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广泛深入到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也为昆虫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本文详细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昆虫发育生物学、毒力学、免疫学、行为学以及媒介昆虫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并为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字:蛋白质组学;昆虫;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insect research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enomics era, proteomics research has extensive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to all fields.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its theory and technology has bro- ught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entomolog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its application in insect developmental biology, drug mechanics, immunology, behav-

ioral science, vector insects and make prospects for its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proteomics;insect;applcation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计划的逐步成熟,分子水平的实验技术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目前许多物种的基因组已实现成功测序,但简单的DNA序列并不能接受蛋白质的表达,传统的单个蛋白质研究也无法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需求,因此蛋白质组学必将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为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在昆虫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综述,为其以后发展做出新的展望[1-2]。

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和发展

蛋白质组(proteome)这个概念是由Wilkins[3]和Williams等在1994年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的首次提出,该英文词汇由蛋白质的"prote"和基因组的"ome"拼接而成,并最初定义为"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大规模、高通量、系统化的研究某一类型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所有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的新兴学科。虽然基因决定蛋白质的水平,但是基因表达的水平并不能代表细胞内活性蛋白的水平,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对蛋白质翻译和修饰水平等研究的一种补充,是全面了解基因组表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4]。其中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trophoresis,2-DE)凭借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能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与展示的特点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5]。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在昆虫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2]。目前已有4种昆虫的全基因序列先后完成: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6],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7],家蚕Bombyxmori[8],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ifera[9],蛋白质组学在这些模式昆虫中研究也相继开展。

2 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迄今为止,果蝇仍然是真核生物研究所用的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由于它具有遗传背景清晰、周期短、繁殖能力强、行为多样化等特点,成为动物生命活动研究的良好模型。

2.1 昆虫发育生物学上的应用

2000年,果蝇基因组测序完成为果蝇研究开辟了更为广泛的空间,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从复杂基因组序列中测序出编码果蝇蛋白质的全部基因,并且利用芯片等技术对不同的生理状态下果蝇基因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筛查[2-4]。但是,人们也同时意识到,没有对蛋白质水平进行大规模的分析,是无法了解果蝇生命的全过程。

Tian-Ren Lee[10]等人采用蛋白质组技术手段研究了果蝇头部图谱,为了便于比较,建成

交互式数据库系统界面,并分析不同条件下人类疾病的果蝇模型。证实了基本头部蛋白质组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将为进一步阐明生物提供了有效机制,如记忆的形成和神经退行性疾病。2012年,Dorota F. Zielinska[11]等人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N-糖基化位点百分比物之间的进化分歧进行探讨。Rena ? A.S. Robinson[12]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老化过程中,果蝇蛋白质组测量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一方面CK McPhee[13]等人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研究果蝇唾腺细胞死亡的因素以及功能鉴定。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功能正常唾液腺细胞中减少死亡,而在唾液腺细胞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早期异位导致DNA断裂和唾液腺凝结在体内。Najeeb U Siddiqui[14]等学者进一步纯化的原始生殖细胞从果蝇胚胎,其定义和蛋白质转录,并评估了内容,规模和他们的MZT的动态。实现特定类型的转录物编码的蛋白质生物功能群分为九个不同的表达谱,反映在转录协调控制和转录后水平。另一方面,蛋白质组学作为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的蛋白的综合特性,Dariusz Leszczynski[15]等学者,在2013的研究中,提供了对MS-蛋白质组学当前状态的看法,并专注于新兴技术在三个方面:(1)新的仪器分析方法;(2)新的计算方法为肽的识别;(3)无标记定量。这些新兴技术应该成为研究人员试图更好地了解辐射对生物系统的生物效应价值。

此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果蝇以外的其他昆虫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Lvgao Qin[16]等人对鳞翅目蚕蛾科雄性和雌性家蚕中肠中比较并分析了其蛋白质组学成分。Jian-ying Li[17]等学者对家蚕中部丝腺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核糖体合成丝蛋白的生产的重要性。Fan Feng[18]等人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饮食高糖对家蚕中肠生长的抑制作用。Zuoming Nie[19]等学者综合分析表明,赖氨酸乙酰化的普遍功能是由蛋白质乙酰化调控家蚕。Xiao-wu Zhong[20]等人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了家蚕体内的的马氏管。Yan Zhang[21]等学者进一步对家蚕成虫睾丸的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分析。Shao-hua Wang[22]等进一步探讨了定量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家蚕低丝绸生产相关的分子机制的转录组分析。Aijuan Zheng[23]等人初次对意大利蜜蜂蛹头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Yu Fang[24]等进一步对成虫蜜蜂的雄蜂、工蜂和蜂后的触角蛋白质组进行差异比较。Mao Feng[25]等探究了两种不同蜜蜂,东方和西方蜜蜂的血淋巴蛋白质组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生物学差异。

2.2 昆虫遗传学上的应用

在果蝇的遗传分析已广泛用于识别系统的基因在胰岛素和营养控制细胞生长。许多这些基因编码组件胰岛素受体的/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然而,生化环境这种监管体制仍然很差的特点,Timo Glatter[26]等人提出的第一个定量研究的特点,系统的模块化和激素敏感性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的潜在增长控制的动态智能降噪/ TOR途径。应用定量亲和纯化和质谱分析,确定了97个高可信度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58网络组件之间。在所有的相互作用中,发现22%是由胰岛素调节的影响近膜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复合体。Suresh K. Narayanasamy[27]等人研究证实了百草枯和SOD2基因沉默对果蝇的羰基化蛋白的蛋白质有不同的影响。Elaine C. Rettie 1 and Steve Dorus[28]等学者总结精子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并突出表明其精子功能和竞争能力的进化对于新基因创造的重要性。同时还提供了配套的果蝇和小鼠精子蛋白质组之间的整体功能的保护。这种分析揭示了蛋白水解途径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补体和先天免疫系统的蛋白质的存在。Reza Zareie[29]等初步探究了蜜蜂高质量精子长期存活的蛋白质组分。Desalegn Begna[30]等学者通过线粒体蛋白质表达差异对意大利蜜蜂中,蜂王和工蜂幼虫的等级测定。Ting Ji [31]等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在蜜蜂咽下腺活性的蛋白表达差异。

