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
幼儿园大中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大中小班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8d532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幼儿园大中小班个案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个案观察,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和引导。
以下是对幼儿园大中小班三个孩子的个案观察记录。
一、小班:可爱的小明观察对象:小明(男,3 岁半)观察时间:具体时间段观察地点:小班教室观察目的:了解小明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和社交发展观察背景:小明是本学期新入园的孩子,之前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验。
观察内容:1、入园时,小明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意松开,眼中含着泪花。
老师耐心地安抚他,带他参观教室,介绍玩具,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2、自由活动时间,小明独自坐在角落里玩玩具,不太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当有小朋友主动靠近他时,他会显得有些紧张。
3、午餐时间,小明不太会用勺子吃饭,老师给予了帮助和示范,他慢慢地尝试自己吃。
4、午睡时,小明哭闹着要妈妈,老师轻轻拍着他,给他讲故事,小明最终安静入睡。
分析与措施:1、小明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不安,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
老师应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让他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安全。
2、小明在社交方面比较内向,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3、对于小明在生活自理方面的不足,老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多提供练习用勺子的机会,逐步提高他的自理能力。
二、中班:活泼的小红观察对象:小红(女,4 岁半)观察时间:具体时间段观察地点:中班教室和户外操场观察目的:观察小红在学习和运动方面的表现观察背景:小红是一个性格活泼、聪明伶俐的孩子,但有时会比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观察内容:1、课堂上,老师讲解新知识时,小红开始时能够认真听讲,但很快就被旁边的事物吸引,开始与同桌说话或者摆弄文具。
2、区域活动中,小红选择了绘画区,她能够大胆地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细节处理上不够耐心,经常半途而废。
3、户外活动时,小红非常积极,跑步、跳绳都很出色,但在排队等待时,会推搡其他小朋友,不遵守规则。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9c333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png)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标题: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一、儿童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班级:小班二、观察日期和时间2021年9月15日,上午9:00-10:30三、观察环境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四、观察内容在自由游戏时间,我注意到小明选择了积木区域。
他先是独自一人默默地搭建积木,然后开始尝试与周围的小伙伴交流,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五、观察行为描述小明在选择积木后,首先将所有的积木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了分类,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搭建他的“城堡”。
他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力,不时地调整积木的位置,以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地堆叠在一起。
当小明完成他的作品后,他主动向旁边的小朋友展示了他的“城堡”,并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虽然一开始其他小朋友并未积极响应,但小明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尝试用各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六、观察反思从这次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具有良好的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能够自己决定如何使用玩具,并且有耐心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同时,他也表现出一定的社交技巧,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他仍然积极寻求与其他孩子的互动。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当他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时,可能需要学习更多有效的沟通策略,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
七、教育建议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他学习更多的社交技巧,如分享、等待、轮流等。
总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精选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26937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c.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精选
个案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岁
个案目标:提高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观察记录:
观察日期:2024年10月19日
观察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3点
观察场所:幼儿园大厅
观察内容:
1.社交能力观察:
-张三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他积极主动地向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并尝试与他们进行对话。
他能分享自己的玩具,也能够不计较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
-当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时,张三能够出面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愿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也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集体游戏中,张三能够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在搭积木的游戏中,他能与其他小朋友合作搭建出稳固的建筑。
2.情绪管理观察:
-张三遇到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能够寻求帮助。
当他在拼图游戏中遇到难题时,他会向老师寻求指导,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张三能够保持冷静,并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例如,在与一位小朋友争抢玩具时,他并没有大声争吵,而是用平和的声音向对方解释他的想法。
