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
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 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制作频数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材。
2. 教具:白板、黑板、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授课: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并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收集数据,并使用合适
的方法整理和表达数据。
4. 深化: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所收集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讨论。
5. 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总结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相应的练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正确率。
3. 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方
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精选6篇)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精选6篇)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初中数学第一册篇1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广州市华颖中学刘春荣课型:分析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数据的收集(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调查与收集数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数据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学会收集数据,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课堂上集体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感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兴趣于探究活动,愿意和他人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数据的重要性,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难点:如何收集数据,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参与交流,发表意见。
学法引导通过详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了解收集数据的过程、方法和用途并收集数据。
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参与辩论,课堂展开调查,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寓言小故事:通过寓言小故事引入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课堂的活动中,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到数据的收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二、分组讨论分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六个讨论小组,每位同学把自己经历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收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修改认证。
三、集体分享选派代表发言:每一个讨论小组派一至三位代表把本组有代表性的数据收集公布,阐述调查的问题,数据收集的对象、方法和过程,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数据的作用,分享调查的成果。
学生或老师提出质疑,共同评价,达成共识。
四、课堂调查课堂开展调查研究:在分享学生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通过课堂调查,用唱票的方法,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用数据说话。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教案、教学设计
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方法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喜好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数据收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数据收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数据收集能力。
4.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改进数据收集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提供一组数据收集的任务,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出生月份、喜欢的运动项目等。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数据收集任务,并整理成统计表格。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据收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关于班级同学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问卷,要求至少包含10个问题,并说明选择该问题的原因。
2.运用观察法或访谈法,收集班级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的活动类型及参与人数,整理成数据表格,并进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
4.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பைடு நூலகம்导,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对数据收集的认识。
3.教师强调数据收集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的兴趣。
初中七年级数学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6.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和抽样调查一、学生起点分析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活动经验;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尚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此外,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三、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四、教学重点:1.普查与抽样调查的选取.2.掌握样本选取的广泛性、代表性。
.五、教学难点:1. 调查方式的选择.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题引入:马路上,一位白发老爷爷摔倒了。
这时一个小学生路过,连忙把老爷爷扶起来,他关心问:老爷爷,你摔痛了吗?老爷爷笑着说:不痛,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眨了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然后自豪的回答:我叫红领巾!说时迟那时快,老爷爷突然对着附近的人群大声喊:抓住红领巾,就是他把我推倒的!------这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关爱老人,本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在层出不穷的“扶老人反而被讹诈”事件下,扶老人变成了一件有风险的事情,那么老人摔倒了,你到底扶不扶呢?同学们你们的看法是什么?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想知道你们小组所有成员的看法,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想知道你全班同学的看法,你又会怎么做?如果你想了解全市人民的看法,你知道怎么做吗?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4年人教版七年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抽样与数据分析”主题中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抽样与数据分析”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两个主题.抽样与数据分析的教学,应当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知道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表格、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知道统计图表各自的功能,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会用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分析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据的分类,了解数据分类的意义和简单的数据分类方法,会选择恰当的统计图表描述和表达数据,能根据样本数据的变化趋势推断总体的变化趋势.统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要研究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恰当的工具收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数据的数字特征,根据数据的数字特征推出或解释问题.这实际上就是统计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关注实际问题,收集真实的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真实数据的分析来解释或说明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统计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形成和发展数据观念和模型观念.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包括三个小节: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在初中阶段“抽样与数据分析”主题中,将学习简单的获得数据的抽样方法,进一步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形成和发展数据观念.初中阶段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是简单随机抽样.《标准2022》要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学会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感受数据蕴含着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要让学生初步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数据,知道利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可以呈现和刻画这些数据,体会数据可以为人们作出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形成数据意识.数据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是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的基础.《标准2022》对收集数据的要求其实是注重挖掘德育要素,发挥统计教学的育人功能;注重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注重优化教与学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三、单元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数据意识.初中阶段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整理与描述数据的方法.本章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和数据的表示.数据的收集主要介绍抽样调查的一般方法,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学习数据的整理和表示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会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的特征,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本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统计图表,去更多地了解统计的一般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逐步养成用数据作出判断的习惯.本章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为下一步的统计学习作铺垫,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统计推断及决策的全过程.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渗透抽样调查的思想,培养统计意识.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表格、折线图感受数据的变化趋势,发展学生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观念.4.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利用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5.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形成数据分析观念.6.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划分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全面调查通过实例介绍全面调查,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抽样调查打下基础.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能力第2课时抽样调查通过与全面调查作比较来学习抽样调查,了解抽样调查的相关概念、抽样调查的方法及特点.从身边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体会科学、合理抽取样本的实际意义续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划分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10.2直方图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介绍根据频数分布表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从而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直观描述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及环保意识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收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活性原则: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归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据处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抽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据收集和抽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例:某校七年级(1)班有50名学生,想了解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抽样?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方法。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4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会正确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且能够理解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和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对于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以及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抽样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样本容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理解抽样的必要性。
