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重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铺装1. 铺装的导游作用只有当其按照合理的运动路线被铺成带状时,才会发挥作用,而当路线过于曲折变化并使人走“捷径”较容易时,其导向作用便难以发挥。

在公园和校园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便是预先在规划图上标出“捷径线”,随后铺设的道路应大体上反映出这些“捷径线”,以便能消除穿越草坪的可能性。

如果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存在着众多的“捷径线”,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将铺装材料铺成一块较大的广场,一方面允许更大的自由穿行,另一方面提供了统一协调的布局,不致于过于复杂。

2. 在进行铺装的选择时,设计师应对其在平面造型和透视效果上加以研究。

在平面布局上,应着重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及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

在透视中,平行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了铺装面的宽度,面垂直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则强调其深度。

3. 景观中使用铺装地面的原则:1)用在特定设计区段的铺装材料,应从帮助确保整个设计统一为原则,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的杂乱无章。

在设计中,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以及暗示地面上的其它用途。

这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还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不同区域,以使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2)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处的铺料及形式。

4. 为了某些特殊原因而变化铺地材料和形式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如果在相接的两个空间中,铺料及形式出现不同,那么水平高度也应有所变化,以此来分割和区别两种不同的铺地形式。

水平高度的变化主要起着过渡、媒介的作用,并由此而避免两种铺料和形式可能出现的任何直接相邻的问题。

如果在分割两种详细铺装地面,水平高度的变化不可行时,则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采用第三种在视觉上具有中性效果的材料放于两种材料之间。

这第三种材料能在短距离上达到前两种材料的视觉上的分隔,并减缓不一致的形式和线条相互发生的冲突。

5. 在一些气候较温和的地方,一般说不宜用砾石来代替环绕植物根部的覆盖物,否则会减少植物的繁衍,同时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是设计和景观构成的生态系统,它能够有效传达各种设计元素,表达艺术感知,并运用风景园林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它的设计要素可以用的主要有:
一是景观的形式与视觉结构,即打造同一园林具有安静、孤独、活泼等不同的景观名胜,形成以颜色、纹理、色彩与衬托的景观结构;
二是景物的排列组织,合理安排花木灌木,相互融汇共生,增添色彩与活力;
三是景物的形状及形式,园林图景景观要体现因地制宜,兼顾传统与时代性的景观元素;
四是水景的体现,以湖泊、池塘、小溪或运水构筑多样的水景,提升园林的品质;
五是照明设计,照明是自然、习惯及对应景观的可靠助手,体现出园林的安全及装饰效果。

总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有景观的形式与结构,景物的排列组织,景物的形状及形式,水景的体现以及照明设计等,这些要素都可以用来打造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

它不仅充满了艺术感知,还能提高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01第三章: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01第三章: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本部分作业:
• • • • • • • 查阅成龙校区的相关资料: 地处位置 改建前后 左邻右舍 分析小结(150以上) 周二交,周一可发电子档案到周老师的 QQ17265117
二、植物
• 植物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 • 植物与其他设计要素的不同之处,植物具有 生命,能生长。
(二)植物的功能作用
1、生态功能 ■影响空气的质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气、滞留尘埃、部分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 体或分泌有益健康的物质; ■调节小气候 ■防止水土流失、涵计时,应先确定其建造 功能,而后才考虑其观赏特性
构成空间
• 空间:由地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 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 围合。 • 植物可在上诉三个面上产生围合空间的作 用。
利用植物构成不同类型的空间
• • • • • 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 覆盖空间 完全封闭空间 垂直空间
• 地形被认为是构成景观任何部分的基本结构因 素。 • 它的作用如同建筑物的框架,地形能系统地制 定出环境的总顺序和形态。 • 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地分析阶段,正确估计某一 已知园址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首选对地形进行 分析研究,能指导建筑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 • 同时也暗示风景设计师对不同的地形、空间及 其它因素与园址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地形的表示方法
地形等高线的特点
• 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 • 除非碰到建筑物或悬崖等有垂直面的情况, 等高线不可能相交
B、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C、模型表示法
3、地形的类型
• 平坦地形: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而言,在平 坦地形上造景要比在不平坦的地形上造景 更难,因为在平坦地形上造景可选择和变 化的余地很大。平坦地形有宁静、舒展的 倾向,人在上面活动感觉自由而安全。但 处理不好易出现平板、单调的问题。此外 平坦地形上要注意处理好排水的问题。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第六章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水