观察记录总结:
在本次观察中,张三展现了较好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他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愿意分享和合作。
同时,他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能够保持冷静,寻求帮助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认为张三在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方面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我们将继续关注他的发展,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7013f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大班个案观察记录(篇1)观察对象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6岁班级:大班家庭背景:普通城市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
性格特点: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观察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5月10日,上午9:00-11:00地点:幼儿园大班活动室观察目标与假设目标:了解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及其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假设:小明可能因为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度不高,难以与同伴建立有效的沟通。
观察方法与工具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记录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小明在活动中的表现。
工具:观察记录表、录音笔、摄像机观察过程记录在活动开始阶段,小明显得比较拘谨,不太愿意与同伴交流。
但在绘画环节,他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认真创作。
此时,有几个小朋友主动靠近他,试图与他交流,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主动走过去与小明交流,鼓励他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分享绘画技巧和经验。
观察结果与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明在绘画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尽管有小朋友主动与他互动,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然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交流。
观察分析与解读从观察结果来看,小明的内向性格可能导致了他在与同伴交流方面的困难。
然而,他在绘画方面的兴趣成为了与同伴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克服了内心的障碍,开始与同伴互动。
这说明,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与同伴建立联系的突破口。
观察建议与措施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老师应多关注小明的表现,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在绘画环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同伴一起创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热门12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热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5886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d.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热门12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第1篇观察日期:5月8日观察对象:王xx性别:男年龄:3岁观察时间:全天观察地点:教室活动内容: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解释与评价自由活动时,他主动地承担起“椅子小班长”的责任,帮助椅子小班长摆放凌乱的椅子。
午饭的时候,他会安静地用餐,当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会停下来说不想吃,当老师说到“班长要给大家做出好样子。
”他会继续开始用餐,直到把饭菜全部吃完。
午睡醒了,他安静地躺着,不说话,不影响身旁的小朋友休息。
要知道,在他不是班长身份的时候,他会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唱歌,不停地起来小便。
最明显的是,他的.心情好于往日,与同伴的交往也趋向正常,对小朋友不再怀有敌意。
从他当上小班长那天开始,班里由挑起的矛盾次数为零。
王xx对“班长”的这块牌子是情有独钟,当我给他挂上班长牌子那刻起,他就像了一个人一样:玩玩具、洗手、吃饭、与人交往都和善、斯文了许多,即使发现他有不守规则的时候,只要一说“哎呀,王佳晨表现不好,当不了班长了,‘班长’牌子要跑掉了。
”他就会立刻表现得很乖。
于是我们三位老师就商量决定,一直由王佳晨来担任班长一职,让他一直以“班长”的特殊身份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通过这样的尝试,王佳晨的表现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第2篇观察记录:泽泽、杰杰两人选择结构区。
脱了鞋子,两人就开始抢大的积木来搭建房子了:他们两人各自管各自,分开着搭建。
基本上是在垒高。
因为在取积木时,一项要求他们能用一个拿一个,所以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泽泽搭的房子就在积木框旁边,他就位于房子和积木框当中,还是比较方便的。
杰杰稍微远一些,但他取积木必须经过泽泽的房子,一不小心,将他的房子碰倒了,泽泽很生气,向老师告状,建议并帮助他们将积木框放到两个房子中间,两人又开始搭建起他们的房子了。
两人一边搭建,一边比赛谁的房子高,谁的房子大,气氛还是很好的。
教师提醒他们:是给谁搭的.房子?他们这才想起小猪,杰杰将小猪图片放到墙顶上,泽泽也学他的样子,将另两张图片放到自己的房子上。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b8a25aa45177232f60a2c2.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范例【三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一:观察内容:能积极投入艺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的表现出来。
实地记录:轩轩是一个腼腆的小男孩,总是乖乖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特别安静平时也不怎么说话。
从来不需要老师担心,有时老师都会不小心忽略他的存在。
下午起床后,老师请孩子们自己上来排队拿纸画画,等到小朋友们都拿到纸后,老师开始观察与孩子们交流,可到后来我发现他面前空空如也——原来是没有去拿纸。
我问他:“你为什么没纸呢?需要我帮你拿纸吗?”只听他小声的说:“老师,我不想画,我不知道画什么,我也不喜欢画画。
”“可以随你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你喜欢的就好。
”老师是,他还是固执的摇着头,坚决不画画。
家长工作:1.在家时请家长多鼓励孩子画画给,给孩子足够的信心。
2.带领孩子尝试新鲜的事物,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3.在家时不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一些独立的爱好进行规划(看电视)。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二:小小男子汉作者:吕纯馨时间:2016-08-26在我的思想中,女孩子应该得到比男孩子更多的保护。
所以在班里,我一直让男孩子对女孩子要谦让,要保护女孩子,帮助女孩子。
当然,不能欺负女孩子。
早上小朋友入园后,自己选择喜欢的区角开始活动,这时候月月也来了,她拿着书站在桌旁,原来“书吧”里的椅子不知被谁搬走了。
