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合集下载

基于节点能力模型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节点能力模型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Vb 1 . 4 2 No . 6 No v . 2 0 1 3
基于节点能力模型的容迟网络路 由算法
聂旭云,杨 炎,刘梦娟,秦志光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 6 1 1 7 3 1 )
【 摘要】针对容迟网络高延迟、间歇性连接、节点频繁移动、能量和缓存资源受限等本质特点, 提 出一种基于节点能力 模型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C M- R S D 。该算法将基于节点活跃度和可用能量比的能力模型和多副本限额转发策略相结合,使消 息副本向递 交能力更强的节点扩散 ,从 而提 高消 息递 交的成功 率, 同时 实现对资 源开销 的控 制。此外 ,C M- R S D 在选 择中继 节点时,还充分考虑 了节点的能量状态,以避免消息副本向能量不足的节点扩散 ,从而有效保障网络节点的存活率。仿真实 验表明,无论是节点密度、副本配额,还是节点移动模型的影响,C M- R S D 算法在消息递交成功率、资源消耗、递交延时、 能量消耗、扩展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 好的性能。 关 键 词 节点能力模型 ; 容迟 网络路 由; 能量状 态: 配额 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n o d e s . hu t s p r o t e c t ng i he t s u r v i v a l o f n e w o t r k n o d e s e fe c t i v e l y . Ou r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he t CM . RS D C a l l mp i r o v e t h e me s s a g e d e l i v e r y r a t i o s i g n i ic f nt a l y wh i l e k e e D i I 1 g he t o v e r h e a d r a t i o l o w i n d i s t nc i t s c e n ri a o s w d i fe r e n t n o d e d e n s i t i e s 。 q u o a t o f c o p i e s , nd a mo b i l i t y mo d e l s .

节点密度感知的容迟网络路由协议

节点密度感知的容迟网络路由协议
间歇连 接的 网络 。由于节 点 D N) 是 移动 、 能量 管理 等原 因 , 源和 目标之 间可 能不存在 一条完整 的 端到端路径 , 网络拓 扑动 态变化 , 导致传 统的 网络 协议不 能适 用 于该类 网络 。2 0 0 3年 ,a 提 出 D N体 系结构 。 Fl l T 近 年来 , , D N路 由 已成 为一个独 立 的研 究领 域 。根 据 T 是否有先验知识 , 已有路 由算法可分为基于先验知识和无先验 知识 。基于路 由策略 , 中无先验知识 的路 由算法又可以分为 其 基 于复制 的路 由算法 、 于概率 的路 由算法和基于编码的路 由 基 算法 等 。由于 D N动态变化 , 中基于复制 的路 由算法受 T 其
K yw rs e yteat e ok ( T ) rui ; esy cnrly pr ew r e od :dl l n nt r D N ; ot g dni ; et i ;sas ntok a or w n t at e
S ryadWa ’ pa n i “ 限制消息副本数量为一个固定配额 , t 将
d i1. 9 9 ji n 10 — 6 5 2 1 .4 0 9 o:0 36 / . s. 0 13 9 .0 2 0 . 8 s
De st —wa e r ui g i ea oea tn t r s n iy a r o tn n d ly tlrn ewok
Z HANG Jn b o UO Gu n —h n,L in ,CHE Aig o , u —a ,L a gc u IJo g N —u
Abta t oaa tot i l dn mccag g n poete ot g e o n e ndl l at e ok D N ) src:T dp ehg y ya i hni di r ui r r c e yt e n t rs( T s , t h h n a m v h r n p f ma i a o r n w ti ppr r oe e sya a ’uig( A )shm rD N ae ntesai oed tb t na dd g ecn hs a e po sdadni — r r t p t w e o n D R ce ef T s sdo pt nd ir ui n er e — o b h l a si o e

基于最大流的车辆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最大流的车辆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研究证 明,人们 的行动具有重复性和运动 域规律性 , 这同样表现在 DT 网络中 , N 即节点行为能 归结为一些运动模 型。对车辆行驶轨迹 的分析还表 明, 管它们的运动具有高 度复杂的驾驶行为 , 人们驾驶车辆 的行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车辆本身的移 动具 有一 定的运动模式 ,称之为短期行驶稳定
Ba e n M a l w s d o xF o
LITi n n n XUE a -a a .a , Gu ng t o ( p r n f o ue piain S a g a Ja t n nv ri , h n h i 0 2 0 C ia De at t mp tr me o C Ap l t , h n h i ioo g U ie s y S a g a 2 0 4 , h n ) c o t
[ bt c]I drom rv ei l d o e ok A E )otgpr r ac,seili t h lnto ruh u t s ae A s at n ret ipoe h u r c t r( N T run eom neepc l e o w r t ogpth pr r o V c aA H N w V i f ayn h w e e k h , ip

