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蕴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 罗素把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视为哲学的本 质工作。在他看来,每一个哲学问题,当 经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时,就可看出,它 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或者是具 有我们所理解的含义的逻辑问题。
摹状词理论目的
• 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至少有两个目的: • 减少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承诺,澄清有关 “存在”的思想上的混乱; • 解决逻辑中的集合论悖论。 • 关于前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中有过明 确的论述:“像‘美国的现任总统’一类 的短语曾造成很多麻烦
分析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开始从中国文化内核中寻找中国现代社 会中的教育(梁漱溟先生、冯友兰先生都认为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教育在其中扮演着 西方社会中宗教与法律所扮演的角色, 即: 通过教化以求社会的沟通与和谐。 如我国上个世纪的“平民运动改革”“乡村 教育改革” • 对话与多元化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限定摹状词与专名
• 罗素把摹状词分为非限定性摹状词和限定性摹状 词两大类。 • 非限定性摹状词是一个具有“一个如此这般的东 西”(a so and so)这种形式的词组,在英文中 非限定性摹状词是由不定冠词“a(或an)”加 上一个普遍名词构成的 。 • 限定摹状词的语言形式是“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 (the so and so),罗素给出的例子有:“那个戴 铁面具的人”、“那个最后进屋子的人”、“那 个当过教皇的英国人”、“43和34的和”,罗素 用得最多的还是“《威弗利》的作者”和“当今 法国国王”。
分析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影响
• 人们坚信人的理智驾驭着语言,但是语言 反作用于人的理智的观点也是正确的,语 言使哲学与科学复杂起来。-----培根 •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每个词没有固定的意义 他们随用法和语境的变化而不同。 • 如果我们在描述教学目标时用了象“公 正”“美德”“公平”这些词,这反而导 致了目标表述的含糊不清。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探析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探析苏格拉底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便是他提出的摹状词理论,它将文学活动与丰富的情感联系到一起,在他的哲学著作当中也得到相应的探讨。
摹状词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苏格拉底认为,情感可以用词语表达出来,而且理性的行为是由情感驱动的。
从苏格拉底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更好的把握情感,一定要借助于文字来传达当时的情感。
他指出,文字表达的主要功能是唤起情感,正是在这种情感考虑之下,他主张需要做到三件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结构化、调整语言;从历史出发。
究其原因,苏格拉底认为,这三个方面都可以增强人们对摹状词理论的理解。
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来看,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需要掌握可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
苏格拉底力主语言要具有美学性,以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的过程需要教授和承认历史,取经当地的艺术以及文字。
结构化、调整语言则是苏格拉底认为,发表意见时,要结构化、调整语言,用更简洁和更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模糊不清。
因此,更有意义的文字表达才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想要理解特定的文字,一定要有针对历史的认识,而且,要诚实、全面地认知历史,因为人们在面对历史时,才能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有更清晰的认识。
由此,苏格拉底强调从历史要从“大事记”入手,弄清历史上著名文学作品、战争、政治革新、技术发展等重大事件,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文艺作品,把握情感。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摹状词理论的核心思想一直是“尊重人的情感”,他认为,当想要进行有意义的文学创作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情感的重要性,也就是需要对语言的特点和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撰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文章。
罗素摹状词理论哲学问题探讨