我正想去搬一把椅子过去,只见站在她后面的文文嘟着嘴,默默地跑过去将椅子搬过去,拉拉张馨月的衣服“嗯,你的椅子”!我满是欣慰的看着文文,对他笑笑,朝他竖起大拇指。
文文平时会摸摸这里,摸摸那里,有时很乖,有时也会调皮,但他会默默地去关心小朋友,默默地为小朋友付出,一个默默地男子汉,令人心里暖暖的。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三:做金字塔观察记录:做金字塔观察对象:杰杰场景描述:杰杰和两个男孩一起蹲在沙池边玩沙观察记录:杰杰前面已经勺了一小堆的散沙在身体的前方,他继续将碗中的沙子倒入沙堆中,并抖了两下。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小班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fc3f62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1.png)
标题: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小班
一、幼儿基本信息 1. 姓名:小红 2. 年龄:3岁 3. 性别:女 4. 家庭背景:家中
有一位姐姐,父母经常陪伴,父母对她的教育有较高期望 5. 兴趣爱好:喜欢画画
和玩玩具
二、观察记录 1. 观察日期:2022年1月15日 2. 玩具时间:上午10点-11点
3. 观察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4. 观察内容: - 小红在玩具时间选择了一个拼图玩具,专心致志地试图将拼图拼接在一起。
- 她面对困难时会仔细思考,尝试几种不同的
拼图方式。
- 和其他幼儿一起玩时,能够友好地分享玩具,并帮助其他幼儿完成拼图。
- 当玩具时间结束时,小红很舍不得离开,要求再玩一会儿。
三、观察分析 1. 小红在玩具时间展现了较高的集中注意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能
够坚持解决问题直到完成。
2. 她在社交方面表现友好,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展现了团队精神。
3. 小红的思维活跃,有较好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
她今后的学习成长是有益的。
四、家园联系 1. 小红的家长在接孩子时,得知她在玩具时间表现很好,对她表
现表示赞扬和鼓励,希望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她的成长。
2. 教师向家长介绍了小
红在幼儿园的表现,双方展开了积极的沟通,共同为小红的成长和教育制定了计划。
五、总结反思 1. 通过本次观察,了解到小红在玩具时间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潜力,需要在日常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2. 教师将继续观察小红的表现,
并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努力帮助小红健康成长。
以上为《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小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小红的教育
和成长有所帮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共16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共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ebe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7.png)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第1篇情况摘述:陈ΧΧ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早上入园,他和奶奶发生了争执就吵着不上幼儿园,这样,爷孙俩就在幼儿园大门口扯来扯去,当园长出面要牵他入园时,他更是暴跳如雷不肯同意,当通知我下楼时,我看到的他死死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任凭大人怎样劝说都不予理睬,我使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见效,看样貌这孩子的倔脾气上来了,怎样说都没用,无奈只好硬把他拽进了幼儿园。
到了班级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来园时,他也说不上来,只是一味地点头。
成因分析:据对陈ΧΧ奶奶的了解得知陈ΧΧ从小在家性格就较任性,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奶奶带,所以许多事情老人家都采取一味娇宠的态度,造成陈ΧΧ唯我独霸的习惯,在家中就是旁若无人的样貌,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到,早上不高兴来幼儿园就是因为奶奶让他喝完牛奶才上学,他就是不肯,甚至把整碗牛奶都打翻在地还怄气不上幼儿园。
教育策略:我将陈ΧΧ找来,耐心地从喝牛奶这件事说起,让他明白喝牛奶的好处,又让他说说自我家里的事情引申到家中的人,让他明白对家里的人一样也要尊重,他也表示以后都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
之后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爱我家的活动,让幼儿经过多种途径来表现自我对家、家里人的喜爱,明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并让每位幼儿制订了一张表,用于登记每周让家人高兴的事情,经过几周的观察,陈ΧΧ没有再出现不来幼儿园的现象。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总结第2篇一、做好家长服务工作,与家长建立稳定的联系本学期正处于防疫的特殊时期,这给家长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根据本学期现实情况及时调整了家长工作方法。
在与家长面对面机会减少的情况下,我们更加充分发挥了线上沟通的优势。
首先,老师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在群中及时向家长发布了需要配合的工作,协助孩子更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向老师反馈信息的平台,建立了一个相互交换幼儿信息的稳定渠道。
然后,老师通过朋友圈的形式及时向家长分享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游戏方方面面的表现和精彩瞬间,让家长放心。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0176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9.png)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篇1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___观察周期:9月----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连续几日我班整体午睡情况都较好,可有一小朋友却有点“个性”,这种情况引起了我对他的好奇。
班级中的行为表现:__是名大班的幼儿,基本上午睡不睡的,但他会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就是每到睡觉时间他会乖乖的睡觉,就算看到他,眼睛也是闭好的,过不了几分钟也会不断翻身,比较好的是他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
这孩子脸上没什么血色。
虽然这样,但他的精力还很往旺盛。
午睡时所有小朋友都睡了,但他还是不睡,就躺在床上玩一个中午。
这样玩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午睡,只是他不睡而已。
情况稍好时可以观察到他睡了十几分钟左右。
原因分析:找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__从小就不喜欢睡觉,在睡觉方面父母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特别是时间上比较忽视。
因为他比喜欢睡觉,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以个子不太高,脸色不好看。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9月2日——9月24日开学前几天的时候,__根本没法静静地躺在床上午睡,东转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