第六章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水


一、水的一般特性 水具有许多自然特性,这些特性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影响 着设计的目的和方法。
1.水的可塑性
除非结冰,否则水显然是一液体,其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 水形是由容器的形状所决定的,同体积的水能有无穷的、 不同的变化特征,都取决于容器的大小、色彩、质地和位 置,在此意义上,设计水体,而实际上是设计容器。所以, 做一定形的水体,必须首先直接设计容器的类型,这样才 能得到所需要的水体形象。
大多数的喷泉由于其垂直变化加上灯光的配合,因此成为设计组合中 的视线焦点。喷泉的吸引力,取决于喷泉的喷水量和喷水高度,喷泉 能从一条水柱,到各种大小水量和喷水形式的,组合多变的喷泉。大 多数喷泉都装设在静水中,相比较之下,才能表现其魅力。

(五) 水景的组合
这一部分主要描述所有类型的喷泉和水体,用于设计中组合成各种类型 和独特的效果。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水或何种组合的水体,用在室外空间时,它们都要 与设计的目的和其本身固有的特征保持一致,都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 气候特点和用的关系来加以布置。

六、小结
水的特性是其本身的形体和变化依赖于外在的因素。故在设计时,应 首先研究容体的大小,高度、和容体底部的坡度。还有些不能加以控 制的因素,如阳光、风和温度,它们都能影响水体的观赏效果。平静 的水在室外环境中能起到倒影景物的作用。一平如镜的水使环境产生 安宁和沉静感,流动的水则表现环境的活泼和充满生机感,而喷泉犹 如—惊叹号,强调着景现焦点。运用水的这些特性,能使室外环境增 加活力与乐趣。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220.10.22Thursd ay, October 22,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8:18:0918:18:0918:1810/22/2020 6:18:09 PM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园林设计要求美学、功能性和经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大方开朗的设计风格,让游览者眼前一亮。

在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的工作成为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那么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希望有所帮助!1、地形设计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山水、建筑和道路、树木花草,在园林景观中,地形直接联系众多的环境因素,地形形式有平坦地形、凸地形、凹地形、山脊和谷地,在进行地形处理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原有地形,如果在具有草原、江、丘陵等这样的地段上,只要稍加人工的点缀和润色,就能成为风景名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在园林绿地中,开展的活动较多,在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不同的分区,例如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有较多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对地形的设计过程中,要有利于地面排水,因为园林绿地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游人,碰上雨季,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积水,因此要在设计时利用地形的坡度排水,合理安排分水和汇水线,确保游人的安全;城市中的园林用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改善地形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地形设计中要参考的要领为:主次分明、有观赏性、有层次性、有曲折性,例如,模仿自然界的山岭,建设错落有致的景观山岭,在有山坳、山水结合的项目工程还可以设计一些瀑布、溪水等,还可以引进欧洲国家的设计风格,把地形设计成一个个高低不同的台地。

应该注意的是,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对于较高的土山,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原有地形的承载能力,需要时进行特殊施工和加固措施。

2、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园林水体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可以溶解有害气体,大型水面还可以进行水上游玩项目的设计,园林的水面也是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领域,因此可以在水体上增加绿化面积。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案ppt模板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案ppt模板