罗素摹状词理论哲学问题探讨【摘要】罗素作为分析哲学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哲学家,其为以后诸多哲学家对于摹状词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期能够为现代罗素摹状词在哲学问题研究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罗素;摹状词;理论;哲学问题摹状词作为语言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诞生之初,虽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有诸多学者参与到对于理论讨论之中,但因诸多学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学者对于摹状词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为改变诸多学者的看法的同时,促进摹状词在新时代下的应用,本文将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概述对于罗素摹状词,罗素在进行区分限定的时候,将其划分为限定摹状词与非限定摹状词两大部分。
其中限定摹状词就是指那些具有唯一性的对象(数学中的唯一)所使用的数理逻辑名词,例如世界的最高峰,美国的首府;而非限定摹状词则是指则是指那些不具有唯一性的对象,例如一名歌手、一位诗人、一颗星星诸如此类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非限定摹状词。
二、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问题上个世纪初,西方哲学家将很多哲学问题最终都归结于语言之上,因而诸多哲学家与学者开始对语言的本质及其使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能够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反过来解决哲学问题,而摹状词就是在这一时间段所产生的。
罗素在提出摹状词理论以前,学习并接受了弗雷格的“主谓命题”的一部分看法,但对于弗雷格所提出的专名理论罗素却不认同,并根据自己的异议提出了最开始的摹状词理论,从而为后来的摹状词发展开创了先河。
在罗素提出摹状词以后,哲学家对于那些虚构事物的存在有了新的解决方法。
罗素认为诸如“上帝”“独角兽”“伏羲”之类的虚构事物名词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摹状词。
之所以会提出这样一种看法,罗素主要还是想通过对于多种特征的结合,然后避免这些虚构事物有着实际存在意义。
另外,摹状词还能够解决哲学难题中的排中律问题。
浅谈罗素摹状词理论
现代经济信息浅谈罗素摹状词理论王丽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要:罗素在弗雷格指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指称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
他对专名和摹状词做了严格区分,并认为名称是缩略的摹状词。
而摹状词能够区分为限定性描述和非限定性描述。
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展现了现代逻辑在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中的巨大作用,并且促进了分学哲学的发展。
研究罗素摹状词理论,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罗素;专名;摹状词;指称;意义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362-03罗素(Russell)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数理逻辑的理论运用到研究哲学问题的语言分析中。
1905年罗素的《论指示》(On Denoting)发表在《心灵》Mind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罗素第一次全面地提出摹状词理论,开辟了哲学的里程碑。
他认为弗雷格的专名理论是存在缺陷的,不应该将专名和摹状词一概而论,要对它们严格的加以区分,他把个体词分为专名和摹状词两类,并对摹状词进行了限定摹状词与非限定摹状词的区分。
由此创立了摹状词理论体系,为哲学家们研究指称理论的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促进其理论的发展。
一、罗素指称理论的研究背景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穆勒,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问题做出了研究。
他对专名和通名做了严格的区分,在他看来,专名只有外延,没有内涵,而通名既有内涵又有外延。
在其著作《逻辑体系》中指出:“专名是没有涵义(sense)的,它们指示用它们称呼的个体,但是它们并没有指示蕴涵这些个体具有什么属性。
”①弗雷格不赞成穆勒的摹状词理论,他引进了对表达式的涵义和意谓的区分。
正是由于这种区分,他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名称理论。
弗雷格把专名理解的非常广泛,他认为无论是通常所说的专名、还是摹状词,只要它们指称一个单独的对象,都是专名。
不难看出,他的专名涉及穆勒所称呼的专名和摹状词。
我们能够从《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中清楚地看到他陈述对这种专名理论的陈述:“我称每个代表一个对象的符号为专名。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与专名涵义
推论并非有效式 , 其结论显 然是假的。第 三类难题 是关 于
排 中律的问题。根据排 中律 , A是 B” “ 是真 的或者 “ A不 是
B 是真的 , ” 二者 必居 其一 。这 样 , 或者 “ 在的法 国 国王 是 现 个秃子” 或者“ , 现在 的法 国国王不是个秃 子” 有一真。在 必
21 0 1年 7月
第3 0卷 第 7期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J u a o H i n j n ol eo d c t n o r l f e o g a gC l g f u ai n l i e E o
Jl 2 l l. 0 1 1