我觉得有点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就制止了他。
他的表情看起来很难受,于是我就陪着他,悄悄地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他慢慢的安静下来,我告诉他如果再动的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他朝我点点头。
分析:孩子只在情绪很主动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意见,懂道理,所以我采取了先讲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10月11日——10月22日__能够安安静静躺在床上睡觉了,这时,我开始试图尝试让他睡觉,于是我守着他,拍着他的背,几分钟后睡着了。
分析:由此推测,孩子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没有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也发现就算守着他,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多半小时,但至少也算可睡觉了。
11月15日——11月19日起床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话,谈话了解他自己不喜欢睡觉,他告诉我他在家确实也睡得比较晚,我问他既然不喜欢睡觉,为什么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躺在床上,他说的话令我很意外,他说,我想睡但我睡不着,所以我就不喜欢睡觉。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caa85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c.png)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日期:2024年6月10日观察对象:小明(化名)3岁6个月背景信息:小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他在家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上班族。
小明平时活泼好动,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但有时会有些胆小,比较依赖成人。
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稍显吃力,但已有一定的词汇量。
观察内容:1.情绪变化观察早晨,小明刚到幼儿园时,他的情绪较为稳定和开朗,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打招呼并参与活动。
然而,在上课时,小明突然变得烦躁不安,不停地转动身体,难以维持安静的姿势。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平静下来,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观察中,我注意到小明在自由活动时很高兴与他人互动,但在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他却出现了困难和挫折感。
2.语言交流观察在观察中,我注意到小明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表达意思的能力有所欠缺。
他经常用简单的词汇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太使用完整的句子。
例如,当他想要玩具时,他会指着玩具并说“玩具”而不是“我想要那个玩具”。
尽管他有些语言表达困难,但小明的表达意愿很强烈,他能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认知发展观察小明在幼儿园中班的认知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
他已经能够根据老师的指示找到指定的物品,并能够简单地进行分组和分类。
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能够将颜色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将形状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
小明对于数字和数量的认知也有所提高,他能够数数到10,并能够根据数量说出相应的数字。
4.社交能力观察小明在幼儿园中展现了良好的社交能力。
他善于与小伙伴们合作,并能够分享玩具和资源。
他在集体活动中能够遵守规则,并能够等待自己的轮次。
在与同伴互动中,小明也有些胆小和依赖性,常常依赖成人的安慰和支持,但他的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
观察总结:通过对小明的观察,可以看出他在幼儿园中班中整体表现良好。
他在情绪调控和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伴的互动,他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9db0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5.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日期:2024年10月15日观察地点:市XX幼儿园观察对象:小明(化名),3岁男孩观察者:XXX(化名),幼儿园教师观察内容:1.小明的身体发育情况:小明身高适中,步伐稳定,动作协调,能够蹦蹦跳跳,跑步迅速,运动能力较强。
2.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小明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但词汇量还比较有限,句子结构简单,主要使用名词和动词。
3.小明的社交行为:小明与他人交往刻意回避,常常独自玩耍,对其他小朋友的关注度较低,对身边的环境比较陌生。
4.小明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小明对一些简单的游戏内容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但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分散。
5.小明的情绪表达能力:小明情绪变化较为突然,有时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比如哭闹或有攻击性的行为。
个案分析:根据观察内容,可以初步推断小明可能存在一些社交、情绪及注意力方面的问题。
下面对每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1.社交行为方面:小明与他人交往较少,常常独自玩耍,对其他小朋友的关注度较低。
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或是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变动,或是在幼儿园中经历了一些负面的社交经历。
建议:教师可与小明相处一段时间,逐渐建立起亲近感和信任感,帮助他逐渐开展与他人的交往。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激发他对其他小朋友的兴趣,帮助他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2.注意力方面:小明对一些简单的游戏内容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但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分散。
这可能与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不高有关,或是他对于坐在一处进行学习活动的要求较难接受。
建议:教师应根据小明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内容,并加以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故事、歌曲等方式来引起他的兴趣,帮助他更好地参与。
3.情绪表达方面:小明的情绪变化较为突然,有时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这可能与他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有关。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b306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a.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我我为您带来了5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