3.5 现代地形造景的手法
• 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 。 • 将地形做成诸如圆(棱)锥、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
的几何形体,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景观产生了鲜明 的视觉对比效果。 • 微地形的利用与处理:
• 利于地形排水、平衡土方; • 易创造优美、细腻的景观; • 微地形造型应有起伏曲折,以符合自然特征。
• 中坡地形 (10~25% ):园路做成梯道;要考虑护坡措施; 小型建筑一般要顺着高线布置 ;可作溪流水景;植物设计以 风景林为主。
• 陡坡地形 (>25%):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利用岩石隙地 栽种耐旱的灌木为主;适宜点缀占地少的亭、廊、轩等风景 性建筑。存在滑坡甚至塌方的可能性。
3.3 地形的骨架作用
• 常见园林水最简介
• (l)湖池 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园林中的湖池多就天 然水域略加修饰而成,或依地势就低凿水而成。湖池常 用作园林构图之中心,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在较小的水 池四周设以建筑,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苏州拙政园、 留园、上海的豫园等,这种布置手法,最宜组织园内对 景,产生面面入画,有“小中见大”之妙。湖池的布设 形状宜自然,池岸应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湖池面积过 大时,为克服单调,常把水面用岛、洲、堤、桥等分隔 成不同大小的水面,使水景丰富多姿,这些水利设施的 存在,客观上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了空间感。
• 置石
• 特置:由玲珑或奇巧或古拙的单块山石立置而成,用作主景。 • 散置:“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式。布局无定式,通常布置
在廊间、粉墙前、山脚、山坡、水畔等处。 • 群置:是指山石成组配置在一起,山石间有主次、有聚散、有立卧、有呼
应。
• 人工塑石假山
• 以石粉及细石渣(3mm)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注模成型。 • 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用一次阴模制成。

4第四章-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4第四章-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2、人文构建作用:广场往往承载着所在区域的精神 和文化特征,是场所精神和地方文脉的载体,例如意大利 圣马可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精神的代表,都江堰水文 化广场凝聚了中国西部的自然地貌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
3、实用功能:硬质场地提供了开敞空间,便于人流 车辆的集散,还为地方节庆、大型文娱活动和各项展览活 动及生产管理提供了场所。
第一节 地形
第一节 地形
2、坡级法:是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 方法。此法较直观,便于了解和分析地形,常用于基地现 状和坡度分析图中。
坡级法绘制地形的步骤是:首先定出坡度等级,即根
据拟定的坡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
,算出
临界平距 、 和 ,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高线间的
所有临界平距位置;然后用标注好的硬纸片或直尺去量找
第四节 植物
一、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 1、构建空间功能:指植物在构成室外空问时,如同
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壁、门窗一样。是室外环境的 空间围合物。植物可以利用其树干、树冠、枝叶控制视线、 控制私密性,从而起到构成空间的作用,植物在空间中的 3个构成面(地面、垂直面、顶平面),以各种变化方式互相 结合,可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
第二节 水体
第二节 水体
2、堤:堤可将较大水肉分割成不同区域,又能作为 通道,使人亲近水体,例如杭州西湖的白堤和苏堤。
3、桥:桥可以分隔和联系水面,又是道路交通的组 成部分。桥的形式和材质多种多样,有拱桥、曲桥、廊桥、 吊桥,木桥、石桥、竹桥、索桥等,因此常常成为风景构 成的点睛之笔,例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有些桥还具有游 乐功能,如桥趣园中独木桥和滚筒桥。
1、坡度>12%的倾斜地形 2、便于欣赏低处的风景,可以设置观景台 3、园路应设计成梯道 4、一般不能作为活动场地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和内容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和内容

景观设计的素材或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

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

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

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

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可以较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

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

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二、植被设计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

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

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植被的功能包括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

费视觉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护物种的功能;植被的视觉功能指植被在审美上的功能,是否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通过视觉功能可以实现空间分割,形成构筑物,景观装饰灯功能。

Gary O. Robinette 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工程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住区的识别性,使住区更加人性化。

三、地面铺装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地形1.地形改造:按照园林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造,使园内与园外在景观上有合理的关系,这一过程叫做地形改造。

2.地形的表现方式:①等高线表示法②高程点表示法③蓑状线表示法④明暗与色彩表示法⑤模型表示法⑥计算机绘图表示法3.坡度的大小与地形的运用:①0%-1%(过于平坦):排水性差,除适于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于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保护区。

②1%-5%:该种比例的坡度对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来说较为理想。

1%的坡度:假定的最小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

2%的坡度:适合草坪运动场最大坡度,也适合平台、庭院铺地。

3%的坡度:这一比例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

③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排水性较好,但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引起水土流失。

10%的坡度为人行道最大极限坡度。

④10%-15%起伏型斜坡:这种坡度有陡斜感,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尽量少动土方。

⑤大于15%的陡坡:因其陡峭而不适于土地利用。

4.地形的类型:①平坦地形:所在地与周围环境地形高度一致,成为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具有延伸性和多向性,成为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想场所,也是静水体的合适场所。