V0. 0 No. 13 7
2 世 纪初西 方哲学 研 究发 生 了重 大变 革 , O 哲学 家们 都
利》 的作者 ; 3 乔治 四世要 知道 司各特 是否 是司各 特。这 ()
一
有 了一种共 同的倾 向 , 即认为一切哲 学问题都可 以归 于语言 问题 , 哲学 中很多问题都 是产生 于对 语 言的误 用 , 因此语 言
“
一
、
罗素摹状词理 论的提 出
10 , 95年 罗素在《 学报 发表 了论文《 心》 论指称 》 第 一次 , 系统地提出了他 的“ 摹状 词理 论 ” 而 该理 论 的提 出源 于其 ,
对《 论指称》 文 中所 列举 的三 个 著名 的难 题 的思考 , 一 一 第
个如此这般 的东西 ” as n O , “ 个人 ” “ 只 ( oadS ) 如 一 、一
状词理论研究 , 罗素所 作的摹 状词 逻辑 分析 是十分 精辟 的 , 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中, 数理逻辑 分析方法被运用 到哲学研 究 中, 使得一些长期 困扰哲学 家们 的难题 得 到 了解 决 , 而 从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浅析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浅析作者:孙丽丽罗雅丽伍雅澜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2期摘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分析哲学的经典。
基于对弗雷格对专名的思考,罗素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用摹状词理论解释了语言哲学中的独角兽、同一律和排中律等三大问题,为哲学家研究指称理论提供了基础。
后世学者如斯特劳森、克里普克等质疑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问题的思考。
现阶段,研究者把言语行为、认知语言学等视角引入了摹状词理论的探讨中。
关键词:名称摹状词命题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072-031905年,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罗素在《心灵》(mind)杂志上,发表了《论指谓》(On Denoting)。
(储修伟,2014)这篇文章是他自己最看好的个人哲学论文。
在这篇论文里,他陈述了摹状词理论,论证了该理论的意义,并说明了摹状词逻辑分析对分析知识的作用。
这一理论是根据罗素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所展开的,是分析命题的逻辑形式的有力工具,被视为分析哲学的经典,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语言哲学、逻辑学和形式语义学的主流思想(周允程,2015)。
该理论自提出以来,一些学者如斯特劳森、克里普克对此提出了异议(郭立东,2012),一些学者则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本文拟对罗素的摹状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研究者们对摹状论的质疑,以及摹状论的现状展开探讨。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背景及特征20世纪初,西方哲学产生了一种思潮,把哲学问题归结于语言,因此不少哲学家把关注点转向了语言的本质及语言的使用问题。
其中对简单命题即主谓式命题受到了哲学家的特别关注。
简单命题可以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
前者是对某一对象的性质的阐释,后者是对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阐释。
两个命题都有主谓结构。
弗雷格(G. Frege)根据主谓结构区分了专有名词和概念名词。
其中专有名词和主语对应,表达某个对象,概念词对应的是谓语,表达某个概念。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蕴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蕴曹琪【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0)010【摘要】Russell' s theory of descriptions is to resolve the non-fact entities. He argues for this analysis both directly and by showing that it affords solutions to each of four vexing logical puzzles: the Problem of Ap- parent Reference to Non-existents, the Problem of Negative Existentials, Frege' s Puzzle about Identity, and the Problem of Substitutivity. Even th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name is the central of recognition and its function, which between proper name and description. However, the basis of these distinguish is an explana- tion of the semantic externalism.%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缘于他对迈农伪实体的解决。
然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为四个难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路径,这四个难题分别是:对非存在物的明显指称难题、否定存在难题、弗雷格的同一性疑难以及替换难题。
关于名称的理论研究即使以专名和摹状词的认知及其功能为中心,但两者区分的基础是基于语义外在论的解释。