1.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上午的区域活中,源源选择了建构区里的大块积木。
源源从篮筐里找出拱型的积木,一个一个地像小火车一样排好队,然后在两个拱形中间放一长条积木,一座长长的桥建成了。
接着她想建房子了,在搭到第三层的时候,“房子”晃了一下,源源嘬起小嘴,马上用两只手护在“房子”的两边,还好,“房子”没有倒,源源松了一口气。
“休息”了一会儿后,源源又开始接着往上搭了起来,在造到第四层的时候,房子倒了下来还把桥也压跨了。
“哎呀!”“真是太可惜了。
”“源源,房子倒了没关系,刚才你造到第几层了?”“第四层。
”源源无精打采地回答。
“不要紧的,说明你刚才造了三层楼,已经成功了,要不你再造一次,看看能不能造四层楼的房子?”“好的。
”这次,源源更加小心了,终于,源源用刚才的办法造好了四层楼的“房子”,创造了记录,源源高兴地喊:“戴老师,你看,我造了四层楼房子”“你可真厉害呀!”我真为源源的成功而高兴。
分析与说明:在“房子”倒下来的时候,看着房思远失望的神情,我心里想房思远或许要泄气了,为了及时地“预防”,我介入了房思远的活动,我先告诉房思远,虽然“房子”倒了,但并不算失败,然后再用提出建议的方式让房思远向自己挑战,看看能否超越自己刚才的成果,这样房思远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议。
下阶段措施:在整个过程中房思远能够自主创作,能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一次房思远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因为中途失败而懊恼,我真心地为房思远而高兴,因为房思远的成功,更因为房思远在这过程中的表现在用大块积木造高楼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同时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在以后的活动中仍就要多注意房思远耐心仔细的做事。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共32篇)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共3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2443a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02.png)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共32篇)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一一、观察记录(一)观察时间:第8周(二)幼儿姓名:张某某(三)幼儿性别:男(四)幼儿年龄:4岁半行为过程:张某某是个聪明且极具想象力的小男孩,在绘画课上常常能有独特的创意。
然而,他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例如在一次语言故事分享活动中,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其他小朋友都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或者故事图片。
但张梓轩在座位上坐了没几分钟,就开始左顾右盼,先是摆弄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接着又把旁边小朋友的画笔拿过来在桌子上轻轻敲打。
当老师提问故事里的大灰狼是怎么吹倒第一只小猪的房子时,他完全没有听到问题,自然也无法回答。
老师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他只是稍微收敛了一下,没过多久又开始玩起了自己的鞋带,把鞋带解开又系上,还不小心碰到了前面小朋友的椅子,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个案分析及措施方法:分析:张某某的注意力分散可能有多种原因。
从生理角度来看,4岁半的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容易兴奋且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
从心理层面分析,他丰富的想象力使他的思维比较活跃,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从而脱离正在进行的集体活动内容。
此外,家庭环境可能也对他有一定影响,如果在家中经常处于比较宽松、自由,缺乏规则约束的氛围,也会导致他在集体活动中难以适应相对严谨的要求。
措施:1.趣味引导,集中注意:老师在集体活动前,可以先和张梓轩进行简单的互动,比如让他帮忙拿一下故事书或者小道具,并且给予他适当的任务,如“在故事里听听看有几种小动物说话了”,这样可以提高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过程中,适时运用一些夸张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来讲述故事或者讲解知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他的注意力。
例如,模仿故事里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让他更投入。
还可以多使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如图片、手偶等,让他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受到刺激,减少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16df6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5.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被观察幼儿:小明年龄:4岁性别:男观察日期:2024年10月10日观察目的:观察小明在幼儿园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发展情况。
观察内容:1.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穿脱衣服:小明在穿脱衣服方面表现较为独立,能够将上衣和裤子正确穿着,并拉上拉链。
但在系鞋带时需要老师的帮助。
-如厕自理:小明能够独立使用幼儿园的卫生间,但偶尔会忘记冲水。
-饮食自理:小明能够独立使用筷子吃饭,但在盛取饭菜和喝汤时还需要一些帮助。
2.社交能力观察:-集体活动:小明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能够主动和其他同学互动。
在游戏中,他能够遵守规则,分享玩具,并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合作能力:小明在合作方面表现良好。
在幼儿园的小组活动中,他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伙伴们互相帮助。
-感情表达:小明能够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喜欢用言语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动手能力观察:-手指灵活度:小明在手指灵活度方面表现良好,能够轻松完成拼图、剪纸和插红豆等活动。
-制作能力:小明在手工制作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动力,能够按照老师的示范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并完成绘画。
他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观察总结:小明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独立性,穿衣、如厕和饮食方面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任务,但还需要在细节上有一定指导。
在社交能力方面,小明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合群性,能够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互动,善于与他人合作。
在动手能力方面,小明展现了较高的手指灵活度和制作能力,非常喜欢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并能够完成较为复杂的手工作品。
观察建议:鉴于小明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表现较好,可以适当提供更多的自我管理任务,如练习自己系鞋带和独立完成更复杂的饮食任务。
在社交能力方面,可以鼓励小明多参与集体活动,并给予他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进一步培养他的合作精神。
