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系列)技术规范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 标准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c2c8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b.png)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标准1. 电气性能标准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额定电压:连接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额定电压。
* 绝缘电阻:在连接器不导通的情况下,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00 MΩ。
* 耐压性能:在连接器导通的情况下,其耐压应大于或等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额定电压的1.5倍。
* 传输性能: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应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速率要求。
2. 机械性能标准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的机械性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插拔力:连接器的插拔力应稳定,插拔过程中不应有明显的松动或卡滞现象。
* 机械寿命: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应大于或等于500次插拔。
* 振动性能:连接器应能在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条件下正常工作。
* 温度适应性:连接器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如40℃至+85℃)正常工作。
3. 环境适应性标准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的环境适应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防水性能:连接器应能在一定水压和浸水时间下正常工作。
* 防尘性能:连接器应能在一定尘埃环境中正常工作。
* 防化学腐蚀性能:连接器应能在一定化学环境下(如酸、碱等)正常工作。
* 防电磁干扰性能:连接器应能在一定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
4. 安全标准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防电击保护:连接器应具有防电击保护措施,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 过载保护:连接器应具有过载保护措施,避免因电流过大而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事故。
* 短路保护:连接器应具有短路保护措施,避免因电路短路而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事故。
* 接地保护:连接器应具有接地保护措施,确保设备在漏电或电击情况下能够安全接地,避免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5. 可靠性标准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的可靠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可靠性等级:连接器的可靠性等级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 可靠性测试:连接器应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插拔测试、耐压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等,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系列)技术规范
![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系列)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0816e4d15abe23482f4dc0.png)
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系列高压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GB/T 18384.3-2015规定的B级电压电路的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384.3-2015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GB/T 5095.3-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容流量实验GB/T 5095.5-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机械负荷和寿命试验GB/T 5095.6-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6部分:气候试验和锡焊试验GB/T 5095.8-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8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GB/T 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_机械负荷标准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_气候负荷标准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_化学负荷标准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2048-20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QC/T 413-2002 汽车电子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GB/T 282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SAE J2223-2-2011 Connections for On-Board Road V 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Part 2: Test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SAE_J1742-2005 Connections_for_High_V oltage_On-Board_Road_Vehicle_Electrical_Wiring_HarnessesSAE USCAR-2-2013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LV215-1-2009 Electrical/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of HV Connectors3.1 总则连接器应符合本规范所有要求。
新能源汽车电源充电机DCDC三合一_技术条件要求(详细标准车规级)
![新能源汽车电源充电机DCDC三合一_技术条件要求(详细标准车规级)](https://img.taocdn.com/s3/m/e1d3cf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8.png)
三合一控制器总成(CDU)技术需求文档项目名称:XX项目整车型号:XXX编制:会签:校对:审核:批准:XXX研究院三电部技术要求一、零部件清单及结构明细所有材料由乙方根据产品的设计、性能要求和寿命要求来决定具体材料的选择。
乙方应标明零部件中所使用的可回收的材料,并标出塑料零件、橡胶零件及热缩性弹性体零件可再循环利用的鉴别标志。
所有材料应该满足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相关法规标准(报废汽车指令2000/53/EC 和车辆再使用、再利用和再回收利用型式认证指令2005/64/EC)、中国国标(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相关要求。
CDU系统所采用的塑料件应不含卤素、其阻燃等级应达到UL94 V0 级。
