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设计

文章发表在《煤矿现代化》2010年第4期

摘要本文以兖矿集团周边住宅为例浅谈了分户热计量的采暖系统形式,管材及管道敷设,建筑设计人员配合等方面,为今后住宅的采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兖矿集团住宅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形式设计

0引言

煤炭企业多配有自备电厂,因此在热电联产的前提下,兖矿集团周边的住宅多采用集中供热的形式。这种供暖形式具有污染排放集中处理,能源利用率高,供暖系统稳定等特点,一直都是现代化矿井的基本民生保障之一。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节约能源、改善居住条件等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因为集中供暖也显露出自身的问题,比如:住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温度,住与不住都需要交纳采暖费,这样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住户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对资源也造成一定浪费。现如今,国家规定要逐步实行住宅供暖的分户热计量则大大方便了住户的分层管理和温度调节。

1供暖系统形式

当前的小区住宅形式为多层或高层,而用户购买的则多为其中一层或两层(跃层式),因此在供暖系统形式上多考虑采用水平式。

1)水平单管串联式采暖系统(图一)

这种系统优点是:系统形式简单,局部阻力损失较小。缺点是:当系统串联散热器组数较多时,系统容易出现水平失调,即前段过热而末端过冷现象。

2)水平单管跨越式采暖系统(图二)

这种系统优点是:可以单独调节散热器的流量,来达到室内不同温度的要求,对于一些跃层用户来说,较多的考虑采用这种系统。图二与图一比较,也不难看出,阀门数量增加,局部阻力损失增大,因此需要适当调整散热器的片数。

3)水平放射式采暖系统(图三)

与前两种采暖系统不同,水平放射式采暖系统中增加了分/集水器设备,每组散热器的供水、回水支管均由分/集水器接出。

水平放射式采暖系统在调节方面与水平单管跨越式采暖系统类似,均具有很强的可调节性。不同的是,水平放射式采暖系统的分支管道沿程没有接头,这样减少了渗漏的可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缺点是:因为分支管道比较多,也有可能距离分/集水器较长,因此沿程的热量损失

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这种系统与水平放射式采暖系统类似,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系统所采用的管道应使用国家规定的地暖专用管道,比如:交联聚乙烯管(PE-X)、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SPAP)、聚丁烯管(PB)、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等。

做地暖设计时,除暖通设计人员参与设计外,更要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支持,比如要注意:楼(地)面做法的高度(含绝缘层)不宜小于100mm,楼(地)面做法增加的荷载应根据现浇层厚度及满水管道重量等核算。

2主立管的布置

现如今,一梯两户或者一梯多户的住宅也会配套管道井,或者楼梯间内有管道井,采暖系统的主立管可布置于管道井内。在主立管设计时,通常做法是:在管道井布置供水立管,

在阳台设置回水立管,这样布置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室内管道的环绕长度,以减少管道的沿程热损失,但是热力入口装置不能放在一个检查井内,在小区的室外采暖设计时要考虑多一些。也有的做法是:在卫生间的管道井内布置供水、回水立管,采用这种设计做法时,热力入口装置可以放在一个检查井内,便于物业人员管理。但是因为室内环绕长度增加,给暗敷施工增加难度,沿程热损失也相应增加。

3计量装置

热量表是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积分仪三部分组成。根据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可分为:机械式、超声波是和电磁式三种。机械式造价低,应用最为广泛;超声波式使用寿命较长;电磁式精度高,测量准确,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用热的概念正在转变,“热是商品”正一步步地深入人心。就目前来讲,虽然热没有办法达到像水、电、气那样精确计量,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设计的初衷就是尽量将热公平、合理的分配到每一户,因此在设计初始就要对供暖系统形式的选择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热计量收费的基础。集中供热系统实施分户计量代表了国家对国计民生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代表了暖通技术的发展。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应用,相信会对建筑能耗的节约有着深远的意义。

4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贺平,孙刚.供热工程(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