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血涂片的制作及人血图片的观察
实验五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血细胞形态观察与血型鉴定
目的要求
学习掌握人血涂片制备和染色方法; 观察各种血细胞的形态。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酒精棉球、采血针、 瑞氏染液
实验步骤
人血涂片的制备
一 次 推 成, 不 可 来 回 推!
实验步骤
血涂片的染色:瑞氏染色法
滴1-2滴甲液在血涂片上,盖满血片; 1min后滴加1.5倍的乙液,立即吹匀两液; 静置10~15min,用清水洗去染液; 干燥。
的血清中,混匀(每边各用一牙签,切勿混用); 观察:室温下静置10min后,观察凝集现象。
A标准血清(抗B) B标准血清(抗A)
O A
B AB
实验结果
绘制各种血细胞图; 鉴定自己的血型; 讨论血液凝集的机理。
Ag type Ab type
实
B
验
原
理
A
None
ABO血型
A and B
实验原理
实 验 原 理
血液凝集
实验步骤
取一块清洁玻片,用记号笔在左上角写A, 右上角写B。
将A型标准血清(抗B)一滴加入左侧,B型标 准血清(抗A)一滴加入右侧。
A标准血清(抗B) B标准血清(抗A)
实验步骤
采血:用75%酒精棉球消毒指尖,采血针采血; 取血:用两根牙签各取一小滴血分别放入载玻片
实验步骤 血细胞的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各类血细胞
血涂片 红细胞
血小板
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大淋巴细倍
(二)、血型鉴定
目的要求
学习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
原理。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酒精棉球、采血针、 A型和B型标准血清
实验5.8.血涂片的制作及人血图片的观察
RBC )
•
形态:胞体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
周缘较厚;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 胞质内充满血红蛋(hemoglobin)
• 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膜 是一种半透膜:细胞膜具有特殊的 ABO 血 型抗原。
细胞生物学实验-人血涂片的观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人血涂片的观察
正常值
RBC Hb
即氯化美蓝,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
次级染料(即天青)市售美蓝中部份已被氧化为
天青。伊红(又名曙红cosin)通常为钠盐即伊红
化钠。美蓝和伊红水溶液混合后产生一种憎液性
胶体伊红化美蓝中性沉淀, 即瑞氏染料。瑞氏染料
溶于甲醇后, 又重新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
的伊红离子。
细胞生物学实验-人血涂片的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人血涂片的观察
血小板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人血涂片的观察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增多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肺炎、败血症、脓肿等。b.组 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c.恶性肿瘤:急、 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 毒等。减少见于: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 疹。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d.其它:脾功 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细胞生物学实验-人血涂片的观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人血涂片的观察
临床意义
3)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 反应。增多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 病。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嗜碱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 义
人血涂片的制作及显微镜下观察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1、对光: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
2、安放玻片: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3、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 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双 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
4、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 下观察人血细胞。
5、整理:将用过的酒精棉球、吸水纸等放入污物杯, 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 状态.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50-70%):易观察。呈球形,直径在10-12微 米。细胞核紫色,有分叶,一般2-5个叶。细胞质中有很多 细小、分布均匀的浅紫红色的颗粒。
实验二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听不到血管音。 外压>收缩压: 血流阻断,无血管音 收缩压>外压>舒张压:血流时断时续,出现血管音 外压<舒张压: 血流通畅,无血管音
三、实验器材
• 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人血涂片
1、消毒:按摩取血部位,使血流通畅;再用酒精消毒 采血针和取血部位。
2、取血:待酒精干后,刺破皮肤,使血自然流出,勿 挤。取干净载片,将血滴在离载片一端4~5mm处, 注意手指持握载片的边缘,勿触及其表面。不使载玻 片接触采血部位的皮肤。
(一)制作人血涂片
3、推片: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玻片,将其一端置于血 滴前方,向后移动到接触血滴,使血液均匀分散在推 片与载片的接触处。然后使推片与载片呈30°~40°角, 向另一端平稳地推出,涂片迅速在空气中摇,使之自 然干燥。
血涂片的制备、染色、观察方法、复检
04
章节 PART
血涂片的复检
血涂片的复检
血涂片复检的意义,首先是复核该复检标本的血常规报告的准确性, 其次是在观察血细胞形态时,根据所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提供给临 床有效的信息,要做到保证血常规结果的准确、不漏检、不误诊、不误导。 切实的结合临床,关注已知的患者信息,查看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了解
靠等待自然干燥章。节 PART
血涂片的染色
4、瑞氏染色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 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姬姆萨染 液对细胞核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但对细胞质成分的着色能力略差。采
用瑞-姬姆萨章复节合染PA液R可T使细胞质、颗粒、胞核等均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患者出现的体章征节、P症A状R(T 必要时要询问临床医生),在此基础上,了解临
