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探析-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探析
作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精心构思创造出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及时代生活背景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依托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刺激读者的阅读感官,为其带来良好的阅读感受。

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首先要对文学写作手法特别熟练,并能将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行完美的融合,创造出自己风格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所运用的修辞风格是根据作者的不同而变化的,但是不管哪种风格都对作品的成功发挥较大的作用。

本文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分析,再分别列举比喻、幽默和矛盾三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一、英语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拟人修辞
Personification在中文中被翻译为“拟人”,其字面意思就可以很好地对这种修辞手法作出解释:将没有生命特征的物体或者是自然界的生物当作人类进行描写,赋予它们“人类”的行为动作、语文特征及情感,从而使原本没有生命特征的物体或自然界生物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对所描绘的对象更加印象深刻。

例如:The front garden was a gravel square;four evergreen shrubs stood at each corner,where they struggled to survive the dust,and fume from a busy main
road.(前庭是一个被铺满沙粒的四方形,其四周都种有一丛常青灌木,他们常年忍受着从繁忙街道上吹来的尘烟,坚强地生存下来。

)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对常青灌木的生存情况进行描绘,从侧面突出“我”前往求职的学校环境状况相当糟糕。

(二)移就修辞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修辞也常常被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其作用是将描写事物A的词语或者段落用于事物B的描述,用于描写事物B本身的词语或段落存在着很大的别扭。

这种修辞手法在逻辑思维中显得非常不合理,但是将其运用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the classes were marchalled and marched into another room to breakfast:how glad I was to behold a prospect of getting something to eat!(不知疲倦的下课铃声已经敲了四遍了,所有班级排队到另一个房间使用早餐。

我看到有很多吃的,实在是太高兴了!)Indefatigable(不知疲倦)原来是用于描写人情感状态的词语,现在被转移来描写没有生命的特征的钟声,作用就是钟声拥有了人的情感。

(三)反语修辞
反语(Lrony)修辞是指采用反向语言的形式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进行描绘,其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与实际内容是相反的。

这种修辞手法大部分是为了突出作者善意的幽默与风趣,
对一些现象或者现实进行反讽,不会直接在作品中进行表述。

反比修辞在特定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东西进行褒奖或者贬低。

例如: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这句话的直译为:早上没有明确时间观念是一件好事啊,但是其真实含义是对早上的时间观念要进行明确。

(四)双关修辞
双关(Pun)修辞是指在进行一个事物的描述时,可以使用一个词语或一个段落对其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或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词语或者段落中蕴含两种意思。

这类修辞手法能使文章内容变得更加耐人寻味,引起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

双关修辞可以分为语意和谐音两种,语意双关是指运用一个词语的多种含义进行事物的描述,例如:He is not a grave man until he is a grave man.这句话中grave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严肃的”(形容词),另一个是“坟墓”(名词),因此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他向来不是一个严肃的人,除非他躺到坟墓里,才会变严肃。

谐音双关是指采用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词语的同音或者近义词对文章进行
修辞,例如:He drove his expensive car into a tree and found out how the Mercedes bends.(由于他违章超速驾驶,将昂贵的名车撞到树上,于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奔驰车是怎样被撞弯的。

)作者将这句话中Benz(奔驰车)中的Benz,故意改写成bends,引人发笑,提升读者的阅读感受。

(五)夸张修辞
夸张(Hyperbole)修辞只是对某个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将其本身的内容及形象进行夸大,可以表达作者对描述的事物的重视和喜爱程度,在表达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夸大的描述并不会欺骗读者。

采用夸张修辞来描述可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感,引发其对文章进行联想。

例如:Vingo sat stunned,looking at the oak tree. It was covered with yellow handkerchiefs―20 of them,30 of them,maybe hundreds.本句可以翻译成:文戈坐在那儿惊呆地望向橡树。

黄手绢挂满了整棵?渖希?或许有20条,30条,或许几百条。

此句中20 of them,30 of them,maybe hundreds采用了夸张的描述,在主观上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
英语文学作品中采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广义修辞手法和
狭义修辞手法。

本文主要对狭义修辞手法――矛盾、幽默及比喻修辞手法进行举例描述。

(一)比喻修辞的应用
比喻修辞常常运用于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比喻指的是把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联系在它们两者之间找出相似之处,可以通过一件事物对另一件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

通俗点来说,比喻就是将两种事物的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

在比喻修辞的运用中,必须注意其应用要能引起人们对文章内容丰富的想象。

例如:Thatcandidateisanassinalionsskin,hewouldneverhavethecouragetostandupforanycause.其意思为那个候选人色厉内荏,他无法做到对任何事业仗义执言。

句中成语“anassinalion's skin”的意思是“fierceofmienbutfaintofheart”(外表强硬,内心怯懦)。

这个成语出自《伊索寓言》中,讲述了一头驴子披着狮皮把周围的人和动物都吓跑了,后来,驴子的狮皮被风吹走了,它因为现出原形被大家打了一顿。

文章中的句子巧妙地引用“anassinalion's skin”进行描述,十分形象深刻地对“thecandidate”色厉内荏的特点进行勾画,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本质。

