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
2019最新冀教版历史七下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2019最新冀教版历史七下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9152eb7360b4c2e3f64eb.png)
2019最新冀教版历史七下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100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应让学生重点掌握。
其中要着重了解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以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恶果。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禁海政策”,既有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也是夜郎自大、愚昧保守使然;既有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自己的统治、抵御西方侵略的一面,更有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落伍的严重恶果。
这一政策及其实施有一定的复杂性。
如何把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讲透彻、说明白,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法建议1.在“夜郎自大的心态”一目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夜郎自大心态产生的原因。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的商品就可以自给自足之外,历史上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的对象,统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
另外,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
乾隆末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以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法《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在该书《》条目中,盛赞“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在国内,上上下下更是都为盛世所陶醉,没有注意到正是在同一个时间,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英国却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飞速发展。
二是夜郎自大的表现。
教材在这方面写得很充分,教师不用补充材料,让学生阅读即可。
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辅助栏中的“读一读”和“小资料”,并结合阅读课文,完成“说一说”和“想一想”两个问题。
2.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一目中,教师要注意讲以下3个问题:一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十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十](https://img.taocdn.com/s3/m/0dd0f67a172ded630b1cb6ac.png)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十第1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只开放哪里与外国通商?( )A、福州B、广州C、泉州D、漳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道“防线”指的是(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重本抑末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图为鸦片战争前,清朝某个城市的面貌,从来来往往的外国船只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A、上海B、福州C、厦门D、广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中期D、清朝初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
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苏州人口众多B、苏州商业繁荣C、苏州地价上涨D、苏州农业发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冀人版七年级下三单元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历史冀人版七年级下三单元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05c930a8114431b90dd831.png)
初中历史冀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闭关锁国的背景、表现、影响。
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资料分析、分组讨论重点解决闭关锁国政策出台的原因及影响。
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激发学生危机意识和开放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年的方法指导,在阅读教材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同时分析讨论问题的方式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
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查阅相关内容,并展开适当的讨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难点:闭关锁国的危害
4教学过程
4.1一课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近代前夜的危机
导入: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封建大清王朝一片歌舞升平;恰好这一时期欧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伴随着西方的对外扩张,大清王朝是如何应对呢?
2【讲授】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教师讲解:
近代前夜指的是:鸦片战争(1840年)前的历史。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b273f5f5335a8103d22035.png)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A、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C、形成一些大的商帮D、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①人口密度过大②人地矛盾逐渐突出③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④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对外自由开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指( )A、漳州B、广州C、宁波D、泉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对外自由开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这是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一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第六十三篇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第六十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19ffc184868762caaed5af.png)
2019年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特训第六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哪个时期的评价( )A、隋唐时期B、两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史实能够说明大清王朝出现社会危机的是( )A、创立科举制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设驻藏大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A、害怕外国人危机自己的统治B、中国工商业发达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B、雍正C、乾隆【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B、封锁沿海港口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对外开放D、休养生息【答案】:第10题【单选题】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C、不许外国人来华D、不许外国人来华E、禁止中国对外交往【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放眼环球,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当西方开始从古老的中世纪向近代法治化和工业化的社会迈进时,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上徘徊,而且日趋保守与没落。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七十七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七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285919bfe009581b6bd9eb71.png)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②康乾盛世③开元盛世④贞观遗风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漫画也是历史信息的反映,清朝的皇帝把自己和一位大臣关在一个鸟笼子里,这位大臣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请为下边漫画选择的最佳主题是( )A、大清盛世B、自给自足C、和谐社会D、闭关锁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黔南州)“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是米兰市2015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
此次世博会将展出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
请问:曾极大缓解了中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巨大粮食压力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原产地是哪里?( )A、西亚B、非洲C、美洲D、欧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与唐朝相比,缺少的是( )A、盛世的局面B、开放的胸怀C、昌盛的文学D、国家的统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A、文化专制B、重农抑商C、与外界隔绝D、对外交往【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______和______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出现了“商帮”,“商帮”最著名的是______和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ee3267b7360b4c2e3f6491.png)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一定成就。
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康乾盛世、明清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文字狱、鸦片贸易等基础知识;通过阅读课文插图、地图和文字材料,培养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同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对比,培养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信息,并把它们分类加工(按需选择)、“为我所用”,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采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的学习,明白固步自封、愚昧无知不可行,停滞在原有的成绩上不会进步,反而会落后,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盛世与危机的对比,培养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设问质疑、讨论分析问题。
难点:本课出现的许多专用的高难度概念,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材料: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设问:指中国哪个历史时期?(设计意图:形成反差,呼应标题,“盛世”背后隐藏“危机”)二、主体知识梳理(一)明清经济发展设问:①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②最后的盛世:小组讨论:③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设计意图:学生学会独立提取信息。