2.让学生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会正确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让学生理解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能够根据需要计算样本容量。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2.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样本容量和样本数量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样的过程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抽样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操作过程,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计算样本容量。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学会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会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从样本中获取信息,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据收集和抽样调查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数据,用于讲解和操作。
2.准备调查问卷,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并展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对数据收集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调查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并实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分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和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成果,总结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如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等,并展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3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抽样调查的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物品等。
但是,对于抽样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原理。
2.不同抽样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进行抽样调查。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际调查数据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际调查数据和结果。
3.调查工具和材料(如问卷、尺子、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调查场景的图片,如投票、市场调查等,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参与过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并说明抽样调查的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查。
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学校里的学生人数、图书馆的书籍种类等。
学生根据调查主题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进行实际调查。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年级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案.doc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 ,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初步认知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妈妈 : “孩子 ,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 “这次注意点 ,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 ”孩子 : “妈妈 ,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 ,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妈妈: “啊! ”这个小孩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 ,获取新知1.探究 :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也是评价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 ,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若请你了解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 ,你会怎么做 ?【归纳结论】我们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对象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了调查,像这种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2.完成教材 P141 的“做一做”.3.议一议 :如果只对一篇英文文章中各字母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其所得百分比能否代表所有英文文章中26 个字母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为什么 ?4.动脑筋 :为了了解下列情况 ,可以采用全面调查吗 ?如果不能 ,应该怎样调查 ?(1)调查全校同学睡眠时间的情况.(2)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3)为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调查某城镇 10 000 户人家一年时间丢弃的塑料袋个数 .【归纳结论】当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某一总体进行全面调查时,我们只要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我们把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5.请举出一些只能采用抽样调查而不能采用全面调查的实例.6.探究 :____年,美国某杂志报道 ,____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目前的年收入一般为 25 111 美元 .这一数据是耶鲁大学对与母校保持联系的校友的一次问卷调查后的统计结果 .问这个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____年从耶鲁。
数学教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了解数据的分类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的分类和统计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思路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及课件2.实际数据收集的样本(如调查问卷、实验数据等)3.相关的统计软件或工具(可选)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导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数据的来源和应用场景。
第二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基于实际样本数据,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整理数据的基本方式:表格、图表等。
–分类方法:根据性质(定性、定量)、目的(描述性、推论性)等。
第三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1.根据数据的不同性质和目的,介绍不同的统计方法和图表。
–描述性统计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数分布表等。
–推论性统计方法:抽样、概率等。
2.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这些统计方法和图表,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第四步:综合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能涉及的数据类型和统计方法,鼓励他们主动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方案和结论。
第五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能力。
2.出示知识点总结的课件,供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设计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和讨论。
2.学生课后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用合适的图表展示。
3.分析学生的数据展示和统计结果。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和自我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的收集》。
主要包括数据的来源、数据的种类和数据的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来源,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2.理解数据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数据;3.掌握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相关计算与分析。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材;2.教具:板书、白板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引入问题(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导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什么样的数据呢?学生:拍摄的照片、记录的成绩、身高体重等。
教师:非常好,你们提到了很多不同的数据类型。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这些数据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实验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数据的收集》这一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讲解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讲解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教师:同学们,数据的来源有很多种,例如观察、测量、实验等。
请看下面的板书:数据的来源•观察•测量•实验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从生活中举例说明一下观察、测量、实验这几种数据来源吗?学生:观察可以是观察天气、观察动物的行为等;测量可以是测量长度、测量时间等;实验可以是进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很棒!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的收集方法•采集标本•记录观测值•设计实验方案三、学习数据的种类(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据的种类。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据有哪些种类吗?学生:有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
教师:非常好,那么请你们分别举例说明一下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
学生:连续数据如温度、身高;离散数据如整数、集体人数。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很准确。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数据的种类。
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总结数据的种类。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小组合作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效果。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据收集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收集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详细介绍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设计数据收集问卷。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设计问卷,开展数据收集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都需要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统计观念。然而,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较为复杂的过程,学生可能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优秀教案
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8 160 160 159 158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直观地描述了数据,那么对 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这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讲授新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反映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 对 63 名学生的身高做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 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距的比值.如图:
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 155~164 cm(不含 164 cm)的学生中选
队员.
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 63 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
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三、巩固练习
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 2 或 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 40 名队员,
请试试看.