床医生的诊断或治疗思路,然后在显微镜下有目的地进行查找,才能做到 有百密而无一疏。
红系统细胞形态
一、正常红细胞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二、红细胞大小改变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改变
章节 PART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3、卡波环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4、有核红细胞
章节 PART
红系统细胞形态
5、网织红细胞:是指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 细胞之间的过度细胞,分为4型。Ⅰ型:丝球形,Ⅱ型:网型, Ⅲ型:破网型,Ⅳ型:点粒型(图2-165、2-166、2-167)
红系统细胞形态
章节 PART
血涂片的制备
二、将推片接近血滴处,然后轻轻接触血滴并压在血滴上,使血滴呈”一”字型展开, 充满推片宽度(如果能做到边缘血量较少,中间血量稍多为最佳)(图1-2,图1-3).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
实验要求:1、正确使用显微镜。
2、观察血涂片中的血细胞。
生物实验报告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报告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3、填写正确。
(1分)五、整理1、擦拭显微镜、恢复到原位。
2、清洗玻片。
3、将废物放入废物缸中。
桌面整洁、整理、复位正确。
(0.5分,缺一不得分)0.5分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根据观察结果,注明下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植物细胞模式图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方案评分标准满分一、准备观察实验台上用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用纱布将载物台、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玻片擦拭干净(0.5分)0.5分二、制片1、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①用凉开水漱口,取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1、滴加生理盐水(0.5分)2、涂抹刮取的碎屑(0.5分)3、用镊子夹取盖玻用0.5分)2分试题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一、准备二、制片三、染色四、观察五、整理试题五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六探究水果(或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实验报告生物答案一、红细胞红二、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温度4、适量的水不完全浸没种子的一组种子萌发,其他两组不会萌发。
四细胞膜细胞核五、1 B2 胚乳六、你提出的假设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吗?实验现象是:滴加水果或蔬菜汁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你的结论是: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
2008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材料用具试题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人血涂片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有白细胞)纱布、擦镜纸。
试题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三个小锥形瓶、烧杯、清水、绿豆(或花生等种子)1烧杯、小勺、、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试题三: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临时装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洋葱、刀片、稀碘液、显微镜、擦镜纸、清水、纱布、吸水纸、废物缸。
血液永久涂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观察血液细胞的基本方法。
3. 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组织,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通过制作血液永久涂片,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生理盐水、瑞氏染液、固定液、盖玻片、载玻片、吸管、滴管、显微镜等。
2.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烘箱、剪刀、镊子、剪刀、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血液采集:取新鲜血液约1ml,置于无菌试管中。
2. 制备涂片:将血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用另一张载玻片轻轻涂抹均匀,形成薄片。
3. 固定:将涂片置于固定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4. 染色:将涂片置于瑞氏染液中染色5-1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
5. 晾干:将涂片置于空气中自然晾干或用烘箱烘干。
6. 观察与记录:用显微镜观察涂片,记录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 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较大。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具有防御和免疫作用。
3. 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较小,呈不规则形状。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
六、实验讨论1. 血液永久涂片是一种常用的观察血液细胞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液细胞的形态结构。
2. 在观察血液细胞时,应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调整好焦距和亮度,以便更好地观察。
3. 通过观察血液细胞,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诊断疾病。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液永久涂片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技巧,了解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血液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血液永久涂片实验实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实验者:____实验结果: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细胞质呈红色。
血涂片的操作方法
血涂片的操作方法
血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
下面是血涂片的操作方法:
1. 准备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无菌注射器、血液样本(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