【总页数】7页(P43-49)【作者】曹琪【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1【相关文献】1.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罗素摹状词理论概述 [J], 原慧2.试论罗素摹状词理论及其对语言哲学的影响 [J], 车峰3.论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及其哲学意蕴 [J], 张远林4.语境在罗素限定摹状词理论中的作用——兼论“限定摹状词”概念 [J], 彭俊5.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义 [J], 孙金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罗素摹状词理论对语言哲学研究之影响
浅谈罗素摹状词理论对语言哲学研究之影响罗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逻辑学上卓越,也对语言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罗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词语分类方法--摹状词,这种方法不仅对逻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语言哲学研究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摹状词是一种描述性词汇,它们可以描述对象或事物的外表或特征,比如“红色”、“大”、“圆形”,但这些词汇本身并不能真正描述对象或事物的本质特征。
罗素认为这种语言现象是源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限制,人类语言无法刻画世界的全部本质特征,因此我们需要使用这些描述性词汇对事物进行描述。
摹状词理论主要是针对语言的描述性部分进行研究的。
在罗素看来,语言是人类思考的重要工具,同时,语言对于知识和思维的组织和表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摹状词在语言的知识表达和语言分析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首先,摹状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概念的构建过程。
在语言中,描述性词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通过使用各种描述词汇来描述并理解世界,人类知识和理解的构建过程也是如此。
摹状词对于概念、范畴以及归纳的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次,摹状词理论的贡献还在于揭示语言表达的一些局限性和缺陷。
摹状词可以描述对象的外表和特征,但并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
这种局限性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和知识构建中。
而诸如逻辑、数学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语言的命题性和功能性来弥补这种不足。
最后,摹状词理论在语言哲学方面也有其重要性。
罗素在《论语言》中提到,语言的结构和性质与人类思维的性质息息相关。
人类思维是语言的主题,而语言只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
通过摹状词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在人类思维中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不仅限于语言的描述性特征。
总的来说,摹状词理论对于语言哲学的研究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它不仅是逻辑学的基础,也为语言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因此,对于语言和语言哲学的学者来说,掌握摹状词理论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罗素摹状词理论探析
罗素摹状词理论探析摘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意义的影响。
罗素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从语言的角度借助逻辑分析解决了三大难题,充分显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值得广大研究者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摹状词理论语言哲学三大难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哲学危机,分析哲学家们纷纷以语言学的对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实现了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
作为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的罗素,他所提倡的逻辑分析方法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难题的范式,被称为“当代哲学的典范”,对语言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探讨其摹状词理论的精妙之处,以揭示罗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并反思该理论的提出所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1 三大难题第一类难题是本体论悖论。
命题中包含着指称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人或物的指谓短语。
如“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当时法国并没有国王。