也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感受“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状况)配合图片、材料解说:农业:《清•耕织图册页》、《清•京畿水利图卷局部》、《清•黄河筑堤图册页》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康熙曾下令把一部分明代各地藩王所占田地归还农民垦种,奖励垦荒屯田,并实行开垦荒地之初,免其杂项差役,三年免科,或通计十年,方行起科等办法,还颁布“生人丁,永不加赋”令,重视兴修水利。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课后练习[含答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课后练习[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54154d4e02020740be1e9b83.png)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八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西方的入侵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作物中,不是明朝引进的是( )A、玉米B、花生C、占城稻D、甘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闭关自守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决定性的抵制作用B、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D、不利于中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D、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只设一地与外通商,此地是( )A、广州B、香港C、厦门D、澳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此港是( )A、漳州B、宁波C、云台D、广州【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读图解析题:(1)图中施复夫妇和其他人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被称为什么?(2)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3)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在整个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随意流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一旦随意流动而丢掉户籍,被政府捉到,就被罚做官府的奴婢。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五篇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c401a6f61fb7360b4c6553.png)
最新精选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五篇第1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只开放哪里与外国通商?( )A、福州B、广州C、泉州D、漳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A、实行闭关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D、实行文字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表现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关闭所有对外港口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
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文字狱B、闭关锁国C、八股取士D、不抵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坡活命。
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
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
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A、徽商B、晋商C、鲁商D、豫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玉米、甘薯B、花生、马铃薯C、葡萄、花生D、向日葵、玉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漫画以形象幽默的形式述说着历史。
下图是一幅反映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漫画,它表明( )A、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民间手工业受到限制C、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我国古代一直实行该经济政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第三十五篇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第三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6c04d3312b3169a551a443.png)
2019-2020年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巩固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
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元朝后期B、明朝前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后不久,一方面“无业游民,数百万计居于川楚深山老林”,另一方面“地主田虽买,无人为耕”这段话反映了( )A、人口剧增B、耕地面积增加C、土地兼并恶性发展D、重农抑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A、“康乾盛世”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前期的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A、七下西洋B、设置台湾府C、设置伊犁将军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青花瓷吗( )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政局的稳定方面B、社会的安定方面C、经济的繁荣方面D、面临的国际环境方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A、“海禁”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发展贸易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 )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答案)doc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0243eace2f0066f5332237.png)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认定目标】1.掌握康乾盛世、明清对外贸易商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文字狱等基础知识。
2.通过同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对比,理解盛世后危机出现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1.明清经济发展:(1)“康乾盛世”指的是什么?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2)康乾盛世在农业、商业、手工业等方面有哪些表现?农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
纺织业、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一般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商业:很发达,像安徽、陕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
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变成专门的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规模还大。
在传统的大城市中,工商业也很繁荣。
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
2.明清时期,古老的中国出现了一些向近代化方面转变的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在哪些方 面?(1)传统的农耕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从事农业的人中已有一部分不务农了。
有的去官绅家里作家人,有的去官府里做事,有的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有的到处游荡。
这种情况说明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小字: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新型地主的出现、手工工场经营方式的变化等)(2)人们观念的变化是什么?在以前,士农工商这“四民”中,商人排在最后。
到明末,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到第二。
3.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的表现) (1)西方:(仔细听老师讲)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对外扩张等。
(2)中国:(看教材解答)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化专制、愚昧自大与固步自封等。
【共同探究】他为什么这样赞美中国?康乾盛世的中国。
赞美中国的原因:当时的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 (见“自主学习”中的具体表现)2.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列举其表 现。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ddc2de7c1cfad6195fa75b.png)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
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
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A、闭关政策的推行B、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C、中国政局动荡D、航海事业衰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史料中的“机户”是( )A、地主B、农民C、早期资本家D、早期雇佣工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A、北京B、广州C、苏州D、泉州【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A、5个B、6个C、7个D、8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黔南州)“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是米兰市2015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
此次世博会将展出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
请问:曾极大缓解了中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巨大粮食压力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原产地是哪里?( )A、西亚B、非洲C、美洲D、欧洲【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阅读下列材料,做出判断明中期到清前期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康乾盛世,这一时期手工生产十分兴盛,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贸易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入中国,此时的商业也很发达,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因此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巩固辅导[含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巩固辅导[含](https://img.taocdn.com/s3/m/114a3ecb83d049649b6658af.png)
背景调查内容和方法(7.23)人才考察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判断出应聘者与企业需求是否匹配,包括:个人技能与岗位要求的匹配;个人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匹配;个人规划与企业愿景的匹配。
判断以上三者是否匹配,主要是以面试和背景调查相结合,通过背景调查来验证面试结论,从而得出考察结论。
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对面试得出的结论进行考证,检验对应聘者判断的准确程度。
了解应聘者的优缺点,尤其是缺点,为今后的用人提供指导方向。
通过大量的背景调查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文化背景塑造出员工的员工特点,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企业文化特点的人才特质。
核实应聘者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或澄清某些疑问,以提高招聘准确度一般来说,员工背景调查都是在员工通过面试,准备录用的阶段进行,而此时,员工尚未离职,如果此时员工背景调查操作不当,会造成员工所在的企业知晓,该员工工作就会陷于被动,甚至无法生存等,员工也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抱怨。
因此,在员工背景调查时要注意员工背景调查的方法,既不要触犯员工的隐私,又要弄清楚所要的信息内容,使拟录用的员工情况如实反映出来。
执行者: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或部门经理,且执行者必须已对候选人进行过面试时间:在正式面试之后、决定录用之前,每次不宜超过25分钟。
形式:电话调查一、调查前应做的工作1、准备结构化电话背景调查问题。
2、选择咨询对象和询问重点。
3、如果询问候选人的现任经理,必须征得候选人的同意。
4、在面试时向候选人说明,背景调查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录用决定。
二、调查咨询来源1、应聘者在《应聘登记表》中填写的证明人/推荐人。
2、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的相关人员,如原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人员、原上级主管或同事等。
3、尽量避免询问应聘者目前工作的单位。
要求:1、在进行背景调查之前必须征求求职者的意见。
2、尊重求职者的个人隐私。
3、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1).在面试时通过书面方式告知面试者公司将对其背景进行调查,请他留下可以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人,最好是其直接上司。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https://img.taocdn.com/s3/m/08d13f28b52acfc789ebc93a.png)
