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学生学会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生活
王府街道五里小学王同欣
如今,在学校里,独生子女最多可占学生的90%以上,家长对待孩子,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贵,这样一来,就给学校增添了许多新的教育课题。
今年九月份,我接了一个新班——一年级一班,一周刚过,我便发现了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几乎没有同学会做值日,扫地的时候,通常都是东一笤帚西一扫把,一个在前面扫,一个后面“跟”,一节课下来,教室不但没有变干净,反而显得更加脏乱了;还有秋天的早晨天气比较凉,家长往往给孩子们穿上很厚的衣服,可到了中午,气温会达到近三十摄氏度,有的孩子依然穿着厚厚的衣服嬉戏打闹,热得小脸通红,满头大汗,却不知把厚衣服脱掉……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且不说学生们的学习如何,单单针对这些小事,我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孩子不会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教会孩子学习,还有一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要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应该怎样去做呢?结合本人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要求
低年级学生跨入校门后,教师可教育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文具、课本等方面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清扫卫生、排放桌椅,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以及其他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劳动技能。而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要求他们提高生活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制“法”,订出作息时间表,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勤俭节约,不攀比,能参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减少对家长的过分依赖。高年级学生在学校是大哥哥大姐姐,教师要熟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他们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会积极主动地帮助家人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积极参与社会开展的适合年龄特点的公益活动,乐为集体做事,愿做得比别人更好。
二、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除了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外,还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如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防震、防灾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地震发生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我们农村小学,便可针对我们当地的实际,如不到池塘、山崖等危险地方玩,水、电、
火、割伤和烧伤等意外事件的自我防护措施及急救方法,甲流时期我们应怎样防控等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育学生有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在《品德与生活》中提出,要教育学生诚实自律和对他人的关心友爱。如:不说谎话、做事认真、有耐心、有毅力、关心集体、关心同伴、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应该说,有责任,有爱心是每一个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他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首要内容,热爱祖国是小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生活的必然内容。作为一年级学生,我们可告诉学生一些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国歌等,并讲述一些为祖国建设做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爱家乡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除讲述课文内容外,还可补充一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如:告诉学生,家乡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知道家乡值得骄傲的名胜和资源、产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由初步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家乡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此外,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分子,要有集体荣誉感,同学之间诚实友爱,从小养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诚实友爱的好品质,做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人,为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要让学生学会生活,还应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学生也一样,尽管他们的主要生活地是家庭和学校,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比如买东西,逛公园,坐公交等等,要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况且学生总有一天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他们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敢于迎接新的挑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作为教师,应教育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教会学生如何与周围的人交往。这些都是目前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生活所应必备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五、以家园联系为纽带,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与成长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阵地,家长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老师,而现在的家长往往过多地关注了孩子的学习,而对他们的生活缺少了培养,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开设好家长课程,使家长学会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也可利用家园联系这一纽带,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近期组织的一次家长会中,一位学生家长反映:某某同学在家,从不做家务,作业本乱扔,书包要由妈妈帮他收拾,就连袜子也要由妈妈给洗。听后,我吃了一惊,这个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好,而且劳动
也非常积极,各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没想到在家时会是这种表现,问题主要出在家长身上,于是我单独抽出时间,分别跟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从其在家与在校的“两面化”表现着手,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总之,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不仅是个体生活所需,更是提高生活层次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也是新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