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作业文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报作业文案整理
这张招贴是佩里肯(Perikan)在1924年,为位于汉诺威的一家墨水厂家而设计的。而那个时期正值荷兰风格派形成的之初,下面我就大概的介绍一下荷兰风格派的形成历史背景以及其特征: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欧洲各国遭遇战争蹂躏,很多设计师就逃到荷兰避难,所以,荷兰一下子多了很多设计人才。战争期间这些艺术家与外界隔绝,他们开始寻找荷兰的传统文化来发现自己的新艺术。他们与荷兰的艺术家们一起对荷兰文化、设计、审美观念进行研究深入探索分析。所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些艺术家们探索出具有新时代、新特征的设计艺术风格。
在此期间这种新艺术风格具有一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抛弃传统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
第二,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客观性,即个体的整体中,不因整体而失
去个性形态特征。
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大多数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我之所以对这张海报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招贴的颜色比较统一,但是用笔、墨水写出来的字与“TINTE”印刷字体形成对比来体现出这张这贴的主要目的。
包豪斯时期:
这是一张有朱斯特.史密特为《包豪斯学校作品展览》设计的招贴,这时的包豪斯还处在魏玛时期,包豪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包豪斯时期受到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等设计风格的影响,所以,强调几何结构的非对称性平衡,严谨的结构,完全不采用任何装饰细节等,具有简单扼要。主题鲜明和具有时代感等特征。
我喜欢这张招贴的原因是因为它整个画面都是由点、线、面等抽象几何图形构成视觉中心,各种几何图形排在一起组合成简单而富有层次变化的大几何形体。文字按照图形的结构线排列,视觉上灰色运用肌理和色块排形成对比,很具有节奏的跃动。
国际平面主义设计时期:
这是一张由马克思.比尔在1945年为“美国建筑”展览做的招贴,大家看到1945年对于文科生而言并不陌生吧!1945年也正是二战结束的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20世纪50年代,一种崭新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在欧洲的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从德国战前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设计成为西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后来影响到世界各国。国际主义设计运动在20世纪50、60、70年代风行一时,影响
到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成为主导世界的设计风格。
而瑞士是二战前后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中心之一,其巴塞尔和苏黎世两个城市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主义的特征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因此它具有公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简单而又准确的特点。
但是他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这样的设计显得有些刻板、缺乏人情味,流于程式化。
我对这张招贴大大小小的矩形感兴趣!因为画面虽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矩形,但是我们看起来他们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相反,它具有很强的秩序感,因此海报上的信息我们一目了然,简洁而有序的设计让整张海报看起来也很具有构成感和动态感,很能体现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那种强调网格式排版的特征。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
这张海报我想大家都应该见过,这就是由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设计的《第八回产经观世能》招贴下面我介绍一下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
日本平面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日本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而1949年和1950年分别在横滨和神户举行的日本贸易产业博览会上,展出了
大量美国的产品,给日本产业届和设计届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日本政府认识到设计对于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成立了一系列促进日本设计的机构,并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来保护本国设计的利益,同时积极获取国外最新的设计消息,从而是日本的平面设计得到空前的发展!
虽然日本的设计是在二战时期发展的起来的,但是它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日本艺术平面设计在发展中,不仅是将本国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加以保留,而且在针对国内的设计上,采取非常传统的设计方式。民族传统性与现代意识并重,本土文化内涵与个性文化俱佳,审美的民族性表现强烈这也是这一时期日本平面设计最显著的特征。
我选择田中一光这张海报主要是因为我本人很喜欢字体排版的海报,另外海报采用红绿、黄紫的互补色,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然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我翻拍的海报,所以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效果),同时在互补的的对比中增加黑白的对比使整个画面达到统一。而且这张海报很有装饰性,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特色!
后现代主义时期:
下面这张海报是中国平面设计的作品,在20世纪,中国的平面设计反映出国家极端化的政治环境。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亚洲领国和西方相互隔离。1949年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导致了大众宣传形式的产生,而招贴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这一时期国际社会上也正处于后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平面设计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计主义的多样化改变了现代主义的单一化。
第二,现代主义的单调、沉闷、冷漠使人们渴望追求个性化、散慢化、自由化。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人文含义。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而我对这张海报感兴趣是觉得这张海报有一定的创意,在设计中用导弹和蘑菇云的图形融入到中国汉字“无”中,很含蓄、隐晦的反映了反对核战争的主题,同时这张海报的颜色对比也很强烈,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时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这张海报同时结合了上面所述的瑞士现代风格国际招贴语言和现代日本风格,也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