2. 取一只无菌注射器,将其抽空。
然后将血液样本放入注射器中,释放一到两滴血液样本到玻片中。
3. 将另一只玻片压平在已经滴有血液的玻片上,使血液样本均匀涂开。
4. 沿着玻片的一侧,将已经涂有血液的玻片平行于另一只干净的玻片上,使其逐渐移动。
5. 保持持续的均匀速度,将带有血液样本的玻片从一侧滑动到另一侧,形成一层均匀的涂片。
6. 确保血液干燥后,用染色剂(如Wright染色液)对涂片进行染色。
按照染色剂的说明操作。
7. 将涂片放在显微镜下,使用适当的放大倍率(如100倍或1000倍)观察涂
片。
注意细胞数量、形态和其他特征。
血涂片操作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但需要仔细操作以确保获取准确的结果。
在进行操作时,请注意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遵守任何实验室指南。
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
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观察人血涂片的实验报告引言:人血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人体血液中的细胞形态、数量和结构。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发展以及治疗效果。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观察人血涂片的步骤、结果和意义,以期增进对血涂片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样本: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无菌针头从被试者的指尖或静脉中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注意采集血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污染。
2. 制备血涂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在玻璃片上,然后使用另一块玻璃片将其涂抹开来,形成一个薄薄的血涂片。
注意在制备血涂片时要尽量均匀涂抹,以确保观察时的准确性。
3. 固定血涂片: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置在室温下晾干,或者使用特定的固定剂进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防止细胞变形和脱落,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4. 染色处理:血涂片固定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偏碱性染色和酸性染色。
偏碱性染色常用于观察细胞核和染色体,而酸性染色则用于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器。
5. 镜检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血涂片。
首先,将血涂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和光源,使得细胞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通过不同倍率的镜头观察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实验结果:观察人血涂片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血涂片中的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判断贫血、溶血等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则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炎症程度。
血小板的数量和聚集状态则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观察血涂片还可以检测到一些特定的细胞或细胞结构,如白血病细胞、红细胞寄生虫等。
这些细胞或结构的存在与否,以及其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意义:观察人血涂片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疾病。
实验一 血涂片的制备(1)
实验二、血涂片的制备和血细胞的观察目的要求1.掌握血涂片的的制备方法2.认识红细胞及各种白细胞的典型形态基本原理涂片技术是制备血液样品最常用的技术。
将血液样品制成单层细胞的涂片标本,染色后可对血液中各种细胞形态进行形态观察、细胞计数、细胞大小测量等工作。
实验用品1。
器材:医用一次性采血针、酒精棉球、镊子、经脱脂洗净的载玻片;2。
试剂:Wright’s染液:Wright’s色素粉末0.1g,溶于60 ml甲醇.方法与步骤1.采血采血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人的指腹或耳垂,干后用采血针刺破指腹或耳垂的皮肤;动物采血时先将耳部剪毛,酒精消毒后,刺破动物耳部皮肤,挤去第一滴血不要(因含单核白细胞较多)。
2.涂片挤出第二滴血置于载玻片的一端,再取另一张边缘光滑的载玻片,斜置于血滴的前缘,先向后稍移动轻轻触及血滴,使血液沿玻片端展开成线状,两玻片的角度以45°为宜(角度过大血膜较厚,角度小则血膜薄),轻轻将载玻片向前推进,即涂成血液薄膜(图2—2).推进时速度要一致,否则血膜成波浪形,厚薄不匀,初学者可把玻片放在桌上操作.3.染色待涂片在空气中完全干燥后,滴加数滴Wright’s染液盖满血膜为止,染色1~3 min。
然后滴加等量的缓冲液(pH6.4)或蒸馏水,使其与染液均匀混合,静置2~5 min。
用蒸馏水冲去染液,吸水纸吸干。
4.镜检显微镜观察可见人红细胞为凹圆盘形,无核,淡红色,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白细胞数目少,为圆形。
颗粒白细胞(1)嗜中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2)嗜酸性颗粒白细胞: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3)嗜碱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直径10—11微米.无颗粒白细胞(1)淋巴细胞: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大小相似,圆形,核致密,染成深紫色.周围仅一薄层嗜碱性染成淡蓝的细胞质。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实验报告
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主要通过观察人血涂片,了解人体血液成分的组成及其形态特点。
首先采集实验者的血液样本,并使用标本涂片制备永久涂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人血液涂片中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呈现圆形,中间微凹,红细胞内无核且呈现淡红色。
白细胞呈现不同形态和颜色,其中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
血小板则呈现片状或球状。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体血液的组成与疾病诊断。
1.引言人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组成的复杂液体。
观察人血液涂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手段,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的细胞形态和数量,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实验方法2.1试验材料:-指示针-酒精纱球-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干燥架2.2试验步骤:2.2.1清洁和消毒:使用酒精纱球清洁实验台面,避免污染样本。