二、具体要求2.1高压配电模块技术要求2.1.1概述高压配电模块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分配给电动压缩机、DCDC、PTC1和PTC2,将车载充电机或充电桩输出的电能输送到动力电池,并且在必要回路提供线路保护,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 高配高压系统架构图2.1.2功能要求部分连接器应有防接错措施,其中车载电源总成,要求所有连接器正负极性接线正确无误,具体应用情况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回路保护方面,a)OBC及DCDC回路使用规格为40A的熔断器;b)电动压缩机和空调PTC回路使用规格为80A的熔断器。
如果熔断器的规格需要调整,需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回路开断控制方面,为空调PTC回路提供两个高压继电器,用于控制PTC两档工作,继电器分别位于回路1正极20A(采用SCII EV20)和回路2正极40A(采用SCII EV40)。
如果继电器的规格需要调整,需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为整车高压用电设备及充电设备提供高压接口,同时提供方便高压系统检修的接口。
2.1.3信号接口型号定义(低压信号):图3 信号接口MC3336A850-PP-CT006引脚定义2.1.4高压接口型号定义:表1:接插件型号:位置位置说明插座型号插头型号厂家电池接口BAT+,BAT- / / /PTC接口PTC1+,PTC1-;PTC2+,PTC2-/ / /压缩机接口A/C+,A/C- / / / 交流输入壳体上标注ACDC12+输出壳体上标注DC+低压信号接口壳体上标注SIGNAL接口类型接口形式接口型号图示接口规格DCDC正极极座标准/ M8-16(铜鼻子端子)表3-2:插接件接口定义2.1.5性能要求1、高压配电模块性能要求2、电缆及连接器3、低压接插件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接插件插合后防护等级为IP67。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高低压线束 储能连接器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高低压线束 储能连接器](https://img.taocdn.com/s3/m/6d86ab6f8e9951e79a89270b.png)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高低压线束储能连接器介绍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换电系统、配电系统、电池总线、动力电源、多电池串接、DC/DC等电气连接。
接受客户特殊定制。
材质:外壳铜合金或塑料;接触件:铜合金镀银;绝缘体:阻燃塑胶;密封件:橡胶;阻燃:UL94-V0。
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电流:220A(50mm²),270A(70mm²)2、额定电压:630AC/DC3、耐电压:3000V AC4、接触电阻:≤0.2mΩ5、绝缘电阻:≥5000MΩ(常态),≥500MΩ(湿热)6、防护等级:IP67(插头插座对插后)7、工作环境温度:-40℃~+125℃8、湿度:≤80%(温度为40±2℃)9、盐雾:96H(特殊要求,另行定制)10、自动二次锁扣,带高压互锁11、插座法兰安装:螺丝安装扭矩:1.5Nm12、插头安装方式:先推后按13、机械寿命:500次14、冲击:100g/s2,振动:500Hz-2000Hz/18g产品主要特点是:耐压与耐温等级的性能好,采用屏蔽高压线,可减少EMI,RFI对整车系统的影响。
整条高压线束回路均实现屏蔽连接,电机、控制器及电池等接口高压线束屏蔽层,通过插件等压接结构连接到电池电机控制器壳体,再与车身搭铁连接。
耐压性能:常规汽车耐高压额定600V,商用车及大巴士电压可高达1000V;耐电流性能:根据高压系统部件的电流量,可达250400A;耐温性能:耐高温等级分为125℃,150℃,200℃不等,常规选择150℃导线;低温常规-40℃。
线径设计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负载回路的额定电流值;②电线导体的容许温度;③线束工作时周围环境的温度;④导线自身通电时温度上升引起的通电率降低;⑤成捆线束容许电流的折减系数。
1P连接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
满足高压系统的屏蔽、防水等要求,装配工序复杂,维修性差。
一般可以应用在电池包甩线、电机甩线等,也可以使用在高压电器内部电路连接,如高压电池包内部等。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ea5bbce14791711cd79178a.png)
《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汽学函【2020】02号,任务号为2020-4。
本标准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提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编制。
1.2编制背景与目标高压连接系统在电动汽车动力传递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高压连接器在高压连接系统中是电气连接环节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针对高压连接器缺乏专业、有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使得整车厂、线束厂和连接器厂整条产业链在高压连接器结构,性能,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行业中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国外标准、自编标准或对不同标准整合后使用,导致高压连接器标准不统一,产品性能、质量良莠不齐,行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支持行业健康发展,解决高压连接器的应用问题,同时为了规范和促进行业有序可靠发展而进行标准的编制。
标准将借助各单位在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产品开发上的经验,规范电动汽车行业高压连接器技术要求和评价标准,提高行业质量;降低行业内无序竞争,形成良好的行业技术发展环境;规范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缩短高压连接器的开发周期;通过推荐典型安装界面引导高压连接器趋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标准的目标是规范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3国内外标准现状(1)国际国外情况国外在高压连接器行业发展的早期就制定了较为系统的性能标准,如美国的USCAR-37《高压连接器性能标准补充》对USCAR-2《汽车电气连接器系统的性能标准》进行了高压连接诶其产品的补充说明,德国发布LV215-1《高压连接器电子\电气连接性能要求》等。
(2)国内发展现状国内高压连接器起步较晚,对高压连接器开发研究及测试的开展深度不够。
我国在2018年发布了GB/T37133-2018《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该标准主要针对高压连接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侧重对高压连接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试验及评价方法倾向于对线束总成产品。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标准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9545b9f998fcc22bcd10dee.png)