2.3 昆虫免疫学上的应用

全球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果蝇的蜕皮激素信号通路的新因素,蜕皮激素作用被证实的最新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分子遗传工具在果蝇中的应用。Karen A. Sap[32]等人采用一个综合SILAC质谱定量研究全球,一个果蝇动态蛋白质组细胞系,探讨激素信号转导到

特定的细胞反应。2012年,Joseph E. Faust[33]等学者分析了果蝇的蛋白质组鉴定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和平衡以及代谢酶的功能,证实了果蝇利用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PTS)1型系统矩阵蛋白质输入。这项工作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和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在果蝇这种新兴的模式系统的实用性。Yan Zhang[34]等人初步探究了家蚕幼虫血淋巴在蛋白质组中贮藏的养分和相关的免疫蛋白。Sylvie Cornelie[35]等学者通过唾液腺蛋白质组分析揭示了,在不敏感乙酰胆碱酯酶抗冈比亚按蚊按蚊独特蛋白调制。

2.4 昆虫毒理学上的应用

Jiqiao Fan[36]等学者采用毒素处理家蚕血细胞并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一共有47个不同的表达进行检测,并22蛋白在26点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有八个免疫相关蛋白质,其中包括三个下调的蛋白质和五个上调蛋白。He X1[37]等人家探究了蚕细胞(家蚕)在对感染的反应与家蚕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Li M1等学者初步检测了家蚕肠细胞蛋白与传染性软化病病毒基因组RNA的5'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分析。Xiaolong Hu[38]等专家进一步分析了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时蛋白质组学的消化液成分。T. C. Roat[39]等对非洲化蜜蜂脑蛋白质修饰暴露于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氟虫腈中的差异变化。Rongli Li[40]等首次分析了蛋白质的磷酸化、蜜蜂电刺激和毒腺手动提取收集毒液。Cyril Vidau[41]等学者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蜜蜂中肠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关键主要的功能操作。

2.5 昆虫行为学上的应用

行为学概念的提出,为解释昆虫的本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已成为昆虫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将蛋白质技术应用在行为学方面上的研究并不多。30多年来,在果蝇的嗅觉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导致了许多参与记忆形成的基因被发现。据推测,记忆创作涉及的基因组合,通路,和神经回路。Yaoyang Zhang[42]等学者在蛋白水平上检测记忆的形成过程,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差异在不同蛋白的表达及相关途径。数据表明,主要的蛋白表达的变化发生在短-短期记忆(STM)和长期的记忆,只有轻微的变化被发现之间长期记忆(LTM)和抗麻醉记忆(ARM)。Robert Parker[43]等检测到抗寄生螨,螨和中华蜜蜂三者之间社会关系免疫行为在蛋白质组范围的变化。

2.6 媒介昆虫的应用

蚊子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人们寻找和追踪疟疾和其他病原菌传播的重要方法。媒介昆虫中研究最多的是恶性疟原虫的寄主冈比亚按蚊。Dolphine A. Amenya[44]等学者首次通过蛋白质组学揭示冈比亚按蚊蛋壳新的组成部分。K. Hidalgo[45]等在代谢基础上对旱季生存的冈比亚按蚊复合体雌性疟蚊以及生化问题提出新见解。Ubaida Mohien C1[46]等学者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了模型和非测序人类疟疾媒介按蚊。另外Samuel S. C. Rund[47]等人从疟蚊冈比亚按蚊触角蛋白和嗅觉灵敏的日节律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Raghothama Chaerkady[48]进一步对冈比亚按蚊采用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质谱,对其蛋白基因组进行分析。Guido Mastrobuoni[49]对按蚊可溶性嗅蛋白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初步研究。Alexandra Marie[50]研究发现疟蚊的唾液蛋白表达恶性疟原虫感染的野生调制:突出新的抗原肽作为候选人。

3 展望

昆虫种类繁多、生境复杂、生活史多变,在陆生动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其深入地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且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蛋白质组学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为昆虫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将会出现更多技术及学科的交叉,这种交叉是新技术、新方法的活水之源,蛋白质组学技术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交叉,呈现出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模式,将会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前沿。

参考文献:

[1] 刑晓华,杨晓明,徐平.果蝇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3,05(28):715-721.

[2] 陈利珍,梁革梅,吴孔明,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昆虫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 2008,51(8):868

-875.

[3] Wilkins M R, Sanchez J C, Gooley A A, et al. Progress with proteome projects:why all proteins expressed by a

genome should be identified and how to do it[J]. Biotechnol Genet Eng Rev,1966,13:19-50.

[4] 尹稳,伏旭,李平.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4,01(31):32-38.

[5] 胡文霞,陈斌,王林玲,等.双向电泳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科学,2011,01(4):18-22.

[6] Myers EW, Sutton GG, Delcher AL et al. ,2000. A whole-genome assembly of Drosophila. Science,287(5461):

2196-2204.

[7] Holt RA, Subramanian GM, Halpern A et al. ,2002.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malaria mosquito Anopheles

gambiae. Science,298(5591):129-149.

[8] Xia Q, Zhou Z, Lu C et al. ,2004. A draft sequence for the genome of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Bombyx mori)

. Science,306(5703):1937-1940.

[9] Honeybee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2006. Insights into social insects from the genome of the honeyb-

ee Apis mellifeta. Nature,444(7114):931-949.

[10] Tian-Ren Lee, Shun-Hong Huang, Chi-Ching Lee, et al.Proteome reference map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head[J]. Proteomics2012,12:1875-1878.

[11] Dorota F. Zielinska, Florian Gnad, Katharina Schropp, et al.Mapping N-Glycosylation Sites across Seven Evo

-lutionarily Distant Species Reveals a Divergent Substrate Proteome Despitea Common Core Machinery[J]. M

-olecular Cell2012,46:542-548.

[12] Rena A.S. Robinson, John F. Kellie, Thomas C. Kaufman, et al.Insights into aging through measurements of

The Drosophila proteom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J]. Mechanisms of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10,131

:584-590.

[13] CK McPhee, BM Balgley, C Nelson, et al.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that function in Drosophila salivary gland

cell death during development using proteomics[J].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2013,20:218-225.

[14] Najeeb U Siddiqui, Xiao Li, Hua Luo, et al.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 in

Drosophila primordial germ cells[J]. Genome Biology2012,13:R11.

[15] Dariusz Leszczynski, Xiao Li, Hua Luo, et al.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 in

Drosophila primordial germ cells[J]. Genome Biology2012,13:R11.