在动手能力方面,可以提供更多不同难度的手工制作活动,以满足小明的创造力和兴趣。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2a022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8.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篇一】案例:早晨幼儿陆陆续续的开始来园了,来得早的宝宝已经开始玩角色游戏了,有的宝宝在抱娃娃,有的宝宝在扮演医生,XXX宝宝蹦蹦跳跳的走进了活动室,她最喜欢娃娃家了,直蹦娃娃家,一眼就看中了XXX手中的娃娃,就把娃娃抢了过来。
XXX眼看着娃娃被XXX抢走了,急的哭了起来。
我走过去XXX:“娃娃刚才是谁在玩的呀?”她说:“娃娃是我的。
”尖儿急着说:“是我在玩的,XXX来抢了。
”“XXX肯定是觉得XXX抱娃娃太累了,所以想帮帮忙是吧?”听我这么一说,XXX就说:“是的,我来抱一会,等会再给你抱。
”这么一说,尖儿也不再争着要抱娃娃了。
两个人一个抱娃娃,一个忙着做饭了。
分析与措施:XXX宝宝对自己的东西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占有欲比较强,小班孩子又缺乏和别人交往的意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去抢过来,所以这也是多数幼儿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儿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我也多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在家的时候也能正确的引导宝宝和伙伴玩耍时能一起分享玩具,让XXX宝宝体验到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篇二】案例背景: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
“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
”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
”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
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0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1bb1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c.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0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冉冉是本学期刚刚入园的小朋友。
他不喜欢和小班小朋友交流玩耍,但喜欢跟大班小朋友一起玩耍。
观察记录:入园以来,他总是坐不住,时不时的就跑到大班教室去跟大班的小朋友玩耍,不论老师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回来或者是回来一会会就又跑了。
有一次早操时间,我注意到他不乖乖站着做操,而是一会在这位小朋友的头上动一下,一会又在把前边小朋友的帽子拽住往后拉,更甚的是他还将小朋友的哑铃一脚踢飞。
他不会正确跟小朋友交流,认为推或打别人就是一种玩耍方式。
老师提醒他要友好地跟小朋友打招呼,但他很少记得老师的话,总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我看见他无缘无故的将旁边一小女孩的手抓破,当时我让他向女孩道歉,但他事后却否认自己干过这件事。
采取措施:冉冉的行为让老师很头疼,因此我们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了解决方法,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他。
平时我们会单独和他的家长交流,告知他在幼儿园的情况。
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家访,与孩子的妈妈深入沟通。
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由她一个人带,平时不经常出门,孩子一直跟着她自己玩。
在XXX,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宠爱,导致他变得自由散漫,再加上家里人的宠爱,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我们会继续关注冉冉的行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我向家长说明,孩子是慢热型的,因为之前很少与同龄孩子接触,所以需要多带他出去与其他孩子玩耍,同时在家中也要多陪伴他玩游戏等活动,并且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但也要有严格的要求。
既然上了幼儿园,就要融入集体,养成好的生活惯。
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严格要求他,表扬和批评都会及时给出。
我们一起帮助孩子改掉不良惯,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共同改进,相信孩子会变得更好。
经过老师的关注和家访,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
经过两个月的适应,孩子能够安静地坐上十分钟,并学会与同龄孩子友好地交流,不会破坏别人的东西。
他还帮助其他孩子拉拉链,做起了大哥哥的角色,这让我非常欣慰。
幼儿园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园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1b8d9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a.png)
幼儿园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 观察对象简介1.1 姓名和年龄今天我观察的对象是小明,一个5岁的大班小朋友。
他是班里活泼开朗的孩子,尤其在游戏时间表现得特别活跃,仿佛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1.2 性格特点小明性格非常外向,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总是能在班里引起一阵阵欢笑。
他的情绪波动也挺明显,开心的时候笑得特别灿烂,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垂头丧气。
总的来说,他是那种充满阳光的孩子,特别有亲和力。
2. 观察过程2.1 上午活动今天上午的活动是“合作搭建积木”。
小明一进教室就像飞快的小兔子,立刻投入到游戏中。
他首先挑选了一堆大块积木,然后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板上。
刚开始的时候,他很专注,有时候还会歪着脑袋,认真地琢磨怎么才能搭得更稳。
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其他小朋友也在搭建自己的积木城堡。
小明毫不犹豫地走过去,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合作。
他用很热情的语气说:“我们一起搭个超大的城堡吧!我觉得这样会更有趣!”他的主动性真的很让人惊讶,大家也都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提议。
2.2 下午游戏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小明选择了“角色扮演”的游戏。
他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扮演超人,玩得不亦乐乎。
他们一边用手比划飞行的动作,一边用夸张的声音喊:“坏蛋小心,我要来拯救世界了!”整个场面特别热闹,小明在其中显得特别投入,有时笑得花枝乱颤,有时还会认真地制定“拯救计划”。
特别有意思的是,小明在游戏中展示了很强的领导能力。
他不仅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能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的这种能力让其他小朋友都很愿意跟着他一起玩,大家的配合也变得特别默契。
3. 观察结果3.1 社交能力从今天的观察来看,小明的社交能力真的是没得说。
他能够很自然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也善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比如在搭建积木的时候,他并没有急着自己完成,而是主动去邀请别人一起参与,这种团队合作精神真的很值得肯定。
3.2 情感表达小明的情感表达也非常直白和真挚。
