进去。
李茹:“政府这方面是说不让个人办孤儿院,我们想着是把孤儿收养,不把他们孤立,还是以家庭形式收养,孩子就在我们身边。
也可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父母,让孩子有一个家有人照看,他能得到正规的教育。
”目前李茹和吴秀丽一直在做着救助艾滋病孤儿的工作,她们为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联系需要救助的孩子,并负责救助资金的发放,同时他们还在筹划着帮助单亲家庭的事情。
她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李茹说:“有一天自己也会要死去孩子无人管,想到身边有那么多病人和自己会一样,所以说我们这样把孩子管起来。
我想假如有一天我们就是去世了,还有像我们这样的人站出来做这个事情。
”文楼村来了省干部接受完记者的采访,李茹和吴秀丽就赶到了北京,她们要参加一个有关救助艾滋病的会议,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救助艾滋病孤儿的行动中。
她们说,尽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但是财力毕竟有限,只有大家互助帮扶,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抚养问题。
我记得今年2月18日那天,河南省直机关的76名干部,背着行囊,提着锅碗瓢盆,进驻到全省38个艾滋病高发村,他们不仅要和那些艾滋病患者做一年街坊邻居,还要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帮扶。
如今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这些省里来的干部为艾滋病村带来了什么呢?当记者走进文楼村的时候,进驻这里的干部正在与村民进行交谈,这间村委会的大房子,就是他们平时办公和睡觉的地方。
由于驻村干部不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找到了与驻村干部朝夕相处的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
她说:“省里市里县里都有工作组,村里也没多大难度,领导都在这里,领导都很支持关心。
”当初这些驻村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当地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救治、救助机制,督促当地完成国家提出的“四免一关怀”,即向艾滋病感染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关怀。
此外,按照河南省的统一部署,进驻村庄的这些干部还要督促每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建设“五个一工程”,包括修一条柏油路、打一眼深水井、建一所学校、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
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诊所那不是挖了地基了,正扎根脚呢;学校2001年就建起来了,在村委的对面,井现在打好了,现在盖配房;这个路基本上碾了一遍,正铺第二遍。
”记者在村子里看到,驻村干部督促落实的几项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村边的田地里进行着,卫生所的地基已经打好,4月底一个包括诊疗室、病房在内的标准化卫生室将出现在这里。
三口深水井也开始下管子,村里的配套管线正在铺设,连接文楼六个自然村的路已经压了两遍,只等铺柏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