[16] Lvgao Qin, Haifeng Shi, Hengchuan Xia,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Midgut Proteins From

Male and Female Bombyx mori(Lepidoptera: Bombycidae)[J].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2014:266.

[17] Jian-ying Li, Lu-peng Ye, Jia-qian Che,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silkworm middle silk

gland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ribosome biogenesis in silk protein production[J]. Journal of Proteomics

2015,126:109-120.

[18] Fan Feng, Liang Chen, Chaoqun Lian,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suppressive effects of

dietary high glucose on the midgut growth of silkworm[J]. Journal of Proteomics2014,108:124-132.

[19] Zuoming Nie, Honglin Zhu, Yong Zhou,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prehensive profiling of lysine acetylation suggests the

widespread function is regulated by protein acetylation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J]. Proteomics 2015,

02:1-31.

[20] Xiao-wu Zhong, Yong Zou, Shi-ping Liu, et al.Proteomic-Based Insight into Malpighian Tubule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J]. Proteomics2013,8(9):e75731.

[21] Yan Zhang, Zhaoming Dong, Peiming Gu, et al.Proteomics analysis of adult testis from Bombyx mori[J].

Proteomics2014,14:2345-2349.

[22] Shao-hua Wang, Zheng-ying You, Lu-peng Ye, et al.Low Silk Production in Silkworm Bombyx mori[J].

Proteome2014,13:735-751.

[23] Aijuan Zheng, Jianke Li, Desalegn Begna, et al.Proteomic Analysis of Honeybee ( Apis mellifera L.) Pupae

Head Development[J]. Plos ONE2011,6(5):e20428.

[24] Yu Fang, Feifei Song, Lan Zhang, et al.Differential antennal proteome comparison of adult honeybee drone,

worker and queen (Apis mellifera L.)[J]. SciVerse ScienceDirect2012,75:756-773.

[25] Mao Feng, Feifei Song, Lan Zhang, et al.Hemolymph proteome changes during worker brood development

match the biological divergences between western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and eastern honey bees (Apis

cerana)[J]. SciVerse ScienceDirect2012,75:756-773.

[26] Timo Glatter, Ralf B Schittenhelm, Oliver Rinner, et al.Modularity and hormone sensitivity of th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insulin receptor/target of rapamycin interaction proteome[J].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2011,

7:547.

[27] Suresh K. Narayanasamy, David C. Simpson, Ian Martin, et al.Paraquat exposure and Sod2 knockdown have

dissimilar impacts on th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arbonylated protein proteome[J]. Proteomics2014,14:25

66-2577.

[28] Elaine C. Rettie 1 and Steve Dorus.Drosophila sperm proteome evolution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genomic

approaches[J]. Spermatogenesis2012,3:213-223.

[29] Reza Zareie, Holger Eubel, A. Harvey Millar, et al.Long-Term Survival of High Quality Sperm: Insights into

the Sperm Proteome of the Honeybee Apis mellifera[J]. Proteome2013,12:5180-5188. [30] Desalegn Begna, Yu Fang, Mao Feng, and Jianke LI.Mitochondrial Protein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during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L.) Queen and Worker Larvae Caste Determination[J]. Proteome2011,10:4263-

4280.

[31] Ting Ji, Zhenguo Liu, Jie Shen, et al.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protein expression differences for hypophar

yngeal gland activity in the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J]. Proteomics2014,15:655.

[32] Karen A. Sap, Karel Bezstarosti, Dick H. W. Dekkers, et al.Global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s novel

factors in the ecdysone signaling pathway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J]. Proteomics2015,15:725-738.

[33] Joseph E. Faust, Avani Verma, Chengwei Peng, et al.An inventory of peroxisomal proteins and pathway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J]. Traffic2012,10:1378-1392.

[34] Yan Zhang, Zhaoming Dong, Peiming GU, et al.Proteomics analysis of adult testis from Bombyx mori[J].

Proteomics2014,14:2345-2349.

[35] Sylvie Cornelie, Marie Rossignol, Martial Seveno, et al.Salivary Gland Proteome Analysis Reveals Modul

-ation of Anopheline Unique Proteins in Insensitive Acetylcholinesterase Resistant Anopheles gambiae

Mosquitoes[J]. Proteomics2014,8:e103816.

[36] Jiqiao Fan, Pengfei Han, Xiurun Chen,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Bombyx mori hemocytes

treated with destruxin A.[J]. Proteomics2014,86:33-45.

[37] He X1, Liu H1, Li M1, et al.Proteomic analysis of BmN cells (Bombyx mori)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Nosema bombycis.[J]. Acya Biochim Biophy Sin2014,46:982-900.

[38] Xiaolong Hu, Min Zhu, Simei Wang, et al.Proteomics analysis of digestive juice from silkworm during

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infection[J]. Proteomics2015,40:1-10.

[39] T. C. Roat, L. D. dos Santos, M. S. Palma, et al.Modification of the brain proteome of Africanized honeybees

(Apis mellifera) exposed to a sub-lethal doses of the insecticide fipronil[J]. Ecotoxicology2014,23:1659-1670

[40] Rongli Li, Lan Zhang, Yu Fang, et al.Proteome and phosphoproteome analysis of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venom collected from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manual extraction of the venom gland[J]. Genomics2013,

14:766.

[41] Cyril Vidau, Lan Zhang, Yu Fang, et al.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midguts from Nosema ceranae-

infected honeybees reveals manipulation of key host functions[J]. Genomics2013,14:766. [42] Yaoyang Zhang, Bing Shan, Monica Boyle, et al.Brain Proteome Changes Induced by Olfactory Learning in

Drosophila[J]. Proteome Res2014,13:3763-3770.

[43] Robert Parker, M Marta Guarna, Andony P Melathopoulos, et al.Correlation of proteome-wide changes with

social immunity behaviors provides insight into resistance to the parasitic mite, Varroa destructor, in th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J]. Genome Biology2012,13:R81.

[44] Dolphine A. Amenya, Wayne Chou, Jianyong Li, et al.Proteomics reveals novel components of the Anopheles

gambiae eggshell[J]. J Insect Physiol2010,56(10):1410-1419.

[45] K. Hidalgo, K. Mouline, W. Mamai, et al.Novel insights into the metabolic and biochemical underpinnings

assisting dry-season survival in female malaria mosquitoes of the Anopheles gambiae complex[J].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2014,70:102-116.