D0I O3 6 /is 1 0 3 2 01 . .2 :1 .9 9jsn.0 0—4 82ຫໍສະໝຸດ 1210 7 .1 概述
8 2IWL N的车载 自组 网(e iu rA cN t ok 0 .1 A V hc l dHo ew r, a V NE ) A T 移动车辆 无线 自组织 网络产生了一大批全新应用…, 在 城 市 车 辆 构 成 的车 辆 容 迟 网络 ( e ytl atN t ok D l — e n ew r, a or D N 中,车辆问可 以通 知或接收潜在的交通拥堵 、交换到 目 T)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
一个网络示例
链路状态包
分发链路状态数据包
泛洪法:为了控制泛洪规模,每个数据包包含一个序号,序号随着每个数据包发出逐一递增,路由器记录下它所看到的所有(源路由器,序号)对,当一个新的链路状态数据包到达时,路由器检查这个数据包是否已经出现在上述观察到的列表中,若是新的数据包,则转发,若重复或过时则丢弃。
交换距离信息更新路由表示例
无穷计算问题
∞ 第1次交换后
∞ 第3次交换后
A
B
C
D
E
1
2
3
4 初始时
3
2
3
4 第1次交换后
3
4
3
4 第2次交换后
5
4
5
4 第3次交换后
5
6
5
6 第4次交换后
7
6
7
6 第5次交换后
7
8
7
8 第6次交换后




(b)
.
.
.
A
B
C
D
E



∞ 初始时
1
路由算法(Routing Algorithm)
是网络层软件的一部分,负责所收到数据包发送到哪一条线路上。
路由选择算法应具有下列特性:正确性、简单性、鲁棒性、稳定性、公平性和最优性。
路由算法应该能够处理拓扑结构和流量方面的各种变化,而不能要求所有主机停止所有工作。
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01


1
2

∞ 第2次交换后
1
2
3
1
2
3
4 第4次交换后
(a)

【计算机应用】_容迟网络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计算机应用】_容迟网络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2013年 科研热词 路由算法 知识预测 容迟容断网络 推荐指数 2 2 2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科研热词 路由算法 消息转发 概率策略路由 平均传递概率 容迟网络 容迟容断网络 参考概率 动态调整 主动拥塞控制
epidemic dtn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科研热词 容迟网络 拥塞控制 二分散发和等待路由 频谱 递交效用 认知无线电 节点质量 网络覆盖 网络结构 活动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 排队论 拷贝数 应答 密钥交换 容迟容断网络 容迟与容断网络 安全 保管传输协议 保管传输 体系结构 传感网络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容迟网络 路由算法 路由 能量敏感 缓存管理 稀疏网络 移动互联网接入 相遇概率 消息转发 概率路由 拥塞程度 报文递交概率 广义k选播 密度 容迟/容断网络 中心性 qos路由 dtn路由
推荐指数 5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容迟网络 通信协议 连接时间 路由算法 路由 移动自组网 相遇频率 混合 概率路由 机会网络 无线传感网 数据收集方法 效用 报文递交概率 抗毁 容断网络 卫星通信 data mule

节点能量敏感的容迟容断网络概率路由算法

节点能量敏感的容迟容断网络概率路由算法

网络中的节点划分能量状态 , 针对不同能量状态的节点采取有区别的消息转发机制和节能的缓存管理策略 , 实现消 息交付率与网络能耗之间的平衡 。仿真结果表明, 与其他几种算法相比, 该算法能够在低能耗的基础上提高消息交 付率并降低网络开销, 具有较长的网络寿命。 关键词:容迟 / 容断网络; 路由算法; 能量敏感; 消息转发; 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93. 01 文献标志码:A
Node energyaware probabilistic routing algorithm for delay /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
FU Kai ,XIA Jingbo,LI Minghui
(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Navigation,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77 , China)
0
引言
容 迟 / 容 断 网 络 ( Delay /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
平均副本数, 并降低了能量消耗。 为合理利用网络中的能量 本文提出一种节点能量敏感的概率路由算法 , 在消 传输消息, 息转发和缓存管理上体现了节能的理念 , 延长了网络寿命。
DTN) [1 - 2] 是 一 类 采 用“存 储—携 带—转 发 ” 机制的新型网 络, 主要应用于深空通信、 战争网络、 移动自组网, 以及无线传 感器网络等。在 DTN 中, 由于节点的移动性通常不存在一条 而且节点的缓存资源和能量有限 , 存在较 完整的端到端路径, 因此传统的 Internet 路由协议不能获得理想 大且可变的时延, 的性能。 为了在链路间歇中断的情况下提高消息传输的效率 , 研 [3 - 4 ] 。 Epidemic 算 究人员提出了几种典型的 DTN 路由算法 法

容迟网络中的随机路由算法研究

容迟网络中的随机路由算法研究

军事无线 自 组织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这些受限网络 预知性 ,需要考虑随机I路由算法。本文分析了容迟 生
中存在共 同的特点 :高延迟 、低数据率 、间歇性连 网络的特点以及D N 由设计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就 T路 接、缺少端到端路径、能量和存储受限 ,给传统的基 近年来所提出的各种不同随机路由算法进行分析和比
些报文对方存储而 自己没有,然后向对方发送请求信 时A也收到B 的束列表并计算转发B 列表束的概率 ,然
息以获取 自己没有的报文;对方根据请求信息发送数 后节点A 根据束的转发概率整理合并A 束列表 ,根 、B 据 ,完成后更新S 。该协议 中,节点向其所有邻居 据相应的丢包策略丢弃 自 V 身部分束,并删除由节点B
议存在的问 题和未来 由 路 协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D N;容迟 网 ;路由协议 T 络
近来 ,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端到端和节点资 前提是假定将来节点的移动和 网络 连接是预先知道
源都受限的网络 ,如陆地移动网络、外来媒体网络、 的。而在D N T 网络中, 网络拓扑具有动态性和不可 其
技本
Ne e h o o y w T c lg n
数据通信 2 0 . 0 85
容迟网络中的随机路由算法研究
祁 彦’徐昌彪1 I 2尤 齐,毕远梅’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重庆4 0 3 ; 《 1 00 0
2 .重庆邮 电大学通信 与信息工程学 院 重庆4 0 6 ) 00 5
输负 载 。 (rp Ods和 D E(rp LatE cu t e) 有 较 Do— let L D o — es— none d具 ) r
L 算法中,Βιβλιοθήκη 点随时记录彼此相遇 的概 为了减少网络传输负载和提高路由扩散的性能 , 好 的性能。D E Sy pu s 人 提 出一 种 新 的路 由算 法 Sr d 率。在初始时,节点A pm ol 等 o pa a yn 向其他移动节点转发束的概率 Wa 圈 i 。该算法的设计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 阶段由原 被设置为0 t ;当节点A 遇到节点B , 向B 时 A 转发束的概