②凸地形: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是一种具有动感和进行感的地形,是地形形式中,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因素。

在空间中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正向点,可在景观中为人定位和导向。

若在凸地顶端焦点布置其他要素,如建筑、植物,则焦点特性就会更加显著(A);凸地形在视觉上高度的增强还可借助与等高线相垂直并沿凸面地形边缘顺延朝顶部走向的线条和造型,而缠绕于凸地并与等高线平行的线条和造型,则能削弱其视觉高度(B);凸地还有助于发挥瀑布的动力和激奋作用;凸地还是一个对外部环境中的小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115
植物可完善由其他设计因素所构 成的空间范围和布局
116
围合
117
连接
118
障景
119
控制私密性
120
3.4.2 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
121
(1)植物的大小 1.大中型乔木 大乔木在成熟期可达12m高 中乔木最大高度可达9~12m
大乔木能在小花园空间中作主景树122
暗示空间边缘,划分不同形态的地表面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2)植物的色彩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3)树叶的类型
在温带地区.基本的树叶类型有三种: 落叶型、针叶常绿型、阔叶常绿型。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4)植物的质地
153
154
(5)植物的美学功能
完善作用
155
统—作用
156
157
强调作用
158
159
框景作用
160
种植设计程序与原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3.4 构筑物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一个日益失去自然本质的时间里,人们借以返璞归真的诗 意的生命寄托物。”
94
在园林规划中,代表植物材料的图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 一些图例只代表外轮廓,一些代表质地,另一些则代表分枝形式。不管选 择什么,在每个规划中,图例必须和谐统一,并且能清晰地表达设计理念。

园林要素设计 值得珍藏

园林要素设计 值得珍藏



溪涧
溪涧
九溪十八涧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景点西湖之西的群山中,上自龙井起蜿蜒曲折7公里入钱 塘江。九溪之水发源于杨梅岭,途中汇合了青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 小康、云栖、渚头的溪流,因称九溪,溪水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又汇集了无数细 流,所以称九溪十八涧。古时候人们常喜欢用“九”字来表示数量的众多。
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 延不尽。

多用自然石岸,以砾石为底,溪水宜浅,可数游 鱼,又可涉水。
游览小径须时缘溪行,时踏汀步,两岸树木掩映, 表现山水相依的景象,如杭州“九溪十八涧”。 有时造成河床石骨暴露,流水激湍有声。 曲水也是溪涧的一种,今绍兴兰亭的“曲水流觞” 就是用自然山石以理涧法作成的。



2.1.2 园路布局设计的原则 2.1.2.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 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 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 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 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2.1.2.2 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中小型的理水方式,则将池的规模扩大到 水路的安排,如恰好园外有溪,则想办法将它 引进到园中来,或是起假山,造小型瀑布。
更大型的理水方式则扩充至人工湖泊跟水 路的营造,湖中甚至有小岛,小溪则有造桥等。



造 小 型 瀑 布
湖中 小岛
湖 中 小 岛
小溪
造桥
小溪
造桥

经典的中国园林中,理水方式 皆具有巧妙的对比,如有池如镜,
苏州园林中有导引屋檐雨水的,雨天才能 观瀑。

河南云台山泉瀑峡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知识点考核试题与答案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知识点考核试题与答案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知识点考核一、单选题1.对于人行道来说,最大极限坡度是()[单选题] *A. 5%-10%B. 10%*C. 15%D. >15%2.凸地形的表现形式有土丘,丘陵,山峦以及()[单选题] *A.高原B.小山峰*C.盆地D.山地3.凹地形是一个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通常给人一种()、封闭感和私密感。

[单选题] *A.安全感B.动态感C.进行感D.分割感*4.地被植物指的是()[单选题] *A. 除灌木以外的低矮植物的总称B. 主要指草花和草坪C. 所有低矮、爬蔓的植物,其高度不超过15-30cm*D. 地被植物是指低矮的草本植物5.依据其形态特征,喷泉可以分为哪几类()[单选题] *A. 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B. 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充气泉C. 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充气泉、造型式喷泉*D. 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充气泉、造型式喷泉、旱喷6.最具私密性的空间,其视距与物高之比例在()[单选题] *A. 低于1的视距比值B. 6以上的视距比值C. 1-3的视距比值*D. 3-6的视距比值7.凸地形是一种具有动态感,和()的地形[单选题] *A.进行感*B.分割感C.封闭感D.私密感8.不受冲蚀的地基所能允许的最大绝对坡度是(),这个坡度上都必须种植地被植物或其它植物,以防止冲蚀。