第二类难题是同一性问题。
将命题中的成分用另一个具有同一指称的成分替换后,命题成了同义语重复。
如“《威弗利》的作者是司各脱”,替换后成了“司各脱是司各脱”,没什么意义。
第三类难题是否定存在句问题。
命题是对一个非实体的否定。
如“金山不存在”,本来“金山”就不存在,如何将该命题变得有意义成了一大难题。
2 罗素对三种解决方案的摒弃针对上述难题,罗素本可以有三种方法解决:(1)主张这些陈述是伪命题,无意义,因为它们没有针对任何实体。
(2)给予非实体一个指称对象,使陈述有意义。
(3)承认可能有一种不真也不假的真命题但上述这些都是简单化的做法,因为如果采取(1)的观点,那么这种做法太过随意,根本没有去思考如何让命题变得有意义,只是不动脑筋地将难题简化并予以排斥;如果采取(2)的观点,其实就是赞成梅农的观点,梅农把指称词语当成命题的真正成分,主张任何指称词语只要在文法上正确,就可以代表一个非语言的对象,即使这个对象并非真实存在[1]。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义之阐释 张远林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意义之阐释张远林发表时间:2018-10-15T09:33:00.047Z 来源:《知识-力量》6中作者:张远林[导读] 在罗素看来,传统哲学家之所以提出诸多似是而非的哲学理论,乃是由于误解了语言的相关用法,被日常语言的表层语法结构误导。
传统哲学家执着于主谓逻辑,将命题语句的语法结构当成命题的本质结构,而在罗素看来,命题的本质结构乃是其深层的逻辑结构,命题的逻辑结构与命题的语法结构并不必然一致,有时二者相符合,有时则不一致,(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海口)摘要:在罗素看来,传统哲学家之所以提出诸多似是而非的哲学理论,乃是由于误解了语言的相关用法,被日常语言的表层语法结构误导。
传统哲学家执着于主谓逻辑,将命题语句的语法结构当成命题的本质结构,而在罗素看来,命题的本质结构乃是其深层的逻辑结构,命题的逻辑结构与命题的语法结构并不必然一致,有时二者相符合,有时则不一致,而往往是不一致的,往往当二者不一致时人们就更易犯语言表达错误。
例如,人们常常以主词的形式宣称不具有现实实存性的事物的存在,从而造成棘手的语义悖论;而且由于我们过于信赖主谓逻辑,就常常难免宣称“某事物存在”,从而视“存在”为主词的一种属性,而在严格的逻辑语句中,专名是不能与“存在”连用的,“存在”确实不是一种性质,它不能在严格的逻辑语句中充当谓词,罗素认为传统哲学之中关于“存在”的大量思辨体系大都犯了将“存在”视作谓词的根本性错误。
在哲学研究与科学探讨中,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关于语言的混乱状况。
关键词:罗素;摹状词;命题函项;分析哲学;逻辑原子主义命题的表层的语法结构常常遮蔽命题的深层逻辑结构,所以命题的逻辑结构常常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通过人工语言对之进行澄清与呈现。
弗雷格、罗素等人创立的数理逻辑正是这样的一种语言,特别是罗素、怀特海的三卷本巨著《数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谓词演算与命题演算系统,第一次为所有数学真理提供了一整套简明符号,于是逻辑可以开始被完整地转化为数学演算和符号演绎,一个关于人工语言的逻辑形式化公理演绎系统被恢弘地构建出来了,语言学、逻辑学、数学推演等等得到了里程碑使得融合。
解读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解读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摘要:“非存在之谜”在哲学的舞台上困扰了哲学家们两千年之久,期间有不少哲学家为解决这一难题作出了努力与尝试,但都无疾而终。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 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 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 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 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
关键词:“非存在之谜”;专名;摹状词1、“罗素“摹状词”产生的缘由首先,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也就是说日常语言的普通句子的主语是否都表示逻辑命题的主项的问题,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金山难题”即“非存在之谜”。
倘若我说“金山不存在。
”倘若有人反问:“不存在的是什么?”我说“那是金山。
”这就似乎把某种存在赋予了金山。
简而言之,我们如何才能用严密的逻辑语言避免上述日常语言把存在性赋予非实在物的尴尬情况?这是面临的难题之一。
其次,同一陈述句的替代原则疑难,也就是关于同一律是否普遍适用的问题。
比如说:“奥巴马是美国现任总统。
”这句话表达了名词“奥巴马”与短语“美国现任总统”的同一性。
既然具有同一性,那么这二者就可以替换,于是原话变成“奥巴马是奥巴马”,变成了同语反复,没有意义。
然而原句是有意义的,它指出了一个事实。
这里的问题何在?第三,罗素企图澄清哲学史上使用“存在”一词时所陷入的混乱和长达数千年的思辨。
过去把“存在”当作谓词,产生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黑格尔式的“存在”—虚无—变化的思辨[1]。
鉴于上述的疑难,罗素创立了摹状词理论,以澄清问题,从而重建逻辑上完全的语言。
2、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主要内容2.1限定摹状词与专名首先专名是简单符号,摹状词是复合符号。
在罗素看来,专名是其构成部分不再是符号的符号,这种符号用来指称一个个体或特殊的东西的,如“司各特”就是用来指称一个具体的人的,是一个人的名字。