基于历史与位置信息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历史与位置信息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历史与位置信息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王夫沭;李建波;宋有美;陆芳;许殿磊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18(044)004
【摘要】针对容迟网络消息投递率低、网络时延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历史相遇信息和位置信息选取下一跳路由节点的算法.利用节点间历史相遇信息,筛选出与目的节点相遇次数最多的节点进行消息复制,并进一步采用节点位置信息计算邻居节点的移动方向,得到移动方向夹角较大的一对节点进行消息复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消息生命周期较短且节点缓存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与遇到节点即复制消息的传染病算法相比,该算法平均时延降低50%,且具有较高的消息投递率.
【总页数】9页(P89-97)
【作者】王夫沭;李建波;宋有美;陆芳;许殿磊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位置信息的仓储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J], 张永晖;林漳希;刘建华;梁泉
2.一种基于历史相遇信息的容迟网络地理路由算法 [J], 王艳;李建波;宋有美;王夫沭
3.一种基于联络历史的车载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J], 宋志华;暴建民;谢元发;周雅
4.基于位置的开放式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J], 张永晖;林漳希;蒋新华;梁泉
5.基于能量约束和历史信息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J], 樊秀梅;王明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容断与容迟网络中路由协议及其评估

容断与容迟网络中路由协议及其评估

试论容断与容迟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及其评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dtn的产生和dtn的基本特征,由于传统的internet协议不能在容断与容迟网络中很好的应用,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dtn路由的评估指标,为构建更好的容迟与容断网络路由协议评估模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容断与容迟网络;路由协议;基本特征;评估指标dtn概述传统的internet是采用tcp/ip协议簇来作为体系结构的,它是由以下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的:(1)端到端需保证持续的连接;(2)数据率需双向对称;(3)丢包率较低、误码率以及传输时延。

但是,最近几年来,若在极端环境下,挑战性的网络并不能完全满足传统假设中的条件,很多具有频繁割裂、间歇连接、非对称的数据率、时延极高、异构互联以及较高的丢包率与误码率等特性,这会使得internet体系不能有效地在这种网络中得以应用。

dtn网络层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路由,它是dtn节点间的通信和提高网络间连接的基础。

因为dtn处于频繁割裂、间歇连接的状态及其存储空间、节点能量的有限,节点间通常不能保证实时路径的存在,这就往往需要借助于中继节点以存储转发、多跳路由的方式将消息传输至目的节点。

所以,传统的路由协议很难有效应用于dtn。

dtn 研究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构造有效的dtn 路由协议从而提高网络间的连接性、增加消息传输率、降低能量的时延与消耗,这将成为dtn 路由协议的关键技术[2]。

dtn路由协议的概述与评估(一)dtn的基本特征dtn是与传统的internet等网络不同的,它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间歇连接。

因为节点的能量和移动是有限的,这将导致dtn 会频繁的断开,从而使dtn的拓扑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处于部分连接、间歇连接的状态,而且网络的连接状态是有一定随机性的,这会不能确保端到端的路由。

(2)数据率低、时延极高。

端到端的时延表示的是端到端的路由上每一跳时延的总和,每一跳上所经历的时延是由排队时间、等待时间、传播时间和传输时间所组成的。

基于瞬态接触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瞬态接触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瞬态接触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发布时间:2022-08-15T00:54:05.38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7期作者:沈进[导读] 容迟网络是指缺乏稳定端到端传输路径的无线网络。

沈进安徽建工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041摘要:容迟网络是指缺乏稳定端到端传输路径的无线网络。

由于容迟网络链接会频繁地中断,所以往往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机制。

由于容迟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是频繁变化的,会存在很多实时的瞬间接触。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瞬态接触情形,现提出一种基于瞬态接触的路由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降低平均时延,且取得比较高的数据包传递率。

关键词:容迟网络;路由算法;瞬态接触;中继节点一引言容迟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 DTNs)具有缺乏连续的端到端的路径、较长的传输时延和不稳定的网络拓扑等特点,为了处理网络内移动节点的稀疏连接,多数路由算法都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模式。

现阶段大部分基于社会属性的DTNs路由,例如SGBR、Bubble Rap,都只考虑节点的历史累积接触性能,即选择与目的节点在过去的接触中累积性能较高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而节点的瞬态性能却很少有人考虑。

