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及其思想道德修养的现代价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食欲,很难说谁的食欲是善的,谁的食欲是恶的,只是满 足食欲的方式和行为才有ຫໍສະໝຸດ Baidu恶之分。
(三)孟荀的人性论,对现今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与 实践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 一切的,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 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 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 伪”, “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关 于性善、性恶的学说。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 为代表的“性恶论”。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之一。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 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孟子、荀子的人性论,谁对谁错,众 说纷纭。笔者以为,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人性论,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 不能全盘否定,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出那些带 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成 分、特别是那些对我们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仍然具有借鉴意 义的积极内容。
摘 要: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人性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出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 弘扬优良的成分、特别是那些对我们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关键词:性 善 ;性 恶 ;孟 子 ;荀 子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9-0054-03
(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长短,又 相互补充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孟轲的 “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各有长短,又相互补充。孟子把 人的善性看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每个人天 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满 街都是圣人,那还需要制度吗?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 先天就有的,这本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 或人性恶的根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一 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 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有些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必须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人性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 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 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 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 人的本质是从人的本质属性中揭示出来的、能够把人 同动物区别开来的质的内在规定性,是对人的各种属性的
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荀子·儒 效》:“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 圣。”“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 有也,然而可为也。”伪(为)是涵育仁义、消化性情的关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 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荀子说“:小人可以 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 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 与不为。《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 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 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为),不舍于 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 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 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 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 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4]有了“为”的 概念以后,“性”之“恶”的情况就得到了淡化,以至于在《荀 子·礼论》中,“性”与“为”趋向于一致,即“性伪合”。“性伪 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方法上“,学”是方法 和途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积善 成德,圣心备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其二,荀子往往将礼仪并称,对礼学有着重要的阐述,“性伪 合”表现在具体内容就是礼。[5]
一、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一)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 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 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人们生 存环境的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 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 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 人性的善良好像水性一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 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 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 心”既然是人本来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 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 - 54 -
吕思勉先生说:“荀子最为后人所诋訾者,为其言性恶。 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伪非伪 饰之谓,即今之为字。荀子谓‘人性恶,其善者伪’,乃谓人之 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于修为耳。故其言曰:‘涂之人 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之能为禹,则未必然也。’夫孟子谓性 善,亦不过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耳。”(见吕思勉《先秦学术概 论》下编第二章《儒家》第四节《孟子》)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 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 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谓“性”即“不可学、不 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即天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 者谓之伪。”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即后天的努力、环境 和教育。
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有属性和一 般特点。一般来说,人具有三大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和精神属性。人性,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性是与兽性相 对立的概念。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相 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在人身上既有一般动物所共有的 自然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人的自然属性虽然在本 质上属于动物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在表现形式上,也就是满 足各种自然欲望的具体方式上,人与动物又有着根本的区 别。人不仅仅是出于本能,而且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 约。人不仅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在劳动和生活交 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 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属性。人 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所谓道德性,就是 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和处理各种关系时,能够遵循一定 的道德准则,用道德标准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具有追 求善与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们平时说某人缺乏人 性、没有人性,实际上主要是指他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处理某 种关系时缺乏道德,不讲道德。这里,道德性与人性是等同 的。[1]
第 31 卷 第 9 期 2010 年 9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1 No.9 Sep.2010
正确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
及其思想道德修养的现代价值
姚景贤
(赤峰学院 社会科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说,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归结为儒家“仁”的理想和“求”与 “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2]。所
不同的是,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道德 性的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荀子“性恶 论”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 后天的学习和社会道德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强调了后天 社会教化,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不论是自我道德修养,还是 后天社会道德教化,对人性的形成和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这对现今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 一种人性的修炼,就是通过对人性的扬善抑恶,使人向真、 善、美的方面发展,造就和培养完满的人性和人格。
- 55 -
人。《荀子·劝学》)主旨在劝人努力提升道德,努力学习。荀 子之学,以礼为归。他所论的学,是指为士、为君子、为圣人 之学,他特别强调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积善成德,培养道 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荀子在《修身》篇中强调修身的重要 性,指出修身养性是关系到个人安危、国家存亡的大事。指 出君子有所谓“遍善制度”,即无往而不善之道,用此可治气 养身,可修身自强,其功勘称重大,这“遍善制度”就是礼。最 后指出,具备了道德修养的人,就能够做到骄富贵、重道义、 轻王公,走遍天下而受人尊重,并获得上天的福佑[3]。
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 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 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主要倡导者是战国后 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 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结果。 荀子认为,人性之所以生来是恶的,是由人性本身决定的。 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所 以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 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凡人有所一同”。所有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 就是人性。“好利”,是喜爱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 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一样 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起源,所以“生 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 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 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 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 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 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 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 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 “禽兽有父子, 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 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 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 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见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个脱离 了人的社会性、断绝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是很难称其为人 的,印度的狼孩就是这种人形动物的极端表现。