[单选题] *A.1:1B.2:1*C.3:1D.4:19.下面那幅图反映的是空间封闭视线内向()[单选题] *A*BC10.植物的高度高于(),则空间的私密感最强。

[单选题] *A. 1mB. 1.5m*C. 2mD. 3m11.一般说来,在温带地区抵御冬季寒风,种植常绿植物最有利的方位,应该在房屋或室外空间的()。

[单选题] *A. 东南方B. 北方C. 西北方*D. 东北方12.块料铺装材料有哪些()*A. 天然散石卵石混凝土瓷砖B. 天然散石卵石石板沉积岩*C. 天然散石砾石石板瓷砖D. 天然散石卵石石板沥青铺装13.被设计用来将草坪或地被植物与铺装地面组成一方格状造型的预制混凝土构建,称之为()[单选题] *A. 透水混凝土B. 压花混凝土砖C. 颗粒混凝土D. 草坪砖*14.与混凝土一样,沥青所具有的一个特点是具有()。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

浅析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素及影响分析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永久保持城市园林艺术活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园林影响力;前言各种景观元素成为城市综合体公园的主要组成,对公园主体的展示与空间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园的景观基本要素,一般分为山地、水面、房屋、建筑小饰品、街道、植被等,而这些因素在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的组合与表现中分别担负着组成基本要素的作用,在感觉享受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唯有将这些基本要素和谐的相互配置结合,方可形成和谐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

一、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风景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与其他类型的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呈现给大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它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而且还要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观赏感。

它既要满足景区内游客的不同需求,又要注重室外空间的利用与合理的安置,并且需要保持室内室外空间的协调,从而达到美观又实用的目的。

风景园林的设计极为灵活多变,因此它在设计手法和技巧上与其他类型的建筑会有很大的不同。

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1立意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要追求令人记忆深刻的整体立意,更要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建筑功能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感动人心的目的。

虽然我国拥有极大数量的园林亭台,但是这些亭台都独具一格,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几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亭台。

它们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比如花草、楼宇、溪水等合理配置,形成了独特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风景园林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化色彩,但是也不能缺少古典特点,更不能直接复制古典园林,要做出一定的创新和优化,简单的复制只会降低其本身的吸引力和独特感。

风景园林需要突出意境的产生和渲染,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自然环境因素。

为了凸显风景园林人文特色,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最大化发挥自然环境的价值。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风景园林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经过人工设计和构造,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园林空间。

它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了景观元素、绿化植物、景观构筑物和景观水体等。

1. 景观元素景观元素是构成风景园林的基础,它包括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自然要素。

地形地貌决定了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形状,可以通过山、水、岛等元素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景深感。

气候条件则影响了园林中植物的选择和园林的使用方式,例如在炎热的地区可以增加草坪和树荫的面积,以提供遮阳和降温的效果。

水资源可以通过湖泊、河流、喷泉等形式呈现,既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又提供了水景的声音和湿度,为人们带来舒适感。

2. 绿化植物绿化植物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形态、颜色和季节的变化来增加园林的美感。

常见的绿化植物包括了树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

树木可以提供阴凉和氧气,增加园林的氛围和生态功能;灌木可以作为围墙或屏障,起到分隔和隐蔽的作用;花卉则能够带来丰富的色彩和芳香,增加园林的活力和趣味性;草坪则可以提供平整的绿地,供人们休息和活动。

3. 景观构筑物景观构筑物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景点,它们可以通过形状、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来增加园林的美感和艺术性。

常见的景观构筑物包括了亭台、廊桥、假山、雕塑等。

亭台可以作为休息和观景的场所,增加园林的功能性;廊桥可以连接不同的景点,增加园林的通行性和连贯性;假山则可以通过塑造山石的形状和布局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雕塑可以作为园林的点缀,增加园林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4. 景观水体景观水体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形式和流动的方式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生机。