但Gao等人通过实验证明引入瞬态性能后,节点能找到更好的中继,从而提高算法的传递率。

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与特点,如果它与目的节点有非常高的相似度,那么他们之间的历史累积接触就会很多。

例如,高校同一个班的大学生。

当高数老师想给财会学院的一位学生a发作业时,通常会联系该班级的班长b代为传送,因为班长与该同学的累计接触多,经常一起上课。

但如果当天是周五,考虑到周末没有课,那老师不如把作业转交给当天正好上高数课的机械学院的学生c。

因为a 和c虽然不在同一个学院,但他们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周末正好协会有活动,他两在周末这个瞬态情况下一定会接触。

所以在设计路由时不仅要考虑节点的累积接触,还要结合当前时间考虑接下来的瞬态接触情况。

计算机网络的路由算法

计算机网络的路由算法

计算机网络的路由算法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算法是用来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的一种算法。

它是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决定数据传输路线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路由算法。

一、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路由算法。

它的目标是找到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以最快速度将数据包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

其中,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贝尔曼-福特算法是两种常见的最短路径算法。

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 Algorith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最短路径算法。

它通过计算从源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并记录路径上的节点和距离,最终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很好地满足了网络数据传输的需求。

贝尔曼-福特算法(Bellman-Ford Algorithm)是另一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

与迪杰斯特拉算法不同的是,贝尔曼-福特算法可以处理包含负权边的图。

它通过迭代地更新节点之间的距离,直到收敛为止,找到最短路径。

虽然贝尔曼-福特算法的效率较低,但其对于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情况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最优路径算法除了最短路径算法,最优路径算法也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路由算法之一。

最优路径算法旨在找到包括最少跳数、最小延迟或最大带宽等特定需求的路径,以满足网络通信的性能要求。

例如,最小跳数算法(Minimum Hop Routing)是一种常见的最优路径算法,它通过选择路径上的最少跳数来实现数据传输。

这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非常有用,如语音通话和视频会议等。

另外,最小延迟算法(Minimum Delay Routing)和最大带宽算法(Maximum Bandwidth Routing)也是常用的最优路径算法。

前者通过选择具有最小传输延迟的路径来实现数据传输,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而后者则通过选择具有最大传输带宽的路径来实现数据传输,适用于对吞吐量要求较高的应用。

DTN中考虑连接时间的概率路由算法

DTN中考虑连接时间的概率路由算法

D rt n( R P E —D ,w i o ie otc drt nwt no n rf qe c sm t dleypoait。T i ua o P O H TC ) hc cmb dcnat ua o i e cu t eunyt et a evr r bly hs i h n i h e r o i e i b i

第3 1卷第 5期
2 1 年 5月 01
计 算机 应 用
J u n lo o u e p l ain o r a fC mp t rA p i t s c o
V0. 1 No 5 13 .
Ma 0 1 v2 1
文章编号 : 0 - 0 1 2 1 )5— 17 0 1 1 9 8 (0 1 0 0 10— 3 0
‘ W ANG iz u,HE Ch n Gu —h e g,W ANG ng t g Bi —i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e a oao neiet o ui n inl r es go nsyo d ctn n u U i rt,Hfi n u 30 9 hn ) KyLbrtr o tl n 即 tga dS a o sn Miir E uai ,A hi nv sy e h i 0 3,C / y fl lg c n g Pc i f t f o ei eA 2 a
N tok D N) “J T 是 一种 通 用 的 , 向连 接 的 网络 体 e r , T 。D N w 面
Ke o d : D l o rn N t ok( T ) rb bl t o t g n o n rf q e c ;c natd r i ;m sae y w r s e y T l a t e r D N ;p a is e r i ;e cu t eu n y o tc u a o a e w o ii u n e r t n esg

容迟容断网络中基于模型的动态路由算法

容迟容断网络中基于模型的动态路由算法
摘 要 通过容迟容 断网络 中无拓扑信息路 由算法进 行分析 , 提 出 了基 于模 型的容迟容 断 网络动 态路 由算 法。针
对节点位置信 息事先难 以确定的特点 , 动 态更新 节点到访概率及相遇概 率, 并在此基础上 自适应选择 中继节点。对所
提 算法进行 了仿真 实现 和性 能分析 。结果表 明, 基 于模 型的容迟容 断 网络 动态路 由算法不仅 可以提 高报 文递 交率并
t r a n s f e r r e d me s s a g e i s a v o i d e d .
K e y w o r d s D e l a y / d i s r u p t i o n t o l e r a n t n e t wo r k , No n - t o p o l o g i c a l i n f o ma r t i o n , Mo d e l b a s e d , Dy n a mi c r o u t i n g
d o n e .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wi t h t h e MDRA a l g o r i t h m r u n n i n g i n DTN , t h e d e l i v e r y r a t i o o f t h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ue r s —
s a g e i s i n c r e a s e d a n d t h e t i me d e l a y i s r e d u c e d , a n d a t t h e s a n l e t i me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n u me r o u s r e d u n d a n t c o p i e s o f t h e