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定义 (2)4 、职责分配 (2)5 、流程图 ........................................................ . (2)6 、程序内容 ..................................................... .. (2)6.1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求 (3)6.1.1 高压连接器性能要求 (4)6.1.2 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求 (4)6.2 高压连接器结构设计要求 (5)6.2.1 高压连接器插座中接触件与动力电池主电路连接端设计要求 (7)6.2.2 高压连接器插座固定于箱体面设计要求 (7)6.2.3 高压连接器插座与插头连接触件设计要求 (7)6.2.4 高压连接器插件的绝缘防触摸设计要求 (8)6.2.5 高压连接器的保护壳体设计要求 (8)6.2.6 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求 (8)6.2.7 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求 (8)6.2.8 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设计要求 (9)6.2.9 高压连接器的温控互锁设计要求 (9)6.2.10 高压连接器的动力线缆设计要求 (9)6.2.11 高压连接器的互换性设计要求 (9)6.3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检验标准要求 (11)6.4供应商送样承认要求 (13)7、相关文件 (13)8、相关记录 (13)1 目的 Objectives: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即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动力总成作为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如何保证其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9bdbe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1.png)
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意识日益增强,汽车行业也在不断追求新的技术突破。
电动汽车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然而,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汽车,其电动系统和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Line束技术要求1. 高压耐压能力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工作电压通常在200V以上,因此其电缆和线束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压能力,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在高压环境下,且不会发生击穿现象。
2. 耐高温性能电动汽车高压线束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高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具备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3. 抗干扰能力由于电动汽车的复杂工作环境,其线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电磁干扰对线束传输的影响。
4. 轻量化设计考虑到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和能耗要求,线束在设计上需要尽可能轻量化,降低整车的自重,提高整车的能效。
二、连接器技术要求1. 低接触电阻电动汽车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对整个电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至关重要,需要具备较低的接触电阻,以保证电能的有效传输。
2. 耐高压能力连接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压环境,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压能力,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在高压环境下。
3. 防水防尘性能电动汽车工作环境复杂,连接器需要具备较好的防水防尘性能,以保证连接器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4. 长寿命设计连接器作为电动汽车高压大电流系统的关键部件,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维护次数和成本。
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的要求迫切需要满足新的环保标准和技术需求,需要在材料、工艺及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希望相关产业能够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和提升电动汽车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的崛起标志着汽车产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生代代表,电动汽车不仅颠覆了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也对整个汽车产业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的要求更是当今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a62a7bcc7931b764ce154c.png)
( φ8/4.0) 的交联聚烯烃热缩管套接,热缩后的屏蔽层长度以大于等于
200mm且小于等于 250mm为宜。
5.2.4 电线的标号
线束图中应标明每根电缆的线号,线1307。
5.2.5 线束的标号
线束图中应标明该线束图所对应的线束号,线束号的编号严格执行企业标准
3.6 外露可导电部件
按照 GB 4208 规定,可以通过 IPXXB 试指触及的导电部件。
注 1: 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电动汽车的 车身可能是灯光、刮水电机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导体。
3.7 间接接触
人员、基本绝缘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件之间的接触。
SAE J1673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总成设计 High Voltage Automotive Wiring Assembly Design
SAE J1742 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高压连接
- 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Connections for High
Voltage On-Board V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esses-Test Methods and General Performance
GB/T 18488.1 电动汽车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TEV 100 整车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则 Q/TEV 31306 电动汽车线束号编号规则
Q/TEV 31307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线号编号规则
SAE J1654 高压电缆 High Voltage Primary Cable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规范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38a7c1cc7931b764ce1514.png)
