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c2507223968011ca3009121.png)
浙江省乐清市帆二小 倪
美术教学强调发挥美术教 育 自 身 的优势 , 以培养人 的素 质和能 力为 目的 , 注重教师 的创 新意识 , 提倡教学要体 现师 生互动性 。 采用开放式教学 , 使学习成为一种学习过程 , 是教 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 , 是教学方式上 的一种开放 。彻底打 破教师 主宰课堂的传统。 为学生创造 自由宽松的学 习环境并 在教学 活动 中充分感 受成功与欢愉 。那 么在小学 美术教学 中, 如何采 用开放式教学 呢? 本人结合实践 , 谈谈 自己的一些 体会 。 走出教室 , 感受 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 曾说 : “ 当儿童跨 进校 门以后 , 不要 把他 的 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 的框框里 , 不要让教室 的四堵墙 把 他跟气 象万 千的世界隔绝开来 。 ” 让学生走进 自然 , 接 受 自然 的陶冶 , 探究 自然的奥秘 , 感受 自然的美丽。
一
静
、
如《 寻找春天》 一课 , 春天里万 物复苏 , 万树茗 绿 , 百花争 艳, 绿草如茵 , 一派迷人 的景色 。人们穿上轻便 漂亮的春装 , 迎 着和煦 的春风感受着生机勃勃 的春意 。让学生 接触大 自 然, 到大 自然 中寻找春天 , 去观察春天给大 自然带来的变化 , 了解 和感受 春天的色彩美 。 本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的大 自然 的美 , 激发学生热爱的大 自然的情感 。 引导学生观察 , 发现 自 然界 的变化 , 感知 春的韵味 , 并尝试运用 多种方法把 春天的 色彩表 现出来 , 以此表达 自己的情感 体验。 这样 的学习内容 , 贴 近学生的生活 , 富有情趣 , 学生乐学 , 兴趣浓厚 。 二、 走进媒体 。 体验乐趣 人 的思维是 从动作开始 的。对具体 的事 物进行 形象思 维, 需要 创设 “ 操作 ” 情境 , 让学生多动 手 , 多观察 , 事 物才会 随之展开 。 例如 : 在《 人 物的五官表情》 的教学 中, 学生一看书 上 的漫 画人物 , 就说太 难 , 不会 画 , 如果这 时候 要他们 去创 作, 那就是一种机械学 习和被动学习 , 学生 的热情 、 灵感都处 于沉寂状态 , 我就 用多媒体设计 了一个贴五 官的游戏 , 把眼 睛嘴 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 ,让 学生 自己上 台来操纵 鼠标 , 变
小学生美术课堂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探究
![小学生美术课堂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911e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8.png)
小学生美术课堂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探究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
相比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的是开放式教学。
在美术教育中,开放式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学生美术课堂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下面来谈一下相关的实施措施和效果。
一、实施措施1.布置创作空间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设置创作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创作空间应该布置得宽敞明亮,有足够的板凳和桌子,让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设置多样的材料学生会因为材料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创作效果,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准备多元化的创作材料,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加强美术活动的互动性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如合作创作、师生互评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效果1.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在开放式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能够使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极大地提升,从而在创作方面能够更加自如地掌握突破创新的技巧。
2.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作,加强互动和师生合作,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展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将得到不断的提升,最终为学生成为优秀艺术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美术课堂中,开放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创作材料和创作活动,以增强小学生的创意和艺术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2b3e32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小学美术是一门以教学和实习为目的的美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美的研究和创造美的认识。
美术作为一门审美的感性实践课程,其创作的主体是生命。
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摒弃以往老师只重视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培养,使学生了解美,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引言由于美术不是高考的必修课,所以许多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学习并不十分重视,一些小学的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马虎。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程中,老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指定的题材,以及从教科书中获得的优秀作品。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长时间的学习,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还制约了他们的创造力。
在此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更多地采用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美术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一、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优势(一)有助于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方式,开放式的课堂更具开放性和活跃性。
在课堂上,一反以往沉闷乏味的氛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的自主和自主能力得到增强。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始终处于绝对的领导位置,而学生却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听命于老师。
这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压力。
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逐渐成为主导,老师们也从以老师为主导,变成了与同学们平起平坐的伙伴,这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健康、愉快的教学环境都是有益的。
在《贺卡》课中,可以运用网上的各种信息,创造适当的课堂环境,创造适当的课堂气氛,由此,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人才力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全球多极化的形势下,我国应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讨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d7c71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1.png)
教学篇誗教学创新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讨邓丽丽(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沁春路小学,江苏淮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方法、内容以及评价等进行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之前的授课方法相比于这种授课方法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好的,以往的教育方式更看重学生的首要地位,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学生更能在课堂上发挥他们作为学生的意义。
教师只是负责引导,相当于一个配角。
学生的自主意识、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引出的话题,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讨论,使得他们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优势1.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在开放式授课方式中,老师不应该再按照以往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了,更不应该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老师需要对美术这门课程有非常充分的认知。
通过它的起源发展、兴起的高潮进行教学,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学的发展。
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老师在安排作业的时候,摒弃了以前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布置一个作业学生来进行创造。
这种传统的方式,创作太过狭窄,小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很好地发挥。