容迟网络中一种改进型ProPHET路由算法研究

容迟网络中一种改进型ProPHET路由算法研究
E p i d e mi c路 由 、 P r o P H E T路由及 p - D F M 路 由进 行 仿 真 , 对 网 络 中消 息 的投 递 率 、消 息 的平 均 延 迟 和 网络 开 销 二 二 个指标分 别 进 行 了性 能 分 析 和 比较 。
( 2 ) 0
1 . 2 节 点 的相遇 频 率
D FM 。
其 中, 。 【 为加 权系数 ,0 < a < l 。经过试验 证明, 0 【 取值 0 . 7 5 时, 效果最佳 。由此 可见, DF M 越高 的节点 , 成功投递消息 的 可能性越大 。
2 . 2消 息转 发 策略
源节点根据消息 的优先级产生数量不 同的副本 ,即消 息 越重要 ,其副本数越 多。源节 点首先产生副本数为 L的消 息
P ( 1 , D ) n e w= f ’ D d +( 1 一 f . D ) D f d ) c
其 中 C为 一 常 数 参 量 , 且0 <C< 1 。
( 1 )
m 转发给 D F M 更高 的节 点。
3仿 真 与结果 分析
为评估改进算法 P — D F M 的性能 , 本 文采用 T h e O NE 对
两 个节点相遇的次数越频繁 , 它们 的相遇频 率越 大, 相遇
频率的量化公式如 卜 :
( f , ) =
n ( i , )

Nf —j ) 为节点 i 与节 点 i 在时间 T内相遇的次数, N 为
值。
P r o P HE T路 由对 网络 中消息 的副本总数没有任何 限制, 只把消息转发给 比自己概率高 的节点 ,这样 网络 中不仅会产
生 火 量 的 消 息 副 本 ,而 且 网 络 开 销 也 很 高 。为 了控 制 网络 的 开销成本 , 提高消息的投递率 , 本文提 出了 一 种 新 的消 息转 发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的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ta fr e ce c ie rdu i h t r ea n ewo k c s n t e DTN, a r ut l o ih ba e n r nse f i n y whl e cngt e newo k d ly a d n t r o ti h i o i ag rt m s d o ng
t a ko e ii n he M r v d c so
ZHANG n h SUN y n WAN G a We z u , Fa o g , Xu n
( .SaeKe a .o nertd S rieNewok ,Xiin U i. 1 tt yL b fItgae evc t rs da nv ,Xi n 7 0 7 ,Chn ; ’ 10 1 a ia 2 o h etC iaG i mp n i td i n 7 0 4 ,C ia .N  ̄ w s hn rdCo a yL mi ,X ’ 1 0 8 hn ) e a
p riu a ,r u ig p oo os d sg e o h r dt n ewok r o u tb e fr i I r e o r i h a t lr o t r tc l e i n d fr t e ta i o a n t r s a e n t s i l t n o d r t as t e c n i l a o . e
a d fe e tn t r riin . Th o g i ai e a l ss t e M RDDTN s f u t e a l t c iv n r qu n ewo k pa t o s t r u h smultv nay i, h i o nd o b b e o a he e a
K e or s yW d: dea /dir p in t lr n ewo k r ut lo ih ; M a k v d c so ly s to oe a tn t r ; o i ag rt m u ng r o e iin

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网络中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实时交互已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

网络多播在提供高效有效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实时交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容迟网络多播作为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多播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1. 研究容迟网络多播路由算法的设计原理和要求。

2. 分析容迟网络多播路由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3. 基于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网络多播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探讨优化网络多播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4. 设计实验或构建仿真实验平台,对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的算法的性能,并找到构建高性能网络的方法。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调研:通过对网络多播和容迟网络多播路由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了解。

2. 理论探讨:对容迟网络多播的设计原理和关键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讨论。

3. 算法设计:结合理论探讨的结果,设计适用于容迟网络多播的路由算法。

4. 实验评估:通过实验或仿真实验平台对容迟网络多播的路由算法进行评估,验证算法的性能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1. 掌握容迟网络多播的关键技术和路由算法的设计原理。

2. 优化提升容迟网络多播的通信效率和网络性能。

3. 建立性能评估平台,对容迟网络多播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4. 发现独特的算法和技术,具有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五、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1. 容迟多播路由算法的理论建模与分析,需要深入挖掘容迟网络下多播路由算法的独特性和优势。

解决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探讨容迟网络路由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找到适用于算法优化和改进的方法和思路。

2. 多播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资源的优化调配,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和实验平台进行深入研究。

解决方法:通过实验和仿真建模,对网络资源和多播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找到合适的优化和调配方式,提升网络性能。

第五章路由算法精品PPT课件

第五章路由算法精品PPT课件
—电路交换节点之间是同级关系,而不是层次关 系
—路由选择更加复杂、灵活
交替路由
• 交替路由选择机制的基础: • 两个端局之间能够使用的路由是预先定义好的。 • 由主呼交换机负责为每次呼叫选择合适的路由 • 所有的交换机都有为各目的站点预定好的路由作
为参考
• 路由选择序列反映了根据历史通信量模式做出的 分析,并在设计时优化了网络资源的利用
2. 路由选择策略
• 固定式路由选择(Fixed) • 洪泛式路由选择(Flooding) • 随机路由选择(Random) • 自适应路由选择(Adaptive)
固定式路由选择
• 固定式路由选择为网络中的每一对源节点和目的 节点选择一条永久的路由。
• 这些路由是固定的,只有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 变时,它们才有可能改变
2
1-4–5 4
1-4-5-6
5, 6}
5.4.2 Bellman-Ford 算法
• B-F算法可叙述如下:
• 从给定的源节点找出一条最短路径,该 最短路径是从所有最多只含一条链路的 路径中选择出来的;接着再找出条件为 所有路径最多只含两条链路的最短路径 ,以此类推。
• 算法也是分阶段进行。
定义变量如下:
—大多情况下,自适应策略所依据的状态信息是 从一个地点收集却在另一个地点使用。此时, 需要在信息质量和额外开销之间寻求平衡。交 换的信息越多,且交换频率越快,则每个节点 所做的路由判决越好,但另一方面,这个信息 本身就是网络的负荷,它会导致性能下降。
—自适应策略可能反应过快,导致拥塞发生震荡 。如果反应太慢,那这个策略又没有什么实际 的用处
洪泛式 路由选 择
洪泛式技术的特点
• 洪泛式技术具有三个重要属性: • 在源点和终点之间的所有路由都被尝试过