2.2.2指示针消毒:将指示针放入酒精中,进行消毒处理。
2.2.3血液采集:用消毒的指示针尖刺破实验者小指尖的皮肤并挤压,将采集到的血液滴在细胞计数板上的四个小方格中。
2.2.4标本涂片制备:用细胞计数板刮取血液样本,将其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
然后将玻片放置在干燥架上,等待干燥。
2.2.5永久涂片染色:将制备的干燥涂片放入染色盒中,进行常用染色处理,用甲苯脱水、均染、透明化。
最后用快干胶固定玻片。
3.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人血液涂片中主要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1红细胞:红细胞呈现圆形,中间微凹,红细胞内无核且呈现淡红色。
通过计算细胞计数板中红细胞的数量,可以了解血液的红细胞含量。
3.2白细胞:白细胞呈现不同形态和颜色。
其中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
通过计算细胞计数板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可以了解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比例。
3.3血小板:血小板呈现片状或球状。
其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可以与出血疾病和凝血异常相关。
4.讨论与结论通过观察人血液涂片,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体血液的组成与疾病诊断。
血涂片制作
• 嗜中性粒细胞 是白细胞中较多的一种,约占白细胞总数5070%。体积比红细胞大,主要的特征是胞质中的特殊颗粒细小, 分布均匀,着淡紫红色。胞核着深紫红色,一般分3—5叶,叶 间以染色质丝相连。核分叶的多少与该细胞年龄有关,如核为 杆状,则为嗜中性粒细胞的幼稚型。
• 嗜酸性粒细胞 比中性粒细胞略大,数量少,约占7%以下。核 常分两叶,着紫蓝色。主要特点是胞质内充满粗大、圆形的颗 粒,色鲜红或桔红。
• 单核细胞 数量少,约占2%-8%,是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 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常在细胞一侧,着色比淋巴细胞浅。
• 血小板 为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小体,其周围部分为浅蓝色,中 央有细小的紫色颗粒,常聚集成群,分布于红细胞之间。高倍 镜下一般只能看到成堆的紫色颗粒,在油镜下才能看到颗粒周 围的浅色胞质部分。
普通生物学——
实验六 血涂片的制作和 血细胞的观察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验目的
• 掌握血涂片的制作,观察红血球的形态及 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来自材料和用品• 材料
– 人血或鱼血
• 主要用品
– 显微镜 酒精 棉花 5﹪ NaCl 0.9% NaCl 盖玻片 蒸馏水 载玻片
• 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很少,约占1%以下。在一般血涂片上不易 找到,体积比上述2种白细胞稍小。胞质中分散着许多大小不一 的深紫蓝色颗粒。胞核形状不定,圆形或分叶,也染成紫色,但 染色略浅,一般都被颗粒遮盖,形状不清。
• 淋巴细胞 数量较多,约占20%-40%,可见中、小型,淋巴细 胞。其中小淋巴细胞最多,略大于红细胞。核大而圆,几乎占据 整个细胞,染成深蓝紫色。胞质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 状天蓝色或淡蓝色的胞质。中淋巴细胞比红细胞大,胞质较小 淋巴细胞的稍多,着色较浅。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也染成深蓝紫色。
实验血涂片的制作与血细胞的观察
实验血涂片的制作与血细胞的观察引言:血涂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和检测血液中的血细胞。
通过制作血涂片,我们可以观察和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从而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实验目的:1.了解血液中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2.掌握制作血涂片的基本技巧;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
实验原理:血涂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血涂滴片、血涂片制作和染色观察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小心地在玻片上滴一滴新鲜的血液,然后以恰当的角度将另一块玻片贴在上面,使血液平均分布。
接下来,我们放在通风处晾干血涂片,然后进行染色处理。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湿润的染色染,经乙醇递增染,增百倍的苏丹三合一染色等。
实验材料:1.新鲜血液样品;2.玻片;3.显微镜;4.染色剂。
实验步骤:1.准备血涂片:a.将一块玻片清洁干燥;b.使用干净的无菌注射器抽取新鲜的血液;c.将血液滴在玻片上;d.用另一块玻片贴在上面,使血液平均分布;e.将制作好的血涂片放在通风处晾干。
2.染色处理:a.将晾干的血涂片浸泡在染色剂中,约1-2分钟;b.将染色好的血涂片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直至水清澈;c.将清洗干净的血涂片用纸巾吸干水分;d.放干的血涂片在染色片佐剂中保持10-15分钟。
3.观察血涂片:a.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b.用低倍镜首先寻找一个合适的视野;c.逐步将镜头调整到高倍,同时调整焦距,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d.记录所观察到的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在观察血涂片时,我们可以看到红细胞呈圆形、扁平形且呈淡红色,白细胞常常是圆形细胞,比红细胞大很多,并可根据细胞核和细胞质颜色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其他一些异常细胞的出现。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血涂片是观察和检测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常用方法;2.血涂片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样本污染;3.显微镜是观察血涂片的重要工具,需要合理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4.通过观察血涂片,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识别一些血液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
【实验目的】认识血细胞。
【材料用具】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擦镜纸等
【方法步骤】(1)将人血的永久图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利用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照片,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和数量。
【学生讨论】(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实验结论】视野中几乎全是红细胞,圆形的中间呈现小白点,红细胞中间有几个稍呈蓝色的细胞,比红细胞大,这就是白细胞,蓝色是因为制作涂片时染色所致。
【拓展视野】(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2)有人造血液吗?