荀子认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 涉。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应 该由人自己承当,“天”也同样不可以干预人事。“伪(为)”、 “虑”、“学”、 “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终强调的部分。荀子 著《劝学》、《修身》诸篇,并以此作为《荀子》全书的开始,意 义在于揭示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完全取决于
(三)孟荀的人性论,对现今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与 实践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 一切的,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 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 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 伪”, “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关 于性善、性恶的学说。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 为代表的“性恶论”。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之一。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 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孟子、荀子的人性论,谁对谁错,众 说纷纭。笔者以为,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人性论,必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 不能全盘否定,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出那些带 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成 分、特别是那些对我们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仍然具有借鉴意 义的积极内容。
摘 要: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人性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出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 弘扬优良的成分、特别是那些对我们今天思想道德修养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关键词:性 善 ;性 恶 ;孟 子 ;荀 子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9-0054-03
(二)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长短,又 相互补充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孟轲的 “性善论”和荀况的“性恶论”各有长短,又相互补充。孟子把 人的善性看成是先天就有的,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每个人天 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满 街都是圣人,那还需要制度吗?荀子把人的自然欲望说成是 先天就有的,这本来符合实际,但把人的自然欲望当作人性 或人性恶的根源,这就不科学了。人的自然欲望同动物一 样,都是出于本能,是动物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人性,或者说 不是人性的本质方面。况且有些自然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必须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及人性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思想家,由于他们从历史唯心 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 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 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 人的本质是从人的本质属性中揭示出来的、能够把人 同动物区别开来的质的内在规定性,是对人的各种属性的
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荀子·儒 效》:“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 圣。”“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 有也,然而可为也。”伪(为)是涵育仁义、消化性情的关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 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荀子说“:小人可以 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 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 与不为。《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 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 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为),不舍于 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 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本不怎样恶,不加以节制才乱,才 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 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 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4]有了“为”的 概念以后,“性”之“恶”的情况就得到了淡化,以至于在《荀 子·礼论》中,“性”与“为”趋向于一致,即“性伪合”。“性伪 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方法上“,学”是方法 和途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积善 成德,圣心备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其二,荀子往往将礼仪并称,对礼学有着重要的阐述,“性伪 合”表现在具体内容就是礼。[5]
一、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一)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前两句是孟子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 善,言必称尧舜。”后两句是孔子的观点,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四句话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人生来的本性就 是善良的,并且人与人之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人们生 存环境的不同,差距就拉开了,有的成了圣人君子,有的成 了乡愿小人。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倡导者,他说“:人性之 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 人性的善良好像水性一样总是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 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那么人性就固 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 心”既然是人本来就有的,所以又叫“四端”。端是端倪、萌芽 的意思。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的任务 - 54 -
吕思勉先生说:“荀子最为后人所诋訾者,为其言性恶。 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伪非伪 饰之谓,即今之为字。荀子谓‘人性恶,其善者伪’,乃谓人之 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于修为耳。故其言曰:‘涂之人 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之能为禹,则未必然也。’夫孟子谓性 善,亦不过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耳。”(见吕思勉《先秦学术概 论》下编第二章《儒家》第四节《孟子》)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 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 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谓“性”即“不可学、不 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即天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 者谓之伪。”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即后天的努力、环境 和教育。
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有属性和一 般特点。一般来说,人具有三大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和精神属性。人性,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性是与兽性相 对立的概念。首先,人性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相 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性。在人身上既有一般动物所共有的 自然属性,如食欲、性欲、生存欲等。人的自然属性虽然在本 质上属于动物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在表现形式上,也就是满 足各种自然欲望的具体方式上,人与动物又有着根本的区 别。人不仅仅是出于本能,而且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 约。人不仅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在劳动和生活交 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 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属性。人 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所谓道德性,就是 指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和处理各种关系时,能够遵循一定 的道德准则,用道德标准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具有追 求善与美、塑造崇高人格的特性。我们平时说某人缺乏人 性、没有人性,实际上主要是指他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处理某 种关系时缺乏道德,不讲道德。这里,道德性与人性是等同 的。[1]
第 31 卷 第 9 期 2010 年 9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1 No.9 Sep.2010
正确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
及其思想道德修养的现代价值
姚景贤
(赤峰学院 社会科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说,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归结为儒家“仁”的理想和“求”与 “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2]。所
不同的是,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道德 性的一面,为善要靠后天对善性的发掘、养成。荀子“性恶 论”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一面,认为人要弃恶从善,必须靠 后天的学习和社会道德教化、法律和制度约束,强调了后天 社会教化,也有一定积极意义。不论是自我道德修养,还是 后天社会道德教化,对人性的形成和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这对现今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 一种人性的修炼,就是通过对人性的扬善抑恶,使人向真、 善、美的方面发展,造就和培养完满的人性和人格。
- 55 -
人。《荀子·劝学》)主旨在劝人努力提升道德,努力学习。荀 子之学,以礼为归。他所论的学,是指为士、为君子、为圣人 之学,他特别强调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积善成德,培养道 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荀子在《修身》篇中强调修身的重要 性,指出修身养性是关系到个人安危、国家存亡的大事。指 出君子有所谓“遍善制度”,即无往而不善之道,用此可治气 养身,可修身自强,其功勘称重大,这“遍善制度”就是礼。最 后指出,具备了道德修养的人,就能够做到骄富贵、重道义、 轻王公,走遍天下而受人尊重,并获得上天的福佑[3]。
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 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的 根本标志,有“四心”,是人,无“四心”,非人。孟子说:“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 “性恶论”是“性善论”的反命题,主要倡导者是战国后 期的荀子。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 人的天生之性是恶的,人之所以有善性是后天行为的结果。 荀子认为,人性之所以生来是恶的,是由人性本身决定的。 人性是什么?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什么是“生之所 以然者”?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 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凡人有所一同”。所有这些,都是天生而成的,生来就有的, 就是人性。“好利”,是喜爱和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恶 害”,是讨厌和舍弃对自己有害的事物,这是任何人都一样 的本性。这种追求功利的本性是恶的萌芽和起源,所以“生 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 是,故贱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 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 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 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 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 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 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 “禽兽有父子, 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 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 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 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见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个脱离 了人的社会性、断绝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是很难称其为人 的,印度的狼孩就是这种人形动物的极端表现。
荀子认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 涉。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应 该由人自己承当,“天”也同样不可以干预人事。“伪(为)”、 “虑”、“学”、 “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终强调的部分。荀子 著《劝学》、《修身》诸篇,并以此作为《荀子》全书的开始,意 义在于揭示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完全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