浅谈容迟网络中的几种随机路由算法

浅谈容迟网络中的几种随机路由算法

西 (一 跏 × n +1 )
() 1
当两个节点相互交换彼此 知道 的节点 的信息时 . 这些信息被用来 更新各 自 对另外节点的交付概率 。 如公式 () 2所示。 如果节点 B已知对 节点 C的交付概率 . 点 A可以根据公式 () 则节 2来更新对 c的交付概 有基 于 一跳 信 息 的路 由选择 fe o t t ot gbsdo n — o P rcna ui ae n oe hp cr n 率. 这利用 了 Poht r e的传递性值 。 p i o a 0 1 于端到端信息 的路 由选择 ( r o t t u n ae n r tn f m i 和基 P n c m tg s o ec a i b d n c = ) 0 (一 加 × ) 0 +1 ) × () 2 ed t edio ao) n - —n fm tn; o n r i ③基 于节点控 制的方法 : 基于编码 的方法 ④ 假 如一对节点 A B不是经常相遇 , 、 则其 交付概率必须 进行老化 , foigbs poce1下文主要介绍几种随机移动模 型的路 由算 Cdn-ae a r hs dp a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摘要客迟网络是一类新的延迟中断容忍网络具有长延时链路频繁中断节点存储低等特点用于频繁间断网络的数据传输
科 技信息
O t T论坛0
S IN E&T C NO O YI O MA I N CE C EH LG NF R T O
21 0 1年
第3 3期
种随机路 由算法进行 了分类介绍。
【 关键词 】 T 容迟网络 ; D N; 网络协议 ; 由算法 路
有消息副本 的节 点直接传送 该方法的优点是减 少了网络 中传输的信 息数量 , 可以有效降低 网络负载 , 缺点是加 大了消息传输的平均时延 。 容迟 网络/ 中断网络f l / s p o —o r t e o , T )最早 d a d r t n t e n nt r D N , e y iu i la w k 2 P O H T算法 _ RP E 3 是 由 K v a 在著名 国际会议 SG 0 M 2 0 上提 出来 的I 是近 ei F l n l I C M 0 3 l 1 . 针对节点相遇的历史信息记录节点 的转发概率 ,i g n 5提 Ln r 等[ de ] 年来无线 网络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 的一个新兴概念 . 泛指 由于节点移 出 了 P O E (rb blt o t guigHi o fE cu t sa d R H T Poa isi R ui s s r o n one n ic n n ty r 动等原 因而没有稳定的端到端传输路径 、 甚至大部分时间处于中断状 Tas i t 算法 。该算法主要是利用节点问的相遇概率来指导路 由 . r i i) nt y v 态 的一类 网络[] 1 。其应用涵盖了因特 网以外的许多通 信网络 . - 2 如星际 当两个节点相 遇时交换 s 其 中包含报文列 表及 节点传输报 文的传 v. 网络 、 乡村网络 、 战争网络 、 野生动物监控与追踪 网络 、 移动 A o 网 输概率 。 dhc 如果所遇节点的转发概率 比自己大 。 则将报文转发给它 . 否则 络和无线传感器 网络 、S ( cesihdnto s J PNp ktwt e e r ) 络等【 容迟网 o c w kN 1 ] 自己传输或 等待其他节点。其转发 概率 由公式 () 1计算 : 络 的研究则是希望 为这些 网络在拓扑动 态变化的情况下提供一定 品 Poht1看成是一种改进 了的传染路由协议 Poht r e ̄ p t 2 ) r e利用连接 p 质 的网络服务. 被认为是实现 “ 无处不在的网络” 的一项关键 技术, 具有 历史记 录和传递 性 , 引入 了一个 交付概 率(evr PeiaitP D le r c b i) 、 iy d t ly

网络系统中有哪些产生延迟的因素及互联网系统中如何减少网络延迟(正文,终稿) 1

网络系统中有哪些产生延迟的因素及互联网系统中如何减少网络延迟(正文,终稿) 1

网络系统中有哪些产生延迟的因素互联网系统中是如何减少网络延迟的(技术点分析)(正文)..............................................................................................................研究背景我们喜欢玩大型网游,要求其具有高质量的画面、极速的体验,然而,我们时不时发现游戏加载的速度越来越慢、画面越来越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了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网络延迟。

