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游程长度编码示例
按第一种编码方法(沿行方向) – (0,1),(4,2),(7,5);(4,5), (7,3); (4,4),(8,2), (7,2);(0,2),(4,1), (8,3), (7,2);(0,2),(8,4),(7,1), (8,1); (0,3),(8,5);(0,4),(8,4); (0,5),(8,3) – 用44个整数表达了原始数据中的64个栅 格 按第二种编码方法(沿列方向) – (1,0),(2,4),(4,0);(1,4),(4,0); (1,4),(5,8),(6,0);(1,7),(2,4), (4,8),(7,0);(1,7),(2,4),(3,8), (8,0);(1,7),(3,8);(1,7),(6,8); (1,7),(5,8)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压缩编码多采用信息无损编码, 而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压缩时也可以采取有损压缩编 码方法 主要的栅格压缩编码方法
– 链码、行程编码、块码、四叉树
15
游程长度编码
对于一幅栅格图像,常常有行(或列)方向上相邻的若干点具有相同的 属性代码,因而可采取某种方法压缩那些重复的记录内容 其实现方法有两种 – 1)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 同的代码重复的个数,从而实现数据的压缩。
第四章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一、图形表示 栅格数据结构 二、获取方式 三、组织 四、编码方式
1
一、图形表示
栅格结构用密集正方形(或三角形,多边 形)将地理区域划分为网格阵列。 位置由行,列号定义,属性为栅格单元的值。 点:由单个栅格表达。 线: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组相邻栅格表 达。 面: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片栅格表达。
0 4 4 0 0 0 0 0
4 4 4 0 0 0 0 0
4 4 4 4 8 0 0 0
7 4 4 8 8 8 0 0
7 4 8 8 8 8 8 0
7 7 8 8 8 8 8 8
7 7 7 7 7 8 8 8
7 7 7 7 8 8 8 8
17
3、块码
---- 游程编码向二维扩展
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包括相邻的若干栅 格。 数据对组成:(初始行、列,半径,属性值) 如: (1,1,1,0),(1,2,2,4),(1,4,1,7),(1,5,1,7) … 依次扫描,编过的不重复。 特点: 具有可变分辨率,即当属性变化小时图块大, 对于大块图斑记录单元大,分辨率低,压缩比 高。 小块图斑记录单元小,分辨率高,压缩比低 所以,与行程编码类似,随图形复杂程度的提高 而降低压缩效率。
h为栅格单元边长 Ai为区域所有多边形的面积。
7
栅格数据的定位
位置由栅格行、列号定义 绝对定位
– 基准点 左下点 左上点 – 行号、列号 – 分辩率
y col row (x0, y0)
(row, co
x’ = x0 + col * resolution y’ = y0 - row * resolution
14
栅格压缩编码方式
压缩编码的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 多的信息,其类型分为
– 信息无损编码
编码过程中没有任何信息损失,通过解码操作可以完全恢 复原来的信息 – 信息有损编码 为了提高编码效率,最大限度地压缩数据,在压缩过程中 损失一部分相对不太重要的信息,解码时这部分难以恢复
x
resolution
8
栅格数据的形状、尺寸及相关问题
栅格数据单元格经常是矩形(主要是正方形)的,但并不是必须 如此。其单元格形状可以随应用的需要进行具体设定,比如设置 为三角形 栅格数据的分辩率(比例尺)就是栅格单元大小与地表相应单元 大小之比 栅格单元尺寸越小,其分辨率越高,数据量也越大 由于栅格结构对地表的离散,在计算面积、长度、距离、形状等 空间指标时,若栅格尺寸较大,则造成较大的误差 由于栅格单元中存在多种地物,而数据中常常只记录一个属性 值,这会导致属性误差。比如,遥感数据中的“混合像元”问题
5
(二)栅格系统的确定