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背景及其发展,能够真正意义实现美术创作,更有助于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开放式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以前的授课方式中,小学生往往是比较被动的,需要老师鞭策来进行学习。
不管在任何时候学生都要靠自己来进行学习,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忆往往是短暂的。
学生用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来学习并不能很好地记住这些知识,这也就导致了小学生的学习不主动。
但是开放式教学方式,它的主体转变为小学生,老师可以经过许多种授课方式来让小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们学习的内容,能够主动地对课程的内容来进行思考。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1cb8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8.png)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一、前言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创意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重要性1.创新意识培养。
创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加能够主动思考、发现和创造。
2.个性化发展。
创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美术教育的个性化目标。
3.多元智能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只重视手工技能,而创意教学则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上,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能全面发展。
4.培养合作精神。
创意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启发问题和创意点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2. 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启发的素材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变形和创新。
3. 提倡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在美术创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创意,例如绘画、手工、雕塑、摄影等。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应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 倡导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创造力。
1. 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题材。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有趣的题材,设计一些丰富多彩、充满创意的美术题材,如“我的梦想世界”、“我眼中的美丽”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绘画素材,如颜料、画笔、纸张、颜色纸等,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意绘画创作。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5877587331b765ce05081475.png)
作 , 既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需要 , 是 作 尽 管 论 文 、 著 洋洋 洒 洒 , 难 免 有 这 又 论 但 3 立个 人写 作 专辑 。建 立一 个 的 ,作 文教 学改 革也 是 大胆 的尝试 。 . 建
【】 军 晶.开放 与 解 构 的 阅读 教 学 案 例 : 5蒋
2网络 电子 化写 作 。我 们可 以将 开 发表 的 时候 , . 会产 生无 比愉悦 的情 [】 代 兴 . 探 索 中沉默 , 沉默 里 唤 醒 检 4唐 在 在
电脑 的交 流 、学 习功 能 用 于 学 生 写 感 体验 , 而强 化他 们继 续 写好 作 文 讨— — 关 于 写 作 哲 学 的创 世 纪【B0 】t : 从 E , L. t hp 作 。 教 师要 有 效 引 导 ,鼓 励 他 们 以 的内部 动力 。
等 间 , 而拓 宽学 生 的思 维领 域 。让 学 主 导 带 动 其 他 表 现形 式甚 至 其 他 学 了哪里 ?给你 留下 了哪些 回忆 ? ” 进
生真 正领会 美 源 于生活 , 学 会在 生 科 的学 习 。 并 活 中发现 美 、 造 美 。我 校 为 了使 学 创 生能 积极 、 主动 、 康地 学 习 与生 活 , 健
由教 师来 引导 孩子 们 主动 参 与 , 把 果 把命 题 的主 动权 交还 给 他们 , 定 跃 然纸 上 。 并 一
探究 学 习作为 教学 的重 点 , 孩子 们 会 产生 出意 形式拓展 了孩子们
能 够相 互 学 习 、 长 补 短 , 让 他 们 取 并
#w ww.t dane da g g0 33 / 00 su . d n da 30 0 2 3 3 01 053 ht . 3 51 -9. m
小学美术课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课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2cf384b52acfc788ebc975.png)
小学美术课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开放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吸收时代精神,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主要就小学艺术课开放式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相关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策略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一直是我国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对美术课来说,班级授课制固定的教学空间、固定的师生关系根本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开拓。
因此,我们势必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开放。
1.课前注重实践体验美术课教学的素材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源于学生的体验,因此要重视课前的实验和切身体验。
如教学《我的花瓶最漂亮》前,让孩子认真观察生活中(家里、商店等处)的花瓶,大致了解花瓶都有哪些形状、外形有什么特点,瓶的花纹设计怎样,都有哪些色等。
这对于课上孩子折、剪、装饰花瓶,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中注重开放讲台开放讲台就是打破老师独霸讲台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学生开放讲台,让其积极参与教学。
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变换课桌的摆放形式(舞台式、圆桌式、小组式等)或将学生直接请到讲台上。
3.课后注重拓展延伸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只停留在四十分钟的课内,而是要把美术课的学习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生活,直至终身。
如学了《中国剪纸》后,学生了解到中国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进而关注剪纸,关注中国民间美术,关注生活,美化生活,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策略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生活化和社会化,富有童趣,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具有地方特色和多元选择性。
1.捕捉时代气息就是要留心每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教材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不断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如教学《电脑美术》中,可让学生用电脑代笔来设计同学录、名片等。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究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26f5e9b4daa58da0114ace.png)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探究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艺术启蒙的奠基石,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切实做好小学美术教学极为必要。
而构建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以适应当今美育的要求,这种教育思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探究引言小学美术学科具有趣味性强、娱乐性强的特点,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科之一。
教师通过开设开放式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兴趣、注重观察等手段,让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开拓,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开放、综合的学习环境创设开放、综合的美术学习环境,是以美术课堂为中心,利用各种机会、学习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自觉地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汲取丰富的营养。
例如教师在执教《保护母亲河》《自行车局部写生》等一系列教学内容时,只是让学生在教室里听课或讨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内外去观察,去了解,去调查,去写生……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同时倍增了对美术学科的喜爱。
二、激发兴趣,培养美术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趣味性强、动手实践多的特点,来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为小学生创设美术学习情境,让其在浓厚的美术情境中,培养美术意识,陶冶美术情操。