随着使用internet的用户数量、规模、对网络依赖度的急剧攀升,人们对网络的高性能、低延迟、模式要求越来越高。

网络不仅要承载巨大数据业务,还要承载多媒体语音、视频、金融等实时业务。

服务器性能不足、系统设计缺陷和传输等相关问题导致了大量网络延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这篇关于网络延迟的分析,是建立在我们对网络延迟的现有了解上的。

...............................................................................................................框架(关键点)1.什么是网络系统的总体架构1.1概念1.2构成2.什么是网络协议2.1概念2.2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2.2.1协议的形式化模型2.2.2 Petri 网模型2.2.3 协议的时态逻辑模型2.2.4 通信进程演算模型2.3 协议的形式化设计与验证2.4 协议的性质描述2.5 网络协议的测试3.网络延迟3.1什么是网络延迟3.1.1概念3.1.2定义3.2网络延迟的分类3.2.1路由延迟3.2.2排队延迟3.3产生网络延迟的因素3.3.1服务器计算能力低3.3.2传输饱和导致延迟3.4网络延迟的处理方案3.4.1优化服务器,调整网络布局3.4.2提高主干网速度3.4.3优化服务器系统设计,提高计算能力4.容迟网络路由算法4.1概念4.2分类4.3性能评价4.4从容迟网络的角度来考虑减小网络延迟5.网络软件5.1 客户端5.2个人终端5.3中间件6.网络硬件加速6.1高速路由器6.2技术关键...............................................................................................................正文(姚老师提到我们组存在资料简单堆砌的问题,我们组员方面都表示自己在仔细阅读资料的时候,找到很重要的东西,可以连贯起来,但是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科学的描述,只能将自己觉得对主题很重要的东西来进行串联,再加上自己语言的贯通,希望老师能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迟网络中路由算法摘要:容迟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具有链路间歇性连通、时延大、错误率高等通信特征的不同网络的互联和互操作;由于节点移动性、链路间歇连通、网络频繁割裂等特点,容迟网络中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在多数情景下不存在一条连通路径,因此节点采用“存储携带转发”的路由模式。

数据转发算法是移动容迟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比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移动容迟网络的数据转发算法不仅要提高网络节点的能量效率、延长网络生存期,对如何提高消息传输成功率、降低消息传输时延与通信开销的研究则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现有的移动容迟网络数据转发算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消息复制的转发算法、基于历史信息的转发算法、基于先验知识的转发算法、基础设施辅助的转发算法和基于社会网络的转发算法。

关键词容迟网络;社会网络;路由协议;数据分发;优化算法容迟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DTNs)是近年来无线网络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泛指部署在极端环境下由于节点的移动或者能量调度等原因而导致节点间只能间歇性进行通倍甚至长时间处于中断状态的一类网络[1-3]。

其概念起源于星际网络(Interplanetary Internet,IPN),与传统通信网络模型相比,移动容迟网络具有网络间歇性连通、节点资源受限、传播时延高等特点。

DTN作为未来互联网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环境监测、交通管理、水下探测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网络基础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如何做出正确高效的路由选择一直是无线网络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研究课题,然而传统的基于的路由协议、移动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路由协议均很难在容迟网络中工作。

一方面,与传统通信网络模型不同,移动容迟网络中不存在稳定可靠的端到端链路,使得现有的基于端到端连通性假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不能适用于该网络环境。

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算法,移动容迟网络数据转发算法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如何提高网络节点的能量效率、延长网络生存期,研究如何提高消息传输成功率、降低消息传输延迟与通信开销则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目前,移动容迟网络的数据转发算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基于消息复制的转发算法、基于历史信息的转发算法、基于先验知识的转发算法、基础设施辅助的转发算法和基于社会网络的转发算法。

1容迟网络概述1.1 容迟网络起源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等研究机构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的支持下开始了对星际互联网(Interplanetary Internet, IPN)的研究。

IPN 的基本思想是让深空通信(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中的不同节点(如地面站与航天器)之间像Internet 上的主机一样进行通信。

然而行星自转与航天器运动导致了通信链路的间歇性连通,使得基于端到端连通性假设的Internet 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IPN。

面对深空通信中遇到的高时延与网络断开等问题,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了IPN环境与传统Internet 环境的主要区别是网络协议须容迟容断(Delay/Disruption-tolerant)。

随着IPN研究的开展,互联网研究任务组(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 IRTF)成立了星际互联网研究组(Interplanetary Internet Research Group, IPNRG),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随后,由互联网研究专家Vinton Cerf 等人提出了最初的IPN 体系结构,用于解决深空通信中的高时延与丢包问题。

随着IPN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IPNRG 于2002年提出了改进的IPN 架构,并描述了将所提出的IPN 体系结构应用于更具一般性的容迟容断网络环境(Delay/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s, DTN) 的结构设计中。

随后,容迟网络研究组(Delay-Tolerant Networking Research Group, DTNRG) 在IPNRG的支持下成立,并致力于受限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与网络协议设计。

与此同时,针对如何将IPN的设计思想应用与其他受限网络环境的研究也受到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2003年,Kevin Fall 针对异构网络互联问题提出了基于“束”(Bundle) 的DTN体系结构[4],。

随着针对受限网络环境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多[5,6],相关的研究工作涉及到了DTN 的方方面面,包括体系结构设计、转发算法设计、安全问题以及可靠性验证等等。

