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降”——中医作用 清热泻火、止咳平喘——应用 食物举例:苦瓜、青果、枸杞苗、芥菜
wenku.baidu.com
甘
“甘缓”、“甘补”——中医作用
和中、补虚、缓急、止痛——应用
食物举例: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 蜂蜜、甘草
酸
“酸收”——中医作用 酸涩、酸甘——味
敛汗、止泻、涩精、生津止渴、助消化——应用
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痰、趋风湿、泻 下、解毒、行气、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
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
六、食物的毒性
● 食物一般不具有毒性 ● 极少数的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包括副作用) 举例: ● 民间所称之“毒物”,一般是指过于辛温、燥热、肥甘
厚味的食物,或未能正确运用食物来防治疾病,致使正常的 机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毒性”或“副作用”。
2)病理特点:易伤食吐泻,易缺钙 3)饮食调护的原则:应健脾消食,慎食温热峻补食
物。
2)老人 1)生理特点:生机减退 2)病理特点:气血渐虚,阴阳渐衰,多患虚
证。 3)饮食调护原则:饮食选择易消化而富有营
养的食物,慎食难于消化 及寒凉的食物。
3、女子
1)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孕产乳之生理现象,屡伤于 血。
二、祛寒法 1、温经散寒法
适应证:寒邪凝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中医饮食
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中医饮食调护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 各种食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配伍规律, 以膳食和药膳为工具,以食养和食疗为手段, 对人类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促进康 复的一门科学。
●因人制宜(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
1、小儿
1)生理特点: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生 机旺盛,应以调养脾胃为主,促进 生长发育。
少量多餐。
●因时制宜 1、饮食养生,四时有别 1)春季宜升补,宜疏泻清散,使肝气调和 2)夏季宜清补,以消暑生津为主 3)秋季宜平补,应平补润肺,宜饮甘寒养
阴生津之汤剂 4)冬季宜温补,应选驱寒温里滋补之品。
2、饮食治病,四时有别
如感冒:
1)春夏感冒,多为风热,宜选辛凉食品 2)秋冬感冒,多为风寒,宜选辛温解表食品。 3)长夏之季,感受湿邪者较多,宜祛湿解暑。
三、食物的归经
概念: 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经(或某脏腑)或某
几经产生比较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 较小或无作用。 举例:
“归经理论” “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
四、食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
◆ 凡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 趋向多为升浮,如姜、蒜、花椒等。
(三)同病异食 如胃脘痛: ◆伤食所致宜消食和胃 ◆肝气犯胃宜疏肝和胃 ◆寒伤胃阳宜温胃止痛 ◆胃阴不足宜养阴益胃
(四)异病同食 如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子宫下垂、
胃下垂—中气下陷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升提中气 ◆食疗方:参苓粥、归芪鸡
(五)病后调剂以施膳 ◆特点:脾胃运化能力较弱 ◆饮食调护原则:营养丰富,易消化,
◆四性 ◆五味
“归经理论” “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
食物的四性
即食物所具有的寒、凉、温(平)、热四种特别的偏性。 归纳为三类: 1、寒凉——多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2、温热——多有温度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
等作用。 3、平性——多有平补平泻的作用。
食物中大多为平性——温热性——寒凉性
食物的五味
概念:
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苦、甘、酸、咸 五种味道。(此外,还有淡、涩二味)
甘味食物最多 咸味与酸味 辛味 苦味
辛
“辛开、辛散”——中医作用 芳香、辛辣味——味 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应用 食物举例:生姜、葱、香菜、蒜、陈皮等。
苦
七、以脏补脏理论
“脏器疗法” 利用动物脏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动物脏器——血肉有情之品,能够产生“同 气相求”的效果。
一、解表法 1、辛温解表法 适应证:外感风寒 选用食物:生姜、葱白、豆
椒、红糖等
、荆芥、胡
2、辛凉解表法 适应证:外感风热 选用的食物:桑叶、菊花、芦根、竹叶、白
茅根、薄荷、白糖、梨、苹果等
◆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 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
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五、食物的补泻作用
含 义
1、作用:补虚、泻实 2、特性 ◆ 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
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 ◆ 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开窍、防疫、
食物举例:乌梅、山楂、梅子、阳桃、五味子
咸
“咸软”——中医作用 软坚散结——应用 食物举例:海带、紫菜、海参、鱿鱼、海藻
淡
“甘淡”/“淡渗”——味
利尿、除湿——作用
食物举例:薏米、冬瓜、荠菜、茯苓、白茅 根
涩
“酸涩”——味 收敛、固涩——作用 食物举例:
2、寒热: 1)寒者热之:寒证应予以热性食物,忌食生
冷咸寒。 2)热者寒之:热证应予以凉性饮食,忌食辛
辣热物。
何谓 “生冷”食物?