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单芯技术规范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定义 (2)4、职责分配 (2)5、流程图 (2)6、程序内容 (2)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求 (3)高压连接器性能要求 (4)高压连接器技术参数要求 (4)高压连接器结构设计要求 (5)高压连接器插座中接触件与动力电池主电路连接端设计要求 (7)高压连接器插座固定于箱体面设计要求 (7)高压连接器插座与插头连接触件设计要求 (7)高压连接器插件的绝缘防触摸设计要求 (8)高压连接器的保护壳体设计要求 (8)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求 (8)高压连接器的防呆设计要求 (8)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设计要求 (9)高压连接器的温控互锁设计要求 (9)高压连接器的动力线缆设计要求 (9)高压连接器的互换性设计要求 (9)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检验标准要求 (11)供应商送样承认要求 (13)7、相关文件 (13)8、相关记录 (13)1目的Objectives::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即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动力总成作为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如何保证其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当前在动力电池高压连接器部分国内还没有发布国家标准,大多企业是执行企业标准或参照其它同类产品的标准执行,或者直接借用其它行业使用的连接器,上述原因对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及互换性带来挑战。
为了实现公司产品标准化和设计标准化,统一产品各个部位的设计细节,避免不合理的产品设计,减少设计错误率,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思路清晰且有据可依,品质有据可检,生产操作便捷,缩短供应商生产周期,特定此规范。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https://img.taocdn.com/s3/m/6eef296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7.png)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新能源高压连接器(New Energy High Voltage Connector)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高压连接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是指在新能源汽车中传输高压电能的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池和电机系统,实现高压电能的传输和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高压连接器主要用于电池组与电动机之间的电力传输,其功能主要包括电能传输、信号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
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和接口,新能源高压连接器可以分为插拔连接器和导轨连接器两种类型。
插拔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高压连接器,其主要特点是连接简单、灵活、插拔方便。
这种连接器通常使用金属接点或针脚来实现高压电能的传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插拔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和电机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高压电能的传输和控制。
导轨连接器是一种新型的高压连接器,其主要特点是连接可靠、稳定、安全。
这种连接器通常使用金属导轨和导电接头来实现高压电能的传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导轨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和电机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高压电能的传输和控制。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连接器需要具有较高的电流承载能力和耐受能力,以满足电池组和电机系统之间高压电能的传输需求。
其次,连接器需要具有较好的防水、防尘和抗震性能,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场景。
同时,连接器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在高温、高湿度和腐蚀环境下的可靠工作。
为了确保新能源高压连接器的质量和安全性,相关标准和规范也越来越完善。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标准和规范对新能源高压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防火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新能源高压连接器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进步。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高压连接器的材料和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汽车连接器技术规范》By+长安汽车-已转换
![《汽车连接器技术规范》By+长安汽车-已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bf7e01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5.png)
汽车连接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Connector前言本规范起草单位XX汽车产品开发二部电器开发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本规范与上一版本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板端插针保持力要求”;——增加了“助力型连接器的机械实验要求”;——增加了“连接器防错结构要求”;——增加了“电流循环”要求;——修改了“振动/机械冲击”实验要求;——修改了电气特性中“Ⅰmax”的获得方法;——删除了“电线附件抗拉强度”、“端子蠕变强度”、“接合/离脱触感”、“耐浪涌”、“耐慢速滑动摩擦力”、“复合环境”、“高温操作”、“防潮性”、“结露试验”、“抗冻能力”、“耐二氧化硫”、“抗应力腐蚀”、“耐臭氧”等试验;本规范历次发布情况:——Q/JD 1920-2012 于 2016 年 11 月 25 日首次发布。
——CTS-17.01.03-A1-2016 于 2016 年 11 月 25 日第二次发布。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报告评价结果 (1)4.定义 (1)5.技术规范附图中标明的规格 (3)6技术要求 (3)7评价方法 (6)8.技术规范的变更 (32)9.技术规范附图中的表示方法 (32)附录 (33)。
汽车连接器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车用电线束中的单线和多线连接器及车辆上用于维修的分离连接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1067.1-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 1 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3.报告评价结果从开发到批量生产的每个阶段的质量评价结果都要按照附录的要求提交给长安公司。
团体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线缆及连接器表面转移阻抗测试方法》
![团体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线缆及连接器表面转移阻抗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002a4b81c758f5f71f6773.png)
NEW AND NOW团体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线缆及连接器表面转移阻抗测试方法》汽车工程学会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团体标准《电动汽车高压线缆及连接器表面转移阻抗测试方法》,于2019年6月5~6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该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