1、 栅格坐标系的确定 表示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地理要素,不论采用什么编码系统,什么 数据结构(矢、栅)都应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下,而坐标系的确定实质 是坐标系原点和坐标轴的确定。 由于栅格编码一般用于区域性GIS,原点的选择常具有局部性 质,但为了便于区域的拼接,栅格系统的起始坐标应与国家基本比 例尺地形图公里网的交点相一致,并分别采用公里网的纵横坐标轴 作为栅格系统的坐标轴。
2 1 2 2 2 2 2 3 3 3 3 2 2 3 3 3 3 3 3 3
6
2、 栅格单元的尺寸 1)原则:应能有效地逼近空间对象的分 布特征,又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格网太大,忽略较小图斑,信息丢失。 一般讲实体特征愈复杂,栅格尺寸越 小,分辨率愈高,然而栅格数据量愈大 (按分辨率的平方指数增加)计算机成 本就越高,处理速度越慢。 2)方法:用保证最小多边形的精度标准 来确定尺寸经验公式:
4、链式编码、Freeman 链码、边界链码
将栅格数据(线状地物面域边界)表示为矢量链的记录 1 )首先定义一个 3x3 窗口,中间栅格的走向 有8种可能,并将这8种可能0~7进行编码。 2 )记下地物属性码和起点行、列后,进行追 踪,得到矢量链.
a a a a a a b
链式编码表 属性码 a b 起点行 1 3 起点列 4 7 链码 56656 76654323…
10
(三)栅格代码(属性值)的确定
当一个栅格单元内有多个可选属性值时,按一 定方法来确定栅格属性值。 1、中心点法:取位于栅格中心的属性值为该栅格 的属性值。 2、面积占优法:栅格单元属性值为面积最大者, a 常用于分类较细,地理类别图斑较小时。 3、 重要性法:定义属性类型的重要级别,取重要 的属性值为栅格属性值,常用于有重要意义而面积 较小的要素,特别是点、线地理要素。 4、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由该栅格中 线段最长的实体的属性来确定。
11
A B b a
2 1
四、栅格数据编码方法
1、直接栅格编码:
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记录代码数据。 1)每行都从左到右记录; AAAAABBBAABBAABB 2)奇数行从左到右,偶数行从右到左; 特点:最直观、最基本的网格存贮结构,没有进行任何压缩 数据处理。 A A A A A B B B A A B B A A B B
20
0 2 1 3
A A A A
A B A A
A B B B
B B B B
3、 编码方法
1)常规四叉树 记录这棵树的叶结点外,中 间结点,结点之间的联系用指 针联系, 每个结点需要6个变量: 父结点指针、四个子结点的指 针和本结点的属性值。
指针不仅增加了数据的存储量,还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如层次数(分割次数)由 从父结点移到根结点的次数来确定,结点所代表的图像块的位置需要从根节点开始 逐步推算下来。所以,常规四叉树并不广泛用于存储数据,其价值在于建立索引文 件,进行数据检索。
2
二、栅格数据组织
——针对一个栅格单元对应多个属性值的多层栅格文件。 2 2 2 2 土壤
2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a a a a a
植被
组织方法
空间数据库
3
组织方法
方法a:以象元为记录序列,不同层上同一象元位置上的各 属性值表示为一个列数组。N层中只记录一层的象元位置, 栅格个数很多时,节约大量存储空间。 方法b:每层每个象元的位置、属性一一记录, 结构最简单,但浪费存储。
优点:链码可有效地存贮压缩栅格数据,便于面积、长度、转折方向 和边界、线段凹凸度的计算。 缺点:不易做边界合并,插入操作、编辑较困难(对局部修改将改变 整体结构)。区域空间分析困难,相邻区域边界被重复存储。
19
五、四叉树编码
(一)四叉树概述:
一种可变分辨率的非均匀网格系统。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 1、 基本思想: 将2n×2n象元组成的图像(不足的用背景补上) 按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 并判断属性是否单一, 单一:不分。 不单一:递归分割。 最后得到一颗四分叉的倒向树。 2、 四叉树的树形表示: 用一倒立树表示这种分割和分割结果。 根:整个区域 高:深度、分几级,几次分割 叶:不能再分割的块 树叉:还需分割的块 每个树叉均有4个分叉,叫四叉树。