在游戏中,他的开心、兴奋、甚至是小小的不满都表现得特别明显。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31b4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1.png)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5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1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婴儿期孩子看到母亲抱别的孩子,会哭闹。
大些,看到与自己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时,会情绪失落,甚至会跑过去拉扯撕咬那个孩子,这就是早期的嫉妒。
上了幼儿园后,幼儿与同伴的接触多了,进行比较的机会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摘取一些事例进行分析:事例一幼儿园里,老师正进行每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
静静看到别的小朋友陆续得到了奖励,自己却没有,开始不高兴了。
等到老师给成成小红花时,他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成成不爱护玩具,还不好好洗手,不要给他小红花。
”分析:对获得老师表扬的幼儿有敌对情绪。
当同伴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时,表现得不服气、不高兴,甚至当众揭发受表扬幼儿的缺点。
事例二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把几个画得好的幼儿作品帖在小黑板上,让大家欣赏。
下午放学时却发现有两幅画被撕破了,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小娟做的。
在老师耐心的询问下,小娟才说:“我不喜欢他们的画被贴起来。
我也画得好,你怎么不贴我的?”分析:当自己不能拥有象同伴一样的待遇时,会因此产生嫉妒,他们会直接地将自己的不快归咎于自己所嫉妒的人和事,进而对之产生破坏、攻击,以发泄自己的怨气。
策略1、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正确评价每个幼儿。
幼儿的评价水平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的,成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和谐、相互猜疑,或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别人、贬低别人,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在幼儿园里为了鼓励幼儿,老师设置了小星星评比栏,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表扬:有的是爱学习的红星,有的是爱护玩具的蓝星,有的是进餐好的绿星,有的是爱劳动的黄星……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幼儿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2、转化幼儿消极的嫉妒心理。
采取积极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向转化。
如文文看到评比栏里自己的星星比别的小朋友少,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说:“瞧,你已经有两颗星了,再有一颗爱护玩具的绿星就可以得到奖品了,加油哦!老师的话使文文看到了希望,并满心欢喜地为下一颗星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姓名:阿曼尼萨。
艾孜孜学号:**************班级:08高大3班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锦丰中心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锦丰中心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锦丰中心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锦丰中心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中心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小班幼儿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观察日期:5月8日观察对象:王佳晨性别:男年龄:3岁观察时间:全天观察地点:教室活动内容: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解释与评价自由活动时,他主动地承担起“椅子小班长”的责任,帮助椅子小班长摆放凌乱的椅子。
午饭的时候,他会安静地用餐,当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会停下来说不想吃,当老师说到“班长要给大家做出好样子。
”他会继续开始用餐,直到把饭菜全部吃完。
午睡醒了,他安静地躺着,不说话,不影响身旁的小朋友休息。
要知道,在他不是班长身份的时候,他会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唱歌,不停地起来小便。
最明显的是,他的心情好于往日,与同伴的交往也趋向正常,对小朋友不再怀有敌意。
从他当上小班长那天开始,班里由挑起的矛盾次数为零。
王佳晨对“班长”的这块牌子是情有独钟,当我给他挂上班长牌子那刻起,他就像了一个人一样:玩玩具、洗手、吃饭、与人交往都和善、斯文了许多,即使发现他有不守规则的时候,只要一说“哎呀,王佳晨表现不好,当不了班长了,‘班长’牌子要跑掉了。
”他就会立刻表现得很乖。
于是我们三位老师就商量决定,一直由王佳晨来担任班长一职,让他一直以“班长”的特殊身份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通过这样的尝试,王佳晨的表现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幼儿园观察记录——天天为什么不举手在我见习期间,有一次语言活动时,教师想请孩子来讲故事,这时孩子们都把手高高举起,有的甚至探出身子,希望被教师请到,唯独坐在角落的天天没有举手,茫然地看着这一切。
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问:“别的小朋友都举手,希望被老师请到前面讲故事,你不愿意吗?”天天无所谓地说:“反正老师每次都请那几个小朋友,又不请我,我干吗还举手?”天天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我反思天天为什么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想这和教师对天天的态度有关。
天天本来就调皮,教师经常批评他,还把他安排到最后一排位置。
天天认为,教师已把他归为“坏孩子”,“坏孩子”表现再好都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于是他就干脆对什么都无所谓。
在日常的教育中,聪明能干的孩子依然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些调皮、内向的孩子很多时候是被遗忘的,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肯定。
我们不应该忽略角落里的天天们,不要在他们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时候就放弃他们。
幼儿园观察记录——谁都不爱我“老师,超超打人了!”“老师,超超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每天都会有很多小朋友来向我告超超的状。
今天,成成又哭着跑来说超超偷偷拿了他的机器人,并把机器人弄坏了。
这让我想到昨天的一幕:妈妈来接超超,因为妈妈阻止他去拿别人的玩具,他竞然不停地用拳头打妈妈。
面对这样一个破坏力和攻击力较强的孩子,我的耐心和容忍正在逐步瓦解,并生出几分失望和愤怒。
所以,当黄谊嘉在我耳边再一次说超超要抢他的玩具还打了他时,我心中的怒火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我一把将超超扯到我的跟前,严厉地叫他看着我的眼睛,要他说出我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会很生气,还问他今天干了些什么不对的事情。
在我一连串的追问下,超超开始变得沉默起来。
,然后我又问他昨天为什么要打妈妈,如果连最爱的人都要打,以后还会有谁来爱他。
谁知听到我如此发问,超超的眼角涌出了泪水,带着一脸难过的表情愤愤地说:“谁都不爱我!”超超在班上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谁都不爱他的感觉呢?是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吗?还是觉得没有一个人爱他,所以用破坏行为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因为他的调皮,经常听到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定的、消极的,有时甚至是威胁的,所以幼小的心灵便觉得在他的周围没有一个人是爱他的?难道这就是他每天调皮捣蛋的理由吗?也许上面的原因都有几分,但无论如何,如果超超一直觉得没有一个人爱他,对自己的评价一直很消极,必将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心理健康。