该标准作为电动汽车高压线缆与连接器件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用于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装车后的质量需求,提出了高压线缆与连接器件屏蔽性能参数表面转移阻抗的测量方法以及推荐限值,保证其高压线缆与连接器系统装车后的低电磁辐射和高抗扰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车载低压系统及其它电子系统。
该标准包含其适用范围、专业术语、测试要求、测试结果、测试方法等内容,适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应用该标准能够准确有效测量高压线缆与连接器的表面转移阻抗,保障整车与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能与安全可靠性。
该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屏蔽线缆与连接器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主要包含三同轴法、管中管法、线注入法三种测试方法。
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或信号源)从高压屏蔽线缆芯线一端输出功率,然后通过网络分析仪(或者接收机)从另一端测量得到输入功率,计算得到表面转移阻抗。
高压屏蔽线缆的截止频率与耦合长度有关,对于电动汽车高压屏蔽线缆与高压连接器的屏蔽效能对整车的影响,主要关注频率在30MHz以下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水平。
三同轴法:包含测试方法A(内部电路连接匹配电阻.外部电路连接衰减电阻),测试方法B(内部电路连接负载电阻,外部电路不连接衰减电阻)、测试方法C(非匹配(短接-短接))。
三同轴法测试方法适合非对称线缆以及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复杂连接器测试,测试结果很稳定,测试精度高,测试相对复杂。
管中管法:主要针对单独连接器测试,有助于更好的单独评判连接器的屏蔽效能,测试结果很稳定,测试精度高,测试布置相对复杂,可以测试不同类型的复杂连接器。
线注入法:测试布置相对简单易实现.低频段测试结果稳定。
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规格参数
![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规格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5e1649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2.png)
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规格参数
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接头是指用于连接高压电池和电动汽车驱动
系统的部件,其规格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额定电压,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额定电压通常是指其能够
承受的最大电压值,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额定电压
会在300V到1000V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电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2. 额定电流,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额定电流是指其能够承受
的最大电流数值,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额定电流会
在100A到500A之间,具体数值也取决于电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3. 绝缘等级,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绝缘等级是指其在工作状
态下能够有效隔离电流的能力,一般会采用防水防尘等级高的材料,以确保高压接头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4. 耐压等级,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耐压等级是指其能够承受
的最大压力值,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耐压等级会在
10MPa到70MPa之间,具体数值也取决于电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5. 耐温范围,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耐温范围是指其能够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耐温范围会在-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之间。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高压接头的规格参数是根据其在电动汽车系统中的具体应用需求而设计的,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因素。
这些规格参数的合理设计和选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最新国标
![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491af5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6.png)
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符合GB18384—2020规定的B级电压电路的电动汽车用连接系统。
连接系统中用于传导A级电压电路的部分可参考使用本文件。
本文件不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
本文件不适用于换电连接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095.2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GB/T5095.3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流容量试验GB/T5095.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撞击试验、静负荷试验、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
GB/T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B/T5585.1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GB/T5585.2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2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GB/T776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8655—2010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20234.