[46] Ubaida Mohien C1, Colquhoun DR, Mathias DK, et al.A bio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integrated transcripto

mic and proteomic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model and non-sequenced anopheline vectors of human malaria

parasites[J]. Mol Cell Proteomics2013,12(1):120-31.

[47] Samuel S. C. Rund, Nicolle A. Bonar. Matthew M, Champion, et al.Daily rhythms in antennal protein and

olfactory sensitivity in the malaria mosquito Anopheles gambiae[J]. Scientific Reports2013,3:2949.

[48] Raghothama Chaerkady, Dhanashree S. Kelkar, Babylakshmi Muthusamy, et al.A proteogenomic analysis of

Anopheles gambiae using high-resolution Fourier transform mass spectrometry[J]. Genome Research2011,21

:1872-1881.

[49] Guido Mastrobuoni, Huili Qiao, Immacolata Iovinella, et al.A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of Soluble Olfactory

Proteins in Anopheles gambiae[J]. Plos One2013,11:e75162.

[50] Alexandra Marie, Philippe Holzmuller, Majoline T Tchioffo, et al.Anopheles gambiae salivary protein expre

-ssion modulated by wild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fection: highlighting of new antigenic peptides as Candid

ates of An. gambiae bites[J]. Marie et al. Parasites & Vectors2014,7:599.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1、现代远程教育概念图。 图1

图2 2、立项理由。 资源不够 开展远程教育除构建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网络外,适合学生远程学习的多种媒体学习材料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从试点的情况看,在这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表现在专业很少、课件很少、质量很差、重复开发。可以说,教学资源匮乏是目前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开发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适于网络远程学习及可供全国共享的教学资源,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搞好资源建设要比建立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困难得多。 为了更好地协作和交流,资源建设必须要有统一规划,2000年5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发布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为统一协调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共同的标准。初期为资源建设投资1亿元,包括: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1年年底前,用2000万元建设200门网络课程,这些课程要具有较好的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开放性、共享性;三库建设,即用2000万元建10个左右库(如案例库、素材库、习题与试题库),为学校和教师制作网络课程提供素材;组织开发重重大教育软件,支持高校远程教育发展。当然仅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照“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生学习体系”的目标来说更是相距较远。 这就需要所有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校在教育部的统筹指导下,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中注重做好以下工作:宏观规划分工,由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承担相应的教育资源建设;区域联合优势互补,实现硬件设备和技术资源的共享;重视现有资源的二度开发;不同载体资源相结合开发,多种载体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齐头并进;加强共享合作,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库的最大效益。

蛋白质组学与分析技术1

名词解释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与基因对应的蛋白质组的学科。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个基因组、一种细胞或组织,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双向电泳原理:双向一般是指第一向为等点聚焦(IEF),根据蛋白质等电点进行分离;第二向为SDS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进行分离。 三步纯化策略:第一步粗提,浓缩,稳定蛋白,去除蛋白酶,使用梯度洗脱来增加捕获步骤的速度和容量;第二步中度纯化,去除主要杂质,一般需要连续梯度洗脱; 第三步精纯,最终去除痕量杂质,如目标蛋白的结构变体。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以高压输出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在技术上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克服了经典液相色谱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 长的缺点,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出极限地的特点。 吸附色谱:吸附色谱系色谱法之一种,利用固定相吸附中对物质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吸附色谱的色谱过程是流动相分子与物质分子竞争固定相吸 附中心的过程。 PCR扩增: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复性)及适温延伸等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 基因组文库:基因文库是指整套由基因组DNA片段插入克隆载体获得的分子克隆的总和。 广义的基因文库指来于单个基因组的全部DNA克隆,理想情况下应含有这一 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遗传信息),这种基因文库常通过鸟枪法获得。 狭义的基因文库有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之分。 cDNA文库:按构建基因文库的类似方法对cDNA进行克隆,获得的克隆总称。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叫DNA芯片(DNA chip),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 DNA集微芯片(DNA microchip),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otide array)是一种将核酸分子杂交原理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高新生物技术。将靶标样品核酸或探针中的任一方按阵列形式固定在固相载体(硅片、尼龙膜、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片等)上,另一方用荧光分子标记后,加样至微阵列上杂交,然后用荧光扫描或摄像技术记录,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和表达信息。 基因敲除(gene knock out):又称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是指用外源的DNA与受体细

现代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现代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和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如同工酶电泳、PCR、RFLP、RAPD、核酸序列分析、探针杂交等)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在鉴定害虫抗药性、滞育机制以及昆虫与植物之间关系等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昆虫学;应用 Abstract: Modern biotechnology has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insect taxonomy and ecology of ins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cent year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such as EST isozymes, PCR, RFLP, RAPD, DNAfp nucleic acid sequence analysis and probe hybridization, etc. Modern biological techniques applied in diapause mechanism,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ts and plants, and kin recognition etc. Key words: biotechnology; insect; application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同工酶测定、DNA探针及指纹图谱、RAPD、RFLP、mRNA差异显示和基因测序等多种现代生物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极大地促进了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的发展,使得昆虫分子系统学、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1.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1.1同工酶电泳技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同工酶的研究已成为鉴定物种和种间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分类单元之间的昆虫进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可以利用其生化特征的差异来推测不同分类单元间物种在基因水平上的不同,以此来推断它们的血缘关系和进化地位。邹平等[1]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云南松纵切坑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韩雅莉等[2]对9种蝗虫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发现9种蝗虫都有各自特有的酶带。目前,酯酶同工酶(EST)电泳技术是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研究表明,酯酶同工酶在低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分类鉴别特征,同一属分类阶元中各个种间的酯酶同工酶谱带相似程度明显高于不同属分类阶元之间的相似程度;较高分类阶元之间酯酶同工酶谱带相似程度低于较低分类阶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作业2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2 一、课题一般分为哪些类型?如何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一)课题的类型 按不同的角度分类,一般性的研究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研究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以描述、研究社会现象的具体情况、发现新特点、新规律为目的。它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比较小,层次也比较低。 (2)因果性课题 因果课题是以解释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目的,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难度较大,层次也较高。 (3)预测性课题 是指在清楚社会现象关系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其对实际工作可起指导作用。难度最大,层次最高。 2.按题目的成果分类 (1)理论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等进行分析,探索教育规律、教学方法,解释教学现象的本质。其研究成果一般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2)应用性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其最终成果是对这一问题和困难的具体解决方案或对策。 (3)综合性课题 当一个课题既涉及了理论性又涉及了应用性等多方面,便称之为综合性课题。 3.按题目的性质分类 (1)探索性课题 探索性课题主要是指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尚未涉及的领域或问题,研究成果能填补理论或技术上的空白。 (2)发展性课题 发展性课题是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修正或完善已有理论。 (3)争鸣性课题 争鸣性课题是指针对当前一些众说纷纭,暂无定论的问题的研究,最好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二)如何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要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步骤。 选题的思维策略: ●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 ●教育工作实践中的问题 ●理论学习及查阅研究文献 ●各级政府的教育研究规划 ●借用、移植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 ●与同行切磋讨论 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择及比较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选择及比较 目前研究蛋白组学的主要方法有蛋白质芯片及质谱法,本文将从多方面对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解与比较; 蛋白质芯片(Protein Array) 将大量不同的蛋白质有序地排列、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形成微阵列。利用蛋白质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实现对生物蛋白质分子精准、快速、高通量的检测。 主要类型: ●夹心法芯片(Sandwich-based Array) ●标记法芯片(Label-based Array) ●定量芯片(Quantitative Array) ●半定量芯片(Semi-Quantitative Array) 质谱(Mass Spectrometry) 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测出离子准确质量并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即通过对样品离子质荷比的分析而实现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方法。 主要类型:

●二维电泳+质谱(2D/Mass Spectrometry, MS)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SELDI)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 Protein Array or Mass Spectrometry? 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下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比较与推荐: 1.筛查蛋白组学表达差异 建议选择:RayBiotech(1000个因子的芯片)+质谱 a)不同的方法学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质谱,可以筛查到未知的蛋白,但是对于分子量大、 低丰度的蛋白质,质谱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一定的限制。 b)不同的方法能筛查到的目标不同:根据Proteome Analysis of Human Aqueous Humor 一文中报道,质谱筛查到的差异蛋白集中在小分子与代谢物。而用RayBiotech芯片筛查到的结果,多是集中在细胞因子、趋化、血管、生长等等。 c)质谱筛查到355个蛋白,而RayBiotech抗体芯片也筛查到328个蛋白,且用定量芯片 验证25个蛋白有差异,这些蛋白是质谱找不到的。目前RayBiotech夹心法抗体芯片已经可以检测到1000个蛋白,采用双抗夹心法,尤其是对于低丰度蛋白,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很多的低丰度蛋白是抗体芯片可以检测出来,而质谱检测不到的,且样品不经过变性和前处理,保持天然状态的样品直接检测,对于蛋白的检测准确度高。 d)质谱的重复性一直是质谱工作者纠结的问题,不同操作者的结果,不同样品处理条件, 峰值的偏移等影响因素都会产生大的影响;RayBiotech的夹心法芯片重复性高。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综述摘要 创新中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邓文龙(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本文就创新中药的定义、标准及创新中药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一流的临床疗效或独特的作用机理是创新中药的首要条件,按药物有效成分的有效剂量进行质量控制是创新中药的基础。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段春燕综述,何涛审校 (泸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 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1994年Mac Wilkins与Keith Williams首先提出了蛋白质组学(prot eomics)的概念。依赖于二向电泳、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等多种手段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在肿瘤、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感染性疾病等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从整体的蛋白质水平上,在一个更深入、更贴切生命本质的层次上来探讨和发现生命活动的规律和重要生理、病理现象的本质。 蜂毒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夏隆江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2004级博士生,成都610075)蜂毒是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 abricus等之工蜂尾部蛰刺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淡黄色透明毒液,是具有多种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由多种肽和酶类活性物质组成。它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的作用:蜂毒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其作用类似于组胺,是通过扩血管实现的;同时,蜂毒对心肌具有正性频率和负性肌力作用。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蜂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的作用。3、对血液的作用:蜂毒具有溶血、抗凝血和降低血栓素的作用。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蜂毒可使呼吸加快,大量的蜂毒可导致呼吸肌麻痹。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蜂毒有抗肝纤维化和吸收肝纤维化作用。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蜂毒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7、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蜂毒具有免疫抑制作用。8、抗炎镇痛作用:蜂毒肽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是吲哚美辛的70倍,具有极强的抗炎镇痛效果。另外,蜂毒还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菌等作用。在临床运用方面,临床上蜂毒被广泛地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病、艾滋病、高血压、哮喘、白塞病、寻常型银屑病等,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和临床运用价值。 瘦素的研究现状 龙中奇(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达州635000)本文对瘦素的生物学性质及生理生化功能作一综述。 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唐宗琼(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达州635000)多种因素导致帕金森病(PD)发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学说:1遗传因素学说;环境因素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免疫学说;细胞凋亡学说;o对PD治疗的探索:细胞替代疗法(CRT)治疗PD是目前研究PD的热点,CRT治疗PD的目的是重建纹状体受损的多巴胺(D A)能神经支配,重建脑功能。根据供体的不同,PD的CRT治疗可分为:自体肾上腺髓质移植、同种异体胎脑移植、异种胎脑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肾上腺髓质移植经临床研究证实嗜铬细胞植入脑内后存活率极低,无肯定的治疗作用而已被淘汰。 胃肠肽类激素对摄食活动的调节 孙玉锦(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雅安625000)摄食是复杂的行为,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包括觅食、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摄食是人类以及所有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为机体提供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虽然摄食作用作为一种本能生来即有,但实际上摄食活动是受体内复杂的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的,涉及到神经中枢、传入传出神经以及许多神经递质和激素。本文仅讨论胃肠肽类激素对摄食活动的调节。 将饱食大鼠的血液注入饿鼠血管内,可抑制饿鼠的摄食活动,这个事实提示血液中含有控制摄食的信息。这种信息是什么?推想饥饿使人或动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在食物未完全消化吸收之前,就因产生饱感而停止继续进食,究其原因很可能是食物与胃肠粘膜接触后,引起胃肠肽类激素释放,胃肠肽类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下丘脑,兴奋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VMH),抑制摄食中枢)下丘脑的外侧区(LHA),从而停止摄食。影响摄食活动的胃肠肽类激素较多,但其中只有少数胃肠肽类激素对摄食调节有生理意义,大多数胃肠肽类激素需要给予药理剂量才对摄食活动发生影响。本文介绍了体内多种胃肠肽类激素:胆囊收缩素、阿片肽、铃蟾肽、胰高糖素、胰岛素、酪神经肽、胃动素、甘丙素、生长抑素、雨蛙肽等对摄食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目前对它们作用的许多环节还不完全清楚,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摄食有关的许多问题将会逐渐得到阐明。 实验研究摘要 松龄血脉康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初探(摘要) 万莉红,熊文碧,朱玲,刘蓉,谢芬,刘嘉琴,周黎明*,李崇前1,张顺华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1成都康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四川成都610036)目的:探讨中药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是否具有降压作用,并初步探讨起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模型组、卡托普利组、Vc 组、松龄血脉康胶囊组四组,并设立正常血压大鼠(WKY)15只作为对照组,用BP2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试验前测定各组动物的基础血压。(1)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卡托普利12.5mg#kg-1、Vc50mg#kg-1、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750mg#kg-1灌胃,每日一 133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3)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期末复习版)