(二)按病位施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 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 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邪在表者宜汗;邪在里者宜泻;邪在上者 宜吐;邪在下者宜利。
●因地制宜 1)东南沿海:宜食清淡除湿的食物 2)西北高原:宜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之
品
◆“胃喜即为补”
◆ 种类齐全 ◆ 数量充足 ◆ 搭配合理 ◆ 比例恰当 ◆ 偏食有害
“谷肉果菜,食尽养之”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一、食物的性味理论
◆药有药性,食有食性。
2)病理特点:血偏不足而气偏有余。 3)饮食调护的原则:常宜补气血 ◆月经期:慎食过寒,辛辣过热之品 ◆妊娠期:养血补肾安胎 ◆产褥期:益气血,通乳汁
●因病制宜(辨证施食) (一)按病性施食 1、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 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 生津、填精等功效。
◆ 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开窍、防疫、清热、 泻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 行气、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
wenku.baidu.com
甘
“甘缓”、“甘补”——中医作用
和中、补虚、缓急、止痛——应用
食物举例: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 蜂蜜、甘草
酸
“酸收”——中医作用 酸涩、酸甘——味
敛汗、止泻、涩精、生津止渴、助消化——应用
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祛痰、趋风湿、泻 下、解毒、行气、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
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
六、食物的毒性
● 食物一般不具有毒性 ● 极少数的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包括副作用) 举例: ● 民间所称之“毒物”,一般是指过于辛温、燥热、肥甘
厚味的食物,或未能正确运用食物来防治疾病,致使正常的 机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毒性”或“副作用”。
2)病理特点:易伤食吐泻,易缺钙 3)饮食调护的原则:应健脾消食,慎食温热峻补食
物。
2)老人 1)生理特点:生机减退 2)病理特点:气血渐虚,阴阳渐衰,多患虚
证。 3)饮食调护原则:饮食选择易消化而富有营
养的食物,慎食难于消化 及寒凉的食物。
3、女子
1)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孕产乳之生理现象,屡伤于 血。
二、祛寒法 1、温经散寒法
适应证:寒邪凝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中医饮食
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中医饮食调护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 各种食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配伍规律, 以膳食和药膳为工具,以食养和食疗为手段, 对人类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促进康 复的一门科学。
●因人制宜(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
1、小儿
1)生理特点: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生 机旺盛,应以调养脾胃为主,促进 生长发育。
少量多餐。
●因时制宜 1、饮食养生,四时有别 1)春季宜升补,宜疏泻清散,使肝气调和 2)夏季宜清补,以消暑生津为主 3)秋季宜平补,应平补润肺,宜饮甘寒养
阴生津之汤剂 4)冬季宜温补,应选驱寒温里滋补之品。
2、饮食治病,四时有别
如感冒:
1)春夏感冒,多为风热,宜选辛凉食品 2)秋冬感冒,多为风寒,宜选辛温解表食品。 3)长夏之季,感受湿邪者较多,宜祛湿解暑。
三、食物的归经
概念: 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经(或某脏腑)或某
几经产生比较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 较小或无作用。 举例:
“归经理论” “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
四、食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
◆ 凡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 趋向多为升浮,如姜、蒜、花椒等。
(三)同病异食 如胃脘痛: ◆伤食所致宜消食和胃 ◆肝气犯胃宜疏肝和胃 ◆寒伤胃阳宜温胃止痛 ◆胃阴不足宜养阴益胃
(四)异病同食 如久泻、脱肛、便血、崩漏、子宫下垂、
胃下垂—中气下陷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升提中气 ◆食疗方:参苓粥、归芪鸡
(五)病后调剂以施膳 ◆特点:脾胃运化能力较弱 ◆饮食调护原则:营养丰富,易消化,
◆四性 ◆五味
“归经理论” “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
食物的四性
即食物所具有的寒、凉、温(平)、热四种特别的偏性。 归纳为三类: 1、寒凉——多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 2、温热——多有温度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
等作用。 3、平性——多有平补平泻的作用。
食物中大多为平性——温热性——寒凉性
食物的五味
概念:
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苦、甘、酸、咸 五种味道。(此外,还有淡、涩二味)
甘味食物最多 咸味与酸味 辛味 苦味
辛
“辛开、辛散”——中医作用 芳香、辛辣味——味 发汗、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胃——应用 食物举例:生姜、葱、香菜、蒜、陈皮等。
苦
七、以脏补脏理论
“脏器疗法” 利用动物脏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动物脏器——血肉有情之品,能够产生“同 气相求”的效果。
一、解表法 1、辛温解表法 适应证:外感风寒 选用食物:生姜、葱白、豆
椒、红糖等
、荆芥、胡
2、辛凉解表法 适应证:外感风热 选用的食物:桑叶、菊花、芦根、竹叶、白
茅根、薄荷、白糖、梨、苹果等
◆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 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
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五、食物的补泻作用
含 义
1、作用:补虚、泻实 2、特性 ◆ 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
养血、生津、填精等功效。 ◆ 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开窍、防疫、
食物举例:乌梅、山楂、梅子、阳桃、五味子
咸
“咸软”——中医作用 软坚散结——应用 食物举例:海带、紫菜、海参、鱿鱼、海藻
淡
“甘淡”/“淡渗”——味
利尿、除湿——作用
食物举例:薏米、冬瓜、荠菜、茯苓、白茅 根
涩
“酸涩”——味 收敛、固涩——作用 食物举例:
2、寒热: 1)寒者热之:寒证应予以热性食物,忌食生
冷咸寒。 2)热者寒之:热证应予以凉性饮食,忌食辛
辣热物。
何谓 “生冷”食物?
(二)按病位施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 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 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邪在表者宜汗;邪在里者宜泻;邪在上者 宜吐;邪在下者宜利。
●因地制宜 1)东南沿海:宜食清淡除湿的食物 2)西北高原:宜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之
品
◆“胃喜即为补”
◆ 种类齐全 ◆ 数量充足 ◆ 搭配合理 ◆ 比例恰当 ◆ 偏食有害
“谷肉果菜,食尽养之”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一、食物的性味理论
◆药有药性,食有食性。
2)病理特点:血偏不足而气偏有余。 3)饮食调护的原则:常宜补气血 ◆月经期:慎食过寒,辛辣过热之品 ◆妊娠期:养血补肾安胎 ◆产褥期:益气血,通乳汁
●因病制宜(辨证施食) (一)按病性施食 1、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 补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 生津、填精等功效。
◆ 泻性食物一般分别具有解表、开窍、防疫、清热、 泻火、燥湿、利尿、祛痰、祛风湿、泻下、解毒、 行气、活血化瘀、凉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