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民俗盛典——冯候庙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金民俗盛典——冯候庙会
摘要: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在中国的民间对庙会等有着特殊的热情,他们有的是为来年祈福求财,希望出门交好运,全家平平安安,有的是纪念某些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英雄,民间庙会形式多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有别于一般的形式,本文将以瑞金庙会——冯候庙会来简述其与一般庙会的共性和特有的形式
庙会的起源:
在唐僖宗乾符至广明年间(公元878-880),瑞金县象湖镇冯屋岗人冯祥兴、冯社祯、冯祥兆兄弟三人,勤王有功,死得壮烈。宋代绍兴年间,宋高宗褒奖其“皆英勇尚节义”,封冯祥兴为明应候,仲弟冯祥祯为顺应候,季弟冯祥兆为嘉应候,并赐建庙立祠纪念。最早建立的冯候庙在冯祥兴牺牲地城南罗溪村,到元代正年间才迁入城内。此后县民又陆续建了三座冯候庙,一处在北门街,一处在城外小舟坊,一处在城东三十里的壬田圩上,可见居民对冯候崇敬之盛。本节叙述的冯候庙,座落在北门街与竹头下巷的结合部,坐东朝西,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为邑人刘芳孝等倡众所建(据清道光《瑞金县志、祠庙志》)。“庙为正殿五楹,后为寝室,前为参亭,栋宇雄伟,规模宏敞”。大殿正中为冯祥兴坐像,左为冯祥祯坐像,右为冯祥兆坐像。三尊塑像均为木质,高约1.4米,神采奕奕,气宇轩昂。两侧廊柱上有一副楹联写道:“冯候英勇护国人人敬仰,福主灵威佑民户户同钦”。大门外还有一副楹联“罗溪桥上英灵显,冯屋岗前浩气存”。
冯候三兄弟为冯屋岗人,他们牺牲的地点在城南罗溪桥一带。解放后此庙被废。一度有关部门曾在此办过福利工厂,近年被拆毁。
庙会的具体过程:
冯候庙会的行会日期是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大致分为二个阶段进行。行会前几天为筹备阶段,九月十二日只行会一天。在筹备阶段,也是由三姓中各推选出来的执事人员,在会首领导下,前往清扫庙宇和作好行会的各种准备工作。
九月十一日晚,当届会首以及执事人员要在庙里举行冯候下座仪式。按照择定的吉期,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吹奏鼓乐,执事人员当场献牲,宰三只大雄鸡,将鸡血洒在事先铺垫在神像前的草纸(称钱纸)上。在每座神像前陈设猪肉一份,鸡一只,鱼一条(称三牲),茶一杯,酒一杯,糕点三份,水果三份。陈设齐备以后,当届会首以及全体执事人员向神像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每尊菩萨由四人抬起,离座,抬到大厅内特制的披有虎皮的三张大木椅
上。这时三个执事人员各端一个铜制脸盆,先给菩萨洗脸、抹身,然后脱去平时穿着的红布衣袍,换上红底绣花、金丝滚边的新袍挂,燃放鞭炮,吹奏鼓乐,“冯候下座”仪式到此结束。
九月十二日为冯候庙会的行会期。这一天早晨由执事人员把三尊菩萨抬到城北,离庙约1公里的冯候家乡——冯屋岗,接受当地居民杀鸡杀鸭“血祭”。大约在午饭前抬回大庙,准备午后游行。冯候庙会游行的方式十分奇特,其热烈隆重的场面不亚于真君庙会。
