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业
在韩连庆老师的指引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就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洞喻”谈一谈自己的浅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通过“洞喻”理论来对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了阐述。

柏拉图虚构了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一道亮光照进来。

有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了起来,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像囚徒一样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

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

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一条路。

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就像演傀儡戏时设的屏障一样。

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高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说话。

这时,各种器物在火光的投射下在洞穴后壁上留下了他们的阴影。

因此,洞中的囚徒天天看到的都是这些阴影而不是事物本身,然而他们却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事物本身,除了阴影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实在。

如果有一天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能够走动并看到了火光,他会由于不习惯而感觉很痛苦,而且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即使别人告诉他以前他看到的不过只是阴影,他也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事物更真实。

如果有一天有人硬拉着他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他也会觉得眼前金星乱串,以至于无法看清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

然而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他就可以就事物本身看事物了。

这时他发现,太阳正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

于是,他觉得即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意再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了。

即使他回去,告诉他们过去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阴影,洞穴里的人也会认为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就把眼睛弄瞎了,人们甚至会把这个说胡话的人杀掉。

这就是柏拉图“洞喻”理论的主要意思。

柏拉图的这个比喻看似平常,然而通过这个比喻他说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番大道理。

在课堂上,韩老师已经结合《五百年后》(又名《THX 1138》、《未来世界》)和《楚门的世界》等电影生动而形象地阐述了“洞喻”理论。

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洞喻”理论的一点浅见:
1.柏拉图的“洞喻”理论可以理解为:(1)人类的认识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片面性和偏见。

人类能够做到的是,意识到这种局限性、尽可能地减少片面性和偏见。

(2)现象世界与真实世界永远有差距,现象部分地反映现实,但也会扭曲现实。

人只能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不能够彻底完全地把握真实世界。

(3)人类之间的沟通的困难有认识论的根源。

实际上,人间的歧见、纷争、冲突,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沟通的困难有关。

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持一种独断论的立场,不能以弹性的态度、开放的胸怀,来对待不同的思想。

2.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也是不断走出洞穴的过程。

从更高的认识水平看,此前较低的认识阶段就好比处于洞穴中的囚徒。

比如,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正在从事的探讨反物质或暗物质的工作。

如果他的实验真的能够证实他所猜想的,即宇宙间有反物质和暗物质存在,并且占90%的比例,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是现有的手段和方法无法观测到的,那么就意味着,此前人类科学所认识的世界只在10%左右的范围内。

它会让人突然意识到,此前我们是在一个多么狭小昏暗的洞穴中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3.柏拉图认为,像他那样的哲学家真正把握了事物的“理念”,也就是真实的世界。

这样的人走出了洞穴。

但是,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他未免过于自信。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柏拉图所讲的那个囚徒所居的“洞”理解为多层级的,你可以从一个洞穴中走出来,获得新的见识,但你仍然在更大的洞中,这个洞是无限的,没有人能够完全走出洞穴,人类永远在洞穴中。

柏拉图的哲人虽然走出了洞穴,但仍然居于古希腊的洞穴中,就是说,他不能超越古希腊人
所固有的局限。

古希腊人的视野、思维方式、知识积累、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等,今天的人虽然能够走出古希腊人的洞穴,但仍然居于五千年文明的洞穴中,人类五千年文明所达到的境界、所具有的能力,就是他无法走出的洞穴。

4.由于身处不同层次的洞穴,人类往往无法产生完全正确的认识,即人类认识的障碍有许多。

对此,培根曾提出过四种假像说,今天的人应该有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色盲的人,不了解色彩缤纷的世界。

就如同洞穴中的囚徒。

他陷于色彩的洞穴中。

比如因利益(屁股决定脑袋)而产生偏见,就是陷于利益的洞穴中。

比如有人因文化环境产生偏见,即戴着文化的有色眼镜观察别的文化,就是文化的洞穴。

5.认识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使我们能够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富于弹性的态度。

我们需要时时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思维的缺陷,避免过分自信。

罗素曾说:“我不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可能是错的。

”这是或许是智者的态度。

诚然,人如果是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者,就无法成就任何事业,因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需要激情。

但人没有适当的怀疑主义又是危险的,失去了怀疑主义的制约,人类的信仰和激情将会失控,把人类引向万丈深渊。

所以,我们需要时时警醒自己,不要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在科学的探索中,过于自信就是愚蠢。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虚心听取不同的思想观点的表达,努力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中发现和吸取真理,善于用对立的观点来纠正自的错误,或弥补自己思想的不足。

6、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也是建立宽容与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因为社会的大量冲突源于偏见,源于对片面认识的执着,正是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对人类知识体系的缺陷认识不足,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误解和冲突。

在这个意义上说,老子提倡的“无知”、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的态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在阐释“洞喻”理论方面,我也推荐一部名叫《飞越疯人院》(又名《飞越杜鹃窝》)的电影。

这部电影由原籍捷克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于1974年在美国拍摄,该影片在1975年的奥斯卡奖中一举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等5个奖项。

《飞越疯人院》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

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

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悲剧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

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作,充满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

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

“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

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

“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

导演以一个印第安人角色来完成这一行动,也正喻示着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

就哲学意义而言,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制度、公理、法规的认识缺陷。

她让我沉思:到底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定义为“疯”?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定义为“疯人”?是不是个别人的个性行为超越了社会的一般认识就可以定义为“疯”?是不是大家普遍认为某个人“疯”了,他就真的“疯了”,他就一定是“疯子”?我们是不是因为自己身处另一个“洞”中,因而“五十步笑一百步”地对他人进行裁判?通过此片,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所谓社会共识、社会公理、社会秩序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更深层次的反思?
以上,就是我在韩老师的指引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课程的学习,产生的一点浅薄认识,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同时仅代表我个人对韩老师表示感谢,正因为他的谆谆教诲,使得我们能以更批判、更怀疑的哲学眼光来认识世界,以更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问题!谢谢韩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