专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那个具体对象,知道一个专名的意义就意味着知道它所适用的那个个体,倘若一个人从来没听说过“司各特”这个名字,那他就不可能明白它的意义,因为专名的意义不依赖与其它任何语词的意义[2]。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罗素提出的摹状词(sense data)理论,是他的认知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简而言之,摹状词是指我们在感官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时,所得到的与外界对应的内在感觉或心理状态。
罗素认为,这些摹状词是我们认知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对外界的认知最基本的形式。
首先,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哲学上的一个基本难题,即对外部对象的认知方式。
罗素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到外界物体的本质与存在形态,所有的认知都只是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摹状词作为联系感官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媒介,成为我们认知外界最基本的形式。
其次,摹状词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形而上学上的理论。
罗素认为,摹状词是存在于我们心智中的、彼此独立且不可分割的实体。
也就是说,摹状词代表了人类对外界客观存在的直接体验,而非仅仅是一种由大脑生成的“虚拟现实”。
接下来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摹状词理论的正确性:1. 看到一张红色的苹果,我们会感到红色的视觉摹状词、苹果的形态摹状词、甜味或酸味的味觉摹状词,以及香气的嗅觉摹状词等。
这些摹状词结合起来,构成了我们对苹果的全面认知。
2. 听到一首歌曲,我们会感到节拍的摹状词、歌曲的旋律摹状词、歌词的语言摹状词,以及可能还有人声或乐器的声音摹状词。
这些摹状词的组合,让我们能够对歌曲有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3. 摸到一件丝绸衣物,我们会体验到温度的摹状词、质感的摹状词、重量的摹状词,以及衣物线条和形状的触觉摹状词。
这些摹状词的组合,让我们能够对衣物的质感、形态等方面有直接感受。
4. 品尝一道美食,我们会感受到口感的摹状词、味道的摹状词、香气的摹状词,以及食物颜色和形状的视觉摹状词。
这些摹状词一起作用,让我们对这道美食的口感、味道、香气等方面有全面的认知和感受。
5. 感受到阳光和微风,我们会体验到温度的摹状词、光照的摹状词、风的摹状词以及周围环境的感觉摹状词等。
这些摹状词组成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舒适。
再谈罗素摹状词理论
再谈罗素摹状词理论摘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不定摹状词的消除、限定摹状词的消除以及限定摹状词“初现”和“次现”的区别三大困惑,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受到了哲学界的挑战。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分析哲学以及逻辑哲学的研究提供了范式,这种分析的方法为20世纪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勃勃的驱动力。
关键词:专名;摹状词;指称一、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缘由罗素对哲学本质的看法是摹状词理论提出的重要思想来源。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过去的哲学家不加分析和批判地使用语言来研究哲学,没有注意到语言本身的含混不清之处,往往误用或滥用了语言,因而提出了许多虚假命题或伪命题,最终导致有些哲学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没有一个定论。
罗素也认为哲学是一门关于对我们用以描述世界的语言进行分析的学问,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日常语言的语法形式经常和其逻辑形式是不一致的,把语法范畴和逻辑范畴,甚至本体论范畴混淆在一起就会引起哲学的混乱。
①康德主张:“在我们讨论认识之前需要检查一下我们的认识能力。
”②同样,罗素也主张用一种分析的方法,揭示语言真实的逻辑结构,明确语言要表达的真实目的,解决人们在交流和表达中的误解和混乱,③在讨论哲学之前检查一下我们所使用的工具——语言,因此,为了澄清语言的逻辑结构,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理论。
在罗素之前,弗雷格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
他发现,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法结构并不完全一致。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在弗雷格的成就上对语言进行进一步分析。
罗素从弗雷格那里收获颇丰,他曾说过:“在一切逻辑分析的问题上,我们主要受益于弗雷格。
”罗素对于当代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把逻辑方法应用于哲学分析的经典之作。
④19世纪末,皮亚诺提出,“苏格拉底是不免于死的”和“一切希腊人是不免于死的”这两种形式的命题是有区别的,皮亚诺的这一思想使罗素看到这两种命题具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前者表示一个主词和谓词的关系,后者表示两个谓词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解读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解读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摘要:“非存在之谜"在哲学的舞台上困扰了哲学家们两千年之久,期间有不少哲学家为解决这一难题作出了努力与尝试,但都无疾而终.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 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 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关键词:“非存在之谜”;专名;摹状词1、“罗素“摹状词”产生的缘由首先,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也就是说日常语言的普通句子的主语是否都表示逻辑命题的主项的问题,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金山难题”即“非存在之谜”.倘若我说“金山不存在。