然后,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内容提出各相应的问题,让小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解答,在问题解答这一过程中,促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最后,教师利用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促使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三、设计不同层次的教与学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为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会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与学,设计有差别的美术作业,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抑制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a00862faaea998fcc220eec.png)
谈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开放式教学策略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从教学目标开始,对教学过程、练习题目、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实行全程开放,极具挑战性与开放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综合能力,以及他们的美术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教学策略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故而在当今世界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开放式教学也是时代的必须。
开放式教学课堂,有利于展示学生的风采与创造力,已然成为当前各界教育人士的共识。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与天性,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下提升素养,从而优化课堂效果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注重实践体验很多教师经常抱怨,明明十分简单的教学内容,可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却显得极为艰难,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能够切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情准确做出预判,没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对此,笔者主张要注重课前的实践体验,以加深学生印象,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做足准备。
譬如,在进行《我的花瓶最漂亮》这一节课前,笔者就告诉学生,我们下个星期要折剪花瓶,请大家留意家里的花瓶的形状、大小、颜色、花纹等,并做好记录,条件具备的学生还可以提前请家长帮忙折剪一下。
当然,如果家里条件不具备的话,还可以到商场去观察。
结果在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出奇得丰富,作品也多种多样,这就是因为教师组织的课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创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还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各个学校对它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有的学校在配备美术教师时选用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并认为美术是一门无足重轻的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不足以对学校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故而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只是在家长的熏染之下把美术课程看成了简单的绘画课,认为只要是照着美术课本上画、捏、剪就可以了。
为小学美术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为小学美术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ac082e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6.png)
为小学美术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空间设计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浅谈如何为小学美术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空间,旨在引导学校和教师合理配置资源、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一、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开放性教学空间1.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美术教育应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重点,而开放性教学空间能提供良好的创造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材料和创作主题,通过互动和合作进行创作,充分展示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放性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参观展览、实地绘制、感悟艺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这个开放的教室里,学生可以随时观察、欣赏、评价艺术品,并通过分享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3.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放性教学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空间设计视角下的开放性教学空间1.艺术创作区域的布置开放性教学空间应设立艺术创作区域,提供绘画、雕塑、手工等多样化的艺术创作设施。
例如摆放绘画画架、陶艺专用台子、手工创作材料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的机会。
2.展示与观摩区域的设置开放性教学空间中应设立展示与观摩区域,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欣赏他人作品。
可以设置墙面展板、展架等,以及专门的观摩区域,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欣赏与学习。
3.布置与创意展示区域开放性教学空间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改造环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
例如可以在空间布置上留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意与个性。
此外,可以配备一些艺术品和艺术道具,供学生触摸、欣赏与模仿。
三、教学实践视角下的开放性教学空间1.设立综合性艺术活动室学校应当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为其设立一个独立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室,用于进行美术创作、展览、赛事等各类活动。
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
![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eecc18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小学美术课堂也需要向着开放式、和谐的方向发展。
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
本文将从教学资源的开放性、课堂氛围的和谐性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
一、构建美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开放式的小学美术课堂,首先要具备开放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包括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多样的艺术作品,例如古代绘画、现代绘画、雕塑作品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各种各样的绘画、雕塑等作品。
通过这些多样的资源,学生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创作灵感,从而在创作美术作品时,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开放式的小学美术课堂也需要建立多样性的教学环境。
教室的布置可以与课程内容相关,例如在讲解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时,可以在教室中贴上该艺术家的作品图片,或者展示该艺术家的生平经历等,可以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创作的魅力。
学校的美术教室也应该配备多样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在创作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受局限于材料的单一性。
这样一来,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美术课堂的和谐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加愉快、轻松,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教师需要在课堂管理上倡导民主管理,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创意,提倡团队合作和分享。
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想法和互相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
学生在创作个人作品时也应该互相尊重,不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技法,都应该积极给予鼓励和建议,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创作环境。