因冯候当过将军,因此游行中有三次抓旗的猛烈的冲刺活动,表示“斩关夺将”,俗称“发轿”。冯候坐在特制的大木椅上,由八个人抬,六个人扶,椅背上还要站一个人抱定菩萨,免得在“发轿”时倒下。大轿椅前面还有两人一手托着轿扛,空出一手准备抓前面擎旗狂跑人的旗尾。三面大旗的颜色为红、黄、黑,旗高约3米,长约5米,周边镶有不同颜色的牙边,均为绸布质布料制成。擎旗人多数是自报,也有众人推选的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发轿”的时候,擎旗人要在约定的时间、地段先向冯候左、右、左连招三下旗尾,然后举起旗子在前面猛跑,后面抬菩萨的十几个人待擎旗人最后一招旗,发一声大喊“嗨!”抬着菩萨猛烈追赶。如果在约定的地段内,被菩萨前面两个专习抓旗的任何一人抓住了旗尾,擎旗人在游行后要买三挂鞭炮和香烛到大庙跪在菩萨面前“谢罪”。如果连续三次均未被抓到,则被视为擎旗英雄,记录在卷,光前裕后。
游行出发时间为午时三刻。游行队伍前面是12名手持鸡毛帚的执事。因游行有三次“发轿”抓旗,这些手持鸡毛帚的执事负责维持秩序。接着擎旗大汉和三冯候三乘大轿椅。最后才是鼓乐手和其它执事人员。游行路线是出庙往南经龙颈街转鹤子树下到县署所在地,然后经西门口,转西外大街,进大圹面到上阳大屋家,最后经官圳口到竹头下巷前结束。
三次“发轿”抓旗活动,第一次安排在县署门前大街上,第二次安排在上阳村大屋家大坪上,第三次安排在游行将要结束的竹头上巷口大街。这样安排,一是这三处地点比较开阔,便于展开活动,二是距离比较合适,相隔均为五百米左右。最后安排在竹头下巷口大街是结束游行前的总检阅,是庙会的高潮。历史上举行过多次冯候庙会“发轿”抓旗活动,据说旗尾被抓的只有两人次,其它均为擎旗英雄。
游行队伍到竹头下巷口不是庙会结束,而是尾声。竹头下巷口距冯候庙约100米,但因巷口狭小,进出不便。因此游行队伍在竹头下巷口大街举行最后一次“发轿”抓旗活动以后,即以后队为前队,沿着竹头下巷,倒着退入大庙,第三尊和第二尊菩萨先退回大庙门前,抬轿椅的人要抬着菩萨上下恍动,表示游行的喜悦。待第一尊菩萨到了,也上下恍动一会以后,一起卸下轿椅上木杠,将菩将抬入大厅。稍事休息以后,到当天晚上举行菩萨复位仪式。由昨晚抬下菩萨的四个人,将菩萨抬回座复位。当届会首以及执事人员行三跪九叩大礼,鞭炮和鼓乐齐鸣。会首宣布冯候庙会结束。负责财务方面的执事还要进行一、二天财务清算,然后张榜公布。
冯候庙会因形式和内容特殊,极受市民关注。九月十二日这一天,不仅县城万人空巷,沿途人山人海,就连郊区农村以及靠近瑞金周边县的群众也成群结队前来参观和赶庙会。
本庙会的特点
上文完整的记录了庙会的整个仪式和过程,这个庙会之所以一直流传到如今,而且越来越盛行,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是这个庙会满足了人民心理的需要,其二通过这个庙会可以把家族聚合在一起,促进本家族的凝聚力,其三它的日期选在每年的九月下旬,在这个季节农民相对空闲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收获季节也快过了,民众有钱去参与这个庙会。这个庙会从时间、物力方面考虑到了民众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使得庙会得意世代延续,这也是这个庙会的主要特点之一,本庙会还有几个突出特点其一:祭祀用的物品很丰富“执事人员当场献牲,宰三只大雄鸡,将鸡血洒在事先铺垫在神像前的草纸(称钱纸)上。在每座神像前陈设猪肉一份,鸡一只,鱼一条(称三牲),茶一杯,酒一杯,糕点三份,水果三份”。这样多的物品是本人见过最多的,其二就是根据被祭祀的人生前的事迹来开展一些活动如“发轿”。其三是一般的庙会都有很多商业交易现象,而这个庙会则是家族性比较强,商业性则不呢么突出。其四是很多庙会都是有固定的组织方来办理,而这个庙会则是轮流理事,每家每户都有当头的机会,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这个庙会的亲民性不会被固有的人垄断,民众权益得到了重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瑞金县志》
《民俗学概论》