方法c:以层为基础, 每层内以多边形为序 记录多边形的属性值 和多边形内各象元的 坐标。节约用于存储 属性的空间。将同一 属性的制图单元的n个 象元的属性只记录一 次,便于地图分析和 制图处理。
4
三、栅格结构的建立
(一)建立途径
1、 手工获取,专题图上划分均匀网 格,逐个决定其网格代码。 2、扫描仪扫描专题图的图像数据{行、 列、颜色(灰度)},定义颜色与属性 对应表,用相应属性代替相应颜色,得 到(行、列、属性)再进行栅格编码、 存贮,即得该专题图的栅格数据。 3、 由矢量数据转换而来。 4、 遥感影像数据,对地面景象的辐射 和反射能量的扫描抽样,并按不同的光 谱段量化后,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的象 素值序列。 5、 格网DEM数据,当属性值为地面高 程,则为格网DEM,通过DEM内插得 到。
1 2 2 2 2 2 3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栅格数据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的地理数据的离散化 数值。在栅格数据中,地表被分割为相互邻接、规则 排列的地块,每个地块与一个象元相对应。因此,栅 格数据的比例尺就是栅格(象元)的大小与地表相应单 元的大小之比,当象元所表示的面积较大时,对长 度、面积等的量测有较大影响。每个象元的属性是地 表相应区域内地理数据的近似值,因而有可能产生属 性方面的偏差。
18
1 2 3 4 1 0 4 4 7 2 4 4 4 4 3 4 4 4 4 4 0 0 4 8 5 0 0 8 8 6 0 0 0 8 7 0 0 0 0 8 0 0 0 0
5 6 7 8 7 7 7 7 4 7 7 7 8 8 7 7 8 8 7 7 8 8 7 8 8 8 8 8 8 8 8 8 0 8 8 8
12
一些常用的栅格排列顺序
13
按行编码的栅格数据结构的实现
数据可以使用指针或者二维数组实现 数据的类型由实际情况决定:byte, int, float, double, RGB等 class Raster { int rows; // 行数(高) int cols; // 列数(宽) type* data; // 数据,type可以是byte, int, float, double, RGB 等 // 或者 type data[256][256]; double resolution; // 分辩率,也可能是int等类型的 type getValue(int r, int c) { type value = data[r*cols+c]; return vlaue; } };
栅格数据量大,格网数多,由于地理数据往往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相邻象元的值往往 是相同的。所以,出现了各种栅格数据压缩方法。 数据压缩是将数据表示成更紧凑的格式以减少存储空间的一项技术。分为: 无损压缩:在编码过程中信息没有丢失,经过解码可恢复原有的信息---信息 保持编 码。 有损压缩:为最大限度压缩数据,在编码中损失一些认为不太重要的信息,解码后, 这部分信息无法恢复。--信息不保持编码。
– 2)逐个记录各行(或列)代码发生变化的位置和相应代码
优点
– 压缩效率较高,且易于进行检索,叠加合并等操作,运算简单,适
用于机器存储容量小,数据需大量压缩,而又要避免复杂的编码解 码运算增加处理和操作时间的情况
缺点
– 对于图斑破碎,属性和边界多变的数据压缩效率较低,甚至压缩后
的数据量比原始数据还大
9
栅格数据的特点
属性明显 – 数据中直接记录了数据属性或指向数据属性的指针,因而可 以直接得到地物的属性代码 定位隐含 – 所在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也就是说定位是 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 – 栅格结构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所表示的实体的位置很容 易隐含在格网文件的存储结构中 简单方便 – 栅格数据结构结构容易实现,算法简单,且易于扩充、修 改,也很直观 – 特别是易于同遥感影像的结合处理,给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带 来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