美术教学中也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培养。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15775cb4a7302768f993962.png)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基于美术核心素养教改,大单元教学、学科融合和德育与美育一体化教学正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美术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改观。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教研团队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开放式教学研究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尝试,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是在师生共同创造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展开的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一节课的成效优秀与否,与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
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
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
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
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
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
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二、开放的课堂应在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进行,使学生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 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浅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策略
![浅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fd1ab001ed9ad51f11df24b.png)
浅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策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美术课堂教学也就不能拘泥让学生静静地坐在课堂里,由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学生看的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美的技能。
基于这种特定的教学要求,美术课的课堂必须具备较大的活动空间,完成作业有充裕的思维、操作时间,绘画制作有不求甚善的个性特长。
这就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那么,就农村小学而言,美术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开放性呢?现就我在多年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一、取缔课堂约束,开放课堂空间小学的美术学科内容丰富,有绘画、折纸、剪贴,泥塑,等等,涉及到文具用品较多,一些学生很难带全工具,如果一唯强求课堂纪律,往往使一部分学生或无从开始,或路途停滞,小学生的恐惧心理油然而生。
待老师发还作业批改时,这些孩子再度受到心灵上的创伤,逐渐地对美术课产生了厌倦感,失去了信心。
因此,美术课堂要开放,可以让学生随意走动,随意借文具、颜料,随意寻伴一块儿作业,随意问老师,随意让同伴帮助。
这样,开放了课堂空间,学生兴趣盎然,让喜欢画画,喜欢制作的天性得到发挥。
同时,美术学习也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创作激情,自然需要开放的空间。
学生喜欢站着完成作业,那就让他站着完成;学生喜欢来回走动从不同角度完成和观赏作品,等等,老师都应该允许。
不要一味强调整齐划一,规规矩矩。
二、不求千篇一律,开放课堂内容小学绘画教学一般模式是以临摹为主,教师先出示画面,然后讲述作画步骤,最后再讲注意点,接下来就是学生照着范画或书本上的画一笔一笔的临摹。
这样做,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临摹,虽然是人类长期从艺术教学中归纳出来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家庭素养的提高,有些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这些作品的临摹已是轻车熟路,因此,千篇一律画这些他们自然不感兴趣。
所以,笔者在平时的绘画教学中,力图让孩子们摆脱内容单一的做法,摆脱绘画不动脑子的旧习惯,发挥孩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尝试与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尝试与](https://img.taocdn.com/s3/m/29297c076c85ec3a87c2c526.png)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的尝试与探索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江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但根据现况看来,人类的智力潜能至今大部分仍尚未开发利用。
并且,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寓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是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
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象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
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创新成功的。
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
因此,在实施美术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首先要启发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功。
其次,应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个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
在这个环境之中,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尽量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式。
实行开放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表现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
如在第四册美术(省编教材)《好吃的水果》的教学前,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
我在导人上直接切人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
小学美术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策略探讨
![小学美术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735d6b26edb6f1aff001fa2.png)
小学美术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策略探讨□杨波摘要:小学美术课堂对学生的澎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正爱上美术并尽情享受;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课堂自由思考和想象,随性设计、绘画,还可以互相交换、欣赏、评价。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而且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绘画。
该文研究针对小学美术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策略,力求为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培养兴趣自由想象开放教学开放教学指在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突破以往课堂学习活动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能在自由探索的空间环境中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开放教学空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合理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全程开放,在教学活动中释放学生的天性,使学生能够在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美术教学。
一、把握美术的真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美术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美术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现状,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丰富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通过这种开放的教学空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绘画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
如,在庆祝元旦时结合《有趣的纸拉花》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拉花装饰教室,独立完成拉花类型材料的选择。