常见的景观水体包括了湖泊、河流、喷泉和水槽等。

湖泊可以作为园林的中心和主景,增加园林的广阔感和宁静感;河流可以穿行于园林之间,增加园林的连贯性和流动感;喷泉则可以通过水流的喷射和音乐的配合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水槽则可以通过水的倒流和回旋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变化。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目录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是一本全面介绍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书籍,对于风景 园林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以及相关专业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的 目录经过精心设计,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
本书的引言部分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设计要素进行了概述,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全面了解。通过阅读这一部分,读者可以 初步建立起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功能性和美学性原则。这些原则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 础,为设计师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从确定设计目标、场地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实施建设,本书详细 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和装饰元素等。本书深入探讨了每个 要素的设计特点和要求,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
第八章到第十章,聚焦于水体与景观的设计要素。作者对水体的类型、特点 以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如 何在水体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对景观的特点、分类以及在风景园林 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十一章节到第十三章,着重讲解了建筑与小品的设计要素。作者对建筑在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随后,详细介绍了建筑的设计原 则和方法。对小品的概念、类型以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地形与地貌的设计要素。作者指出了地 形与地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形进行空间划分和景观组 织。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塑造方法,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应用地貌 特征。
第五章到第七章,重点探讨了植物与生态的设计要素。在这一部分,作者详 细介绍了植物的选择、配置、种植等方面的知识。还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以 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铺装1. 铺装的导游作用只有当其按照合理的运动路线被铺成带状时,才会发挥作用,而当路线过于曲折变化并使人走“捷径”较容易时,其导向作用便难以发挥。

在公园和校园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便是预先在规划图上标出“捷径线”,随后铺设的道路应大体上反映出这些“捷径线”,以便能消除穿越草坪的可能性。

如果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存在着众多的“捷径线”,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将铺装材料铺成一块较大的广场,一方面允许更大的自由穿行,另一方面提供了统一协调的布局,不致于过于复杂。

2. 在进行铺装的选择时,设计师应对其在平面造型和透视效果上加以研究。

在平面布局上,应着重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及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

在透视中,平行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了铺装面的宽度,面垂直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则强调其深度。

3. 景观中使用铺装地面的原则:1)用在特定设计区段的铺装材料,应从帮助确保整个设计统一为原则,材料的过多变化或图案的繁琐复杂,易造成视觉的杂乱无章。

在设计中,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以及暗示地面上的其它用途。

这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还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不同区域,以使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2)在没有特殊目的的情况下,不能任意变换相邻处的铺料及形式。

4. 为了某些特殊原因而变化铺地材料和形式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如果在相接的两个空间中,铺料及形式出现不同,那么水平高度也应有所变化,以此来分割和区别两种不同的铺地形式。

水平高度的变化主要起着过渡、媒介的作用,并由此而避免两种铺料和形式可能出现的任何直接相邻的问题。

如果在分割两种详细铺装地面,水平高度的变化不可行时,则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采用第三种在视觉上具有中性效果的材料放于两种材料之间。

这第三种材料能在短距离上达到前两种材料的视觉上的分隔,并减缓不一致的形式和线条相互发生的冲突。

5. 在一些气候较温和的地方,一般说不宜用砾石来代替环绕植物根部的覆盖物,否则会减少植物的繁衍,同时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6. 在以直线铺砌时,应该注意砖应垂直于视线横铺,而不应与视线平行,这样做的理由是横铺的观赏面比直铺大。

7. 一般说来,大道、小路或其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伸缩缝之间的最大间距为9m。

假缝也是混凝土地面的刻线。

假缝的深度一般仅为0.3~0.5cm,而且它根本不将混凝土路面分断成独立的路段。

从建筑的角度而言,假缝的作用是一缓冲槽,以调节可能在路表面形成的龟裂。

一些专家建议,在任何方向,假缝最好相距16cm。

8. 在具有曲线的地面上做伸缩缝或假缝时,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要避免伸缩缝和假缝与铺面边缘成锐角。

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将伸缩缝与地面铺装边缘成直角相交。

园林构筑物1. 室外台阶的升面与踏面的大小比例需考虑:1)室外空间比较宽阔,容易使物体看起来较小,所以室外台阶比室内的台阶,在尺寸上应该稍大一点;2)不同的气候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安全问题。

