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解放思想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解放思想研究
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马克思看作是建立在实践基礎上发展的、整体的关系。马克思将自然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解放思想。时值我国改革开放进入转型期的特殊时期,对马克思的解放思想进行再研究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人与自然
在马克思的整个生命中,对人类解放事业的研究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心血。由此可见,马克思一生所从事的事业都是与人类解放相关的,其实现了由片面向科学的转变。对马克思的解放思想,笔者简要地从产生—发展—演变这样一个方向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指导。
一、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的思想产生于他的中学时期。那时马克思就已树立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在《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中,马克思早已表现出较为长远的眼光和相对成熟的思想。“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那时,马克思就有了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想法,这极其可贵。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公认的马克思解放思想崭露头角的标志。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有了“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的主张。他认为,自我意识是有神性的,即使在学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只要对自我意识表示质疑,那就应该受到人的解放思想的审视。在某种意义上,当时的马克思解放思想还不够科学。
二、在人本主义框架中的释义
随着马克思自身知识的沉淀以及认识的变化,到《莱茵报》工作时期,他利用哲学这个武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寻求人的自由发展以及解放,使人们直接参与现实的生活。经过现实的斗争,马克思积攒了些实践经验,从而使他的人的解放思想有了现实意味。
通过对出版自由的相关著作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剖析了隐含在其中的自由与利益的关系,这使得他为人类解放事业进行奋斗的信念更加执着。自此,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旋律。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划分了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一言以蔽之,政治解放绝非人类的终极解放。政治解放仅仅是作为漫长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恰恰作为一个部分而存在。此外,通过对比,马克思发现,政治解放带有一定的局限。这种意义上的政治解放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有可能只在特定
的条件或者环境中存在。但这样的政治解放不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最终解放。遗憾的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未发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此时,德国哲学已对所谓的“现代的政治社会现实”给予抨击,抨击上升到“真正的人的问题”的水平,但其不知道现实是实现从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过渡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实现的前提。
“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的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剖析德国彻底革命成功以及全人类最终解放胜利,关键就是“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
此时,马克思仍旧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出发点,论证了人的解放所依赖的力量以及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很明显的是,马克思那时已经清醒意识到只有从政治经济学开始研究,才能深入研究人的解放。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将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调整,转战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透析市民社会,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对于异化进行扬弃以及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就是人的解放的真正实现。共产主义既不是人的发展目标,也不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标,而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消除自然的异化,从而恢复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统一。人类终极解放的实现须以个人之解放为前提。唯有如此,人类解放最终才能够得以完成。
三、解放思想的科学释义
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称其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通过对其进行解读,可见当时马克思已改变先前的思想。“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可知,对于已经放弃了的方法论,马克思更多的是转入了社会实践。用批判作为审视的标准,审视一切,将异化消除。完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借助实践来对人的现状进行改变。同时,马克思认为自己与之前哲学家的区别就是,相对于解释世界而言,他认为更应该改造世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是将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尺度。他们把实践活动看作人类解放的前提。人的解放意味人的一切异化现象、一切对立性、压迫性的生存状态的消除。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现在似乎更趋于现实。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转从工人和资本家、农民和地主等具体角色间关系的角度理解社会关系的内容。马克思将人的解放学说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变为现实。“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
争”“这个斗争的最高表现就是全面革命”。获得无产阶级解放胜利的必经途径,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马克思在对经济关系进行描述时,采用了辩证观点,并将彻底的唯物主义当成立足点。《哲学的贫困》正是马克思经济学变革的标志。以当时条件为基准,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倒必依靠无产阶级,这是必需的。马克思的解放思想好似一条主线贯通整个体系。
四、马克思解放思想的当代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点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将公民个人的解放当成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人们的共识,同时按其性质理应如此。
首先,在经济维度上,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得益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由此引来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家只有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经济与民生,社会才能更稳定,国家才能更昌盛。
其次,在文化维度上,在积极提高信仰自由的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意识。要加大对文化的重视力度,加大对于文化资源的投入,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在政治维度上,党和国家应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当前,应该继续保持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同时应该采取新的方法和途径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