精选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练习题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只许五口通商B、排斥一切洋务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A、帝国中兴B、短暂繁荣C、盛世危机D、政权并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政局的稳定方面B、社会的安定方面C、经济的繁荣方面D、面临的国际环境方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A、玉米B、甘薯C、葡萄D、花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一切对外活动C、使大清长治久安D、拒绝外国人来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是(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防御西方殖民势力D、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海禁”开始于( )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然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拔高训练三十三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拔高训练三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32ab9943bb68a98271fefaa4.png)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拔高训练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 )A、限定通商口岸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手工业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君主专制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将违禁货物出洋贩往番国,并潜通海贼(指郑成功),或造大船,图利卖与番国,或将大船赁与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货物者,皆交刑部治罪”反映清朝的哪一政策( )A、外交政策B、君权加强C、“闭关锁国”D、抗击外来侵略【解析】:第6题【单选题】右图描述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A、明中后期北京B、清代初期北京C、明代初期南京D、清代中期南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2年6月28日~7月8日“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文津古玩城、荔湾博物馆举行。
“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A、册封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政策D、八股取士政策【答案】:第8题【单选题】这是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一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段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 )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开始落后
比较中英两国 的政治、经济和对 外政策,说说中国 近代前夜的危机有 哪些?
手工工场
18、19世纪的中国仍然是以自然经济 为主的专制落后的封建国家,对外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
工业革命
18、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 过工业革命发展为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国 家。这些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 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 停滞不前;
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 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英国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 公元1793 年,英国政府派 使臣马戛尔尼来 中国,要求放宽 贸易限制,被清 政府拒绝。这是 他送给乾隆皇帝 的礼物。
能力拓展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 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 重他们的税收。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 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 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 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因此,清 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
导入新课
你能讲讲夜郎自大的故事吗?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 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 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 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这 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 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 “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 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 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 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 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 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地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这个骄傲又无知的 国王哪里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
《坤舆万国全图》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
男耕女织彩砖
清《盛世滋生图》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 “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 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法国《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在 该书《中国》条目中,盛赞“中国民族, 其历史之悠久,文化 、艺术、智慧、 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至 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大 胆学习它国的长处,才是发展、强大自己 的唯一出路,提高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的自觉性。
重点
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一、夜郎自大的心态
1.找一找:明清统治者夜郎自大 心态的表现有哪些? ①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 朝官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 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国应该是世 界上最大的国家。 ②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 驳回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 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
想一想:导致明清统治者 产生夜郎自大的原因有哪些?
2.夜郎自大心态产生的原因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 不需要外来商品的买卖; ②中国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 的对象,统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 ③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 ④其他国家学者的赞美。
想一想:明清统治者这种夜郎自 大的心态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在现实 生活中,你有没有夜郎自大的行为? 如果有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比较明清 时期和隋唐时期 的对外政策及其 影响,由此你得 到怎样的启示?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课堂小结
夜郎自大的心态 闭关锁国政策 近 代 前 夜 的 危 机
中国的落后
课堂巩固
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B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 以下历史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的是( D ) A.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 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 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 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 的落后。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 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 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 被打垮:在这场战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 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 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 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 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 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 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
18世纪的广州港口
2.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过程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 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清朝: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 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 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 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 贸易。
(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对外开放,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 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 了怎样的启示?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唐朝在 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逐 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 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 统一进行商品贸易。
广东十三行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 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 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清朝唯一开放的海关——广州
广州洋行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广州码头,工人正在忙着装卸洋货
议一议: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 作用。 消极影响:
同学们想一想,老师 讲的是哪个成语典故?
夜郎自大。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
夜郎自大的心态
闭关锁国的政策
中国开始落后
课程标准
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分 析其历史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清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闭关锁国 的政策及其具体表现,认识中国落后的原因。知 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认识闭关锁国政策 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相反却阻碍了中国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
延伸探究
4.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上,吴仪发表了题为 “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 讲。她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 史时期,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更加重 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开 放促改革促发展,把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提高到一个 新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定 不移地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既定基本国策? 提示:结合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和交流带来经济文 化繁荣和发展的结果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造成的恶 果,以及今天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加以说明。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