在详细向学生讲解最基本的折叠方法之后,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独立设计图案,也可以自由组队合作完成设计图案。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尽情设计,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努力,最终完成了拉花的制作。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7e9f941a21614791611282e.png)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作者:倪静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年第08期美术教学强调发挥美术教育自身的优势,以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目的,注重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倡教学要体现师生互动性。
采用开放式教学,使学习成为一种学习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是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开放。
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
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成功与欢愉。
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采用开放式教学呢?本人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走出教室,感受自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
”让学生走进自然,接受自然的陶冶,探究自然的奥秘,感受自然的美丽。
如《寻找春天》一课,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茗绿,百花争艳,绿草如茵,一派迷人的景色。
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和煦的春风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意。
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本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的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韵味,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二、走进媒体,体验乐趣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事物才会随之展开。
例如:在《人物的五官表情》的教学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就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就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换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人物形象。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1d4b9a3b3567ec112d8a1b.png)
浅析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心理、审美能力、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提升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可以实现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联想和想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固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对于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大有助益。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开放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开放式教学;应用策略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一)课前导入方式单一目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意识到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但对导入的形式把握不够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采用相同的几种导入方式,也有的教师在同一个班级经常采用惯用的几种导入方式,老师仅仅依靠单一的导入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久而久之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不仅不能高效导入课堂揭示课题,也让学生对整个美术学习失去动力,失去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教学环境等的影响,虽然小学美术课堂一周两节课正常开设,但是,美术教师一直都没有像主课教师一样受到重视,导致有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消极怠慢。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多以教材为主,很少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学内容单调、不够丰富、内容陈旧,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注重绘画技能的传授,缺少美术文化、美术能力的培养内容。
(三)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现阶段,小学美术课程受到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只以教学任务为目标,对学生授课缺乏激情,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少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失位。
同时,小学美术教师较少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素材,导致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很难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为教师主导的单向评价,考核内容也主要以期末考试为准,考核方法和内容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而且教师的评价语言缺乏生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构建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d9416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5.png)
652020.12[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规范要求,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在课堂构建中引入开放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在教学命题、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训练等环节都进行开放性构建,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契机。
学生期待课堂的开放,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自觉引入开放性设计,势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教学动机。
[关键词]小学美术 开放式 策略构建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时,教师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开放教学命题、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设计、开放教学训练,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成功激活学生美术学科思维,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
特别是教学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这是最为典型的开放举措,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的选择,成功激发美术课堂潜力,对全面形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命题,激发生本学习兴趣美术学科教学启动后,教师要对教学命题进行对应设计。
所谓教学命题,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对学习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接处理,对所用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处理,对各种制约因素展开融合设计,这都属于教学命题的范畴。
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对美术学习主题进行筛选,如创作主题的选择,能够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自然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采纳学生意见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学生自行选择创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构建策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台小学 安仲科作任务和主题,其契合性更强。
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教师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成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如学习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四季的色彩》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这些图片带有季节色彩,仔细观察,你能够准确判断是哪一个季节吗?这个季节有什么样共性的色彩呢?学生根据教师布设展开细致观察,并主动进入展示互动环节。
“这是夏季的草原景色,到处都是繁茂的绿草。
绿色应该是夏季的主色调。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简析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5efcbda8956bec0875e3a2.png)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3期理距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也就更容易直面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2因材施教,加强心理健康内容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烦恼时,要积极的向家长、教师、同学求助,不能只是闷在自己的心理。