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5085—2010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GB/T25087—2010道路车辆圆形、屏蔽和非屏蔽的60V和600V多芯护套电缆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GB/T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GB/T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化学负荷GB/T30038道路车辆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等级(IP代码)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QC/T941-2013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QC/T942-2013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QC/T943-2013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QC/T944-2013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ISO16750.4Road vehicles–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4:Climatic loadsIEC62153-4-6:2017Metallic cables and other passive components test methods-Part4-6: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Surface transfer impedance-Line injection method IEC62153-4-15:2021Metallic cables and other passive components test methods-Part4-1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transfer impedance and screening attenuation-or coupling attenuation with triaxial cell3术语和定义GB18384、GB/T1959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SAE_J1742_1998电线束高压连接
![SAE_J1742_1998电线束高压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b3a2100ea8114431b90dd8c6.png)
前言2001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专家翻译出版了《国外电动车辆标准》一书,受到行业上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并希望继续跟踪国外电动车辆标准法规的发展动态,及时将国外的标准法规翻译出版,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我国政府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并形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
与之相适应,我国已经出台了一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初步满足了国内产品研发、产品评价及产品管理的需要。
为了让广大读者能更充分了解国际上电动汽车标准制定动态,消化吸收国外目前出台的相关标准法规的内容,我们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组织了第二次翻译工作,得到了行业上的响应。
本书主要收录了EN\SAE\ETA\JEVS和ECE等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或法规共计48篇。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电动运输协会ETA出台了一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试验程序,这些程序主要是针对执行SAE标准所做的实施细则,尽管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我们也将其某些项目列入,作为参考。
ECE R83\R101法规针对电动汽车做了修订,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全文翻译,只是翻译了与电动车辆相关的内容。
本书的翻译、校审工作得到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高压连接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1范围本推荐规程规定了工作电压为50-600V交流或直流电压且只使用铜线的电动或混合动力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单极和多极连接器的推荐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这些要求不适用于电子、电模块或完整副总成的内部连接。
本文件适用于装车后在修理和维护时,设计可以断开的连接器。
本文件不适用于单面连接,即其中一部分直接与印刷电路板接触的连接。
负载循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应用,在本文件中不做规定。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标准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箱)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a818b1a0116c175f0e48ab.png)
8. 符合GB/T 18384.2-2015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 部分:功
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中各项规定;
9. 符合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
方法 试验B:高温(GB/T2423.2-2008)》中各项规定;
10. 符合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
障防护》中各项规定;
3.7.2
各接线点均由相应的功能标识;
3.7.3 标注: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制作日期、商标等; 3.8 可靠性、耐久性 3.8.1 保修三年,15万公里,已先到为准 3.9 成套佩带高、低压插件,有厂家自配,提供整车部分插件 ,低压 信号控制线插件要求固定在高压配电箱上 ; 3.10.部分高压线的出线方向可以按设计局部调整; 10米-12米车高压箱原理及配件清单详见附件压缩文件包;
3.4.3 空气相对湿度75%时,带电部分与机壳绝缘电阻≮30MΩ;空气相
对湿度90%时,带电部分与机壳绝缘电阻≮20MΩ;
3.5 湿度:
90%-95%的湿度的情/T413-2002中的3.11规定进行,循环2次,试验中0℃-45℃
时的温度、湿度变化;
3.3.2 在壳体表面300mm*300mm的面积上均匀地施加相当于100KG质量重
物的力,表面无塑性变形情况
3.4 电气安全:
3.4.1 初次级之间应能承受AC 3500V/1分钟,泄漏电流<5mA的耐压试
验;
3.4.2 主回路与机壳之间应能承受AC 3500V/1分钟,泄漏电流<5mA的耐
压试验;
新单位投标,双方技术交流应在投标之前沟通完毕。
三、新单位投标需提供以下资料: 新单位投标还需在投标文件中包括以下内容并盖章(双方未签技术协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高压下高压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高压下高压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a524c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2.png)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高压下高压流程及注意事项高压流程及注意事项是指在操作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时,涉及到高压系统的相关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下面是对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高压流程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一、高压流程:1.车辆准备:确认车辆所搭载的高压电池已经充满电,并关闭车辆的电源开关;2.准备工作:穿戴防护装备,戴上绝缘手套、鞋套和眼镜;3.高压系统开启:打开车辆的高压控制器总开关,系统进入工作状态;4.故障诊断:使用专用的诊断工具检查高压系统是否正常,确认系统无故障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5.高压电池接触器分离:使用绝缘工具操作高压电池接触器,将高压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分离;6.高压电池断开:将高压电池与车辆的高压线路断开,防止电流流入车辆;7.充电装置拔插:进行充电时,先插入充电装置与电池的连接器,然后启动充电器;8.充电开始:确保充电装置的电源和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正确,然后启动充电过程;9.充电完成:在充电装置显示充电完成后,先关闭充电装置,再拔出充电装置与电池的连接器;10.高压电池连接:将车辆的高压线路与电池重新连接,确保连接稳固;11.高压电池接触器连接:使用绝缘工具操作高压电池接触器,将高压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重新连接;12.系统检测:再次使用专用的诊断工具检查高压系统是否正常,确认系统无异常后方可关闭车辆的高压控制器总开关;13.检查工作:检查车辆整体的电气及机械系统是否正常,并观察车辆是否存在其他异常。
