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点.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说明文专题ppt课件
![初中说明文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9874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3.png)
❖ 如:四扇,八扇,十二扇,数字具体的说明 门和窗的图案美。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列图表
❖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 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试身手
❖ 11、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 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
颜色 种数
白色 1193
黄色 951
红色 923
蓝色 59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引用
❖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
说明文——作比较
❖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 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 然美,给人感受到游在画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列图表
❖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 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试身手
❖ 11、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 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
颜色 种数
白色 1193
黄色 951
红色 923
蓝色 59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引用
❖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
说明文——作比较
❖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 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 然美,给人感受到游在画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
![中考复习说明文复习专题课件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954a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0.png)
作比较 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作引用 准确,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 科学、准确
作诠释 解释说明
画图表 直观、形象摹状貌 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总览表
23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作用: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0
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作用:准确,令人信服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21
8、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36
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如:《苏州园林》第四段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37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 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 “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实战演练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
说明文ppt
![说明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c39fe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3.png)
(作诠释)
•说明文ppt
8、列图表
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 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 的事物。
• 某某中学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 八年级前10名学生名单
•说明文ppt
班级
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总分 名次
姓名
〔例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例2〕评论大都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 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
•说明文ppt
(5)打比方:
就是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加以说明。运用此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具 体。更为直观地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
〔例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水。……
•说明文ppt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 作比较、下定义 打比方、列数字 作诠释、列图表 摹状貌、作引用
•说明文ppt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 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 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在
④、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__________加 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文ppt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更为直观地 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
⑥、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__________加以说明,可 以使说明内容更为正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 的说服力。
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说明文ppt
8、列图表
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 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 的事物。
• 某某中学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 八年级前10名学生名单
•说明文ppt
班级
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总分 名次
姓名
〔例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例2〕评论大都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 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
•说明文ppt
(5)打比方:
就是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加以说明。运用此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具 体。更为直观地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
〔例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水。……
•说明文ppt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 作比较、下定义 打比方、列数字 作诠释、列图表 摹状貌、作引用
•说明文ppt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 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 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在
④、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__________加 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 示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文ppt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更为直观地 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
⑥、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__________加以说明,可 以使说明内容更为正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 的说服力。
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35页)说课材料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35页)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2ce10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文学性标题的作用
描述性、抒情性语言常用修辞 方法提示: 1分析语言修辞特点 2说明作用:
A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B引出全文内容
大自然的现象——风 [叶冰]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 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 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 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 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 空气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 个空气流动系统,即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 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 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等。
明 打比方
方 画图表
法
下定义 作诠释
分类别 摹状貌
•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 •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 • •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
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 代,郑和7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00多吨重,足以 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 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现代 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 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 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新型的帆船会乘 风破浪地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上。
说明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
![说明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1a2c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f.png)
⑤下定义:……是……,准确揭示了……的本质 特征。
⑥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可 感。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三、说明文的结构
• 1、总分式
• ①总——分——总
• ②总——分
• ③分——总
• 2、递进式
• 3、并列式
• 四、说明文的顺序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 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说明
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答题模式:科学、准确、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 征,便于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7)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 或某一个特点作一般性的解释。 作用:采用通俗的语言来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更清楚明白。
作用;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应考策略:
• 1、辨清说明方法(找语言标志)
⑥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可 感。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三、说明文的结构
• 1、总分式
• ①总——分——总
• ②总——分
• ③分——总
• 2、递进式
• 3、并列式
• 四、说明文的顺序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 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说明
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答题模式:科学、准确、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 征,便于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7)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 或某一个特点作一般性的解释。 作用:采用通俗的语言来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更清楚明白。
作用;
从 使 用 情 况 来看, 闭胸式 的使用 比较广 泛。敞 开式盾 构之中 有挤压 式盾构 、全部 敞开式 盾构, 但在近 些年的 城市地 下工程 施工中 已很少 使用, 在此不 再说明 。
应考策略:
• 1、辨清说明方法(找语言标志)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编版课件.pptx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编版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28cc8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c.png)
第17页,共19页。
例:“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 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是500万—1000万年。”一句 中“估计”一词能否替换成“统计”?为什么? 答:不能替换。“估计”表推测,意思是大概,“统计” 的意思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换了后句 子的意思就成了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确定 是500万—1000万年,不符合实际,替换后就不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4.作诠释: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概
念清楚。
5.引资料: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生动地说 明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谜 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特征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更 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
明效果。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 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能吸引读
者。
此外,还有_引__资__料__、__摹__状__貌_、__画__图__表__、__作__诠__释_______等说明方法
第7页,共19页。
考点: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10页,共19页。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噪音确实影响人们的食欲。但 有不同的表现,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人们在飞机和火车上食 欲不振。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学助理罗宾丹多等人发现,在飞机
上人们食欲较差,原因是喷气式客机舱内的噪音高达约85分贝,
引擎的轰鸣声以及人们在密闭空间的交谈声使机舱内变得很吵。
第19页,共19页。
例:“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 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是500万—1000万年。”一句 中“估计”一词能否替换成“统计”?为什么? 答:不能替换。“估计”表推测,意思是大概,“统计” 的意思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换了后句 子的意思就成了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确定 是500万—1000万年,不符合实际,替换后就不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4.作诠释: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使……(要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概
念清楚。
5.引资料: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生动地说 明了……(特征或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谜 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特征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更 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
明效果。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 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能吸引读
者。
此外,还有_引__资__料__、__摹__状__貌_、__画__图__表__、__作__诠__释_______等说明方法
第7页,共19页。