教育技术许研究方法基础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本章重点: 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概念 2.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4.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特点: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研究对象: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和工具。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1、程序化 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2、客观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重视科学事实的搜集。 3、数量化 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收集具有数量特征的资料数据,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资料的记录、呈现、分析和处理。(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理论方法、经验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 1.经验方法之文献研究法 有关专业文摘、索引、工具书、光盘及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等文献的检索以及鉴别文献真伪、发挥文献价值与创造性地利用文献的方法。 2.经验方法之社会调查法 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从中获得来自社会系统各要素和结构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 3.经验方法之实地观察法 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4.经验方法之实验研究法

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 A.理论方法之数学方法 忽略研究对象的其他特征,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化的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说明,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结果。 B.理论方法之思维方法 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综合等。 (I).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为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就是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研究活动的过程和资源为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科学事实、探索规律,建立系统理论,以期能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 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 2、探求科学规律 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五)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2、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 3、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 4、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 (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 本章重点: 1.研究假设的建立 2. 研究变量的确定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的撰写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 科学研究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研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完整解决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完整解决方案 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蛋白质,蛋白质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砖块”角色,随着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入尾声,一个以蛋白质和药物基因学为研究重点的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蛋白质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然而,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非常费时,目前测定蛋白质的技术远远落后于破译基因组的工具,最好的实验室每天只能分离和识别出100种蛋白质。据估计,人体内可能有几十万种蛋白质,这大概需要10年时间进行识别。 为了加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程,以专业生产蛋白质组学研究设备而著称的美国Genomic Solution Inc.公司开发了完整的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由一系列机械手臂与软件,并结合了二维电泳实验设备与质谱仪,可以进行高效、自动化且具重复性的试验分析。在Genomic solution值得信赖的技术平台上,你的研究工作将更富成效,重复性更好。在这一整套Investigator平台上,各仪器之间配合无隙,由于它的整合性及标准性,使得研究进程大大加快,原来需要9—12个月才能获得数据结果发表的时间减少到9—12周。这套完整的系统具备蛋白质组研究所需的众多功能:2-D电泳、图像获取、2-D胶分析、蛋白样品切割、蛋白消化、MALDI样品准备、消化及点样、数据分析整合,再加上制备好的胶、试剂及附件,使研究工作可以立即展开。此套设备为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利器,大大加速了蛋白质分离和鉴定的速度。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2-D电泳系统(Investigator? 2-D Electophoresis System) 该系统主要进行2D PAGE第一向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和第二向SDS-PAGE电泳,设备包括2-D电泳系统所需的各种设备,如pHaser?(IPG胶条电泳)、管状制胶设备、二维电泳装置、电源设备、半导体冷却器及各种相关的蛋白纯化试剂盒。 产品特征: * 提供2D PAGE电泳所需的各种设备,使电泳更加简便,大大节约研究时间 * 高分辨率:有效的第一向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和23cm X 23cm第二向SDS-PAGE大面积板胶提供清晰的电泳图像,有效提高单体、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的分离 * 大容量:可同时容纳15块1mm一维管状胶,或8块2-3mm管状胶;10块IPG胶条和10块二维电泳板胶 * 灵活性:该系统用于管状胶、IPG 胶条、预制胶、自制胶和SDS PAGE胶使用 * 恒温:高效的半导体制冷装置保证电泳体系温度恒定,温度变化< 0.5℃ * 专门为高分辨率2D PAGE而设计的电源系统 * 提供超纯的相关化学试剂和药品