因此,室外的台阶应做得较宽阔而且平缓。

2. 对于踏面与升面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说,普通的原则是,升面尺寸乘以2,再加上踏面等于66cm(2R+T=66cm)升面的最小高度极限为10cm,最大高度为16.5cm。

3. 一般说来,一组台阶的升面的垂直高度应保持一个常数。

如果其高度每层都在变化,那么,顺阶而上的人就得不停地注意自己的每一步落点,经常调整步伐,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无形中增加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在升面的底部使用阴影线,可以提醒行人注意。

如果在升面的底部留一缩口,就形成阴影。

这种阴影线可以强调台阶的形状,使台阶在远处就很明显易见。

但是,阴影线的缩口不宜设计得太高或太深,否则它会使行人的脚被绊住或陷入夹住。

4. 一般来讲,一组台阶最少应有2-3个升面。

5. 在一组台阶中垂面的最大值应符合这样一个关系,即,两平台之间的全部升面高度之和不大于122cm,这是对无扶手、护墙等保护设施的台阶而言。

对于有保护设施的台阶最大值不超过183cm。

6. 踏面的深度无论如何不能少于28cm,这是为配合一般人脚掌的长度而定的7. 对于双向行人台阶,宽度不少于1.5m。

8. 为了人们抓握方便,扶栏的高度为离踏面前沿约81-91.5cm。

此外,扶栏还应在台阶的始端和终端各自水平延伸出46cm左右,这样,行人在上下台阶前后仍可短距离地握住扶手。

一般来说,为了安全起见,一组台阶,特别是在公共场所,至少应配置一根扶栏,对于宽大的台阶来说,扶栏之间的间距应为6-9m。

9. 坡道的设计原则:1)坡道的倾斜度其最大比例无论如何不能超过8.33°或12:1。

按照12:1的最大坡面边坡率计算。

若要设计出一垂直高度为1m的斜面,其水平距离应为12m。

对于长距离的斜面来说,被平台所隔开的两级坡道最大长度不得超过9m,而平台的最小长度应为1.5m(也就是说,每隔9m应设计一个平台)。

2)至于说斜面的最小宽度则与台阶相类同,并根据其单行道或双行道面定出宽度。

坡道的两边应有15cm高的道牙。

并配置栏杆来限制行人与坡道内。

栏杆扶手的高度与位置,跟台阶的标准一样(高于地面81-91.5cm)一般说来,坡道应尽可能地设置在主要活动路线上,使得行人不必离开坡道而能达到目的地。

3)坡道的位置和布局应尽早地在设计中决定,这是因为我们需将它与设计中的其它要素相互配合,否则坡道会显得格格不入。

10. 当墙体或栅栏与观赏者之间的高度与视距为1:1时,墙体和栅栏便能形成完全封闭。

如果墙体和栅栏超过1.83m高时,空间封闭感将达到最强。

而那些低矮墙体或矮灌木只是暗示空间,而无实体来封闭空间范围。

11. 座椅的设计与安放位置必须配合其功能,如主要道路旁、人多的转角处或能俯视广场的地点,都是观察别人的好位置。

如果座椅背靠墙或树木,最令人觉得安稳、踏实。

另一个理想场所是在树荫下或荫棚下。

秋冬之际,建筑物南边的座椅可以接受温暖的阳光,比较受欢迎。

此外,应该注意不使座椅受到冬天寒冷的西北风的侵袭。

在冬春季节,座椅决不应设置与建筑物北面或处于冬季寒风吹袭的廊中。

12. 座椅的舒适尺寸:对于成人来说,座位应高于地面46-51cm,宽度为30.5-46cm之间。

如果加靠背,那么靠背应高于座面38cm。

而且座面与靠背应呈微倾的曲线,与人体相吻合。

设计师也可能会设计出带扶手的座椅,那么扶手应高于座面15-23cm。

座面下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腿和脚。

这样,所有座椅的腿或支撑结构应比座椅前部边缘凹进去至少7.5-15cm。

另外,如果座椅下不做铺地材料,那么在座椅下面就应铺硬面材料和砾石,防止该区因长期受雨水和践踏出现坑穴。

水1. 增强水映射效果的因素:1)从赏景点与景物的位置来考虑水池的大小和位置。

对于单个的景物,水体应布置在被映照得景物之前,观景者与景物之间,而长宽取决于景物的尺度和所需映照得面积多少而定;2)水池的深度和水池的表面色调。

水面越暗越能增强倒影。

要使水色深沉,可以增加水的深度,加暗池面对色彩。

要达到变暗的有效方法,是在池壁和池底漆上深蓝色或黑色;3)水池的水平面和水面本身的特性。

要使反射率达到最高,水池内的水平面应相对地高一些,并与水池边沿高度造成的投影有关,以及水面的大小和暴露程度。

同时有倒影的水池要保持水的清澈,不可存有水藻和漂浮残物;4)保持水池形状的简练,不至于从视觉上破坏和妨碍水面的倒影。

2. 瀑布分为三类:1)自由落瀑布;2)叠落瀑布;3)滑落瀑布。

3. 喷泉可分四类:1)单射流喷泉;2)喷雾式泉;3)充气泉;4)造型式泉。

4. 单管喷泉的高度取决于水量和压力两因素。