(3)贫血是哪一种细胞减少了?
(4)人体有炎症时哪一种细胞增多?
【整理器材】按要求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位。
【精品】《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PPT课件精品课件
☆有时(yǒushí)不小心,皮肤划破了,流出 血来,但过不久,在伤口处的血就凝固了, 还把伤口堵住了,血就不流了。这是为什 么?
——出现这种自我(zìwǒ)保护的现象,就是血小板的功劳。
当血液流经伤口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在伤口处聚集成
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时还会释放一些物质,促进血液凝固
5000--10000/mm3
个体最小,不 规则,无细胞 核
有止血和加
速凝血的作 10-30万/ mm3
用。
第十九页,共22页。
五、实验态度和习惯 (一)整理存放 1、实验结束时,先提升镜筒后取下装片;转
动转换器,将两个(liǎnɡ ɡè)物镜偏到通光 孔的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存放; 显微镜外表用纱布擦拭,镜头用擦镜纸擦拭; 放回原处。 2、整理仪器及实验桌卫生,将人血的永久涂 片放回原处并合理存放废品等。
第四页,共22页。
实验(shíyà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túpiàn)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túpiàn) 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中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何看不到血小板?
第五页,共22页。
实验(shíyàn):观察血液的流动
目的(mùdì)要求:1、描述(miáo sh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
第九页,共22页。
(白细胞)
(1)白细胞中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 (shùliàng)少,成年人的血液中有(4—10)×109 个/升。
第十页,共22页。
白细胞的功能(gōngnéng)
(炎症部位白细胞粘附(zhān fù)在血管壁)
第十一页,共22页。
(ɡè zhǒnɡ)
观察血液涂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
血液涂片观察实验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常用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观察血液涂片,可以了解血液的组成、细胞形态和数量,进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血液涂片,认识血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了解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认识血细胞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了解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3. 掌握血液涂片制作和观察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血液涂片标本3. 物镜和目镜4. 载玻片5. 盖玻片6. 细针7. 滴管8. 纱布9.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原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有细胞核,主要负责免疫和防御功能;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无细胞核,主要负责血液凝固。
五、实验步骤1. 将血液涂片标本放在载玻片上。
2. 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3. 用细针轻轻搅拌,使血液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4. 用纱布将载玻片边缘擦拭干净,使涂片平整。
5. 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压平。
6. 将涂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六、实验结果1.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数量最多。
2. 白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有细胞核,数量较少。
3. 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无细胞核,数量最少。
七、实验分析1. 红细胞: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数量较多。
如果红细胞数量过多或过少,可能与贫血、脱水等疾病有关。
2.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有细胞核,数量较少。
如果白细胞数量过多或过少,可能与感染、炎症等疾病有关。
3. 血小板: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无细胞核,数量最少。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多或过少,可能与血液凝固异常、出血等疾病有关。
人血涂片制作实验课件111
1~3min后,滴加染液1.5倍的蒸馏水,加好后,立即 用嘴将两吹匀。10~15分钟后清水洗净染液,晾干后,
镜下观察。
3
注意事项: 1、推片时两张切片呈30~40度角。 2、推片要匀速、连续进行,中途不要中断。
人血涂片制作显示血细胞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人血涂片和染色的方法。 2、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 特征。
1
实验材料和器械
显微镜、载玻片、采血针、托盘、玻片 架、烧杯,滴瓶、镊子、75%酒精、消毒棉 球、瑞氏染液。
2
血涂片的操作步骤:
