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尹彬

摘要:文化,特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

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

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

明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力量

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推动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也造就

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正确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青少年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

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道德重建需要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为基础,树立道德基本规范,加强道德建设,营造讲良心、讲诚信、讲责任的道德氛围。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腐败行为的土壤。

(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儒家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希望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促使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维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和睦融洽的理想状态。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道法自然”。为了促成“和谐”局面,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原则,例如,儒家就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用一套“礼”来维系社会稳定。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利益矛盾凸显,更需要传统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中国文化,特别是以“礼”为约束的多层次社会等级结构体系和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内圣外王”之道,把政治管理与道德教化统一起来,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统治阶级执政的。儒家政治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可以得到现代更新。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有5000

多年非常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至今没有割断过的古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系之庞大,持续期之长,生命力之强,影响面之广,举世罕见。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辐射到东亚及东南亚周边各国,成为东亚及东南亚文化圈的中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中国文化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如儒家文化强调的社会伦理、大同思想、担当精神、和合思想等具有普世价值,一直为西方国家所尊重。当世界正在经历着资

源开发几近极限、气候变化异常、多种文化激烈冲突的时候,

只有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理念才能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的青少年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要由青少年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

并在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以经典诵读为先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校要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弟子规》、《三字经》,到中年级的《唐诗》到高年级的《宋词》。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径。

(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

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也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来,有批评,有

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文化的精华,将中华传统美德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自主创新中深化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应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品德修养教育,在社会与生活中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中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及深化。

其次,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

再次,利用重大节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学雷锋纪念日的学生实践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中秋节举办手抄报比赛等。

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以家庭为阵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设家校课堂,指导家长的家庭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