因为比喻修辞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化,增加读者阅读文章的视觉感受,故其被广泛应用于作品创作中。

比喻修辞手法可以分为明喻和暗喻两大类。

明喻是指对两件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将事物本体和喻体相似之处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英语文学作品常用的明喻词组有:as,though,like 等。

例如: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他的样子好像刚从我的童话书里缓缓走出,如同一个幽灵般从我身旁走过去。

句子中把他比作幽魂,用来比喻其悄然出现给“我”带来的震惊。

与明喻相比,暗喻修辞更注重于对情感进行比喻,为文章增添深刻又浓厚的情感色彩,令读者在阅读时能深刻地体会到内
容带给心灵强烈的冲击。

例如:Rise,
likelionsafterslumber.Inunvan2quishablenumber,shakeyourchainsfromyoulikedew.Whichinsleephadfallenonyo u-Youaremany-theyarefew.―(Shelley)Allofyou,awakenedslaves,risetoarms,breakthechains,whichhadfallenonyouinyoursleep,andbeconfidentofyourvictory,foryouareinvincibleinnumber.(醒来吧,沉睡的雄狮,抖落掉扣在身上的锁链,要切记你们是不可战胜的多数。

)19世纪的诗人雪莱,为了激励劳动人民奋起反抗的精神,创作这一段诗句,他把觉醒的奴隶比喻成沉睡中醒来的雄狮,从而鼓励数量众多“lions”(奴隶们)挺直自己的腰板,号召他们丢掉扣在身上的枷锁,向野蛮残暴、贪得无厌的统治阶级英做出英勇抗争。

诗人巧妙地使用“lions”作为比喻,使诗篇更有鼓动力,激起奴隶的抗争精神,坚定了劳动人民夺取最终胜利的信念。

(二)矛盾修辞的应用
矛盾(Oxymoron)修辞主要通过对两个不能进行协调,甚至处于对立面的词语对文章的事物进行描述。

矛盾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十分强烈,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强烈地传达给读者,同时也避免了文章过于平淡单调,提升其趣味性。

矛盾修辞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惊喜,达到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效果,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文学作品中。

矛盾修辞主要体现在事物之间内在的矛盾和复杂性上,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的作用。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添加矛盾修辞可以使文章变得更生动形象化,其主要的功能有:其一,谚语和俗语在英语作品中应用比较广泛,作者往往可以通过其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思想观念进行描述,读者可以很好地进行理解,从而达到吸引读者深思和警示世人的目的。

其二,矛盾修辞可以增强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效果和感染效果,和采用平述进行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

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矛盾修辞带来的感染效果对其进行更深入化的了解,使阅读过程更有情趣性。

矛盾修辞给英语文学作品带来更加精彩传神的效果。

其三,矛盾修辞运用两个对立、矛盾的词语对文章中幽默、诙谐的氛围进行大量渲染,通过词语之间的冲突效果带给读者幽默感十足的阅读体验。

(三)幽默修辞的应用
“幽默”并不属于中国原创词汇,它是经历了大时代背景、文化和语言的变迁,通过英文的英译慢慢演变的。

它的意思是指某个人的行为操作或者某件事物让人十分感兴趣,让人笑话自身却又存有内涵。

幽默修辞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在了解其常用的修辞手法时要对西方的时代背景和语言文化
进行研究探讨,否则我们对于英语文学的研究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水平相当于小学时期的汉语水平,可以进行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及简单通俗的文章描
述,但是内容缺乏深度。

随着对英语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初级层次,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成就。

英语文学中的幽默修辞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可以对不同的辞格进行应用,在文章结尾进行意外性的设计来体现整篇文章的幽默性。

常见的幽默表达形式有:其一,针对不同的辞格采用相应的幽默表达形式。

辞格是指文章的主体自觉地对语境及目的进行结合,从而违背了语言的规范性。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许多作者往往不会按照常理进行描述,而是通过违背规范的语法来表达内容。

这将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手法更为高级,增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愉悦感。

作者往往喜欢违背各种规范语言来制造文章的幽默感,一篇文章中褒义词的运用不一定是为了夸赞,还可以通过此对事物进行反讽,从完全相反的内容表达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这种修辞手法增添了文章中的幽默感,对想要讽刺的事物带来鲜明的对比,增加文章讽刺效果。

其二,对文章结果采用意外性的设计来表达幽默感。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章的前半部甚至是结尾前的情节描写和手法都比较平淡,幽默性的部分也属于常规的程度,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无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当结尾的内容带给读者常规思维的冲击时,文章中幽默效果得到突出,达到作者预期的效果。

三、结语
我们不难发现,比喻、矛盾、幽默这三种修辞手法中包含了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如在幽默修辞的运用上,作者往往会用过拟人、夸张等手法对其进行描述。

我们对英语文学修辞手法进行深入了解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作品,使对其的研究不再停留在直译的浅层面。

只有充分地把握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才能明了一篇英语文章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我们要不断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意义上读懂英语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身对于英语作品的欣赏、鉴定水平,提高日常中英语交流水准,去感受英语中独特的魅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