二、注意事项:1.安全防护:在进行高压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鞋套和眼镜,确保自身安全;2.电池充满:在进行高压操作前,要确保电池已经充满电,并关闭车辆的电源开关;3.故障诊断:在操作高压系统前,必须进行故障诊断,确保系统无故障存在;4.操作技术:操作高压系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懂操作的人员禁止进行相关操作;5.绝缘工具:操作高压系统时,应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防止电流流入人体;6.正确连接:在拆卸和安装高压连接器时,必须确保连接的正确性,防止因连接不良导致事故发生;7.注意电气和机械系统:在完成高压操作后,请检查整体的电气和机械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防止出现其他异常情况;8.应急处理:在高压操作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9.禁止拆卸:未经授权人员不得随意拆卸高压系统的任何部件,以免引发事故;10.学习知识:对于高压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定期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标准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5fdf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b.png)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标准一、电气性能标准1.1 额定电压:连接器的额定电压应符合新能源汽车的电压要求,一般应在200V以上。
1.2 绝缘电阻:连接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应在50MΩ以上。
1.3 耐压性能:连接器的耐压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应在500V以上。
1.4 传输性能: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在100A以上的电流传输时,温升应低于10℃。
二、机械性能标准2.1 插拔力:连接器的插拔力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在插拔过程中受到的力不应大于50N。
2.2 机械寿命: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在1000次插拔后,连接器的性能仍能保持稳定。
2.3 振动性能:连接器的振动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在规定的频率和振幅下,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应受到影响。
2.4 温度适应性:连接器的温度适应性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在-40℃至+125℃的温度范围内,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应受到影响。
三、结构与设计3.1 连接器结构:连接器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和维护。
外壳应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以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接触件应采用高导电材料制成,以减小电阻。
3.2 端接方式与安装方式:连接器应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端接方式和安装方式。
端接方式可以选择焊接、压接、螺钉连接等,安装方式可以选择插入式、固定式等。
3.3 操纵适宜性:连接器应设计有良好的操纵把手或按键,方便操作。
同时应考虑人体工程学因素,确保操作者能够舒适地操作连接器。
四、使用性能要求4.1 电性能要求: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包括良好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和耐压性能等。
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接触电阻过大、绝缘性能下降或耐压能力不足等问题。
4.2 机械性能要求: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良好的插拔力、机械寿命、振动性能和温度适应性等。
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插拔力过大或过小、机械寿命短、振动性能差或温度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汽车高压线evrp国标
![汽车高压线evrp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b7ac55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8.png)
汽车高压线evrp国标汽车高压线是指用于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电池、电机等高压部件的电缆,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汽车高压线需要具备高温、高压、高强度、高柔性、高阻燃等性能,以适应汽车的复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
evrp国标是指《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GB/T37133-2018),它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2月28日发布,2019年7月1日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evrp是一种电动汽车用的高压大电流线束,它由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组成,具有高导电性、高耐压性、高柔软性和高阻燃性。
evrp的导体采用无氧纯铜或镀锡铜,绝缘层采用CTPE新能源改性塑料,屏蔽层采用铜编织网或铝箔带,护套层采用CTPE新能源改性塑料或其他材料。
evrp的标称截面有多种规格,如10mm2、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95mm2等,其额定电压为AC1500V,额定电流为100A~500A,温度范围为-40℃~+125℃。
evrp的技术要求包括导体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强度、耐温性、耐油性、耐水性、耐磨性、耐弯曲性、耐撕裂性、阻燃性等,其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也相应规定。
evrp的连接器是一种专用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它由插头、插座、密封件、锁紧机构等组成,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防护性和高互换性。
evrp的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强度、耐温性、耐盐雾性、耐振动性、耐冲击性、耐腐蚀性、防水性、防尘性、防误插性等,其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也相应规定。
汽车高压线evrp国标是一项针对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它为电动汽车的安全和性能提供了保障,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工作电压V
直流
交流(rms)
B
60<U≤1500
30<U≤1000
3.2.3额定工作电流