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6期 79 一间不了解,往往会错过报名时间而与心仪的证书擦肩 而过.2.4一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据调查,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并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对本专业的学习比较浅显,缺乏实践.对自身未来就业感到十分迷茫,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知之甚少.这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就会对学生考取证书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2.5一学生的考证成本较大 大学生目前的考证方式主要有两种:自学和报班.报班的话,费用和时间成本会较高.且社会上的考证机构参差不齐,学生较难判断.自学的话,难度较大.时间成本会更高.学生考取证书所付出的精力会更多.这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可能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且社会上考取证书的参考资料品质不一.学生难以判断选择最适合的考证资料. 3一考证问题相应的对策 3.1一学生角度对策 (1)理性考证,切忌盲目跟风,证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分析自己所在的专业,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合理的安排考证和学校课程的时间,千万不要忽略学校授予的专业知识.证书或许能为你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但真正让你立足于社会的是自身的能力,保持理智,不可本末倒置. (2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选择能帮助到自己的证书,同时观察市场行情和国家形势,选择恰当的目标和时机去考取证书. (3)在考取证书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该证书的详细信息,如考证费用二难易程度等,考取好的二知名度高的证书往往代表着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二金钱和精力,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证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选择培训机构的适合,一定要选择权威的二正式的机构,切勿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3.2一学校角度对策 (1 )应帮助同学们建立起正确的三观二就业观,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就应设立相应的讲座和课堂,为同学们讲解关于以后踏入社会的相关知识,培养大家独立二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校内设立与考证相关的导师机构,为同学们考证排忧解难,给出建议,避免学生盲目跟风,为考证不顾学业.同时要适当的疏导同学,避免对学习和就业产生过多的压力. (3 )学校需要做好一个合理引导的角色,应当不断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明确的职业规划,端正考证动机,摒弃不良的考证心态,妥善处理好在校学习与考证学习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只有扎实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才会使自己终生获益.3.3一社会角度对策 (1 )用人单位应该完善用人的标准和要求,不以证书的数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用人标准和要求应多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 )国家对于各种证书的认证要严格,对于各种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清理,不合法的要坚决取缔,考证不能成为不良居心的人利用应试考试赚取钱财的手段.同时加强考场管理,坚决反对作弊等现象的发生,为考证提供一个可信的平台,树立证书的权威性. (3)政府要做好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合作平台,保证人尽其用.优秀的大学生是社会紧缺的人力资源,为了避免这一人力资源的浪费,搭建企业与学校直接对接的桥梁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为企业寻找需求的人才的同时,给予大学生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关化少.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特点二价值与理论期待[J ].北京教育,2015,(05).[2]舒程. 考证热 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 ]. 赤峰学院学报,2017,(02). [3]费芳.大学生 考证热 亟需正确引导[J ].湘声报,2015,(01). [4]李晓娜.大学生 考证热 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 经济研究导刊,2014,(24). 蛋白质组学及其应用研究 魏东阳 (宝鸡中学,陕西宝鸡721000 )摘一要:蛋白质组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 i l k i n s 和W i l l i a m s 于1994年提出, 细胞二组织或者机体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就称为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一个研究蛋白质组及大范围蛋白质的分离二分析二应用的学科.它不同于传统的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单个蛋白质或某一类蛋白,而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体系内全部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随着学科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并研究蛋白组学在生物医学二转基因技术二生物制药技术等领域的. 关键词: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F 24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16.034一一蛋白质组(P r o t e o m e )是由蛋白质(P r o t e i n )和基因组(g e n o m i c )两个词的组合而来,是指生命体(包括细胞二组织等)的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其主 要研究内容就是能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表 达二翻译后的修饰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来了解蛋白质参与细胞二人体代谢及其他生命

昆虫行为的研究和展望

吴昊 水产动物医学关键词:昆虫;行为;习性

摘要 昆虫行为一词有双层含意。一层含意是指昆虫的爬行、飞翔、寻找寄主、追逐异性、以及筑巢育幼等各项简单的动作和整套的行动。另一层含意是指涉及上述现象的自然科学。这门科学掌握的任务是阐明昆虫对于来自体内的或体外的各种刺激,在行动上的反应。它虽然兴起得比较早,间题又是最生动醒目的自然现象,但它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深度是不相称的。许多近代的仪器设备,在这个领域内目前尚无用武之地。因为内容过于广泛,这篇文章只能介绍一下,对于昆虫的行为,大体上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索。本文论述了昆虫行为学不同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昆虫取食行为、昆虫生殖行为、昆虫通讯行为、昆虫防御行为。并对昆虫行为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昆虫;行为;习性

引言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就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欧洲的一些动物行为学家对动物行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动物行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关的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动物行为学已成为生物学中极为活跃和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论述了昆虫行为学不同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昆虫取食行为、昆虫生殖行为、昆虫通讯行为、昆虫防御行为。并对昆虫行为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昆虫取食行为 昆虫的取食行为是指昆虫在食物上所进行的摄取食物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一般同种昆虫个体的取食行为表现出相似的和种所特有的固定模式。 1.1昆虫取食行为的特征纪录和描述 对昆虫取食行为的特征的纪录和描述最终有可能揭示昆虫食性的秘密,从而为人为地干扰害虫对寄主植物种类或取食部位的选择,设计害虫综合防治的新方法提供线索。刘芳雨闭对荔枝蜻在越冬前和产卵期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在荔枝蜷产卵期,分析了寄主植物不同枝叶的含水量、主要营养成分和组织结构,揭示了荔枝蜻的食性秘密,为更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吴佳教圈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开展研究,探讨取食道长度与幼虫分龄的关系,为美洲斑潜蝇的测报调查和防治适期研究提供了依据。周荣困研究了椰心叶甲幼虫、成虫的取食行为、危害状以及对几种主要寄主的危害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取食面积与椰心叶甲幼虫龄期间关系的模型。 1.2影响昆虫取食行为的因素 昆虫在对寄主定向及回避不适宜植物过程中,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起了主导作用,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依赖于灵敏的感觉作用,对不同种类植物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能准确识别,并借助这种信号刺激来完成其对寄主的选择,一种昆虫如对某种植物所形成的次生物质不能适应,便不能以这种植物为食,更不会产卵于这种植物上,因此,利用非寄主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来干扰、迷惑害虫对其寄主植物及产卵场所的选择,可成为害虫控制的一种新手段.赵辉川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对5种非寄主植物挥发油的嗅觉反应,并进一步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进展评述 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刘新1,2 应万涛1,2 钱小红1,23 (1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850;2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北京 102206) 摘 要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指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正常和病理情况下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表达变化,以期发现具有重要功能的生物标识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近年来它正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有多种,本文就最近几年来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体内代谢标记技术和体外化学标记技术)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稳定同位素标记 体内代谢标记 体外化学标记 Application of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in Comparative Proteomics Liu X in1,2,Y ing Wantao1,2,Qian X iaohong1,23 (1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Beijing100850; 2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2206) Abstract C omparative proteomics is the research of protein expression changing between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ell or tissue on the proteome level.P otential biomarkers w ould be discovered from the research by comparative proteomics, which will be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diseases.In the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becoming the hot spot of the proteomics research and many strategies used in comparative proteomics have been developed.During those approaches,the strategies based on stable is otopic labeling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and lots of success ful applications have been reported.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radioactive is otope labeling method,stable is otope labeling technique was not radioactiv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Metabolic labeling in viv o and chemical labeling in vitro are tw o parts of stable is otope labeling technique,which both have vario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stable is otope labeling technique in comparative proteomics. K ey w ords C omparative proteomics,S table is otope labeling,Metabolic labeling in viv o,Chemical labeling in vitro 随着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的公布,基因组功能的阐明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一项极重要的任务[1]。蛋白质是基因的最终产物同时也是基因功能的最终执行体,因而人类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有待于在蛋白水平上揭示。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的是分离和鉴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组是相对稳定的,而蛋白表达是高度动态变化的,并且具有严格调控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2]。为了研究生物体在不同状态下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比较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即在蛋白组学水平上,研究在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或受到不同的外部环境刺激下,或在突变等因素影响下,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情况,以期发现生物体内关键的调控分子及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最终为疾病的防诊治、新型疫苗的研发等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研究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基因表达检测技术,如微阵列法[3]、DNA(脱氧核糖核酸)芯片法[4]等曾被广泛使用。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mRNA(信使核糖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 刘新 男,27岁,博士生,现从事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3联系人,E2mail:qianxh1@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25056.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5019、205050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 B518707)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H030230280190)资助项目 2006207220收稿,2006209221接受