考点: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10页,共19页。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噪音确实影响人们的食欲。但 有不同的表现,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人们在飞机和火车上食 欲不振。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学助理罗宾丹多等人发现,在飞机
上人们食欲较差,原因是喷气式客机舱内的噪音高达约85分贝,
引擎的轰鸣声以及人们在密闭空间的交谈声使机舱内变得很吵。
第19页,共19页。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b849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c.png)
十、运用读篇的基本方法阅读说明文。
第一阶段: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1、注意标题,把握说明内容。 2、注意文章的重要部位。一般在文章的首
尾,(在文章开头能概括特征的叫首括句) 有表明中心的概括性语句。我们阅读时抓 住了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 征。 第二阶段:逐句、逐段精读。
十一、说明方法的特点:
1、下定义:为了简明、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属性,使读者对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说明文中 往往需要给事物下定义。
2、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只从单方面 加以说明还不够,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的异同, 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说明。
3、举例子:适当地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 物或事理。可以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5、打比方
6、列数字
7、引资料
8、画图表
——分、举、作、下
打、列、引、画
七、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① 现象——本质
② 特点——用途
③ 原因——结果
④ 整——具体
注:或与上述六种相反
八、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 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四、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的对象分: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2、按写作方法分:文艺性说明文
解说词
说明书
五、说明文的要素或内容
1、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或本质)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 4、说明语言
六、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
2、举例子
3、作比较
4、下定义
3、举例子: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 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ba8af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0.png)
“生动”的答题格式:(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 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 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 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知识点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知识点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5567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较,显示彼此异同
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 比做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 可感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
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列数据、作诠释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 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
拱桥了。
引用、举例子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说明文的三要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的条理性 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的条理性
说明的科学性 内容的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
语言的条理性 内容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
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 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 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数
字
4、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
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 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 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 叫做联拱石桥。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ee6c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2.png)
(二)“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 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共59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5315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e.png)
•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 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 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 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考点一 理解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特征
• (2)结合段落中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
进行综合概括。 •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并简明地表达。 • (5)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也可从事物“定义”入手。
注意:①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要分清楚题目问的 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要分清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因为事物说明 文只答到对象即可,而事理说明文有时还需要答到事理 )。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
总式。 •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
•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②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的区别:注意区别“说明对象
”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而后者较为具体,是具 体的内容。 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 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 明 顺序。
• (4 分)
• 例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还有的像 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看云识天气》
•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考点一 理解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特征
• (2)结合段落中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
进行综合概括。 •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并简明地表达。 • (5)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也可从事物“定义”入手。
注意:①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要分清楚题目问的 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要分清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因为事物说明 文只答到对象即可,而事理说明文有时还需要答到事理 )。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 1.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
总式。 •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
• 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②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的区别:注意区别“说明对象
”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而后者较为具体,是具 体的内容。 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 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 明 顺序。
• (4 分)
• 例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还有的像 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看云识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把握特征,提取文本信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答题模板:①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 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 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 明事物的特征。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在中心句、总括句、过渡句等关 键句中捕捉特征,筛选关键词。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 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③“点面结合”概括。有
州园林》。事理说明文中,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 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如《植 物抗旱本领》一文的说明对象不是植物 ,而是植物抗旱本领之 “神 奇”。②观首段。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说 明对象。③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 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④抓关键句。有的说明文往 往会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⑤ 归纳总结。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行 ,我们只能研读全文 ,逐段分析、 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题型 2 列数据(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 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标志:数词、概数、确数等。 答题模板:运用……等(这些)具体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的……特征,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使之更有说服力。
题型 3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 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 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题型 9 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 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表,如产 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 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首先应把握“大方向”——掌握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然后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答题——具体分析、综合归纳,这样才能更准 确、全面、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答题时可参照下面的答题模 板。
答 题 模 板 : 这 一 段 采 用 了 …… 的 说 明 方 法 , 说 明 了 …… 事 物 的……特点,起到……的作用。
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 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 整的句子便可。但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简洁。
注意事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以事物 的表面特征掩盖事物的本质特征。须细读全文,做总体的分析和归纳。
辨识说明方法,分析方法作用
题型 7 作诠释:作诠释这种说明方法,是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 一个特点作些解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 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 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 对象与作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题型 1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仅从道理上讲 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 明。
作用: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标志:经常会使用“例如”“以……为例”“如”这一类标志性 词语。 答题模板:举……例子,更真实更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 增强了说服力。
作用: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 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标志:这是因为……其原因(原来)是……指的是……,这就叫…… 答题模板:对事物(事理)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 明更通俗易懂。
题型 8 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标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的像……有的像……有的 像…… 答题模板: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事 理)……的特征,使文章更有可读性,更生动活泼。
标志:而;比……;和……两种东西比等。 答题模板: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事理)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征(地位、影响等)。
题型 5 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 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 事物或事理本质的一种方法。
作用:完整、科学、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 物区别开。
标志:……是……,这就是……,叫……。 答题模板: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 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事理)的……特征。
题型 6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 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 动、形象。
作用: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事理)的作用 标志:像、是、当作、好像等。 答题模板:把……比喻成……,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便于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 趣味性。
说明文阅读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模板
明确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分类 (1)事物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 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作用等。 (2)事理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 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 答题模板:①看题目。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的说明 对象是具体的实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是抽象的事理。事物说 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如《苏
作用:使说明的内容条理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标志: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答题模板:对事物(事理)……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 更有条理性,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题型 4 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 们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 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 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