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有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也不是就有精神问题,看心理医生和平常生病看医生是一样的。
同时通过体与理论课的方式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密不可分,并且身心健康可以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部分减压的运动方式好调节情绪的小技巧,让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调节,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
同时面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教师应该开展小班教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以及相关的运动水平,进行有针对的教学。
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可以依据相应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性情,完善学生的个性,为以后的性格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合理的运动会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学校应当注意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设置合理的体育教学课程。
同时,体育教师要明白,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不能仅仅是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忽略学生的生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并教给学生心理保健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不能仅仅依靠体育教师来教导心理健康知识,只有学校整体重视心理健康教学,学校整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意识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1]曾涛.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8).[2]魏冲亮.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J].东方青年·教师,2010(5).引言小学美术教学可以说是艺术启蒙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结果,和学生的艺术修养存在着必然联系,切实做好小学美术教学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美术教学强调发挥美术教育自身的优势,以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为目的,注重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倡教学要体现师生互动性。
采用开放式教学,使学习成为一种学习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是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开放。
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
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成功与欢愉。
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采用开放式教学呢?本人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走出教室,感受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
”让学生走进自然,接受自然的陶冶,探究自然的奥秘,感受自然的美丽。
如《寻找春天》一课,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茗绿,百花争艳,绿草如茵,一派迷人的景色。
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和煦的春风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意。
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本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的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观
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韵味,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二、走进媒体,体验乐趣
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事物才会随之展开。
例如:在《人物的五官表情》的教学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就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就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换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人物形象。
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
又如在《春天的色彩》一课中,我首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优美且学生熟悉的儿童歌曲,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哼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被调动起来,接着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图片并伴随着悦耳舒缓的乐曲,既给了学生以美的享受,又直观自然的表现出了春天的美,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当、适时和灵活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走向自主,感悟创新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
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
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孩子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孩子的创造性。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勿以“权威”自居,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做到循循善诱,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探索精神,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条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课堂成为学生探寻知识的舞台。
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地学习美术这一课程。
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从满足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良好的教学模式中必须有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
其实要做到平等是相当难的。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合作参与效果。
这里要强调对待差生的态度。
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分寸的把握至关重要。
学生好奇好动的特性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求乐,他们并不把画画看作是技能训练,了解了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童心”,用他们的眼睛来看事物,以他们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
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他们就容易接受,也就能启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
教师平时对创新精神的佳许也会成为学生求异的动力。
施教之巧,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重视其意,而不拘其形,重视其趣而不苛求其法的教学模式,青少年画画的思维活动属于初级的具体直观性的形象思维,他们作画并不在乎“像不像”,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随心所欲地画。
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鼓励合作,探究,自我发展等优良品质。
以前,经常有教师教孩子画画,往往先给学生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学生交代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
例如画头饰,给学生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学生任选一种,但是必须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他们超出此范围。
现在,同样画头饰,我给学生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学生可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
教师虽然也向学生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每个学生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
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在快乐中进行了创新。
总之,开放式美术教学在呼唤我们,快乐的美术教学在召唤着我们,作为他们的引导者,更要让孩子体验到学画的幸福。
而开放式教学正是一座通向此目标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