1.2 容迟网络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基于TCP/IP 协议族的互联网,容迟网络有以下几个特点[7]:1 )网络节点移动性容迟网络中各节点的工作方式不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在移动容迟网络中不存在通信范围足以覆盖整个网络的特殊节点。

网络中各节点能够按照预先指定的或者完全随机的路径在网络中移动,并利用移动带来的通信机会进行通信。

当节点相遇时,即移动进入到彼此的通信范围之后,消息将在有限的相遇时间内在相遇的节点之间进行转发。

通过这种方式,消息将最终逐跳地由源节点发送至目的节点。

因此网络节点的移动性是容迟网络的主要特点。

尤其对于某些特定的网络场景(例如利用由人携带的手持设备进行分布式组网),人的移动将直接影响到网络节点间的相遇间隔时间、相遇持续时间以及相遇频率等,并进而影响到数据转发算法的设计。

2 )高时延与低带宽容迟网络的端到端时延指的是消息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节点经过的端到端传输路径上的每一跳传输时延的总和。

其中,每一跳传输时延又包括消息通过该链路时的发送时间、传播时间、排队时间和处理时间。

在移动容迟网络中,节点移动导致网络拓扑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网络的间歇性连通,也使得消息在发送至下一跳节点之前需要经过很长的排队时间,从而产生了较高的时延。

另一方面,网络节点的移动性也决定了在移动容迟网络环境中适宜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而受限于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以及无线信号的干扰衰减等因素,节点之间的网络带宽通常比较低。

3)网络间歇性连通在容迟网络中,节点的频繁移动导致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变化。

当节点移动超出彼此的通信范围时,节点间的无线通信链路即被中断。

网络中各节点之间通信链路的中断往往会导致整个网络被划分为多个互不连通的区域,从而导致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通常不存在稳定可靠的端到端链路。

对于因节点移动而产生的网络间歇性连通情况,有的可以提前预测(如IPN 中的链路通断),而有的难以进行预测(如PSN 中设备携带者之间的相遇)。

另外,移动容迟网络中节点的休眠或失效也会导致网络的间歇性连通。

4)网络节点自组性容迟网络是对等式网络,即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地位平等,因而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一方面,移动容迟网络能够提供不依赖于基础设施的网络服务,网络节点间互相作为消息转发的载体;另一方面,网络中节点的加入或离开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生存能力;再者,网络中各节点之间通过分布式算法进行控制与协作,共同对整个网络进行构建和管理。

5)网络节点资源有限容迟网络中的各网络节点仅具备有限的存储与计算能力。

同时,移动容迟网络特殊的应用环境(如战场环境、水下环境等)限制了网络节点的体积和重量,从而间接地限制了网络节点的资源。

这一特点使得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节点资源并且提高消息传输成功率,成为了移动容迟网络数据转发算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

2容迟网络路由算法容迟网络的路由算法通常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包括:基于消息复制的(Replication-based)路由算法、基于历史信息的(History-based) 路由算法、基于先验知识的(Knowledge-based) 路由算法、基础设施辅助的(Infrastructure-assisted) 路由算法和基于社会网络的(Social-based) 路由算法。

1)基于消息复制的路由算法基于消息复制的路由算法(Replication-based forwarding algorithm) 包括传染路由方式(Epidemic Routing)和控制洪泛方式(Controlled Flooding)。

传染路由是最简单的移动容迟网络数据转发算法[8],其思想是通过源节点向相遇节点发送消息副本,再由相遇节点重复该过程将消息副本发送至更多节点,最终将该消息传播到整个网络从而送达目的节点。

这种转发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达到较高的消息传输成功率,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

随着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增多,大量的消息副本将耗尽网络中各节点的资源,因此该算法不具有可扩展性。

针对传染路由的缺点,多种限制消息副本数的转发算法被相继提出。

这类算法被称为控制洪泛方式的转发算法。

例如在文献[9]中,作者提出了四种用于限制消息副本数的机制用于降低节点的资源消耗(如限制消息可被转发的最大跳数),然而该算法的缺点是增大了消息传输时延。

喷射等待路由算法(Spray and wait)算法和喷射焦点路由算法(Spray and focus)[10]都将路由算法分为两阶段且第一阶段称为喷洒(Spray):在网络中产生固定数目数据包拷贝进行传播,第二阶段分别为等待(Wait)和焦点(Focus),在等待阶段携带数据包的节点对除碰到目的节点外不再传播数据包,在焦点阶段携带数据包的节点对除碰到目的节点或者碰到效用值比本节点高的节点外不再传播数据包,这两个算法可以控制网络中数据包副本数量。

2)基于历史信息的路由算法不同于基于消息复制的路由算法,基于历史信息的数据路由算法(History-based forwarding algorithm) 利用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相遇历史记录或者节点间的相遇概率为下一跳节点的选择提供依据。

在文献[11]中提出的PROPHET (Probabilistic Routing Protocol)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基于历史信息的移动容迟网络数据转发算法。

该算法基于节点非随机移动的假设,即经常经过同一区域的节点将来再次经过该区域的概率较高。

网络中各节点预先计算与其他节点相遇的概率并在节点相遇时对该信息进行交换,然后利用相遇概率的传递性将消息转发给具有更大概率与目标节点相遇的节点。

MV (Meetings and Visits)算法[12,13]通过学习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模式(Mobility Pattern),即节点之间相遇的概率以及节点经过特定区域的概率,将消息转发给分发概率更高的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