”倘若有人反问:“不存在的是什么?"我说“那是金山."这就似乎把某种存在赋予了金山。
简而言之,我们如何才能用严密的逻辑语言避免上述日常语言把存在性赋予非实在物的尴尬情况?这是面临的难题之一。
其次,同一陈述句的替代原则疑难,也就是关于同一律是否普遍适用的问题.比如说:“奥巴马是美国现任总统。
"这句话表达了名词“奥巴马”与短语“美国现任总统”的同一性。
既然具有同一性,那么这二者就可以替换,于是原话变成“奥巴马是奥巴马",变成了同语反复,没有意义。
然而原句是有意义的,它指出了一个事实.这里的问题何在?第三,罗素企图澄清哲学史上使用“存在”一词时所陷入的混乱和长达数千年的思辨。
过去把“存在”当作谓词,产生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黑格尔式的“存在”—虚无—变化的思辨[1]。
鉴于上述的疑难,罗素创立了摹状词理论,以澄清问题,从而重建逻辑上完全的语言。
2、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主要内容2。
1限定摹状词与专名首先专名是简单符号,摹状词是复合符号。
在罗素看来,专名是其构成部分不再是符号的符号,这种符号用来指称一个个体或特殊的东西的,如“司各特"就是用来指称一个具体的人的,是一个人的名字。
专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那个具体对象,知道一个专名的意义就意味着知道它所适用的那个个体,倘若一个人从来没听说过“司各特”这个名字,那他就不可能明白它的意义,因为专名的意义不依赖与其它任何语词的意义[2]。
浅析分析哲学与罗素摹状词理论
【关键 词 】分析 哲 学 ; 罗素 ;摹 状词 理论
文章编号 : I S S N 1 0 0 6 -6 5 6 X ( 2 0 1 5 ) 0 8 — 0 3 8 3 — 0 1
一
一
个事 物 的 ,它是 来 自于人 的直接 的 感受 ,即罗 素所 说 的亲 知 ,即 分析 哲 学产 生 与 “ 语 言 的转 向 ” 非 限定 摹状 词 )只是一 个不 完全 的 符号 , ~ 分析哲 学是 2 O世 纪西方哲学 中的主要思潮之一 ,发生 于 2 O 世 纪 亲 自感知 到 的 ;摹 状词 ( 初 的英 国剑 桥 ,该世纪 中 叶以后在 美 国等西 方 国家流传 ,在英 语 国 没有 唯 一 的指 称 ,因此不 能 够作 为 主词 出现 ,它 的作 用 和谓 词相 家哲学 界长 期居主 导地位 ,2 O世纪后 半叶 开始走 向衰落 。其形成 是 同 ,只是代 表某种 那个性 质所确 定 的物体 ,而这个 物体是 否在现 实
就 使 得 问题 消 失 了 。 罗素发现 这两者 之 间有着逻 辑上 的重大 区别 ,不 明确做 出这种 区 别会 导致 逻辑 上 的 困难 ,并 引出 哲学 上 的困惑 乃 至谬论 。 (四 )摹 状 词 理 论 适 用 根据摹状 词 理论 ,逻辑 命题 的主项 是专名 的指称 物 ,该指 称物 就 是该专 名 的意义 ;摹 状词 不是专 名 ,而是 一个不 完全 的符号 ,因 此 它不代 表任 何命题 主项 。它 的逻 辑作 用与谓 词一样 ,只是表 示某
综合研 究
商 品与质 量
. 3 理论
袁 佳 龙
(河 南财 经政 法 大学 马克 思主 义 哲 学研 究生 ,河 南 郑 州 4 5O 0 O 0)
论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及其哲学意蕴
新东方》2018年第摘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分析哲学的典型范例,是罗素反复倡导的逻辑(此逻辑即数理逻辑),是哲学的本质的哲学观在具体哲学问题之探讨上的卓越成功。
罗素将逻辑分析方法融会贯通之后用在了对日常语言的严谨分析上,从而成为有力地推动了哲学的语言学哲学的关键性努力之一。
罗素把命题语句之中的不完全的符号称为摹状词,通过把摹状词改写为命题函项的方式而突出日常自然语言的表层语法结构之下更具有本质性意义的逻辑结构,并把被改写之后的摹状词作为非主词成分即谓词,用来表示作为主词的专名的一个性质,最终消除类似于“金山存在”的语义悖论。
另外,罗素的摹状词是基于《数学原则》(1903)与《数学原理》(1910—1913)中的一个完全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系统的,有着坚定的逻辑学基础,不是恣意的且无严格根据的哲学想象,一些评论正是忽略了这点而显得略失妥当。
关键词:罗素;论指称;摹状词;专名;逻辑专名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X (2018)05-0072-07张远林论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及其哲学意蕴收稿日期院2018-10-08作者简介:张远林,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外国哲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①丁子江.罗素与分析哲学———现代西方主导思潮的再审思[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8.②杨睿之.作为哲学的数理逻辑[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8.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1905年,罗素在《心灵》杂志上发表了《论指称》一文,首次严格表述了他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论文集《逻辑与知识》的编者罗伯特·查理斯·马什指出,此文“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是一个里程碑,它再次显示了罗素思想上的革新和惊人的原创性”①。