当喷出的水落回池面时,会造成独特的水滴声,股独特的单管喷泉适合安排在幽静的花园中和室外空间的安静休息区。

5. 喷雾式泉外形较细腻,看起来闪亮而虚幻,同时还会发出“嘶嘶”的声音。

作为一设计元素,可以用来表示安静的情绪。

喷雾泉也能作为增加空气湿度和作为自然空调因素,布置在室外环境中。

6. 充气泉很适合于安放在景观中的突出景点上。

7. 造型喷泉有着透明度、优美造型的外貌,最适合于安放在要求有造型的公共空间内,而不适合于悠闲空间。

地形1. 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址分析记得,正确估价某一已知园址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该地形既不平坦,又不均匀时。

基址地形的分析能知道设计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

同时也暗示风景园林师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2. 设计程序中首要任务之一,通常是要绘制“基础图”(base sheet)或园址的地形图。

这种原地形图通常绘有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

原始地形图可通过现场勘测、地图测绘或航测等方式绘制而成。

3. 所有的设计思想和方案,都可以覆盖于原地形图上的透明纸上进行研究推敲和绘制。

1)在原地形图上大致画出用地的功能分区图。

2)研究各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原有地形的关系。

4. 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此外,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5. 在大陆性温带地区,朝南的坡向在冬季比其它任何方位的坡向受到的直接日照要多。

朝北的坡向在冬季几乎得不到日照。

在夏季,所有方位的坡度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日照,其中西坡所受辐射最强,这主要因为它直接曝晒于午后的太阳之下。

6. 大陆性温带地区的东南坡向由于不受冬季风的侵袭,而受益于夏季微风的吹拂,冬季太阳的辐射和间接受到夏季午后阳光的光照等原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地段。

7. 网球场的理想位置应在1-3%的坡度上。

8. 就大多数园址平面图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1:100-1000),等高差一般有1m或0.5m。

而地区性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为1:5000-30000),平面图的等高差可为5m、10m、15m。

9. 等高线使用原则:1)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

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

3)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决无尽头。

4)等高线决不会交叉。

每一条等高线其一侧是较高点,而另一侧是较低点。

较低点决不可同出现在一条等高线的两侧。

5)除了要表示一座固有的桥梁或某一挑悬物,等高线是不能互相交叉的。

等高线也不应在一幅没有围墙或伸出物的土质园址平面图上交叉出现。

但是,如确有围墙的存在,那么等高线将相互重叠,从而在平面图上形成一条单一的直线。

10. 在对某一标高点使用插入法时,首先应确定制图比例尺和等高距离比例。

第二步是测量水平距离的比例。

标高点距离等高线和低等高线的比例,这样便建立了这两个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1. 修建居民住宅坡度分析:0-1%斜坡,,太平坦不利于排水;1-5%斜坡,理想的地形条件,只需最小程度的挖方;5-10%斜坡,适于楼房建造,但需在坡度较高范围内更仔细地选址;10-15%斜坡,住宅单元需呈错层状,并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少挖填土方量,同时还需建造挡土墙;15%以上的斜坡,住宅需采用特殊建筑方式进行修建,如支持柱式工程,道路的铺设及设施选取不易且造价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