于是,我赶紧纠正他说:“妈妈和爸爸是爱你的。
”“谁都不爱我!没有人喜欢我的!”他继续哽咽地说道。
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心很痛,便赶紧抱住他温柔地对他说:“如果你以后能在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之前,先向他打声招呼的话,我相信别的小朋友一定愿意借给你的。
”这时,班上很多幼儿纷纷说:“我会愿意借给他玩的。
”我又接着对他说:“如果你有礼貌一点,其他小朋友都会愿意和你做朋友的,老师和他们都会很爱你的。
”超超对着我点了点头。
虽然他点了头,但我知道在他内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并不会马上改变,要让他有所改变,还需要关心他,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去用心观察和引导他。
接下来,我开始仔细观察超超。
我发现超超控制不住自己、很少能安静下来的原因,好多时候是出于他对某一样玩具强烈的好奇心。
当他拿到别人的玩具后,总是很投入地探究玩具的玩法,所以有时会弄坏,另一方面,他也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常常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去动别人的玩具,争执、打架、告状便是这样发生的。
针对这一个问题,我让他先观察小朋友是怎么样向别人借玩具的,同时引导他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然后再鼓励他用他所学到的方法与同伴交往。
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他逐步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每次当他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都会及时地鼓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状告超超的事件明显减少了。
一天下午离园时,超超妈妈对我说:“老师,超超是一个很皮的孩子,很难管的,辛苦你了。
”这时,超超大声地诡“妈妈,今天小朋友都夸我很棒的!”说着还请旁边的小朋友为他作证,旁边的小朋友纷纷表示赞同:“今天超超很聪明的。
”我也真诚地对超超妈妈说:“超超的好奇心比较强,但他很聪明,我们都很喜欢他。
”同时我向超超妈妈建议,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多陪陪孩子,对孩子的调皮和破坏行为要换一个角度思考,要分析他的目的和动机,鼓励他的好奇心和探索,同时给予恰当的方法引导。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家园的配合,超超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积极了,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超超的转变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面对那些“惹事生非”的孩子,教师应以一颗宽容之心接受他们,并仔细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以适当的方法触动孩子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逐步改变自己。
幼儿园观察记录——爱哭的文文新生入园免不了哭闹,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不料第一天我就碰到了一个哭了一整天的女孩。
文文来园时一手拿着手帕,一手拿着盛有牛奶的杯子。
初到时,她安静地依偎着奶奶,看着奶奶教她搭积木。
可当奶奶表示要离开时,她就死死抱住奶奶大哭。
直到8点半,奶奶才狠狠心离开了。
文文见奶奶走了便大哭大闹,挣扎着向外跑,无奈我们只得派专人看护她。
原以为哄哄她就行,谁知无论我们怎么哄,她都以“我要找奶奶去”来应答。
一整天,她除了吃饭、午睡(哭累了)稍停了片刻以外,就一直在哭,手帕、杯子也一直抓住不放。
第二天,文文来得比第一天早,仍然一手拿着一块手帕,一手拿着一只牛奶杯,肩上多了一个小书包。
她奶奶说里面装了几本她喜欢看的书,还说早点来园是想让她先玩玩,高兴高兴。
就这样,奶奶陪她玩了很久。
不料当奶奶要离开时,文文又跟头一天一样,大声哭闹起来。
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我把文文带到室外,问她:“你想找奶奶,那你知道家里的电话吗?”她说:“不知道。
”我又问她:“你家在什么地方?”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于是我就说:“你家里的电话不知道,家在哪儿也不知道,怎么找奶奶呀?”她说:“你们送我回家!”我说:“我们现在在上班,怎么能送你回家呢?”“不!你送我回家。
”她以命令的口气说道。
我听后便激了她一句:“你自己回家吧。
”没想到她急了起来:“我不敢,会给坏人抓去的。
”通过短暂的交流,我了解到文文是个聪明而任性的孩子。
我带文文来到幼儿园门厅一角。
这里很安静,即使她大哭大闹,也不会影响他人。
另外,门厅是一个过道,不时有人进出,这样不会使文文产生恐惧感。
我在台阶上坐下,把脸转向另一边。
她见我不理她,周围又没有其他人,就哭得更响了。
我知道这是正常反应,就没有理她,还捂住了耳朵,闭上了眼睛。
她见状又哭又跳,还拉着我的衣服说:“你看着我,听见了吗?”我继续置之不理。
她哭叫了一阵,见我毫无反应,声音开始变轻了,渐渐地没了声响。
我感到时机已到,就对她说:“你又哭又闹,奶奶是听不见的,如果你不哭,老师就帮助你。
等午睡起床后,你给奶奶打个电话,让奶奶第一个来接你。
”文文含泪点点头,也许她渐渐明白哭是没有用的。
接着我们回到了活动室,她一步也不离地跟着我,我已成为她在幼儿园的依靠,一个能帮她尽快见到奶奶的人。
午睡快结束时,文文又哭了。
我轻轻地对她说:“别哭,快点起床,我们给你奶奶打电话去。
”她马上止住哭,一骨碌爬了起来。
我马上打通了她家的电话。
当文文亲耳听到奶奶的声音,并知道奶奶马上就来接她时高兴极了,她不再担心,情绪也安定了,开始高高兴兴地吃起点心来。
奶奶及时出现在幼儿园,我对高兴不已的文文说:“你看,你不哭,老师就给奶奶打电话了。
明天如果你也不哭,老师就像今天一样,让你给奶奶打电话,让奶奶在你吃完点心后来接你。
”她点了点头。
临走时我悄悄地建议她奶奶明天稍晚一点来接。
第三天,文文来园时又哭了,但当我笑着抱她时,她没有挣扎,我感觉到她已开始对我产生信任,同时也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所以等奶奶走后,她渐渐不哭了,但仍坚持让我抱着,不肯下地。
于是我夸张地对她说:“哎哟!老师的手酸得快要断了,如果手断了,我就不能再抱你了。
”她听了这句话,犹豫了一会儿,下了地。
接着,她没有参与活动,一直跟在我身边,谨慎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直到午睡时,她又开始想奶奶了。
我向她强调了昨天的事,告诉她起床后吃完点心就给奶奶打电话。
她安心了,在床上坐了一会儿,便躺下睡着了。
起床后,我再次强调吃完点心就打电话,她很开心,并很快被香甜的点心和有趣的游戏所吸引。
这样,她一直玩到3:30分(离园时间),才跟随奶奶回家。
反思与分析:要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教师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1. 察言观色面对刚入园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并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实施适宜的教育策略。
如我从文文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我送她回家中,感觉到她是个任性的孩子;从她的“我不敢,会给坏人抓去的”这句话中断定她不会自己跑出幼儿园。
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根据文文的个性特点来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2.小步递进我抓住文文任性的特点,采取了不予理睬和适时点拔相结合的方法,使她的认知从“我不要上幼儿园,哭闹就可以回家”到“我必须上幼儿园,哭闹也没有用”再到“要想早点回家,只有不哭不闹”。
在实施正强化的过程中,我巧妙地利用了幼儿缺乏时间概念的特点,一步一步地把文文离园的时间往后推移,从午睡后到点心后到游戏后直到离园时间,使她逐渐了解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环节,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