人工巢穴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_黄敦元

人工巢穴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黄敦元1,朱朝东2*,肖忠优1,黄名广1,胡冬南 3 (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3.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人工巢穴(trap -nesting )技术是野生独栖性蜜蜂、胡蜂类群的野外研究重要方法之一。人工利用钻有巢孔的木头,纸或塑料管,成捆的芦苇或竹茎的节间制成的巢穴均能很好的诱集到大量洞穴野生蜜蜂类群。该文介绍了人工巢穴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巢穴;昆虫学中图分类号S763.43;Q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10-05974-02Application of Trap-nesting Technique in the Research of Entomology HUANG Dun-yuan et al (Jiangx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The trap-nesting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field survey of wild single-dwelling bees and wasps.The cavity-nesting wasps and bees could be trapped with drilled wooden blocks ,paper or plastic tubes ,bundles of reed internodes and bamboo stems.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p-nesting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tomology research. Key words Trap-nesting ;Entomology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GJJ10228);江西省教育 厅科学技术项目(GJJ10663);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作者简介黄敦元(1974-),男,安徽桐城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经济林 栽培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huangdunyuan@126.com 。*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传粉生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1-12-28在约26000种已经准确鉴定的膜翅目蜂类中,约有90%属于独栖蜂类 [1] 。鉴于这些独栖蜂类一般喜欢在中空 的植物茎、枯死树干和枝条上的空洞等自然空穴的基础上修缮而构成自己的巢穴[2-3]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诸 多学者就开始利用巢管(trap-nesting )收集野生独栖蜂类 [2,4-6]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经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昆 虫学野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用于膜翅目蜂类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膜翅目新物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野外收集可利用的野生蜜蜂类群(包括wild bees 和wasps ), 收集并放养对农作物虫害有一定捕食作用的野生胡蜂类群,以及收集并放养对经济作物传粉有益的野生蜜蜂类群。另外,还可以利用巢管来研究野生蜂类对应寄生蜂(蝇)的种类、寄生率等相关生物学特性。1 人工巢穴技术的基本原理 人工巢穴(trap-nesting )技术是人为利用芦苇、纸筒、竹子等材料制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巢管, 整理成捆并装入塑料容器、木箱等制成巢箱;或是通过直接在木头上钻注不同直径、不同深度的巢孔来诱集野生蜂类资源及其寄生蜂资源的一种方法 [7-10] 。研究发现,人工巢穴需要放置在开阔向 阳的地方且巢口的方向一般是东南或西南方向, 巢管放置的高度要根据研究样地的林相来确定,一般距离地面1 2m 不等 [7] 。常用的巢管长度为12 20cm ,直径为2 10 mm [11]。巢管放置在野外后每隔2周或1个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时,取出筑巢的巢管。一般可以根据巢管口是否有堵塞物来区别是否筑巢, 常见的巢管堵塞物有泥土、枯草、枯叶和植物油脂等。在巢箱中应立即添补相同数目和规格的巢 管。有蜂类筑巢的巢管带回实验室加以解剖,观察其中的蜂类和寄生蜂种类。如果是卵和幼虫, 则需要用透明玻璃(纸)覆盖并用绝缘胶带径向缠绕以覆盖裂缝。巢口套网(1mm ),以便诱捕尽量多的成虫,并防止其在晚秋的温暖时期、冬天或早春羽化成虫的逃逸。期间,要透过玻璃观察、拍照并记录下卵(幼虫)的发育过程,及时收集套袋中的成虫并制作成标本以备鉴定。2 人工巢穴技术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1967年,Karl 首次观察发现野生膜翅目的蜂类喜欢利用在中空的植物茎、枯死树干及枝条上的空洞等自然空穴来筑巢, 并尝试利用巢管收集野生膜翅目蜂类[7] 。随后,该技术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而日臻成熟。该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巢管选择的材料日渐多样化且有产业化的趋势,巢管野外放置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等。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1 野外标本的采集 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常用方法有扫 网采集。扫网是昆虫采集最常用的方法,简单易行,采集标本数目大,范围广,适用野外大范围采集调查。然而,扫网采集时不可避免地将标本和杂草混在一起,容易损坏标本。此外, 在室内挑选标本比较费时,扫网采集容易损坏昆虫的翅膀。扫网采集也无法确定寄生蜂与寄主的关系,这是扫网采集最大的缺陷 [12] 。黄盘诱集器是根据许多昆虫具有趋向黄 色的习性而设计的一种诱集工具, 可以长期在野外诱集,对那些活动季节短、数目稀少的类群更佳。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了解寄生蜂与寄主的关系,对于活动范围离地面较高的类群也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黄盘中常采用水等液态物质,容易损坏标本结构。马氏诱集器是Malaise 于1937年发明的一种昆虫采集装置。多年来,经过许多昆虫学家使用和改进, 该装置现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昆虫诱集工具,被运用于广泛采集昆虫标本,也可以用于农林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监测。人工巢穴(trap-nesting )技术,是Karl 于1967年 责任编辑张明明责任校对卢瑶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10):5974-5975,5977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 1.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收集与分析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证明或证伪),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 性的认识活动。 ●总结:追求知识或解决问题的一项系列活动。 2.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揭示和发现教育技术中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 ●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技术中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加工、整理,从而找出正确地 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 ●有助于我们把概念、规律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严密的知识系统,从而能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释、 控制和预测。 3. 科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 ●理论指导(研究的理论基础); ●实际问题(研究的对象,通常以现象的形式存在); ●假设(对问题所做的假想性的回答); ●方法(途径); ●数据(材料); ●分析(寻找原因和规律); ●结论(研究结果)。 4. 科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5. 研究的分类 ●按照研究的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研究的容分类:基础研究(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层次)和应用研究(包含:宏观、中观 和微观三种层次) ●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 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定量研究侧 重于、且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