【答案】 略
四、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
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
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10.2 直方图(2)
【教学目标】 能由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所表 示的实际意义. 【重难点】 重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难点 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学情分析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现实中存在很多无法或者不必要实施全面调查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
与全面调查需考察总体中的所有个体不同,抽样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用所得到的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其中蕴含着部分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如何抽取“好”(即有代表性)的样本,客观地反映总体,是本节课最关心的问题。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抽样方法,它的特点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这样抽取的样本,在一定的样本容量下,一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既达到估计总体的目的,又能节省人力、物力,体现出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学习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概念。
2、学习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
3、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学习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举例子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对全班50名同学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如果想要了解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该怎样调查?如果想要了解10 0000名学生呢?生: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是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
师: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二、学习新知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生:需要寻找一种不作全面调查就能了解全校学生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的方法,达到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目的。
1、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总体全校2000名学生的爱好情况是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数学活动》教案_10
数学活动:简单随机抽样学习目标:1.历经收集数据的过程,从中体会从事实际问题研究的辛苦与不易,增强实践能力.2.增强对简单随机抽样的认识,明了它的合理性.重点:归纳简单随机抽样优点及其合理性.难点:收集数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知道当调查的个体数目较多,或者是调查时具有破坏性时,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然后再分析样本数据,用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情况.我们通常采用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这节课我们就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亲身验证一下这种调查方式的合理性.二、探究新知1、活动1: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根据本班人数准备相同数量的小纸片,这些小纸片没有明显差别.步骤一调查并记录全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分别写在不同小纸片上,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把所有的小纸片放在一个纸盒里.步骤二充分搅拌盒中的纸片,随意抽取出15张纸片作为一个样本,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将抽取的纸片放回纸盒步骤三比较样本平均身高和全班平均身高,谈谈你对这个结果的看法.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和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作比较,极可能有误差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二若干次,把每次求得的样本平均身高和全班平均身高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会发现结果总是在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上下波动,且相差不大.如果求出这些样本的平均身高的平均值,则会非常接近(或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2、活动2:谁的反应快准备一把带刻度的直尺,和一位同学合作来测量第一步:伸出一只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第二步:让同伴把直尺直立,刻度0在下方,拿到你的拇指和四指之间,使刻度0的位置与拇指在同一高度,然后松手,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直尺;第三步:记录手抓在直尺上的刻度l(单位:cm);第四步:重复试验10次,记录并整理试验所得数据.思考1. 在10次试验中,所得l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2. l的平均值是多少?l的值与反应速度有什么关系?与你的同伴对调,并重复上面的过程,看谁的反应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五、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讲了简单随机抽样,要搞清楚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性,弄清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教案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第1课时全面调查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2.能对调查出来的数据利用画记的方法用表格的形式加以简单的处理。
3 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领悟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对数据如何分组。
教学过程:一、快乐启航:1.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经常和许多数据打交道,同时也需要有目的地收集数据,从中掌握相关信息,以便作出决策和判断.2.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也是评价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 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若请你了解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你会怎么做?二、我会自主学习:3.自学P144-145动脑筋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统计调查.首先设计如下调查问卷:姓名睡眠时间A.8 h以下B.8~8.5hC. 8.5~9hD. 9h以上利用调查问卷就可以收集本班全体同学的睡眠时间. 假设某同学收回所有调查问卷后,得到了如下50个调查数据:B C B A A C C D B BA C CBC CD B A DD C B C C A A C C DB AC CD B C C A CC B C B C A C B C C这些数据太乱了!我们整理以上数据,得到下表:这个表清楚地反映了该班同学睡眠时间的情况,可见,我们要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需要收集这方面恰当数量的数据.我们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______ ______称为个体。
在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时,该班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问题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一个个体。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了调查,像这种调查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
数学初中抽样调查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抽样调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样本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抽样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常用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3. 样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引出抽样调查的概念。
2. 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抽样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的优势。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教师讲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个体、样本等。
2. 教师介绍常用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些具体的抽样调查实例,加深对抽样方法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调查学校学生对午餐的意见。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3. 学生收集样本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抽样调查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反思抽样调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能够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这个小孩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新课.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也是评价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若请你了解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情况,你会怎么做?
【归纳结论】我们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对象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了调查,像这种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完成教材P141的“做一做”.
3.议一议:如果只对一篇英文文章中各字母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其所得百分比能否代表所有英文文章中26个字母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为什么?
4.动脑筋:为了了解下列情况,可以采用全面调查吗?如果不能,应该怎样调查?
(1)调查全校同学睡眠时间的情况.
(2)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3)为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调查某城镇10 000户人家一年时间丢弃的塑料袋个数.
【归纳结论】当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某一总体进行全面调查时,我们只要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我们把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5.请举出一些只能采用抽样调查而不能采用全面调查的实例.
6.探究:____年,美国某杂志报道,____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目前的年收入一般为25 111美元.这一数据是耶鲁大学对与母校保持联系的校友的一次问卷调查后的统计结果.问这个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____年从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