揉搓采血的部位,用酒精消毒皮肤,干燥 手指夹持局部,用消毒后的采血针刺 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擦去第一滴血
4
血细胞和血小板的观察
红细胞光镜和电镜图片
5
中性粒细胞
6
中性粒细胞 超微结构
7
嗜酸性粒细胞
8
嗜碱性粒细胞
9
小淋巴细胞 Giemsa染色
中淋巴细胞 Giemsa染色
10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的伪足
11
血小板
Giemsa染色
电镜图
12
血涂片
A:红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F:淋巴细胞瑞Fra bibliotek染色13
实验-人血图片的观察和小鱼尾鳍内血管观察
1、实验材料: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 2、实验目标:识别人血涂片中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比较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 3、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分辨方法。 永久涂片及显微镜的维护。
3、显微镜下人血永久涂片模式图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实验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随堂检测
1、右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 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1)图中①所示的细胞为
__红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
是运输___氧_气________。
(2)图中②所示的细胞体积 最大,且与①所示细胞相比 细胞中有__细__胞__核_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 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 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_____③_______所示的结构, 叫血小板。
数量: 最多
人 红细胞:形结状构::
双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血
数量:最少
细 白细胞 形状:圆球状 结构:有细胞核
胞 血小板
数量: 较多 形状:不规则
结构:无细胞核
动脉 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血流速度快
血管 毛细血管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 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血流速度较慢
1、实验材料:尾鳍色素含量少的小鱼、湿毛巾 或棉花、显微镜、培养皿等。
2、实验目标: 描述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辨别血管的种类
3、实验步骤:
3、注意事项:
1、为什么要用湿布或棉花 包裹住小鱼的鳃盖和躯干 部?
2、通常情况下用_低___倍镜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 动情况。
3、如何更快的区分小动脉、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呢?
2、(2009·宜兴中考) 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 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 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
血涂片的制作和
ABO血型分类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一)ABO血型鉴定
2.血型鉴定方法
• • • 标记凹载玻片:左上角写A,右上角写B。 分别吸取标准A血清和标准B血清各1滴滴于双凹载玻片左端和右 端。 采血针刺破左手无名指尖,待血液出来后,用2支毛细滴管吸取 血液,分别加入到玻片左、右两侧的血清内,并用牙签搅拌,使 标准血清与血液混匀。(切勿混用毛细滴管和牙签!) 手持玻片转动数次,转动时玻片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然后置 室温下5min后观察结果。 肉眼观察:如果外观略呈花边状或锯齿状,看上去有沉淀,则多 为凝集;如果血滴呈均匀状态,边缘整齐,则多为不凝集。 进一步在低倍镜下观察:在低倍镜下,如果观察到红细胞凝集成 团,或尚有少数游离细胞,则为凝集现象;如果红细胞均为游离 状态,则为不凝集。根据镜下所见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常分两叶,着紫蓝色。主要特点是胞质内充满粗大、圆形的颗 粒,色鲜红或桔红。
• 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很少,约占1%以下。在一般血涂片上不易
找到,体积比上述2种白细胞稍小。胞质中分散着许多大小不一 的深紫蓝色颗粒。胞核形状不定,圆形或分叶,也染成紫色,但 染色略浅,一般都被颗粒遮盖,形状不清。
• 淋巴细胞 数量较多,约占20%-40%,可见中、小型,淋巴细 胞。其中小淋巴细胞最多,略大于红细胞。核大而圆,几乎占据 整个细胞,染成深蓝紫色。胞质极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 状天蓝色或淡蓝色的胞质。中淋巴细胞比红细胞大,胞质较小 淋巴细胞的稍多,着色较浅。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也染成深蓝紫色。 • 单核细胞 数量少,约占2%-8%,是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 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常在细胞一侧,着色比淋巴细胞浅。 • 血小板 为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小体,其周围部分为浅蓝色,中 央有细小的紫色颗粒,常聚集成群,分布于红细胞之间。高倍 镜下一般只能看到成堆的紫色颗粒,在油镜下才能看到颗粒周 围的浅色胞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