单个接触件的额定工作电流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额定工作电流(工作环境温度30℃)
导体截面积(mm²)
单个接触件的额定工作电流(A)
2.5
20
4
25
6
40
10
60
16
80
25
120
35
150
50
200
70
250
95
300
120
350
135
400
150
500
当多接触对同时工作时,其额定工作电流下降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额定工作电流下降率
接触件数目
1
2~3
4~5
6~8
9~12
13~20
13~20
>30
额定工作电流折算系数
1
0.75
0.6
0.55
0.5
0.4
0.3
0.2
3.3
3.3.1通则
所用材料应符合汽车行业通用要求。
连接器插座安装方法应为下列规定中的一种:
a)法兰盘安装;
b)螺母安装。
3.5
同一型号规格的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应能完全插合和分离。
3.6
按4.6.3规定试验时,在插合状态接触件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表6的规定。
表6接触电阻
导体截面积(mm²)
压接筒内径(0~+0.1)mm
压接筒最小长度mm
接触电阻(包括压接电阻的总电阻)(mΩ)
1.
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系列高压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GB/T 18384.3-2015规定的B级电压电路的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
2.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初始状态
环境实验后
20AWG
1.1
6
<20
16AWG
1.6
6
<10
2.5
2.4
7
1.17
2.34
4
3
7
0.72
1.44
6
3.6
9.5
0.68
1.36
10
4.7
10
0.60
1.0
16
6.1
12.5
0.43
0.86
25
7.2
12.5
0.40
0.80
35
8.8
16.5
0.39
0.78
50
10.8
16.5
0.36
GB/T 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_机械负荷标准
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_气候负荷标准
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_化学负荷标准
GB/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3.13
按4.6.14的试验方法进行极限高低温冲击试验,试验结束后,取出5分钟内检测绝缘电阻、耐电压、接触电阻和外观质量,随后测试IP67密封防水性能,试验后连接器插拔应柔和,无卡滞现象,直接插拔力或者采用助力装置的的操作力应该小于100N,试验后接触件和绝缘体的保持力应符合表12的规定。
3.14
按照4.6.15的试验方法进行恒温贮存试验,试验结束后,取出5分钟内检测绝缘电阻、耐电压、接触电阻、IP67密封防水和外观质量,试验后连接器锁紧装置强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3.4.7.2外壳定位
通过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对应两部分上的键和键槽完成定位。
3.4.7.3插合密封
连接器密封应设计成能消除插合好的连接器中外壳之间的气道,插合连接器的密封件在压缩量最小时应保证密封要求:IP67。
3.4.7.4润滑
卡合位置和附件螺旋槽上应涂上合适的润滑剂。
3.4.8连接器插座的安装
3.3.2材质要求
材质要求见表4。
表4连接器材质要求
序号
零件类别
材质
材料要求
备注
1
金属壳体及附件类
铝合金/锌合金
符合RoHS标准
2
塑胶壳体、胶芯及附件类
PA66/PBT
符合RoHS标准、符合UL94-V0阻燃等级
3
屏蔽环、屏蔽罩及接触件类
紫铜/黄铜
符合RoHS标准
4
密封件类
硅橡胶/氟橡胶
符合RoHS标准、符合UL94-V0阻燃等级
3.4.2结构要求
a)具有高压电气互锁功能的连接器,互锁端子应满足:
——连接时,功率端子先接通,信号端子后接通;
——断开时,信号端子先脱离,功率端子后断开。
b)连接器的电缆压接、螺纹连接、焊接、连接器锁止等连接应牢固可靠。
c)若连接器带有屏蔽功能,屏蔽层应具有可接地结构。
3.4.3接触件
无论是插针接触件还是插孔接触件,应保证在插合过程中不会损坏。
GB/T 5095.5-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机械负荷和寿命试验
GB/T 5095.6-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6部分:气候试验和锡焊试验
GB/T 5095.8-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8部分:连接器、接触件及引出端的机械试验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204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0.72
70
12
16.5
0.17
0.21
95
15
16.5
0.14
0.17
120
16.7
20
0.11
0.124
135
18.1
20
0.11
0.124
150
19
20
0.11
0.124
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由插针和插孔插合的接触电阻、端子压接线缆处的压接电阻组成。
Rtotal=Rcrimp1+Rcontact+Rcrimp2
3.4.4绝缘体的设计与结构
绝缘体的设计和结构要求如下:
a)绝缘体应保证在外壳内不转动,绝缘体应不能从外壳中卸下来;
b)绝缘体接触件孔位排列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规定。
3.4.5尾部附件
尾部附件用于安装电缆线,它们应具有压紧导线的能力,密封型尾部附件应具有将密封电缆的封线体压紧的能力。尾部附件上不许出现损坏电缆线的任何锐利棱角或毛刺,抗电磁干扰屏蔽尾部附件应使电连接器壳体与电缆屏蔽层实现电连接。
GB/T 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5095.2-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GB/T 5095.3-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容流量实验
化学镀暗镍
化学镀暗镍20-25µm
96H
锌合金/铝合金属壳体类
镀绿锌
化学镍3.75-7.5µm,镀绿锌7.5-12.5µm,电镀后需导电
96H
锌合金/铝合金属壳体类
镀黑锌
化学镍3.75-7.5µm,镀黑锌7.5-12.5µm,电镀后需导电
96H
不锈钢
钝化
不锈钢钝化处理
48H
3.4
3.4.1总则
连接器的设计与结构应能承受在使用、安装和维修时正常操作中发生的磕碰,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开孔尺寸应符合GB/T 18384.3-2015中6.8绝缘协调要求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3.9.2高温带负载持续温升
按照4.6.7的试验方法,插合好的连接器接通额定电流2小时,连接器接触对的温升应≤50℃,通入峰值电流,持续1分钟,记录温度变化数据。
3.9.3电流循环
按照4.6.8的试验方法,插合好的连接器接通额定电流45分钟,然后断开15分钟,1008个小时的电流循环。每日记录一次温升,在通电后30分钟记录,温升最大不得超过55℃。
3.15
按照4.6.16的试验方法进行盐雾试验,经受表5规定时间的中性盐雾试验后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金属零件表面应无起泡、起皱,不得暴露出基体金属;
b)非金属零件表面无明显泛白、膨胀、起泡、皱裂、麻坑等。
接触件盐雾试验后接触电阻应符合表6的规定。
5
紧固件类
不锈钢/碳钢
符合RoHS标准
3.3.3表面处理
表5表面处理要求
零件类别
镀层类别
标准电镀要求
盐雾要求
信号类端子
镀漂金
镍底2-3µm,漂金0.025-0.075µm
48H
信号类端子
镀镍
铜底1-3µm,镀镍2-5µm
48H
信号类端子
镀锡
镍底2-3µm,镀雾锡3-5µm
48H
5.7mm以下功率端子
3.10
3.10.1防水IP67
按照4.6.9的试验方法进行防水试验后,连接器插合界面处应无渗水现象,在室温下晾置30分钟后其绝缘电阻应符合表7的规定,耐电压应该符合表8的规定。(在客户有气密封要求或者批量生产时,可用利用气密性工装,加压30KPa,保压3min,气压泄漏<2KPa,检测过程中,喷涂肥皂水,无气泡产生的方法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