而罗素在此文中的主要工作,“是其逻辑原子主义构想的一次实践,他关于世界的逻辑原子主义则是其关于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的推广”②。
结合后续的完善,摹状词理论变得越来越完善,成为了罗素本人颇为自得、极为满意的哲学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对象是否具有唯一性这个标准来判断。
众所 周知 ,弗雷 格 先 于 罗素 解 决迈 农 的伪 实体 。虽 然 ,他 区 分 了 “ 涵义 ”和 “ 称 ” 指 ,但 对 于 涵 义 是 什 么 ? 涵义 如何 在 使 用 过 程 中起 作 用 ? 以及 涵 义 如 何 相 等 ?他 并 没 有 说 清 楚 ,他也 没 有 把
2 1 年 第 1 期 02 0 第 3 卷 O ( 总第 17 ) 4期
毕 节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OFBII VERST JEUNI IY
NO.0, 01 1 2 2 Vo . 0 1 3 Ge e a
很显然 ,原命题 中的限定摹状词 “ 住在拐角处 的那位生物化学家” ,通过分析后消失。所以,罗
素 主张 ,例句 中表 面 的单 称词项 “ 在 拐角 处 的那位 女 士 ” 住 ,实 际上根 本 不是 真正 的单 称词 项 ,而 是
关 键词: 摹状词;专名;哲学意蕴
中 图 分 类 号 : 8 B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7 5 (0 2 1- 0 3 0 1 7- 0 9 2 1 )0 0 4- 7
一
、
罗素摹 状词 理论 概述
什么是摹状词?罗素为什么提出摹状词理论?摹状词是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 中的常用语 ,它是
济思维原则 ,其内涵是如果我们能用较少 的对象说 明问题 ,完全没有必要使用较多的对象达到该 目 的。为 了节约时间和精力 ,应该把伪实体这些虚假 的对象用经济学这把剃刀全部剃除 ,即 “ 若无必 要 ,勿增 实体 ” 。这 种原 则对 中世 纪 以后 的整个 西方 哲学 史都 有重 大影 响 。 罗素对 “ 专名 ”和 “ 摹状词 ”作 出了区分 ,这就意味着 ,只有逻辑专名 “ 、“ 这” 那”可以作主 谓句 的真正主语 ,以限定摹状词作主语 的主谓句是种伪装的主谓句 ,可以通过改写使得这种伪装的
个体 。换 言 之 ,它与 三个 支命 题 的合取 式是 语 义等 值 的 。例如 ,“ 在拐 角 处 的那位 女 士是 位生 物化 住
学家” 。根据罗素的分析方法 ,其语义等值于以下三个支命题的合取 :
至 少有 一位女 士住 在 那里 ,并且 ,
至 多有 一位女 士住 在 那里 ,并且 , 如 果谁住 在 那里 ,谁就是 位 生物化 学 家。『 3
“ 专名”和 “ 摹状词”加 以区分。问题 的突破 口 还是得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着手 ,他是最早对摹状词 作出系统研究 的英 国哲学家 ,罗素曾在 10 年 《 95 论指谓》一 文中几乎阐述了关于摹状词的全部思
想。迈农 主张 ,任何名称都有所指 ,并且所 指称 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像 “ 山” 独角兽 ” 金 、“ 、
曹 琪 日
( 西南大 学政 治与 公共 管理 学 院 ,重 庆 40 1) 0 75
摘 要: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 出缘于他对迈农伪 实体 的解决。然而,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为四个 难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路径 , 这四个难题分别是 : 非存在物的明显指称难题、 对 否定存在难题、 弗雷格的
同一性疑难以及替换难题 。关于名称的理论研究即使以专名和摹状词的认知及其功能为 中心, 两者 但 区分的基础是基于语 义外在论 的解释。
用 来 单独 指 称某 对 象 的一 种词 组 ,通 过 对 某事 物 某方 面 特征 的描述 来 指称 该 事 物 。罗素 在论 述摹 状
词理论时,把它分为限定摹状词和非 ( )限定摹状词。所谓的限定摹状词就是形如 “ 不 那个如此这 般的某某” ,比如 ,世界 的最高峰 、《 史记 》的作者 、中国最大 的城市 ,它所指称 的对象具有唯一 性 ;而非限定摹状词是形如 “ 一个某某” ,例如 ,一位作者、一座山峰、一本书等等 ,它所指称的对
式来代替那个确定 的摹状词。这个改写后的句子将充分利用在现代逻辑中的量词 、约束变项 、主 目 和谓 词 函项 之间 的 区别 。[ 2 ”罗素 主 张 ,一个 包含 限定摹 状 词 的主谓 句是 个 简单 的主谓结 构 ,也 可 1 ” 以把它称为直言命题 ( 性质命题 ) ,其主语讨论的是某个个体 ,谓词的作用就是把某种属性归属于该
收稿 日期 : 0 2 0 — 5 2 1— 8 2
作者简介: 曹琪 (9 3 )女 , 1 8一 , 河南濮 阳人 , 西南大学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1 级逻辑学博 士研究生。 01 研究方 向: 逻辑哲学。
・
43 ・
主语 消失 。但 如 何 消除 这 种伪 装 的主 语 呢? 摹状 词 理论 的 主要方 法是改 写 上述 那 种 出现 限 定 的摹 状 词 的句子 ,使 原 句 中的确 定 的摹状 词 ( 此 它 作 为表 面上 是 完全 的 、单 称 的 、指 称性 的表 达式 )在 在 改 写 后 的句子 中不 出现 。这样 做 是为 了揭示 句 子 的真 实逻 辑 形 式 。在 改写 过 程 中 ,我们 用 其他 表 达
“ 上帝” 又圆又方的物体”等虚假对象都有所指。罗素却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依据迈农 的观点 ,那 、“
么 ,我 们 生存 的空 间将 是 一 个 肿 胀 的宇 宙 ,并 且 它 充 满 了 各 种 虚无 的奇 怪 实 体 。对 于类 似 “ 角 独 兽 ”这 样 的奇 怪 实体 ,动物 学 界都 拒 绝 它 的存 在 ,既 然如 此 ,逻 辑 学领 域 同样 不 能承认 。 因此 ,在 分析 讨 论 这些 虚 假对 象 时应 该 秉 承 “ 卡姆 剃 刀 ” 奥 ,也 就是 “ 消除 抽 象 的原 则 ” [或者 说 是一 种 经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